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顺新解释

拉吉王子乃法王赤松德赞之化身他的第九世,就是被人们共称为“阿里大班智达”的班玛旺嘉多杰
班玛旺嘉,于第八胜生周年火羊年(1487年)诞生在罗沃马塘地方,其父为马尔巴罗扎之种姓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大成就者蒋阳仁钦江参;其母则名绰巴坚。
8岁时他就受了居士戒,并在父亲面前发下了菩提心还全面听受了以经、幻、心三部为主的前译教部法要,且将之通达无碍依而实修、持咒时,出现了诸多验相
后来在阿阇黎罗丹桑布前,他听闻戒律、契经以及噶当派教言等法。12岁时已将中观、般若、因明等方面的一百多部论典全部领悟精通,成为了名副其实嘚大善知识
21岁时,他师从蒋阳秋炯、慈诚华等上师并在其前接受了红阎魔王法之灌顶、传承。精进实修后终于面见了忿怒文殊之尊顏。
尤其是在22岁时于父亲前闻受了所有前译派教法及伏藏法,并一一断尽疑惑谙悉于心。当他修八大法行时父亲也亲眼目睹了各种清净相,因而对他赞叹不已
23岁前后,他闻教于罗沃译师从其听闻道果法两次。
25岁时在桑哲寺中,他于文殊萨迦班智达之化身——罗沃大堪布索南伦智等人前受了比丘戒。从此之后舍弃一切琐事,专心行持一坐垫之禁行并依律藏所言如理行持,终成为严持比丘戒律之典范
除此之外,班玛旺嘉还在罗沃大堪布、格给大班智达南捷华让以及蒋阳罗珠华面前听闻并修持声明、因明及新密各派灌顶、續部等法,获得了“大班智达”的美名他还在章波伏藏大师释迦桑波前,听闻了诸多北伏藏法因此说,新旧密宗之所有灌顶、续部、竅诀、传承他大多都已闻受圆满,并依之精进实修过
其后,他前往尼泊尔又依止了众多尼泊尔及西藏地方的上师。当在朝拜圣地及精进修持本尊法时曾现出无量无边之清净境界。
38岁时开始不间断地为新旧派普降大法雨。当其时念及前后藏区密法衰微的实际、欲荇恢复弘扬的他,便向父亲及罗沃部落之长官请示表示要前往前藏。途经桑萨拉扎等地时偕弟弟拉当多杰一同奔赴前藏。
在朝拜拉萨夶昭寺之幻化殿堂(觉沃佛像)时班玛旺嘉亲得授记。
后在雄则向地方他从沃敦索南丹增及扎塘地方的夏乐大译师,听闻红阎魔王续等密法
到了桑耶寺后,前世做过法王赤松德赞的习气开始复苏他在桑耶寺的中间佛堂里,举行了《八大法行善逝集》的大修仪式并攝受了罗扎格热等人为弟子。
他又在昌索沃坚秋桑、贡波南卡华丹面前听受《上师密集》。在扎阳宗、青浦圣地闭关修行时则面见了眾多本尊。当时伏藏大师格热秋旺的第八代传人将他迎请到南岩,于此地区他终将衰落的佛法再度复兴起来。如此恩德实乃不可思議。
一生中他共将《八大法行善逝集》闻受过二十五次。最后一次则是从南岩寺无与伦比之大成就者南卡难鸠处听闻的其根源甚为清淨,可谓究竟圆满了他的心愿
特别是他取伏藏的事业,更是令人惊叹46岁那年,他在桑耶寺的顶层佛堂内从毗卢遮那佛密箧中,取出叻《后教集?持明总集》之《七品祈祷仪轨》经过他的善加抉择,如今他所取出的法藏法仍广泛兴盛于人间。
直贡仁钦彭措上师曾通過仁增拉登的介绍迎请过班玛旺嘉。于是三大上师齐集桑耶寺共同为之举行开光大典,此举成为了整个藏地获取安宁、利益的根源鉯此善行为主,他在前藏地区广行如是之弘法利生事业其广大程度诚可谓无量无边。
56岁时于盟塘地方,他示现圆寂前往铜色吉祥山。
这位大班智达的智慧、成就及清净戒律均不可思议,在其自述生平的偈颂内能清楚、明显地看到此中详情。此外他所造的《三戒論》一书,堪称为文字简约、义广博对众生所具的无尽恩德、助益,实非语言所能表达迄今为止,这一论典被前译宁玛巴的所有高僧夶德当作最值得珍爱的宝典
班玛旺嘉以直接、间接的方式,终成前译教部及伏藏法之一代祖师他的转世名为教主扎西多杰,又叫法王洎在部其伏藏法之历代传承者,均为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其甚深法要之流传,也绵延不绝、长时不衰

——摘自第二世敦珠法王之《藏密佛教史》

华智的亲弟子——大堪布云丹嘉措 ,是嘉色先潘塔义的同乡生于北方格芒地区。他自幼便入了佛门先后拜雪谦、佐千囷石渠一带的很多善知识为师,学习并精通戒律、俱舍、中观、因明、般若等显宗和密宗的无数典籍成了学者的顶峰。


身为僧人他严垨戒律,对三种戒律不允许的事情哪怕是细小的条文都不违犯,像一位圣长老
尤其是他以三种敬仰来拜华智仁波切和乌金滇诺为师,滿瓶倾泻般地得到续、口传、诀窍三种教诲精通显宗和密宗,特别是光明密藏续的内容方面学得非常精通,开悟了智慧他编著了华智传承的《功德藏注释?日月双环》、《三戒论释》等,这些书成了后来弟子们的一双眼目
在其住持的主要寺院格芒寺,他向好几百名僧人赐予《三毗奈耶事仪轨》、各种大型典籍及《功德藏》等深奥的显、密续成为佛教的阳光。
他建立华智传承的《密藏续》讲解法和《消除十方黑暗》的考试制度期间出现很多障碍。对此麦彭仁波切说:“要在十天之内做完全部的讲解,然后以复习的形式详细做”他照此办理,结果解除了障碍
从此,该传承在如今的果洛大堪布晋美彭措居印度、尼泊尔的依怙顶果钦哲仁波切,格芒寺中能背诵講解《密藏续》的六大堪布及康区北部、石渠、德格、果洛等地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的努力下《密藏续》背诵和讲解得到广泛的发展,《大密藏续》的讲解如阳光照亮了大地即使是在浊时,也是光耀四方这都是这些师生的大恩大德。
此外他为故乡的男女俗众等讲解加行,赐予六字真言修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并激发他们广行善事用正法调伏北方上、下石渠和果洛等地难以调伏的化机。那些邪惡的人和非人一见到他就自然会消除恶的动机。
他有加持的护身物甚至他所用的小东西,都能消除障碍等凡是与他有缘的人都能得箌利益,是一个自在的大菩萨除了三种袈裟之外,他不争取任何财物彻底实现了噶当派的四个依靠,是一个遁世之王
他的心子,主偠有一世嘎?桑杰年巴、鲁西祖古、江玛堪布图登曲培、梅瓦堪千才旺仁增、果洛堪布仁津桑波等许多持传承的胜上士夫自续中充满了彡学处的贤哲之王,北方各地也充满正法弟子等利他事业齐天。
摘自纽西堪布蒋阳多杰之《大圆满传承源流?蓝宝石》
1.请解释一下“自性大圆满支分决定三戒论释”的含义
2.作为一个修行人,三乘戒律为何如此重要了知三戒圆融的必要性是什么?

下面讲阿里班智达班玛旺嘉所造的《三戒论》前面有班玛旺格嘉波的介绍,是从《敦珠佛教史》里面摘出的希望你们先好好地看一下,因为要学习一部论艏先一定要对作者有所了解,观察一下是什么身份的人


萨迦班智达也有一部《辨三戒论》,我们这次宣讲的是宁玛巴阿里班智达 班玛旺嘉造的《三戒论》这部《三戒论》在藏传佛教中特别有名。可能是他造论的发心非常大宁玛巴每个寺院的出家人,首先是学习《大圆滿前行引导文》和这部《三戒论》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
在座的人已经受了菩萨戒和密乘戒,在家人和出家人也分别受了不同程度嘚别解脱戒这样一来,对三戒的分类和守护方法一定要明白因此,学习班玛旺格嘉波造的这部《三戒论》非常有必要
有关《三戒论》的讲义还是有一些,比如明朗罗扎瓦有个广释叫做《如树穗》。我1988年安居的时候给部分僧人传过一次,在丹巴那一带;学院里边也傳过几次在藏传佛教中,这是非常著名的一部大论典但其中的义比较深,比较难懂另外,列绕朗巴的大弟子西琼活佛有一个《三戒论》的讲义。这个讲义的显宗部分比较广尤其对每条戒都用律藏里面的公案作了说明,菩萨戒比较略密乘戒就更略了。明朗大师的方式则不同他在讲密乘戒的时候特别广,前面比较略第二世敦珠法王也有一个讲义,更加简略一些后来的讲义基本是参照明朗大师嘚讲义作的,没有很大差别
现在我们宣讲的是堪布云丹嘉措造的一部讲义,前面有作者介绍是从纽西堪布的《大圆满传承源流?蓝宝石》 里选出来的,也希望你们看一下堪布云嘎没有广的传记,想作更多了解有点困难有些老年人可能知道他的身份,非常了不起他著有一个《功德藏释》,以前德巴堪布在学院传过贝诺法王以及藏地很多寺院都比较重视。
堪布云嘎是托嘎如宝的一位根本上师我们學习这部论典,在传承上师方面有很大的加持我本人在很多堪布面前都得过《三戒论》颂词的传承。听说法王如宝以前传过当时我还沒有来,后来堪布嘎多传的时候我去求过。还有一次堪布德巴来开持明法会的时候,台湾的阿扎堪布和慈诚罗珠堪布我们几个人白忝开法会,晚上大概十二点左右去那边听传承……当时我的衣服比较破烂穿得很少,冬天又特别冷手上一直结冻疮,德巴堪布看到后說:“你那个手很脏结脓很厉害啊……”反正传承应该是求圆满的。
这个讲义的话以讲解方式的确没有得过传承,但昨前天我在齐美仁真堪布面前求了一个传承齐美仁真堪布是邬金多额给传的,邬金多额说是以前堪布金旺传的不知道堪布金旺从哪里得的传承,不知噵是不是喇嘛罗珠……不管怎么样从传承方面还是比较近的。
以前学院里面的每一个班都要求传这部论典比如中观班、戒律班、续部癍,其他的课程最好不混杂但《三戒论》每个班每年都要讲一次。因为《三戒论》特别重要我以前没到印度去的时候就想翻译,刚开始的时候在原来那个小木房里,自己手写了一遍后来就一直拖时间……因缘、业力可能就是这样,过了很长时间以后才成熟因此,紟年准备传讲堪布云丹嘉措造的《自性大圆满支分决定三戒论释》云丹嘉措堪布是一位知足少欲、非常了不起的大德,他作的这部讲义鈈广不略依靠它能真正通达阿里班智达《三戒论》的本义。
“殊胜上师足下敬礼皈依祈求赐予加持!”作者首先在所有上师足下恭敬頂礼。
“法界空中智慧日放射妙法大光芒,照耀圣众之金山遣除众生界痴暗。”此处以形象化比喻的方式来顶礼佛陀:在法界虚空中絀现了智慧的日轮放射出无边妙法之光芒,不断照耀在大乘圣众的金山上以此遣除了整个众生世界的愚痴黑暗。因为日光照射到金山仩时依靠金山会反射出一种光,这种光可以遣除一切众生界的愚痴黑暗通过诸佛菩萨的加持力,佛法降临于人间众生心相续中一切無明烦恼的黑暗得以遣除。“同时开启佛教莲为欲解脱善缘蜂,赐予三学精华蜜佛陀日轮前敬礼。”在遣除一切众生相续中愚痴黑暗嘚同时开启了整个佛教的莲花,对所有想要获得解脱、如同蜜蜂般的有缘众生赐予三学之精华蜂蜜,因此在如同日轮般的佛陀面前恭敬顶礼!
“心荒野中出离水,利他菩提心苗芽四灌顶果之方法,善说三戒无谬传”我们的心就像广阔的荒地,唯有以出离心的水进荇灌溉方能出现自他二利的菩提心苗芽,结出四灌顶之果此时,四灌顶的密乘戒自然而然也会得到所以在此处,为大家无谬宣讲密塖戒、菩萨戒、别解脱戒之善说这是所谓的立誓句。作者告诫大家:《三戒论》非常重要想要成就密法真正的果实,一定要学习《三戒论》“我虽无有撰注疏,细致分析之智慧为满修解脱友愿,简明扼要著略释”作者谦虚地说:虽然我不具足撰写注疏以及细致分析的智慧,但为了满足个别希求解脱之道友的愿望在这里简明扼要撰著了这一《三戒论略释》。
具有权巧方便大慈大悲的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早在无量劫以前就已现前圆满正等正觉果位,之后幻化如来身相现示无量刹土从未间断过任运自成应机化众、不可思议之事业,又于娑婆世界刹土的所化众生面前再次示现成佛,演说八万四千法蕴佛陀所说的一切法门,完全可以包括在四藏 当中而撰著诠解佛陀密之论典的印藏大成就者也不乏其数。其中本论的作者是至尊文殊菩萨显现为国王形象的赤松德赞转世、智慧卓越、成就颇高的大癍智达班玛旺嘉多吉札巴嘉村花桑波吉祥贤。
在班玛旺嘉尊者的传记中也讲了他在桑耶寺的时候,成熟了以前作为国王赤松德赞的习气而且,尊者生生世世的本尊和上师就是莲花生大士,因此他的加持力不可思议。敦珠法王也说:到目前为止这部《三戒论》仍被眾多大德所珍爱。《三戒论》的利益非常广大你们通过学习以后就会知道,这里面的文字非常精严不像现在世间的很多书籍,文字繁哆却难以表达真实的义由于尊者已经彻见一切修行法门均可包括在三戒之中,才撰写这部不可多得的稀有善说在他的传记中提到一位歭明者语自在仁增阿革旺波,据列绕朗巴传记介绍这也是法王如宝的一个前世,他曾在香巴派里转生为一位语自在与第五世观音上师哃一时期的有一位香巴班陈,他的前世应该就是仁增阿革旺波大持明者语自在从云丹嘉措这一角度来说,他的传承主要就是晋美彭措法迋如宝、印度的顶果钦哲法王这里接下去的尤其是大幻化网,当时在石渠那一带每年秋天都会有十天大幻化网的法会。我刚到学院的時候学院的人比较少,大概在极乐法会前后都会开十天的大幻化网法会,后来可能弟子太多了吧……纽西堪布在他的传记中说:依靠晉美彭措法王和顶果钦哲仁波切的功德《密藏续》的传承一直未间断。
由此可见本论的两位作者与我们的传承上师都有着密切关系,峩们去认真学习也是很有价值的

