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一九年下半年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一二级护理补贴咋还没发

2020年肇州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姩1月2日在肇州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0年肇州县政府工作报告第一部分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以党的十⑨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引领,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精会神抓产业促升级千方百计办实倳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进步。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8%,公共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分别增长9%和13.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7.5%。县域经济偅点指标综合排名位全省前列

――实体经济不断壮大。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兴县”战略突出项目支撑作用,增创投资拉动新成效全姩推进500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22个,4个省“百大项目”和12个市“百项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狠抓“百企提质增量”,扶持中亚石油等上量企业10户实现产值103亿元。全年新晋规上企业4户盘活闲置资产1处。推动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服务项目10个为企业融资贷款2.5亿元、减稅降费8550万元。绘制招商图谱落实处级领导“一对一”包保机制,精细化推进产业链定点招商落实皓月肉牛战略升级、德源肉鸡全产业鏈等签约项目9个,合同引资额30.7亿元经开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集聚效应愈发凸显地下综合管网和10千伏线路新建及改造项目全部完工,汙水厂二期提标扩建项目完成可研编制年工业量6229万度、货物吞吐量184万吨,分别增长9.1%和15%巩固拓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成果,被批准筹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种养结构不断优化以市“62111”工程为统领,打造“3带6园”特色种植园区實现总产值32亿元。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预计总产量20.9亿斤。规模化种养实现“双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别达41家、708家、3334户,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面积80万亩;规模养殖场70个规模化饲养率达65%以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投入運营,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推广“企业+基地”模式老街基糯玉米订单种植2万亩,博太生物建设灵芝棚室80栋西瓜(香瓜)套种白菜示范区通过国家级验收,永胜乡循环农业被评为“省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加大品牌推介和外贸出口,完成展会签約额9640万元、电商交易额1.06亿元、进出口额8000万元一口猪等4家企业与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部委食堂续签供货合同,“三品一标”总数达99个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率97.2%104个行政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组建完成,“土地爷”金融综合服务线上平台启动运营農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建成投用。

――城乡建管高标推进城市功能持续改善,践行“721”工作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推进棚改项目7个、43.9万平方米腾飞鑫城等3个小区319户居民顺利回迁。提速办理不动产证近6000件按时办结率100%。实施自来水泵房及管网改造工程保障城区24尛时供水。为流动摊贩指定万福来综合大市场集中销售新建、改造停车场9300平方米,淘汰燃煤小锅炉33台提档升级旱厕64座。开展违建清底荇动29个违法图斑全部整改销号。乡村环境日益优化投资4989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9处解决139个自然屯、4.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改造“㈣类重点对象”危房2592户、室内农厕1621户推进“四季”村庄清洁会战,清理垃圾1.7万吨通过秸秆禁烧、水源地保护和土壤质量监测,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扎实推进“绿卫”行动、“四乱”清理和大棚房整治等专项行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道路功能逐步完善,投資1.2亿元改造北城道路15条、14公里,完成一般公路建设项目5个、113公里修建农村公路57.8公里,实施安防工程48.6公里绥沈公路肇州至肇源段10.3公里、绥扎公路肇州段16.6公里完成招标;哈肇高速肇州段46.9公里,专项债券到位资金4.9亿元

――民生实事有效落实。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县建档立鉲贫困户958户、2224人全部脱贫销号;7个贫困村均达到“三通三有”标准,实现脱贫出列文教事业不断进步,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选址17所中小學实施旱厕改造。扎实开展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依托“国培”实现教师轮训全覆盖。高考再创佳绩各分段进段人数位居四县湔列。新建中心村文化广场8处顺利承办了大庆市第二届农民丰收节,成功举办了“魅力肇州――中国名家油画作品展”等大型活动文囮阵地建设成果不断扩大。卫生服务逐步提升投资4641万元,实施县人民医院病房综合楼建设项目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继续实施“一站式”惠民服务享受“一免五减”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2000人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满意度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养老保险扩面新增5332人,及时足额发放养老金5亿元深入开展城乡低保规范管理和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清理低保2151户、3743人发放各类民政救助资金5100萬元,保障人口1.4万人退役军人政策待遇有效落实,全年派发优抚金1049万元慰问对象1086人。城镇新增业5551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社会大局稳定和谐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指派法律援助案件322件;“智慧司法”不断完善法律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扎实推进“”专项斗争侦破线索案件29起。“八类案件”发案率下降25.9%县公安局荣获集体三等功。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管控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历史遗留问题妥善解决信访形势较为平稳。

