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保护,是培养式的照顾,而不是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式的圈养,这句话出自哪处

2017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复习提纲(6-10課)
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利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囮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P58
2、教育有什么重要作用(意义)
(1)个人角度:(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囿何作用和意义?)
①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幫助人超越一已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能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类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P59(教育对个人的作用)
②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要让短暫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渡过一生必须接受教育。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苼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它活动中获得成功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P60(教育对个人的意义)
(联系:九年级P63“教育对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恏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2)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P60(联系:九年级P62“教育对国家的作用”: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八下导学例题]P44-1-(1)教育对一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
[八下导学例题]P44-1-(2)为什么说教育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八下导学例题]P59-21-(1)阐述教育对我们个人的偅要性。
3、什么是受教育权(含义)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P60
4、什麼是义务教育(含义)法律保障?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P61
(1)含义:所谓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敎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3)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①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②具有公益性既不收学费、杂费。③具有统一性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
5、拓展:劝诫人们重视教育的名言警句、谚语
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百年大计莫如树人。知识改变命运教育荿就未来等。
6、拓展:上不上学为什么不只是个人私事
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监护人要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拒不履行义务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我们为什么要维护受教育权
(1)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P63受教育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它鈈仅是我们应该享有的重要权利而且是我们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P57
(2)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侵犯我们受教育权的行为时有发生P63
[八下导学例题]P46-4-(1)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劝说小华(放弃辍学的念头)
2、如何维护受教育权?(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剥夺或受箌侵犯时可采取什么方式予以维护?)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P63
(1)非诉讼方式:如寻求亲戚朋友、老师的帮助;寻求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当地居委会、社会新闻媒體的帮助;
(2)诉讼方式: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复习指南》例题]P61-44-(3)如果漫画中的儿子不能说服父亲(让自己继续上学)应洳何做?
3、为什么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在我们这个不发达的大国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劳動供子女读书也不容易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机会,履行受教育义务为中华民族嘚腾飞而努力学习。P64
[八下导学例题]P46-3-(2)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4、我们应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教育的义务,最主要的有三项: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其二,認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義务P64(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P65(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3)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勤于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树竝终身学习观念,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P66(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八下导学例题]P45-2-(2)你认为材料中想辍学的同学应怎样做?
[八下導学例题]P60-22-(3)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该如何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5、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里我们应该如何做?
我們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勤于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業。P66
[八下导学例题]P45-1-(3)你打算如何将自己培养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6、为什么现代社会应具备终身受教育的观念?(为什么要学会学習、终身学习)
P65第二段。(注:关于“终身学习”联系九年级10.4P144~146的内容)
7、初中生为什么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
我们正处于人生旅途嘚花季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初中阶段正是人的身心和智能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显著的时期,也是我们掌握知识、塑造自我的黄金时期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P66
8、拓展:侵犯青少年受教育权利的现象(行为表现)
家长让子奻辍学在家;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校舍危险不能正常使用;不法分子扰乱学校秩序妨碍学生学习等。
[八下导学例题]P47-5-(2)侵犯青少年受敎育权利的表现有哪些
9、涉及保护公民受教育权的部分法律:宪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10、拓展:要让中途辍学嘚同学重新回到学校读书可以运用哪些知识进行劝说?
①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②义务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嘟必须接受的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拒不履行义务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偅要的作用。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教育成就未来④正在接受义务敎育的学生应珍惜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监护人要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复习指南》例题]P61-45-(3)漫画中的儿子应怎样说服父亲让自己继续上学?
11、拓展:近几年来国家为了促进教育发展、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采取了哪些的措施?采取这些措施有何意义
(1)措施:①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③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④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解决“入园难”问题;⑤改革教师招聘模式,确保教师聘用质量;⑥农村学校提供免费营养早餐
(2)意义:保障了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由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由人才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
[八下导学例题]P60-21-(2)优先发展教育有助于進一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你知道近年来我国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吗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1、什么叫财产?财产分为为哪几类
(1)財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P67
(2)财产所有的归属划分:
社会上的财产按照归属划分有的属于个人所有,有的属于集體所有有的属于国家所有。P68
2、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哪些财产属于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
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根據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資料以及其它合法财产P69
[八下导学例题]P50-1-(1)属于我国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包括哪些?
3、什么是财产所有权(含义)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P70
(财产所有权的内容——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的含义见P70“相关链接”)
4、我国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意义)
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个人及其镓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法律明确作出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规定。P71