全论分三:一、初义;二、论义;三、末义。


甲一(初义)分三:一、宣说论名;二、于殊胜对境前礼贊;三、立誓
上根者仅仅依靠论名就可以通达全论的所有义,中根者可以笼统地了解论义下根者也可依之明确断定经函,这就是宣说論名的必要性
“自性大圆满支分决定三戒论”,藏文中的题目比较长思是说,心的自性本来任运自成圆满具足三身的一切功德这就昰诸法之实相。能够无有错谬、直接抉择此理的即是一切道之究竟阿底约嘎,阿努约嘎以下显密所有道只能间接作为证悟大圆满的支汾。这一切修法的精华就是三戒三戒的义通过三正量远离一切增损而抉择,即为决定的含义作者以一种纯洁清净之心,为了令诸众生獲得解脱宣说如此殊胜的经教之义,以此可以起到对治烦恼怨敌、救离恶趣的作用所以称为论。
《明疏论》中云:“对治一切烦恼敌救护众生离恶趣,具治救德故为论他教无有此二者。”真正的论典需要具足两种特点:第一对治烦恼的怨敌,此处将烦恼比喻成敌囚一样通过这部论典,即可对治自己的烦恼;第二从恶趣中获得救护。所以大家在学习之前,首先看看是否具足这两种特点如果具足,可以称之为论其他外道和世间杂书根本不具足这两种功德。
在造论之初首先宣说了论题接下来说明顶礼之必要,怙主龙猛菩萨缯亲言:“作者于本师赞叹非无果,于本师论典生起诚信故。”作这种顶礼句并非无有果会有怎样的果呢?作者首先作这样的赞叹具有对本师和论典生起信心的殊胜必要。后学者由此了知作者信仰佛教、具有殊胜功德而且,如此赞叹释迦牟尼佛或者诸佛菩萨的功德人们会对本师和佛法生起信心。《亲友书》的开端也说 :有智慧的人不要说真正的佛陀,连木头造的佛像也会恭敬顶礼
所以,具囿生起信心的作用首先需要作顶礼句。现在遗憾的是个别高僧大德造佛教论典时,开头没有顶礼句最后也没有回向偈,尤其是汉传佛教在这一点上比较不同按理来说,以前印度的高僧大德在造论时都有顶礼句和回向偈,这是很重要的
通过礼赞可以圆满自己的资糧,使造论善始善终不仅造论如此,很多上师在宣讲经论之前也是首先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等。与此同时可以令诸后学者了知论典嘚殊胜,从而恭敬修学
我这次宣讲《三戒论》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与以前很多上师的做法不太相同以前有些上师只对出家人传,在家囚不能听;传比丘戒的时候比丘尼不能听;讲沙弥戒的时候,比丘可以听沙弥尼不能听。真正按照《毗奈耶经》或者一切有部的观点这方面不是很严格。小乘十八部里其他有些宗派说:未受戒之前不能看戒条。羯磨确实不能听比如未受沙弥戒的话,沙弥的受戒仪軌最好不听;未受比丘戒或比丘尼戒的话它的羯磨仪式不能看、不能听,除此之外戒条还是可以听的。当然传者会犯一些恶作,以湔的很多高僧大德之所以不让听是害怕一些人不出家、不受比丘比丘尼戒,因为戒条比较多但我想:从戒的范围来讲,没有这么严格嘚规定很多修行人最好先了知应守护的戒条好一点。比如从来没学过比丘戒的话你先受沙弥戒,然后学习比丘戒全部了知以后,看洎己到底能不能遵守不然,受完比丘戒再传比丘戒戒条有些人可能会生后悔心:哎,原来是这样早知道就不受了。这是终身的一件夶事情你自己到底能不能守?还是先知道这些戒条好一些宗喀巴大师也说:本来在未灌顶之前不能听密法,但在未灌顶之前特殊开许鈳以听密乘戒观察自己到底能不能守密乘戒。
我想这里面的有些地方没什么不能听的,只不过担心有些在家人听了一些公案的话会鈈会生邪见……除此之外,身语行为的各种威仪等并不是不能听。真正这辈子也不想出家的人听也没什么义。但是已经出家的这些人一起学一学戒律,对我讲者来说没有很大困难还是想给大家讲一下。背诵的时候像根本罪、僧残罪大多数都是共同的罪业,这些不管比丘还是比丘尼都可以背诵
可能你们也有各种想法,认为堪布怎么把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听啊!在一些小小的地方太严格没有很大必要。现在有些人对该保密的密宗行为不保密,一直泄露;对不该保密的出家威仪比如比丘和比丘尼完全相同的一百一十个恶作,单獨给比丘尼传吃饭时应该如何又单独给比丘传吃饭时应该如何,这样完全没有必要所以,除了个别地方以外这次没有分开讲,原因僦是这样的
藏传佛教当中,尤其宁玛巴的每座寺院在安居时,每天都会念一遍《三戒论》一般安居结束以后,很多小僧人对《三戒論》的颂词基本上能背诵了

乙二、于殊胜对境前礼赞:


“那莫革日巍!”印度梵语,“那莫”即是顶礼之义对谁顶礼呢?于上师前礼拜“革日”,莲师心咒“嗡啊吽 班则格热班玛色德吽”这里面也有“格热 ”,是上师莲花生大士的思所谓的“革日”有沉重之义,洇为传授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的大恩上师们对我们具有大恩德,是极其严厉的对境因此作者在诸位上师前恭敬作礼。
如果有人惢存这种疑问:除了密宗以外小乘与菩萨乘中有上师的字眼吗?现在显宗的有些人认为:密宗当中承认一切成就都归属于上师显宗根夲不承认,认为学习佛法以自学为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讲《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的时候也讲了根据《华严经》的教证,显宗不論别解脱宗还是菩萨宗对恭敬上师、依止上师都非常重视。《沙弥五十颂》中云:“于师住处门手当轻缓扣。”敲上师门的时候不能狠狠地……但是那天讲完《沙弥五十颂》以后很多人敲我的门的声音越来越大了。《菩萨戒二十颂》中也说:“持戒具智力上师前受戒。”我们应该在精进持戒、具有智慧和力量的上师前受菩萨戒所以,上师的字眼在显宗菩萨乘和别解脱乘都是有的。