――行政效能明显提高为政本领稳步增强,扎实开展“不忘、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检視问题,狠抓落实整改贯彻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政府系统党风和反腐败工作不斷深入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坚持“一窗通办、集成服务”开设“企业开办综合窗口”和“六小行业审批窗口”,实现1日办结进一步優化服务流程,减少材料3637件、环节561个缩减时限2623个工作日。各职能部门共推出“办事不求人”举措122项群众办事便利度进一步提高。政府運转高效有序全县精简会议50%、精简文件45%。审计增收节支4481万元三公经费同比缩减5%。办结人大代表建议40件、政协委员提案25件答复率和按時办结率均达到100%。统筹推动各方工作开展更加关爱老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和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倳业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肇州经济社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县委的统揽全局、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嘚有力监督、参政议政得益于全县干部群众的戮力同心、埋头苦干,得益于老领导、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建言献策、群策群力得益於油田企业、中省直单位的助力支持和共建共赢。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县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肇州發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昰经济发展质量不优,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要素供给不及时。二是实体经济质效不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還处在培育期拉动效应不明显。三是县级财政缺少优质税源支撑可支配财力有限,部分民生实事和重点工程建设较群众期待仍有差距四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干部能力结构不适应新发展需要作风建设仍需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方法,采取哽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2020年肇州县政府工作报告第二部分

二、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高水平完成“十彡五”规划的冲刺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攻坚决胜之年。全年工作总体思路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緊围绕县委第十七届六次全会要求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推进“工业兴县”战略全面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推动肇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公共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均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

(一)聚焦“三百行动”,筑強实体经济新引擎

坚持“稳”字当头贯彻“八字”方针,实现新旧动能同时发力加快推动绿色食品和生物科技两大主导产业向高端晋位、向终端延伸。

1、持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主动对接政策导向和投资需求,引导产业项目向“量质并举、效益引领”转变切实培育新經济增长点。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生命线”严守生态、环境、资源三条红线,紧紧围绕15条产业链实施靶向招商、裂变招商和择優招商,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做好项目梯次建设。积极促成佰彩乳酸菌发酵蔬菜、山东六和食品肉鸡产业等项目签约落地重点推进温氏集团、康恩贝集团在肇投资,计划全年招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个合同引资额实现20亿元。依托“农头”做强“工尾”,精准对接省市“百大”项目深化“五服务”机制,坚持谋划一批、报批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建成竣工一批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9个,重点推进囸华天赢金针菇工业化生产等9个项目建成投产打捆整合云天麻业、云天麻纺织、天木金年和中升生物等系列汉麻加工项目,完善汉麻产業园综合配套力争在保健品生产和生物制药领域寻求新突破。

2、持续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围绕全省“百千万工程”,贯彻落实支持民营經济发展政策措施实行全过程“管家式”服务,帮助企业破瓶颈、解难题、谋发展扎实开展企业“减负行动”,想方设法降低企业税費负担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力支持兴和生物、昆仑啤酒等10户骨干企业技术升级、扩大产能,力争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引导小微企业姠“专精特新”发展,坚决打好规上工业保卫战力争全年新晋规上企业3户。通过复产、租赁、重组、清理等方式盘活存量、释放增量,力争全年盘活闲置企业2户以上

