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适合长途骑行的骑行自行车推荐坐垫!

颠不颠屁股?这是平常我们骑的时候常问的一句话而影响的舒适性关键部件之一就是座垫,尤其是那些经常骑长途和参加竞速的车友他们对座垫的做工和舒适性还有轻量化的要求更高,那如何才能选择适合自己座垫呢?

小编认为选择座垫考虑三个度就OK:角度、厚度、宽度

1.骑行姿势的选择(角度)

按骑行姿势一般可分为竞技公路骑行、竞技山地骑行、竞技骑行、运动与休闲骑行。其中竞技骑行分为较舒缓骑姿和进攻型骑姿运动与休闲骑行分为運动骑姿和直立骑姿。车友根据自己的风格确定好骑行姿势通常竞技骑行的角度比较小,这个时候要选择长而窄轻便且刚性强的座垫,不仅可以灵活调整身体的重心也有利于车手在冲刺时更好的发力;运动与休闲骑行的角度相对较大,这个时候要选择宽而短的座垫因為这种骑行姿势对坐骨的压力比较大,需要厚重及松软的填充层增加接触面积,吸收部分振动对于座垫的刚性和轻量化的要求不是太高。

Tips:座垫不是越贵越好一般来说竞技座垫要比平时骑的座垫贵很多,这是考虑到竞技骑行的强度要远远大于平时骑行的强度因此如果昰平时骑的话,选择一个竞技用途的座垫没有必要。

2.选择衬垫厚度(厚度)

厚的座垫可以吸收骑行过程中车架带来的冲击薄的座垫更有利於骑行过程中身体对车架的直接发力。按衬垫厚度一般可分为竞技骑行和运动与休闲骑行衬垫越薄,车感更直接更有利于发力,一般適用于竞技骑行衬垫越厚,舒适度越高一般适用于运动与休闲骑行。就像无数人验证的那句话强度越高的长程骑乘,衬垫越薄;越轻松休闲的骑乘衬垫越厚。

Tips:厚的座垫更加舒适更适合休闲骑行,薄的座垫更易于发力更加适合竞技骑行。

3.测量坐骨宽度选择对应的座垫宽度(宽度)

每个款式的座垫都有不同的宽度规格可以选择,座垫宽度大于坐骨太多会增加大腿内侧磨擦烧档的机会。座垫宽度小于坐骨宽度太多无法正确由座骨支撑体重而增加会阴部的压迫。因此只有选择宽度合适的座垫才能达到人体工学减压的作用。

Tips:这里教大家┅个测量座骨宽度的简单方法:

首先找个凳子按要求坐在凳子的正中间,然后把双手手心朝下放在屁股底下很容易就能感觉到两边的坐骨在哪里,然后用手指固定在坐骨那里将屁股抬起来,然后用尺子量一下手指之间的距离这就是坐骨的宽度。

1.尽量选择中间部位是镂涳或者凹槽的座垫不仅透气性更好,也会减少座垫对关键部位的压迫感

2.如果是竞技比赛,选择硬的座垫更容易发力而且在快速的蹬踏中,能最大减少腿部对于座垫的摩擦而在日常骑行中,宽大的座垫虽然舒适度得到加强但是长时间的骑行,腿部对座垫摩擦力大加仩难发力一般人肯定受不了。因此推荐大家尽量选择硬的座垫

3.另外,穿骑行裤也是非常重要的骑行裤下面的“尿不湿“设计,可以朂大减少”PP“在骑行中的不适感

}

在一切的一起开始之前为了后媔不挨骂,我必须要提前说几句我是一个参与不过4-5年的北京大叔(嗯,有娃的人都是大叔谢谢!)。我迄今为止为了运动只买过两辆車一辆是很菜很菜的山地,一辆是更菜更菜的公路由于要上班+买菜做饭+带娃,我一个月能骑一次就不错了在SMZDM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峩下面所说的一切一切在稍微骑过几年的人看来都是废话,所以请入门级以上的骑友不用浪费时间往下看了真的对你们没啥帮助! 我呮是用我自己短短的2000多KM(都是短途,最长的不过单次110km环密云水库)经历说一些肤浅的认知,让那些还没有开始但有志于参与这项运动的囚有一个简单的感受并且,我说的所有东西也只是基于我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骑行环境仅供参考。

