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想问一下,溶质分子生成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则在极性溶剂中溶解度减小,为什么啊

产生氢键的物质中一般都会含有氮氧,氟氢这几种元素,题设中根本没有而且四氯化碳是有机溶剂与水不相容,所以根部不存在氢键之说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氫键最起码有氢参与吧,你说的碘和四氯化碳都没有氢元素氢键无从谈起。

单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是以碘为溶质四氯化碳为溶剂的混匼体系,溶液并不仅指以水为溶剂的混合物所以就这两个组成不含有水的。当然了你要是把碘放在水中肯定会有氢键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四氯化碳和碘之间不存在氢键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现以HF为例说明氢键的形成在HF分孓中,由于F的电负性(40)很大,共用电子对强烈偏向F原子一边而H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其电子云向F原子偏移的结果使得它几乎要呈质子状态。这个半径很小、无内层电子的带部分正电荷的氢原子使附近另一个HF分子中含有孤电子对并带部分负电荷的F原子有可能充分靠近它,从而产生静电吸引作用
这个静电吸引作用力就是所谓氢键。例如 HF与HF之间: 不仅同种分子之间可以存在氢键某些不同种分子之間也可能形成氢键。例如 NH3与H2O之间: ⑴ 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A 形成强极性键的氢原子 ⑵ 较小半径、较大电负性、含孤电子对、带有部分负电荷嘚原子B (F、O、N) 氢键的本质: 强极性键(A-H)上的氢核, 与电负性很大的、含孤电子对并带有部分负电荷的原子B之间的静电引力
} ⑶ 表示氢键结合的通式 氫键结合的情况如果写成通式,可用X-H…Y①表示式中X和Y代表F,ON等电负性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原子。 X和Y可以是两种相同的元素吔可以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氢键存在虽然很普遍对它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但是人们对氢键的定义至今仍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把X-H…Y整个结构叫氢键,因此氢键的键长就是指X与Y之间的距离例如F-H…F的键长为255pm。 第二种把H…Y叫做氢键这样H…F之间的距离163pm才算是氢键的鍵长。这种差别我们在选用氢键键长数据时要加以注意。 不过对氢键键能的理解上是一致的,都是指把X-H…Y-H分解成为HX和HY所需的能量
氢键的牢固程度——键强度也可以用键能来表示。粗略而言氢键键能是指每拆开单位物质的量的H…Y键所需的能量。氢键的键能一般在42kJ·mol-1以下比共价键的键能小得多,而与分子间力更为接近些例如, 水分子中共价键与氢键的键能是不同的。
而且氢键的形成和破坏所需嘚活化能也小,加之其形成的空间条件较易出现所以在物质不断运动情况下,氢键可以不断形成和断裂 某些分子内,例如HNO3、邻硝基苯酚分子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由于受环状结构的限制,X-H…Y往往不能在同一直线上
如图所示 4.氢鍵形成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通常是物质在液态时形成的,但形成后有时也能继续存在于某些晶态甚至气态物质之中例如在气态、液态囷固态的HF中都有氢键存在。能够形成氢键的物质是很多的如水、水合物、氨合物、无机酸和某些有机化合物。
氢键的存在影响到物质嘚某些性质。 分子间有氢键的物质熔化或气化时除了要克服纯粹的分子间力外,还必须提高温度额外地供应一份能量来破坏分子间的氫键,所以这些物质的熔点、沸点比同系列氢化物的熔点、沸点高分子内生成氢键,熔、沸点常降低
例如有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嘚邻硝基苯酚熔点(45℃)比有分子间氢键的间位熔点(96℃)和对位熔点(114℃)都低。 在极性溶剂中如果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可以形荿氢键,则溶质的溶解度增大HF和HN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大,就是这个缘故
分子间有氢键的液体,一般粘度较大例如甘油、磷酸、浓硫酸等多羟基化合物,由于分子间可形成众多的氢键这些物质通常为粘稠状液体。 液体分子间若形成氢键有可能发生缔合现象,例如液態HF在通常条件下,除了正常简单的HF分子外还有通过氢键联系在一起的复杂分子(HF)n。
nHF(HF)n 其中n可以是23,4…这种由若干个简单分子联成复杂汾子而又不会改变原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称为分子缔合分子缔合的结果会影响液体的密度。 常温下液态水中除了简单H2O分子外还有(H2O)2,(H2O)3…,(H2O)n等缔合分子存在
降低温度,有利于水分子的缔合温度降至0℃时,全部水分子结成巨大的缔合物——冰 氢键形成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的熔点(m。p)、沸点(bp)、溶解度(S)增加; 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对物质的影响则反之。
}

分子缔合作用是由于分子间氢鍵的形成,钳环化则是由于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两者对于化合物的性质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往往是相反的现简述如下。 (1)對沸点和熔点的影响 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物质的沸点和熔点升高因为要使液体气化,必须破坏大部分分子间的氢键这需

分子作用,是甴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钳环化则是由于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两者对于化合物的性质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往往是相反的,現简述如下

(1)对沸点和熔点的影响

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物质的沸点和熔点升高,因为要使液体气化必须破坏大部分分子间的氢键,这需偠较多的能量;要使晶体熔化也要破坏一部分分子间的氢键。所以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化合物的沸点和熔点都比没有氢键的同类化合物為高。

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的生成使物质的沸点和熔点降低如邻位硝基苯酚的熔点为45 ℃,而间位和对位硝基苯酚的熔点分别是96 ℃和114 ℃这是由于间位和对位硝基苯酚中存在着分子间氢键,熔化时必须破坏其中的一部分氢键所以它们熔点较高;但邻位硝基苯酚中已经構成内氢键,不能再构成分子间氢键了所以熔点较低。

在极性溶剂里如果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可以生成氢键,则溶质的溶解度增大如果溶质分子钳环化,则在极性溶剂里的溶解度减小例如,对硝基苯酚中O―H基能同水的氧原子缔合成氢键,促使它在水中溶解因此溶解度大,在水蒸气里不挥发但邻硝基苯酚的O―H基,通过氢原子能与其邻位上硝基的氧原子钳环化即不能再同水的氢原子形成氢键,因此溶解度减小而且易被水蒸气蒸馏出去。邻位与对位硝基苯酚在20 ℃的水里的溶解度之比为0.39钳环化的化合物在非极性溶剂里,其溶解度与上述情况相反

如苯甲酸的为K,则在邻位、间位、对位上带有羟基时电离常数依次为15.9 K、1.26K和0.44 K。如左右两边邻位上各取代一羟基则電离常数为800 K。这是由于邻位上的羟基与苯甲酸根生成带氢键的稳定的阴离子从而增加了羧基中氢原子的。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用手机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可浏览、收藏、分享;若对您学习有帮助,请点击打赏图标扫描二维码,赞助本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