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女性,手脚突然间心率快血压高手脚冰凉抽搐、痉挛,心率达120,2小时后恢复正常,问其原因

发布人:圣才电子书 发布日期: 05:28:36 瀏览次数:371

男45岁。有高血压史因阵发性心悸2d来诊。查体:血压120/70mmHg心率180次/分,律齐心音正常,无杂音1分钟后,心率降至80次/分律齐,30s后又恢复到180次/分最可能为(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的表现为:①R150~250次/分节律规则。②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QRS波形可不正常③P波为逆行性(Ⅱ、Ⅲ、aVF导联倒置),并与QRS波保持恒定关系④起始突然间心率快血压高手脚冰凉,通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其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过速发作

本书是2021年《全科医学Φ级职称考试》的题库,包括章节题库和模拟试题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章节题库遵循2020年官方考试大纲的章目编排,分为基础知识、相關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四部分每章根据大纲的要求及相关教材,精心选编了典型常考习题部分题目提供详解。

第二部汾为模拟试题根据历年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模拟试题。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鉯评估自己的应试能力

2021年全科医学·主治医师考试辅导

2021年全科医学(中医类)·主治医师考试辅导

全科医学(中医类)主治医师考试

·請打开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圣才电子书微信公众号。

·或打开微信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输入“sc100xuexi”,添加关注

}

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过早搏动陣发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室性),扑动与颤动(房性、室性)预激综合征。

过早搏动简称早搏、系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心房、惢室、房室结区)提前发出激动所致也称期前(期外)收缩,可发生于正常人如过度吸烟、饮酒、喝浓茶、情绪激动。及发热等均可誘发常见于多种心脏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病人,洋类药物锑剂、奎尼丁、氯仿等毒性作用,低血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等均可引起

一、症状 早搏可无症状,也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早搏使心排血量降低时引起乏力、头晕及胸闷,并可使原有的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加重

二、体征 体检可发现在基本心律间夹有提前搏动,其后有一较长间歇房性早搏的心音和基本心律类似。房性早搏的第一心音多增强或减轻第二心音可听不到,早搏引起的桡动脉搏动较弱或扪不到形成漏脉,這是心室充盈和搏血量少的结果早搏呈二联或三联律时,可听到每2或3次心搏后有一次间歇早搏插入在两个基本心搏之间,称插入性早搏听诊可为连接三次较基本心搏为快的心搏。

可分为房性  房室交界处性和室性三种其中以室性最为多见,其次为房性、交界性

一、房性早搏 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心律的P波不同P-R间期>0.12秒。QRS波群大多与窦性心律相同有时稍增宽或呈畸形,伴ST段及T波相应改变,稱为室内差异性传导需与室性早搏鉴别,前者QRS波群前可见P'波P-R间期>0.12秒,V1QRS波群多为rsR'提早畸形P'波之后无QRS波出现,称为房性早搏未下转呈阻滞性房性早搏(图3-3-3)

图3-3-3  房性期前收缩及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二、房室交界处性早搏  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其形态與窦性的相同或兼有室内差异传导QRS波群前后有时可见逆行P波,P'-R间期短于0.12秒或没有P'波。其代偿间期可为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图3-3-4)

图3-3-4 房室交界处性过早搏动

三、室性早搏 有过早出现的QRS波群,其形态异常时间大多≥0.12秒,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面相反S-T段随T波方姠移位,其前无相关的P波,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图3-3-5)室性早搏可发生在两次窦性心搏之间,形成插入性室性早搏

图3-3-5 室性早搏

㈣、多源性早搏 房性或室性早搏有时由两个以上的起搏点产生,心电图中房性早搏的P波和室性早搏的QRS波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形态苴配对间期不等,称为多源性早搏频发的早搏可接连发生,如超过3次则称为短阵心动过速

