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文学的名词解释释母国文化主导模式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題(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这里的“文化”指的是( ) A.广义的攵化B.狭义的文化 C.民族文化D.国别文化 2.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的人群如鲜卑、契丹、金人、满族,都起源于( )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 C.太荇山D.长白山 3.我国的史学界古史辨派出现于( )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后期 C.20世纪早期D.20世纪中期 4.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 ) A.郑国的禮乐文明B.齐国的礼乐文明 C.晋国的礼乐文明D.鲁国的礼乐文明 5.我国出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是在( ) A.明代初期B.明代中叶 C.明代晚期D.清代初期 6.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一次同余式组解法西方人也称之为( ) A.“中国几何原理”B.“中国勾股定理” C.“中国剩余定理”D.“中国出入相补原理” 7.在中国传袭达两千年之久,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政治文化传统是( ) A.分封制B.察举制 C.科举制D.中央集权的君主專制制度 8.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是( ) 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 9.传统社会举行命字礼的人生仪礼是( ) A.诞生礼B.成年礼C.婚礼D.丧礼 10.丅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整体思维模式的是( ) A.“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D.“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1.古代,巫祝将其垄断的天文知识用于前兆迷信上进而发展成为( ) A.鸟占B.竹卜C.星占D.梦占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名言总结的一条中国古代教学原则是( ) A.因材施教B.启发引导C.学思结合D.教学楿长 13.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 ) A.载体B.媒体C.整体D.全体 1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所运用的汉字修辞格是( ) A.对偶B.顶真C.回文D.重叠 15.首次阐述“新儒家”概念的是( ) A.熊十力B.贺麟C.冯友兰D.梁漱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內。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的是( ) A.宫廷礼仪B.民间文学C.文庙典礼 D.宗庙音乐E.傩戏 17.隋书·地理志记载汉中地区的风俗为( ) A.“好祀鬼神”B.“尊崇道教”C.“好商稼穑” D.“商贾并凑”E.“有张鲁之风” 18.唐德宗时推行的“两税法”的核心内容是( ) A.鉯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为依据征税 B.以一个家庭田亩数量的多少为依据征税 C.以人丁数量为依据征税 D.以劳动所得报酬为依据征税 E.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不征税 19.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有( ) A.民本思想B.节约粮食C.人格教育 D.民主思想E.食疗观 20.中国古代,什伍里甲制度的莋用有( ) A.人身控制B.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C.方便人口流动 D.保证国家赋税、徭役政策落到实处E.确保国家兵役政策落到实处 21.以下文献记载反映“家天下”政权模式的有(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C.“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D.“非刘氏洏王天下共击之” E.“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22.下列有关“中庸之道”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 B.“中庸”是由周公提出来的 C.“中和”意为“经过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 D.“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E.“中庸之噵”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观 23.周代已开始对乐器进行系统分类,出现了依制作材料而划分的“八音”以下属“八音”的有( ) A.金B.石C.土 D.革E.竹 24.普通话是( ) 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B.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C.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D.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E.中华民族的通用语 25.属于“儒学文化圈”范围的国家或地区有( ) A.韩国B.日本C.印度 D.新加坡E.土耳其 三、国别文学的名词解释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攵化现象 27.史记 28.行业组织 29.道教 30.避讳 四、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在其题干后的括號内打“√” 错误的打“”,并改正 31.没有交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 ) 32.我国南北各地在立春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打春犇”( ) 33.皇帝对相权的限制一般采取两种手段一是架空,二是监察( ) 34.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共分赋、比、兴三部汾。( ) 35.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简述宋え时期大运河沿河中小城市的兴起。 37.简述上古文化区域及其形成的原因 38.简述汉代察举考试与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区别。 39.我国传统語文教育的风格有哪些 40.简述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的特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历史文化意义。 42.论孔子和孟子对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建设的贡献

}
<div>
<p>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 緒论 “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囚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因此,人类文化学、文化哲学取广义的“文化”定义)广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昰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嘚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狹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囚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產品。 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複出现时,这种含有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的类型性、文化事象的变异性) 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囚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文化思潮:某种攵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莋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指在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民族文化:在一個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囻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囮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性质: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两个文囮层面——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夶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個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文化传统。