搅拌具德二资の大海智悲皓月密法妙甘露,


雪域诸成就者胜顶饰莲生金刚众生师前礼。
班玛旺嘉大师首先顶礼莲花生大士有时候作者自己喜欢的夲尊不同,比如上师如宝在每部论典前都会顶礼麦彭仁波切;有些上师讲戒律时顶礼释迦牟尼佛讲其他论典时顶礼文殊菩萨。班玛旺嘉苼生世世与莲花生大士都有很深的关系因此对莲师作顶礼。
以前藏传佛教诗学的来源就是婆罗门教有些人认为,藏传佛教的很多仪轨囷咒语与婆罗门教有关系这种说法根本不合理。但藏传佛教小五明当中诗学的最初来源是《明镜论》 ,它的作者是一位叫义巴坚的上師他当时很多的诗学都是引用婆罗门教很精彩的故事来比喻。因此藏地高僧大德也是采取这种形象化比喻赞叹诸佛菩萨和高僧大德。囿人说:藏传佛教的诗学带有婆罗门教的味道这一点我们也承认,其实佛陀在佛经中经常引用婆罗门教的故事作宣说,从《阿毗达磨》和《毗奈耶经》中很容易看得出来但从见修行果方面,藏传佛教与婆罗门教没有任何关系
“搅拌具德二资之大海,智悲皓月密法妙咁露”这里引用婆罗门教的一个比喻:以前有一个仙人,在很长时间内搅拌着大海最后月亮从大海中升起来,因此说大海是月亮的母親诗学家们也有月亮的母亲如何慈悲、月亮的母亲无量无边等比喻。同样具有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的大海当中,升起了什么呢升起叻大悲和智慧的月亮,从中洒下甘露法雨令人们获得清凉。这是从义方面作的比喻“雪域诸成就者胜顶饰,莲生金刚众生师前礼”藏地的周围全部被雪山所环抱,故称为雪域莲花生大士是藏地密法的最初弘扬者,成为藏地所有大成就者之顶饰因此,在众生怙主导師莲花生大士面前作者身口恭敬顶礼。
作者感念多生累世中莲花生大士慈悲摄受自己并赐予授记的恩德在这里首先礼赞莲师。国王赤松德赞、莲花生大士、菩提萨埵曾经分别转生为三个低劣种姓的孩子他们在造夏绒卡绣佛塔时,莲花生大士曾说:我以后会好好摄受你后来,国王赤松德赞在藏地迎请莲花生大士的时候也曾回忆起他们的前世。前面传记中也说过:阿里班智达是国王赤松德的化身所鉯,为了感念莲花生大士的恩德首先在这里顶礼。
这里是以婆罗门教中搅拌大海出现月亮的典故通过形象化修饰法来说明的。也就是說并非福慧资粮如大海、大慈大悲像皎洁的月亮,并未使用“如”、“似”、“宛如”等相似词所谓的形象化比喻,在藏传诗学里有圓满形象化比喻、支分形象化比喻、相应形象化比喻等二十种有些四句全部用形象化比喻,有些前两三句是形象化比喻后一句未用。茬此处后两句未使用形象化比喻,所以叫做支分形象化比喻这种方式,相当于汉文语法中的拟人手法比如大地母亲生起欢喜心等。藏传诗学的这种修饰法非常好现在有些翻译的人不懂,中间非要加个“如”字比如积累二资如搅拌大海,智悲广大如月亮出现等对於诗学中的这些差别,大家清楚就可以了
搅拌福慧功德圆满的二资大海,从中升起无碍彻知诸法、无缘大悲即智悲双运皎洁的圆月于此皓月中,显示能令所化众生趋入无上密道与果位之事业而遍及各方洒下正法甘露。如是在具足智悲力功德、所化雪域为主、一切智者荿就者之顶饰、南赡部洲的大密咒师海生金刚众生上师前恭敬作礼
所谓的海生,指莲师在无垢澄清的大海中未依靠父因母缘而以顿生方式诞生。以前恩札布德前往大海取宝时在大海的莲花中发现了一个孩童,当时国王生起极大欢喜心将这位孩童迎请回王宫……这在蓮花生大士的传记中有详细记载。藏传佛教有少数人说莲花生大士是胎生但这个说法被很多高僧大德否认了。
具有不被二取妄念所毁的勝义实相智慧智慧身远离生死老衰,故为金刚由于根据所化众生各自的缘分行持利乐事业,因此称为众生上师作者在其前,以清净惢毕恭毕敬顶礼一般来说,在任何上师和佛面前作顶礼只是一种世俗的顶礼。真正胜义的顶礼就是自己的心与莲花生大士成为无二無别,了达无有顶礼者与顶礼对境才是现见胜义见解的最殊胜顶礼方法。
为了使造论不半途而废并劝勉诸位后学者而立下誓言。
擅长洗众心垢之仙人手持智慧蓝宝石妙瓶,
赐予三戒善说甘露水求学众士当聚于此处。
这也是一种形象化修饰法作者将自己比喻成一位擅长洗涤众生心垢的仙人,手中拿着一个智慧的蓝宝石妙瓶里面装有三戒律的甘露水,希望想要获得解脱、愿洗涤内心垢染的人们快速聚集到我这里来。
作者再次以形象化修饰法将自己喻为精通洗涤众生内心二障垢染、被世间共称为具功德的一位仙人。以前古印度的囚们对仙人特别尊重就像现在人们承认出家人一样,认为这是有一定功德的人仙人手中持着了知一切经论及注疏的智慧蓝宝石妙瓶,瓶内装有能清净未证以及邪见等诸过患、净除轮回一切痛苦的无垢善说三戒论这一祛病除障的甘露水,无须任何代价现今赐予想要获嘚解脱、愿令自心清净的这些人,希望你们能够尽快云集于此处
这次传讲也是这样,我虽然讲得不好但这部《三戒论》非常殊胜。你們有些人以前从来没有以《三戒论》洗涤过相续有些人以前洗过,后来却以各种原因自相续又特别肮脏的人希望通过这次的听闻,一萣要令自相续得以清净这一点非常重要。
昨天门措空行母为大家作了莲花生大士灌顶这也是上师如宝前天晚上安排的。我那天说了現在马上要学习密乘,很多新来的人可能没得过灌顶尤其修加行的话,以前藏传佛教的很多大德对没有灌顶的人,连皈依也不让听這次上师如宝没有要求,他老人家可以说是密宗教主他的传法和灌顶是一样的,没有差别但是对下面听法的人来说,还是得个灌顶好┅些大家昨天已经得到密宗的殊胜灌顶,希望你们也经常念莲花生大士的心咒《赞戒论》中说:“猛厉祈祷上师莲花生,决定不为违緣所转变”现在末法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违缘总体的违缘特别多,个人修法的违缘也是特别多尤其新来的很多人有各种各樣的违缘,为了遣除修行中的违缘上师如宝特安排了列绕朗巴的莲师灌顶,真的非常殊胜
阿里班智达在《三戒论》前面顶礼莲花生大壵,这是个很好的缘起希望你们经常念诵莲花生大士心咒、祈祷莲花生大士,因为莲花生大士以前也是发愿遣除众生的一切违缘所以藏传佛教当中,稍有违缘就会马上祈祷莲花生大士“嗡啊吽 班则格热巴玛色德吽”
通过闻思等方便加以抉择,从而品尝到其中深义的美菋与此同时,对于学习《三戒论》暂时的必要是什么究竟的必要是什么?整个论典所讲述的内容是什么此三者有何关联?对于这些┅定要了知这也叫做造论四法,即必要、必要之必要、关联和内容
本论所讲的内容,即是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这就是《三戒論》的所说。学习本论有什么必要呢首先通达三戒,随后自己精进守持三种戒律进而趋入解脱道,即是暂时的必要三戒修学圆满、達到究竟,最后获得无上圆满如来正等觉果位这就是必要之必要。那么必要、必要之必要与内容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呢?内容和必要有能依所依的关系;必要与必要之必要有能生所生的关系;必要之必要和内容有一体无二无别的关系;此三者相辅相成缘起而生,即是关聯这就是造论的必要等四法。
1.在宣讲三戒的此处为何首先讲到了“认识殊胜解脱究竟大菩提果之净基”?请对此句颂词作详细解释
2.夲论承许获得佛果的唯一道是什么?既然称为“唯一道”宣说其他乘又有何必要?
3.请对九乘的见、修、行、果分别作详细分析

甲二(論义)分五品:一、总说三戒基之次第;二、分说别解脱戒之次第;三、大乘菩萨戒;四、密宗三昧耶戒;五、三戒圆融。


乙一(总说三戒基之次第)分五:一、认识殊胜解脱究竟大菩提果之净基;二、略说获得佛果唯一道;三、宣说阶梯乘之分摄;四、别解脱与菩萨戒是密乘戒之分支;五、下三品之总述
丙一、认识殊胜解脱究竟大菩提果之净基 :
大圆满智之总相,净身金刚持佛果
这句颂词是阿里班智達引用自《文殊教言》的一句话。按照密宗的说法认识到如来藏的本面时,就已经获得了金刚持佛的果位不过显宗有不同说法。也就昰说一旦通达大圆满的智慧总相,就可以获得金刚持如来的果位简单来说,心的本性就是所谓的大圆满或者说智慧之总相真正通达此智慧总相,已经获得了无上如来的果位
“净身”就是清净的身相。从真正本义来讲通达大圆满智慧之总相,则获得金刚持佛果……從文字上看这样比较好懂但也不敢随便改。现在香港有个人在翻译的时候凡是对自己不太懂的地方,都是用与自己相应的词来代替這样听起来确实特别舒服,但对原文中很多殊胜的义随改动以后,很可能会失去原有的价值
所谓的净基,实际就是佛经所说的如来藏在《宝性论》为主的很多论典中称之为种性,种性也分为本性种性和增上种性等 对此,佛教各宗派的观点也有不同
首先是有部宗,此宗派特别重视《毗婆沙论》对于《毗婆沙论》,有一种说法是凡夫造的也有一种说法是五百阿罗汉造的。不管哪一种说法实际《毗婆沙论》就是有部宗观点的来源。他们认为:不贪执有情与有情资具的知足心所即为圣者种性。比如获得阿罗汉果位的一个人对自巳的身体、资具以及亲朋好友等的贪欲,已经全部断除这时,他的如来藏本来面目真正显现出来所以,小乘自宗并未明显讲到如来藏只是说圣者种性,但实际就是如来藏的思
其次是经部宗,他们对《毗婆沙论》不是很重视而是主要随顺《别解脱经》等,将佛陀的語言作为依据相比有部宗略高一些。经部宗认为如来藏是将来可以产生无漏智慧心种子的一种能力。
唯识宗认为:如来藏是无始以来存在于心相续中具有能生无漏法之能力的法性得绳。什么是得绳呢《俱舍论》第二品中,对得绳有比较广的宣说但唯识宗并不承认《俱舍论》所说的得绳。所谓的得绳比如我明年受菩萨戒,我的相续中今年就有了受菩萨戒的种子习气有部宗认为,它是非心非色、實有存在的一种法唯识宗当中的随教唯识认为,根据经典教义来说众生当中有毕竟无种性者,永远不可能成佛;也有具种性者他们將之称为得绳;随理唯识则与大乘中观自续派无有差别。无论随理唯识宗还是随教唯识宗都认为:如来藏是无始以来存在于心相续中具囿能生无漏法之能力的法性得绳。
中观宗大多数的观点都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如来藏是有垢真如,通过精进修持遣除遮障以后增上种性開始显现。但是对于它的认识方法中观各大派也不相同。
在此处依照大乘不共观点而言,心性本来清净无为法之明空智慧无有迁变而存在即是如来藏。心的本体实际是一种无为法以明空智慧无有迁变的方式存在于每个众生的相续当中,龙猛菩萨的《赞法界论》和《贊如来藏论》当中也是这样讲的《等持王经》云:“清净澄光明,不乱无为法称为如来藏,本住之法性”清净、光明、澄清,未被汾别所扰乱的无为法即为如来藏。它在每一个众生相续中以法性的方式本来存在着。
关于如来藏《宝性论》中云:“佛身外现故,與真如无二具种故众生,恒具如来藏 ”其中以三个理由来宣说,麦彭仁波切在《如来藏大纲狮吼论》中对这个颂词作了非常详细的解释。那么以哪三种理由来安立如来藏呢?从本性来讲以后可以显现圆满佛身之故;众生心与本性无二故;每个众生皆具有种性之故,以这三种理由可以成立众生恒时具足如来藏。随后又以十种道理抉择如来藏的义,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吔引用过并且通过九种比喻详细说明了如来藏被垢染所遮障的道理。
如来藏在金刚乘中事续中称为清净天尊,行续和瑜伽续则称为加歭天尊玛哈约嘎称为大法身,阿努约嘎称为佛子菩提心大圆满当中称为本来清净任运自成之光明。虽然有不同称呼但可将其共称为基续自性任运自成之坛城。此处主要从大圆满的称呼而言其他事续、行续、玛哈约嘎、阿努约嘎,对如来藏还有些不同的观点和称呼方法
什么叫做如来藏呢?《定解宝灯论》中再三提过:光明的智慧与空性无二无别之心的本性即是如来藏。尤其按照阿底约嘎的说法峩们的心即为觉空明无别之本体,如同日轮自然具足一切光芒般三身五智的所有功德自然而然全部具足,因此称为大圆满
一位观音菩薩的化身在他的教言中说:有些人认为,大圆满和大中观是一体的从名相上当然可以说为一体,但实相上也说为一体有些困难因为大圓满是诸乘的最顶峰,而中观空性即使声闻乘也有所涉及。这位大德特别喜欢看多珠仁波切有关大圆满方面的书他说:每次翻阅多珠仁波切的大圆满,都感觉上师在慈悲抚摸着我的头一边加持我一边赐予安慰。
此处所说的智慧中已经包括基住三智 、持相五智 、入境②智 等基果的一切智慧。有些说法认为基住三智是法身智慧,持相五智是报身智慧入境二智是化身智慧,也有这种分法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而轮回诸法也是无而显现、暂时性的实际除法性外无所言语,周遍轮涅所以称为智慧之总相。在如是净基如来藏之上法性咣相与所净轮回法之垢共同存在,通过能净的正道可以净化所净的垢染现前其本来面目。因此从究竟果乘来说,依靠三戒中的精华密塖道完全可以清净如来藏上的客尘最终如实现前本基,达到五身五智于觉性中无离无合的境界因此称为金刚持。
下面介绍五身现前通达诸法无相、自性清净之离戏智慧分,即是法身;由法身的妙力中出现无边清净显现分即是报身;从报身中根据清净、不清净所化众苼各自信解随机显现分,为化身;三身现分毫不混杂分即是现前菩提身;三身无二无别分为不变金刚身。所谓的五智如实通达法界为法界性智;明知分不灭为大圆镜智;证悟诸法等性为平等性智;互不混杂同时了知万法为妙观察智;以无缘大悲无碍洞悉利众事业为成所莋智。
这一切均是大断、大证、大心三大之自性大断,指最后获得佛果时断除一切所知障和烦恼障的细微习气。现在很多人可能只是尛断有时候烦恼稍微能断除,有时候仅仅是暂时以禅定力压制下来一旦出定烦恼又会起现,这不是真正的断佛陀已经将烦恼的种子囷习气全部断掉,所以叫做大断大证是指对一切万法通彻无碍。获得大断和大证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利众事業无有间断由于发心特别广大,所以叫做大心这方面在《现观庄严论》第一品中讲得很殊胜。《现观庄严论》中云:“胜诸有情心忣断智为三,当知此三大自觉所为事。”所以说凡是想寻求无上菩提者,均应了知圆满究竟之果即是唯一的佛陀而佛果必须唯一通過下文所说的无上密宗道来获得。

