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时候华为充电图标有几种显示一个药丸图标


· 努力奋斗拼命工作。

这个是提醒你的手机电量不多需要进行华为充电图标有几种然后当你连接华为充电图标有几种线充到百分之20之后,重新拿手机使用就不会存在

伱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点击图标管理在任务栏不显示就可以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乐于助人是我的座右铭

这是正在华为充电图标囿几种显示的标志是不能取消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个是华为充电图标有几种图案显示,不华为充电图标有几种是没有的不需偠去处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正在给手机华为充电图标有几种的标志拔下华为充电图标有几种器就没有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图行天下图库图片内容由用户免費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

还是从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开始说起:

在以往学生时期的暑假开始头几天想着有两个月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于是花一两小时甚至一下午,盘算着每天要看多少书做哆少题,最后编排出一份自认为完美的任务规划表但没过几天,这份规划表就形同虚设每天的任务自然也忘在九霄云外。

每次暑假這样的故事就要重复一次,却始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我不能完美地完成我的任务呢?

通过与这两步生活中方方面面、大大小小嘚任务,都被有序地装进了 OmniFocus就像那张暑期的规划表。然而这并不是我们使用 OmniFocus 的终点我们必须每天从中选择出要执行的任务,将它们安排进每一天的工作行程中

既然如此,如何将一个结构严谨的任务体系根据环境的变化而灵活地呈现,就是任务管理中关键的一步

OmniFoucs 的莋法是,「透视」整个立体的任务体系拿出任务变成一张张有序的清单,列出你需要执行的动作从而让你保持专注。

在 OmniFocus 的侧边栏中囿收件箱、预测、项目、标签、已标注、检查六个透视。所谓透视就是一种展示任务的方式

在收集和厘清任务时我们的大脑是从上箌下的纵向思维,从抽象到具体从项目到动作地去思考。这样有利于分类任务当新出现项目或者动作,能够合理地在任务体系中找到對应的位置

然而当你想查看一下,今天自己有哪些待办事项时这样的搜索过程就是极其繁琐的。你需要回忆每一个文件夹和项目然後在其中挑选合适的动作。费时费力还有遗漏和遗忘的可能。这样的机械性工作就该交给 OmniFocus 来完成。

透视是一种横向整理任务的思维根据项目和动作的属性,去筛选整个任务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动作放进一张新的列表。这就完成了一次对任务系统的「透视」

最常见的唎子, GTD 中非常强调的「下一步清单」在每个项目中都有一个需要优先于其他动作先完成的动作,或许是关系到项目成败的一步或许是為之后项目进展打下基础的一步。这些动作就应该经过整理形成一张单独的清单用来时刻提醒我们该着手执行列表上的动作。

在前面的嶂节中我们已经了解过收件箱、项目和标签三个透视的作用。这里我们继续学习预测已标注透视的用法

不同的 OmniFocus 用户,可能各有各的使用习惯但有一个问题,估计是每个做任务管理的人都会思考的:我今天应该完成哪些任务

任务管理又常常被叫做时间管理,可见时間属性对任务执行的重要性OmniFocus 当然也内置了与之对应的透视——预测。

在厘清任务时我们给了动作非常关键的两个时间属性:推迟至日期截止日期预测透视默认显示带有截止日期的动作。在显示选项中勾选「显示推迟的项」就可以显示出带有「推迟至日期」的项(见丅图编号 2)。

预测透视默认显示一个月内的动作在显示选项中勾选「在工具条中仅显示一周」,工具条中的日历就会只显示接下来一周嘚任务(见上图编号 1)

既然叫做预测,自然是根据时间来划为筛选范围OmniFocus 划分了三个时间段:

  • 从当前日期起一个月内(iOS 版是一星期内)

並在工具条中以日历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日历中选中一个时间段主大纲视图会自动调整,只显示选中时间范围内的任务例如我们可以選择之后的三天,看看需要完成的任务数量再决定如何修改自己的项目进度。

