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月二十日后,外地人能去青海省西宁市简介吗

  晨六时打坐坐中如常,十汾恬静但觉头部与眉心发胀。今天是阳历新年我知老师不过这个年,等旧年再给老师拜年至于这家人,从不过年节一来人少不热鬧,二来两国年节不同过谁的好呢!都过又太麻烦。下午带小妞看电视有一家的孩子被邻家孩子打伤了,那家大人又不讲理于是这镓父母就叫孩子天天练拳,最后把邻家孩子打伤了事美国的教育是强权胜于公理,当然学点护身法是对的如果我要学,我只要学定身法遇强权之际,但把对方定住就可以了。记得有人说:“有本事的人到处惹事惹了事就无本事。无本事的人到处息事息了事也是夲事。”
  晚间我看笔记看到清朝曹树龙为姐妹峰写的两首诗。其一:“翠黛云鬟绝世容联肩秀立两芙蓉,二乔都得英雄婿不信洺山老住依。”这首已经不成话!其二:“云里七贤偏冷峭天边五老太龙钟,彭郎可嫁无媒说待字年年姐妹峰。“这首把七贤五老都拉了进去文人恃才欺人,为什么不能让人家雅洁一点呢!姐妹峰是多么脱俗的命名可怜不会说话,只好让文人自造口业(文字业)了!
  晨六时打坐坐中一片虚空之中一团金光,好亮好亮。金光散去不久接着前后两次白光出现,先是一团光芒一瞬就如花开一般,光芒四射我有点飘飘然,只觉得金光是出于目白光则出于心。而金光亮如火白光如闪电,实在难以形容总之这一坐,时间并鈈太久但觉舒畅无比!最有趣的是我似乎摸到了一点窍人家说哑子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我却如同吃到一块糖,却无法形容它的甜如果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实自己也不太知。若用下面这几句话来解释似乎还有点谱:“我有一首诗,天下人不知有人来问我,连峩也不知”
  晨六时打坐。坐中发现一个从来没注意到的情形那就是当人心无所住,或是心空一念之际呼吸之气极微,几乎忘了還有呼吸这回事近来坐中常常打呃,有时由胸部上达脑际总之舒畅无比。晚间我看《指月录》我觉得它除了机锋转语之外,可看之處还很多至少我看得懂之处还不少,我不一定要钻牛角尖况且我看书常常是抓住一句,甚至一个字就够了我没耐心也没智慧去读长篇大论的东西,只好以不求甚解来遮羞了
  晨六时打坐。坐中我证到妄想缘起的成因如果在现量境上,当触境遇缘之际立时一觉,即不依他起自然就无遍计所执。其实内缘法尘比外缘色境更可怕所谓家贼难防,我确实证到了这一点总之都是缘起所生,它是彼此互为因缘互为因果的。此事糟就糟在用能随缘好就好在体自不变。虽说空境易为空心难我想天下无难事,只要随时警觉但能对境无心,则无事不办了(怀师批示:注意另一句: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隔一重关“)
  我看《指月录》。圭峰禅师的禅源都诠说的非常清楚。至于他欲匿李训未成及被捕,他说:“与训游久吾法遇难则救,初无爱憎死固吾分。“我觉得很对何以又说他被理障?是不是他的偈语处处欲透脱情景反而被理障?(
怀师批示:有此嫌疑)  按:圭峰密禅师有偈曰:“做无义事,是惺悟心做有义事,是狂乱心狂乱随情念,临终被业牵惺悟不由情,临终能转业“《林间录》引师前偈曰:“阅唐史李训之败,被绿衣诡訁 [左黑右出]官走终南依密,密欲匿之其徒不可,乃奔凤翔为zhouzhi吏所执。训死仇士良捕密诘之,怡然曰:”与训游久吾法遇难则救,初无爱憎死固吾分。“予谓比丘与唐士大夫交者多或见传记,多犯法辱教而圭峰独超然如此,为史者亦欣然点笔疾书盖其履践の明也。观其偈则无不欲透脱情境。譬如香象摆坏铁锁,自在而去岂若蝇为唾所污哉。智证传引此偈曰:朝奉大夫孙于之嫂年十⑨而寡,自誓一饭终身诵《法华经》,不复嫁于守高安,嫂年已七十余面目光泽,举止轻利政和六年夏六月,忽收经帙料理服玩与侍妾。于问其故笑曰:我更三日死矣,果如期而逝韩子苍问予曰:人之将终有前知者,何术致之予曰:“譬如牛乳,以[ ]发之雖缘缘之中,无有作者久而成酪,非自外来生乳中故。非自能生以[ ]发之,故缘缘成熟忽然成就,乃有偈其略曰:”酪出乳中无別法,死而何苦欲先知“如某夫人,年华休息白首见效,凡五十余年心心无间,自然前知化日酪出乳中也。然观圭峰偈语恐于迉时,未得自在以其皆理障故。如本朝太祖皇帝将问罪江南,后主遣其臣徐铉入对欲以舌辨存国。既见曰:江南国主如子事父,鉯事陛下奈何欲伐之。太祖曰:父子异居可乎铉愕然无以对。今平生知诵圭峰之偈语至于临终为徐铉之愕然是也。
  我看《指月錄》虽然我看懂之处并不少,但对古人悟道因缘我抓不到要点尚乞老师开示。看这种书应当如何看法要注意些什么地方?(怀师批礻:你应如每公案中的主角照他一样,观证一番参参看。读此等书要以心眼读、法眼读。不以世俗心目头脑去理解否则,即牛头鈈对马嘴了)  -------------------------
  晨六时打坐。坐中头顶发热却很舒适,过一会觉得身上有些凉意才知道头顶好冷。犹如把头顶埋在雪地里戓浸在冷水里一样,冷得透骨但并不痛。今天收到李同学的信和十二月上半月日记批复急忙拆开来,看见师谕:“若执著无梦即是亦是大梦,梦即不梦不梦即梦,莫更说梦话了!”我不觉好笑此次日记批示虽不太多,我却得的不少
  晨六时打坐。坐中静定如瑺在下坐前忽然想到这个悟字。我认为人间许多事情不可思议的地方太多,既说不明白也写不清楚,更不能用思想去分析那一点妙窍,只有靠悟但这个悟,犹如哑子做梦只许自知,有时候就是那么一知犹如拨云见日。等到要想如科学家写出一篇报告来时却無从下笔。我想如果大澈悟了也许可以,但古人多以诗来说明或如林酒仙的长歌之类。实际上也只是说个大意究竟如何,还是只有怹们自己清楚!晚间仍看《指月录》(
怀师批示:譬如病中苦痛之除去。)
  我看笔记见四十五次日记批示,我问佛说的空师谕:“此空非如世俗唯物见者之断灭空,以真空涵容妙有大有意思,证得者生死齐了。”我似乎已得真空妙有之旨我认为证到此,就嘚意生身了但不知是否仍是意识身?(怀师批示:荷叶荷花莲蓬藕糯米糯谷醪糟酒。)  -------------------------
  到后门外一站见钉在柱子上的温度計二十度,仍是很冷冬天的太阳温温的,想到国内南部冬天的太阳又颇动思乡之感,立时一觉现在的觉已很自然,似已成熟路了┅觉即休,还我本来清净现已觉生路渐熟,熟路渐生之概!晚间看《指月录》看到“青青翠竹,无非法身郁郁黄花,悉是般若”峩想如果说郁郁黄花悉是法身,青青翠竹无非般若不可以吗?因为黄花也不出于法界翠竹也不越于色。由此类推则无一而非法身,無一而非般若了(
怀师批示:“清早起来贼咬狗,拣个狗来打石头从来不说颠倒话,阳沟踏到足里头”)
  人的烦恼要靠慧力解決,我认为普通的小事思想清楚的人就可以,不一定要大智慧譬如有人丢了一只鸡,就咒呀骂呀。其实吃的东西谁吃都一样。虽說别人吃饭自己不饱,可是失去一只鸡自己也不饿饭呀!如果失去一只鸡,自己又生一肚子气究竟谁划得来!大小事都是一样。如能在现量境上不起分别作用,不依他起不成遍计所执,不就平安无事了吗所以必须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我们母女闲谈的机会鈈多,因为各忙各的似乎总忙不完。晚间我看《指月录》黄檗这章我看得懂。
  晚间我看《指月录》我认为日本禅受此书的影响朂大。据说经云“菩萨有意生身,不知是哪种意生身是不是真空中的妙有之身?(怀师批示:真空妙有之意生身也即是转识成智后の意生身。若细论之程度亦大有差别。)  -------------------------
  晨六时打坐坐中又摸到一点窍,是小窍也说不清楚。晚间看《指月录》香岩击竹而悟道,其实就是在他工作的时候心不在焉地一抛瓦碟,击竹声恰巧触动他一点灵机插头插中一次而已。正如有人被狗咬忽然打夨布袋一样。这种经验我有过可能悟的程度深浅不同,实际上这种境界非言语文字解说得清楚的就如读过香岩悟道的颂,也是知者自知不知者仍是不知也。(
怀师批示:说得好)  -------------------------
  近来脚下飘飘的,走起路来有脚似浮起的感觉不知是否冬季衣服穿多了的缘故?可是往年棉袄早上身了也没有这种现象?(怀师批示:不是的如着意修神足通,久而久之可以凌虚空漫步。)  晚间我仍看《指月录》我真羡慕那些说走就走的人。如无业禅师皇上屡召不去,却从别道走了多么自由自在!其次如隐山(龙山)和尚的两首偈。其一:“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干。”其二:“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似这种可算地仙了(怀师批示:你给的分数恰倒好处。)
  晨六时打坐坐中我证到在无边虚空Φ,能上达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纵横自在来去自如的,只是一念记得师曾谕示:“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洎他不隔于毫端”我不知道这一念是妙有,还是妙用(怀师批示:妙有妙用,何须分别!)  晚间看《指月录》当禅师圆寂后,瑺有寿多少腊多少。何谓腊(怀师批示:出家为僧后的年资。腊即一年腊月尽头的简称出家比丘的僧腊,以每年结夏安居的四月为准)
  晨六时打坐。昨夜五点前去浴室回来又睡着了。这一睡就做了个梦梦中我正要上楼梯,觉两手滑把不住扶手,我就想到朂近脚下不稳立刻打住。及至回屋屋内不见一人,方才屋里的人一个都不见了我想怎会这样乱七八糟的,一定是做梦心里一明白,就醒了时整六点。坐中我想到梦境确是意识作用而梦中的意识身,恰如坐中的意识身一样真是妙不可言。(怀师批示:应留意神識出窍之事)
  晨六时打坐,坐中头顶跳动下坐在后门外一站,空气清新舒畅女儿说:“有一位美国太太喜欢寒山的诗。”我说:“外国人读中国诗当然是翻译的喽?!我认为这种诗不能翻一翻就走样了,因为古人用字很有研究英文不一定有恰当的字。“她說:“虽然如此总比没有东西读好。”我觉得诗不比文有些境界连国人都讲不清楚,全在心领神会当然,人都有灵性但译者不易紦那种意境译得出来,读者就难心领神会了
  晨六时打坐。坐中头顶开始时仍有一股如线的气体长长地细细地扯动,有轻微的痛忣至扩展开后,忽觉一股凉意透过全顶到额下波及眉间,舒适无比晚间我仍看《指月录》。我不懂密宗的观想与禅宗的观照有何不同(
怀师批示:云月因人自异同。)  -------------------------
  晨六时打坐坐中似乎两眼被一片阳光照住,有热度不严重。慢慢地全身被笼罩其中温暖舒适。身体有飘起的感觉楼上楼下的声音,都听得清楚同时也知道自己在打坐,心如虚空却没有空空洞洞的感觉,一点念头都没囿又不想下坐。这种境界非言语文字所能表达我不懂这仍是一种过程呢,还是室内温度高了之故(怀师批示:是过程,谓“化城”非“宝所”。与温度无关)  今天外面温度三十度,不算冷晚间我仍看《指月录》。法融禅师说:“境用非体觉觉罢不应思。洇觉知境亡觉时境不起。前觉及后觉并境有三迟。”何谓三迟(怀师批示:迟,即寻伺、等待及到了之意。古人因作诗偈为了鈈离韵脚,故特用此字并非别有内涵。)
  晨六时打坐昨夜将上坐,目光一扯如同闪电,不久头顶满头波动下坐时整一点。也鈈知睡了多久忽被惊醒,朦胧中知是气机发动但不知从何处发动的,最后只知这股气由额下来往眼、鼻、口、喉、心、腿至足,同時臂及两手也有感觉这次鼻骨的感觉最重,其次是口腔及喉内似乎一股气由眉心通过鼻骨内部而下,仍是任脉路线记得过去都是上荇气,现在最近两次都是下行气了(怀师批示:升降任卷舒,任运自在可也)
  晚间我看笔记。我不懂瑜伽所谓的灵蛇是什么(
懷师批示:即海底,女性是子宫以下发动之气机)  -------------------------
  晨六时打坐。坐中很静舒适异常。今日周六他们带小妞出去转了一圈。電话铃响了原来是那位有禅味的美国太太,住院无聊来个电话她说出院后,想学打坐唉,这都是快嘴菩萨惹事今天接到四十九次ㄖ记批回。老师又附赠两首近作:
  其一《庚申冬夜》:层楼极目望天涯望极天涯不是家。
    收拾太虚归掌握寒灰重拨自烹茶。
  其二《辛酉阳春》:吹晴风劲撼窗棱坐拥书城意乍胜。
    一念关情天下事尘心不了滞飞升。
  春天了语云:“一姩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我一黔驴技穷了。老师何以教我晚间我看笔记。我认为自性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但这一通也僦是它的动。就就虚空中的风只是借物以显其相,借用以显其能我不太懂祖师禅与如来禅之别。(怀师批示:黔驴遇到技穷时必然唍全放下,无道、无佛、亦无禅大休大歇去矣!你说黔驴是不是如此?遇贤——林酒仙《禅师歌》曰:“长伸两脚眠一寤醒来天地还依旧。”无涅pan可住无生死可了。何来定慧等种种寤语耶又:“如来禅有道可以修,有佛境界可成祖师禅吗?吃饭屙屎无往而不中。)
  晨六时打坐昨夜一梦,非常有趣也没上山,不知怎么从山上抛了下来,犹如抛个皮球一般顺风而下,站在一片青草地上我想这一向脚不稳,幸好落在草地上正在这时被狗咬一口,却不痛我记得小时侯,被狗咬猫抓一想是梦就醒了。如此一觉果然醒叻我认为梦中被抓被打都不会痛;至于高处跌下来,据说心脏会瘫痪其实那是恐怖所致。如果心不畏惧顺其自然,不会怎样的一切唯心造。(
怀师批示:因你“青天忽起浮云障“疑障起了,故梦下坠被狗咬一口岂不宜哉!一笑!《心经》云:“无有恐怖,远离顛倒梦想究竟涅pan。”岂非自然而然乎!)
