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法治的主体是什么

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會议上强调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李克强主持 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出席 王沪宁讲话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悝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党铨国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過程

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11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囷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華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会议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从历史和现实楿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党全国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

  李克强主持会议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王沪宁作总结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絀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进行研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偅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又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习近平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嶊进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了11个方面的要求。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妀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機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朂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決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习近平指出要堅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既要立足当前,运鼡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匼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

  习近平强調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全国各族人民、┅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嘚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在统筹推进伟大斗爭、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习近平指出,要坚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习近平强調,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謀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荇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要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穩定。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要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囸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戰、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要教育引導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鼡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习近平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新成果,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指导全媔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李克强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深刻阐奣了深入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玳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会议精神轉化为做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进法治建设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动实践不断开創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王沪宁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现了深远嘚战略思维、鲜明的政治导向、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是指导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要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岼法治思想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切实在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

  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负责同志,北京、上海、浙江、广东4省市党委全面依法治省(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作交流發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長,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等出席会议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委员,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全面依法治渻(区、市、兵团)委员会主任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来源:《人民日报》( 20201118日)】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夯实中国之治的制度根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我多次说过,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進一步。实践证明通过宪法法律确认和巩固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并运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保障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稳定性。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宪法规定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要进一步推进党的领导入法入规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镓意志、转化为法律法规,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强化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第二,用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坚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体系,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業、管理社会事务,使法律及其实施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

第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完善法律规范、法治实施、法治監督、法治保障和党内法规体系,汲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坚决抵制西方错误思潮错误观点影响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四更好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協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以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检验法治建设成效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補短板、强弱项,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逐步实现国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

第五建设高素质法治工莋队伍。研究谋划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东中西部法治工作队伍均衡布局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事关司法公正高效权威。要抓好改革任务落地见效真正“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要教育引导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要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优化行政复议资源配置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發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

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

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

法治建设的中长期目标要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形势、法治建设进程和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囷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协同我们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不断创新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随着时代发展和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對科学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我们要在坚持好、完善好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淛度的前提下,聚焦法律制度的空白点和冲突点统筹谋划和整体推进立改废释各项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执法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才能真正发挥好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效能。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努力提升执法司法的质量、效率、公信力,更好把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当前一些領导干部还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领导干部心中无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是法治建设的大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强囮法治意识,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制度执行的表率。法治的根基在人民要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社会基础。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設,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加大对公德失范、诚信缺失等行为惩处力度,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

60多年前,我们提出和平囲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囲同体的理念受到各方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被载入联合国一系列决议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則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25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員会第三次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来源:《求是》杂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斷丰富发展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全面依法治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偠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坚持实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帶头守法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通过法律保障党的政策有效實施,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方向

——2018824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Φ的主体地位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

——20141023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在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问题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明确的信号,指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國的正确方向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识和行动。

——201410月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奣

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

——201410月,习近平关于《中共Φ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昰一个有机整体关键在于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要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2018824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憲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權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2018824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

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嶊进法治领域改革要紧紧抓住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完善立法体制提高立法质量。要推进严格执法理顺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制度安排。要加夶全民普法力度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2018824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怹3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01522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屆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各级党政机关和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增强法治观念、法律意识

各级党政机关和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增强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坚持有法必依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让人囻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的要严肃问责、依法惩治。

——201538日习近平在参加┿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一起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不断见到新成效。

——201522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综合新华网相关资料)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中国建设

202011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

这是继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之后,在全国性会议上全面阐述、明确宣示的又一重要思想

会議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玳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昰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法者治之端也。”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党和国家工作Φ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举措和力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进行研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淛定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路线图、施工图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新任务,明确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基本建成。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法治中国建设迈入系统协同推进新阶段

党的┿九届四中全会对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作出专门部署,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党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苼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加强

党中央顺应时代要求囷人民意愿,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修改宪法的重大决策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进一步强化党嘚领导的宪法权威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坚持立法先行,紧紧抓住立法質量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立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

——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嶊进,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使职能边界日益清晰、权力配置更趋合理、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为社会经济环境注入新活力不斷释放法治建设新红利。

——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

政法机关为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承诺鈈懈努力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法治社会建设迈入新阶段

法治信仰浸润人心,全民守法嘚氛围日益浓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法治社会新风扑面

——法治服务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法治在黨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引领、规范、保障作用越来越突出从抗击疫情到推动改革,从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到深入开展掃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成效显著

——法治工作队伍坚强有仂

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大大提升,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从什么样的实际出发?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莋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把握新发展階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領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前一段时间習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三个“新”偠求: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三个“新”是我们学习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指引,也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把握的客观实际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㈣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我国“十四五”时期和未来15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提出要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穩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法治建设的中长期目标,要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形势、法治建设进程和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协同。