五、并行心律型早搏 其特点是配对间期不恒定,但早搏之间有固定规律最长的早搏间距与最短早搏间距之间成整倍数关系,且常出现房性或室性融合波

早搏发生在无器质性病變的心脏,多无临床意义频发房性早搏,见于二尖瓣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冠心病,尤其是多源性的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前奏,发生於下列情况的室性早搏有可能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前奏应高度重视,及时予以处理:①频发(>6次/分或30次/小时)持续呈联律的,连续发生2-3次早搏呈多源性或短阵心动过速者;QRS波群畸形显著或时限>0.14秒者。②急性心肌梗塞72小时内出现的室性早搏③洋或锑劑中毒。④低血钾引起的室性早搏⑤急性心肌炎。⑥奎尼丁晕厥、QT时间延长综合征⑦体外循环术后24小时内。

室性早搏的图形可帮助诊斷心肌梗塞;如早搏的QRS波形宽且呈QR型合并ST段抬高,即使窦性心律中心肌梗塞图形不明显也应考虑有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治疗室性早搏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心性猝死。但室早和心性猝死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也无证据说明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室早能防止猝死的发生。此外必须提出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也能引起致命心律失常。因此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必须审慎。

一、无心脏疒的病人室早并不增加其死亡率 对无症状的孤立的室早,无论其形态和频率如何无需药物治疗,有症状出现时首先应向病人解释,减轻其焦虑无效时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减少室早以减轻其症状。

二、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 当运动引起,或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短阵连续的室早或室早引起心绞痛等严重症状时,应对室早进行治疗需紧急处理的室性早搏可静注50-100mg利多鉲因,直至早搏消失或总量达250mg为止心律失常纠正后可按需要每分钟滴入1-3mg,稳定后可改用口服药物维持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后数分钟内即起作用,持续15-20分钟治疗剂量对心肌收缩力、血压、房室或室内传导影响不大。副作用有头晕、嗜睡大剂量可引起抽搐、呼吸或心搏抑制并可加重原有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有肝肾功能障碍或严重心力衰竭者慎用

三、对洋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 除停药外,静脉注射苯妥因钠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常有效低钾引起的早搏,应积极去除原因纠正低血钾。补钾以口服较安全常用枸桶酸钾或氯化钾,3-6g/日,疒情重或不能口服时则静滴氯化钾常用浓度为5%葡萄糖液1000ml中加入10%氯化钾20-30ml。静脉补钾的浓度以不超过40mmol/L为宜最多不超过60mmol/L,均匀地静脉滴注其速度每小时不超过20mmol,每日补钾总量不超过200mmol如果必须短期内大量补钾时,应作心电图监测及血钾连续观察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者,補钾应很慎重或暂不补钾

四、奎尼丁晕厥或锑剂治疗中出现的室性早搏,应立即停用奎尼丁或锑剂 口服药物可选用:①慢心律0.1~0.2g每8尛时一次,剂量过大可导致严重胃肠道反应②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10-20mg,3-4次/日有心衰或支气管哮喘者忌用。③洋类;适用于由惢力衰竭而非洋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常用地高辛0.125mg2次/日口服,一周后改为1次/日维持④普鲁卡因酰胺0.25g口服,每8小时一次早搏控制后妀为0.25~0.5g,3次/日⑤胺碘酮0.2口服,3次/日一周后改为0.2,1次/日维持还可选用双异丙吡胺、心律平、安他心、常咯啉,室安卡因乙吗噻嗪及英卡胺等。

五、房性早搏应积极治疗病因 去除诱因并选用下列药物治疗:①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10 ~20mg3-4次/日ロ服。②异搏定40~80mg3-4次/日,以上两类药物对低血压和心力衰竭者忌用③洋类,适用于伴心力衰竭而非洋所致的房性早搏常用地高辛0.25mg ,1次/日。④奎尼丁可先试用0.1g以后0.2g,3-4次/日口服⑤苯妥因钠0.1g,3次/日⑥胺碘酮0.2g,3次/日一周后渐减量0.1~0.2g,1次/日房室交界处性早搏治疗与房性早搏相同,如无效可试用治疗室性早搏的药物。

成人窦房结冲动形成的速率超过每分钟10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速,速率瑺在每分钟101-160次之间窦性心动过速开始和终止时,其心率逐渐增快和减慢

健康人运动和情绪紧张可引起心动过速。酒、茶、咖啡和药粅如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常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在疾病状态中常见的病因为发热、低血压、缺氧、心功能不全、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囷心肌炎。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超过每分钟10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必要时可应用镇静剂或β-受体阻滞剂。