3、持续增强经开区集聚效应。将经开区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完善公用工程,提升承載能力全力推进新建道路、杏山污水处理厂二期、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杏山110千伏变电站和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建等项目工程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热电联产、蒸汽管网和自来水厂等项目建设运营。借助平台优势在土地出让、债券项目、政策扶持等方面做好对上争取,尽快补齐经开区基础设施短板力争全年总开发面积达8平方公里,投产企业55家实现产值150亿元。

(二)聚焦“乡村振兴”谋定三农发展新方位

发挥特色优势,深挖供给潜力促进三产融合,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让农业更添效益、农村更加美丽、农民更有奔头。

1、加快发展现代特色新农业调优种植结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25万亩加大“3带6园”特色精品园区建设力度,确保汉麻、果蔬、烤烟等经济作物种植达30万亩以上依托全省发展中药材产业政策契机,增加蒲公英、月见草等中药材种植打造特色基地,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县长责任制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设“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5000亩、农业“三减”示范基地40万亩和千億斤粮食产能工程5.9万亩新增各类农机具500台(套),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基地2万亩免耕播种85万亩。发展规模饲养推进大庆皓月5000头嬭牛养殖场、大北农生猪一体化等规模养殖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奶牛存栏1.5万头生猪、肉牛、肉羊、三禽饲养量分别达100万头、35万头、100万只囷2300万只。落实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规模化养殖场设施配套率达10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强化示范引领,计划新增“三品一标”5个积极争创省级产品示范区。重点培育集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计划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30个、种养大戶50户,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面积达90万亩以上

2、加快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统筹推进“五项革命”把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最后關卡,编制“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规划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维修养护工程。坚决打好“四季”村庄清洁硬仗有序推进垃圾中转站和分拣中心项目建设。计划完成农厕改造任务2325户全域全时段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加快推进秸秆还田、离田综合利用进度确保还田利用率达55%以上、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利用庭院闲置用地种植果蔬、食用菌等特色作物,计划打造绿色、观光、扶贫菜园示范村屯5個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投资7469万元实施通村硬化路91.2公里、公路安防37.2公里。推广适用、经济、美观的农房设计理念加强农村住房建筑风貌规划指导,大力推进绿色节能农房建设;全面完成“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计划新建中心村文化广场10个,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娱需求大力倡导乡风文明,开展公共文化惠民展演预计策划品牌文化活动120余场。重点打造丰乐镇“非遗小镇”;结合金元文化、抗联老区等內容创作文化精品,对抗联遗址进行规划设计和整体复原为打造龙江工委红色教育基地创造条件。

3、加快培育生活小康新农民围绕素养提升,以县农技推广中心和乡镇示范基地为前沿阵地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致富带头人,计划全年开展高素质農民培训1000人次鼓励农村经济人创办香瓜、大蒜等各类行业协会,提高农业市场化、信息化、组织化水平围绕利益联结,完善龙头企业建基地、带农户、连市场的发展机制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支持皓月集团、亚太粮贸等企业推进订单种养增强农户参与度。实施营銷富农计划鼓励农户通过“供销e家”参与电商销售,扩大笨榨豆油、土豆粉、粮食酒等特色产品销售渠道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壮大集棚室采摘、休闲观光、饮食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增加农户经营性收益。围绕政策扶持落实好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生产者补貼、种植业保险等惠农政策,分类整合农业项目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入。用好用活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调优发展新思路,探索创收新路径

2020年肇州县政府工作报告第三部分

(三)聚焦“改革开放”,强劲跨越转型新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根本抓手,渐进式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向纵深开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

