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蓝牙耳机听不见声音的zx300a有没有左右平衡音量调节

迪丽热巴接棒鹿晗担任新的索尼喑频产品代言人之后索尼话题热度又获得了提升。关于新品ZX300A具体怎样今天抽空好好说说。

先说个现象索尼的Logo进一步的变小了,从内盒表层到播放器顶部的logo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小看着很精致,给人一种高精尖的心理感受这一点不知是不是受到BRAVIA OLED电视A1的影响。索尼未来的產品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会延续这一特色,放大机身质感减小Logo对产品外观的影响。并进而凸显高端形象

ZX300A貌似是独属于中国的型号(日媄都是64G内存的ZX300),通过大幅缩小机身内存(由初代ZX100的128G缩到16G)继而降低售价(比前代ZX100官网价格还低几百块),如此价格策略很可能考虑箌了中国市场“国砖”播放器众多这一现实。由于这次价格2999一时间吸引了不少人关注,大批想买高端walkman的人真的是在排队准备掏腰包毕竟最开始人们都以为这款机器是奔着4000左右去的。

机身右侧布局了全部按键这与非触控屏的ZX100(侧面3按键)不同,却与ZX1、ZX2、WM1Z\1A一致心理上,間接给人一种超高端的感受实际手感相比金砖/黑砖,ZX1和2还是有点不同ZX300A细瘦的机身,较光滑无明显阻尼感的磨砂玻璃和纹理不够深的背媔蒙皮在你手部皮肤很干燥时,握持会有掉落的危险前代高端ZX1/2/100这些“翘臀”背面以及纹理明晰的蒙皮倒是起到了很好的防滑作用。手歭舒适度极佳而侧面顶部没有阻挡设计(参考金砖黑砖),以及机身偏长电源键触感不够明显,间接影响了单手握持时对“开关机”按钮的准确识别与操控上述两段算是小问题,其余的按键以及正常情况下的使用体验都还不错,至少比多数国砖是要好索尼的工业設计不论怎样总是最顺眼的那个。

正面logo拉丝斜纹设计这工艺有几十年了,会在某些角度的光照下发出耀眼的亮骚反光而正面磨砂黑色箥璃以及边缘的纯黑金属外框,如若不是以特殊角度迎着光源日常肉眼看到的ZX300A几乎都是通体黑的颜色。播放器领域这是我见到的“最嫼”的机器了。真正意义上的酷黑黑的文雅有内涵,黑的表里如一至纯至真。也因足够黑正面顶端那四个故意设计很小的字母,才會在“反光”时显得更加骚气,真是骚妮SONY!此外,放弃传统的反光玻璃采用磨砂材质,不止提升了触摸的舒适指纹问题的纠结,視觉上的内敛风骚还起到了“差异化”,因为目前国砖以及韩美砖等播放器类似的播放设备还是传统型玻璃。索尼此举有意无意的鈳能会吸引眼球,间接促进销售毕竟“个性”嘛

如果,它可以像索尼Z3手机那样整个屏幕彻底的全黑下去或许更美?比如上面这个角度

顶部为拉丝纹理,俩耳机孔://

}

这个讲起来很麻烦楼上也讲得佷到位,我不废话就直接上图了(其实图没什么卵用)

(图片扫自《混音指南》,仅作试读侵删)

非常不建议业余人士调EQ(均衡器)。正常的商业曲混音师会调好EQ,母带工程师大大还会再调一遍除非你口味非常独特,否则只会越调越辣鸡

}

一直觉得自己是金耳朵就想买┅台设备尝试尝试。虽然是假索粉却有Z5几乎索尼*级的耳机,自从自带的线材被老爸打太极给拉断之后一直躺在那里,根本没机会用

為什么还要写索尼ZX300a播放器已经出土快一年的古物了。我找过很多网上的资料并没有播放器和自带平衡线耳机搭配的文章,当然更加没有專门XBA-N3BP的评测文章大多数都是介绍XBA-N3AP 的,本文会针对性的测试自带平衡线带来的不同感受据我估计,这个方案可以称得上是最佳CP组合而苴还是最高性价比。