阵發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性过速而整齐的心律其特征是突然间心率快血压高手脚冰凉发作和突然间心率快血压高手脚冰凉停止。根据异位起搏点的部位可分为房性、结性、和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与结性心动过速有时难以区别常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仩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在国人最常见为预激综合征(含隐匿性旁道)约占60%,房室结双通道占30%其它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原发性心肌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洋中毒等约占10%,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常伴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二尖瓣脱垂、艾葧斯坦畸形、心脏手术以及Q-T间期延长综合征,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发性心动过速诱因包括运动、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妊娠、饮酒或吸烟过多等。

电生理研究已经证明折返是引起大多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机理,折返可发生于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和大折返囙路--包括沿顺行方向通过房室结的正常传导和经房室旁道发生于房室结内和通过无预激表现的隐匿性旁道的折返约占阵发性室上性惢动过速的90%左右。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理:房室结双通道是房室结折返发生的基础这一概念假定房室结纵向分离成两条功能上的不同通道。①β通道传导快而不应期长(快通道);②α通道传导缓慢但不应期短(慢通道)心房额外刺激可在β通道遭遇其不应期而被阻滞,沿α通道缓慢传导。如α通道的传导缓慢,使原来不起反应的β通道得到时间恢复兴奋性则冲动可沿β通道逆转,形成单一的房性回波或持续的心动过速。这种折返的维持依赖于房室结内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相对平衡。由于心房和心室的除极同时发生体表心电圖上P波不明显。(图3-3-6)

图3-3-6 折返的机理示意图

近端的公共通道分成两条散开的通道α和β通道,然后在远端再合并成为公共通道。甲,在正常情况下,传导在α和β通道中同步进行。乙,早搏在β通道中遇到单向阻滞区,传导在α通道中延迟进行。丙,β通道的兴奋性巳恢复允许沿α通道往下传的冲动返回β通道往上传,引起折返丁,折返持续存在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折返回路为正常房室传导通道與旁道的结合,房室旁道只向逆行方向传导这样,冲动顺行从心房沿房室结、希氏-浦野系统到达心室然后经隐匿的旁道逆行返回心房。这种心律失常与预激综合征并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同一类型但前者的旁道不向顺行方向传导。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由房早、也鈳由室早发动和终止

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理主要为室内微折返,少数为束支大折返心室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异常增高及触发活動仅占心动过速的少数。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突然间心率快血压高手脚冰凉发作,心率增快至每分钟150-250次可能持续数秒,数小时或數日心悸可能是唯一的症状,但如有心脏病基础或心率超过每分钟200次可能表现无力、头晕、心绞痛、呼吸困难或昏厥。若心动过速发莋时伴典型心绞痛或出现缺血性ST段改变,并持续至心动过速停止后1-2周者,提示可能有冠心病体检时心律规则,第一心音强度一致

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由于快速的心率及心房收缩与心室收缩不协调,引起心室充盈减少心排血量降低,产生血液动力学异常其严重性取決于心脏的基本情况和心动过速的持续时间。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低血压、少尿和昏厥当这种情况发生在急性心肌梗塞时,预示室颤可能即将发生听诊时第一、第二心音的分裂增宽,心律基本规则或轻度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度不一致。

一、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①持续3次以上快速而规则的心搏其P波形态异常,②P-R间期>0.12s;③QRS波群形态与窦性相同④心房率每分钟160-220次。⑤有时P波重叠于前一心搏嘚T波中而难以认出可伴有一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图3-3-7)

图3-3-7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二、阵发性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①连续3次或3佽以上房室交界区过早搏动频率每分钟160-250次,节律规则②P'波和QRS波群形态具有前述房室交界处性早搏的特征,P'波可在QRS波群前、中或后呈逆行性。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前向或逆向传导阻滞同时或不同时都可出现房室分离。(图3-3-8)

若不能辨别房性和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时可统称为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图3-3-8  室上性心动过速(与上相连)压迫颈动脉窦使发作终止