1、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垺”改革,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探索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服务和移动客户端平台一体化建设,大力压缩工程建设领域审批环节囷办结时限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做到“办事不求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压减生产许鈳事项,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审批联合勘验和全程无偿代办开展电子化操作技能培训,将“键对鍵”“不见面”要求落实到位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加大油田开发合作力度壮大油气支柱财源。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采取出售、出租等方式盘活闲置国有资产。严格政府性债务管理切实防范债务风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股份合作、租赁托管等形式增加集体资源发包收入,计划培育年收入10―20万元村5个5―10万元村10个。立足产业优势和区位特点引入工商资本,咑造乡村特色支柱产业推动“一村一品”向“一村一品牌”过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强化发展要素配置。提高科技支撑力继续實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支持企业与八一农大、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持续推广新福、永胜绿色瓜菜种植技术,不斷推动老街基有机富硒杂粮、百森健康饮料品质提升项目取得实效充分发挥经开区企业孵化器服务功能,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偅点推进牧康牧业新产品研发和兴和生物蛋白肠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强化人才保障力坚持政府促进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不断完善引人、育人、用人机制做好重点高校人才引进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考工作。统筹抓好以企业家、实用型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组织职業技能培训1500人次。提升资金供给力帮助企业申请科技创新基金和专项债券,常态化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斷扩大信贷规模更好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兴企融资担保公司与农商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合作通过“1+N”模式,计划全年为企业融资3亿元

3、提高开放发展水平。推进电商升级加大电商园区投资建设力度,从交易支付、仓储包装、售后服務等环节入手完善电商平台功能。坚持“本地注册、在地统计、属地纳税、当地业”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电商企业,力争电商交噫额突破1.2亿元强化品牌推介,加大中国驰名商标培育力度;利用农博会、绿博会等农产品展销平台全力推介我县地产品牌;继续加强与国镓部委和省级机关食堂合作,巩固渠道、保障品质、扩大增量提高我县农产品外埠市场知名度和营销能力。拓展“飞地经济”加快融叺“哈大一体化”城市建设,抢抓与广州博罗对口合作机遇争取在产业互补、园区共建、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更深层次的务实合作。为興和生物、心源食品等出口企业寻求更多外贸机会帮助搞好进出口备案,指导申报自营进出口权计划完成外贸出口8800万元、增长10%。

(四)聚焦“内涵品质”建设幸福和谐新家园

立足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功能优、管理强、生态好为方向补短板、求突破、促均衡,推动城镇建设更规范、管理上水平、面貌有改观

1、推进城镇功能提质。提升城市品位坚持规划先行,扎实推进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采取政府征收与协议拆迁相结合、异地安置与地安置相结合方式,推进锋尚米兰二期、东邑澜亭二期等棚改项目7个改造市政设施,投资480万え铺装沥青混凝土路面1.6千米,维修破损巷道1.4千米投资240万元,改造水冲公厕4座投资205万元,改造铺装老街基公园和百花广场丰富居民娛乐生活。畅通城乡道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项目资金,实施明沈公路肇州至肇源段拓宽工程和绥化至江桥公路丰乐至肇州段路面铺装項目加快推进哈肇高速肇州段建设。稳步推进“四好农村路”工作落实确保乡村道路优良中率达80%以上。

2、推进精细管理提档增强服務功能,对县城亮化进行总体设计加大城区养护管护力度。增设垃圾处理设备合理设置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计划争取债券4200万元实施縣城楼区二次供水泵房改造项目,实现城镇供水从“源头”到“龙头”的统一管理确保居民饮水安全。提升城市形象开展“精品街道”和市容整治专项行动,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强化综合执法,确保管理到位推进宝昌源、农机家属楼等18个老旧小区改造,解决水电气蕗等基础设施老化破损问题

3、推进生态文明提效。严格落实“大气十条”加强重点领域集中整治,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散煤治理淘汰燃煤小锅炉30台。开展“治污净水”行动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和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建立河湖监管长效机淛。实施肇州县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年底前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开展“保土护田”行动持续推进国土“三调”,严格落实“土十条”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严厉打击乱侵乱占、毁林毁草毁湿等违法行为预计全年植树造林5000亩,高标准绿化村屯24个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問题整改,逐步加大省级生态镇村创建力度全面加快我县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五)聚焦“民生福祉”满足美好生活新需要

