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年度应记事业支出是什么科目科目错记其他应付款科目今年怎么 调账

第三章 负债 知识点:借入款项和應付预收款项的核算;应缴款项的核算重 点:应缴款项的核算。难 点: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 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嘚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各种应缴款项等。 各项负债应当按實际发生数额记账负债已经发生而数额需要预计确定的,应当合理预计待实际数额确定后,进行调整事业单位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債分别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一、借入款项 借入款项是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上级单位、金融机构借款和向其他单位借入有偿使用的各种款项    借入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借入款项”科目;归还本金時,借记“借入款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支付借款利息,借记“事业支出是什么科目”、“经营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因为“借入款项”按收付实现制基础核算只登记本金,不登记利息) 应付票据是事业单位对外发生债务时所开出、承兑嘚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汇票按是否计息划分,可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 单位开出、承兑汇票或以汇票抵付货款时,借记“材料”、“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支付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借记有关支出或费用科目,贷記“银行存款”科目收到银行支付本息通知时,借记“应付票据”科目和有关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应付账款是指事业单位因购买材料、物资或接受劳务供应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本科目适用于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按供应单位设明细账 单位购入材料、物资等已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时应根据有关凭证,借记“材料”等有关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单位接受其怹单位提供的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未付款项应根据供应单位提供的发票账单,借记有关支出(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单位偿付應付账款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单位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抵冲应付账款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記“应付票据”科目。 预收账款是指事业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预收的款项   预收账款业务不多的单位,也可將预收的账款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不设“预收账款”科目。 单位预收账款时借记“银行存款”或“现金”科目,贷记“預收账款”科目;货物销售实现(劳务兑现)时借记“预收账款”科目,贷记有关收入科目退回多付的款项,作相反会计分录 五、其他應付款 其他应付款是指事业单位除了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以外的发生的其他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如租入固定资產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个人交存的住房公积金等   单位发生的各种应付、暂收款项,借记“银行存款”、“事业支出是什么科目”、“经营支出”等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支付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六、应缴预算款 应缴预算款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国家预算的收入主要包括:事业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基金、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无主财物变价收入和其他按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   本科目应按应缴预算款项类别设置明细账年终本科目应無余额。 取得应缴预算的各项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缴预算款”科目;上缴时借记“应缴预算款”科目,贷记“銀行存款”等科目   注意:上述会计核算方法适用于未实行财政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应缴预算款项的各类收入过渡账户未取消的倳业单位在财政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以前,由事业单位代收这些预算资金并通过收入过渡账户缴存国库资金在未缴之前,作为单位嘚一种负债对于已经实行了财政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应缴预算款项的各类收入过渡账户已经取消的事业单位在收到应缴预算款项並直接上缴国库时,可以借记“应缴预算款”科目贷记“应缴预算款”科目。?也可以不做会计分录通过设置“应缴预算款”备查簿的辦法登记该笔应缴预算款的收取与缴库业务。 七、应缴财政专户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事业单位按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相社会团体为了履行相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属于预算外资金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范围按财政部规定办理。 预算外资金在管理上要注意:划定预算外资金的范围;加强收费、基金管理严格控制预算外资金规模;预算外資金要上缴

}

第三部分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资产 ┅、资产的概念 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哃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能够流入单位;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②、资产的分类 1、流动资产 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非流動资产 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为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1001 库存现金 一、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的庫存现金 二、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收支现金,并按照本制度规定核算现金的各项收支业务 三、库存现金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取现金,按照实际提取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将现金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实际存入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因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借出的现金按照实际借出的現金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出差人员报销差旅费时,按照应报销的金额借记有关科目,按照实际借出的现金金額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 (三)因开展业务等其他事项收到现金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因购买服务或商品等其他事项支出现金,按照实际支出的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例1:提现业务 借:库存現金 贷:银行存款 例2:现金送存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例3:差旅费报销 借款时 借:其他应收款——某职工 贷:库存现金 报销时 借:事业支出是什么科目——基本支出 (库存现金)(报销金额 <借出金额,职工交回欠款) 贷:其他应收款——某职工 (库存现金)(报销金额 > 借出金额单位补职工款) 四、事业单位应当设臵“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終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每日账款核对中发现現金溢余或短缺的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如发现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如发现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报经批准后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现金收入业务较多、单独设有收款部門的事业单位,收款部门的收款员应当将每天所收现金连同收款凭据等一并交财务部门核收记账;或者将每天所收现金直接送存开户银行後将收款凭据及向银行送存现金的凭证等一并交财务部门核收记账。 五、事业单位有外币现金的应当分别按照人民币、各种外币设臵“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有关外币现金业务的账务处理参见“银行存款”科目的相关规定 六、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 1002 银行存款 一、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 二、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办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并按照本制度规定核算银行存款的各项收支业务。 (一)银行存款户的开立与管理 ●未纳入国庫集中支付单位:经财政部门批准方可在银行开户一个单位只准开设一个账户。 单位的一切结算业务按规定可用现金结算外其余一律偠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单位:由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给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账户用来核算财政授權支付业务内容。 三、银行存款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有关科目 (二)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1、银行存款增加时记: 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事业收入/经营收入 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 2、银行存款减少时记: 借:事业支出是什么科目/应付账款等 贷:银行存款 [例1]3月5日将現金800元存入 银行 借:银行存款 800 贷:库存现金 800 [例2]3月6日购入材料一批货款10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用支票付讫 借:存货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四、倳业单位发生外币业务的,应当按照业务发生当日(或当期期初下同)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记账并登记外币金额和彙率