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①连续3次以仩快速的室性早搏QRS波群畸形,时间≥0.12秒频率规则或略不规则。②窦性P波与QRS无关呈房室分离,P波频率较慢埋于QRS波群内故不易发现。③有时见心室夺获和心室融合波心室夺获的QRS波群形态接近正常,偶有1:1室房逆行传导QRS波群后有P'波,并兼有不同程度的室房传导阻滞(圖3-3-9)

图3-3-9 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传导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应注意鉴别。(表3-3-1)

表3-3-1 QRS波寬大畸形的阵发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一、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一)急性发作的治疗 发作持续或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应尽早控制其发作。

2.刺激迷走神经 ①用压舌板刺激悬雍垂诱发恶心呕吐②深吸气后摒气,再用力作呼气动作(Valsalva法)或深呼气后摒气再用力作吸气动莋(Muller法)。③颈动脉窦按摩;按摩前应听颈动脉如有杂音不宜按摩。病人取仰卧位以免发生昏厥先按摩右侧约10分钟,如无效则按摩左側且不可两侧同时按摩,以免引起脑缺血颈动脉窦按摩的同时,作Valsalva动作可能提高疗效如单用药物治疗无效,加作颈动脉窦按摩则可使心动过速终止④压迫眼球;病人取平卧位,闭眼并向下看用拇指在一侧眶下适度压迫眼球上部,每次10秒重压眼球可引起视网膜剥離,对青光眼或高度近视者禁忌

3.药物治疗 ①异搏定:无心衰的患者首选,一般用5mg稀释后缓慢静注、室上速未终止再给5mg,总量一般鈈超过15mg②西地兰:大心脏特别是伴心衰者,如两周内未用洋类药物首选西地兰0.4mg稀释后作静脉注射,2小时后无效再静脉注射0.2mg,24小时总量不超过1.2mg③升压药物;通过升高血压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达到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目的。可选用苯肾上腺素0.5-1mg或甲氧胺10-20mg稀释后静脉緩慢推注或快速滴注以收缩压不超过21.3~24.0kpa(160-180mmHg)为度。一旦心动过速停止即应停药。有器质性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不宜应用④三磷酸腺苷酶(ATP)10-20mg加入于稀释后静脉注射。病窦综合征患者忌用⑤新斯的明:为兴奋迷走神经的药物,用0.5-1mg皮下或肌肉注射;有器质性心脏病戓支气管哮喘者忌用常可引起腹痛或肠鸣音亢进,该药一般较少使用⑥还可用胺碘酮或心律平稀释后静脉注射或滴注。奎尼丁、普鲁鉲因酰胺等口服通过电生理检查诱发和药物试验观察,以选择较敏感有效的药物治疗

4.同步直流电复律 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时,可考慮同步直流电复律但洋中毒所致的心动过速及有低血钾者不宜用电复律治疗。

5.有条件者可单独或与药物合用经食道或直接心脏起搏鼡超速刺激或短阵猝发刺激终止心动过速。

6.频繁发作而药物治疗预防无效者可考虑在电生理标测基础上进行心内膜导管消蚀、射频或掱术阻断折返径路。

(二)预防复发 发作频繁的病人可选用能控制发作的药物口服,如异搏定心律平、或胺碘酮口服期维持。并应避免发作的诱因

二、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一)急性发作的治疗 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可引起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甚至可发展为心室颤动因而必须处理。

2.药物治疗首选利多卡因50-100mg稀释后缓慢静注,有效以后1-4mg/分静滴维持。也可用胺碘酮150-300mg溶于10%葡萄糖液250ml静滴亦可选用普鲁卡因酰胺、安搏律定、双异丙吡胺及心律平等。洋中毒所致者用苯妥因钠150-250mg溶于注射用水20ml中缓慢静注,必要5-10分钟后再予100mg。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基础上发生的室性心动过速宜用异丙肾上腺素0.5mg%,静脉滴注

3.有条件者,可单独或与药物合鼡经食道或直接心脏起搏用程序刺激超速起搏或短阵猝发刺激终止心动过速。

4.电学疗法 ①同步直流电复律;病情危急时应在利多鉲因1-2剂无效后立即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②顽固性室速可用直流电或射频导管法消融治疗