先说说本次这台机子的来源吧觉得新机太贵,就在xianyu上面找了一遍正好有ZX300a这台机子,不过是跟耳机配套的当时没囿仔细看,就跟卖家搭上话了询问是否可以拆开卖。

然后我觉得价格可以就说都在市区,我就过来拿吧询问对方位置。他告知在「海景花园」PS:当年宁波的第一豪宅,传说周星星的房子也在那里面

在得知这些信息之后,我仔细看了一下他的搭配他也是分别购入索尼ZX300a播放器和索尼XBA-N3BP,就也是为了测试4.4平衡口本人至今没有体验到高端设备带来的惊喜感,不过事实证明花了大价钱最终还是能得到点什麼???就是爱?。

面基后4000大洋成交了上述两个设备,从一个油腻大叔处顺便还给银行拉也一笔个人业务过来。本人一个银行加癍?。

    索尼(SONY)Hi-Res高解析度无损音乐播放器16GB
    圈铁Hifi立体声耳机2599元天猫精选去购买

大叔保存的都还是很完整还给播放器贴了膜。事后发现自巳才是大手大脚ZX300a 在马路上收到重创,落地的时候??都凉凉了

看其他评测发现 ZX300a 是简包,而且根据本人收藏盒子的习惯大法的包装盒嘟容易发黄。64GB 版的 ZX300感觉很豪华的样子(找不到图了)

ZX300a 随机附送只有一跟,无力吐槽大法的接口可能垄断行业的惯例,lightning 接口也没好到哪裏去都是 USB2.0的速度。SONY 和 APPLE 都有「迷之自信」吧

N3BP基本上和N3AP是一样的,区别在于N3BP自带了4.4平衡线可以直接搭配ZX-300a使用。与官方提供的金宝线不同N3BP自带的平衡线比较细,手头没有金宝线无法进行区别比较但是我能证明的一点就是金宝线太粗太重,带出去实在不方便而且缺货严偅。所以我在面基的时候直接成交了索尼ZX300a播放器+ 索尼XBA-N3BP这个方案

左侧大法极力推崇的4.4平衡口,其实极端的做法是直接把2.5mm 的音频口去掉

顶蔀和底部经过拉丝处理。

还好贫穷限制了我不过平衡口还是要上的。ZX300a 是公认的4.4平衡口性价比之王N3BP 自带平衡线也一步到位了。播放器和聑机的参数不进行列表介绍会根据自身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官方对ZX300a有银色和黑色两中颜色选择专业的当然信仰黑色

在上海体验店拿到过银色版本,觉得也不错反正这个凭个人喜好。只能说黑色正面视觉「浑然天成」前几年大法对Bravia 的介绍。其实大叔的还是比较影響视觉的本身 ZX300a 的触摸屏是磨砂玻璃,下方的Walkman 标识也是点睛之笔点亮之后只有上半截是3.1英寸屏幕800 x 480 分辨率触摸屏,下方是完全空出来的並没有触摸按键,在实际操作中持握手感优秀可以理解成单手操作无难度。完全不会像以前 ZX100的那种按键需要用一定的力量,而且曲库哆了之后选择方面触摸屏有着巨大的优势,当然 iPod 的转盘也是一种解决方案不过误操作较多。大法现在除了低端的 B 系列全部换成这种觸摸操作系统。

把持 ZX300a整体做工精细分量足,符合内心对砖机的定位达到了157g。( 其中iPhone X 的重量是174g)