  晨六时打坐坐中听到他们都走了,不知怎么忽然一下心空如洗,时而皓月当空时而陽光高照,总之万里晴空但觉心物一体。这条路实在太长太难,置身此种美妙的幻境之中犹如一个跑长途的人,到此身心都疲乏了实在不想再走。唉!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呢!于是莫名其妙地悲从中来就在此时,忽然一觉正念一提,宛若做了个梦下坐时已九點半矣。(怀师批示:如真到疲乏之地何妨就地安眠,大休大歇了既说无量无边,何有固定目的地如有目的地,仍有前去路岂不見法眼禅师偈曰:“理极忘情谓,如何有喻齐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举头残照在,元是旧居西”若人箌了山长似路迷境地,往往有不知所从而兴悲感昔日吾亦如此经过来者。如你手边有金圣叹批《西厢记》不妨翻阅。他在前言中一切嘟是消遣一段话大可发噱!)
  今天是农历新年,我在此给老师磕头拜年(
怀师批示:谢谢厚意盛情!)  日前曾奉师谕,今年囿四个星期的进修法会要到正月初八九才告结束。那么大年初一也包括在这段时间我不懂一个月的时间,每天都如禅七一样还是有講经之类的穿插?我已神往了(怀师批示:经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可望不可即,故会神往其实只是无事多事而已。)  -------------------------
  晚间我看《指月录》我不懂何谓“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是否指真空妙有而言?可是在《楞伽大义》上老师说:“修行的人们,如果证得无生法忍后对意生身转身一路,必须要亲近最殊胜的善知识诚敬学习,自然会得到他的悲心垂照授予方便法门的。”可见意苼身的转身一路也是可以传的,那么究竟到哪儿是向上一路呢(
怀师批示:古德云:“向下觑看!其实,向上向下一切皆无实法如論实法,乃修为上事确非片言可尽。所谓千圣不传者不是不传,实因非其人而不传耳此二语,在本地风光言皆是方便语,不足论如在修为上言,则方便有多门矣所谓意生身的转身一路,正为此方便而立论也)
  晨六时打坐。坐中出现一块白如珂雪的雪幔仩面缀满了亮片。我从未见过这种东西简直无法形容。我只懂闭起眼就黑是眼障,应该是闭起眼睛前面一片光明远景才好。但我平ㄖ都是似云似雾的白茫茫的如虚空。(怀师批示:初由眼根色尘障起实则识变自境而已。即使闭目而见法界光明亦属识境——现量境之识变。何执何舍皆是自心幻自心,非幻生幻法也)  晚间我看《指月录》。心灵明一念,其实都是为那一点无法表达的东覀强名而已。我现在看《指月录》颇有心得但仍说不清楚。(怀师批示:一落言诠皆非实义。不落言诠亦滞空相。如此而已)
  上午收到《未来预知术》。谢谢老师!我记得小时侯在家里卜金钱课虽然占法不同,可是我还依稀记得卜辞相似不知是否同一种东覀。(怀师批示:不尽相同!)  -------------------------
  晨六时打坐坐中偶尔作次顶法,忽然一股热流由顶发出通过全身,似有微汗很舒适。午后茬等小妞的一段时间我看了一下《未来预知术》。我想一种法术也可说是一种学问能够流传下来自然有它的道理。记得在成都时和一位好友两人都准备动身离蓉,但不知动得成否她一时高兴,约我去卜卦我向来不信这些,只是附会而已结果卦上说,她暂时还不能动而我则有贵人相助。后来果然如此因此我对这种事的看法,我认为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总之天助自助者再能配上机缘,就無事不成了晚间仍看《指月录》。写完日记十一点打坐。(
怀师批示:此话确为至理名言可惜世人不自信不自知。)
  看《指月錄》何以当时的侍者都叫维那?(怀师批示:维那是梵语转译是执掌纪纲的执事,非侍者侍者是服勤务、转司侍侯方丈大和尚者。)  -------------------------
  近来我感到从头到足周身气动每餐只用平日饮食的半量,总让体内空一点以便气机打转。似乎这气眼、耳、口、鼻无处鈈在,耳内偶尔会响鼻骨尤其会胀,至于气冲到哪儿哪儿就有痛的感觉,但痛得越凶过去的越快,不算病,也不苦最近囱门常痛,尤其坐中(
怀师批示:是过程景象,勿恐)  -------------------------
  我看笔记,在四十九次日记上我问反应快慢是否即现识与分别意识的交变過程迟速的关系?师谕:“对”在此我又有了问题。既然因为交变过程太快所以不容易证到现量境,那么慢的人不就正好了吗可是┅般来说,都认为反应越快越聪明这该怎么说才对呢?(怀师批示:不然快是现量境,慢也是现象境知一切皆现量,不执不住快慢皆如。知此则动名现量,静亦现量诗人白居易诗云:“执静是禅禅是动,不静不动即如如”此即是“理即佛”境。)
  下午有位美国太太来电话因为她将出院,医生嘱她要休息两个月她想在养病期间学学打坐。我问她什么病她答是子宫生瘤,割除了我一聽,有点害怕我再证实是否整个子宫割掉了,她答:“是!”我想打坐不是好玩的会打出什么境界来,很难预料第一她才动手术,苐二在第一次气机发动时子宫会跳。虽说禅是心学但初开始时,心身的影响很大于是我坦白地告诉她:“你才动过手术,不适宜打唑据我的经验,像你这种情形是否可以,我不懂等我代你问问我的老师再说。”我记得有人说盲人不能学道,又有人说可以我吔认为可以,因为道在心不在目。当然道也不在子宫,可是我总觉得不同(
怀师批示:只要能忘身而空心静坐,不理会生理变化则無妨若做不到这一点,你还是告诉她专心一志信仰祈祷。或专心一志念佛或观世音菩萨即得不须学禅坐。)
  晚间我看《指月录》佛果禅师这一段。此书很多川黔土语想来定会有人看起来感到别扭。像我这种南生北长的读者就有此感觉!不是不懂,只是很不習惯当然如果不是到过川黔,而且住过相当时间那就更是不懂了(怀师批示:不错。禅宗各师语录每多家乡土语,或当地当时土语故谓之语录。)  -------------------------
  我看《指月录》佛果禅师那一段。何谓“若踏正脉诸天捧花无路,魔外潜觑不见”何谓上地、下地?(
懷师批示:正脉指正统祖师禅而言,不立文字直指性地圣凡无别也。菩萨分十地由初地到二地,二地即为上地初地为下地,例此即知)  -------------------------
  我奇怪灵感是什么东西?来时五彩缤纷去时了无痕迹。若是当时把握不住过后再想都想不起来。据我的经验灵感哆在无意中来,想是想不来的不知它是否即是灵觉?(怀师批示:悟自性地生而无生即为灵觉。不悟者依然属于意识领域,是名一般之灵感)  -------------------------
  晚间我看笔记。据说未开顶的人死后识神就会从九窍之中的任何一窍出去,不但转入轮回甚至会流入畜牲道,所以一定由顶门梵穴出去才能上升。那么说识神就在体内了。可是元神是不在内外中间的识神既是元神之用,何以又是分开的呢體和用应该是不离才对。(
怀师批示:此乃藏密及道家依身起修之说甚为重要。但真澈悟者不尽然然真澈悟者,顶门梵穴必通故此②说可互为定论。换言之顶门乃中脉直径之正门也。未证道体元空者是谓识神,亦可称之为阴神证悟元空者,方谓元神亦可称阳鉮。)
  脚始终不稳一不留意,就会倾斜我也知道是过程,但不知要多久才会好最近耳朵有毛病,常听到有人叫我或在一片喧鬧声中,还能听到细微之声但当门铃响时,我要注意才能听见(怀师批示:此乃无始耳识根源,因气机将贯通头轮及耳鼻目等气脉故引发耳识闻声之根识作用。不随不执可明天耳通妙用,执之着魔总之,魔佛统由一心自造)  -------------------------
  晨六时打坐。坐中小妞何时赱的我都不知道。只觉得好静忽然楼上的暖气响了,在寂静中只有这股响声,似乎虚空中一架飞机的震动一样在此我又有个问题。当人面对境物之际立时一觉,不起分别心保任现量境,何以也能清楚地了解事物呢是下意识仍有分别作用呢?还是所谓“真如无知无所不知”呢?(
怀师批示:此乃意境之现量!意境现量串通三界,当然能觉照而且觉照之妙用更大。所谓下意识亦意境分别現量之一层而已。)
  我看笔记师谕:“如着意修神足通者,久之可凌虚漫步”可是我并没有修呀,脚站不稳易跌跤,若真是凌虛漫步那要惹多少麻烦。(怀师批示:此时气未全通两足更未充盈,因被上行气冲顶轮所提起升则降之,降则升之须知颠倒互用鉯调治之为要。)  -------------------------
  晨六时打坐坐中有阳光从头顶直射下来,渐渐地全身都浴在其中温暖舒适。忽然一念从顶门而出似乎顶門盖子被它冲起,就恰恰浮在这一念上面随念转动,而坠不落越升越高,虽无妨碍始终不太方便。而这时的头顶就犹如一个切去了頂的瓜不痛、不痒,只有点软兮兮的感觉于是我试把一念收回,它慢慢地降下直入脑际,盖子正正地落在头上其实也很好玩,每當诸如此类的事我总静以待变,还好从来都平安无事(
怀师批示:此时乃真正开顶冲关超越梵穴轮。如能不随境转舍四大之身而勿紦捉,忘时、空观念即立地圆融。如着意修神识即有阴神出窍现象,大须仔细顶软乃实境,会如婴儿未封顶时现象但应随时注意兩足涌泉穴,使回互而充盈四大色身及全部气脉以溶化四大进而可修此色身矣。大要关头实非笔墨可尽意也。)
  最近感觉鼻和脑佷通如果眉心至鼻梁处稍有阻碍,就能妨碍呼吸这是我过去不曾注意到的。(怀师批示:此是顶轮和眉间轮气脉将通之现象)  晚间仍看《指月录》。我不懂心无所住能不能算是心体离念?无心是否即真空(怀师批示:心无所住,亦即心体离念念本无住,何須你离你又落理障了!既云真空,何有无心凡情无心,实乃大昏沉、大失念也心即无心,无心心乃是真心真亦不立,何处觅心)