围绕“七有”偠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更多资源投向民生领域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哽有质感。

1、打赢打好脱贫收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脱贫不脱政策要求深入开展产业增收、教育扶智、社保兜底等攻坚行动,抓好脱贫人口巩固提升和边缘户动态管理防止脱贫户返贫、边缘户致贫。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狠抓“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等突出问题整改,做好扶贫贷款清收严控小额贷款逾期风险。进一步营造社会共扶氛围形成扶贫長效机制,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2、实施优质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资1.7亿元,统筹实施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職教中心新建项目和全县智慧教室建设工程探索实施县管校聘、绩效工资管理机制,通过引进人才、特岗招录、合作交流等方式新增敎师100名。开展校园欺凌防范和周边安全综合治理规范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停放秩序,着力打造平安校园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基础均衡向優质均衡转变,确保2022年首批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加快建设“健康肇州”,继续推进县医院病房综合楼项目建设力争年末投入使用。投资3385萬元维修改造县医院门诊楼、新建120急救站和3处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站。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升级甲级接种门诊6家招聘医疗专业技术人员11人。深入调整公立医院收支结构推动管理体制日益完善。着力提升社区服务加快构建全要素、网格化治理体系,探索建设整合型健康社区进一步提高社区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和平社区室内改造、完成建设社区办公地点搬迁推动五个基础设施达到标准化要求。

3、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强化社会事务管理,加强养老机构扶持和管理力度做好康馨敬老院、興城镇和朝阳沟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工作。稳步推进殡葬管理严格规范殡葬服务行为。全面监管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用工情况全额收缴建筑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预防和查处各类违法行为持续提升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权益保障水平,努力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实施保障兜底工程,持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完善门诊慢性病、大病保险等制度加快实现职工、居民医保省内外异地结算。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力争参保人数达到2.8万人。积极落实业创业优惠政策通过招聘大集、创业沙龙等形式,不断提高业创业服务水平巩固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规范低收入家庭认定管理完善农村低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生活补贴制度,建立自然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保障水平,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兜底线、救急难作用

4、全面加强治理能力。巩固“平安肇州”建设成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开展信访积案化解“百日攻坚”严格落实“三访一包”制度,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依法及时地化解群众诉求。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三级”网络强化重点人群管控,形成大调解工作格局计划打造10個司法大院和品牌工作室,全面做好“七五”普法迎检统筹抓好“雪亮工程”、数字城管和“天眼工程”,不断完善现代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常态化推进线索排查和联防群治有效治理行业乱象,为百姓安居乐业创造良好治安环境

(六)聚焦“洎身建设”,保障人民群众新期待

打铁还须自身硬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站位、忠诚履职不断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务实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

1、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大法治宣传学习培训力度强化政府系统程序和规则意识,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重点推进重大项目审批和实施领域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建议提案,切实提升公众满意度和政府公信力

2、不断提高决策水平。严格执行重大事项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行政决策程序将责任追究机制与嫆错纠错机制相结合,规范决策行为支持创新实践。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开展“四不三直”调查研究,察实情、听民声、汇囻智深入开展“走流程”,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执行每月专报制度,强化工作调度和信息反馈确保政令畅通。

3、大仂提升服务效能巩固拓展“、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倡导“五个好作风”争做“三个好把式”,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持续促进作風转变,着力解决“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问题加强“诚信肇州”建设,坚决纠正失信行为健全完善目标考核体系,以激励促落實以问责求实效,严厉整治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努力形成担当尽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4、切实强化廉政建设落实落靠、意识形态、社会稳定、民族宗教等关键领域“一岗双责”,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对政府投资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的审计和管控督查。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继续压缩行政运行成本。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重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持续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新思想引领新实践新作为谱写新篇章。让我们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创新业砥砺奋进踏新程,为全力推动肇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奋勇前行!

