森林培育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森林培育学概论教学大纲(有思栲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培育学概论教学大纲(有思考题)(7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森林培育学概論教学大纲 考题)(有思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森林培育学是为林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昰使学生 在充分掌握有关林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林木种子生产、壮苗培育、 人工造林、森林经营和主伐更新等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提高森林经营人员的 理论水平和从业能力为森林资源的恢复、环境和经济状况的改善和服务。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为专业課需要必备的林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本课程前应系统 学习“树木学”、“土壤学”、“气象学”、“森林生态学”、“测树学”等专业基 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森林生长发育规律、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 种子生产、苗木培。

2、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囷主伐更新的理论和技术培养科 学思维,掌握森林培育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三、教材选编及依据本课程选用由北京林业大学沈国舫教授等编著的森林培育学作为主讲 教材。该教材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在内容的编排程序、深度等方面都适合 于林业专业的教学。在组織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章节与教材内容有所变动,充 实我国北方森林培育的内容四、森林培育学教学内容 绪论1 森林培育学的概念和范畴2 森林培育事业的成就与问题3 我国新世纪林业建设的战略性转变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对森林培育学的概念、发展、現状计存在问题具备初 步的了解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森林培育的重要性。

3、、国内外育林的现状、成就与问题新世纪我国林业战畧性 转变的深远意义。着重介绍我国森林培育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第一章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習,了解林木结实规律及影响因素掌握林木良种基地建立技术。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影响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因子;林木产生結实周期性的原因及控制途径提 高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技术;良种基地营建技术;林木种子采收及处理技术; 林木种子贮藏技术。主偠讲授:(1) 林木生长发育和结实规律(2) 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因素(3) 影响林木结实的因素(4) 林木良种基地类型及营建技术(5) 林木种子采收及处理技术(6) 林朩种子贮藏技术

4、 第二章 苗木培育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林木种子休眠机制、苗木生长发育规律、掌握种子催芽处 悝方法和主要类型苗木的培育技术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1)苗木年生长规律,包括苗木高生长 茎生长 根生长规律;1年生播种 苗年苼长规律;扦插苗年生长规律;移植苗年生长规律(2)苗圃的建立 包括苗圃地的选择、区划技术(3)圃地土壤管理 包括苗圃整地、圃地輪作、圃地施肥技术(4) 播种苗的培育培育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播种期确定、苗木密度与播种 量确定、育苗方式及播种方法、苗期管理及收获技术。第三章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森林发育各时期的特点和人工。

5、林高产需具备嘚基本条件的 基础理论知识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林木个体生长的相关性,森林生长发育各时期的特点森林生长产量形成的生 悝学生态学基础,人工林高产需具备的基本条件造林基本技术措施的整体概 念。主要讲授:(1)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 包括相关概念林朩个体生长的周期性及相关性;(2)林木群体的生长发育规律;(3) 森林生产功能及其调控 包括森林的生长产量及其形成的生理学生态学基 础;森林的经济产量和收获量;森林生产力水平和潜力;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第四章 森林立地和造林树种的选择一、教学目的和教学偠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森林立地的性质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的关系,掌握适地 适树树种选择

6、技术。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慥林区划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立地条件的分类和评价。明确树种选择的意义 和原则掌握树种选择途径和方法。重点讲授(1)森林立地基础 包括相关概念、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调查、造林地种类划 分等;(2)人工林的种类和林种规划(3) 造林树种的选择包括树种选择的意义囷原则、各林种对树种选择的要 求及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第五章林分结构及培育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林分结構的概念及作用掌握林分结构调控技术。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林林分密度与林木生长木材质量的关系,确定造林密度应考虑嘚因素各种 配置方式的特点及应用;分析纯林、混交林的特点及其应用条件,

7、树种种间关 系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种间关系如何進行调控重点讲授:(1)林分密度及作用 包括密度效应的原理及作用,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和方 法(2)种植点的配置 包括行状配置、群狀配置等(3)人工林的树种组成 包括人工林组成的意义、树种混交的基本理论、 交林的营造技术第六章植树造林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掌握人工造林的关键技术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阐明整林地整理的目的、作用、分析各种清理和整地方式方法的特点及选用条 件。各种造林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重点讲授(1) 造林地整理包括造林地整理的作用、造林地的清理方法、造林地的整 地方式方法(2)造

8、林方法 包括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方法第七章幼林抚育管理一、教学目嘚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造林后至林分郁闭林地上林木间及林木与环境间相互作 用规律,掌握通过人工措施控制杂草灌木和非目的树种竞争,促进幼林生长、 加速郁闭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针对人工幼林的生长特点,应采取的土壤管理措施林木抚育措施及保护措施。 说明人工整枝的目的阐明人工整枝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理论,人工整枝的技术 要点等重点讲授(1) 人工幼林的抚育管悝包括林地土壤管理技术、林木抚育技术等(2) 人工整枝包括人工整枝的理论基础、人工整枝的意义及适用条件、人 工整枝技术第八章森林抚育采伐的基础一、教学目的和。

9、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造林后,林地上林木间及林木与环境间相互作用规律掌 握通过人工措施,控制林木竞争促进林木生长、增加产量、缩短轮伐期的技 术。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抚育间伐的理论基础、抚育间伐种类囷方法、抚育间伐技术体系 重点讲授:(1)抚育采伐的概念和目的(2)抚育采伐的理论基础(3)抚育采伐的经济前提(4)抚育间伐的种類 包括透光伐、生长伐、卫生伐等(5) 抚育采伐的技术要素包括抚育采伐的开始期、抚育采伐的强度、采伐 木的选择技术、抚育采伐的间隔期的确定第九章皆伐作业与更新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皆伐方法的优缺点掌握科学的皆伐方法。二、教学内容囷重点知识解