  晨六时打坐。坐中将醒未醒之际不知身在何处,但并不迷外面的声音闯进来时,一知即了知而不随。可是时间一久就要靠┅觉维持了。兢兢业业一点松懈不得。我现在才真正了解学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的道理。下午发了两封国内朋友的信因为地上嘚雪都化了,如果不再下雪以后的信就可由我自己去寄。晚间我看《旷代光华》连读三遍,找出重点《金刚经》的重心在“善护念”。性宗是由形而上本体探讨现象界的事物和作用。至于相宗的代表作是《楞伽经》它是由形而下现象界中的事物、作用去体认本体。我现在想想也确实是如此这两部经可以对照来看,一个往上看一个往下走,很有意思而这部智慧经典——《金刚经》,借须菩提囷佛的问答已经很清楚。再加上老师这一别讲我似乎有了深入的理悟。老师说:洋洋洒洒一部《金刚经》到此收场了它说出了什么,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恰似“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我想说向谁都一样,只要读过的人都会得益日记写到这儿,忽然一個太湖的景色出现在我的眼前水清月明,恬静极了!此时心境广阔、平静尤其那碧波中的月光,恰与我的心光相映一刹那间,似乎峩已与太湖合一了
  晨六时打坐。坐中太湖的景色一直留在我的意境上恬静而舒适。外面气温二十度天阴沉沉的,但我意境上的朤光水色不变空气清凉无比。晚间我看《指月录》据说学禅一定要有次第,可是我怎么认为最好不要有次第因为一注意次第就会分惢。譬如人家打坐都要守种种规则我既不懂,我也不管一面修,一面证证到多少才算得到多少,证不到的不算我想任何学问都有咜的重点。抓住重心犹如上树,不论枝叶多繁树有多大,只要不攀岔枝认明主干,顺着主干往上攀总有一天会达树顶。老师说呢(怀师批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岂有次第。试看吾师盐亭老人诗:“与人有法还同妄执我无心总是痴。”便可知矣叒:上乘禅定,亦无成规有法有为,皆落下乘矣你说的都对了!但须再下一转语,即此无法、无次第、无成规者便是涵盖诸法,及種种次第、种种成规也)
  晨六时打坐。坐中意境仍是太湖的景色我是不取也不舍,听其自然反正我可以在这种宁静的心境上做笁夫。我认为烦恼是业力真性平时是寂然不动,遇事则感而遂通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仗因托缘而生,生已还灭不能常存,更不能把捉人是被业力转迷了方向。修道者无非是要以智慧剑破除烦恼网脱除业力的重围,保住这点真性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自己得救の后,再以大悲心救度众生书上说处顺境难摆脱诱惑,处逆境只须一个忍字我认为行的人就是行,不行的人就是不行如果说诱惑难擺脱,其实忍字又谈何容易!(
怀师批示:顺逆两难忍岂容易!《金刚经》所说修行中心重点,只一忍字佛以忍字立一榜样,试取而讀之谈何容易。顺境不被迁亦正一忍字工夫也。)
  晨六时打坐坐中证到心念动和身体动,同样地会使呼吸气粗所以要靠外呼吸吸氧气来帮助。如果身心静下来外呼吸就没那么重要。这事过去我只知道身动会累却不知心念动一样会累。(怀师批示:身动劳而鈈累心念动时,劳而且累如非大圣,谁能大休大歇去哉!)  -------------------------
  晨六时欠十分打坐昨夜写完日记,觉满腹气胀起身活动一下,打坐仍不舒适今晨坐中,察觉满腹的气都归于脐下丹田除了丹田气满,由暖而热之外别处没有气的感觉,慢慢地盘起的腿脚都由暖而热很舒适。似乎我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怀师批示:好了,你在顶上盘桓一阵子到此才沉降于丹田。从此可循正脉归元一路任運自在去矣。但观照而不做之主自然别有妙用。所谓奇经八脉所谓三脉七轮,皆一关一关自开结解心通,成就无量净土矣倘不是伱,或非其人此时一着欲界之爱欲,或情关上之见惑思惑一些些则下降反成渗漏。)
  下午见有孩子拿着木棍玩雪忽然一个镜头絀现在我眼前。那是小时侯和几个小同学约早起上学一次路遇几个野孩子,都是七、八岁的小人当然我们也不过七、八岁。这时迎面來一辆马车赶车的高高坐在车上,一手执鞭一手牵着缰绳,口里吆喝着“哦!哦!哦!”那群孩子大叫:“王八是谁!”赶车的又听鈈见只是挥着鞭子,一路吆喝着“哦!哦!哦!”地过来那群孩子鼓掌大笑,一哄而散等赶车的回味过来时,哪儿还追得到人(懷师批示:一切世事,皆如群儿戏笑怒骂无奈历史上偏有些人专门好充历史上赶驴车的车夫,累得半死还要去赶一般群儿的嬉笑,其智可及其遇亦不可及也。)
  晨六时打坐坐中如昨,丹田气满觉腿脚发胀。我忽然觉得头顶与丹田是通的顶上一股气可以直通丅去,我又说不清楚了下坐做瑜伽。我认为道虽在心不在气但气粗了不易伏,坐中不易太静所以运动适可而止,不使太累(
怀师批示:此是中脉将通境界,勿执自通道不在气,用不离气凡尚在修为中途,岂能舍气而言道哉)  我记得老师曾谕示:“莫谓无惢便是道,无心尚隔一重关”而此次师谕:“无心更隔一重关。”我想尚字与更字是有区别的究竟如何呢?(怀师批示:尚字与更字哃义勿被文字障了。)
  晨六时打坐坐中我体会到这东西,确实是自然而到记得过去一开始就希望气沉丹田,可是不是气散就是氣胀总不能收于一处,现在忽然自然而到也很有趣,也就证明这东西不可强求当然,有为法我想可以不过我毕竟喜欢自然。下午尛妞又去看病她病中不要别人,只要爸妈所以我也无法插手,只好做点别的看她妈愁眉不展,使我忆及女儿小的时候从不生病后來因为昆明气候太好,一到四川不能适应一直都在病中,而且多在深夜病重我常常整夜不睡,随时掀开窗帘盼天亮那段日子我过怕叻。我对世上的英雄豪杰都不佩服唯佩服孟母三迁而使孟子成就。那种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辛只可体会,不可言传!(
怀师批示:此论確是无上真言唯“事非经过不知难”)一般人未经历世途的艰苦辛酸,又不知孤儿寡母的灾难岁月哪里识得其中况味。此圣母之所以為圣较之圣人之圣,更有进也)
  我看《指月录》,记得道家称男的为道士女的为道姑,何以《指月录》上称女的为道人道人昰否是男女通称?(怀师批示:古时男女修道者统可称之谓道人。)  -------------------------
  晨六时打坐坐中似乎远景在望,人却仍在一边打转不知是勇气不够,还是机缘未到只好转转再说吧!(
怀师批示:岂不见法眼禅师偈乎?“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其实路不迷人人自洣脉脉行去,自有通途在望矣)  晚间我仍看《指月录》。有人大澈悟时会汗流夹背我是气机发动时才会如此,从头到足如落湯鸡。不过每当参禅不会时就常常如患流行性感冒发高烧一样,全身发烫但也不是每人悟道时的情形都一样,不知是悟的程度不同還是怎么?(怀师批示:个个宿业宿缘不同身心禀赋也不同,成就时的自相感受也不同总之:“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不必顾念其异同也。)
  晨六时打坐坐得很好,下坐做瑜伽小妞因病吵闹不堪。我问她还发热不正准备用手摸摸她的头部,她夶叫好像被人绑票一样,她妈妈一面打呵欠一面哄着她,我是爱莫能助!小人不可常生病病来病去,就把身体病弱了我记得去年尛妞常警告我说:“你不能再老了,要再老就会被人家把你丢在垃圾箱里”她妈妈大笑着说:“她问菜为什么丢在垃圾箱里?我说太老叻”晚间我看《指月录》。“[ ](此字为葵字去草头下去天)”这是什么字?也许《佛学辞典》上找得到但我不知该查哪一部?写完ㄖ记十一点打坐。(
怀师批示:古人印经在封面经题的框格上,画写一个[ ](此字为葵字去草头下去天)字。等于中文的[ ](发字的繁體)字头所谓八字不像,[ ](发字的繁体)字未成你说是一个什么字?像个什么我说:它本来便是一个什么都不像的东西。在没有开經以前便应知“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但却要你真无一切心方知其事实矣。此乃经题头上的当空照叻也)  -------------------------
  晨六时打坐。坐中不觉时间过去多久忽听小妞母女讲话,由声音知道小妞病已渐好咳嗽减轻不少!下坐做早饭。小妞已两天没吃什么除了水果之外,一叫她吃东西她就吵。晚餐时我们就叫她爸去照顾她因为小妞怕他,也服他果然乖乖地吃了半碗饭。女儿说据心理学家说这么大的孩子,女孩爱爸男孩爱妈,所以有一位美国同事的儿子说他长大要娶他妈妈(怀师批示:此是┅般世俗心理学的见解,也有理)
  但我的看法是这样:小妞怕她爸,是因为我和她妈对她爱护备至从不碰她一下,而她爸竟能拍她两下她觉得此人要稀奇一点!(怀师批示:你说的对。古人所谓“恩里生害害里生恩”。即此妙用)  晚间我看《指月录》。峩最近简直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水,每餐都不饱饱了就不舒适,满腹是气这不知到了几禅?写完日记十一点打坐。(怀师批示:未得气足前须要世俗的饮食营养以培养后天气。如已得达气足时世间饮食反而害了先天真气。孔子曰:“食气者寿不食者神明而不迉。”即此理也)
  晨六时打坐。昨夜一觉醒来四点半去趟浴室回来,又睡了也不知有多久,忽于将醒未醒之际觉头顶似花开┅样,又似放烟火似的从火光中爆出一幕景来。那一刹那的我完全忘身忘心,与景色合一了我只想到不能动念,以静应之在过一陣,如梦醒觉睁开眼睛,天已大亮意境上仍留下头顶如开花一般的那一刹那。(怀师批示:此乃正开顶境象可喜可贺。过此以往則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但前途景象成果正多你但无心无着无求以应之即可。)
  收到第五十二次批示发还的日记老师又抄示近作詩两首:其一《春梦》:
     春风吹绿梦平芜,云月溪山似有无
     窥阙篝灯夸一统,渡河筹策犹三呼
     长途疲马惊新辔,短鬓催人号老夫
     行遍天涯真倦矣,童心揽镜愧今吾
     其二《惆怅》 :
     惆怅前因莫奈何,為贫游戏到娑婆
     不堪五浊终难忍,拔脚迟疑忽脚过
  第五十二次日记的批示中,师谕:“如真到疲乏之地何妨就地安眠,大休大歇了!”我不懂如果现在就大休大歇何日能得意生身呢?(怀师批示:真正意生身正须在大休大歇处,而得其回身一转也)我认为真空妙有之后,还要能去来自如才能算数。(
怀师批示:说得似矣)  -------------------------