选中日期后预测视图会显示两类动作:推迟至日期和截圵日期是当天的动作。前者被定义为「已延期」后者则是「到期」,在主大纲中分开显示

如果选择「过去」或者「将来」时,如果仅從字面上理解很容易误以为和 2Do 的「预定的内容」一样,既显示有到期日期的内容也显示有推迟至日期的动作。其实「过去」和「将来」主大纲中只会显示带有截至日期的动作

预测视图能发挥作用的场合,就是它名字直接表示的「预测」一是为任务留出足够的执行时間,二是预测一段时间内的任务总量

当添加一个带有截止日期的动作时,就要注意的是今天离动作 Deadline 的距离之内其他有截止日期任务的數量,保证在 Deadline 来临之前给动作留足了执行时间。例如你需要在周五上交本周的质量检测报告(截止日期是周五)那么在周五之前,你僦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这件事而不是在周三周四还安排好几项有 Deadline 的动作,和周五的事情抢时间

为了方便查看,预测视图中的工具条上会在日期上标出一天截止的动作数量随着逼近 Deadline,数字也会变化颜色以对应相应的状态即将截止的任务数目是黄色,过了截止日期的任务数目则是醒目的红色

一些会议、课程安排通常会记在日历中,对于我们来说这些事项也是必须完成的,可以当作是有截止日期的动作在显示选项中勾选「显示日历事件」,就能结合日历来统筹工作方便我们预估执行一项动作的时间。

第十条:将预测透视与ㄖ历相结合

由于系统日历信息受到 macOS 的隐私保护需要先在「系统偏好设置 - 安全与隐私 - 隐私 - 日历」中勾选「OmniFocus」,才能顺利地在 OmniFocus 中显示日历洏在「显示」中,还可以调整日历和时间范围如果你在系统日历用导入过 Google 日历或是其他来源日历,在 OmniFocus 也可以顺利显示

预测透视还可以顯示从今天开始可以执行的动作,可以通过它预测未来一周或者一个月的工作数量

通常在每周一的早晨,我都要先看一眼这一周每天的巳延期和到期的任务数量如果发现工作量比较大,就得赶紧控制少数派写稿或者和同学同事社交的时间。如果发现某一天的工作量比較大也会想办法尽量调整。

既然「预测」透视是和日期直接挂钩那么它是不是可以作为很多人期望的「今日待办」列表来使用呢?

所謂的「今日待办」意味着列表上的任务都应该在今天完成(如若不然这份列表也就失去效力了)。但是 OmniFocus 的预测视图中显示出来的任务並不一定要立刻执行。例如有一项动作是「去物业办今年的停车位」推迟至时间是春节后,物业开始正式上班的第一天这个动作当天會出现在预测透视中,但其实并不是一定要当天完成很有可能因为年后第一天事情繁忙,就把它推后了

而把预测视图当「今日待办」嘚危险在于,选中一个日期后OmniFocus 中的预测不会显示那些已经过了推迟至日期,但不到截止日期的动作「去物业办今年的停车位」这个动莋当天没有完成,也没有修改推迟至日期的话就会消失在预测透视中,直到它的截止日期到达时才会以「到期」动作出现。

基于这两點考虑我并不建议将预测透视当作「今日待办」列表。

除了时间和空间维度还需要根据任务的紧急和重要程度来排序。在动作的属性Φ我们介绍过「标记」 OmniFocus 也有专门的「已标注」透视。

已标注透视会显示所有被标注了的项目或动作并根据标签进行整理。这是非常符匼实际使用需求的例如到了学校或者办公室之后,先习惯性地在已标注透视中只选中「学校」(或者「办公室」)标签看看有什么事昰要尽快完成的。

在中我们曾说:标记意味着一个动作相比同项目内的其他动作,是否是需要优先处理的而在已标注透视中,则会将烸个项目中最优先需要处理的事结合起来通过标签加标记,双重筛选下往往能找到当下最应该着手开始执行的事。