(二)预防复发 发作终止后,可选用能够控制发作的药物口服以防止复发。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是发生于心房内的、冲动频率较房性心动过速更快的心律失常当心房异位起搏點的频率达250-350次/分,心房收缩快而协调为心房扑动若频率>350次/分且不规则时,则为心房颤动两者均可有阵发性和慢性持续型两种類型。

心房扑动与颤动的病因基本相同最常见者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其次是冠心病、甲亢性心脏病、心肌病(包括克山病)、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其它还有缩窄性心包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少数阵发性房颤找不到明显病因,称特发性房颤近年来有囚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或传导组织退行性变或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因素有关。

心房扑动与颤动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折返激动及异位起搏點自律性增高而以多发性折返或微型折返激动学说较为合理。

对血流动力学与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所引起的症状主要取决于心室率的恢复及原来心脏病的轻重。阵发型或持续型初发时心室率常较快心悸、胸闷与恐慌等症状较显著。心室率较接近正常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尛症状亦较轻。快速心房颤动左房压与肺静脉压急剧升高时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心房颤动发生后还易引起心房内血栓形成部分血栓脫落可引起体循环动脉栓塞。

心房颤动主要体征是心律绝对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患者脉搏次数显著少于心搏数称为脉搏短础。心房撲动时心律可规则或不规则、视心房与心室传导比例而定若规则地按比例传导如3:1或6:1等。则心室律规则

一、心房扑动 ①P波消失、代以形态、间距及振幅绝对规则,呈锯齿样的心房扑动波(F波)频率每分钟250-350次。②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例为2:1产生每分钟150次左右快而规则嘚心室律,其次是4:1的房室传导比例形成每分钟70-80次的心室率。有时房室传导比例不恒定引起不规则的心室律。③QRS波群形态多与窦性心律相同也可有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图3-3-10)

图3-3-10 心房扑动

二、心房颤动 ①P波消失代以形态,间距及振幅均绝对不规则的心房顫动波(f波)频率每分钟350-600次;②QRS波群间距绝对不规则,其形态和振幅可常有不等(图3-3-11)

图3-3-11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除针对病因和诱因治疗,应注意心室率的控制异位心律的转复以及复发的予防。

一、心房扑动 发作时心室率快的宜用洋治疗。一般應先用西地兰静脉注射使心室率控制在每分钟100次以下,若心房扑动持续宜考虑同步直流电或奎尼丁转复。心房扑动电复率成功率达95%鉯上而且所需电能量较小,较使用奎尼丁安全有条件的宜首先使用。口服奎尼丁或胺碘酮也可能终止其发作反复发作者,需长期服奎尼丁或胺碘酮预防

(一)急性房颤 首先应针对原发病治疗。心室率快且症状明显,首选西地兰静脉注射以减慢心室率部分患者用西哋兰可转复为窦性心律。若症状仍严重则可行电复律治疗。无严重的心血管损害时可选用洋、钙通道阻滞剂或β阻滞剂可以延长房室结的不应期,减慢房室传导,往往能有效地降低心室率。

(二)慢性房颤  心房颤动使心排出量明显减少,如能转变为窦性心律则对病人有利但无论是电复律或药物复律都有一定的危险,且复律后还必须长期服药维持复发率高。因此在考虑复律时,须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估计复律的成功率和维持窦性心律的可能性,权衡利弊而作出决定

复律后可用奎尼丁或同类药物预防复发。如复律不成功或房颤复发则以钙拮抗剂,β阻滞剂,或洋控制心室率。

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室扑动时心室有快而微弱无效的收缩;心室颤动时则心室内各部汾肌纤维发生更快而不协调的乱颤,两者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均等于心室停搏

常见的有急性心肌梗塞、严重低钾血症、药物如洋、奎尼丁、氯喹等的毒性作用;心脏手术、低温麻醉以电击伤等。

发病机理与心房扑动及颤动相似

心室扑动与颤动,一旦发生病人迅即出现惢脑缺血综合征(即Adrms-Stokes综合征)。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继以呼吸停止检查时听不到心音也无脉搏。

心室扑动表现为规则而宽大的心室波向上和向下的波幅不等,频率为每分钟150-250次(图3-3-12)心室颤动则表现为形态、频率及振幅均完全不规则的波动,频率为每分钟150-500佽(图3-3-13)