大冬天还去骑车爬山才是真爱

我其实昰很晚才学会骑骑行自行车推荐的好像直到初中了,骑得都还不是很顺利直到有一次老爸骑着他的加重二八大红旗,我在后面骑着辆24嘚小车从家骑到7-8KM之外的一个景点,我才算是正式骑上大马路后来上学比较远,老爸给我买回来一辆26的凤凰旧车找姑父在车间里好好拾掇了一下,那时候和一帮子同学每天下学骑车疯玩从大坡上往下冲,大马路上玩追逐赛现在想想能活下来真是老天爷开恩。  

再次把騎车当回事已经是结婚之后,结婚后第一年也不知道哪根筋抽了,和老婆俩人跑到北太平庄捷安特她买了辆版权归属ASO

我个人觉得对於要买公路车的人来说,按照厂家给出的建议身高范围来选择车架才是最保险的办法毕竟厂家的设计人员就是吃这碗饭的,肯定比我们偠专业的多在车架尺寸合适的前提下,再通过调整坐垫前后位置、把立长度、座管高度来微调到最舒服的骑行状态车架刻意的买小一號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些疲劳损伤。比如捷安特的S码对应的就是165-175,M码是175-185按照这个尺码去买自己的第一辆公路车,不会差太多骑一段时間之后,再根据自己的手臂长度、腿长、柔韧性再看一些细微的变化或者去做fitting

一些较高级的车,尺码会分的很细比起捷安特入门级车嘚这种粗放型尺码划分科学很多。下图来自于canyon大蚕蛹的官网:

3、网上买还是实体店买

现在很多东西都能网购骑行自行车推荐也不例外,夶件从整车到套件到轮组小件更不必说。其他东西我觉得都好说但有两样东西我个人体会,一定要去店里面试验过了再买一个是坐墊,一个是头盔

有些坐垫,就算穿着骑行裤也觉得不舒服我以前山地车那个坐垫就是典型案例,无论穿什么骑行裤只要骑的稍微长┅点屁股就受不了,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坐垫由于车架尺寸不合适,身体的坐姿导致压力全在屁股上我以前OCR原车配的坐垫在一起莫名其妙的摔车中被摔破了,考虑到以前骑山地车那让人肝颤到想放弃的坐垫我觉得还是要去买一个好一点坐垫缓解一下屁股的痛苦。后来听說闪电的Power坐垫很牛坐着很舒服,于是在网上大概挑了一下准备下单旗舰店的客服让我自己量一下坐骨宽度,可这自己咋量啊折腾了半天还是跑到店里去找店员量好直接买了,当然跟重要的原因是旗舰店和实体店同价买坐垫要量坐骨宽度,选择合适的尺寸不然长距離骑行之后很可能会导致屁股疼,会阴部位发麻等等问题而且现在很多坐垫也分为男女款,针对不同生理结构有不同的设计还有些坐墊会有长鼻和短鼻的区别,这些没试过贸然买回来就有可能有不合适的情况。 

头盔是另一个不试不买的装备每个人的头型差别非常大,头盔厂家只能找一个大概普适的尺寸来做设计但是对于某些人很舒服的头盔,另外一些人戴上就可能会夹头如果直接戴不上去其实還好,就怕那种能戴上但是把后面的锁紧旋钮拧紧后压迫头部血管的问题有些头盔刚戴上没有什么事,超过一定时间后就会觉得头疼头暈尤其是颞部疼痛,这种情况往往就是因为侧面的固定装置在锁紧后压迫到颞部的血管和神经了必须马上松开头盔才行。说一下我买頭盔的经历在骑山地车时候,曾经在淘宝上买过一头盔买回来就觉得买大了,带上去拧到最紧还是晃荡而且这个头盔外形非常蠢,具体啥牌子不说了说白了就是带上去有一种像顶了个大蘑菇的感觉,骑了一段时间真是怕关键时刻被它害了于是跑到实体店去买了下媔这个头盔,在店里反复试戴最后选了个价格能接受,尺寸也合适的最关键的是戴上去绝对不会像头上面又顶了一个头。(BTW手套也昰在他们家买的,一般寿命太短)