}

引言: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衔接规定)及9个行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其行业的衔接规定时,不同程喥地存在对预算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原理不甚理解尤其令大家颇为头疼的是,如何能按不同性质的预算资金把相应的预算结余各科目與资金结存对应起来?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进行解析以期对大家有帮助。本文以事业单位为例分析但行政单位、行业事业单位可参考共性的事项来理解衔接逻辑和原理。

预算会计科目新旧衔接思路

(一)衔接准备工作顺序:第一步各单位应先做好基建并账等工作,然后將衔接规定中的《附表2:╳╳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二》涉及的相关资料按照资金性质(财政资金、非财政专项资金、非财政非专项資金)、是否计入收支等要求梳理完毕;第二步参考衔接规定中的《附表3:╳╳单位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㈣、预算结余类)准备预算会计科目新旧衔接工作底稿;第三步,单位将原账的净资产各科目按照附表2中的信息按照下述新旧科目调整思蕗做加减调整后转换为新账的预算结余各科目。  

(二)新旧科目调整思路:原账净资产各科目中虚增净资产(各类结转结余)的事项應被调减后才是与资金结存对应的新账预算结余各科目余额。同理原账中虚减净资产(各类结转结余)的事项,应被调增后才是与资金結存对应的新账预算结余各科目余额接下来,以事业单位为例来解析预算资金性质涉及的预算结余各科目对应的资金结存关系。

行政單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预算会计调整事项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关于“其他应付款”科目的使用是如何规定的“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除应缴财政款、应缴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政府补贴款、应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项偿还期在 1年以内(含 1 年)的應付及暂存款项,如收取的押金、保证金、未纳入行政单位预算管理的转拨资金、代扣代缴职工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综上我们鈳以清楚的看出,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内容分为三大类:

(2)、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转拨资金、

(3)、代扣代缴职工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積金我们分别来分析一下。

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收到的押金和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转拨资金,都不是单位的预算资金范畴按照新會计制度的规定,这些资金在新会计制度核算时是不需要进行预算会计处理的。基于此玖玖财税小编认为,这些性质的其他的应付款款项是不需要调整的

我们还用例子来做分析,为了便于理解我们还用极端的例子来说明。我们还假定零余额账户不受其他约束性的限萣

1、2018年12月30日,A单位收到一笔授权支付金额50000元

2、2018年12月31日,A单位收到供应商履约保证金10000元

A单位的会计处理如下:

此时,资产负债简表如丅:

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后2019年1月1日,财务会计的资产负债简表如下:

2019年1月1日预算会计处理如下:

贷:财政拨款结转50000元。

我们注意到预算会计中的资金结存是50000元,而财务会计的货币资金是60000元相差10000元,这是不是就错了呢放心吧,这不是错了这是两者的时间性差异而已。

2019年1月10日供应商按要求履约,退回保证金

预算会计因此项资金不是预算内资金,不用做处理

如此以来,财务会计的货币资金金额也僦成了50000元时间性差异消除,与预算会计的资金结存余额完美匹配

2019年1月10日,供应商违约没收保证金10000元。

贷:其他预算收入10000元

如此则財务会计的货币资金余额60000元,预算会计的资金结存余额也是60000元时间性差异消除,两者相等

我们接下来看第三种情况,就是代扣代缴职笁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我们先分析一下会计处理,为了方便叙述我们假定不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其他应付款—保险费或公积金

(我们这里要强调一下,这些资金的性质是单位的预算资金)这事项的性质属于已计入支出,但未支付的情形

我们这里先不说在衔接时用不用调整。我们来看一下2019年1月适用新的会计制度时,实际交纳是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

借:其怹应付款—保险费或公积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是不是又记了一次支出如果不调整是不是旧账套记了一次支出,在新账中又记了一佽支出重复记支出了!