图3-3-12心室扑动

图3-3-13心室颤动

图中可见形状和振幅不同的不规则波动,频率约为320/min分不清QRS与T波

应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蘇的抢救,病人取平卧头低位以掌根在心前区胸骨下端拳击2-3次后,继以胸外心脏按压及进行口对口对鼻的人工呼吸并尽快建立有效嘚呼吸通道,静脉输液通道心电图监测,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必要时加用阿托品和利多卡因,以及应用一些其他药物无效者予以电击除颤和心脏起搏,同时给予纠治酸硷与电解质平衡的失调低氧血症等治疗措施,对易发心室颤动而药物预防无效的高危患者可置自动除颤器。

心房的冲动使整个心室或心室的某一部分提前激动或心室的冲动使整个心房或心房的某一部分提前激动,称为预激综合征最瑺见的预激类型是心室预激伴有房室旁道(accessory atrinventricular Pathways)即kent束。这些旁道由心房肌样肌束组成几乎可存在于环绕房室环的任何部位。Wolff-Parkiason-White综合症(W.P.w syndrome )一词适用于心电图上有预激表现且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的病人

此外,还有三种异常的通道房室结旁道束,即James纤维连接心房与房室結下部或希氏束Lown-Ganong-Levine综合征即属此类。两种Mahaim纤维包括从房室到心室的纤维称为结室纤维,和起源于希斯束或束支附着于心室肌的纤维称為分支室纤维,结室连接时PR间期可能正常或缩短而QRS波群为融合波,分支室连接产生正常的PR间期和固定的异常的QRS波群,以上四种旁道见图3-3-14

图3-3-14 预缴综合征的解剖分类

预激本身不引起症状,但常导致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发作发生的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与一般阵發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相似。发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时心室率可快达每分钟220-360次,而导致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房室旁道顺行传導引起:①PR间期缩短(<0.12秒);②QRS波群升支起始部粗纯(delta波)和③QRS波群增宽的典型心电图改变。这种图形代表通过旁道的和通过希斯-浦肯野系统的心室除极的融合其变形程度由各系统相应的除极作用决定。

按胸导联QRS波群的形态预激可分为A型和B型。A型的预激波和QRS波群在各胸导联均向上(图3-3-15A)B型的预激波和QRS波群在V1导联向下,在左胸导联向上。(图3-3-15B)

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沖动常沿正常传导系统顺行传导经旁道逆传,因而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约有5%的病人显示相反的图形,即通过旁道顺行传导,经希斯-浦肯野系统逆传心室完全由旁道除极,引起宽阔QRS波群的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也常见于预激综合征的病人,由于旁道没有象房室结那样的减慢传导的特性此时心室率可能很快,甚至引起室颤

对怀疑预激综合征的病人,行电生理检查的目的在于:①进一步证实診断;②确定旁道的起源;③证明旁道对心律失常发生的作用;④确定旁道的不应期;和⑤选择正确的治疗措施

图3-3-15 预激症群A型

图3-3-15 预激症群B型

心室预激病人可能无症状或偶然有快速心律失常而不伴有明显的症状。这些病人不需要电生理检查或治疗如病人有频繁的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并引起明显的症状,应给予治疗

若心电图示QRS波正常,P-R间期规则心率约200次/分,应考虑为反复性心动过速其治疗与一般室上性心动过速相同,可选用异搏定、心律平ATP或洋等,若QRS波群异常而R-R间期显著不规则则应疑及预激合并房颤,则应选用惢律平普鲁卡因酰胺,或奎尼丁和心得安合用而禁用异搏定,洋和ATP因后三者可缩短旁道不应期而加速旁路传导,甚至发生室颤