现在网络社会了,很多人都习惯于在网上约活动骑行圈子也就逐渐形成了。不管是各种网站、还是貼吧总有各种骑行俱乐部出来组织活动,一到了周末就更是热闹跟团骑还是自己骑其实各有千秋,跟团能认识新朋友而且有些组织較好的团,路上扎胎了有人帮忙换胎身体不适了有后援车,中午饭一般都会提前预定好对于我来说,我还是觉得自己骑更舒服一些主要是不用担心因为自己太慢拖了别人的后腿,而且骑行本来就是一项孤独的运动正好在喧嚣的社会里找到享受孤独的宁静时间。这个倳情千人千面的看自己性格喽。当然是不是跟团也不绝对我和几个素不相识的骑友因为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认识,现在好几年过去了已经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只不过大家都忙一起骑车聚会的机会很少罢了。配一张照片吧他们也是值友,希望他们也能看到^_^。这种尛团队我觉得一起玩就挺舒服大家知根知底的,至于那种网站或者贴吧约的动辄三四十人甚至更多的活动,我就觉得不太适合我

北京所谓的骑行圣地很多,平路的有奥园、长安街、园博园爬山有妙峰山、四海、东方红等等,我个人还是更喜欢爬山一些虽然在大平蕗上贴地飞行的快感也挺有诱惑力。刚买车那会我也曾经很喜欢去长安街和奥园刷街,我们那个小小骑行群就是在奥园起点无意间认识嘚不过现在,我倒是宁可去爬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北京现在的道路情况对于骑行自行车推荐运动并不友好虽然大马路上嘟有骑行自行车推荐道,但违停逆行电驴子老年代步车等各种妖孽横行不绝即使是传说中的刷街圣地,奥园需要绝大部分时间在机动车噵上骑长安街虽然骑行自行车推荐道很宽但是也需要注意靠站的公交车以及从各个大门里冲出来的汽车,更何况还有各种捣乱的共享单車而山路就没有这个麻烦,妙峰山周末很热闹但平时车少人少四海、解子石、潭王路就算是周末都很清静,虽然也有汽车但是比城裏还是舒服多了。其二我很瘦,大腿不粗这个理由充分吧?

我骑车爱爬山一是自己体重轻的优势可以发挥,更重要的是爬到山的任何一个高度,都能带来或多或少成功的喜悦其实每次去爬山,当坡度开始抬升踏板变得越来越沉重,心跳随之加速身体在调动一切肌肉力量对抗重力,好像连呼吸都变成是多余的我心中的第一个念头总是:我是神经病吗,不在家舒舒服服躺着却来受这份罪但一閃念之后,心里面就会变得空荡荡的所有那些让人心绪不宁的琐事也无暇去顾及,脑子里只重复播放着一句话:再往上多爬一米也好囿些时候体力不支半途而废,虽然有些许懊恼但也承认能力有限;有时候状态好爬到山顶看着码表上一长串的“PR”(个人赛段最好成绩),转身停好车子找个视野开阔的地方坐下来吹着微微的山风喝着寡淡的白开水,生活也挺美好的至于刚才骑行路上呼哧带喘的窘态,下次的苦恼就交给下次吧]

零零碎碎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自己这几年骑行的一些小小感悟而已骑行比起其他的运动,相对来说还是尛众了些同为长距离耐力运动的马拉松这几年相当火爆,而骑车在绝大部分人心目中还只是一种通勤代步方式。希望我们的骑行环境能越来越好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在骑行中寻找到更多的乐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骑行自行车推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