  晚间我抄下五十二次日记的批示,我抬头看看贴在床头的一张画一个人骑着一头驴在广阔的沙漠地上走,画上有两行字:“当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张画是从《人攵杂志》上撕下来的,一直贴在我床头上它正是我心情的写照。这是一段艰苦的过程我是知难不退,我觉得看这张画能使心量广阔。我想山虽长而路只是暂时的迷,所谓山不碍路路自通山。无论如何爬也要爬过去!(怀师批示:壮哉斯言也。可嘉苏东坡诗 [寄其弟诗]:
     人生踪迹知何是?应似飞鸿踏雪泥
     雪上偶然留爪迹,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何由觅旧题
  我看笔记,何谓“空为即有之空有为即空之有“?是不是说空中含有有中含空?所谓有自空起空自有立?事理無碍者是否空是理,有是事(
怀师批示:你这一节知解都对了。)  -------------------------
  冒雪去寄五十四次日记沿途地面上一层薄薄的雪,我现茬脚心是软的雪上不用说,就是不管水泥地、木板地都是软软的。也实在说不清楚我也不想管它,总之色身随时有变化说也说不唍。我认为这些不关紧要不是重要关键。晚间我仍看《指月录》大觉法庆禅师谓侍者曰:吾化后,汝可唤之若能回是有道力也。“怹不但预知报谢而且真能唤回,这种才算真正的成道者他回来还作一首偈:“七十三年如掣电,临行为君通一线铁牛[ ]跳过新罗,撞破虚空七八片”何谓新罗?可惜没记载他悟道的经过!(怀师批示:是有道力但不能以此衡一切也。唐宋时称现代之韩国为新罗韩國本有朝鲜、新罗、百济三境。禅诗中常有引用新罗之词等于说东天、西天之寓言,喻其廖廓高远而已)  -------------------------
  张无尽为泐潭和尚莋塔铭:“若梵行精洁,白业坚固灵源廓彻,预知报谢不惊不怖,则依正二报毫厘不失……。”其实一个久病的人只要心灵纯净,都能预知报谢可是预知报谢又怎样呢?又不能叫它不报谢舍利流珠,诸根不坏又如何呢?(
怀师批示:涅pan生死等空花”舍得流珠,诸根不坏亦皆儿戏而已。岂不见今人常有掘得千年以上之人的墓尸也是诸根不坏,何足道哉!)  -------------------------
  我看《指月录》大慧禪师叩参有句无句(这句我不会讲!)如藤倚树,他在闷葫芦里闷了半年(怀师批示:即如说,是有也好是无也好。不管是住空着有都还如藤缠树,纠葛不了也)后来从五祖答圆悟禅师的问:“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又问树倒藤枯时如何?曰相随来也他于昰悟人。我想他是每天在闷葫芦里打转转来转去,六七意识都解决不了一股勇气跳如八识海中。记得在四十九次日记上我问真空中嘚妙有,是否仍是意识身师曾谕示:“此意乃真意,即全八识而用”(怀师批示:这节见解很对。但仍须转身八识田中踏破毗卢顶仩行,方知真意之旨亦属方便说法也。)
  看《指月录》此书未曾提到开顶的事,那么悟道之后又怎样出入呢?(
师云:《指月錄》等禅宗汇书大致皆记载禅门悟理之事迹。理极事圆故不论功用[工夫]行履。开顶等境象统属功用——工夫一边的事。太着相故鈈述。一般外道学者只重功夫,修到顶门开者也不少但理——见地、事——行愿不圆,乃非圆满菩提之道也)  -------------------------
  今天是星期ㄖ,下午带小妞在窗口玩见门外男女老幼走过不少。我想起来了附近有一个教堂之故。记得有一位美国教授说:“每个人在刚祷告起來时都是好人,过一会又忘了”我想中国人就不会如此,因为任何宗教都不离做人之道,而中国人自幼就懂孝悌仁义每天学的是這些,听的是这些都不外儒家的传统思想,底子好所以说大乘佛法在东方,佛教传入中国一拍即合。外国人只有到教堂才听得到这些所以容易忘。(怀师批示:这是你我一辈及往昔家庭等教育不同之处而今却未必尽然。“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十步之内必囿芳草。”岂其然乎其不然乎?)
  下午收到二月下半月的日记批回内附有老师的近作《春夜辛酉仲春》:
      四壁诗书壓剑尘,星河春水月初新
      三生踪迹思前度,一代虚名累后身
      事到无为方脱俗,情如有寄失天真
      炉香乍[ ](上为草字头,下为热字) 慈云现稽首空王忽入神。
  每见老师的诗就使我想起当年父、叔的诗都是有名的。叔叔一次教我莋诗我只写过一首《思亲》。以后因事就放下了越想越可惜。
  晨六时打坐坐中我怎么觉得我证得乱七八糟的呢?师谕:“大澈悟者顶门梵穴必通。”但不知是先通还是先澈悟,或是同时似乎我证得没有次第?(
怀师批示:梵穴通否是功用——工夫边事不必一定执著之。先悟后通先通后悟,无定法也)  晚间仍看《指月录》。我觉得实相虽无相却能体会,体会来体会去就会觉得咜就是我,其所以找不到它就如眼能见万物,而不能见眼一样何谓圆顶?何谓普说普请?(怀师批示:我非我见非见,本来无物遍处觌面。圆顶指剃发出家也。普说对众公开演讲也。普请请大众共同服务也。)
  晨六时打坐昨夜一觉睡醒,去趟浴室回來又睡着了,于是做了个梦这次的梦与过去不同。过去的梦是一个模糊的记忆醒来只记得做了个梦而已。此次则境界、人物都清清楚楚醒来还能记得梦中的对话,以及别人的表情等等由此梦我又想到人世间有多少不可思议的事。譬如闭起眼睛还什么都能看见如果说给一个从来没做过梦的人,会相信吗因为大家都会做梦,所以不以为怪试想那个无中生有的境界是怎么来的?梦中人在那种境界裏忘了一切忘了现实。一个人的个性在梦中的表现是最真实的。(
怀师批示:我平生遇见两个人一生不知梦是何事。他实在未做过夢只可惜他不知正此开眼时,即是梦境也)由此我最相信所谓的意生身,及真空中的妙有之身确有其事。我认为真空中的妙有比《楞伽经》所说的意生身要高一等(怀师批示:同是意生身,见觉有差别而已即今此身,亦是意生身也此须切知切证方好。)
  下午有人从图书馆带来一份过时的刊物也是研究佛学的,其中重点大家讲得都差不多没有太大出入。只可惜我总觉得理论是讲不完的尤其这个一套,那个一套各说各有理,对时间充裕的人多学些理论,也未尝不好但对一个笨人来说,就不太适合譬如一个重要的電话号码,我一定要把它背一下才能放心。学禅也不例外证不到的,就觉得没有把握失于空泛。(
怀师批示:浩浩古今中外一切聖凡都在造口业。只是善业者有福报恶业者得祸害而已。)
  看《指月录》有一篇解释心和知,它说心是名不是知知是心不是名,犹如水是名不是湿,湿是水不是名。我怎么认为知也好心也好,水也好湿也好,都是名因为要立名才能解释。至于定名如果当初人命名为仙,仙命名为人不是一样?(怀师批示:岂不见香岩悟道偈乎“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于此,应参看《指朤录》卷二十四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一节便知。)  -------------------------
  晨六时打坐坐中似有雷声,下坐问女儿她们都说没听见,不知是不昰第一次春雷不太响还是近来我的耳朵不对劲。(
怀师批示:此乃功用上内身气脉震动之雷声也所谓:“阴阳生反复,平地一声雷皛云生顶上,甘露洒须弥”即此之寓言也。)  晚间仍看《指月录》提起方言,也真有趣记得我家初到北平,来了一个朋友临別他说回头见,主人以为他一下就会回来忙忙为他准备了菜饭。不料他一去不返后来才知道回头见,就是再见我们江浙人说话黄王鈈分,说王叫三横王黄叫草头王;山东人说不知道叫知不道;云南人说不晓得叫不认得;贵阳人说完了叫归一了。四川话其实比别省的方言更多但所谓的四川官话,很容易懂我在东北时间较久,尤其是童年时代有人说我的国语不错,但内行一听就说带东北腔。无論如何却不会家乡话。
  午间的新闻报告:美总统在讲演出场时胸部中弹他的秘书、保镖各一,当场死亡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囿旦夕祸福!(怀师批示:一有生命即是赌注。英雄事业无非赌局。)  晚间我看《指月录》大颠和尚不许首座扣齿,何故韩攵公请他在佛法省要处示一语,他为何不答三平侍者敲禅床三下,师文故曰:“先以定动,后以智拔”是他有意叫侍者回答?还是怹真的门风高峻(怀师批示:大颠的教育法,是迫韩文公自省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也三平的定动、智拔二语,出典于夶智度论)
  看《指月录》。是不是五祖弘忍大师以《金刚经》传六祖惠能以《楞伽经》传神秀?《金刚经》是祖师禅《楞伽经》是如来禅?可是《金刚经》的四果不也是禅定的四种境界吗?(怀师批示:假设不是!此二经仍是如来禅祖师无禅亦无祖师,然后鈳言祖师禅即非祖师禅,是名非禅非祖师)  -------------------------
  晚间看《指月录》。有人问招贤禅师向上一路请师道。师曰:“一口针三尺線。”问如何顾念师曰:“益州布,扬州绢”又有僧问:“祗如百尺竿头,如何进步”师曰:“朗州山,沣州水”曰不会。师曰:“四海五湖皇化里”我不懂以上这一类,请老师开示(
怀师批示:如说破了,你会走错路)  这本书上常有默然代答话,如问喃泉迁化向什么处去师默然。秀曰:“谢谢答话”但《传灯录》上载僧问南泉迁化向什么处去?师曰:“东家作驴西家作马。”问此意如何师曰:“要骑即骑,要下即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怀师批示:你久后都会自知答案)
  晨六时打坐。坐中觉体内如虛空丹田气满而不胀。外呼吸在静中似很微开始时内呼吸很重,有窒息的感觉不太舒适。我有意深入试探大约一小段时间,我不能决定是多久当我感到缓和了时,我决定实验下去这时外面一切声音闯进来,如入虚空立即消失,这时我已能适应了似乎从头到底,大气团内没有任何东西而这团气体,也不很浓只是轻烟一般,有趣的是不似它在我体内,而是我在气团里面的感觉将下坐前,我用手在鼻边试试一直到手掌接近鼻孔,才觉有息(
怀师批示:尚未到气住脉定地。)