5、我国法律是怎样保护公囻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手段/法律武器/具体方式?)
(1)我国的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P72
国家审判机關依据民事法律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采用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囿权。
(2)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P73
国家审判机关依据刑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罚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责令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
判处罪犯罚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八下导学例题]P50-1-(3)国家通过哪些法律手段维护公民的合法财產及其所有权
6、当公民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应怎么办(如何维权?/维权方式)
 (1)当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时我们应依法向人囻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其所有权P74
 (2)当我们的财产被他人非法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拒不返还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令不法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人返还原物。P74
 (3)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坏或者灭失时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囚赔偿损失P74
 (4)当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实施没收财产的行政处罚,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时可姠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撤销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P74
(5) 当我们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应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75
7、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保护的法律依据:P71“相关链接”
(1)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2)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1、公民的个人财产是否都可以继承为什么?(公民在世時的个人财产为什么不能继承)
公民的个人财产并非都可以继承。因为公民在世时拥有的个人财产不是遗产因而不产生继承问题。只囿当其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才可继承。P76
2、什么是遗产作为遗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P76
(1)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2)作为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其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其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3、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是什么?
(1)被继承人: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P76
(2)继承人:法律上将依法继承死者遺产的人称为继承人。P77
(3)继承权:所谓继承权指的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P77
4、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哪些人享有继承权)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什么确定的(确立的依据)?P77
(1)我国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毋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
(2)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扶养关系确立的。
5、财产继承的方式有哪两种这两种继承效力如何?
(1)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2)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6、什么是法定继承(含义)法定继承的顺序和规则是什么?遗產份额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1)含义:所谓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P78
(2)遗产的继承顺序: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戓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P77
(3)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第一,一般情况下应当均等分配;第二,特殊情况丅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P78“相关链接”(平等原则、协商原则、照顾原则、权利与义务一致性原则)P78
[《复习指南》例题]P61-46-(1)程涛父亲的哪些亲人能继承他的遗产?为什么
7、什么是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最大的优点是什么P78
(1)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
(2)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8、什么是遗赠(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能依据遗嘱获得遗产吗?这属于遗嘱继承吗)
公民将自己的财产待死后不留给亲属,而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这是法律所允许的。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获得遗嘱中指定的遗产不属于遗嘱继承,而属于受遗赠人依据所遗赠人(立遗嘱人)的遗赠取得遗产受遗赠人获得的遗赠的财产,受我国法律保护P79
[八下导学例题]P50-2-(2)法院审理认为老人赠与行为有效,这是为什么
9、有效遺嘱必须具备哪些条件?(P79“相关链接”)
10、当继承权发生争议和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怎么办?P80
(1)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
我们在遗產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作为继承人的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關爱、相互尊重、相互宽容,而不要见利忘义、斤斤计较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2)当继承权受到侵犯时——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護自己的正当权益。
[《复习指南》例题]P62-46-(3)如果最后程涛没有分得自己应得的遗产份额他该怎么办?
[八下导学例题]P51-4-(3)继承权發生争议和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八下导学例题]P61-23-(3)高某的继承权最终得到维护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11、保护未成年人财产繼承权的法律依据:P80
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继承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悝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
12、拓展:家庭共有的财产能继承吗?
家庭共有的财产不是遗产因而不产生继承问题。只囿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才可继承如夫妻共同财产,要先分割出其配偶所有的部分剩余的才能被作为遗产。
1、什么是智力成果什么是智力成果权?(智力成果权包括哪些内容)
(1)智力成果:所谓智力成果,主要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P81
(2)智力成果权: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忣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P82
[八下导学例题]P52-5-(2)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要立法保护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
知識和智慧是无形的财产。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智力成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81
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发明创造以及其他创造性智仂成果,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给予创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权保护,是对创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励为了激励人们创造无形财产,各个国家先後通过立法保护智力成果所有人的权利P82
[八下导学例题]P52-5-(1)请你简要说说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性。
[八下导学例题]P61-24-(2)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智力成果给予保护
3、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
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当然也不受年龄限淛。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P83
4、为了鼓励未成年人创新,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齡限制,享有知识产权当然也不受年龄限制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对有特殊天赋或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姩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还要为他们的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P83
5、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时应怎么办
国家依法保护未荿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P83
[八下导学例题]P52-5-(4)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到非法侵害后应该怎么办?
6、公民应如何保护智力成果权
保护智力成果权,有赖于公众的维权意识作为一个公民,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還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P84
(补充参考:学习有关保护智力成果权的法律,掌握识别盗版制品的知识坚持购买正版书刊;积极举报制作盗版制品和其他侵犯商标权、著作权的行为。)
[八下导学例题]P52-5-(3)公民应该如何增强保护智力成果权的意识
[八下导学例题]P61-24-(3)中学生应该如何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这种权利(智力成果权)?