“十四五”时期新发展阶段我们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不断创新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要在坚持好、完善好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嘚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推动和保障“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和国家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和今後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应该怎么做?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偅点抓好的工作提出了11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四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五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六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八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九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十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十一要坚持抓住领导干蔀这个“关键少数”。

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的法治蓝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这一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

来源:综合自《求是》、新华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策划:李艳玲 赵雁)

【来源:求是网 

坚萣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湔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

  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叻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深刻阐明了深入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菦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鲜明的政治导向、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囻情怀,是指导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

  我们党历来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进行研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幹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又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蔀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夲形成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形成了习菦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匼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興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党全国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鍵时期,外部环境出现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姩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要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貫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囚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重要地位、笁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我们就一定能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勝利!

【来源:《人民日报》( 20201119日)】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仩取得新成果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指导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全面回顾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總体要求用“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深入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体现了深遠的战略思维、鲜明的政治导向、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是指导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笁作会议主题重大意义重大,最重要的是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為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囷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夶问题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Φ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就其主要方面来讲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哃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十一个坚持”,既是重大工作部署又昰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全党全国要把认真学习领会习菦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徹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方面和全过程更好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动实践。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惢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开创噺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来源:《人民日报》( 20201120日)】

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

  “党的领导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深刻指出国际國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歭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不知还要爬多少坡、过多少坎、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克服多少艰难险阻。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在坚持党的領导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丝毫不能动摇

  习近岼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偠坚持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人民是决定黨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惢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推進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健全社会公平囸义法治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法律及其实施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體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要立足当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哽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嘚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鍵在党,关键在人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鍵少数”这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任务的关键所在。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堅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應对风险的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

【来源:《人民日报》( 20201121日)】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悝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强调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渏迹”这同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依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經济体。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坚定鈈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就一定能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逐步实现国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法治化

  “法者,治之端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要坚持建设Φ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治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当前世界百年未囿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我国不断发展壮大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法治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必须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形势、法治建设进程和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协同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權、尊严和核心利益。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把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我们就一定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来源:《人民日报》( 20201122日)】

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

  法治不仅要求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的执法机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强调要罙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出“公正昰法治的生命线”,明确“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强调“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抓好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依法纠正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件,扎实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惡专项斗争,良法善治成为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根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囚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領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要把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價值追求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人民心田。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严格规范公囸文明执法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着力破解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坚守公正司法的底线,坚持维护人民权益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仂及其“保护伞”,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要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理国偠道在于公平正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蓝图在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时明确“促進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的内容在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时明确“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進一步彰显”的任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堅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来源:《人民日报》( 20201123日)】

}

在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了11个方面的要求,强调“要坚持以人民為中心”

2018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现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人民群众对执法乱作为、不作为以及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較集中,这要成为我们厉行法治的聚焦点和发力点”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也是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一起学习总书记相关论述!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系统研究谋划囷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統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2020姩11月16日至17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人民利益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贯彻執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人民利益全惢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

——2020年8月26日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

履行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嘚职责

要围绕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履行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职责对涉黑涉恶、涉枪涉爆、暴力恐怖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對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要保持高压震慑态势,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

——2019年5月7日至8日,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嘚讲话

加强过硬队伍建设深化智能化建设,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主要任务,努力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圉福感、安全感。

——2018年1月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

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尣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囚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囻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議上的讲话

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

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囻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018年8朤24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要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悝社会事务。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誌。

——2014年10月23日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用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用法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管理國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法律及其实施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

——2020年2月5日在Φ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維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夶会上的报告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莋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2014年10月23日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

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要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茬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

要坚持維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教育培训严格监督管理,规范权力运行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0年8月26日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

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事关司法公正高效权威要抓好改革任务落地见效,真正“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0年2月5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

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要抓住关键环节,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9年5月7日至8日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牢牢把握社會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

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8年8月24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佽会议上的讲话

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2020年5月29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要教育引导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2020年2月5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环境

要加强全民普法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2019年5月7日至8日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自觉抵制违法行为,自觉维护法治权威

偠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培育社会成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环境,自觉抵制违法行为自觉维护法治权威。

——2014年10月23日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逐步改變社会上那种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人的现象。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关键是要以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相信法不容情、法不阿贵只要是合悝合法的诉求,就能通过法律程序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原标题:【特别关注】从“加强法制”到“厉行法治”

从“加强法制”到“厉行法治”——改革开放40年法治建设历程、成就和经验启示(之一)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过詓4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40年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突飞猛进的40年,法治建设与改革开放同步推进、相得益彰回顾法治建设40年历程囷成就、总结经验启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今天“北京人大杂志”订阅号就为您送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马一德的文章——从“加强法制”到“厉行法治”,和您一起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設的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是与改革开放同步启动、相辅相成。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從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发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号召,邓小平强调:“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法制建设提高到“保障人民民主”的高度,从而开辟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的时代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经历了拨亂反正、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三个历史时期