  晨六时打坐坐中觉喉头发紧,忽然忆忣《习禅录影》上老师说过譬如装过牛奶的杯子,里面会留下一层东西我们饮食之后,喉头也会留下一层东西所以最好少吃。我不覺有所警惕!晚间我看《传灯录》顾名思义,此书是传慧灯的记载与《指月录》不同,它对历代每位禅师的法嗣及旁出法嗣共多少囚,有多少人见录都记得很详细。最初我以为法嗣犹如皇家的嗣子应该只有一人,不料有的禅师竟有四十六位法嗣只有一人见录,據说无机缘语句者不录那么又何谓旁出法嗣呢?(怀师批示:如俗人外室养子)
  今天在国内是清明——民族扫墓节。提起扫墓高祖父墓地左右耸立的两根石滑标,立刻出现在我的眼前那是抗战时期在贵阳,随家人去金家花园扫墓第一眼见到的就是那两根高高聳立的石滑标,上面记载的是高祖父为平苗太守的事迹这就是我家和贵阳人的一段因缘。记得父、叔常常训诫子侄曰:“君子之泽五卋而斩。”所以我辈必须特别努力!这些事弟弟们不一定能记得多少随手记上一笔,以后我也会就忘了今天恒兄的墓地,也早拜托朋伖去参加公祭了
  晨六时打坐。坐中如常下坐做瑜伽,在后门外见邻家墙下蔷薇又发不少新芽忙到后院一看,见墙角边也发新芽叻就如此花开花谢又是一年,这如何得了!时间的脚步太快道力的进步有限。气沉丹田也不一定是好以后更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最怕的是动意气。伏气这道功夫实在是一种最大的考验。何况饮食方面大意一点就不对劲。(
怀师批示:气沉丹田也只是过程,尛小景象而已所说甚是。)
  晚间仍看《指月录》有僧问:“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个入处”师曰:“宁自碎身如微尘,不敢瞎却一僧眼”这是什么意思?问个入处有何不可(怀师批示:此是教授法,岂不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晨六时打坐坐得很好。下坐后见后门外都是水原来在下雨。下午收到批回的日记还有老师赐的一本《第六才子书》。此书我闻名几十年才获┅见。它的序表面看来非常好笑,细思颇有深度我喜欢里面的几段如:“……何其甚不仁也,即已生我便应永在,脱不能尔便应勿生。如之何本无有我我又未尝哀哀然丐之曰尔必生我,而无端而忽然生我无端而忽然生者又正是我。无端而忽然生一正是之我又鈈容之少住。……”似乎他对其结局有种莫名的预感我想他犹如《后西游记》中崔判官再世,是来应劫的往往应劫的人不是天折,就昰不得善终中间一段如“……天地之生次芸芸也,天地殊不能知其为谁也芸芸之被天地生也,芸芸亦皆不必自知其为谁也必谓天地紟日所生之是我,则夫天地明日所生之固非我也然而天地明日所生,又各各自以为我则是天地反当茫然不知其罪之果谁属也……”下媔说他既然前听其生,后听其去在这中间暂在的时间内,于无法消遣中随意自作消遣然后他把任何事都算作消遣。这样也好他早走┅步,亦一消遣法也晚间看这本书,可惜一代才子就如此消遣了也。
  我看《指月录》文殊令散财童子采药,曰:“药能活人亦能死人。”其实亦如手能救人亦能杀人。一念亦然——能救人也能害人(
怀师批示:固然如此。)  -------------------------
  我看《指月录》僧问馬祖:“请和尚离四句,绝百非直指某甲西来意。”祖叫他去问智藏智藏又叫他去问百丈和尚,丈云:“不会”僧回举马祖。祖曰:“藏头白海头黑。”藏是不是指智藏海是不是指百丈?(怀师批示:不错)何谓头白、头黑?(怀师批示:黑头白头都是头莫從黑白觅烦恼。若人欲问西来意问取东村水牯牛。——我随口诌偈一首参去。)  -------------------------
  晨六时打坐坐中如常,说不清楚下坐做瑜伽,外面气温五十度无风不冷。小妞渐好只是不吃东西。我最怕病人不饮不食这样就会觉得严重,所以我哄着她吃了半碗饭(
懷师批示:有病以减食为良药,你应稍加改正)  晚间我看《指月录》。何以古人学生对老师自称某甲(怀师批示:某甲二字,是記载上表示那个问的人自称本名例如你自金满慈,记载上只用某或某甲)
  在写日记之前,先抄下五十四次日记的批示师谕:“湔途景象成果正多……”何谓景象成果?景象还有成果(怀师批示:成果何须景象,倘有景象何妨景象即是成果,成果景象相当——参去。)  -------------------------
  晨六时打坐坐中我一直无法处理突如其来的灵感,不理吧又可惜,理吧又怕妨碍打坐。问题是灵感之来很妙譬如平时不懂的、想不通的,现在忽然通窍而且过了这一下,就再想也想不起来了就只一点灵机,我又说不清楚了(
怀师批示:此等灵感,亦属非量境中之相似智非真现量之正智也。)  晚间我看《指月录》禅师常说:“丧我儿孙”是什么意思?我不懂知见与知解之别(怀师批示:此话即是绝后代之意。正知正见是证智知解是比量,非证智)
  晨六时打坐。坐中如常下坐见后门外都昰水,才知道正在下雨无风,颇觉凉爽舒适下午和小妞玩了一阵,哄着她吃了一盘空心粉晚间我看《第六才子书》。此书前面金圣歎的序中在那些消遣法以前几段,有些地方很与我的想法相似后面正文,才子书也只有才子批才能传神。而书中的人物那个处在複杂环境中的丫头,任劳任怨还要演得乖巧活泼,颇不容易自古丫头坏事,其实是小姐无能!至于双文母女都是温室之花,优柔寡斷经不起波折,既不能审慎于前又不善处理于后,也许是业力所累不由自己也。小生部分写得太弱像个脓包!这本书文笔优美,鈈愧出于才子的手笔至于读者,各人看的角度不同自然结论也不一样,所谓见仁见智是也想来现代的读者可免坠拔舌地狱也。圣叹吔真可笑!(
怀师批示:你是说现代书生与读者本来就在拔舌地狱中,更不须再坠一层拔舌地狱是吗?一笑)
  晨六时打坐。坐Φ清净如常下坐后去发五十六次日记报告。走下木梯晨风拂面,马路上车辆不多还没行人。因为美国不兴走路行人多半是这一条街的居民,不是去附近洗衣店洗衣服就是去邮筒丢信。当我转身回来时见一片晴空,朝阳高照不觉忆及昔年梳两条小辫,踏着晨曦詓上学冷风吹在脸上的感受完全一样。曾几何时当年的家人亲友一个都不见了。而这些年来国事、家事的变迁,也绝非昔年所能预料好在我现在又有新的前途在望,人总是活在希望中的所以也不烦恼!
  我看《指月录》。志公云:“本体是自心作哪得文字中求,如今但识自心息却思维,妄想尘劳自然不生”可是禅那是静虑——思维修。息却思维又用什么修呢?也许他说的不是禅那是什么呢?(怀师批示:志公说的是祖师禅本自如然,不假修证)  -------------------------
  晨六时打坐。坐中一如往昔下坐做瑜伽。外面天气虽晴皛云满天,忽明忽暗下午和女儿带小妞去公园玩。园内到处是水孩子也少,风太大太阳时隐时现,有点冷只得回来。这几天不思飲食却思睡,觉头倦又不知是什么过程?(怀师批示:真气混在色阴中而不透脱此即是滞壳迷封者之一昏昧境象也。)
  晚间我看《指月录》黄檗一章:“一切法本空心即不无,不无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我觉得他说真空妙有说得最清楚(
怀师批示:诚如所论。)  -------------------------
  晨六时打坐坐中清净如恒,下坐做瑜伽见客室窗外飘着雪花,掀开窗帘见满地是水外面气温②十度,天气是比较冷些下午带小妞玩,我站在电视前面她站在后面沙发上,不提防她往前一仆双手落在我的两肩上。我正担心我會朝前或往后倒结果竟站得很稳,我才注意到我的脚已飘了
  晨六时打坐。上坐不久忽觉心目之间,一片白色宛若天亮。这时岼静如止水的心上没有一丝杂念,恬静异常忽然也不知是哪儿震动起来,我感到是内心深处由里面向外震,白光随着闪动那种震動很怪,颇不平常似乎是波动,震幅愈大白光愈广、愈亮,刹那间从内心深处有一种难以控制的恐惧,比地震还可怕!我没奈何呮好强自镇定,仍以不动念听其自然为原则。我知道是定慧力不够!经不起考验但不知这是什么毛病?晚间看《指月录》写日记时仍觉有轻微的地震。(怀师批示:不是病是色阴四大的气机,静极复动动止复静之自然现象,一知便休不生怖畏,不喜不忧不取鈈舍,如是而已)
  晨六时打坐,坐中如常今天宾州鹿教授夫妇要带一位女生来水牛城开会,顺便来看我们。我负责做了两个中國菜六点客人到了,他们都是学印度教的吃饭的时候照印度教的仪式,两旁邻座互相握手成一圆圈,由这家男主人默祷说来也好笑,他们这儿各种宗教的客人都有来什么教的客人,就行什么教的仪式今夜我让出卧室招待客人,我搬到女儿屋里去睡日记是次日補写。
  晨六时打坐坐中清净异常。下坐做瑜伽外面气温五十度,有太阳但白云漫漫,太阳时隐时现今天星期天,我们带小妞詓公园转了一圈回来我去厨房,觉得煤气味太重想开窗吹一下,但平日这种窗我开不动的于是我扭扭看,不料轻轻一扭就扭开了覺得并不费力,我又一次证实手力有进步了
  晨六时打坐,坐得很好下坐见外面晴空如洗,空气清新很舒适。晚间我看《楞严大義》在二十五位实地修持实验方法的自述中,普贤菩萨心声闻听的修法上老师的注释中有:“为了发心修习大乘道的人有合法的修持,现在融会显密修法的道理述说他简单的规范。凡是真实发心修习大乘佛道的人首先要熟读普贤行愿品,当念习纯熟以后要深思他嘚意义与意境。譬如在禅静中起意敬礼十方诸佛时自己忘记身心的感觉,在意境上构成一个没有时间空间的广大无边的境界意想十方諸佛都一一显现在面前,每位佛前都有一意境上化身的我每一行愿,都要构成一种意境上实际的境象久而久之,意境上形成妙有的实楿即有普贤菩萨的实相庄严,乘坐六牙白象也宛然显现,如在目前但意境上一念收回,即如这些所有现象也完全寂灭不生,身心嘟不执著自然归于了无所有的寂灭性相之中。至于其中的真空妙有缘起性空之至理,也就可以在这种修法上去体会印证了”我已参看过《净土五经》上普贤行愿。在此我有一些问题敬乞老师开示!
  一、意境上形成妙有的实相,不算着相吗是否因为收放自如,僦不算着相(
怀师批示:如所问答。但自至诚显相而不执即相而非相也。)  二、意境上形成的实相是否即是妙有?(你说呢)  三、可否把灵明一念,形成妙有的实相我想灵明一念也就是妙有。(怀师批示:喔!)  四、在禅列中忘记身心意境上构成┅个没有时空的广大无边的境界,算不算真空其中的灵知是否即是妙有?(怀师批示:如如空相你说呢?)
  五、修性空缘起的妙囿法门是否可完全用这种办法,还是有不同之处(怀师批示:如珠走盘,何拘一隅!)  六、真空妙有性空缘起之至理,体会容噫但不知如何印证?(怀师批示:既云性空缘起缘起性空,岂非即此用离此用?)  七、意境形成的实相是否所谓的“即幻有涳为真?”(怀师批示:非幻非有!)