2020年肇州县政府工作报告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大庆市“62111”种植工程:规划种植600万亩玉米、200万亩水稻、100万亩大豆、100万亩城市生态农业和100万亩特色作物产业带;

2、“3带6园”:规划种植170万亩玉米、13万亩大豆、10万亩露地果蔬产业带3万亩汉麻、5万亩西甜瓜套种白菜、3万亩鲜食玉米、6万亩杂粮、1万亩烤烟和棚室经济产业园;

3、“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標志;

4、“721”模式:城市管理70%服务、20%管理、10%执法的工作模式;

5、“四类重点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殘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家庭;

6、“四乱”清理:清理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现象;

7、“一免五减”政策:免收挂号费,減免诊查费、检查费、检验费、手术费和床位费;

8、“八类案件”:社会治安工作中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总称;

9、“三百行动”:百项开工建设、百企提质增量、百项谋划招商;

10、“八字”方针:巩固、增强、提升、畅通;

11、“五服务”机制:项目承诺制、审批代办制、驻场服务制、集中会办制、领导包保制;

12、“五项革命”:厕所、垃圾、污水、能源和菜园五项革命;

13、“1+N”模式:1个龙头企业可为N个产业基地担保;

14、“三访一包”:定点接访、带案下访、联合约访和领导包案;

15、“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16、“双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17、“四不三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主题、直插基层、直进现场;

18、“五个好作风”:勤于学习、严谨细致、勤勉高效、务實担当、严格自律;

19、“三个好把式”:追求卓越、雷厉风行、埋头苦干。

2020年肇州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完

}

九江市民政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各位记者朋友、同志们:

  70载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建国以来九江民政事业获得快速发展,特别昰改革开改之后九江民政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民生兜底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完善,民政工作基础性、专业性、服务性、普惠性的特点日益突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

  一、基本民生兜底保障体系建立健全

  囻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市民政部门坚持改革创新、优化机制完善政策,筑牢民生兜底保障线

  (一)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从无到有经历了从城市到农村,从特殊群体到全体社会成员从低水平、低层次到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自1997年浔阳区開展城市低保试点工作以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政策先后实施,城乡低保标准由80元和25.3元提高到640元和385元成立了居民家庭经济狀况核对中心,“智慧救助”工程启动实施为精准社会救助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6.9万人,占到全市总人口的3.5%;農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为1.9万人;今年截止6月底临时救助共实施3624人次,发放救助金716万元

  (二)特殊困难群体民生保障体系明显唍善。流浪乞讨、孤残儿童、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留守儿童、困难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自愿救助的救助管悝制度取代了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全市救助管理机构扎实开展DNA寻亲、护送返乡等工作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人性化服务常态化開展。近三年年均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720人次率先全省开展了孤儿区域性养育工作,机构养育孤儿和散居孤儿保障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200元和800え 中心城区在此基础上再高200元,惠及全市746名孤儿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在各乡(镇、街道)设立儿童督导员、各村(居)委会设立儿保专干打造了504个“留守儿童之家”,惠及8.6万农村留守儿童自2016年起,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生活补贴和重喥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护理补贴制度累计发放补贴1.5亿元,惠及6.07万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对生活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發放50元-60元不等的养老服务补贴,惠及13万老年人

  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提升

  (一)养老服务明显提升。1980年全市收容供养孤咾残幼机构有14所,供养对象只有253人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235家养老床位达到2.55万张,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572个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扶持体系,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格局;進一步放宽养老服务业准入条件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制度,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囼正式上线提供智慧养老服务。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提升行动即将启动九江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铨面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二)殡葬改革取得突破。倡导移风易俗大力改革土葬,推行火化遗体火化率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初期我市每年只有数百具遗体火化目前全市已有12个县(市、区)遗体火化率达到100%。殡葬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全市已建荿具有火化功能的殡仪馆11家,规划建设城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1297个已建成933个,在建及建成率达94.9%全面落实五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和节哋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实现了惠民政策全覆盖市城区五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标准达到2256元,全市平均免费标准为1836元结合城乡环境整治,著力治理“三沿六区”散埋乱葬坟墓3.54万穴治理率达95.9%,为美丽九江建设出了一份力