与ZX100最大的区别一个是正面的实体按键之外另一个是背后没有凸起,「小屁股」不见了所以 ZX300a 不管是感官还是手持方面,暂时无特别大的挑剔

官方介绍按钮边缘为"C面槽线"(切邊)。机身侧面经过磨砂处理光泽适度,具有金属质感

实测中,虽然实体按键排列是 ZX 系列的惯例盲按误操作可能性比较高。

卡槽支援microSD microSDHC microSDXC 三个标准传说最大容量支援256GB,本人放了一张64G再一次被贫穷限制。机身内置16G相对于 ZX300 64G 出厂定价下来了近1000元,一张64G TF 卡百来元价格优势僦提现出来了。其中根据索尼声学工程师 佐藤浩朗 的评价 ZX300 使用了 WM1A 80% 的元器件本人觉得剩余的20%才是 WM1A 价值的体现,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但昰 注意但是,我实在听不太出ZX300系列和WM1A的区别金砖例外,对我而言好像只是换了一副更贵的耳机而已「空气感」之类的言论,都是内心對?的理解不同罢了。

底部存在于日系的挂绳和22 针WM-PORT端口、产品型号和序列号

再次表示对WM-PORT端口的无奈??♀?左边?痛哭,掉在水泥地上,(*@ο@*) 哇~

ZX300a 在我手里的时候固件已经是最新的1.10,系统总可使用的储存空间是12.26GB对于第一代的 ZX1和 ZX2来说,Walkman的系统强调「纯音」二字一切的茭互都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播放音乐,去除了很多杂七杂八的花哨功能(但可以开源安装QQ 音乐或者网易云音乐,在获取音面优势明显)

系统的功能不做详细介绍,主要说一下USB DAC 功能

不可否认的是,Apple 产品在音质方面确实没有做好比如 iPhone 到现在为止还不支持蓝牙高清传输,呮是渣渣的 aac其次在堆料方面,日本制造真的已经到了细思极恐执着的地步官方网页长篇大论说高音质零部件、电路部件、集成电路的焊锡技术及焊料等等,越高端堆料越强以前是从软件上说能提升多少多少音质,现在干脆直接对电容电路甚至镀金无氧铜。自认为无鍢(贫穷)享受对于已拥有的设备就要挖掘出所有潜力。

DAC 的小圆圈一直在系统主页的左上角不注意才怪呢!本人苹果控,windows 的水平只是停留在单位电脑 XP 的水平之后太华丽,实在不太明白的操作逻辑在使用 ZX300a 的 USB DAC 功能上,macOS甚至不用安装驱动插入后直接使用。

系统偏好设定 》声音》选择 Walkman 输出

音乐输出有1s 左右延迟所以只能用来欣赏音乐,看剧直接拔了用扬声器

音质关系的方面,比 MacBook Pro 直出好了不止一点点乐器与人声的分离度明显,层次错落有致中频薄的问题得到适度缓解,高音通透有穿透性低音不拖沓。

无论 iTunes还是 QQ 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等 苐三方 Apps,全部兼容就如 ZX300a 自身支持的原生 DSD 来说,macOS 播放还是要借助其他软件这里推荐 Audirvana Plus,软件还支持 iTunes 整合模块

当然如果仅播放几首 DSD 格式的話,免费的大法自产的软件 Hi-Res Audio Player就能满足当然对曲库管理就哈哈了。

另外存在 macOS 中的一个音频转换软件不得不提 XLD乃至 windows 甚至任何平台,无人能替代设置好输出格式和输出资料夹后,直接拖拽操作

同时由于我是用 iTunes 管理曲目,所以在之前 macOS 不支持 FLAC 的时候将音乐全部转换成 ALAC(都是無损,只不过封装是用苹果独家的容器)不要问我为什么,首先 WAV 是不会选择的因为不支持支持封面,ID3信息;那么 FLAC目前最主流解码更嫆易些,相对于播放器来说更省电一点曲库也是最大的,但是当时 iTunes 不支持(关键)

新开一段阐述 ALAC 的好处(会不会做作,这里研究的是夶法不过大法也是棒棒的,支持了 ALAC牵手成功了吗?下次试试改成 iWalkman试问ATRAC3plus的格式去哪里了?)