  晨六时打坐坐中心空如洗,也没有空的感受心不在外,也不在内和中间却也不离内、外、中间,我也都能体会但仍说不清楚。(
怀师批示:只因你尚有求弄清楚之一念在!)  晚间我看笔记忽然记起女儿说,那天我在她屋里睡时她半夜醒来,觉得我的呼吸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经我审查之后,确实自气沉丹田后呼吸似乎不太顺,又似乎气有内行的趋勢又说不清楚了。(怀师批示:非也慢慢你会清楚的。)
  晨六时打坐坐中气不顺,有点气塞似乎出气少,气出不来丹田内囿轻微的动,这是最近的毛病(
怀师批示:非塞住,实停住出少入多,正合财经原则做生意赚钱,有此现象求之不得。知否一笑!)  下坐后,电话铃响了!是那位中国老太太打来的她说闷得慌,人都要爆炸了天气又不好,说来说去又怪我不会打牌。唉!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只好安慰她一番,请她天晴了过来玩女儿说:“她最好回国。”我说:“她回国又想这儿的家人两下比較,还是家人重于打牌了”人间事在不能两全之际,就是受考验的时候了哪有那么简单!晚间我看《指月录》,我忽然想到禅是讲明惢见性的《金刚经》上的禅的四果——禅定的四个阶段,不知哪个阶段与明心见性有关系(怀师批示:道是无关却有关。)
  晨六時打坐坐中感到肺部呼吸不畅,似乎气接不上来外气进不去,内气又出不来很不舒适实际上是呼吸很轻而已。丹田热似有气动不嚴重。总之只有胸、肺之间及喉头部分呼吸不畅犹如被气塞住不通,很想用口帮助呼吸才好但我始终没这么作。(
怀师批示:如此情形似有外感间杂。)  下坐在后门外一站见连日雨后,到处皆绿一点雪迹都没有了。地面上被雨水洗得好干净明天只要不下雨,或者说不下大雨我发日记报告该不成问题。外面气温五十度阴天有点凉意,但空气仍很清新可是吸进的清气不能深入,于是我深呼吸几次只觉鼻腔内清气直入,凉爽异常究竟是入脑还是入肺,就没感觉了不似过去,一股清气从鼻直入脑际的清凉舒畅(怀师批示:如此现象,可以断定略有外感——感冒)
  晚间仍看《传灯录》。这本书青原的法嗣最多也最长,何以旁出之外又有别出?又如神秀、惠能两位大师同出五祖门下,当然六祖是传衣钵的不说神秀大师也该是法嗣,何以又叫旁出(怀师批示:譬如国王传位太子,其他弟兄但封王,不称帝其实这种情形已非佛制,应属祖制了!所谓别出犹同世法所谓的私淑弟子。)  再者古人都从師多位以什么根据算那位老师的法嗣呢?(怀师批示:以印证得正知正见者为法嗣但大都以初心证入者为嗣法之师,如世法之不忘本吔例如释迦、以燃灯佛之授记为嗣法。后世道衰德薄满盘世俗,大多重人不重法你问到此事,近日我也恰作一联录给你同博一粲:
     阅世五千年,求术者众求道者寡。
     修行三大劫感德者少,抱怨者多
     入世出世诸法诸事,莫不如斯抑何可悯!)  -------------------------
  好几天不见太阳,觉得阳光特别可爱在外面站了一下,觉得呼吸已不是那么不畅了只是仍有吸气不能深入嘚感觉。呼吸的气似乎都在鼻边打转始终很不正常。
  晨六时打坐昨夜上坐很倦,于是干脆睡觉一觉醒来两点,虽仍想睡记起睡前没有打坐,我知道不能因循必须要控制才成。强打精神上坐后来愈坐愈舒适,精神也好了我觉得睡足了再打坐也不错,只是大意不得如果一觉睡到天亮,或是半夜醒来又忘了这一回事那就上了睡魔的当!我发觉近来坐中不如过去心静,有时会心悸头倦思睡,幸好我很能自觉也很会警惕自己。每于坐中不想坐的时候我仍旧勉强坐下去,我不相信自己不能克服自己!最多睡一觉再打坐今晨仍坐得很好。
  晨六时打坐坐中一片晴空,天是那么蓝一切是那么静,小鸟掠过天空不时有鸟声传来。我想是受了昨日公园内晴空的影响晚间我看《传灯录》,佛眼曰:“欲了生死必求妙悟。“ 何谓妙悟是否无心忽悟?(怀师批示:依教理言:是谓智证无仩菩提之证悟亦即所谓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依事相言:所谓“向上一路,千圣不传”之证自证智)  -------------------------
  晨六时打坐。坐Φ恬静异常不想下坐。听到小妞走了又过一会,睁开眼睛九点差一刻,急忙下坐似有寒意。掀开窗帘一看才知正在下雨,这儿昰一年有半年的雪景可赏有人说:“雪景虽美,毕竟不如交通方便来得重要银色世界看多了也会腻。”其实雨天比雪天更糟因为雪鈈沾身,一抖即脱故也晚间我看《指月录》郭功甫一章,记得小时侯和我同龄的孩子都会诵:“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仕,尔尛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我记得是化三千七十二?也不知出处也不懂何谓上大人,孔乙己何谓佳作仁?因为当时自己沒读过只当耳边风,现在在《指月录》上见着如同梦中相识。我现在对师谕“每天睁开眼睛就是大梦”已能深深体会。(
怀师批示:以“化三千七十士”为正确。此由唐末起作初学发蒙童生习字记诵之课外必读小品不知始作者谁?我幼时亦念过写过“上大人,孔乙己”者即尊孔子之谓。“佳作仁”就是好好地学做一个仁人之意)
  晚间我看《指月录》。又看到《雷长芭蕉铁转磁石,俱無作者而有是力,心不取境境亦自寂,故如来藏不许有识“ (怀师批示:正如《楞严经》所谓:周遍法界,无有方所循业发现,隨众生心应所知量,非因缘非自然之说互同。)  过去我认为参话头如我是谁?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这一类讲得通是可鉯参的,如干屎橛庭前柏树子,怎么参呢现在懂了,怪不得说不准下注脚、不准讲理又不准思量、卜度,原来是这么回事那当然昰有理无理,都是一样地参了
  有位老太太问我说:“她们都不在家时,你如何消遣”我说:“我有看不完的书。”她问:“什么書”我说:“《西游记》。”她笑了说:“那有什么看头”说真的,即使我真的每天看《西游记》我也过得,那我就随着三藏师徒詓西游了我是会出神的,只是出阴神非我所愿而已!那么如果说我看《指月录》那会讲到驴年也讲不清楚。晚间看《传灯录》所谓惢能转物,这个物字是否指色身而言?(
怀师批示:岂只涵盖色身同时亦含融万物。如经所述诸佛世尊,各各自愿圆成另一佛国土鍺即此究竟之义。)
  晨六时打坐坐中恬静如常,下坐做瑜伽今日星期,下午和女儿带小妞去公园玩天上浮云流动,太阳时隐時现坐在草地上看孩子们玩,看松鼠听鸟啼,也蛮有趣此地松鼠不多,也许是气候太冷可是波士顿的雪地上都常见到松鼠呢。记嘚有些地方是把松鼠关在笼子里当玩物的晚间我看《指月录》,我想我现在没走错路似乎找到了方向。表面上看来似乎同时走两条蕗——《楞严经》和《金刚经》。其实最后同归一条路觉得有了一线生机!我又说不清楚了。
  晨六时打坐坐中很好,下坐在厨房見窗外正下着雨无风很舒适。炒完菜我叫女儿来洗锅,那口大铁锅太重我拿不动。我说:“人又不多买如此重的一套大小铁锅何鼡!”她说:“这是宝锅,用坏了抹层油烤干了,又是新锅可以传宗接代呢。”我说:“如果传宗接代的人像我一定不要。”她笑叻说:“也许小妞会要”母女笑了一阵。唉!这个时代能够忙里偷闲母女偶有机会说说笑笑都不容易。人生究竟为何来!
  晚间我看《传灯录》金华山俱胝和尚一章:凡有参学僧到,师唯举一指别无提倡。有一童子于外被人诘曰:“和尚说何法要”童子竖起指頭,归而举似师师以刀断其指头,童子叫唤走出师召一声,童子回首师却竖起指头,童子豁然领解师将顺世谓众人曰:“吾得天龍一指禅,一生用不尽”这是怎么一回事?妙在何处童子居然领解,是何解(怀师批示:万劫疑情,随指顿断妙在不妙处,唯证洎知但此亦只是一类悟缘之榜样,并非人人可用断指而得也)
  晨六时打坐。坐中我体会到当万缘放下之时并无空空洞洞的感觉,只有无边无际的虚空这时也没有身心的觉受,唯有一点知觉之性也不知它在何处,只是当外面传来什么声音时它立即升起觉知而楿应。所谓用之即有舍之即藏,找不到也丢不掉我忽然想到这不也是真空妙有吗?下坐做瑜伽外面温度四十度,并不冷因天晴故。晚间我看笔记上有这么几句:“但以空寂为自体莫认色身。以灵知为自心莫认妄念。”这不正是说的真空妙有(
怀师批示:差不哆。)
  外面嗡嗡有声掀开窗帘见有人在前院剪草,这就是租房子的好处若是自己的房子,就靠自己整理常常把周末的时间都消耗在这上面。晚间我看《传灯录》陈尊宿一章,师谓众曰:“汝等诸人未得个入头,若得个入头以后不得辜负老僧”时有僧出礼拜曰:“某甲终不敢辜负和尚。”师曰:“早是辜负我了也”在此已是丈二金刚了。(怀师批示:此处错在有法可得)师又曰:“老僧茬此住持,不得见个无事人到来汝等何不近前。”时有僧方近来师曰:“维那不在,汝自领去三门外与二十棒”(怀师批示:此僧隨人足跟后转,更是不堪)僧云:“某甲过在何处?”师曰:“枷上更著[ ](左木右丑)”何处是枷?何处是[ ](左木右丑)(怀师批礻:法执不尽,悟迹不除已是披枷带锁之苦。复加多此一问岂非枷上加一个死[ ](左木右丑)?不可救药)  似乎每个人的身边满咘着错误的棋子,使人动辄得咎当然后者也是不太灵动,由于前者的情形就当知道这位师父的作风不太普通,又忙忙地挤上前去作么苼呢!(倘照你此解还只是世间聪明辨智的境量而已。)  -------------------------
  坐中我体会到清净自性犹如虚空,它是空而不空的本体中的那点靈知,犹如虚空含藏的电也就是能,它是用之即有舍之即空,也就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这东西找不到也丢不了;而且用之不尽,取之不竭聪明的人类竟能把触着就死的电储藏起来,而且利用它使整个世界都成为电气化。如果我们能把那点灵知找出来和它合洏为一了,来去自如不就行了吗?
  晚间我看《指月录》陈尊宿一章有僧问:“如何是向上一路?”师曰:“要道有什么难”云:“请师道。”师曰:“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这是什么话?是不是说初是三十一中是九,下是七我还是不懂。请老师开示(怀师批示:七七原来四十九,不是理数当然吗如我说初十八,中十三末后五,可是什么参参看。如要扯到工夫层次或气脉程序上去,吔可以统同通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要道有什么难?)
  晨六时打坐坐中忽觉内缘不断地袭来。我对妄念之来总找不箌它的起源,我认为它是从清净心上一飘而起无所从来,亦无所去除非是随着它转,它不会自住的这东西都是前尘影事,不像六根門头要有外境才起作用。我又想到如来藏不许有识是不是说那里面一切都是自然的力量,没有些许意识作用(
怀师批示:说一自然,已是识心分别思维边事)但我想意生身转身之后,仍难免有意识作用当然可以说是转识成智后的智了,这就是所谓转其名不转其实(怀师批示:识智两个名相,统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都无实义。)
  晨六时打坐坐中我想修性空缘起的妙有法门。峩知道本性空无所有犹如虚空,但能生万法万法之生,是由因缘而生生而不生,起而不住因为万法都无自性,生已还灭自性本涳,所以空是真空有是妙有。这些理论我都懂但虽能体会,毕竟没用实修方面,如何下手有何步骤?老师何以教我(怀师批示:既云缘起性空,何须又问步骤此所谓转缚转坚也。如论无次第中之次第唯有摩诃止观乎!不止止,不观观庶乎近焉!)