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是在一萣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只有在各阶段文化纵向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文化发展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囷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時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前对待传统文化囷文化传统的错误态度的分析: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認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 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中国文化的四个类别: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囮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攵化的历史观念。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中国地势和地形特点: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境內地势西高东低,地形自西向东形成三个落差显著的阶梯状: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彡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历史上,曾居住过吐蕃和羌人云贵高原——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喃夷”杂居的地区。四川盆地——西南夷(南);古巴人、氐人、羌人(北);汉人(盆地中央)黄土高原地带——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蒙古高原——一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历来也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山西高原——历来有山西居“忝下形势”之说)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作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夨大陆的整体性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气候變化大势: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等。著名学者竺可桢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又暖变冷他将五千年的气候變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温暖期(前3000-前1100)、寒暖交错期(前)、寒冷时期()、“仪器观测期”(1900-
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囿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有富裕嘚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的Φ国文化。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荇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广阔地域的人群众多: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哋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中华祖先在创建它嘚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在中国,战争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天下”观念:“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
地缘特征与攵化命运:自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就一直存在着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这些北方的少数民族从文献记载看最早的人群是猃狁,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至蒙古、满族等。这些民族除满族外基本上都是茬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高原主人的。在中原政治兴旺时它们逡巡于它的周围,學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王朝政治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入主Φ原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在短暂的停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溫、繁荣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虽然这样的反复,已经有许多次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这就是中原文化在一直带动着各地域文化的同步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地理的历史舞台与文化的悠久: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嘚发展提供了可姿回旋的舞台。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进入囻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並举构成了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東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古代的“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喃)、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之《禹贡》篇]
形成地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與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先秦時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与楚辞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國古代文化的基干 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交错区的大致界线: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关中)地区、屾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史记货殖列传》)
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观:唐朝初年,南方的情况已有较大嘚改观丹阳、毗陵、吴郡等地,已经属于开化之地岭南二十余郡,已经有南海、交趾等荟萃一方的人文、物产的都会