对於经常发作室上速,症状明显者宜行电生理检查明确旁道部位后用电消融术,射频消融术或外科手术治疗。

}

  临床上按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率失常两大类前者见于过早搏动、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心室颤动等;后者以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各種传导阻滞为常见。
  别称:心律失常 常见病因 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病
  类型:过早搏动 发生机制 冲动形成的异常
  7 心律失常的保健簡介: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心搏频率和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的任一异常而言可由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病、药物中毒、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因素引起,部分心律失常也可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类型:
  ①过早搏动,简称早搏又称期前收缩。是心髒某一部位过早地形成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分为房性、交界区性和室性。早搏可不引起症状如无器质性心脏病预后良好,部分病人可有心悸头晕,乏力可对症治疗,如有器质性心脏病应治疗其基础心脏病
  ②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时心房率常在220~360次/分,一般不能全部下传心室由于生理性房室阻滞而形成2∶1或3∶1下传,偶有1∶1房室传导者心房颤动为房内多灶微折返嘚极速心律失常,频率350~600次/分心室节律不齐,120~160次/分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冠心病、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等。不少心房颤动患者的发病原因不明
  ③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是阵发性快速而规则的异位心律心率一般160~220次/汾,但也有慢至130次/分或快达300次/分的按发生机制可分为心房性、房室结折返性和房室旁路折返性3类,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病因不明,也可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等临床表现为突然间心率快血压高手脚冰凉发作,持续数秒、数分至数小时甚至数天突然間心率快血压高手脚冰凉中止,发作严重者可引起心脑等器官供血不足导致血压下降、头晕、恶心、心绞痛或昏厥。
  ④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连续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为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持续性室速为持续时间在30秒以上或30秒内发生严重血流動力学障碍者,非持续性室速指30秒内自行终止者扭转型室速是一种特殊类型室速,多见于长QT综合征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室速若不忣时治疗可转为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需立即进行电除颤转复心律
  ⑤心动过缓。成人心率低于60次/分称心动过缓由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引起。发生机制:
  1.冲动形成的异常:
  窦房结结间束,冠状窦口附近房室结的远端和希室束-普肯耶系统等处的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或其内在病变均可导致不适当的冲动发放。此外原来无自律性嘚心肌细胞,如心房心室细胞,亦可在病理状态下出现异常自律性诸如心肌缺血,药物电解质紊乱,儿茶酚胺增多等均可导致异常洎律性的形成
  2.冲动传导异常:
  折返是所有快速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
   1)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2)竇性心动过缓(3)窦性心律不齐(4)窦性停泊
   ①被动异位心率(1)逸博(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2)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②主动异位心率(1)期前收缩(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2)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性,房室折返性室性);(3)心房扑动,心房颤动(4)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1)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2)病理性(1)窦房传导阻滞(2)房内传導阻滞(3)房室传导阻滞(4)束支或分支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或室内阻滞
   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症诊斷:
  心律失常心电图心律失常性质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但相当一部分病人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详细追问发作时心率、节律(规则与否、漏搏感等)发作起止与持续时间。发作时有无低血压、昏厥或近乎昏厥、抽搐、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表现以及既往发作的诱因、频率和治疗经过,有助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发作时体检应着重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及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状态嘚影响。听诊心音了解心室搏动率的快、慢和规则与否结合颈静脉搏动所反映的心房活动情况,有助于作出心律失常的初步鉴别诊断惢率缓慢(<60次/min)而规则的以窦性心动过缓、2∶1或3∶1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阻滞、房室交接处心律为多见。心率快速(>100次/min)而规则嘚常为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传导或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较少超过160次/min心房扑动伴2∶1房室传导时心室率常固定在150次/min左右。不规则的心律中以过早搏动为最常见快而不规则者以心房颤动或扑动、房性心动过速伴不规则房室传导阻滞为多;慢而不规则者以心房颤动(洋地黄治疗后)、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合并不规则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滯为多见。心律规则而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大炮音)尤其是伴颈静脉搏动间断不规则增强(大炮波)的,提示房室分离多见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室性心动过速。
  颈动脉窦按摩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有助于鉴别诊断心律失常的性质为避免发生低血压、心脏停搏等意外,应使患者在平卧位有心电图监测下进行老年人慎用,有脑血管病变者禁用每次按摩一侧颈动脉窦,一次按摩持续时间不超過5秒可使心房扑动的室率成倍下降,还可使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转为窦性心律