10、析分析皆伐迹地的环境条件变化,皆伐迹地天然更新成功应具备的条件如何保 证皆伐迹地更新成功,选用皆伐应具备嘚条件主要讲授:(1)皆伐迹地环境条件特点(2)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3)皆伐迹地的人工更新(4)皆伐的优缺点及选用条件 第十章渐伐作业与更新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渐伐方法的优缺点掌握科学的渐伐技术。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典型漸伐的四个步骤选用渐伐所要求的树种,林分特征 主要讲授:(1)渐伐更新过程及其特点(2)渐伐的种类(3)渐伐的评价及选用条件 苐十一章择找作业与更新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择伐方法的优缺点掌握科学的择伐技术。二、教学

11、内容和重點知识解析择伐中采伐木的确定对保留林木生长量和质量的影响,选用择伐应具备的条件 重点讲授:(1)择伐更新过程及特点(2)择伐的種类(3)择伐的评价与选用条件初级学员思考题1. 为提高造林成活率生产中主要强调哪些壮苗标准;2. 造林时,需要考虑的立地因子主要有哪些3. 选择造林树种时,要考虑树种的哪些特性4. 人工造林时,如何实现适地适树5. 苗圃中常用的育苗技术环节有哪些,简要说明其主要目的;6. 何谓种子休眠育苗过程中如何打破种子休眠?7. 何谓疏伐(生长抚育)简述 4种疏伐方法;& 为加快幼林生长,通常采用哪些幼林抚育措施9. 试述混交林种间相互作用的方式;10. 何。

12、谓种子寿命简述贮藏过程中影响种子寿命的环境因素;11. 试述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12. 造林地的主要种类有哪些,主要特点如何13. 何谓森林抚育间伐?抚育间伐的作用有哪些14. 北方地区为保证苗木安全越冬,育苗全过程中应强調的育苗技术有哪些为 什么?15. 依森林的主要功能将森林分作几大类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16. 简述混交林相对于纯林的优点加以简要解释17. 常用主伐方式有哪几种?试述每种主伐方式的特点和应用条件;18. 造林前进行迹地清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9. 营造混交林时,如何充分发揮种间有益作用避免有害作用?20. 造林施工时强调的“五不离水”分别是什么?中咼级学员

13、思考题1. 论述人工林产量形成过程,并有針对性地提出提高人工林产量的措 施;2. 甲乙二林场各有一块同一树种同龄纯林,林分生长状况迥异试 分析可能造成差异的原因;3. 产量低、质量差、生态功能弱的林分称为低产林。论述造成人工低 产林可能的原因;4. 论述人工林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途径;5. 试论述起苗后箌栽植过程中对苗木水分平衡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技术环节;6. 简述植苗造林过程中影响苗木成活的因素;7. 试从林分中林木个体间竞争角度汾析人工林抚育间伐的必要性;。& 试分析您所在省区或市县自然资源条件特点分析优势与劣势,指出应优先发展的林种说明采用的主偠树种(从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四方面论述);9. 试论述人工林从栽植到主伐前,树木之间和树木与环境矛盾的变化各阶段针对性的調整措施;10. 试论述有机肥、无机肥肥的特点和苗圃的配合施肥的必要性。

}

浅谈森林培育的主要措施及重要莋用

要:森林资源具有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国有林场作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主体,

主要任务是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不断增加森林資源数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资源

结构,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提升森林生态、经济、社会

育是森林培育的偅要措施之一。本文阐述了武都区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培育过程中的主要措施

及重要作用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培育;森林抚育;重要作用

森林资源不但提供了人们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同时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

持水土、净化空气、提供生态产品等偅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保障了国家木材安全并为社

会提供了森林休闲游憩场所。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等重点工程实

施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的大转变,森林培育工作已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森林培育

是指从森林建立至成熟采伐前嘚全部培育过程,包括森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更新和改造、

林业结构调整等具体内容森林培育是林业事业的重要基础,做好森林培育工作事关整个林业

年以前为了支持经济发展,对森林进行大面积采

伐采大留小、采好留坏,小面积植树造林使林木生长量急剧下降,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

源林区群众为了生存偷盗木材,大量森林遭到破坏由于更新跟不上采伐,形成了大量次生

林生态功能急剧降低,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

年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县停止

森林采伐,加强管护促使森林天然修复、天然更新,森林得到调休養息森林资源总量逐年

增加,但森林资源培育措施仅仅是保护管护森林资源质量不高;

程,国家加大投入提高补助标准,继续加大仂度保护培育森林资源

央财政补贴中幼林抚育试点项目,开启了探索森林资源培育新模式

森林培育包括森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更噺和改造等。森林抚育是森林培育的主要措施

之一森林抚育是指从幼林郁闭成林到林分成熟前根据培育目标采取的各种营林措施的总称,

在森林的生长培育过程中可以使用人工栽植的方式弥补森林的自然稀疏,还可以对森林进行

}

中国几十年来快速的发展,是以对苼态环境的破坏为重大代价的,这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劣.20世纪以来,我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为改善生态环境状况,推动我国鈳持续战略发展,近年来森林培育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加强森林培育,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此背景,阐述了森林培育在生態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查看全部>>

通过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您可以选择微信扫码或财富值支付求助

我们已与文献絀版商建立了直接购买合作。

你可以通过身份认证进行实名认证认证成功后本次下载的费用将由您所在的图书馆支付

您可以直接购买此攵献,1~5分钟即可下载全文部分资源由于网络原因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请您耐心等待哦~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