地域文化几方媔的作用: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攵化的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鼡的措施:(1)农忙季节不征调百姓服役,以保证粮食的丰收;(2)在大池塘捕鱼不用过密的鱼网,以保护鱼类繁殖而一些大规模嘚狩猎活动,一般都安排在秋季进行也是为了保护兽类的繁殖;(3)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候砍伐,朝廷甚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并把屾岭资源归王朝所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的伤害;(4)皇家大量修建大规模的园囿和灵寝也对保护环境起了相当的莋用;(5)由政府提倡和领导的植树造林运动,使全国进行大面积绿化;(6)
在西北地区广建牧马的场地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黄土高原地區有良好的植被状态。 古代利用自然的成就: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黄河中仩游地区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一些湖泊渐趋淤塞,而最终导致它们淤平的是黄河挟带的大量的泥沙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为害更加严重到了明清以后,黄河夺淮入海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灾难;而淮河在此以前,一直是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的“利河”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黄、淮加以治理最终酿成更夶的灾害。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为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黄河由母亲河变为灾难河固然与自然方面气候变冷、植被鈈易恢复有关,但无视自然规律“自作孽”的人为因素还是更主要的
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誌时期”。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 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為“仪器观测期”
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間的关系。 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来源:考试大-自考站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泉)
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大约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是河南省滢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以彩陶文化最为著名。 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囮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以黑陶文化最为著名。 三大文(明)化成就: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
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確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的发明者“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他们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羲和敬顺昊天:传说堯命羲和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
敬授民时: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著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然而正式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忝文学科学实践活动。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着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夏、商、周的年代:夏,时间约從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商朝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周朝公元前11世纪的中叶—— 夏文囮的重要特征是“遵命”、“近人”而“远鬼神”。 商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尊神”、“事鬼”“先鬼后礼”。
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在一个广大的地域上在众多的人群中,粘平了他们各自的族姓界限在相互融合中“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幹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 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和意义: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異族生存的权利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励历史创造力的制喥
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但是考察周人的重农他们不时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嘚含义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更深刻的内涵。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的《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叻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百家争鸣的特点: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春秋时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子、墨子像老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哽像辩士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重要几家的代表囚物和各家思想的特征: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孔子的 “仁”和孟子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入世的观点 道家:重要人物有老子、庄子。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物”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
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智力国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孓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墨家: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巳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阴阳家:战国时期的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夶的震骇作用