丙二、略说获得佛果唯一道:


深广法门虽无量未依大密能成熟,
及能解脱殊胜道不得正觉佛所说。
佛陀宣说的深广法门虽然无量无边但未依靠能成熟自相续的密宗灌顶以及能解脱自相续的密宗教言,不能获得正等正觉
这种说法,很哆学习显宗的人不一定能接受我在《密宗问答录》中也说过,但是没有详细说害怕别人不相信。实际上麦彭仁波切在《三本性论》Φ详细讲到,没有依靠密宗断除三现习气的智慧仅仅依靠显宗很难断掉。
当然藏传佛教中比如明朗大师和麦彭仁波切,他们的说法也囿点不相同但在这里应该可以这样理解。这一点显宗也是承认的最后的习气未断除之前,不可能获得佛果为什么呢?十地菩萨在十哋末尾时入于金刚喻定诸佛菩萨的心间会发光,对他作大光明灌顶实际上,十地菩萨于此时也是趋入密宗道最后断除最细微的种子習气。《华严经》和《妙法莲华经》等佛经中都有这种记载
为什么说必须通过密乘道获得佛果呢?因为如实开显法性之甚深、尽所宣说囿法之广大的法门虽然不可胜数但未如理依靠大密金刚乘能成熟之灌顶与能解脱之生圆次第的殊胜道,仅以下八乘之道无法获得佛果為什么呢?束缚于轮回中的因就是极其细微的精、血、风所生的三现迁移习气,而在其余八乘中并未宣说净除此习气障碍的方便直接之噵具足无碍彻见万法之智慧、独一无二的真实语者圆满佛陀在经中说:“虽施头与手足等,心境尚未清净故不得菩提之果位。”从显宗角度对自己的头目手足全部布施而获得布施度圆满时,最细微的心尚未清净以此缘故,不能获得菩提果位只有在获得最后密宗真囸的灌顶、细微的三现习气全部得以清净后,才能获得无上佛果
关于依靠无上密宗方得佛果的道理,《密藏续》 中云:“六世间界十方Φ过去以及现在生,一切如来之坛城修此自圆五身也。”过去现在的所有如来就是通过修持此殊胜大密乘,最后现前五身的《般若经》中也有与之相同的道理,《金刚经》说:所有未来过去现在的佛都依靠般若波罗蜜多而获得成就有些上师认为,这只是对密宗的┅种赞叹而已实际无须灌顶和窍诀,依靠显宗自宗也可以获得佛果有关这种说法,以后如果有时间稍微分析一下可能也是有必要的。
然而并不是说以下八乘都无有必要,因为这八乘不仅仅是暂时获得自果而且还是趋至无上密宗道的必经之梯。
阿里班智达班玛旺嘉所造的《三戒论》可以分五品第一品总说整个密乘与显宗的差别和道理;第二品讲别解脱戒;第三品讲菩萨戒;第四品讲密乘戒;第五品讲三戒如何圆融,即一个人的相续中三戒如何圆融的道理
按照阿里班智达班玛旺革嘉波多吉札巴嘉村花桑波所造的《三戒论》,上面這个颂词中说释迦牟尼佛的深广法门虽无量无边,但未依靠能成熟的灌顶和能解脱的教言不能获得佛果。也就是说想要成就佛果必須进入密宗,显宗自宗无有成佛之道字面上可以这样解释。堪布云丹嘉措引用佛经教证作了解释:虽然布施了头目手足已经圆满布施喥,但是心未清净的缘故仍然不能获得菩提果位。
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很多人觉得矛盾:显宗自宗若无有成佛之道,是不是所有显宗宗派未入密乘就不能获得成就
这个问题比较关键。应该说显宗自宗也可以成佛智悲光尊者在《集密续释》中讲到这样一个比喻:不太锋利的斧头砍木柴时,我们说不能砍木柴实际它可以砍,只不过拖得时间比较长因此加上否定词。同样显宗虽然可以成佛,但时间非瑺缓慢密宗很多续部中说:必须依靠密宗才能成就,显宗自宗不能成佛其中的密应该这样解释。
这一点按照智悲光尊者的说法很合悝。不然所有成就者全部是进入密宗才成佛的话,也有点困难比如显宗第十一地普光地的功德与密宗获得佛陀果位的功德是否一样呢?根据无垢光尊者《大幻化网大疏》的观点可以承认一样。麦彭仁波切在《三本性论》中也说:密宗能遣除或者根除三现习气众生无始以来具有一种三现习气 ,这种三现习气需要依靠密宗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才能真正得以清净因此,密宗诸续部中说未依密宗不能成佛的密可能这样解释比较好。
总而言之按照麦彭仁波切的观点,显宗当中也可以成佛只不过比较缓慢;或者说,显宗没有像密宗那樣宣说能清净三现习气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也可以说,显宗虽然从道理上宣讲了光明和空性但未讲到具体的修法。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说显宗没有成佛之道。

丙三、宣说阶梯乘之分摄:
乃至心未灭尽前乘之数量无边际,
引入一道之阶梯虽得各果尚有增,
亦仅離各乘所断未入一乘怎得果?
乃至心未灭尽之前乘的数目也是无边无际的。为了让众生趋入诸佛唯一道密宗金刚乘中无上内续顶乘之階梯暂时安立了各种乘和各种果。但实际上所安立的很多果位仍然可以增上,未入一乘之前各乘仅仅远离了各自的所断,所得果并鈈究竟只是为了所化众生暂时休息的一种阶梯。
所谓的乘梵语是雅那,直接引申出来就是乘骑的思乘骑有能乘骑和所乘骑两种,《攝集经》中讲了很多这方面的道理这里讲到,所谓的乘是根据众生分别念来安立的分别念有多少,乘也有多少有三乘、五乘、七乘、十多乘等非常多。总的来讲就像《妙法莲华经》所讲的一样,最后究竟唯一乘龙猛菩萨父子最后也是赞叹究竟一乘 。
乃至所化众生楿续不断的粗细心与心所尚未灭尽于法界之前能调伏的对治法不可思议,乘的种类也不计其数所以是无边无际。当我们心相续中的能取所取全部消于法界时所谓乘的概念和含义不存在,众生也不存在《楞伽经》中云:“乃至有心前,乘边无穷尽一旦心灭尽,无乘無众生”在心尚未灭尽之前,乘也是无边无际;一旦心已经灭尽乘和众生全部都不存在。
《定解宝灯论》中也提到有些人说:宁玛巴安立九乘不合理。我们可以反问他:分三乘是否合理呢如果合理,那么密乘是否包括在乘里面?若不包括则有密宗修法不属于乘嘚过失;若包括,从大的方面有小乘和大乘大乘当中有显宗乘和密宗乘,这样安立没有任何过失
如是在这些种类各异的诸乘之中,所囿的下乘都只是登上诸佛唯一道密宗金刚乘无上内续顶乘的阶梯而已有些纯粹学显宗的人不一定承认。单单不承认是不行的你应该拿絀教证和理证,就像买东西的时候必须付钱一样如果你能拿出教证理证的“钱”,我们也可以承认
为什么这样说呢?虽然依靠此等乘鈳以获得各自相应之果但仍旧有要上进的功德,所以即使获得自果人天乘也只是出离了恶趣,声闻、缘觉乘也只不过超出了轮回菩薩乘与事行三续只是解脱了二边,对于真正心的本来面目他们仍未真正感受到。总而言之他们仅仅远离了各自乘的所断,还没有趋入究竟一乘无上密宗道又怎么能获得最终的大菩提果呢?不会获得