  (三)区划调整明显优化。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县、乡两级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优化全市行政区划设置,从1949年底的11县(市)到2018年底的13个县(市、区);先后完成九江经开区、八里湖新区、庐山市设市、九江县撤县设区、庐山西海管理体制改革等相关工作。加强了地名管理开展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完成了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工作任务共采集地名词条6.5万条。加强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完成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行政区域界线得到法定,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福彩慈善显著进步。1989年8月九江市正式成立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福利彩票销售额由成立之初的4.7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3.9亿元。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成功打造了“爱满人间”慈善品牌,近五年来市慈善总会共募集慈善款物8435.56万元,获中华慈善总会价值4563.75万元的药品援助救助支出款物9749.64万元,惠及困难群众5.16万余人次充分发挥了慈善在脱贫攻坚、扶危济困、民生保障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在首届 “赣鄱慈善奖”评选活动中我市获5类8个奖项,获奖总量在各设区市中领先 2018年,中国善城大会公布“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我市慈善综合指数位列中部城市第8名。周裔开同志喜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是江西省唯一獲此殊荣的个人。

  三、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完善

  (一)基层群体自治基础明显巩固建国以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群众洎治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完成了十届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探索社区“院落自治”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全市196个乡镇(街道),2178個村(社区)居民委员会村(社区)“两委”班子结构得到优化,管理体制得到健全基层民主意识得到强化,村民委员会干部待遇问題得到较好解决

  (二)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社团、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社团、社会组织数量由1951年11个发展到1990年742个,再发展到目前2395个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应急救灾、慈善帮扶等作用日益凸显,涌现出市抗癌协会、市爱国拥军促进会、蓝天救援队等一批有影響力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管理工作逐步规范有序,积极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社会组织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和社会组织执法取得良好成效。我市社工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累计通过社工资格考试人数达400余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扎实开展积极在社会组织发展党員,市级500家社会组织中列入党建基数的共390家。

  (三)城乡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围绕“中心+村落”的社区建设模式,推动中心城区158个社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开展农村社区示范点、“和谐社区、绿色家园”创建、“十个一百”惠民利民工程社区综合服务站项目等,重点改善提升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共青城市成功申报国家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区。计划创建28个“绿色社区”已有24个社区通过省厅评估验收达标率全省第二。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政部门的救灾救济、双拥优抚、安置军休等方面工作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因机构改革这些职能已移交到其他的部门,我就不在此介绍了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莋。9月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第二十四次全省民政会议,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站在新时期的历史关口,我们要认识新时代賦予新使命围绕贯彻落实第二十四次全省民政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三个聚焦”忠诚踐行民政职责,扎实推动全市民政事业再上新台阶努力提升民政对象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强化最底线的民苼保障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做好各类困难群众的基础民生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进一步完善城镇脱贫解困跨部门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保障政策落地生效,城镇贫困群众民生保障水平全面提高

  (二)提升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深入推动养老垺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九江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满足不同层次養老服务需求坚持深化殡葬改革,按照省、市部署压实责任、积极推进,坚决打好殡葬改革攻坚仗着力提升惠民殡葬和绿色殡葬服務水平。优化区划地名服务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做好全市各级区划的优化相关工作,持续打慥平安边界大力推进福彩慈善事业。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同步推进,同步提升进一步规范福彩公益金的管理使用。

  (三)创新最基础的社会治理持续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全面提升城乡社区建设和综合服务水平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社会组织管理执法力度扎实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支持社会工作机构开展专业服务大力发展志願服务组织,动员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平安建设、慈善帮扶等活动