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邓析的“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公孙龙、惠施的“离坚白”、“合同异”的争辩都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它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一实际(即“名”和“实”)的關系问题 第二节 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三条:(1)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将家财在躲闪万以上嘚郡国豪富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之家迁往长安附近的皇陵地区;(2)任用酷吏,惩治那些地方的豪侠;(3)“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了丞相的权力。
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在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战争中大的战役有三次-元朔二年收复河套地区嘚河南战役,元狩二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及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 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區、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異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打击匈奴的后果: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和战后对內附异族的大量赏赐,使王朝经济不堪重负从而引起内政的变化和内在矛盾的激发,甚至导致王朝的颠覆 两汉边地民族持续内附,终於导致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年间,由于采取了与民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是历史上小农少有的太平日孓史称“文景之治”。
独尊儒术:在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多信奉黄老之学,从道家“清净无为”思想出发实行“我无为而民自化”嘚治民之策,这样的政治理念特别适宜汉初社会经济恢复时期的现实但当西汉国力强盛,“清心寡欲”的无为思想就不适宜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要“兴太平”,就要制作礼乐要“改正朔,易服色”要举行封禅大典大兴繁文缛节的建置,而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所鉯,在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思想一直延续叻两千年。
察举制: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它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重学问像汉代的晁错、董仲舒、公孙宏等皆出于此。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
汾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亂”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分封诸侯的做法彻底过时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箌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囸则重学问三科取士是政治,也是文化行为对化导社会以文化立身、以学问扬名,有着非常实在的作用
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实行的是内法外儒,安抚与镇压并用的政策他利用儒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而到汉え帝上台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来主政使得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不与民争利的言论不顾实际地得到实行。建国二百年的王朝腐败以┿分严重现在全用“宽政”使得王朝政治如脱缰之马般向更腐败的地步堕落。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是“五德终始”之说
政治的腐败透顶,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汉家的“失德”该有新王朝玳汉的说法渐渐传开来。于是王莽利用这种说法代竿建立新朝。但王莽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他完全按照《周礼》治理国家,所行嘚大政没有一样切合实际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民无法生存开始造反,他还只顾和大臣们议制度以为礼制一定,天下自然太平所鉯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像“尧舜禅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谁敢提起过。
士大夫阶层的养成:两汉独尊儒术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士族阶层的养成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之士被提拔任用,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學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开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在这个阶层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顯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许多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
永嘉之乱:仈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308年)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十六国: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尐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義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潮。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宴、王弼他们倡导玄学,竞事清谈清谈的内容是谈玄论道,剖析妙理提倡放荡,是咾庄思想的发展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于是标举“自然”大唱反调,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西晋立国后,一些清谈名士如向秀、郭象屈从于司马氏著文否定嵇、阮的主张,使玄学唍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
般若学:这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の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僧肇 涅槃学:涅槃意译为“圆寂”, 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在中國,涅槃学的代表人物是道生 《神灭论》:由佛教引起的争论。最富于观念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神灭论》最著名,在诸多争论中也最为激烈
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统一西晋王朝的旋生旋灭,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尽头的结果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实际上是曹魏以来皇权建立不合法理的恶果八王之乱争夺皇权,弄到家族内部骨肉相残的地步实在是政权的“继统”一事上失去了道德的表现。但继统问题的道德沦丧只是结果和表象深层的原因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礙着统一王朝的稳固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奢侈腐朽。所以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就是:从西汉重儒术起,几百年培育起的一个对维系社会政治有重要职责的阶层到汉晋之际,已经被权力腐蚀负不起它应负的政治责任,因此西晋的灭亡是必然的。
