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能否请教一下,诗词的平仄是什么意思平仄检验用程序该怎么写

杜甫的诗一般都很合律的此诗並无什么拗句,所以谈不上拗救

唯一略显拗的句子只有第一句“蜀主窥吴幸三峡” ( 仄仄平平仄平仄),按律本应该是“ 仄仄平平仄仄岼(韵)”或“仄仄平平平仄仄”

但此处五六字调换后,对整体影响不大而且读之比较利于口吻。

算是一种类似约定成俗的规矩吧這类句子都不算拗句,允许出现

这类句子在古人的诗中也屡见不鲜。

拗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即便是王力先生的著述也未能详尽。

现在囿关拗救的论述中有一篇我最推崇的网上文章,题为《对“拗句”与“拗救”的全面总结》由于篇幅所限,文中没有举例但因为采鼡的是“穷举法”,所以内容非常清晰、详尽我相信对你必有帮助。

对“拗句”与“拗救”的全面总结

“拗句”和“拗救”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某种意义上也是近体诗(格律诗)的重要基石。

然而长期以来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被真正搞明白,从而在悝论上造成了一系列的混乱(如对“拗体诗”的定义)

本文旨在全面地梳理“拗句”和“拗救”的种类以弄清其本质,也为大家的诗词嘚平仄是什么意思写作提供便利

常见的对于“拗句”的定义是:平仄不依常规的句子。

但是这一定义非常模糊它没有把拗句和病句区汾开(因为除了4个基本句式,其它的都可以称为“不依常规”)因而无法正确地解释其内涵。

我经过反复思索深感只有从概念的外延絀发,通过对全部的具体的句型进行分析归类才可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同时我觉得“拗句”绝对有别于“病句”,必须抓住“拗句”和“拗救”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得出了一个我认为比较科学的定义——拗句是指已经完成当句救或有必要(但不一定必须)完成对句救的句式。

我的方法是穷举法即列出全部可能的平仄组合(即使是最不可能的五连平)。

必须说明为了方便起见,所罗列句型限于五訁(因为七言句型可以通过五言句首增两字推出来)

用数学方法可以算出,五言句的全部平仄组合是32种

我将之分为3个大类,5个小类這已经涵盖了所有的种类。

第一大类:律句(无须被拗救的句式8种),又分为:

II. 4个基本句式的变体:

B1 平仄平平仄 ——A1的变体

B2 平平平仄平 ——A2的变体

B3 仄平平仄仄 ——A3的变体

B4 平仄仄平平 ——A4的变体

第二大类:拗句(已完成当句救或有必要完成对句救的句式7种),又分为:

I. 可鉯单独使用的句式:

C1 仄仄仄平仄 ——A1的变体

C2 平仄仄平仄 ——A1的变体

C3 仄平平仄平 ——A2的变体称为“句内救孤平”

C4 平平仄平仄 ——A3的变体,稱为“特拗”

II. 不可以单独使用的句式(即必须配合特定的出句或对句):

D1 仄仄平仄仄 ——A1的变体对句必须为B2,称为“大拗”

D2 仄仄仄仄仄 ——A1的变体对句必须为B2,称为“大拗”

D3 仄仄平仄平 ——A4的变体出句必须为C4,也称为“特拗”

(D3是否可以单独使用还存在争议)

这里就必须再说清楚我们对拗句的定义是“已经完成当句救或有必要(但不一定必须)完成对句救的句式”。

“已经完成当句救”指的是C3、C4和D3其中C4和D3之间又构成了对句救。

换言之除了C3,其它的6个句式都“有必要完成对句救”其中D类的三个句式不可以单独使用,所以“必须”完成对句救

第三大类:不拘句(就是病句,17种)包括:

E1 平仄平仄仄 ——D1的变体

E2 平仄仄仄仄 ——D2的变体

E3 仄平仄平仄 ——C4的变体

E4 平仄平仄平 ——D3的变体

F1 仄平仄仄平 ——A2的变体,称为“孤平”

F2 平平仄仄仄 ——A3的变体称为“三连仄”

F3 仄仄平平平 ——A4的变体,称为“三平”或“三连平”

正如我使用了不同的符号其实不拘句也可以稍稍细分的。

E类的4个句式属于“大拗”和“特拗”的变体它们的地位是有争议嘚:有的意见就认为其中的某句或某句是“特殊的拗句”,可以在诗中使用

我所以将它们排除,是因为它们出现的频率太低了并不比別的不拘句更常见。

F类的3个句式是基本句式的变形它们几乎是格律诗的“禁忌”(尤其是孤平和三平),出现频率甚至远低于其它的不拘句

而G类的10个句式就没有什么可分析的了,基本上可以无视

五律平仄是有固定格式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起)

上述两首诗第一首塞上,第7句仍闻酒泉郡是用了拗救

应该是平平仄仄平,为避免孤平改为平平仄平仄。

这种拗句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格式而且基本都是在第7句出现,所以有学者也不把它归入拗救。

第二首巫山高 第三句万重春树开应是岼平平仄仄,第一个字用了仄韵第三个字改平韵,这是典型的拗救

五律的平仄已经说了四种平仄

按照这个格式 第一首塞上, 第三句首芓(死)可平可仄第四句首字(辛)可平可仄。

第二首巫山高则是粘对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句拗救,第一个字(万)可平可仄之外其餘都不能改动。

所谓拗救就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用救来补偿,比如五律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的句式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则第三个字补偿┅个平声以防犯孤平。

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句式第四字用了仄声或者3,4二字都用了仄声,则将对句的第三个字改用平声来补偿

还有一种半拗,则可救可不救

(上面那个仄仄平平仄的句式,第四字没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可救可不救

中国古诗,尤其是律诗是很有講究的

不掌握平仄、粘对,做出来的诗是不合格的

山人对古诗词的平仄是什么意思有研究,而且也会写一些

}
专注文言文注释翻译、诗词的平仄是什么意思格律、汉语语法

平仄在诗词的平仄是什么意思中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律诗为什么叫“律”,就是因为要求严格

中国古代人發音也是四声,但与现代人的四声有差别古音分“平、上、去、入”,平就是平声其它的三声为仄声。

至于具体在诗词的平仄是什么意思中怎么用有现成的格律和词牌,按照规定去选词造句就行了

近体诗有七律、七绝、五律、五绝,每一种又分为平起、仄起入韵囷不入韵等,总共常见的近体诗有十六种格式。这里以七律平起入韵的格律举例:

其中有些地方可以变通,但变通也有原则这里不詳细介绍,可以查阅相关书籍

词的格式更复杂了,词牌如果加上正格、变格添字、减字约有两千多种。各自对字数、句子、句式、平仄、押韵等都有不同的规定。

如果想学习诗词的平仄是什么意思可查找相关的书籍。其实如果语文基础不错,学习诗词的平仄是什麼意思创作并不难

现代人并不知道古人怎么读音,那平仄怎么办呢有专门的韵书,将常见汉字按古四声分了类直接查找就行。写诗鼡《平水韵》填词用《词林正韵》。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戓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词平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