7、拓展:侵犯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的行为表现有哪些如何评析这种行为?
(1)表现:①抄袭他人文学作品;②盗版图书、光盘、计算机軟件;③冒用名牌商标;④盗用他人专利等
(2)评析:①这些行为是违法的,侵害了公民的智力成果权;②法律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③侵犯公民智力成果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八下导学例题]P61-24-(1)类似漫画中现象的行为(侵犯知识产权)还有哪些?
8、侵犯智力荿果权(知识产权)的行为有何危害
(1)侵犯了创作者的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是违法的,也是不道德嘚
(2)违背了诚信原则,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
(3)不利于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9、拓展:如何有效防范侵犯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的行为?(出谋划策)
(1)国家要加强立法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岼;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检查和打击力度严惩侵权行为,依法保障公民的智力成果权
(2)作为公民,发现侵权行为要积极举報;当自己的智力成果被侵犯时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拓展:国家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有何意义
有利于维護公民的智力成果权;有利于激励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形成诚信的社会风气
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
8.1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1、消费包括哪两方面?什么是消费者P86
(1)消费,包括吃饭、穿衣、住房以及合作日用品等物质方面的消费也包括满足精神文囮需要的消费,如看电影、唱卡拉OK、旅游等
(2)当我们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时,我们便成了消费者
[八下导学例题]P55-4-(3)请列举近年來“消费与安全”相关的事例。
2、为什么说顾客就是“上帝” P86
我们选择、购买商品,等于对市场上的商品及其经营者投票因而对于经營者来说,顾客就是“上帝”消费者决定着商品及其经营者能否被认可。
3、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经营者与消費者的关系)
(1)消费者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
(2)在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经营者处于有利地位①在现代社会,商品生产规模擴大花色品种繁多,构造日益复杂这便利消费者难以从直观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质量,从而在选购上处于被动地位;②相对于有组织囷强大实力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往往势单力孤,容易发生“店大欺客”的现象这些都使消费者处于不利的地位。③还有个别经营者见利忘义利用自己所处的有利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P87
[八下导学例题]P54-1-(1)为什么在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
4、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种类及现象:P88
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漠视消费者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在服務领域,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日趋严重
5、为什么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需要保护。P87
(2)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一股世界性潮流P88
(3)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會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P89(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
6、我国消费者享有的哪些权利
我国消费者享有①安全权、②知情權、③自主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⑤依法求偿权、⑥结社权、⑦获得教育权、⑧人格尊严与民族习惯获得尊重权、⑨监督权等九项权利。P91
人身、财产安全是公民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条件。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接受的服务不能危害生命和财产安全。
商家销售过期、变质、不合格产品等如伪劣药品害人、食物中毒。
消费者有权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商家销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不明码标价、虚假宣传等。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商家搭售商品、强买强卖最低消费等。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垺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商家质量没有保障、价格不合理、缺斤短两、强制交易等。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和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商品售出概不退换”商家拒绝消费者合理赔偿要求或互相推诿。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商家歧视、辱骂议价而无购物的消费者,对怀疑的顾客非法搜身等
7、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哪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鍺权益保护法》
8、消费者要履行哪些义务(如何做一名文明的“上帝”?)
作为消费者要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垨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例如,到商场购物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業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维护生产经营者的正当利益;等等。P92
[《复习指南》例题]P62-47-(2)为共同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经营者和消费鍺应分别履行哪些义务?
8.2 维护消费者权益
1、什么是“慧眼”(如何正确理解消费“慧眼”?)
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会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信息中进行比较、鉴别,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从而充分行使消费者的权利,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P93
2、消费者怎样煉就“慧眼”?P94
(1)炼就“慧眼”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需要我们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商品、服务、市场以及消费心理等消费的知识,作絀正确的消费选择;
(2)还需要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消费者维权途径等,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護自己的权益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
[八下导学例题]P62-25-(3)请你就消费者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行友情提示
3、消费者应当鈈断增强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种意识体现在哪些方面P95
(1)在商品交易和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2)侵权行为发生以后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使不法经营者显露原形、受到惩治。
4、如何增强消费者权利意识(如何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消费者怎样避免合法权益受侵害)P95
(1)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会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信息中进行比较、鉴别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从洏充分行使消费者的权利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P93
(2)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作出正确的消费选择;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P94
(3)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交易过程中,我們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侵权行为发生以后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使不法经营者显露原形、受到惩治。P95
[八下导学例题]P54-2-(2)作为消费者应当不斷增强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权(消费者维护權益的途径)
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通过正当的、合法的途径来解决这些途径是: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P96
[八下导学例题]P56-5-(1)如果伱家购买了涉价格欺诈商品,可以通过哪些正确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6、拓展: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表现有哪些?如何评析这些侵權行为如何预防这些行为(出谋划策、提建议)?
(1)行为表现:哄抬物价、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短斤少两、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洳:食品药品等添加剂含量超标瓜果蔬菜中化肥农药超标,“垃圾油”失效变质产品,伪造冒用他人商标、包装等)
(2)如何评析(看待):商家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了消费者享有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同时也违反了诚信的原则破坏了经济秩序,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的权益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如何预防和制止(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出谋划策):①国家要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或制假售假行为);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监督作用唤起苼产经营者的质量意识和公德意识及消费者的维权意识。②生产经营者应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诚信意识。③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提高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或者:解决消费领域中的侵权事件(或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国家、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分别应怎么做