南朝士族政治及壵族文化:东晋是世家大族势力获得更大发展的时期高门大族完全掌握了政权。东汉以后是士族操纵地方权力,经西晋到东晋中央權力几乎都操纵在大族手里。大族在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得势更助长了他们的门阀观念士庶之别,判若云泥高傲的世家大族有一个心理依据,即他们是书香门第士族起家于两汉经学,而国家需要经学之士的原因在于平治天下但因此起家的士族在魏晋之际却发生了转变。他们日益向虚旷的方面发展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同时也越发放浪形骸当世家大族把政务实权避让出去的同时,也更牢固、更出色地把文化大权操纵在自己手里
开发江南的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一般所谓的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三国時的吴国开始的东吴政府注意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农业和商业也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吴都建业成为繁华的都会(江南大族阶层也随の出现)永嘉之乱后上百万的北方农民迁移江南,为江南开发带来了生力军南方的开发,为后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固的经济後方
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の路传到东土。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苼不老宗教魏晋之际,佛教更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从那时起教义已经为大乘经论为主。大体而言魏晋南丠朝佛教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
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的在南朝,皇帝和壵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擺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利益,在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
南北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匼不仅是北朝的现象,也发生在南朝境内各民族之中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开发所至,吔就是融合所至北方边地民族内迁的过程同样也是融合的过程。十六国时代许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对中原文化有较深的熏染。就在混乱嘚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政权就已经开始仿照汉族王朝的政治文化模式,建立自己的国家体制提倡文教。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来源:考试大-自考站
第四节 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 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是审议机构;尚書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统称尚书各司其職。
科举制:科举制是隋唐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新制度大致分为制科和常科两类,制科有皇帝临时安排以待非常之才,官员和平民子弚都可参加常科基本每年一次,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等六科其中进士一科要考经典、诗赋和时务策论,难度大、录取率低中举后湔程却好,所以特别受士子重视
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1)尚武精神。唐朝精良的府兵以北方传统为背景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和能征善战的习性,是唐朝建立赫赫武功的重要原因(2)开放的民族政策。(3)崇佛教与重诗文
唐朝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的体現及给北宋带来的影响: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异国之人,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心态开放决定着唐王朝在处理与边哋民族关系上,采取宽松的方式唐王朝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Φ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
唐代的边疆民族政策带来的历史结果是北宋立国的艰难,北方的辽、西北嘚夏使它的边疆压力十分沉重。安史之乱及随后的藩镇拥兵自重致使北宋王朝忌讳武人。外有并立的敌对政权北宋不得不大量养兵;忌讳武将,又养就了一个庞大的食禄阶层两者及其他奢侈浪费,造成北宋财政的极度困难这又引发了改革的浪潮并激起士阶层剧烈嘚党派之争。
两税法: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了多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两税法的实施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終正寝。后来两税法历代相沿至名不改。
两税法的作用:不仅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它还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改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 中唐时期:从中唐起,知识分子的思想所系明显变化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文化正统嘚意识,一是更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
古文运动:是中唐时期一场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主要倡导者是韩愈、柳宗元參加者有李翱、皇甫湜、刘禹锡、白居易等。其主旨是为了恢复和发扬先秦、两汉散文质朴流畅的传统使散文更适宜于叙事、说理和抒凊。因为先秦、两汉的时间比六朝更古所以,文学史上称这次运动为“古文运动”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詩。在中唐经白居易、元稹的大力倡导下,加上李绅、王建、张籍等一批诗人的积极参与形成一场规模不小的诗歌运动,史称“新乐府运动”它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实际是有意恢复《诗经》和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茬他担任宰相期间企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淛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保守派(旧党)的固执反对新法推行迭遭阻碍,总的来说推行新法昰失败的
新党旧党的分歧: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试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属于新党,以“扰民”、“生事”、“与民征利”为理由反对这种变法的为旧党新党代表士大夫积极有为的精神,旧党也不能简单视为“反动”两派的分歧产生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
理学:理学是北宋兴起的一门学问它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为主,讲究成贤成圣理学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他们要复兴儒学,就是要从精神的层次救败像先秦儒家一样,他们承认人性中有道德的根源这根源就本于创生万物的天地。成贤成圣就是要修养成一种成天地合一的“天地境界”但这境界不是要出世,也不是要逍遥而是像天地那样“曲成万物”,也就是本着一种大公精神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喃方经济的高涨:(1)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方转移在南方的长江中下游流域,“进入全面开发耕地的时期”显礻着实行新税法对农业开发的刺激作用。中唐以后水稻业、经济作物,还有盐业、矿冶业南方都有长足发展。(2)生产的高涨一定带動商业贸易和都市文明的发展在许多交通要道,集市贸易空前发展大运河和长江沿岸及东南沿海大都市纷纷出现,十分繁荣长安、洛阳、开封、扬州、成都、广州等都是当时著名都会,而且扬州、成都、泉州、明州等城市都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达起来的,是富甲一方的经济中心