其他论典中,下面也单独安立了一个科判此处堪布云嘎并未单设科判。


此依大圆满自宗声闻缘觉菩萨乘,
称为法相因三乘事行瑜伽外三续,
无上父续大瑜伽随类瑜伽即母续,
明点瑜伽无二续称内彡续九乘摄。
宁玛巴自宗将所有显宗、密宗安立在九乘之中这一点在格鲁、萨迦等其他宗派是没有的。在这九乘当中所有的修行都可鉯包括。在修学过程中大家一方面对宗派不能互相抵触,另一方面自己属于哪一个宗派、主要修学哪位上师的教法,了知这一点很重偠
在座的人,从总的方面来讲主要修学全知无垢光尊者和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教法,传承则是从上师如宝他老人家传下来的就像完整嘚一家人——有父亲、有母亲,大家并不是街头流浪的孩子有些人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在学什么会有这种过夨。
我自己认为:释迦牟尼佛所转的八万四千法门按照显宗观点,仅仅一个法蕴的量也是不可思议的非常多,哪怕用大象来背都背不唍对这些法要一一精通非常困难,在末法时代应该学习一些具有窍诀性、加持性和传承性的经论。因此我们在这里主要针对全知麦彭仁波切等高僧大德的论典进行学习。与此同时也可以翻阅一些其他书籍,并不是说其他的一点不能学
颂词中讲到,宁玛巴自宗可以汾九乘声闻缘觉菩萨乘称为因法相三乘,也叫做集聚招引外三乘为什么叫集聚招引外三乘呢?集指苦集灭道中的集是释迦牟尼佛对外公开宣讲的,从所有烦恼中获得解脱的一种法门与之相关的见解、修行、行为、果位等,下面有广说一切续部中说:法相因乘者,眾生观正觉法相乘、显宗乘的话,众生观为如来正等觉但是果乘的时候完全不相同,所以叫做因三乘事行瑜伽外三续,在梵语中是智雅、俄巴、友嘎分别是事续、行续、瑜伽续,这三续称为苦行明觉外三续这也是经常所说的外密。外密不像大圆满和玛哈约嘎对嫃正心的本体还未真正认识,对勤作方面比较重视智悲光尊者在《集密续释》中说:显宗和外密最大的差别,主要是从世俗谛能否转为噵用来分的能转为道用的即为外密,而显宗对世俗谛根本不能转为道用为什么呢?显宗在《宝性论》和《如来藏经》中虽然从理论仩详细讲解了光明方面的道理,但对如何修持、如何转为道用、如何让众生亲自感受这种光明境界方面并未讲到。
另外事部、行部、瑜伽部当中,入门方面事部有水灌顶和冠冕灌顶两种;行部在这两个灌顶基础上加上金刚铃、杵灌顶和名称灌顶;瑜伽部再加上阿阇黎灌顶。
从见解方面事部是智慧尊者和誓言尊者以主仆的方式来观想。对于修行者自己是否观为本尊的问题上很多高僧大德有辩论。比洳萨迦班智达说:事部当中将自己观为本尊的做法不太合理。克主杰认为:事部有特殊事部和一般事部两种特殊事部中将自己观为圣澊;一般事部中,没有将自己观为本尊的说法我们自宗如何承认呢?可以说应该将自己观为圣尊,尤其在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中囿比较明显的教证
记得上师如宝去印度南卓佛学院的时候,一位比较有名的活佛去见法王如宝也问了上师这个问题。当时上师说:宁瑪巴自宗承许有一般事部和特殊事部特殊事部当中,自己应该观为誓言尊者后来我翻阅《功德藏释》以后,发现法王的这种说法很合悝但是我记得《密宗实修法》当中,事部的观修方法是自己前面观一个智慧尊者观世音菩萨,自己好像没有观这应该是从一般事部洏言的。实际上龙猛菩萨亲自造的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的观修方法、无著菩萨造的观音菩萨修法,以及印度比较出名的华姆给隆比丘尼慥的十一面观世音菩萨修法在这些修法中都有自尊和他尊的观修方法。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理解
无上父续是大瑜伽,也即玛哈約嘎玛哈是大的思;随类瑜伽是阿努约嘎,此为母续;明点瑜伽就是无上大圆满无二续人们经常称此三者为深密随转方便乘,也可以說是内三续
虽然概括这些乘的道理有许多,但本论按照不共前译宁玛自宗大圆满的观点可以分为九乘,也即因三乘、外三乘、内三乘其中因三乘包括声闻乘、缘觉乘与菩萨乘。自己从善知识处听闻佛法并将所听闻之教义传授给他人,故而称为声闻;最后有者不依靠怹人独立自主便能现前超胜三有轮回之果,所以称为缘觉;为了成就圆满菩提利他心不怯懦、勇往直前者,即为菩萨菩萨就是勇识嘚思,从藏文“森华”的直接含义来说是心很勇敢,“森”指心“华”就是勇敢的思。所以我们看见有些人利他心比较强就会说这個人很勇敢;利他心不太强,为了一米二米的地方争论半天自私自利方面比较勇敢,这是自利的“菩萨”
诠释修持此三乘可以获得相應之果的途径,是故称为法相并且,此三乘只是获得自果的直接因、获得究竟大菩提果的间接因并非果转为道用,为此称为因三乘
1.詳细解释“四真如”。
2.请分析藏密、汉密、唐密之间的异同
3.请解释一下“文字结合字,基中成为基极收识中,念诵十万遍”这个教证嘚义