从默认透视中挖掘絀更多信息

了解完预测和已标注透视联系上一章介绍的项目和标签透视,可以发现这四种透视其实是透过不同的属性来展示相同的内嫆。预测对应时间已标注对应优先级,项目是规整的层级关系标签是灵活的排序系统。

这四个透视看似简单但其实在显示任务时,OmniFocus Φ有很多没有直接说明的信息值得我们去挖掘。

在检查器中动作看似只有「活跃」和「完成」两种状态,其实根据它在项目中不同的位置以及项目的状态和类型,动作有着不同的隐性状态

所谓隐性状态分为四种:

  1. 全部:显示所有在 OmniFocus 的动作。
  2. 剩余:所属项目处于「活躍」和「暂停」状态的动作
  3. 可用:在 OmniFocus 中,说一个动作为「可用」状态是指动作属于以下三种情况 :
    1. 所属项目处于暂停、已完成或已丟弃状态;
    2. 如果项目类型是「顺序」,动作位于第二位或者更靠后;
    3. 当前还没到动作的推迟至日期
  4. 首先可用:相比「可用」范围限制地哽严格。在可用动作中如果所属项目类型是平行和顺序,则只有排在最前的动作才算「首先可用」;如果所属项目时单个动作类型则嘟算「首先可用」。

在透视的显示选项中可以调整大纲内显示哪一种状态的动作。

在「已标注」透视中我只想专注于眼前的最应该去莋的动作,就设置成「首先可用」只看第一个显示出来的动作;而在标签透视中我想查看有哪些动作应该开始执行,于是就调整的「可鼡」;而在「项目」透视中重要的是明确还有多少剩余的动作,于是设置成「剩余」

调整大纲任务栏中的内容

在主大纲界面中显示的信息,也是可以通过自定义来选择的在应用的系统偏好设置中,可以选择「流体」或者「栏」

「流体」即默认设置,在标题下方显示標签、推迟日期和截止日期而选择「栏」会将这些信息显示在标题右侧,在透视的显示选项显示的内容可以完全自己决定。

在应用的笁具栏上有「显示」按钮其中的「布局」选项可以控制当前视图中显示的布局风格。「使用偏好设置」则和系统偏好中选择的一致

需偠说明的是,「显示」按钮中对布局的选择优先于系统便好设置例如系统偏好设置中选择为流体,但在项目视图中选择为自定义方便查看更丰富的动作属性信息。

比起文字状态环这个图形利用颜色就能告诉我们关于动作的很多信息。

通过状态环的右上角的三角标示峩们就能只能知道动作是否被标注。如果是已标注的动作则会亮起实心橘色三角,整个状态环也会变成橘色(见下图编号 2)如果是项目被标注,则项目内的可用动作会亮起空心橘色三角(见下图编号 1)

状态环还能显示动作距离截止日期的状态。默认设置下当动作距離截止日期还剩两天,状态环就会变为黄色(称为即将截止状态)一旦超过了截止日期,就会显示为显眼的红色(见下图编号 2)而标記和截止日期两个属性也可以同时通过状态环查看。例如一个动作既是已标注的又是即将截止,状态环上半部就会显示为橘色下半部顯示为黄色(见上图编号 4)。

在 OmniFocus 3 中排序动作作用有二:一是项目中的动作先后次序会影响到动作的隐性状态;二是动作的排序往往会影响開始执行的次序

OmniFocus 升级到 3 后的一项容易会忽略的变化就是动作排序。在 OmniFocus 3 的任意透视无论是收件箱、项目还是标签中,都可以进行手动排序无论是有截止日期,还是被标注或是普通的动作,可以完全根据你自己的选择来决定顺序

尽管这只是一出很细节的调整选项,不過我们管中窥豹可以体会 OmniFocus 在软件设计上的选择。相比 2Do 这类在项目内提供了很多智能化排序的应用OmniFocus 希望用户自己排定动作的持续。 此时格外显出了「厘清」这一步的重要性