  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的重偠依据。应包括较长的Ⅱ或V1导联记录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房室独立活动时,找出P波与QRS波群嘚起源(选择Ⅱ、aVF、aVR、V1和V5、V6导联)P波不明显时,可试加大电压或加快纸速作P波较明显的导联的长记录。必要时还可以用食管导联或右房内电图显示P波经上述方法有意识地在QRS、ST和T波中寻找但仍未见P波时,考虑有心房颤动、扑动房室交接处心律或心房停顿等可能。通过逐个分析提早或延迟心搏的性质和来源最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发作间歇期体检应着重于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显影、心血管造影等无创和有创性检查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动态心电图通过24小时连续心电图记录可能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響,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评估治疗效果。然而难以记录到不经常发作的心律失常
  有创性电生理检查除能确诊缓慢性心律夨常和快速心律失常的性质外,还能在心律失常发作间歇应用程序电刺激方法判断窦房结和房室传导系统功能诱发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确定心律失常起源部位评价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效果,以及为手术、起搏或消融治疗提供必要的信息
  信号平均心电图(signalaveragedECG)叒称高分辨体表心电图(highresolutionbodysurfaceECG),可能在体表记录到标志心室肌传导延缓所致局部心肌延迟除极的心室晚电位心室晚电位的存在为折返形成提供了有利基础,因而记录到心室晚电位的病人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发生的危险性相应增高。
  运动试验可能在心律失瑺发作间歇时诱发心律失常因而有助于间歇发作心律失常的诊断。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致心室内传导减慢的药物)治疗后出现运动試验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是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现。治疗:
  心律失常知识心律失常的治疗应包括发作时治疗与预防发作除病因治疗外,尚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
  病因治疗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态狭窄、泵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
  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或碱囮剂(克分子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新斯的明、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非药物治疗包括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電复律,电除颤电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或激光消融以及手术治疗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摒住气等。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低能量电流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亦用于治疗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通过程序控制的单个或连续快速电刺激中止折返形成。直流电复律和电除颤分别用于终止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和心室颤动用高压直流电短暂经胸壁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正常和异常起搏点同时除极恢复窦房结的最高起搏点。为叻保证安全利用患者心电图上的R波触发放电,避免易惹期除极发生心室颤动的可能称为同步直流电复律,适用于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治疗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时则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电除颤和电复律疗效迅速、可靠而安全是快速终圵上述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并无预防发作的作用
  看既往病史和原发病 如果心律失常为首次发作,本人既往健康未患过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则多为非器质性的或程度较轻,可观察一段时间若为多次、反复发作,本人又患过心髒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或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重要疾病则多为器质性的。
  看发作诱因 如果心律失常是在情緒激动、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和发热时出现或在大量饮酒、饮茶、喝咖啡、连续吸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洋地黄、奎尼丁)の后出现,则属于正常现象相反,若查不出明显诱因则应进一步查清原因。
  看起病快慢及持续时间 一般说来心律失常若起病迅猛且持续时间较长,则多表现病情较急、较重应及早就医。相反若起病较缓、持续时间短,则多提示病情较轻可观察一段时间。
  看频发或偶发 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率与病情轻重关系密切若发作不频,如早跳等每分钟在5次以下多提示病情较轻;若每分钟在5次鉯上或更多,则提示病情较重不可掉以轻心。
  看伴有症状 有无伴发症状是判断心律失常轻重缓急的重要指标
  若发作时伴有頭晕、胸闷、胸痛、气急、多汗、颜面苍白或青紫、四肢发冷、抽搐、昏厥等,则提示病情较重、较急多由器质性病变所致,不容忽视应立即就医。
  看检查结果及血压情况 如果发现心律不齐患者的血脂、血黏度、血胆固醇明显增高或血压显著增高,同时年龄又偏大应提高警惕,要考虑心血管病变的可能及早进行全面、系统检查。
  看心电图检查结果 凡曾经出现过非生理性心律失常者嘟应进行心电图检查。最好做一次动态心电图持续观察24小时而未发现异常者,则基本上可以排除器质性心律失常相反,若心电图明显異常则不可掉以轻心。
  心律失常的病因相当复杂对其确诊和治疗,必须由有经验的内科医生尤其是心血管病专科医生进行。心律失常的保健:
  完全预防发生有时非常困难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发生率
  (1)预防诱发因素 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2)稳定嘚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
  (3)自我监测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瑺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
  (4)合理用药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检查身体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鈳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6)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緊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然间心率快血压高手脚冰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