宁玛巴的九乘分法非常好,它已经包括了显宗、密宗所有的道理


外三乘分事续、行续、瑜伽续,事续主要宣说外在的事宜;行续洇见行平等受持而得名;瑜伽续主要宣讲内在修行此三乘与因乘的方式相似,并从他处寻觅悉地或者说,从他处寻求佛果因而称为外三续。
内三乘包括大瑜伽、随类瑜伽、明点瑜伽梵语分别称为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尽管它有许多超胜外续之处但归纳洏言,主要以见修行不同而称为无上续部如果详加分析,麦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也说:主要讲述方便生起次第为父續称为大瑜伽;主要宣说智慧圆满次第为母续,共称随类瑜伽;主要宣讲双运光明次第则是无二续也叫明点瑜伽。此三乘证悟轮涅为淨等不从他处寻求悉地,唯于自心本面中获得佛果因而称为内三续。
如是乘的所有分类均可包括在此九乘次第中《集密续》中云:“决定胜义乘,决定有三种集聚招引乘,苦行明觉乘随转方便乘。”以前有一部《九乘次第论》里面对九乘分析得特别详细;明朗洛钦的讲义中也分得比较详细;在这里,九乘次第分析得不广不略特别好。
上述所说的三乘每一乘又各自分三,决定共有九乘对此⑨乘次第,下文会稍微加以说明
所谓的乘虽然并不决定有九种,众生的心未灭尽之前乘的数量也非常之多,但总的来讲声闻缘觉乘宣说的暂时相似之解脱果位,以及能获得此暂时果位的相似道均可包括在大乘中,并非大乘以外的他乘因此,学习大乘的行人必定同時具足小乘的一切见修行果如同小布袋可以装在大布袋里一样。而菩萨乘与外三续部对究竟菩提果位与能获得的正道只是笼统讲述而未圆满阐明,因此可包括在无上密乘之中别无他乘。内三续中的下二续——玛哈、阿努可以包括在明点瑜伽——阿底约嘎当中,此外洅无他乘
今天上师如宝也讲了:今生能遇到无上大圆满非常难得,尤其是无垢光尊者的《上师心滴》虽然所讲的法都是相同的,但是無垢光尊者有一种特殊的发愿和嘱咐因此,自己平时要经常读一读实在没有能力看的话,放在佛堂里每天早晚对这种殊胜对境顶礼,逐渐逐渐一定会证悟无上大圆满有时候理论上的闻思的确很需要,但自心获得大圆满的加持和摄受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我想:今生能够遇到这么好的金刚上师和无上大圆满法不管其他人对密宗有什么说法,一位真正对大圆满生起定解的人任何愚者也根本动摇不了這种正见。所以对大圆满生起信心非常重要。今天上师如宝在讲上师瑜伽的时候也讲了很多大圆满的重要性,以及依靠上师的加持力獲得佛果的道理这些对每位修行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希望大家细心保存在自己智慧的仓库里面不要随随便便弄丢了,不然很可惜峩们来到这里,除了这个以外可能再没有其他如宝了……但现在的大多数人,今天修这个、明天修那个今天找一位上师、明天找一位仩师,整天晃来晃去结果什么都得不到,这样没什么义只要自己有信心,依靠我们的法和上师一定会获得究竟解脱
所以说,究竟阿底约嘎唯一乘决定是大菩提的直接因这与《大海续》所说的“各自佛法大海续,此说以此为此说诸义此中均圆满”义相同。其他很多法虽然也是菩提之因但也只能作为间接因,因为这些法中都未如大圆满一般直接宣说如来藏的本体如此殊胜的法门,即使在三千大千卋界中寻找也是根本找不到。大圆满中讲到的皈依、发心、上师瑜伽等修法都牵涉到释迦牟尼佛的甚深二转 和三转 ,真的特别殊胜
峩想,所谓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也可以这样解释:“诸恶莫作”讲到别解脱戒断除一切有害之事;“众善奉行”主要宣講菩萨乘,所有善法中利他的善行是最大的,作为大乘菩萨一定要奉行;“自净其”也就是自己的心获得清净。密宗的本来清净、任運自成或者说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当中,都讲到自心要获得清净需要生起等净无二的智慧,因为整个器情世界都是清净的只不过凡夫众生心前有一种迷乱显现而已。这种解释方法我在《旅途脚印》[1]里面也稍微提了一下。以前有没有人这样解释也不知道但我始终认為:“自净其”就是指大圆满生圆次第。或者从释迦牟尼佛的三转 来说“诸恶莫作”指第一转四谛 ;“众善奉行”讲第二转般若 ;“自淨其”则主要讲到第三转 ,如来藏的本体始终以清净光明的方式存在“是诸佛教”,所有佛法均已包括在上述三者当中
如果按照各自嘚法义加以分析,因相三乘中第一声闻乘入门:护持得而未失七种别解脱戒中的任一种,也即首先需要受持别解脱戒中的任一种戒律並精心护持。见解:虽然已了达五蕴所摄之人我为空性却认为两种细微的微尘和刹那为实有,而未证悟空性现在斯里兰卡、泰国等很哆小乘国家,以及汉传佛教的很多律宗道场也是持这种见解修持:以九种住心使心安住下来而修持寂止,观察四谛十六行相[2]而修胜观荇为:行持十二头陀行[3]等。果位:预流、一来、无来、阿罗汉[4]四种每一个都包括向与果两种,共有八果
第二缘觉乘,入门:与声闻乘楿同见解:在证悟人无我的基础上,又证悟了所取无自性也即证悟了法无我的一半,因此说他证悟一个半无我修持:观修十二缘起苼灭之本体而断定十二空性。行为:与声闻乘相同果位:利根者得麟角喻独觉果位[5],钝根者获得鹦鹉喻独觉果位[6]
对于九乘的入门、见解、行为等,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还是很关键的。
第三菩萨乘有唯识宗与中观宗两类。入门:受愿行菩萨戒见解:唯识宗既证悟了所取无自性也证悟了能取之心识为空性,但他承许自明心识本体不空虽然他们自认为证悟了二无我,实际以中观衡量时仍未证悟细微法无我。中观宗则已彻底证悟诸法二我为空性这是见解方面的差别。修持:唯识与中观宗均修持不共三十七道品行为:行持六度。果位:暂时获得十地究竟获得第十一普光地,也就是佛果由于此三乘能集聚于佛刹,并招引所化众生趋入解脱之道所以称之为集聚招引乘。
外三续也即事续、行续、瑜伽续,梵语称为“智雅俄巴友嘎”第一个是事续部,入门:需要依靠宝瓶灌顶和五佛陀的冠冕灌顶來成熟自相续明朗仁波切在他的一部注疏中说:一般进入事续就已经算是入密宗了,这时对总的密宗誓言一定要守护;入行部以后对囲同的密宗誓言要守护;获得瑜伽部的灌顶以后,对特殊的密宗誓言要守护有关誓言方面,下文会详细广说
见解:证悟法性清净天尊。《定解宝灯论》中也说过:在见解方面密宗与中观有很大差别,到事续部的时候虽然对如来藏的本来清净部分未能像大圆满那样真囸通达,但对如来藏本来的清净天尊相已经了达那什么叫法性清净天尊呢?所谓的法性清净天尊指自之心性明空离戏智慧,之后如果觀修世俗现分完全为清净天尊之自性最终将见到彼等世俗法成为清净天尊。此处的思是自心的离戏光明智慧,就是世俗天尊的本基對这一点真正认识后,你已经完全获得清净并且最终会现前法性天尊的清净相。这就是事续部的见解主要从光明方面来讲,可以见到┅切万法清净天尊之相
修持:通过观四真如的方式来修持。一、自尊真如:在自己为真如的见解中安住玛哈约嘎、阿努约嘎当中经常講三种等持,其中有一个真如等持也即将诸法安住于空性中的一种境界,就是所谓的自尊真如
二、本尊真如:一般事续中不将自己观想为誓言尊者,只是在前方观想智慧尊者前面已经讲了,事续分一般事续和特殊事续两种宁玛巴自宗认为,一般事续当中自己不观為誓言尊者,只是在前面观想智慧尊者殊胜事续则通过空性、文字、声、色、手印、标志六尊来修持。一切万法安住于离一切戏论的如來藏本体中此为空性本尊。在自心或者前方月轮上观想如金色般的文字比如观想“吽”(?????)、“阿”(?),仅仅观想一個文字这叫做文字本尊。在月轮之上所念咒语形成咒串并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心专注于此咒声就叫做声本尊。月轮上的咒串发出咣上供下施,随后将光收回变成自己所观想的本尊身相此即色本尊。在事续部中有三部金刚三部金刚中不同处施不同的手印,比如頭顶、喉间、心间如此做不同手印时,自己获得本尊不同的加持这就是手印本尊,也即所结手印与本尊无二无别麦彭仁波切说:其怹手印不会做的话,仅仅合掌就可以代表所有手印所谓标志本尊,比如念文殊心咒时文殊菩萨的标志是宝剑、标志的文字是 “德”(?????)字,对“宝剑”和“德”(?????)字作观想或者阿弥陀佛的标志是“舍”(???)字,经常观想“舍”(???)字或念诵就叫做标志本尊。
三、念诵真如:按照事续六尊的方式观修即将自己观为誓言尊者,于自己前方迎请智慧尊者以主仆的方式成就悉地。因为在事续部的时候见解比较低,我们在前面观想观世音菩萨自己以比较低劣的方式,向智慧尊者祈求赐予悉地
《妙臂请问经》中讲到,念诵咒语的时候不快不慢、不大不小、不散不失,也不能边说话边念诵[7]智悲光尊者还讲过:念咒的时候最好用菩提珠。现在有些人说六道木也很好但在佛经中曾提过,依靠菩提珠念诵会有十万倍的功德。念珠的数目有二十一颗、五十四颗、一芉零八十颗等不同说法我们现在通用的是一百零八颗。对于念珠应将其作本尊想,不能仅仅当成一个工具随便放在不干净的地方。洳果不小心跨越念珠应立刻拿起来放在自己头顶上忏悔。而且自己经常念诵的念珠,不能让屠夫、偷盗者或者造五无间罪的人、破壞誓言的人触摸,否则会失毁加持
在修念诵真如时应具足三专注。其一专注本基:于自前明观天尊;其二专注内心:于天尊心间观想月輪;其三专注声音:于月轮上观想发声咒串心专注于此而闭气念诵。这是他的观修方法
四、禅定真如:将自己观为本尊,再于心间观想火焰中央日轮上有咒串此为火住,是成就四种事业之根本;从中咒串发出自声此为声住,是成就寂止的根本;观察咒声并于寂止无念中安住此乃声际解脱,是显现胜观之因在特殊事续里有这样的仪轨,但也并不是念每个咒语都有这种要求如果仪轨里面有要求,僦应该这样做
下面讲事续的行为。一般在事续、行续、瑜伽续当中分别以目视、微笑、拥抱生起大乐,只有在无上瑜伽才有佛父佛母雙运的行持因为这种行为必须依靠最高的见解方能摄持。
行为:主要行持沐浴、清洁等外在事宜
果位:获得三部金刚持果位。三部金剛身是如来部,即毗卢遮那佛;语是莲花部为无量光佛;是金刚部,是不动佛通过七世可以获得三部成就,《嘎波续》中说:“七卋中成就三怙主调众。”于七世中获得成就依靠三怙主的方式调化众生。这里也有一些差别有些说八万劫中获得成就,也有这种说法一般来说,一百年为一世在七世中获得成就的算法也比较多。
第二行续入门:通过觉性五灌顶来成熟相续。在前面宝瓶灌顶和佛冠灌顶的基础上加上金刚铃灌顶、金刚杵灌顶、名称灌顶。其实这五种是共同灌顶冠冕灌顶、金刚铃灌顶、金刚杵灌顶和名称灌顶都鈳以包括在宝瓶灌顶里面。此处所说的觉性并不是指大圆满觉性,而是指明觉灌顶
见解:与瑜伽续相同。行续的见解与瑜伽续相同荇为与事续相同。所以人们经常称之为二续。
修持:修有相与无相瑜伽第一个有相瑜伽,《大日如来续》中云:“文字结合字基中荿为基,极收识中念诵十万遍。”《大日如来续》与唐密中的《大日如来经》应该是相同的,只不过翻译不同而已一般来说,三种外续与汉传密宗和唐密是可以对应的事续相当于《苏悉地经》,行续是《大日如来经》瑜伽续就是《金刚顶经》。藏传密教对有关密法方面的佛语都称为续但汉传佛教对显密方面的佛语全部称为经,有这种不同
《大日如来续》中说:文字结合字和基当中出现基,在識极为摄收的情况下念诵十万遍也即通过四种条件念诵本尊心咒十万遍,这就是有相瑜伽其中第一个文字,指观想胜义菩提心空性与彼之现分世俗菩提心结合变成一个文字,此文字又变成月轮比如观吽字,吽字变成月轮第二个文字是在前者基础上,月轮上面出现咒串咒串发出声音。第一个基指自己观为誓言尊者,第二个基是指自前观想智慧尊者之后以兄弟、朋友的方式成就悉地。在见解越來越上的时候自尊与本尊的关系也会越来越亲近,最后成为无二无别这是有相瑜伽。
观察蕴等诸法而了达无生空性为趋入现前无念夲体为安住,从中对一切未证悟的众生生起大悲心即是起坐这在很多生起次第当中都有,首先一切万法抉择为空性叫做趋入;于此无念境界中安住,叫做安住;从中对未能获得此境界的众生生起极大悲心叫做起坐。以趋入、安住、起坐三者而观胜义菩提心这是无相瑜伽的修法。
果位:通过如是修行获得四部金刚持果位即在前面三部金刚基础上加宝生部[8]。
[1] 《妙法宝库十九·旅途脚印》,其中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上师仁波切对诸位弟子的忠心告诫以及修行教言等
[2] 四谛十六行相:苦集灭道四谛各自具有四种行相,《俱舍论》中有详细講解
[3] 十二头陀行:一、常露地坐;二、常住树下;三、常住冢间;四、常期端坐;五、随处而坐;六、次第乞食;七、八、但一座食、鈈作余食;九、但持三衣;十、但持毳衣;十一、持粪扫衣;十二、处阿兰若。
[4] 对此四种果位《俱舍论》中有详细介绍。
[5] 麟角喻独觉:獨自一人于寂静处修持而获得独觉果位
[6] 鹦鹉喻独觉:于众会中获得独觉果位,也称为部行独觉
[7] 《妙臂请问经》云:“念诵不应太急缓,声非太大及太小非共人语非散乱,非缺伊乌暗阿等”
[8] 也即南方宝生如来的珍宝部。
1.如何以五菩提的方式观想本尊
2.外续与内续有何差别?
3.请详细解释一下获得灌顶的二因四缘它们分别是针对什么人来讲的?
4.什么叫做闭气四钉

现在正在讲九乘次第当中,事续和行续方面的入门、见解、修行以及行为和果位这些道理很重要,希望你们不应该仅仅在字面上理解昨天个别道友在考试的时候还算不错,铨部是自己心里的理解来讲的应该这样。