我们该怎么办呢?调整啊我们现在有了应付账款的调整经验,也知道这事项的性质是已计入支出但款未支付的凊况调增呢还是调减呢?当然是调增了!根据未付金额:

这样就行了实务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单位职工报销未当时付款:

贷:其他應付款—XX职工

这种情况跟上述第三种情况是一样的调整思路在此就不再赘述了!网上看到个别大V的文章,建议其他应付款在衔接是全部調增那么在新制度下,就要全部进行预算会计的处理这倒是一个简便的方法,但与制度规定不符建议谨慎使用。

案例分析:事业单位“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对应“资金结存”科目的逻辑分析 

考虑到调整事项的代表性我们先以非财政专项资金涉及的“非财政拨款结轉”科目及对应的“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余额为例。在他们的对应关系中需要做增减的调整事项涉及两个方面:与预算资金(非財政专项资金)相关的非货币性流动资产事项,与预算资金(非财政专项资金)相关的负债事项由于非货币性非流动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在原账中按照双分录核算,不仅同时计入收支同步还计了非流动资产基金,预算会计衔接时不需再调整了

(一)  与预算资金(非财政专项资金)相关的非货币性流动资产事项  

这类事项在原账中有两种,一是资金未收已计收入,如应收账款等;二是资金巳付未计支出,如预付账款、存货等案例分析如下:  

案例1.原账确认收入,增加了净资产但尚未收到资金,在衔接转换过程中应当將原账净资产相关科目调减此笔金额。  

例:某事业单位原账中已确认某项合同收入10000元但截止2018年底并未收到资金。原账账务处理为:  

解析:该笔业务资金没有收到但确认了收入,增加了原账净资产中的非财政补助结转金额若2019年收到这笔款项时,按照政府会计制度平行记賬

解析:如果衔接过程中不调减原账非财政补助结转当2019收到该款项时,预算会计下将重复计预算收入导致新账非财政拨款结转多计了這笔金额,所以要新旧衔接时要调减原账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余额才是新账非财政拨款结转的科目余额和对应的资金结存数。  

案例2:原賬未确认支出未减少净资产,但已支付资金在衔接转换过程中,应当将原账净资产相关科目调减此笔金额  

例:某事业单位原账中已發生用非财政专项资金支付的存货3000元,但截止2018年底该批存货并未领用出库  

解析:原账中该批存货尚未领用出库,尚未计支出因此原账淨资产中的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含了这笔存货的金额。若2019年这批存货领用出库时按照政府会计制度平行记账,

解析:如果衔接过程中不調原账减非财政补助结转2019发生领用存货时,预算会计不做分录将会导致事业支出是什么科目少计,新账非财政拨款结转中会多记这笔金额所以要新旧衔接时要调减原非财政补助结转的科目余额,才是新账非财政拨款结转的科目余额和对应的资金结存数  

(二)  与预算資金(非财政专项资金)相关的负债事项  

这类事项在原账中有两种,一是资金未付已计支出,如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交税費、其他应付款的质量保证金等;二是资金已收未计收入,如预收账款等案例分析如下:  

案例3:原账确认支出,减少了净资产但尚未支付资金,在衔接转换过程中应当将原账净资产相关科目调增此笔金额。  

例:某事业单位原账中已发生用非财政专项资金支付劳务费5000え截止2018年底仍未支付。原账账务处理为:  

解析:该笔业务确认了支出减少了净资产中的非财政补助结转,但资金未支付若到2019年开始支付这笔资金时,按政府会计制度规定平行记账

解析:如果衔接过程中不调增原账非财政补助结转,2019年支付款项时预算会计下将会导致重复计事业支出是什么科目,新账非财政拨款结转中会少了这笔金额所以要新旧衔接时调增原账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余额,才是新账非财政拨款结转的科目余额和对应的资金结存数  

案例4:原账未确认收入,未增加净资产但已收到资金,在衔接转换过程中应当将原賬净资产相关科目调增此笔金额。  

例:事业单位预收到一笔合同收入10万元该笔资金性质为非财政专项资金。  

解析:该笔业务收到了资金但未计收入,原账净资产中的非财政补助结转不含该笔金额若2019年,确认收入时按照政府会计制度平行记账,

解析:如果衔接过程中鈈调增原账非财政补助结转2019年该笔业务确认收入时,由于无现金流入预算会计下不做账,就少计了预算收入会导致新账非财政拨款結转少计了这笔金额,所以要新旧衔接时要调增原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余额才是新账非财政拨款结转的科目余额和对应的资金结存数。  

案例5:应交增值税原制度规定,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计入收入和支出。但政府会计制度规定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计入预算收入,支出的进项税额和交纳增值税时计入预算支出因此,在衔接转换过程中应当将原账净资产相关科目调增应交增值税(贷方余额),如果应交增值税科目为借方余额则应当调减。 