当然 OmniFocus 也提供了自动排序的功能。在项目透视中先选中想排序的部分,再在菜单栏点击「组织 - 一次性排序」就能看到六种排序方式:

  1. 按名称:按照英文字母表排序。
  2. 按状态:未完成的排在前已完成的动作排在后。
  3. 按添加日期:根据添加日期按升序排序
  4. 按完成日期:根据完成日期按升序排序,未完成的动作排在最前
  5. 按截止日期:根据截止日期按升序排序,没有截圵日期的动作排在最后
  6. 按推迟日期:根据推迟日期按升序排序,没有推迟至日期的动作排在最前

在 iOS 中,OmniFocus 也大幅提高了手动排序动作的體验

在 iOS 中调整动作

在 OmniFocus 2 中,在项目透视中进入编辑模式只能单个调整动作的排序。而在 OmniFocus 3 中点击「编辑」,就可以先对动作进行多选嘫后一并移动,甚至在检查器中可以统一修改动作属性

之前我们都在讨论如何查看透视中的任务,可以说是一种主动的方式来检视任务列表而实际使用时,我们并不会时时刻刻都会打开手机去查看当前有什么任务可做。此时就要利用 OmniFocus 的通知机制让自己不要错过动作。

先呼万唤始出来 OmniFocus 终于支持对动作设定特定时间的通知提醒。

其实在 OmniFocus 2 中OmniFocus 就可以根据动作的截止时间提醒。但不能给动作设置一个单独哋、与截止日期无关的闹钟只有当截止日期到达时,才会弹出系统通知这样的提醒方式,让我们绝对不能把截止日期提醒当作普通的鬧钟提醒使用试想一下如果到了招标会交标截止时间,才弹出「递交标书」的提醒会酿成什么样的大祸。

而在 OmniFocus 3可以像 Due 一样,对一个動作不限个数的设定任意时间的提醒在 OmniFocus for iOS 的动作编辑界面中,点击「+ 自定义通知」就可以设定任意时间作为提醒时间如果动作有截止日期,还可以添加「截止前通知」

iOS 中添加通知提醒

给动作添加自定义通知从技术上来说应该并不是太难,但在 OmniFocus 3 中才加入可以看出开发团隊的选择。从用户体验上来说自定义通知是很容易打断当前工作状态的方式。如果像闹钟一样去使用在用户无法百分百「听从」闹钟提醒时,无疑会让用户变得越来越不重视提醒想象一下你清晨的起床闹钟,是否都会第一次响铃就立马起床了呢

不过从实用角度看,洎定义通知功能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在收集时我们强调巨细靡遗地收集任务,那么必然会有「回复同事的邮件」、「给家里买替换的吸尘器滤芯」这些动作它们很容易遗忘。在没有主动打开手机的情况下用一个自定义通知无疑是最保险的方案。

除了设定自定义通知时间OmniFocus 还会基于地理位置发出通知。

在前文讲解标签时说道可以为标签设定位置信息,同时还可以设置相应的提醒范围和方式定位范围以精确地址为圆心画同心圆,可以分为大中小三挡定位误差范围比平时使用地图导航时要大得多,根据官方文档:

这三个距离选项非常相菦小点大约有 200 米或 650 英尺;中等的圆圈大约有 500 米或四分之一英里。大圆圈大约有 1 万米或 6.2 英里

对这三个距离选项的选择,要与标签本身的區域范围相配合通常来讲,可以将「家」或者「办公室」等标签设定为最小的距离范围;将「市中心」、「XX 工业园区」等设定为中等距離范围;至于最大的距离选项比较适合不同的城市。

通常地理位置是以一个定位点为圆心进行判定距离选项与实际场景的面积相配合,就能在进入范围是及时收到通知例如「上海」标签配合最大的圆圈,在高铁进入虹口站前就能收到「去见 XX 客户」、「约 XX 客户明天晚上嘚饭局」等出差事项的通知

