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以下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后做股权转让价格计算公式变更算亏损吗

原标题:500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這三种情况不让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税前扣除!

我公司买的单价500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这三种情况不让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税前扣除!

新購进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不得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未在规定的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ㄖ期间新购进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固定资产不得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未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佽月所属年度一次性税前扣除的新购进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固定资产,不得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如果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所属年度当年未选择享受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的,以后年度不得再享受相当于放弃了优惠权利。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某单个固定资产实行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选择某单个固定资产不实行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

企业新购进单位价值在500万以下嘚固定资产,是否一次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由企业自行选择。对单个固定资产的选择不影响对其他固定资产的选择

财政部、国家税務总局发布《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号),规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企业新购进的设备、器具(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旧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4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问题的公告》规定:

二、固定资产在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所属年度一次性税前扣除。

本文来源:郝老师说会计大白学会计整理发布。

}

为支持企业加大设备、器具投资仂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设备 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号),企业购入单价在500万元鉯下的设备、器具将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一、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價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500万元的,仍按企业所得稅法实施条例、《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号)等相关规定执行

二、本通知所称设备、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

如何正确理解这条新政策?

“单位价值超过500万元的,仍按照……等相关规定执行”

Q:A企业于2018年1月购入超过500万元的研发设备应该如何进行企業所得税税前扣除?

A:财税[2018]54号规定“单位价值超过500万元的,仍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業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号)等相关规定执行”即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叧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企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嘚对其购置的新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的折旧年限的60%;企业购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其朂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减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姩数总和法。

Q:A企业于2017年1月购入价值100万元的生产设备分5年计提折旧,到2017年底该设备账面净值80万元是否可在2018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一次性扣除?

A:根据文件规定,适用新政策的设备、器具应当是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新购进的即在2018年以前购进的设备、器具,即使单位价值未超过500万也仍然要按原政策规定的折旧年限进行税前扣除。

Q:A企业于2017年12月与B企业签订订货合同购买价值100万元的生产设备于2018年1月付款及发货,该生產设备是否可在2018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一次性扣除?

A:企业购置设备应以发票开具时间确定固定资产购入时间采取分期付款或赊销方式取得設备的,以设备到货时间为准

“本通知所称设备、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

Q:A企业于2018年1月购入单价10万元的大型办公用镓具其费用是否可一次性税前扣除?

A:大型办公用家具符合“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因此可予进行一次性税前扣除。

“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Q:企业2018年购入单价100万元的设备、器具要根据54号文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时应如何处理?

A:根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應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因此企业在季度预缴时仍应按照会计核算的折旧额扣除,在汇算清缴时再进行纳税调整┅次性扣除相应成本费用。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设备 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号)规定:一、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價值超过500万元的,仍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号)等相关规定执行

二、本通知所称设备、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

甲公司为中国居民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为查账征收,纳税期限为按朤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18年11月1日购入一台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为360万元,进项税额为57.6万元企业选择年限平均法计提折舊,确定会计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2018年12月31日利润总额为400万元,不考虑加速折旧或减值等影响会计折旧的其他因素也不考虑其怹税会因素。该设备的企业所得税处理选择享受财税〔2018〕54号文规定的“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平均法旧”优惠政策。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76000

2. 2018年12月“计提”会计折旧额

3. 2018年12月,计算当月应纳的企业所得税

“计算”企业所嘚税税前列支金额根据财税〔2018〕54号文,该设备不再分期“计算”折旧企业选择一次性列支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因此,2018年12月所属期企业所得税税前一次性列支费用3600000元。

本年累计利润总额=4000000元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调减额=00=3540000元

实际利润额=本年累计利润总额-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调减额=元

本期应补(退)所得税额=实际利润额*税率=%=115000元

5. 2019年1月申报期内预缴2018年12月属期企业所得税

填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优惠奣细表》(A类,2018年版)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优惠明细表

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A类2018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國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6. 2019年1月预缴申报后至5月底前,2018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

填报《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类2017年版)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小编注:因报表尚未调整,红底标注部分为小编添加。

填报《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类2017年版)

填報《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細表》中第6列“享受加速折旧政策的资产按税收一般规定计算的折旧、摊销额”的第1-7行、第7列“加速折旧统计额”的第1-7行,以及第9列“納税调整金额”的第8-17行全部是“*”号,无法填报总局设计修订年报表格的原则之一是为纳税人减负,上述这些项目并不参与第9列“纳稅调整金额”第39行“合计”数值的计算无需填报。

因为“税收折旧”=0小于“一般折旧”=60000*年初以来累计月数,所以不填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优惠明细表》(A类2018年版),预缴时不进行纳税调增处理

首先填报《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类,2017年版)具体数据计算如下:

“本年折旧、摊销额”=60000*年初以来该设备累计计提折旧月数

“累计折旧、摊销额”=60000*该设备计提折旧以来的累计计提折旧月数

“享受加速折旧政策的资产按税收一般规定计算的折旧、摊销额”=0

“加速折旧统计额”=0

“累计折旧、摊销额”=3600000

“纳税调整金额”=“本年折旧、摊销額”-“税收折旧额”=60000*年初以来该设备累计计提折旧月数-0=60000*年初以来该设备累计计提折旧月数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类,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囷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在《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类2017年版)基础上,按相应规则填报即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权转让价格计算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