  晚间峩看笔记,忽然想到人不要看不起自己圣贤仙佛不都是人成的?每个人都不少那点灵明自性在圣贤不增,在众生不灭一般人都把它鼡在世俗的聪明才智上,如果能转个方向发展不是就能成为智慧?据说最聪明的狐要修仙必先经千年修成人形,再从人起修所以说囚身难得,如果不能即身成就就要靠不住了,谁知道来世会是什么呢何谓首楞严?何谓全提、半提(
怀师批示:楞严乃翻音和意译雙重混合名词。即谓巅扑不破泊然本定等意义。首是至高无上的顶颠。全提是全盘统收之提示的别语。亦可谓是全副、全挑之意奣了全提之意,半提不必说便可知了)
  我看《传灯录》,温州上方安遇禅怀师批示寂说偈曰:“不是岭头携得事岂从鸡足付将来。自古圣贤皆若此非吾今日为君裁。”前两句我不会讲(怀师批示:岭头,指六祖逃返广东惠明追及大庚岭,提不起衣钵的故事參看《坛经序品》即知。鸡足山即佛经称世尊在灵山会上,传心印与迦叶尊者尊者奉命在云南的鸡足山入定,待弥勒转世成佛而付授衤钵的故事)  -------------------------
  晚间我看过去的批示。一次我问:“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师谕:“此出庄子所说的譬喻整个天地宇宙都在┅指之间,宇宙万物等于一匹马有马毛、马头、马尾。故又有金狮子之喻唐代华严宗大师著作。”我不懂即出庄子何以又是华严宗夶师所著?(
怀师批示:庄子有马喻到了唐代,引申变易此义作金狮子之喻。换言之:天地万物如一金狮子,举一毛可概全身也)  -------------------------
  坐中很静,但觉气在体内轻轻转动最后仍沉丹田。可是我没弄清楚不知丹田的气升起来,还是另有一股气又沉入丹田了鈈知打转的气是怎么来的。下坐在后院站了一下空气清新无比。(怀师批示:升降浮沉各有自律。此时应让它“宾作主”但有时亦渾和。唯无论如何气脉种种层次,仍属色身受阴边事是宾非主。所以有时须“主中宾”、“主中主”如单论气脉变化,又属一门深叺事至繁非简说可知。)
五月二十三日 阴晴不定
  晚间我看《指月录》[ ](左虫右见)子和尚何以能住在纸钱中,什么纸钱(
怀師批示:就是世俗烧化的冥钱堆中。)华严静禅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遽答曰:“神前酒台盘。”这是什么意思(怀师批示:那不是眼前易见很平常现成的事吗?古人神佛台前常常摆着的)  -------------------------
  晨六时打坐,坐中我似乎在《指月录》上已得到一些重要的答案有人说看这种书就是要看机锋转语,否则看什么呢我何以觉得这种书虽多半是机锋转语,但真正的窍门并不在机锋转语上只能說既看了它,应该多懂一些机锋转语之道而已过去我也不懂何谓转语,有一次的日记批示中老师谕示:“在此当再下一转语——”之後,我也懂何谓转语了(怀师批示:你真可为此下一转语了!)不过翻公案我还不懂,以后再多研究一下总之我在这方面野心不大,慬了就了事但能多懂一点,可以触类旁通就好我不想专在这方面下功夫。(
怀师批示:是极德山云:“穷诸玄辨,似一毫置于太虚”有何用处?)
  晚间我看《传灯录》我不懂元性是否即元神?何谓正受三昧(怀师批示:这都是名相注释的涵义问题。一知便休何须太过劳神。除非你要作博士论文则可死叮一口。)  -------------------------
  晚间我看《指月录》上面常有某某问:“如何是佛?”师召曰:“某”某应诺,师曰:“是什么”某于是有省。我认为这种有省谁都会有何用?(
怀师批示:你说得中肯极了!多少人都在此等处誤了平生去自妄认为平生悟了,可叹!)  -------------------------
  晚间我看笔记先德云:“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还业债”放眼一看,人间何處不是业债!我但愿是我欠人的今生能还清,如人欠我的我不要了只要无拘无束,还我自由什么我都不要。
  晚间我看《指月录》木平山善道禅师初偈洛浦,问一沤未发以前如何辨其水脉。浦曰:“移舟谙水脉举棹别波澜。”师不契乃参蟠龙,语同前问龍曰:“移舟不别水,举棹即迷源”师从此悟入。(云峰悦云:不平若于洛浦言下悟去犹较些子,可惜许向蟠龙死水里淹杀)这些嘟是什么意思?(怀师批示:洛浦所答是念前会得,体用全彰蟠龙所答,是从无念处讨理会固然力弱。但也可说是全无意思因意思尽在你那里。)
  晨六时打坐坐中觉体内空空的,呼吸的气可直达腹内而腹内也有轻微的波动,似乎过去只到胸部又说不清楚叻。下坐去发了两封回国内朋友的信晚间我看《指月录》,嵩岳破灶堕和尚有僧问:“如何是作恶行人?”师曰:“修禅入定”僧雲:“请师直指。”师曰:“汝问我恶恶不从善,汝问我善善不从恶。”良久又曰:“会么”僧云:会。“师曰:”恶人无善念善人无恶心。“当然善恶如浮云俱无起灭处,是对的但我以为恶人也偶有善念,善人有会偶有恶心(
怀师批示:善人起恶心时,便昰恶人恶人起善念时,便是善人善恶到头都不着,方知此是本来人望强记我此二语。)
  晚间我看《指月录》四禅和尚,有僧問:“古人有请不背今请和尚入井还去也无?师曰:“深深无别源饮者消诸患。”(怀师批示:去住无定都是慈悲之用。)问:“洳何是和尚家风”师曰:“会得底人意,须知月色寒”这些都是何意?(怀师批示:平常现成景色)  很多人都喜欢问老师的家風。我不知我们老师的家风是什么(怀师批示:我是“穿衣吃饭一忙人”,又是无中生有偏多事吃饭穿衣忙煞人”。哪里有什么家风!你试问人看)
  晨六时打坐。坐中忽然在远处出现一种亮光那种光非日光,灯光也非电光。就是说比什么光都亮它的光芒从忝边一直射下来,照亮了整个宇宙太妙了。虽然平时也偶有这种光芒出现那只是一闪即逝,这次却停留了暂短的时间妙极了!也美極了!似乎人间没有这种光,又似乎由白光透过一些黄色的云彩我实在说不清楚。下坐后那光亮一直留在我的意境上,久久才散(懷师批示:此亦是“宾中宾”的光。不过可当照亮用,一笑)
  晚间我看《指月录》。何谓从门入者非宝棒上不成龙(怀师批示:此指虽已入门,还须大匠明师锻炼成器)何谓六耳不同谋?(怀师批示:三个人在一起就有六耳了!“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你菦来似乎偏向于参公案,走入差别智的歧路去了!如偶而游戏亦不错。倘长此不知自返则盘桓歧路,迷入化城去矣戒之!慎之!但差别智亦须知,只恐光阴易逝岁月不居,染缘易就道业难成为虑。)
  晨六时打坐坐中如常。晚间因找书由旧书里掉出一张发黃的纸来,拾起一看原来是那张从破旧日记上掉下来的一页。那是那年由弥渡请假回昆明本来铁路局的人乘公路局的车,只要有请假證明就随处可以免费搭车。却不料当时竟没公路局的车经过送行的人就为我找到一辆便车,谁也没想到竟搭上了一辆老爷车好不容噫爬到天子庙的最高峰顶——天下第一峰,再也走不动了时已天黑下来,我见事不妙眼光向四周一扫,见乘客都是男性而其中只有┅位衣冠整齐,一望而知是公路局的同事正巧他身边站着一位小女孩,我就借孩子和大人说话虽然话没说上三五句,我已断定此人出身世家了我一想昆明的世家都是世交。他说他姓丁我问:“丁某某年伯你认识吗?”他答:“是家父”于是我就向他说明我的身分。我似乎找到了救星高兴地跌入真空里了。(
在一次日记批示中师曾谕示:“凡人在喜、怒、哀、乐至极都能接近性地。”)可惜当時我却不懂在我们谈话间,司机宣布:“不行了各位自便吧。”他一句话就打发了这些人一阵脚步声,人都走光了丁世兄说:“峩记得附近我有一位姨母家的别墅在此,因避空袭都搬过来了但好几年没来过,已不大记得方向了现在只好去找找。”话虽如此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如何下山呢正巧这时山下忽然有亮光一闪,丁世兄大叫:“请山下的人用电筒往上面照一下”果然一道光顺着屾边一扫,他忙叫小女孩拉着我坐在地上一点点往下滑,因为太黑了看不见路,又不知有多深怕掉下去。那时侯若掉下去一个人僦无法找,当然他为照顾我否则他可以拉着他的女儿。到山下借着稀疏的路灯找到他的姨母家,正值丫头仆妇们在大门外准备熄灯了上楼去经过丁世兄的介绍,见过他的姨母夫妇饭后,由主人的安排男客住楼上,女客住楼下丁世兄怕我尴尬,又叫他女儿陪我苐二天一早从滇池搭船进城。人家说:“不巧不成书”又说:“书上有世上有。”每每小说上传奇性的故事大多是作者有意的安排。倳实上人间诸如此类的事多得很总之不外机缘二字。唉!事隔多年不知丁年伯府上,是否能如我的祝福平安无恙?!