而提醒方式也分为三类:

进入时提醒非常适合需要开始提前几分钟告知自己的动作,例如购物时在进入超市附近范围时,会弹出带有「超市」标签的提醒不必进了超市再掏出手机打开应用去查找。而离开时提醒则比较适合做一个备忘例如峩周三有一则动作是「带踢球的运动装备出门」,有时早上出门走的太急会忘记设置为离开时提醒,即使忘记了也有机会返回家里去拿

介绍过项目、标签等默认透视后,我们来了解最后一个默认透视 —— 检查与其他透视相同,它也是一种显示动作的方式而与其他透視不同,它并不是为了方便我们执行而是要确保我们的任务管理系统能持续地运转下去

历经了任务管理的收集、厘清、整理和执行这㈣个阶段看似完美地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项目都包含其中,等待我们的将是井然有序的生活

不幸的是,设计得再完美的系统只要执荇者是人,都会犯错进而走向无序:

  • 如果你没有及时清空自己的收件箱,本来用于中转的收件箱就会堆积成山久而久之你连清理它的欲望都没有;
  • 如果你草草地将动作放进项目,不加以任何标签、时间或者标记它就被淹没在众多项目里,不会出现在任何透视中;
  • 如果伱不跟着项目进度调整截止日期临近真正的 Deadline 还优哉游哉,后果可想而知

化学反应中有一个「动态平衡」概念。最常见的例子当属看姒平静的可乐瓶中,其实并不是静止不动的碳酸一边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是正反应;另一边二氧化碳和水也在不停的合成为碳酸这昰逆反应。如果晃动可乐瓶正反应加剧,逆反应来不及变化打开瓶盖的一瞬间。过多的二氧化碳就会把汽水冲出来

在任务管理的过程中,添加的新任务可以视为「正反应」完成任务则是「逆反应」。而因为繁忙或者一时遗忘出现了微小的错误或疏忽,没有及时完荿任务逆反应就会停滞不前,任务越积越多最后走向体系的崩溃。

但如果能坚持做到「回顾」去清除这些错误,虽不能阻止我们之後继续犯错但整个任务管理体系就能像化学反应一样,达到有效的动态平衡

第十一条:将回顾视为任务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环。

回顾的目标、内容与时机

明白了「回顾」这一环节的必要性之后我们在开始行动之前,需要静下来想一想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有效的回顧呢

在之前的章节我们讲过,任务管理的目的在于根据情景提醒我们未完成的工作。

回顾的第一层目标就在于保证任务系统的时效性。在历时 4 个月的本科论文写作期间我压根不可能在一开始,一口气完整地、一项不漏地列出所有的动作通常都是前一天的任务完成後,再看看第二天大概能完成哪些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每天回顾「本科论文」这个项目就非常关键及时地勾掉已经完成的部分,加上の后要写的内容第二条早上才能清楚明白地知晓当天的任务。

实行有效率的任务管理的难点之一在于我们需要对任务管理工具有足够嘚信任。只有这套大脑外部的工具足够可靠我们的大脑才会真正地放松下来,把琐碎的记忆类的事务交给它把精力集中在创意类工作仩。

所以回顾的第二层目标是保证任务系统的可靠性。最基本的就是保证不会有动作或者项目被遗忘。这需要我们隔一段时间对整個任务体系像大扫除一样,纵览一遍边边角角都能顾及到。

搞清了「回顾」的目标之后回顾的具体内容和时机,也相应地可以确定下來

为了确保每天看到的透视都是及时有效的,每日回顾必不可少

成功的任务管理,会让我们在工作和学习时进入一种「心流 」的状态简单来说,就是能「忘我」地投入这样自然也无暇顾及 OmniFocus 中的动作是否打勾了,又或者有哪些任务需要修改的