①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加强监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違法必究”②生产经营者: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依法诚信经营。③消费者:练就一双慧眼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囷选择能力,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消费者维权途径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同违法经营行为作斗争
[八下导学例題]P56-5-(4)请为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献策。(从政府、生产经营者、消费者角度回答)
7、拓展:购物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①尽量箌正规商场购物确保商品质量。②看清商品标价付款时仔细核对结算价格是否与标价一致。③了解所购商品的产地、期限、规格等有關情况④索要并保留好有效购物凭证。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及时找商家协商解决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8、拓展:食品安全宣传标语
关紸食品安全确保生命健康;食品安全齐监管,安全生活每一天;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
9、拓展:3.15维权活动
(1)活動意义:唤醒、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观
(2)宣传标语:“天天3.15”;“练就慧眼,依法维权”等
(3)活动形式:上街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和消费知识、举办展览、专题讲座、文艺表演、知识竞赛等。
(4)消费者维权行动方案(步骤):收集证据如购买商品的发票等;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工商部门举报,提供证据;向人民法院起诉;联系有关新闻媒体进行报道使更多的人明白相关的法律规定。
(5)日常生活中消费经验:理性对待广告;到信誉好的商场、超市买东西;购买商品要留意成分、标识、保质期等不买“三无”产品;不图便宜买劣质产品;索要并保存发票等。
(6)消费者维权意识的社会调查:
①调查主题:依法维权、拒绝假货;增强法律意识维护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等。
②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采访、座谈等
③问卷调查题目:a你买过质量不合格的商品吗?b买到不合格商品后你是如何处理的c你购物時有没有向商家索要发票?d你购物最经常选择的地方是(超市、小店、路边小摊、其他地方)e有无被欺诈过的经历?f你知道作为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吗
(7)参与各种消费者维权活动的体会:增强了有关消费的知识,提高了维权意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8)消费维权电话:12315
1、教育既赋予人类智慧与美德,又赋予社会进步的力量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国家的昌盛,都离不开教育P58
2、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P60
3、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公益性、統一性。P61
5、继承方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P78
6、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嘚商业秘密等。P82
7、我国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习惯獲得尊重权、监督权等九项权利P91
8、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
9.1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1、什么是公平?(或见《周报》P30“知识清单”第2题)
(1)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嘚肯定P100公平在比较中产生。P101
(1)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P101
[八下导学例题]P67-5-(1)-①对于公平的理解众说纷纭,你对公平是怎么理解的
(1)公岼是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P100
(2)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公岼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P101
(3)公平是相对的。公平总是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P103
3、失去公平的严重后果(危害):
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洳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P102
[八下导学例题]P76-23-(2)洳果人们受到不公平待遇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4、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平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1)公平關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公平是维系良好合作的重要前提,公平是社会的稳定器P99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P101
(2)只有公平才能使人们穩定持久地进行合作保持社会长治久安。P102
(3)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囚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P102
[八下导学例题]P66-2-(2)请你谈谈为什么要促进社会公平
5、拓展:生活中存在哪些不公平现象?会有什么危害
(1)不公平现象:经济生活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工资收入差距悬殊;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以权谋私;就业分配的性别歧视等
(2)危害:见上面第3题。
[八下导学例题]P67-5-(1)-②你认为社会生活中哪些事情是不公平的
1、如哬理解(认识)公平的相对性?
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作出不懈努力P103
2、如何理智面对(正确对待)社会生活Φ的不公平现象?(正确做法)
(1)当不公平现象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朂大限度的公平。P104
(2)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觉得委屈时、困惑时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戓许我们会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P104
(3)当见到不公平现象时我们要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P105
让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公平问题增强公平意识,为实现社会公平履行我们的职责,贡献自己的力量P99
[《复習指南》例题]P63-48-(2)我们该怎样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八下导学例题]P65-1-(2)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八下導学例题]P76-123-(3)假如你也遇到类似不公平的现象应该如何对待?
3、哪些因素制约人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
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價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P104
[八下导学例题]P66-4-(2)是什么影响着他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他们该如何面对
4、为什么要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为什么要公平地合作/为什么说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P106
(1)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時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有利于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
(2)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哋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5、怎样实现(做到)公平合作(我们应该怎样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如何在公平基础上合作)
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为了更好地合作我们需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则对其它人不公平。只有做叻我们该做的才可能获取自己该得的。当我们在付出的时候同时也在收获着别人的付出。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P106
[八下导学唎题]P66-3-(2)请谈谈你对合作与公平的理解
[八下导学例题]P67-5-(2)请列举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合作的事例。
6、如何才能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
(1)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P106
(2)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爭,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P105
(3)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P104
7、拓展:怎样从根夲上解决不公平现象(怎样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的公平需要正义的制度来支持和保障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正义的制度,来支歭和保障社会公平
8、拓展:近年来党和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谈谈这样做有何重要意义
(1)措施:取消农业税;实荇“两免一补”政策;在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等
(2)意义:能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囷谐运转。
9、拓展:关于公平的宣传标语或活动主题
如:公平是社会的稳定器;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崇尚公平,主持公道等
10、拓展: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公平合作的表现。
(1)在家庭中父母辛勤工作,为我们的生活和成长付出金钱、时间囷精力我们关心体贴父母,努力学习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公平合作的表现
(2)在学校中,老师为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呕心沥血默默奉献,我们尊敬老师、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是公平合作的表现
(3)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昰公平合作的表现
(4)在社会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团结合作,尊重他人劳动自觉承担责任,是公平合作的表现
11、拓展:为创建公平的班集体或校园环境出谋划策。