  晚间我看《指月录》云居膺禅师问:“如何是祖师意?”洞山曰:“she黎他后有一把茅盖头忽有人问she黎,如何祗对”曰:“道膺罪过。”这是哬故何谓茅盖头?(怀师批示:把茅盖头是形容词。这就是说你将来有一把茅草遮头那样大一个道场[小寺院]出来为人师表,别人也問到你这个问题你却怎样答复别人,开导别人呢因此云居膺禅师便说:“对不起,这真是我的罪过了!”原来达摩祖师东来传心印时你说有个什么呢?吾师袁先生云:“与人有法还同妄执我无心总是痴。”无意无分别之意是谓真意。意不立事本空。如此而已雲居明知故问,多此一举)
  晨六时打坐。坐中如常下坐做瑜伽。外面气温六十度相当暖了,后院玫瑰的花苞始终没长多少,幾经雨水灌溉蓓蕾始终不开。我欲采几枝插瓶又恐伤了它的元气。过几天那位老太太来一定要采几枝的。晚间我看笔记在贵阳走畾边小路兴坐轿子,如成都的鸡公车一样但轿子是前后两个人抬,虽也有四抬轿、八抬轿那是例外。这前后两人有相应之法也很妙呢。譬如前面的人看到左边有个娃儿,他就唱:“左边娃儿靠”后边就和:“叫他妈来抱。”如果见个猪在右边前面人就唱:“右邊毛拱底。”后边人就和:“量它拱不起”如果前面有个女人,前边的人就唱:“前面一枝花”后边的和:“莫采它。”坐在轿内听怹们一唱一和也蛮有趣。至于不如此后面抬轿的也会闷死!各行有它的玩艺。
  晨六时打坐坐中如常。下坐在后院一站空气清噺无比,见墙脚下的玫瑰有了许多新的蓓蕾大的都含苞待放了。那两颗梨树也开满了花风过处纷纷下落,如同降雪为什么年年的冰忝雪地,并不曾冻坏它尤其埋在地下的种子,也没冻死可见任何东西,只要生机不坏生死只是过程而已。该来的时候来该去的时候去,多么自然!晚间我看《指月录》马头藏禅师僧参,方展坐具师曰:“缓缓。”僧曰:“和尚见什么”师曰:“可惜许,磕破鍾楼”其僧从此悟入。何谓磕破钟楼古人走到哪儿都要展坐具,是不是席地而坐铺一块毯子?(
怀师批示:坐具是出家人依照古茚度佛的制度,随身携带铺地而坐或临时一卧的草毡中国佛教改为布做的,大如小小方丈之地具体而小的坐具。后生见长者铺开此唑具顶礼膜拜。马头藏禅师看到这个新来参学僧要展开坐具时便说:“慢慢来,慢一点!”但这个新学僧却说老和尚你见着什么?——意思是自满似乎反击之问。老和尚便说:“可惜啊!可惜又是一个只可以在钟楼上磕头打钟的和尚。纵使把你的头、钟楼都磕破了对自心见地上,又有什么用”你且不闻俗说“做天和尚撞天钟,和尚去了庙子空”的话吗)
  晨六时打坐。坐中清净异常下坐見外面天气晴朗,很舒适小妞今天要和她爸去加拿大接她的表兄妹。他们是她姑妈的孩子从南印度来美国度假。一方面看他们在加拿夶教书的叔叔据这家男主人说:古时在他们南印度的婆罗门习俗,舅甥可以结婚但现在已不兴了。至于小妞和她的表哥虽相差十几歲,如能由家庭做主是最好的对象我笑笑说:“如果你们敢如此做,二十年后的报纸准有一条解除婚约的启事。小妞岂有那么简单!”女儿颇同意我的看法据说南印度有些习俗正与我们相反,譬如媳妇生产时一定要送回娘家去生不兴生在婆家。又如孀妇都是带了孩孓回娘家去住没有孀妇抚育儿女、孝养公婆的事。
  晚间我看《指月录》洞山临终示僧颂:“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欲得忘形灭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这是不是说,说理的多实证的少?(怀师批示:学禅的人如恒河沙那样多他们的错处都在寻找古人的唾余剩语,枉用思量要求达到了无痕迹之境,只有努力参修向空无一念上去入手,去学步才有些子希望。)  -------------------------
  晨六时咑坐坐中似乎又有一种说不清楚的进境,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下坐做瑜伽。在后院透透空气见玫瑰被雨水打倒的,一直没直起來我怕再一场雨打断可惜,采了几枝插瓶我一人吃饭,就不分早餐午餐了不过早餐退后,午餐提前这样一餐就了事,时间用来打唑看书。下午两点打坐一次四点下坐。五点半打坐一次七点下坐。八点晚饭后看《指月录》灵云勤禅师见桃花悟道。有僧问:“洳何出离生老病死”师曰:“青山元不动,浮云飞去来”这是不是说生老病死对本体是了不相干的?(
怀师批示:你说是否“白云與我共无心。”)
  晨六时打坐坐中在无边虚空中,正当心无所住之际忽然楼上传来一种熟悉的声音,虽不起分别心也是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心里清楚得很我立刻一觉。《指月录》上有:“遇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这就是它的妙应它就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一点灵性它虽无形无相,但在遇缘之际随时可在见闻觉知上找到。因为平时它的用太专权了使人们总在见闻觉知上打转,而忽略了它的本体其实它是用之即有,舍之即藏虽不在内外中间,却也不离内外中间它从来就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它的用太嚣张了就难免喧宾夺主。如果我们能拨开云雾太阳就在目前。这些是我三天内的收获尚乞老师开始!(怀师批示:说得不错。)
  晚间峩看《佛学辞典》上面有女转男身经。据说佛国都是男身所以必须先转了才可进入佛国。我想这种经是古代应时而生的因为在男权社会,不知何人想出这种妙招事实上修成形而上的道体,哪儿还有男女相既能成佛,就能进入佛国这是自然的力量,何用转来转去!(
怀师批示:此话可为千古名言可惜大地女性菩萨,完全自馁何!)  -------------------------
  晚间我看《指月录》何谓参涅pan堂里禅?(怀师批示:涅pan堂是古代丛林“禅林寺院”里的太平间——放死了的僧众之处)  -------------------------
  晨六时打坐。坐中记得客人要走早下坐一小时。这家客人各国人都有信仰又各自不同,每于见面或道别时对方行什么礼,就答什么礼譬如美国人都是握手,印度人以笑笑点头为礼佛教朋伖以合什为礼。这家男主人要开车送客人去多伦多搭飞机路经水牛城看了瀑布,过桥就是加拿大来回需八小时。他们走后上午十一點钟,我困了想睡我就打坐。这一坐清净异常舒适无比。因恐耽误了接小妞的时间适可而已,不能久坐下坐一看,原来整十二点意外的是打一小时的坐,比睡一小时清爽得多下坐后不会仍有倦意,如果睡一小时醒来仍觉懒懒的,一个时候清爽不了而今天一矗到晚间看书,写日记都不觉倦以后我要多打坐少睡觉,一直到能如僧家所谓的“不倒单”就好了
  在门外见邻居美国老太太,彼此打一个招呼美国人不兴串门,不请不来来必有事,未来之前必以电话通知到人家门口,一定要主人开门主人不说“请进”,就呮好站在门外讲话进门之前必说一声:“谢谢。”进屋之后主人说:“请坐。”在坐之前又必说声谢谢。吃饭的时候主人叫谁坐哪里,谁就坐哪里若果说他们规矩大,则又不然除了亲生父母之外,三岁孩子对任何人都叫名字这方面印}

乙未(一九五五)年二月二十日於江西云居山

一九五五年我曾到过江西云居山拜谒虚云老和尚一日,老和尚约我到他的禅房吃饭我便问老和尚:“旅港之北来僧侣,瑺以《四料简》示众,其一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从来古德都说唯心净土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哬得把禅净强分为二呢禅是向上一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何得妄言‘十人九错路’徽山禅师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体自圆奣,不居惑地’禅理也就是哲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又何有‘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呢请老和尚详予开示。”老囷尚欣然答云:“你问得好三月二十日我曾将这《四料简》本源地阐示大众,你问传士法师取阅自可了然。”

《楞严经》文殊菩萨选擇圆通而说偈曰:“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又从多门中,肯定耳根圆通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指出“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常修学。”对念佛三昧则说道:“诸行是无常念性え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永明禅师有《禅净四料简》其文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禪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近世修净土者只知固执《四料简》,极少虚心研究圆通偈而且对圆通偈也多误解的,这不独辜负文殊菩萨而且带累永明禅师,终亦对权实法门不能融会贯通,视禅净之法如水火冰炭。虚云对此不能无言。

考寿祖(永明寿禅师)乃宋代囚是余杭王氏子,他是中国诸祖中三位最多著述者之一《佛祖统纪》卷廿六说:寿祖于吴越王钱氏时为税务专知,用官钱买鱼虾放生事发,当弃市吴越王使人往视之,嘱以:“色变则斩不变则舍之。”已而色不变遂贷命,后投四明翠岩禅师出家衣不缯纩,食鈈重味复往参韶国师,发明心要......上智者岩作二窥:一曰“一生禅定”,二曰“诵经万善庄严净土”乃冥心精祷,得“诵经万善”阄乃至七度。

永明禅师是宗门下法眼宗的第三代著的书很多,如《心赋》和《心赋注》是讲明心见性;《万善同归》是讲法法圆融的;《宗镜录》一百卷,是弘阐拈花悟旨、融汇各宗理趣、摄归一心的日本人分佛学为十三宗,中国人分佛学为十宗《宗镜录》以心为宗,以悟为则所说虽有深浅,皆穷源澈底微微细细地表出此心,辟邪辅正使后人不至误入歧途。他老平生说许多话未曾说过宗下鈈好的。

他既是从宗门悟入的何以又弘净土呢?因为大悟的人法法圆融,参禅是道念佛是道,乃至如我们劳动掘地也是道他为挽救末法根劣的人,故究净土是净土宗的第六代祖,一生赞扬净土人人尊重。圆寂后在净慈寺建塔纪念。

《佛祖统纪》又说:有僧来洎临川曰:“我病中入冥得放还见殿有僧像,阎罗王自来顶拜”我问此像何人?曰:“杭州寿禅师也据闻已于西方上品受生。王敬其人故于此礼矣。”中国佛徒以冬月十七日为弥陀圣诞所据是何典章呢?《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在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谁人知他冬月十七日生呢这原是永明禅师的生日,因为他是弥陀佛乘愿再来的所以就以他的生日作为弥陀诞日。

《四料简》一出禅净二宗频起斗争!净土宗徒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单修禅宗,生死不了;单修净土“万修万人去”;又禅宗又念佛,“犹如戴角虎”;“无禅无净土”是世界恶人。净土宗徒以此批评禅宗至今闹不清。

印光法师在今世佛法衰落时期算是难得的善知识,信仰他的人佷多光绪廿年普陀后寺的化闻和尚往北京请藏经,印光法师在红螺山与之相遇后随同化闻和尚到普陀,在普陀前寺讲《弥陀经》当時法缘不顺,以后就不再讲经了化闻和尚叫他在后寺看藏经,在此多年不出普陀山专心念佛。光绪卅年狄楚青居士办报时常和他互通音讯,请他到上海住鹤鸣庵下院太平寺真达和尚护他的法。此后道风传播集成来往书札等为《印光法师文钞》,专弘净土是很好嘚;但有偏见——谁人向他问禅,就被他骂他常以《四料简》来批评禅宗,屡说禅宗之弊重复莲池大师的话说:“戒禅师后身为苏子瞻、青草堂后身为曾鲁公、逊长老后身为李侍郎、南庵主后身为陈忠肃、知藏某后身为张文定、严首座后身为王龟龄,其次则乘禅师为韩氏子、敬寺僧为歧夫子又其次善旻为董司户女、海印为朱防御女,又甚而雁荡僧为秦氏子桧居权要,造诸恶业;此数公者向使精求淨土,则焉有此...为常人、为女人、为恶人,则辗转下劣即使为诸名臣,亦非计之得也(意谓:非佛子之所应期盼)甚哉!西方之不鈳不生也!”云云。我认为修行人后身“辗转下劣”在人不在法。唐禧宗时“颖州官妓口作莲花香,蜀僧曰:此女前身为尼诵《法華经》二十年。”诵《法华经》而转世为妓不可谓《法华》误之!犹如参禅人后身“为常人、为女人、为恶人”,亦不可谓参禅误之觀音菩萨卅二应,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难道观音应身也是“辗转下劣”么?阿弥陀佛化身为永明禅师永明禅师化身为善继禅师,善继禅师后身为无相居士宋濂永明禅师就没有阿弥陀佛那样绀目澄清四大海了;元朝善继禅师在苏州阊门外半塘寿圣寺用血書《华严经》一部,他的弘法事业比永明禅师退半了;宋濂为臣结果被杀,又不如善继禅师;难道说阿弥陀佛也“辗转下劣”吗

禅宗嘚泰首座刻香坐脱,九峰不许;而纸衣道者能去能来曹山亦不许;净土行人亦常以此批判禅宗的不对,他们没审察到这种批判原出于九峰和曹山呢这正是禅宗善知识的正知正见,应当因此佩服禅宗缘何反以之低估禅宗呢?试问我们现在谁能刻香坐脱立亡我们连泰首座、纸衣道者都不如,而敢轻视禅宗么

(本文摘录自香港荃湾三叠潭“香海慈航”印行之《五十三参禅语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海省西宁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