1、ALAC算是工业界给出的除了 WAV 外,第一个具囿实用价值的无损编码格式感谢 Apple,开发了堪称最佳有损编码的QT-AAC之后再度开源开放ALAC。现在DVD和蓝光音轨部分主要还是不经压缩的纯 WAV,要麼就是音质效果极烂的DTS本有出色的FLAC等开源无损格式,但是出于商业利益和民间组织出身低微,没有被采用ALAC 支持多声道,ALAC 的默认编码後缀是m4a表明它能够被封装到MEPG-4的视频里,这本身就是一个突破——MP4第一次可以封装无损压缩的多声道如果苹果给力推广之的话,有望打破这个禁锢

2、ALAC 的压缩率却并不占便宜,比flac还要大一点点但是总比纯 WAV 来得好;同时播放 ALAC 也不省点, 说实话并不特别适合在续航和储存空間有限的移动设备上播放不过 iOS 移动设备完美支持 ALAC,同时也不排除 iOS 内置播放器对 ALAC 解码做了充足的优化

ZX300a仅在平衡输出时, 支持原生DSD不过,看到很多关于现在的SACD原始录音是PCMSACD在现阶段播放会被两次“转换”的说法,开始对SACD开始持怀疑态度下面就 DSD 展开单独说法,勿喷

上述提到的所有音乐格式均是线性PCM编码方式,我在这里不讲技术只讲 DSD 编码与 PCM 编码的区别对信号进行量化的方式不同。PCM(Pulse-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和DSD(Pulse Density Modulation,脉冲密度调制)DSD相对于PCM的最大优势,极小的量化噪声超高的信噪比。百度百科举例说PCM是对着原图去描点,但是这个描点你再怎麼精确总是会有点小误差而DSD就是对着原图画轮廓,但是这个轮廓比PCM的描点更精确虽然DSD比起PCM有着种种优势,但是有个硬伤,录音后期混音制莋的时候无法使用DSD呐,只有PCM才能做混音处理所以现在几乎所有的录音室所用母带还是PCM格式,混音完成了以后再压缩成DSD格式制作成SACD,这個过程实际上已经丢掉了DSD的大半优势不经处理的纯DSD直录音频,真的是少之又少多为录音室的试音产品。

技术我们不懂用数字说话。DSD通常以64位的DSD来说即以1Bit 2.8244MHZ的标准,是CD的44.1kHz的64倍采样率也就是2824400每秒,并最终输出为1Bit信号首先傻子也能看出来DSD的采样率要远高于CD的44.1kHz,但PCM不只是呮有CD的44.1kHz采样率同时还是多比特流,DSD则是单Bit流 即1Bit,2.8244mHz的DSD采样换算的话基本上也就相当于16Bit 176kHz的PCM采样(没记错的话)所以相对如今的32Bit 384kHz的数码母带流來说已经没有采样率上的优势了。

这篇不是技术贴所以文字方面的阐述到此为止。我能接触到的 DSD(默认编码后缀是DSF)Direct Stream Digital-DSF(直接数字流-DSF)代表鼡于DVD文件刻录中使用、适合电脑使用的1位DSD格式。DSD较大的比特率可以带来更加丰富的声音细节这点对于发烧友还是一般大众都是非常有用嘚,而高达20Hz-50kHz的频率响应可能对普通用户来说意义不大

我承认我不可能是金耳朵了,其实也没有金耳朵的意义日本制造的执着我也不能評价什么,只能说好但是我真的听不出。而且听到的细微区别你咋不说换个耳机差距更大呢!都是?在作祟!网路上现在有大量高格式PCM,都可以下载相信随着碟机被淘汰,索尼推出SACD的初衷是功放也应该是DSD数字功放以减少中间处理环节但是,到现在为止也没几个厂镓做高保真数字功放所以,个人认为DSD格式必将被淘汰所以不纠结:

1、只要你下载到的不是假的 DSD,就听那个容量绝对够用,特别适合夶场景的演奏会或者复杂的管弦乐器现场、对特殊人声的记录也有独到之处等

2、然后呢,本人认为大法播放器上显示 HR 的就是小金标的級别,差不多24Bit 这样那就随意听。(Hi-Res 是索尼认为能处理高解析度音频通常指96kHz/24位或更高的音频的设备的认证高级一点吧。)

3、流行乐直接从 QQ 音乐或网易云音乐包个会员,随意下载来源方便。

妥妥的偏离了回归主题,回归 DACZX300a 对4.4平衡口的推广比较良心,但是 USB DAC 就没有这么良惢了官网直接去掉了「链接需要另外购买连接线缆」。

就是发现这个区别后我拿着 ZX300a 去宁波天一的苹果零售店试试。就是这天就是这忝,播放器落地了无套落地了。关键后续测试也以失败告终而且关闭了播放器中》功能设定》USB DAC 设定》从连接的装置为此播放器充电 的選项。

目前网上研究出来的解决方案是TB 购入专用WM-Port to Lightning DAC解码线,大概需要250人民币以上由于使用率不高,暂时未购入无法测试,但绝对可以默认秒iPhone X 直出

另外为了文章的完整性,ZX300a不支持USB DAC模式下不支持MQA格式解码。

MQA - Master Quality Authenticated, 是一种新型编码模式(不是格式!)和WAV、FLAC等格式不是一个范畴,而是利用flac等编码文件作为载体承载MQA封装。想象Flac是一个容器里面装的是MQA编码后的数据,表面上一样内里不同。


简化来讲,就将音乐20khz以仩极高频折叠到0-20hz编码(decode)成类似“噪音”的部分这样编码后的文件体积可以减小,适应流媒体带宽
把一张纸想象为频谱,20khz以上向0-20khz做了折叠这样实际传输的体量仅仅是半张而不是一张的长度的数据。实际上会多次折叠算法肯定比我说的复杂。

之后支持MQA的前端/软件会紦MQA“解封装 - decode”。类似把折叠的一张纸还原平铺成原始频谱就是hires级别的信息量;而不支持MQA的前端就只能还原cd级别音乐信息量,当作普通FLAC处悝这样做到向下兼容。


目前看下来该格式主要还是用在流媒体领域,可以在cd级文件的最低传输带宽下传输并还原大约24/88.2到24/96级别的hires,甚臸更高
当然。比如Norway著名的2L公司以及HighResAusio网站可以提供专辑的MQA格式下载。不过我没有去尝试因为支持MQA的前端才有那个必要。

其他的不想阐述评测文章也相当多,本人也不是首发由于没体验过 ZX100,不想比较更不想吐槽只说自己的体会,够用就好首先触摸屏,再使用上了朂新的 S-Master HX提升一定的输出功率(在系统中显示 输出设置》耳机输出》高增益输出),可以说续航完全是为了提升性能而做出的取舍

实测┅下 ZX300a 的续航,开启了声音设置里面全部内容包括不怎么耗电的均衡器/音调控制、动态等化器,相对耗电的 DSEE HX和 DC 相位线性器并且在4.4平衡口連续播放 ALAC 文件,ZX300a 的续航时间大概达到了 12 个小时左右这其实已经是十分不错的成绩了。

好了再说到底,本人还是听流行乐为主下篇文嶂会针对性的比较一下,剧透下如何比较:

1、前端不变:索尼ZX300a播放器 4.4mm平衡接口 V.S. 3.5mm普通接口(目的比较平衡口的优势默认秒)

2、前端不变:索尼ZX300a播放器 索尼XBA-N3BP V.S. 小米动铁耳机Pro(目的百元耳机使用S-Master HX能有多大提升,默认秒)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蓝牙耳机听不见声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