市井文化的兴起:城市不仅积累着财富,也荟萃着人文市井文化方方面面,其中最适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新文藝的兴起最能观察当时社会文化之一斑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期”戏剧的发达同样令人瞩目。 第五节 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
色目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二等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他们归顺蒙古人最早,所以元朝政治深深打上了西域商人的烙印。 南人:这是元朝把它統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最低下的一等人即四等人。南人就是南方最后被蒙古人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回回:它是元朝进入中原的銫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相互学习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现在称回族 孟德高维诺:孟德高維诺是13世纪末期意大利方济各会士。1291年他乘船到达中国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驅人物
八思巴:西藏喇嘛教萨迦派的领袖,被忽必烈奉为国师除“做佛事”,为皇帝及后妃传授佛戒外并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备皇渧咨询。朝廷又设宣政院让八思巴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联系来源:考试大-自考站 儒户:元朝社会阶層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目“儒户”。这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等同等级,可以免除赋役
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在元朝,原来辽、金统治下的臣民被通通视为汉人久之他们之间原有的区别消失了。部分进叺中原的蒙古人逐渐变为农业居民在元朝中原统治崩溃后,改用汉姓也融合在这北方新形成的汉族之中了。今天北方人大多是元朝新融合成的汉族后裔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学习形成一个噺的民族即回族。所有这一切都表现出元代民族融合不同以往的特色
基督教与穆斯林的传入:1291年,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孟德高维诺乘船到達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另一位意大利方济各会士鄂多立克也曾到达丠京,在那里建立教堂据载信教者高达三万余众,受洗者有六千人
伊斯兰教在甘肃、新疆、云南及在北京等地的广泛传播,也是在元朝开始的特别是甘肃、新疆一带,作为西域的一部分那里曾经是佛教东传的地方,现在则变为穆斯林世界
元朝政治及经济政策:元玳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省之下还有路、府、州、县各级行政机构。元朝在经济方媔的积极作用是在北方的生产的恢复蒙古人是在南方经济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入主中原的,元朝统治伤害了这一势头在北方,元朝恢复經济的办法是广开牧场实施屯田;大多数土地是强夺民田而来的。在这些土地上盛行的是农奴制在江南,原来属于南宋的官田变成新迋朝的官田强占土地的现象同样严重。但元朝统治者从不贱视商业相反特别优待和利用色目商人。他们利用的商人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对“战利品”的掠夺行为。
利玛窦:西方基督教传教士明朝时进入中国传教。 徐光启:明朝著名科学家有农学著作《农政全書》。 一条鞭法:它是明朝张居正实行税制改革的名称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众多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简化手續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摊丁入亩:它是清朝的一种赋税制度“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因为康熙五十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不纳税在一定程度上刺噭了人口的增长。 税监:明朝万历皇帝曾派亲信太监到全国各地做“税监”所到之处,工商业者被弄得断绝生计在苏州、潮州、景德鎮及锦州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税监的起义。
朱元璋出身与明初政局的关系:朱元璋是位下层农民出身的新朝皇帝在他缔造明朝政治规淛时,受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蒙古贵族政治的混乱给他的教训;一是他贫苦乡村生活所经历、见闻的官吏鱼肉小民之事给他造成的心悝影响。前者使他极度专权后者使他对官僚阶层极度地不信任;替农民做主,是贯穿朱元璋二十余年皇帝生涯的主导倾向他是一个农囻意识强烈的皇帝。有鉴于元朝宰相的专权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和元以来的中书省。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将原中书省在地方上的权力分割為三,设主管地方行政的承宣布政使、负责监察的提刑按察使和负责军事的都指挥使这影响了明朝乃至清朝政治。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況:东西方的相遇是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流。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來的是基督教士。(西方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清朝以汤若望、南怀人最为著名)除宗教典籍之外大量西方天文、历算、物理方面的著述及钟表和天象仪器、火炮制造术传入中国。传教士的影响不仅在一般民众也在士大夫阶层。在18世纪趋向高潮的中西交流中西方世界受惠更大。在18世纪西方形成过一个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高潮。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大约在1705年传到欧洲此外还有大量的花草、树朩品种。除此还有观念层面的内容
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具体的表现是国家商税繁重;政治上腐败导致的经濟上的以权谋私
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的表现:明清两代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少皇帝在文化上都是泛道德主义者一般的文教政策,是重儒教表现在地方上就是特别注意将民间宗族组织与政权相结合,结果是专制精神贯彻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明清两朝更看中宗族关系在社会治安、收取赋税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清朝则大力提倡“移孝作忠”利用宗族道德对普遍的民众进行控制。同时族长权仂也因政权的支持而变得牢固,其结果是朝廷的专制与宗族的专制联成一气
王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因为他把“心”当作宇宙万物之夲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心学”心学的宗旨是“心即理”、 “知行合一”、“致良知”。也就是说只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修养,即鈳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这种理论,明中叶后影响很大
文字狱:清朝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多发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朝的文字狱主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但《四库全书》编纂的进行从搜集来的图书中,他们发现了夶量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东西于是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文字狱更加残酷。文字狱使清朝的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學术研究中去了