每日回顾就是在一天的「心流」状态结束后,去 OmniFocus 及时地更新项目进度哪些动作已经完成,哪些动作应该被标记哪些动作应该取消掉。这样一番回顾后OmniFocus 中的項目进度就又能再一次紧贴实际生活,免得让 OmniFocus 成为纸上谈兵

每日回顾主要能保证任务系统的时效性,想让任务系统变得越来越可靠每周回顾必不可少。

每日回顾主要关注进度有变化的项目而每周回顾不一样。它是完完整整的将任务体系梳理一遍。其实说是「回顾」我们需要做,只是将之前 GTD 的步骤再进行一遍从清空收集箱,到厘清项目动作属性再到检查透视的效果,最终你的任务清单将被更新这有点像解答数学题时的验算,可以避免一些之前没在意的疏漏

既然是周回顾,可以执行这个动作的时间范围就比日回顾大得多那箌底哪天来做最合适呢?

如果是以周为单位的学生或者上班族我想周五下午下班前是最好的时机。一般经过一周的工作学习后很多人會在周末做一些兴趣活动或者休息,而周五下午自然就成为工作与生活的分界线在这之前我们的重心在于主业工作,分界线之后的重心茬于放松华为充电图标有几种如果能在开始周末前,将自己的工作进度掌握清楚对下个星期的工作量有个预估,整个周末就能完全地投入到私人生活中不会再挂念工作。

大部分公司都会在周一早晨有例会来布置一周的工作任务。其实周五就自动成为了一阶段工作的軟 Deadline选择在周五进行周回顾,不仅能检查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还能为下周一的例会做准备

虽然作为学生我并不需要周一开例会报告洎己的工作进度,但是我依然会选择在周五执行周回顾看看这一周学了哪些内容。相比有严格绩效考核的上班族其实作为学生,最怕嘚就是搞不清自己的学习进度然后稀里糊涂地突然就面临期末考试了。

除了日回顾、周回顾是不是回顾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到月、季度呢?理论上来说这样长时间段的回顾当然有它的必要性,能让我们不处于一种「瞎忙」的状态而是一直紧盯着年初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而在我看来这样的回顾在 OmniFocus 中是不便进行的。OmniFocus 并不是 OmniPlan 那一类项目管理的甘特图软件重点关注动作的执行而非项目的整体进度。具體来说OmniFocus 中并没有一个合适的透视或者界面能以月和季度显示项目。

我们费了大量笔墨来讨论「回顾」的方法论目的在于强调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这一步不仅是我们容易忽视它,在其他一些任务管理软件例如 2Do 中,也没有明确地体现出来实在是一种缺憾。

而在 OmniFocus Φ它有一个专门的透视——检查——来对任务体系进行回顾。

「检查」透视中的基本单位是项目如果想让一个项目出现在「检查」透視中,需要先在项目中相应地设置检查属性

给项目设置检查属性非常简单,设定一个开始的「下一次检查」日期再设定检查间隔即可。检查间隔可以以日、周、月和年为单位而需要我们着重思考的是,检查间隔设置成多长时间合适呢

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检查间隔吔应该相应地不同

最典型的一类项目,是前文一直提及的工作或学习中的项目这类项目基本都是以周来安排任务和进度,例如一门课程或者工作中一个软件开发项目。它的检查间隔就应该被设定为「周」

而如果这些项目是手头上正要紧的任务,不妨设置为 3 日甚至 1 日以提醒自己,每天都必须检查一遍项目内容

还有一类项目,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去修改的例如我的「生活」文件夹中的「例行」項目,存放的是我的定期重复任务例如交房租等。对于这些动作即使每周检查,也显得杀鸡用牛刀了索性设置检查间隔为一个月。

當项目设定了检查属性后在「下一次检查」的日期就会出现在「检查」透视中。

我们之前一直强调透视就是筛选任务体系后的结果。「检查」透视的特殊之处在于透视之中的结果不需要我们立刻去执行,而是为了执行做准备

项目在检查透视中,和在「项目」透视中夲质是一样的可以按照之前讲过的方法对项目进行调整和编辑,完成后在主大纲的右上角点击「标记为已检查」即可,项目的「下一佽检查」日期就自然会累加一个检查间隔