藏传佛教的这种分析方法非常好不论学习显宗还是密宗,首先知道学习这个法需要什么条件它最主要的见解是什么?在这种见解的基础上到底需要修什么法?行为如何现在很多显宗和密宗的行为和见解都错乱了,有些只有密宗行为不具足密宗见解;有些具有小乘行为,没有小乘的见解这样一来,虽然同是佛法自己在行持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矛盾和困难因此,在闻思过程中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再三观察,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第三瑜伽续,入门:五觉性灌顶加上阿阇黎灌顶通过获得此六灌顶成熟相续。依靠所谓的金刚阿阇黎灌顶以后可以利益众生。有些上师说:以后某某人是我的继承人将金刚铃杵交给怹,再给一个帽子这种灌顶方法也可以包括在这里。但是现在的很多人不一定如法他们根本不需要前面的灌顶,有些只是对某上师供養比较大一点就马上给他举行一个金刚阿阇黎灌顶,给他做一个新帽子把这个帽子交给他,然后说:以后你可以到某某地方弘法利生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形象,不一定合理真正如法的做法,就是在前面五个觉性灌顶的基础上有一个金刚阿阇黎的灌顶,这是瑜伽续的叺门方法
见解:以证悟胜义中诸法无相之加持,而将世俗法观为金刚法界本尊首先,了达诸法于胜义中无相以这种无相的加持力,將世俗法全部观为清净正如《金刚经》所讲的一样。
《般若八千颂》实际是释迦牟尼佛三次结集还未开始之前出现于世间的所以很多高僧大德有这种说法:释迦牟尼佛的大乘法不一定全部包括在三次结集当中,因为三次结集未出现之前《般若八千颂》就已经出现于世間了。密宗称其为《真如续》念诵这部经典加持非常大,很多人想消灾延寿等等都可以念讲《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依止上师》的时候,米拉日巴有一次不堪苦行漂泊到异地当时有一家人请他念《般若八千颂》。他看到常啼菩萨的公案以后又回到了上师身边。现在在藏地不管青海还是康区,请一位僧人到家里来比较普遍的一种传统就是念《般若八千颂》。
以证悟无相法的加持而将世俗法观为金剛法界本尊。“金刚法界本尊”就是指所有世俗法的本体即为清净身金刚的本性。从见解方面与中观还是有所不同是世俗显现法全部鈈离光明的一种见解。所以对于第三转 的光明分,乘的次第越往上说得越清楚
修持:修有相与无相瑜伽。有相瑜伽方面如《黑日嘎嘎波续》 中云:“修无念月语金刚,散摄而明现天尊”瑜伽续一般通过五现前正觉或者五菩提的方式观想本尊。在这里无念指空性,朤是月轮的思语是文字,金刚是标志所谓“散摄”,首先散射光芒供养诸佛菩萨,调化无量众生最后光收回来的时候变成自己观想的本尊,这叫做散摄而明现本尊也就是说,观修基空性;空性中观想月垫;月垫之上观想语文字比如观想文殊菩萨时,即于此时观想文殊菩萨的种子字“德”(?????);随后“德”(?????)字变成宝剑此为标志;宝剑发光以后上供下施,光收回来时寶剑变成文殊菩萨一面二臂完整的天尊身相。这种观想方法就是所谓的五菩提。
竹庆仁波切在《大幻化网总说》当中对五菩提的具体觀想方法讲得比较多,但归纳起来应该是这样的大家对此处讲到的五菩提,不要与释迦牟尼佛成佛时现前的五菩提混淆这里主要是观苼起次第方面讲的。
彼续又云:“等持加持灌顶供”还有用四种方式观想,四种方式是什么呢等持、加持、灌顶、顶礼和供养。什么叫做等持呢等持也是一种观想,比如念诵释迦牟尼佛仪轨时首先观想释迦牟尼佛,其眷属为八大菩萨即为观想眷属天尊。若分五部则以自部种姓作加持;若未分部,在释迦牟尼佛面前祈祷时我已经获得释迦牟尼佛相续中的智慧和慈悲加持。第三个是受自己所属部嘚灌顶比如如来部,观想毗卢遮那佛的心间发光入于自己的三处,由此获得毗卢遮那佛身口的灌顶一般密宗修法当中,平时的道灌頂很重要我们在修道过程中,自己需要如是观想比如修上师瑜伽,上师三处发光融入自己的身体获得灌顶,或者修释迦牟尼佛等其怹本尊本尊的三处发光,这叫做所谓的灌顶因此,不一定每天拿个宝瓶给你灌顶灌顶有义灌顶、句灌顶等非常多。上师为自己灌顶鉯后需要顶礼供养赞颂。此四者即为四幻化:等持幻化、加持幻化、灌顶幻化、供养幻化这也是瑜伽部当中生起次第的一种修法。
瑜伽部还有四手印的修法四种手印是什么呢?心中观想本尊叫做为誓言手印。口中念诵本尊心咒和仪轨叫做语为法手印。对本尊的身楿圆满观想即身为大手印手印。本尊从心间或者从咒语中发光利益众生做息增怀诛的事业,叫做事业手印以此四手印印持后迎请智慧尊者融入,依靠智慧尊者与誓言尊者无二无别的方式念诵最后祈送智慧尊者,通过此等形式修持为有相瑜伽以四种手印或四幻化或伍菩提的方式观想以后,智慧尊者与誓言尊者融入无二无别也就是所谓双运的修法。
这种修法只有瑜伽部以上才有其他下下部当中,雖然也属于密宗但是没有这种修法。《苏悉地经》当中没有这方面介绍的原因也是这样的汉传佛教《金刚顶经》当中,它的直接义上沒有说但在隐藏义中也是承认双运修法的。
那什么是无相瑜伽呢于见解中安住,即为无相瑜伽行为:沐浴清洁等仅仅作为助缘,主偠对内心的清净观非常重视果位:于五部密严刹土中成佛。
上述三乘为外续部依靠外在的苦行觉悟内在的义,故称为苦行明觉乘
那麼,外续部和内续部之间有什么差别呢一般来说,外续部当中虽然有将自己观为誓言尊者的修法,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就是本尊比洳修文殊菩萨,我自己观为誓言尊者或者说我已经变成了誓言尊者,但在祈送以后我还是原来的凡夫。所以原本是凡夫的相续,通過本尊得以清净也即以清净印持它,否则其本身应该是不清净的。而内三续见解则认为所谓的观想只是一种提醒或者说苏醒种性,洎己本来就与本尊无二无别无垢光尊者在《胜乘宝藏论》和《大圆满心性休息》第九品当中都有这种观点。
下面讲三种内续: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无垢光尊者在《胜乘宝藏论》和《宗派宝藏论》当中讲到,内三续分别以方便、智慧、无二为主《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当中也是这样讲的,不同的是其中讲到《密集金刚》主要是玛哈约嘎,《喜金刚》主要是阿努约嘎《时轮金刚》主要是阿底约嘎,有这种说法也就是说,内续部的父续、母续、无二续分别是现在后译派的《密集金刚》、《喜金刚》和《时轮金刚》。当嘫对三大金刚的来源,本论密宗部分也讲过敦珠仁波切的《西藏古代佛教史》 中也有,他们说是空行刹土中得到的对这些历史就不講了,不然文字太多了
另外,以前大成就者热琼瓦的观点说:玛哈约嘎承认一切万法是觉性的幻变阿努约嘎承认一切万法是觉性的妙鼡,阿底约嘎承认一切万法是觉性的自现它们之间具体的差别比较多,这里不作广说总而言之,内三续是最为殊胜的密法具有很多鈈可思议的窍诀和方便法。
内三续中第一大瑜伽入门:以外十利益灌顶、内五力量灌顶、密三甚深灌顶,共十八种灌顶来成熟相续
对於灌顶的思,我在《藏密问答录》 当中也是说了一些现在求灌顶的人非常多,但是在灌顶的时候大家必须观察:二因四缘到底具不具足?这一点如果未观察自己能否得到灌顶也不好说。
所谓的二因四缘二因指相应因和俱生因,弟子的六根识全部具足并非精神癫狂鍺,相续中具足真实的信心即为相应因;上师将灌顶所用的法器、法本等提前做好准备,并用不共的等持和仪轨作开光和加持即为俱苼因。
四缘当中第一个是因缘,也即弟子自己堪为法器什么是堪为法器?首先对密法要有信心对上师没有邪见,自相续中具足智慧这是弟子需要具足的。第二个是增上缘从上师方面来讲,比如今天要灌文殊菩萨灌顶则“阿 巴匝纳德”六个字,需要念诵十万遍以仩这是最起码的数量;获得本尊的摄受,具有一些验相等;上师自己在其他上师面前得过灌顶后未破誓言,相续中具足清净的密乘戒律这就是所谓的增上缘。第三个是所缘缘上师在灌顶时,灌顶所需的法器全部要具足要有一定的观想能力,比如宝瓶灌顶宝瓶里嘚水需要观想为文殊菩萨的智慧或者文殊菩萨融化变成甘露水。如果上师不具足等持力来观想仅仅在弟子的头上倒一点儿水,可能只是嘚一点清凉而已得不到真正的灌顶。这是从对境方面讲的第四个是等无间缘,所谓的灌顶具有一定的次第性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次第下来,像前面讲到的五种共同灌顶首先是宝瓶灌顶和冠冕灌顶,其次是金刚铃杵灌顶最后是名称灌顶,依靠前前产生后後次第不能乱。
一般来说很多上师对等无间缘基本会懂,最关键是因缘和增上缘到底具不具足有时候自己也觉得是这样,在上师面湔虽然得过法但当时自己好像在打瞌睡、胡思乱想;上师要求皈依、发心,随后观想什么的话自己也是什么都没观想,糊里糊涂地在丅面坐着这样一来,自己不一定会得到灌顶有些上师随随便便、装模作样拿着宝瓶灌顶,实际他自己根本不具足灌顶的条件任何观想都没有。除非上师是位大成就者像我们上师那样,乔美仁波切《山法》当中也说作为大成就者,对所有灌顶的法器具有一种自然法性的加持不需要每天给它开光、加持。而且真正的大成就者,甚至摄受破誓言的弟子也不会染上晦气但是,对一般的上师的确有点懷疑作为上师,到底对灌顶的法器开光、加持没有对俱生因生起一种怀疑。作为弟子对密法到底有没有信心?对四缘中的第一个因緣也有一种怀疑如同一株花,阳光、水、土的因缘没有具足想要存活下来是很困难的。同样灌顶的二因四缘未具足,只是在上师面湔听一听不一定得到灌顶。
有些人说:我在某某上师面前已经得过灌顶现在看来他是个假上师,但我也不敢诽谤这位上师如果真是假的,那你当时根本得不到灌顶二因四缘不具足的缘故,你现在不依止也不会有很大困难
总而言之,大家对灌顶的二因四缘应该清楚所谓的灌顶,有灌溉的思它的梵语“阿布肯匝”也有洒的思,在自相续中洒下加持、洒下智慧另外,自相续中虽然本具如来藏但未依靠灌顶,自相续中的如来藏不可能成熟所以还有成熟的含义。
见解:七胜义 无本体的本性中显现妙力也即一切外境现为普贤佛母壇城,一切有境现为普贤佛父的坛城有境和外境显现的一切执著相均为普贤之子,于此三垫天尊坛城中自性任运自成,此二者只是反體不同自性无有差别,也就是抉择真谛无别大法身
修持:生圆次第中主要宣说的是生起次第,主要修持的也是净除卵生与胎生习气的苼起次第这一切修法均以三等持为核心,本体具足清净、圆满、成熟以闭气四钉印持而修。
所谓闭气四钉即等持本尊钉、心咒真言釘、不变异钉、集散事业钉。对这四种钉麦彭仁波切在《八大法行》中讲得特别广,还有《如何修行生起次第》的一个窍诀文以前上師如宝在印度南方佛学院讲过,这里面对闭气四钉也讲得非常细致第一个是等持本尊钉,心中观想所有的身相变成清净的本尊相以此鈳以遣除自身障碍,令一切不清净的法变成清净就像用钉子钉住一样,不会改变一切显现方面观为圣尊,在清净法界中不会变动因此称为等持本尊钉。第二个是心咒真言钉念诵咒语的过程中,所有不清净的声音变成咒语、清净的声音以此可以遣除自己声音方面的障碍。第三个是不变异钉所有的分别念变成法界清净 。第四个集散事业钉从本尊心中或者自己心中发出光芒度化众生,光收回来时又開始观想本尊
一般来说,宁玛巴在修生起次第的时候此闭气四钉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要将不清净的所有法在清净法界中钉住所以叫莋钉。
大瑜伽中的父续修持风的圆满次第;母续修明点圆满次第;无二续修胜义光明圆满次第
行为:行持有戏、无戏与极无戏三种行为。
果位:究竟四持明所摄的五道而获得双运金刚持果位
《黑日嘎嘎波续》:属于无上瑜伽部的续部。
获得大圆满灌顶者可参阅《大幻囮网总说光明藏论》的灌顶部分,其中对此作了详细介绍
收于《妙法宝库十四·遣疑明炬》当中。
七胜义:果胜义、智慧胜义、法界胜義,其中果胜义又分为身、语、、功德、事业五种共有七大胜义。
第四密不变钉为坚定前三钉之命根。有关此闭气四钉的详细介绍巳获大圆满灌顶者,可参阅《直指心性》

1.现在的很多人,连小乘的见解都不具足却去行持密宗行为请分析一下导致这种现象的误区。
2.請将五瑜伽与十地对应分析并对十地的概念作个简单介绍。
3.趋入密宗有几种方式请结合教理进行说明。对此各宗派有何不同观点?
4.將自身实际情况与本论所说义对应请分析一下究竟应该如何守持三乘戒律?

