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的天津肺炎患者是哪个区的在那个区

【摘要】:目的 调查天津地区社區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的抗菌素治疗现状及遵循指南选择抗菌素情况,了解天津地区CAP诊治现状,并探讨CAP早期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據 方法 纳入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天津地区10家医院所收住院的668例CAP患者,诊断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喃”标准。采用病例报告表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收集病例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入院前后抗菌素使用情况及遵循指南选择抗菌素情況治疗期间每日监测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患者应用抗菌素72h,仍未达到临床稳定状态被定义为早期治疗失败,将符合早期治疗失败的191例定义为无效组,其余治疗反应良好的477例定义为有效组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应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礻,先采用单因素Pearson χ2检验,选出有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AP早期治疗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入选的668例CAP患者,平均年龄(57±22)岁,男363例,女305例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371例(55.5%),主要为心脑血管类疾病、糖尿病及慢性肺部疾病等,其中210例合并1种基础疾病,131例合并2种基礎疾病,30例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年龄≥65岁306例(45.8%),CRB-65评分≥1分523例(78.3%),191例(28.6%)患者发生早期治疗失败住院期间共有14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 2、入院前425例(63.6%)患者已使用抗菌素,常用抗菌素排列前四位的是:青霉素类/头孢1.2代(18.6%),p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16.0%),喹诺酮类(14.4%)和大环内酯类(11.5%);住院后所有患者均即应用抗菌素治疗,最常用抗菌素依次为:喹诺酮类(25.7%),p内酰胺类联合喹诺酮类(24.4%),p内酰胺加酶抑制剂(16.0%),p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13.0%);住院后遵循指南选择抗菌素情况优于入院前,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是:年龄≥65岁,CRB-65评分,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肺部疾病,基础疾病≥2种,遵循指南选择抗菌素,入院前使用抗菌素及双肺病变或多肺叶病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年龄≥65歲、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肺部疾病和入院前使用抗菌素是CAP早期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4、达到临床稳定的天数无效组(4.3±1.6)d,有效组(1.5±1.0)d,二者の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住院日无效组(11.5±4.8)d,有效组(10.9±4.9)d,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抗菌素费用无效组(22.4)元,有效组(3.8)元,二者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总费用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CAP患者的死亡率无效组为2.6%(5/191),有效组为1.9%(9/477),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入院前与住院后抗菌素选择种类差别较大,而且均存在不合理选择抗菌素情况,入院前更为严重住院后遵循指南选择抗菌素情況优于入院前,但仍待进一步规范。 2、天津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治疗失败率与国内报道水平相近,但是明显高于国外水平 3、CAP早期治疗失敗的相关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要予以重视,并早期预防及纠正,从而改善CAP患者的临床疗效。 4、CAP早期治疗失败延长了达到临床稳定状态的时间,增加了住院期间抗菌素的费用,天津地区CAP抗菌素的序贯治疗有待进一步推广 5、研究纳入的患者偏重老年人群,对中老年CAP早期治疗失败率研究和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3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肺炎患者是哪个区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