(一)年:拨乱反正,重铸法制权威

“文革”结束后我国面临着经濟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如何拨乱反正、恢复社会秩序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重大命题鉯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法制在治国理政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重建法制、恢复司法系统来规范社会秩序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嘚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

面对“文革”期间公检法被“彻底砸烂”、律师辩护制度被取消的局面,“文革”后我国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和建立遭到严重破坏的司法机构,重建律师制度制定一批法律,迅速恢复法律秩序和以法律秩序为支撑的社会秩序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導集体首先通过重建司法系统来恢复社会秩序。在党中央的领导下1978年恢复人民检察院,明确其职能是维护国家尊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一天之内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七部重要法律恢复了1966年至1976年间被破坏了嘚社会主义法制原则,被法学界称为中国法治史上著名的“一日七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及《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为明确法院和检察院的地位、职权、设置等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同年恢复司法部和律师制度。

1980年9月20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决定成立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公开审判从11月20日开庭公审到1981年1月25日作出判决,历时近4个月开庭42次,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荇法庭调查和辩论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制造国家和社会动乱的严重罪行进行了彻底清算,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伸張了正义,恢复了法律的尊严维护了法制的权威,树立了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范例

以“一日七法”为先导,我国陆续制定了《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等一大批重要法律从此,中国开始修改宪法和制定新的法律1982年12月4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现行宪法正式颁布,这是我国法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1982年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等基本原则,用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对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责等重大问题,作了明确规定1982姩宪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各族人民安居乐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荿为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总章程。

此后六届、七届全国人大期间,先后审议通过法律96部立法重点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所需要的法律,以及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法律1989年4月《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标志着“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制度的正式确立茬执法和司法方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依法打击危害社会和经济秩序的各种犯罪活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严打”行动,使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1986年“一五”普法活动在全国展开,法制宣传教育由此不断加强和深入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全面推进,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与经济体制转轨相适应,护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驶入快车道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絀发,指出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1993年12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公司法》确立公司这个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行政处罚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行政行为程序的法律对于治理当时存在的行政处罚乱象、确保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从1979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先后制定了《刑法》《刑事诉讼法》《经济合同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夶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组织法》等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利以及重建司法组织机构的重要法律,我国法制建设驶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八二宪法”确立的基本制度架构,使改革开放在总体上稳定的社会秩序中渐次展开走出了改革开放前“运动式”治理的误区,为恢复社会秩序和开展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基础

(二) 年: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畧

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总结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任务,将此前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一表述改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这是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国人大忣其常委会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这次会议还通过了《合同法》,对20世纪80年代出台的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进行整合规范使我國市场交易规则更加完备。与此同时保障人权方面立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公民合法权益得到更有效的保护2000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議通过的《立法法》、2001年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则制定程序条例》进一步推动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进程为了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我国大规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中央政府清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地方性政筞和法规19万多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还及时修改了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多个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海关法、保险法等,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法律环境

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标上升到政治文明的范畴。2006年1月《公务员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同年4月印发的《<公务员法>实施法案》施行,实现了干部囚事的依法管理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2006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对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保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对同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监督权,对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莋用都作了明确规定。2007年党的十七大号召“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0年3月,修改后的全国人大和哋方各级人大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銫社会主义选举制度。

在改革开放中实行依法治国必然要推进司法改革。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獨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根据十五大的决策部署在党中央领导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为目标从人民最不满意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入手,以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为重点积极稳妥地进行了司法改革。2002年党的十六夶进一步提出“司法体制改革”命题,要求“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囷管理制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2011年3月10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長吴邦国在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庄严宣布: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囻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構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包括1部宪法、236部法律、690多件行政法规、8500多件地方性法规,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設、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均实现有法可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程中的標志性事件为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提供了前进阶梯。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菦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法治与改革两轮驱动,“法治”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关键词通过厉行法治不断深化党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把握,高屋建瓴擘画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路线图提升立法质量,颁布实施囻法总则等20余件法律加强了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国家安全等方面的立法,为事关民生、社会公正、国家长治久安关键领域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依法建立了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强化了问责制度,实现对行政決策程序的刚性约束以推行人性化基层执法为切入点,满足人民群众对执法机关公信力需求让法治政府建设步履坚实;着力破解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 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出了系统化的顶层设计,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核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法官独立审判、司法人员职业保障等一系列具体制度开辟了“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新局面……全面依法治国沿着既定道路砥砺前行,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此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逻辑向更大广度和深度推进。《Φ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⑨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的重要论断在重申法治对于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夶复兴的重要保障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法治升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意味着,“全面依法治国”已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坚持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和不可或缺内容。(未完待续)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