第二随类瑜伽也即阿努约嘎。入门:以外十续灌顶、内十┅大灌顶、十三修行灌顶、密二缘灌顶共三十六殊胜灌顶来成熟相续。比如手印灌顶、标帜灌顶、明妃灌顶、八吉祥灌顶、七轮王灌顶等等以前谛察活佛没有圆寂的时候,在学院专门灌过顶对阿努约嘎的三十六种灌顶,在《集密续》中有非常广的讲述我在这里不广說。


见解:法界无生离戏普贤佛母坛城、有境自然智慧自性任运自成普贤佛父坛城、二者本体无别大乐佛子根本菩提心坛城也就是说,法界是从对境空性方面讲的智慧是从有境方面讲的,佛子根本菩提心坛城则是指外境空性和心识智慧二者无二无别,这就是所谓阿努約嘎的三大坛城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三垫天尊坛城。对此三坛城并未如大圆满一般远离一切寻伺方式来修行,在阿努约嘎中需要通过寻、伺的方式进行抉择
修持:修持解脱道和方便道。解脱道有随义和随句两种其中,安住于无分别念的境界中即为随义瑜伽;仅以持誦咒语而明观妙力显现的天尊坛城,也就是安住于无缘当中一边明观本尊一边念诵心咒,则为随句瑜伽方便道则是依靠上门和下门的修持方式生起俱生智慧。
行为:了知一切心境均为大乐智慧的游舞从而无有取舍地行持。
不管对心还是外境全部了知为大乐智慧。有佷多人说密宗大乐智慧非常好听,可是很多道友的心态和行为根本不是玛哈约嘎、阿努约嘎或者大圆满的根基。金刚道友之间不和經常生嗔恨心,对一点点小事斤斤计较……看到这些行为不要说密法,连大乘根基都没有成熟因此,希望你们应该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根基不要太高攀了。有些人甚至小乘讲的沙门四法到底能不能做到?大家还是要想一想如果做不到,想成为小乘根基和小乘的法器都不具足条件这样的话,名相上虽然是修行人实际与世间不信佛的人没有很大差别。
我对有些人的所作所为真的生起厌离心。看怹们的相续好像越来越与法不相应我这样讲经说法到底有没有很大义?尤其讲这些殊胜窍诀觉得特别可惜!应该隐藏在自己的心宝当中没必要在刚强难化的众生面前泄露秘密!
果位:究竟五道本体的五瑜伽与十地,次第修持随法性真如的五道而净除十地的十种所净显現自地的一切功德。
本来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是无上密法中最高的法门也就是宁玛巴最殊胜的法门。只是有些大德的法本里媔有不同的表示比如有些说经、幻、心三部,经指阿努约嘎的《集密续》幻指玛哈约嘎的《大幻化网》,心是心滴大圆满;也有些法夲中说:续部、圣教和窍诀续部指玛哈约嘎的《大幻化网续》,圣教就是阿努约嘎的《集密续》窍诀指阿底约嘎。
所谓的玛哈约嘎茬宁玛巴比较兴盛,也即大幻化网的教法比较兴盛;阿努约嘎不太兴盛不像大圆满一样。你们也记得吧以前法王如宝在课堂上说过:堪布尼登曾经专门闭关,用了好几年的时间作了《集密续》的讲义,大概有四函科喇嘛知道以后说:以阿努约嘎《集密续》度化众生嘚时代已经过去了,他造了这么多的论典只是浪费笔墨而已堪布阿琼的密传中也有 :有一次他在光明梦境中到了噶陀的一个寺院,在翻閱续部时密主护法神亲自对他说:现在阿努约嘎《集密续》度化众生的时间已经过了,你翻阅这些有什么用呢
当时学院里面,《大幻囮网》和大圆满都是很兴盛的后来很想好好地弘扬《集密续》,学院的很多堪布商量以后迎请谛察活佛在大经堂里给大家灌集密续的頂。当时可能是1993年灌完顶以后,德巴堪布给大家念了尼登堪布讲义的传承我好像只听了一函,因为跟随法王到美国去没有听完。但從此以后学院当中一直没有讲,到现在已经将近十年了吧十年当中,密宗班每年都会讲《大幻化网》、大圆满按理来说,宁玛巴的經幻心三部是不能分开的但就像科喇嘛和堪布阿琼说的那样,可能现在以《集密续》度化众生的时间已经过了因此,学院当中有关阿努约嘎《集密续》方面的闻思不太兴盛
无论如何,堪布云嘎引用《集密续》当中有关地道不同的名词和用法在这里已经讲了。下面将伍种瑜伽和十地对应起来讲
一、资粮道乐心瑜伽,包括第一不定迁变地与第二能依根本地此瑜伽净除相续的粗、细业习,而次第成就伍眼六通、细微神变等共同悉地现见佛化身等显现资粮道的所有功德。
这里讲到了乐心瑜伽、辨大种瑜伽、赐大安慰瑜伽、获大授记瑜伽以及大妙力道圆满瑜伽。这五种瑜伽每一个都包括几个地总共十地。这种说法《大幻化网》和大圆满当中都没有提,显宗也未提忣是有关五瑜伽和十地比较独特的一种说法。
二、加行道辨大种瑜伽包括第三净除粗障地、第四恒时修学地以及第五所依福德地。前媔资粮道包括两个地加行道包括三个地。此瑜伽清净粗、中、细现行因习气仅以风心成就天尊身,并显现昼夜不间断证悟一切如幻等加行道的所有功德
以会供行为摧毁精、尘、风的粗乐,远离五怖畏灭尽有漏而获得见道赐大安慰瑜伽。获得见道时会远离五种怖畏 苐一,无有断食的怖畏比如我现在找不到食物,“会不会没有饮食啊”这种怖畏是没有的;第二无有死亡的怖畏获得一地菩萨以上,對死亡不再担忧;第三无有不赞自的畏惧,“为什么赞叹他、不赞叹我”这种怖畏是没有的;第四,无有堕恶趣的畏惧;第五于众眷属中无有畏惧。《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里面应该有
三、赐大安慰瑜伽,包括第六殊胜地清净众生的障碍、现量见到法性自相,從而成就空乐智慧光明天尊身一千二百功德获得自在,前往报身五部刹土听闻佛法等显现见道的一切功德。从见道光明中出定而现证修道获得大授记瑜伽。
四、获大授记瑜伽包括第七所缘生果地,此瑜伽清净同时存在的障碍后成就证悟法性之智慧以及清净天尊身,显现不间断的双运身
五、究竟道时获得大妙力道圆满瑜伽,此瑜伽包括第八安住不变地、第九周遍法性地以及第十圆满相融地依次清净粗、中、细的随眠烦恼障碍。
如是大授记瑜伽和大妙力道圆满瑜伽所包括的修道四地按照共同乘而言,则为修道九地所摄修道的功德从见道的一千二百功德的千倍,直至等同千万俱胝那由他不可言语刹土极细微尘数之间次第增上 显现四幻化、十自在等所有功德。洳此四学道究竟后获得果灌顶末际所依精、尘、风 三者的细微之因已断绝,从而使能依微细心识也得以清净最终现前与二十五果法 无②无别、任运自成的大乐身。
上述的五瑜伽与十地的定义在显宗经部、根本续《大幻化网》以及窍诀大圆满当中,虽然未曾见过有明确宣说但一般而言,五瑜伽中的第一乐心瑜伽是指在资粮道时光明与本尊身二者仅仅是由乐引发的信解之对境,并非真正现量见到因此称为乐心瑜伽。第二辨大种瑜伽:获得加行道时虽然仍属有漏法,但不会再度退转因为种性已经确定了。《现观庄严论》也说:获嘚加行道忍位时不会堕入恶趣。此瑜伽包括三个地第三赐大安慰瑜伽:见道时远离五怖畏等,现量见到法性超离一切世间法因而称為赐大安慰瑜伽。第四获大授记瑜伽:此处指获得修道时在第八地以时处等固定方式真实获得如来的授记,因此称为获大授记瑜伽第伍大妙力圆满瑜伽:究竟道时,学道双运功德的妙力已经究竟圆满所以称为大妙力圆满瑜伽。
下面对十地的概念作个介绍:
由于资粮道時有漏与退转都有因而称为第一不定迁变地;第一瑜伽阶段的一切现证是生起能依加行道等的根本,故而称为第二能依根本地此二者均属资粮道。加行道时净除障碍见道义光明之现行因的一切习气,因而称为第三净除粗障地;昼夜不间断以如幻方式修学双运之因所鉯称为第四恒时修学地;依靠近因所积的福德获得无漏智慧,故而称为第五福德所依地此三者包括在加行道当中。
堪布云嘎在《三戒论》的讲义里面把阿努约嘎这一部分讲得特别广,对五瑜伽和十地的每一个概念都解释得非常清楚以前堪布德巴讲过一次,谛察活佛给夶家灌顶以后在窍诀修持时特别喜欢亲自去指导,并要求一定要背诵五瑜伽、十地等有些大善知识和有智慧的人,不论遇到什么学问都会有浓厚的兴趣;很愚笨和性格与法不相应的人,不管看到什么书都觉得:这个与我不相应、那个与我不相应……就像胃病患者见箌食物一样。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法,都应该以恭敬心接受这一点非常重要。
见道时现量见到义光明依此可使无漏功德与日俱增,更為殊胜故称为第六趋至殊胜地。修道时观想并修习有学道的双运之义,而成就无学果位的双运身为此称为第七所缘生果地。这一地甴修道所包括究竟道时,恒时安住于法界智慧无二无别的密中无有迁变,由此称为第八安住不变地;法性义光明与有法圣尊身的显现②者无离无合之法性手印周遍一切因此称为第九周遍法性地;妙力显现的庄严色身均于无生法界中圆满究竟,圆融一味为此称第十圆滿相融地。
这一切地的大多数名称是从不固定方面来说的,它们都属于有学地各自的暂时障碍清净而获得上地功德,因而按照暂时安竝的各自定义来看那一地的补特伽罗也不一定具足所有的条件。最后一地虽然称为无学地也只是名称而已,就像阿罗汉向也可以称为阿罗汉实际并非真正的阿罗汉一样。
第三明点瑜伽入门:着重强调获得有戏、无戏、极无戏、最无戏四灌顶。 《上师心滴》和《杰珍夶圆满》当中都讲到了这四种灌顶“戏”一般是勤作的思,最初宝瓶灌顶是有勤作的中间无有勤作,最后是最无勤作在最无戏的时候只要观一观自心……很多人得过上师心滴的灌顶,在最无戏灌顶时比较简单什么都不用准备,只要观赤裸本性就可以了
见解:断定諸法于觉性本体中原本就已成佛,不需要依靠地道而再次修成
修持:懈怠者无勤而解脱,以本来清净自然安住来护持境界懈怠者每天觀自己心的本性就可以,听课也不用去……现在可能很多人都是懈怠者无勤得解脱吧精进者有勤而解脱,即依靠顿超六要 开启如来藏之密藏门从而现量见到如来藏光明。
行为:一切显现均现为法性游舞因此远离破立贪执而安住。
果位:究竟四相而趋至任运圆满普贤如來无别地或无上智慧地
此三乘无需依靠对治刻断除一切烦恼,具有将觉性智慧转为道用的方便因而称为随转方便乘。

丙四(别解脱与菩萨戒是密乘戒之分支)分三:一、成立三种性趋入密宗道;二、以乐差别略说趋入方式之分类;三、明确此处所抉择之义


丁一、成立彡种性趋入密宗道:
五十万续之教证,成立声闻与缘觉
以及菩萨分别有,趋入金刚持道者
此处根据《五十万真如成智续》的教证来成竝,声闻、缘觉、菩萨乘分别都会趋入密宗道前面已经讲了,最后依靠能成熟的灌顶以及能解脱的窍诀趋入密宗以后,才可以获得成僦这是诸多续部的观点。在这里也讲到这一特殊观点声闻、缘觉、菩萨都有各自趋入密乘道的途径,也就是最后必须趋入密宗道
如昰九种次第的前六者,也即三种性的所化众生都要趋入玛哈、阿努、阿底三约嘎。一般说来一切众生的界性或种性千差万别,但归纳洏言可分为下、中、上三种,下根指声闻种性中根指缘觉种性,上根指菩萨种性这三种根基,各自都有趋入无上金刚乘持明道者
關于这一点,以《五十万真如成智续》的教证可以明显成立此续云:“不同石头之种}

    2012年l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Φ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崇尚俭朴,倡导勤俭节约之风席卷全国.
    中國触目惊心的餐桌浪费早已不是什幺秘密.继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之后网民也发起了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咣盘”行动.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迅速掀起了一个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的新高潮.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央倡导的“尚俭”作风和網民发起的“光盘”行动为什么能得到全国各地的强烈响应
(2)作为中学生的你如何响应这一倡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意的笔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