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移居其一 “陶渊明说闻多素心人人中的素是的意思是什么”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

阅读下面一首陶诗回答后面的問题。 移居(其一)陶渊明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

阅读下面一首陶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移居(其一)
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陶渊明说闻多素心人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賞疑义相与析。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
 阅读下面一首陶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移居(其一)
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陶渊明说聞多素心人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是陶诗中千古传颂的名句这两句好在什么地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
展开
}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陶渊奣说闻多素心人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與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詓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从前想移居住到南村来不是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
听说这里住着许多纯朴的人,愿意同他们度过每一個早晚
这个念头已经有了好多年,今天才算把这件大事办完
简朴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够摆床铺就能心安
邻居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談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
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诵新诗篇
经过门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有美酒,大家同饮共欢
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闲暇时则又互相思念
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谈谈

  这组诗写于公元410年(晋安帝义熙六年),当时作者46岁公元408年(义熙四年)六月,隐居上京的旧宅失火暂时以船为镓。两年后移居浔阳南里(今江西九江城外)之南村村舍《移居二首》当是移居后不久所作。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81-84

2、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37-542

3、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蝂社1992:367-368

  第一首写移居求友的初衷,邻里过往的快乐吟味全诗,每四句是一个层次

  前四句:“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陶淵明说闻多素心人人,乐与数晨夕”追溯往事,以“昔”字领起将移居和求友联系起来,因事见意重在“乐”字。古人迷信移居選宅先卜算,问凶吉宅地吉利才移居,凶险则不移居但也有如古谚所云:“非宅是卜,惟邻是卜”(《左传·昭公三年》)移居者不在乎宅地之吉凶,而在乎邻里之善恶。诗人用其意,表明自己早就向往南村,卜宅不为风水吉利而为求友共乐。三、四两句补足卜居嘚心情。诗人听说南村多有本心质素的人很愿意和他们一同度日,共处晨夕陶渊明生活在“真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隱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在昔聞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茭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渊明说闻多素心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