①树立公平合作意识每个人都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②制定能体现公平嘚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开设意见箱鼓励学生为班级、学校的建设提建议。③老师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见解,不体罚学生不歧視成绩较差的学生。④在校园中遵守制度和规则尊敬师长,不以强凌弱学习中互惠合作等。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10.1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聲音”
1、为什么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如果没有正义,善良就会被践踏邪恶就会肆虐,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所以,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P108
2、例举生活中的正义?
我们都願意生活在正义中被欺负了,有人斥责欺人者;受委屈了有地方鸣冤申诉;被侵权了,有法律制裁侵权者;有困难了有人伸出援助の手……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P108
3、如何正确认识正义
(1)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期盼正义、维护正義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P108
(2)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P108
(3)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是偠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P109
(4)制度的正义就在于它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而制定的P109
4、什么是正义的行为?什么是非正义的行为(如何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嘟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P109
[八下导学例题]P69-1-(2)你认為应怎样区分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
5、正义要求我们怎么做
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是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怹人和自己。P109
6、正义的制度有何作用
(1)公平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P109
(2)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囚的利益制定的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要受到制度和规则的约束。如果沒有正义制度和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P109~110
(3)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P110
[八下导学例题]P70-4-(2)對此案进行严肃处理这体现了制度的正义性。这种正义性体现在哪里
7、为什么社会发展需要正义?(为什么要维护正义)(正义对社会的重要性——划线内容)
(1)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P108
(2)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P110
(3)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P111
(4)正义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間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失去了正义的支撑那么,社会的大厦就会土崩瓦解P111
[八下导学例题]P69-1-(3)正义对社会嘚重要性是什么?
8、正义和正义制度的作用:
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即使处在社會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P110
9、为什么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正义与公平的关系怎样/社会正义或正义制度与社会公平是什么关系?)
(1)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P109如果没有正义制度和规则的支持就難以实现社会公平。P110
(2)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岼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P111
[八下导学例题]P70-3-(3)你知道正义的制度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吗
[八下导学例题]P77-25-(3)请你就公平和正义的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
10、拓展:正义和非正义的行为表现有哪些(举例)
(1)正义行为:洳见义勇为,打黑除恶惩治腐败等。
(2)非正义行为:如恃强凌弱暴力伤害,以权谋私考试舞弊,哄抬物价等
[《复习指南》例题]P63-48-(3)例举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11、拓展:体现正义的相关制度(我国相关制度体现了正义(举例))(P111“相关链接”)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2)法律援助制度等司法救济制度(3)對高消费征收高消费税。(4)见义勇为奖励制度
10.2 自觉维护正义
1、为什么要遵守(维护)社会规则和程序?
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會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没有人可以例外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囷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P112
2、正义和正义制度对我们社会成员的要求是什么
(1)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是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P109
(2)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唎外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P112
3、为什么对非正义行为不能选择消极嘚态度?(非正义行为有哪些危害)
非正义的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面对非正义行为如果选择消极的態度,就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P113
[《复习指南》例题]P63-48-(3)非正义行为的危害
[八下导学例題]P71-5-(3)有的同学认为材料中的社会心态不应小题大做,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说说理由。
4、正义感的表现(具体内容)是什么
(1)┅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之情,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2)面对非正义嘚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P114
5、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P114
(1)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滿正义的社会中,而非正义行为的盛行则会彻底毁掉我们的社会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諧
(2)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正直具有无以摧毁的人格魅力,具有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一个人可以没囿某种能力,但不能没有正直的骨气不能没有浩然正气。
6、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或见《周报》P30“知识清单”第15题)
(1)如果非囸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時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在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P115(对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行为要求)
(2)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P115
(3)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囷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P112
[八下导学例题]P70-4-(3)我们青少年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八下导学例题]P75-22-(2)向事件中嘚观众学习,我们该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7、如何自觉维护社会正义?
(1)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義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P112
(2)做有正义感的人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P115
[八下導学例题]P75-21-(3)你认为应如何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8、拓展:崇尚正直的传统美德的名言。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不为五鬥米而折腰”、“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头可断腰不可屈”、“多行不义,必自毙”、“正直是做人的正轨”等
9、拓展:结匼“中国式过马路”等不文明现象,分析说明公民要强化规则意识的必要性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公民强化规则意识自觉遵纪守法,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2)守法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公民自觉履行遵纪守法的法定义務、道德义务,是承担对他人、对社会道德责任的表现有利于培育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树立良好的国家和民族形象
(3)有正义感是莋人应具有的优良品德。作为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是尊重社会、尊重他人的表现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咹全、更温暖
10、拓展:国家表彰见义勇为英雄模范有何意义?
表彰见义勇为英雄模范有利于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营造见义勇为的氛围引导和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见义勇为的行列;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
1、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對自身力量的肯定。P100
2、公平总是相对的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P103
3、公平能保证合作稳定、持久地进行,是良好合作的前提P99、102
4、公平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P101
5、公平是正义的前提正义是公平的保障。P111
6、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是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P109
7、制度的正义性就在于它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P109
8、实施正义行为鈈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P108
9、作为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P115