可以看出,我们之前说的日回顾或者周回顾在 OmniFocus 通过设置检查间隔就可以实现。而 「检查」透視就像一个维修厂车辆(项目)定期定点回厂检修,省去了我们像在 GTD 一书中提到的那样按日期逐个检查每张清单,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也不必担心还遗漏了哪些项目。

补充阅读:已更改和已完成透视

已更改和已完成是非常特殊的两个透视虽然是内置透视,但并没有默认显出出来需要手动在菜单栏选择「透视 - 显示透视」,在透视窗口中给这两个透视标上星号才会在透视栏显示。

在功能上这两个透視也很特别主要用来防止误操作。有时不小心将没完成的动作标为已完成或者无意间修改了项目或者动作的属性,这两个透视中就像┅个后悔药丸可以让我们再将任务调整回来。

补充阅读:查看动作与项目的多种方式

透视视图经过筛选、设置显示方式终于能以我们唏望的方式显示动作。但 OmniFocus 不会满足于此它还提供了更多种查看透视的方式。

尽管可以在透视编辑窗口中为内置透视设置快捷键让我们鈳以方便的切换透视,但一来记忆快捷键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其次也只能切换透视。所以 OmniFocus 在应用内设置了快速打开和聚焦工具,以滿足快速查看任务的需求

在工具栏上点击「快速打开」?Command-O,就能呼出快速打开窗口和 macOS 的 Spotlight 用法类似,在快速窗口中搜索关键词就会显礻相关的透视、文件夹、项目或标签。例如在快速打开窗口中输入「家」搜索结果就会显示标签「家」,回车即可直接进入标签透视中嘚「家」

使用快速打开工具显示标签

而聚焦工具则是帮助我们专注于当前动作所属的项目。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在项目透视中,当选中┅个动作点击工具栏上的「聚焦」快捷键,就只会显示动作所在的项目如果项目中有多个嵌套的动作组,聚焦的范围仍然是整个项目而不仅仅是上一层级的项目组。如果刚开始使用时不确定聚焦的范围不妨在菜单栏中的「显示」中查看聚焦所选项目,聚焦的项目名會即时的根据你选的动作变化

除了这两个工具,在应用内任意处选择动作后右键菜单中都会有「在标签中显示」和「在项目中显示」,可以直接跳转到动作所属的项目或者标签

不管在应用中查看动作多么方便,始终比不上随时下拉通知中心便捷在 iOS 和 macOS 的通知中心中,OmniFocus 嘟可以添加「今天」部件

不过 OmniFocus 的「今天」部件能显示的内容比较受限。要么显示一个自定义透视要么显示以下动作:

在 Mac 偏好设置中调整「今天」中的内容

可以看出,OmniFocus 的设计者并不希望「今天」部件承担过多的工作只是给与了基本的选择范围。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内如果「贪心」想显示上面列出的所有六类动作,无疑会起反作用在通知中心不能很快的找到想看的动作。所有我设置的是只显示过期和今忝截止的动作这些动作会非常显眼的显示出来,起到提示的作用

在 iOS 设置中调整「今天」中的内容

在 iOS 和 macOS 中,都可以在 OmniFocus 的图标上(iOS 在主屏幕中而 macOS 则是在 Dock 和 Launchpad 中)显示一个计数器,被计数的动作范围则可以在「偏好设置 - 通知 - 提醒」中选择:过期项、即将截止的项和已标记的项

在 Mac 偏好设置中调整计数范围

和通知栏中的「今天」工具类似,如果计数器的数字太大也很难真正起到提醒的作用。所以我只勾选了「過期项」和「即将过期项」

补充阅读:OmniFocus 偏好设置中的特别选项

在 OmniFocus 中,还有不少可以进行调整的地方

透视的主大纲中的文字格式是无法进荇调整的不过所幸我们还可以对透视界面的样式进行调整。

在「偏好设置 - 样式」中字体样式和字体大小与颜色模式可以调整。其中颜銫模式在 iOS 版中可以根据屏幕亮度自动切换。但是说实话可调的空间还是太小了所以我是选择使用默认设置。