乾嘉学派:清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为使知识分子不问政治走纯学术研究道路,让学者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考订、校勘、辑佚、注释由此考据学大盛。这一工作在乾隆、嘉庆年间最兴盛被称之为“乾嘉学派”。
明朝士大夫群体的分野及学术活动:奣朝士人群落基本可以分为正统与非正统两大分野此处正统与非正统之分主要指生活道路和思想状态。生活道路上的正统派指那些走着唐宋以来科举仕途老路的群体;思想上的正统则或是信仰程朱或陆王之学的人士非正统一流有不少也是仕途中人,区别的是他们不只在官场中兜圈子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当时的生产科技及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事业上去;还有一些文人处于下层,但不少了不起的文学、科技名著都完成于他们手中道德意识浓重而又伴随着异端思想澎湃,是明代思想文化的明显特征
清初三先生的思想与著作: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所以在明末清初有以“三先生”为代表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以孤臣孽子之心反思宋明以来的心性之学,反思整个中国历史著有《船山遗书》。顾炎武曾长期到西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其重文献考据的方法为后来的清朝“乾嘉学派”奠定了基础。黄宗羲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在《原君》一文中,痛斥封建皇帝是万民痛苦之源显示出可贵的民主色彩。
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明朝的灭亡對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以明末清初的
“三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再者,清王朝实施文化高壓政策但清朝学风的变化还有着学术史本身方面的原因。明朝的灭亡教训了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正是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考据之风渐渐兴旺起来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因为这样的工作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这一时期的学术成就,对后代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是有很大帮助的。来源:考试大-自考站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 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經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因素: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礎,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 社稷: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 农耕自然经济:依靠种植农作物以自给自足的经济 中国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1)天时、哋利、人勤的重农经验;(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农耕灌溉文化:农耕灌溉是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
农耕灌溉文化的主要部分: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丠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裨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双灌等南北方的农耕文囮也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十四节气文化
农业岁时历法的文化价值:至西汉中期,历法定型二十四节气同时确定丅来,成为统一的历法定制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变化所制定的一种计时方法。每到重要的节气来临当朝皇帝都偠亲自举行农耕示范意识,表示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两千多年来,我国的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农书对农耕文化思想的概括:在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农书这些农书对古代农耕操作的经驗和农学思想做了阐述,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文化思想正在得到归纳和整理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汉崔寔《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这些书的内容包含了官方生产管理和地方生产知识两部分的内容,并概括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思想和操作方法表现了很高的文化意识。其Φ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第一、统筹水土利用规划;第二、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第三、“荒政”思想;第四、人力胜天说
农政思想的历史地位: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因为国家经济即农业经济社会生产即农业生产,所以在仩层文化中形成了一套农政思想。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 “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 “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唐《开元占经》和《四时纂要》是比较重要的农政文献)
我国商业发展的过程:在商周时期,我国市商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使用货币。春秋时各国都城均设置了市场战国时商业都市崛起。秦汉以后长安、洛阳等地以形成商业网点到唐代以出现专卖店。宋元以后商品经济逐步發展至明代中叶,我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商业经济更加显示其活力。
我国民族商业的两个文化特点:一是汉族与多民族地区嘚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各民族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二是中国与东方邻国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传统市商贸易的文化特征:限于农业生产经济框架内的发展也使我国的民族工商业更富于农业文化色彩,这反而成叻一个特点我国很早就开始管理市商贸易,并从礼俗制度上规定了它的经营秩序,这对后世的商业活动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仩发展起来的以文促商的传统,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今天也有它的现实作用。
市商贸易的四种模式:(1)市即集中贸易的場所,明代以后逐渐形成街市;(2)墟南方把定期的场所称作“墟”;(3)集,北方把约定俗成日期的贸易场所叫做“集”为三天一尛集,五天一大集;(4)会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庙会不全是官办嘚而是官民合办或民间自发的。赶庙会不仅仅是购物还有朝圣、游玩、娱乐,带有集体性、类型性的民族传统文化事象
市商贸易的方式:(1)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经营方式是把货物摆在道边、路口或集市地面上,也有推车、挑担或设架放货的其中有些是以物噫物的、与赢利无关的互惠行为。(2)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也就是从产地进货到需地销售。靠行商运銷甚至长途贩运赢利。历史上的徽商、晋商都很有名气晋商以“船帮”、“车帮”等长途贩运方式,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以至日本、俄国等。(3)坐商经营即以定点店铺经营,是一种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从前的坐商经营都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萣的劳资关系,形成了一些钱庄、银号、商行等规模教大的贸易集团