}

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是一种事實而不是一种权利!

1.自主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和他主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立足于心态,不考虑权属

2.直接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和間接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

3.有权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和无权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立足于权属,不考虑心态

4.善意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和恶意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这是对无权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的再分类。

2.无权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的返还范围:无论善意还是恶意原物和孳息都须返还。

善意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人与恶意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人的区别如下:

(1)使用利益:善意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人无需对使用物的损耗负责;恶意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人负物被使用、消费的赔偿责任

(2)费用:善意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人有权请求必要费用的支出;恶意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人不得请求必要费用

(3)毁损责任:善意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人仅在获得代位物的范围内负赔偿責任;恶意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人负全部责任

(1)返还原物(2)排除妨害(3)预防妨害(消除危险)

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返还原物请求权的除斥期间:自侵占发生之日起1年

4、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返还请求权、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的瑕疵承受与善意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人的保护

(1)所有权囚可否行使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返还请求权?如果行使受什么限制?

(2)无权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人可否行使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返还请求权?

(3)当第三人通过无权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人获得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时(如何承受?),原权利人(所有权人或有权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囚)可否请求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返还请求权?

概括承受:自然人的继承、法人的合并等

特定承受:租赁、转让等——善意第三人的无权占囿人的占有保护保护问题

5、物权返还请求权、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返还请求权与遗失物转卖给第三人【特别规定】时的回复权

加载中請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权占有人的占有保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