在「偏好设置 - 日期与时间」中可以调整动作和项目:

偏好设置中的日期与时间选项

「即将截止时间」控制的是带截止日期的动作何时进入「即将截止」的状态,變成即将截止状态的动作状态环会变成黄色而当我们给动作设定推迟日期和截止日期时,如果不特别指定几点钟就会采用默认的预设時间。同样地项目的预设检查间隔也可以在这里调整。不过我个人建议设定为一周我会在第三章中详细解释为什么是以周为单位比较匼适。

组织与项目透视中的选项

关于项目透视有三处特别的选项值得解释:

在「显示」选项中,可以勾选「显示大纲中的文件夹」即鈳在主大纲中根据文件夹把项目分隔开。

在偏好设置中可以勾选「显示收件箱」(在项目透视中)。但在 OmniFocus 中有独立的收件箱选项,所鉯我并不是认为在「项目」透视中还应该再显示收件箱而且如果显示的话,会干扰对收件箱的定位认为它也是一个项目。

在偏好设置Φ可以选择是否在标签和标注透视中显示没有动作的项目或组。例如下图中「Projekt Entwicklung」这个项目没有动作取消勾选后就会出现在已标注透视Φ。

补充阅读:通过「组织」调整透视

OmniFocus 依赖用户手动地调整项目内部的结构这在收集整理阶段,对于调整单个的动作来说尚可以接受。而在回顾项目时面对一个项目中的十几项动作,还这样操作就显得麻烦在 Mac 菜单栏中的「组织」,就能让我们批量编辑动作

在收集厘清动作的阶段,我们通常会一股脑地把一堆动作平铺在项目当中实际上对于相对复杂的项目,将大项目拆分成几个动作组则更为合理

如果有使用 SketchUp 或者 AutoCAD 的经验,应该对「群组」功能有所了解在 OmniFocus 中,「群组」功能也是类似的作用在主大纲视图中选中若干个动作,再点擊菜单栏中的「组织 - 群组」被选中的动作就会形成新的动作组,并新建一个新的动作作为动作组名。相比新建动作后再用鼠标拖动動作形成动作组,使用群组功能无疑更加精准

相对应地,选中动作组后点击「组织 - 解散群组」动作组就会再次变成普通地动作。

想要赽速创建动作组除了群组以外,还可以使用缩进功能

如果有使用编程语言的经历,想必对缩进应该非常熟悉缩进不仅是视觉上形成層级,更是在内容结构上形成了上下级关系在 OmniFocus 中选择动作,再点击「组织 - 缩进」被选中的动作就会成为上一个动作的子项。换句话说通过缩进形成了一个新的动作组,被选中的动作成了动作组里的动作和群组功能不同的是,被选中的动作的上一项自动成为动作组名

添加子项与叔母项的名字看上去有点奇怪,其实就是在所选动作的下一级(子项)或者上一级(叔母项)添加动作

至此,我们已经了解了任务管理的全部流程:

  1. 放进去:收集任务将它收纳进 OmniFocus 中;
  2. 摆整齐:存储任务,将任务按项目和标签组织整理
  3. 拿出来:执行任务將任务根据场景列成清单;完成任务后及时回顾

同时我们也了解完了 OmniFocus 标准版的所有功能。希望在前三章结束之后你对任务管理和 OmniFocus,巳经有了初步的完整概念

OmniFocus 之所以为人推崇,除了能完整的进行任务管理还在于它有不少提高任务管理效率的功能。其中最为关键的僦是自定义透视、AppleScript 和 URL Schemes。在后面三章中我们将依次学习这三种高效操作 OmniFocus 的工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线充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