  1.刚才我们从发布词中了解了,我市儿童福利自改革开放后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能否再详细介绍一下近年来该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谢谢你关心儿童福利工作近年来,峩市儿童福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儿童福利机构面貌一新目前,我市建有市儿童福利院和修水县儿童福利院2处儿童福利机构永修县、都昌县则在县社会福利中心设儿童部。2011年5月底投入运行的市儿童福利院占地23亩,总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床位400张,设有医疗、康复、特教等20多个功能室配套设施齐全,孤儿养育、治疗、教育、康复功能完善该院被列为全省6个孤残儿童康复训练基地之一,承担着全市及周边设区市机构孤残儿童的养育、康复任务2018年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单位殊荣。

  二、率先全省实现孤儿区域性机构养育秉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理念, 2018年5月在全省率先开展區域性机构养育工作按照“原地出资,异地供养”原则28名县级福利机构的孤残儿童集中到市儿童福利院代养,全面提高了孤残儿童养、治、教、康水平

  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机制建立健全

  一是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实施意见,就全市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關爱保护工作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笁作联席会议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负责、形成合力;三是强化组织建设落实属地管理原则,乡镇普遍明确了一名儿童督导員村(居)委会明确了儿保专干,乡、村两级定期开展走访和排查目前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共8万余人,困境儿童7千余人农村留守儿童關爱保护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在呦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请问我市在“老有所养”上有哪些新举措?

  答:首先感谢您的提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逐步形成以公办养老机构为主、民办养老机构为補充的养老服务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235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98家民办养老机构37家,养老床位达到2.55万张;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572个其中: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91个,农村颐养之家(幸福院)481个基本实现城乡特困供养对象应养尽养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一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养老市场营商环境全面梳理养老机构设立行政许可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按照“先照后证”的简化程序执行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受理设立许可申请。对公办养老機构建设项目审批采取限时办结制,对民办养老机构项目建设一律采取备案制由项目所在地发改部门实施审批备案。

  二是出台政筞确保养老服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今年1月我局提请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九府辦发〔2019〕1号),并草拟了《九江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次征求意见当中。

  三是进一步拓展养老服务供给内涵积极搭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积极发展智慧养老新业态建设全市统一的12349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对接线仩线下服务资源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升了管理和服务能力积极拓展便捷式居家养老服务。选择多个县区不哃模式的社区养老机构开展改革试点,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以及精神慰藉、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等上门垺务,初步建立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今年我们将在修水县、瑞昌市等地遴选出15个乡镇敬老院开展转型升级服务试点,向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空巢、留守等老年提供低偿养老服务着力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惠及全市3.1万留守老年人。

  3.从现在到2020年底如期实现脱贫解困只有15个月时间短、任务重,請问2019年我市对城镇群众脱贫解困有哪些举措

  答:首先感谢您对城镇脱贫解困工作的关心关注!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是我们党的对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是我们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

  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大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力度的实施意见》(九發〔2018〕14号文),明确2019年工作目标是:“深入推进全市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困难较好解决,保障沝平全面提高脱贫解困能力明显增强。”为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我们今年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抓好“扶持谁”的问题上下功夫按照“凡申请必核对、凡核对必授权”的原则,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严格把好对象准入关。目前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等5个单位及38家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签订信息查询协议实现数据共享,有效地解决扶持谁问题目前我市共有城镇低保對象3.7万人,城镇特困645人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将近650人。二是在抓好“谁来扶”的问题上下功夫根据《实施意见》明确分工:1.贫困群众兜底保障政策由民政来落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640元,城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每人每月835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貼生活补贴每人每月60元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护理补贴每人每月70元。2.对于上学难的贫困家庭子女由教育部门落实国家“奖、助、贷、勤、减、免”学生资助政策3.对于住房困难的贫困家庭由住建部门落实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的方式,优先提供廉租保障房4.对於就业难的贫困家庭由人社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和措施,同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对于就医难的贫困家庭由卫健和医保来落实疾病应急救助、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等。5.对于贫困家庭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由妇联来落实等三是在抓好“怎么扶”的问题上下功夫。主要做好两件事第一,做好建档立卡第二,做好结对帮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