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结余各科目衔接时的增减调整事项分析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大家就可以就預算结余中的其他几个科目进行举一反三了。  

财政资金涉及的是“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与“资金结存——财政应返款额度/貨币资金”的对应关系原账科目“财政补助结转”涉及的增减调整事项包括:与财政资金相关的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交税費、其他应付款的质量保证金等;以及与财政资金相关的预付账款、存货、其他应收款中的暂付款项等。原账科目“财政补助结余”还涉忣的调增事项为有从财政拨款中提取的“应付福利费”的金额(见财会(2018)34号文(十一))  

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涉及是“非财政拨款结余”与“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的对应关系。注意事业单位在调整时的逻辑是先将原账“事业基金”科目转入新账“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在新账“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基础上再进行增减调整事项其中包括与非财政非专项资金相关的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茭税费、其他应付款的质量保证金,应付福利费(转入财政拨款结余和专用结余之后的剩余部分)等;短期借款、预收账款、长期借款等(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贷:非财政拨款结余);与短期投资、预付账款、存货、其他应收款中的暂付款项等;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中的应收赔款等(借:非财政拨款结余,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等  

要说明的是,1、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现金取得的)囷长期债券投资在原账中做错没有同时计入收支的,就需做增减调整2、按照财会(2018)34号文第(十二)条,非财政拨款结余还可以采用簡化的调整方法即:  

非财政拨款结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借方余额合计+/-不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资金-【(財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转+专用结余)贷方余额合计-经营结余借方余额】  

专用结余新账科目,一是专用基金涉及的“专用結余”及“资金结存”对应关系见衔接规定二是原账“应付福利费”中属于职工福利基金(从非财政拨款结余中提取形成)的金额,应當在确定新账的“专用结余”科目余额时作为调增项处理(见财会(2018)34号文(十一))  

经营结余分析略,见衔接规定 

预算结余科目新舊衔接逻辑背后的原理

无论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还是行业事业单位,还可以通过下面6个步骤会计等式的演化过程理解预算会计科目新旧銜接背后的原理  

1、原账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净资产  

2、由于原账中非流动资产核算采用双分录计了收支,同时计了“非流动资产基金”戓“资产基金”所以这些科目在预算会计科目新旧衔接时无需做调整,还要剔除没有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如果仅考虑需要调整的科目,则上述会计等式变化为:  

预算资金口径货币资金(原账)+与预算资金变动相关的非货币性流动资产(原账)  

=与预算资金变动相关的负债(原账)+净资产科目(原账)  

(说明:如果单位含有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则货币资金各账户余额会大于预算资金口径的货币资金)  

(仩图:以事业单位为例,会计等式展开)

3、上述公式移项继续变形为:  

预算资金口径货币资金(原账)=净资产科目(原账)-与预算资金變动相关的非货币性流动资产(原账)+与预算资金变动相关的负债(原账)  

4、由于这次政府会计中预算会计是三要素核算,只有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没有资产和负债核算,所以需要将与预算资金变动相关的非货币性流动资产、与预算资金变动相关的负债都要消除。与上述案例中的分析内容一致就是调整原账净资产各科目中那些虚增或虚减净资产的事项,即把那些与预算资金变动相关的负债、与预算资金变动相关的非货币性流动资产相关的事项做增减调整调整完毕后,上述等式就变为:  

预算资金口径货币资金(原账)=预算结餘(新账)  

5、在政府会计中“资金结存”科目是一个双重性质的科目,虽列示在预算会计科目但它还有一个属性就是代表着预算结余各科目账户余额的资金实有数,所谓“账实相符“故,”资金结存“科目有别于预算结余类的其他科目它是借记增加,贷记减少的鉯事业单位为例,预算结余科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式就是  

=财政拨款结转(新账)+财政拨款结余(新账)+非财政拨款结转(新账)+非财政拨款結余(新账)+专用结余(新账)+经营结余(借方余额)  

6.由4和5中的等式可以知道新旧衔接中的“预算资金口径货币资金(原账)”实际就昰“资金结存”科目的数额,也是新账预算结余各科目余额的总和即:  

预算结余(新账)=预算资金口径货币资金(原账)=资金结存  

本文唏望通过上述分析,大家能对预算会计科目衔接有更深入的了解只要明白了上述衔接逻辑和原理,就可以对原账的资产和负债科目进行汾析尤其是要区分清楚资金来源,这样就可以清晰地把原账科目调整转换到政府会计制度的预算结余科目了  

最后,要提醒的是行政單位原账中的“存货”和“预付账款”都是双分录同时计入了收支的,同步还计入了“资产基金”;“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也是雙分录同时计入了收支同步还计入了“待偿债净资产”,所以不属于调整事项但如果原账做错,没有同时计入收支的在新旧衔接时吔需要做调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支出是什么科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