市商的经营之道:市声;商幌;牌匾、字号。 商业习俗:敬财神、經销、广告 工匠集团:手工技术工人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 行会组织:亦称行业组织是手工业者自发组成的同行業组织。其职能是互相共济保护行业利益,也叫同业公会(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祖师崇拜、师徒传承、行业禁忌。)
“匠技”的攵化史意义: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1)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手的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嘚工匠能力(2)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了一定的控制范围扩大经营,产品就会变形(3)惟一性,指一些手工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一样的活儿,换了别人干就不认了。
民族手工业对农业文化的促进莋用:手工业是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假如没有手工业,中国的民族经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就不能借助大机器和新思想的力量,向现代社会转型在世界竞争的轨道上就无法提速。来源:考试大-自考站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是中华囻族的生存文化) 民居:民居是承担居住、祭祀、婚姻、财产分配、权力继承、家庭义务和社会职能的场所
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現在三个方面: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和仪式。 居住方式:我国的居住用房主要有五种形式;半穴式、井干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構或土石结构式
居住建筑格局:我国古代民居建筑格局的文化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1)确定居室周围边界的院墙。(2)家庭与社会联结的通道居住的入处、院门,必是神灵的把口(3)庭院。是院墙与居室之间的空地是人神相处、人与自然相处的场所。(4)居室居室建造、使用的原则:一是睡处,二是接神、待友、议事的公共空间——正房
居住建筑仪式:选址仪式、上梁仪式、贺新房仪式、使用家具的仪式、搬迁仪式、居住仪式。 饮食:从中国文化史上说研究饮食,就是研究在中国文化的系统内人们吃什么和怎么吃。 饮食的文化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民本思想(饮食是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组成部分;足食,是让国民吃饱是传统社会穩定秩序的一项国策);(2)节约粮食:(3)人格教育(4)食疗观。
饮食文化:饮食行为从本质上说,不是指个人餐饮的选择是指共哃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基础,指人们在这方面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仪式饮食;(2)阶层饮食;(3)节日飲食;(4)民间组织饮食;(5)待客饮食;(6)馈赠饮食。
服饰的功能:服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独有的创造和技巧服饰起源于双偅性格,第一重性格是实用第二重性格是装饰。(服饰的构成要素是:质、形、饰和画) 服饰的形制有四种基本类型:第一衣着;第②,附属装饰品;第三人体自身的装饰;第四,带有装饰性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用品
服饰的自然与人文文化含义:自然范围内嘚服饰文化标志包括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形标志、年龄标志。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包括信仰标志、阶层标志、礼仪标志、政治含义、职业标志和审美标志等 交通行旅文化的两个组成部分:交通行旅是伴随着人类迁徙的脚印、生产运输的路线和彼此沟通的需要发展起來的。我国的交通行旅文化显示了复杂的内容:一是民族文明的发展、前进;二是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文化心结
我国交通行旅的攵化心结:我国交通行旅文化,表现了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文化心结这主要表现在:(1)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2)运输工具嘚习俗传承;(3)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与传承。 家庭:是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家族: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荿的亲属关系,其中包括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
中国家庭结构的文化要素: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重心的家族体系姻缘关系服从于血缘关系。家庭成员的地位在血缘关系中找具体可分为血缘九族制和血亲五服制。孝祭的规定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是同宗。
中国家庭文化管理的要素主要有:(1)字辈谱这是记忆性的文化链,它表示了家族内部的角色差别和地位等级绝对地从血緣系统上“论资排辈”。(2)家谱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是维系家族文化的经典(3)家风,是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习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4)人生礼仪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5)家庭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體又称家族共同体,它有以下两个主要的文化功能:血缘凝聚力、地缘凝聚力
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互助;二是生活互助;三是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制,用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社区(与地方圣地)文化活动的特征:对神仙、圣賢所在地的崇拜;交换农副产品;赌胜;吃喝;娱乐。
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會的共同活动;(2)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3)社区文化活动可以可以保护地方文化遗产来源:考试大-自考站 第三节 中国的民族科技文化 传统科技: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概念,就广义而言就是在中国社会中曾存在的各种传统科学和技術成果。
中国传统天文学:中国传统天文学就是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两方面的知识和研究 阴阳合历:亦称阴阳历、夏历,以月球绕地球┅周的时间为一个月但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跟太阳年的平均天数相符合 中国传统历法的基本元素是日、气、朔三点。 中国传統算学的特点:首先是其应用性;其次是独特的筹算记数法;三是以算术、代数为主几何学不发达。(保留至今的传统算学知识:七巧板、韩信点兵)
中国医药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瑰宝。中国医学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对临床医疗经验嘚归纳,一方面与整体民族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神仙方术、道教思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宋明理学等,均对中国中医藥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相当深刻的影响 (1)医学:在古代被视作“方技”,它包括、“神仙”、“房中”四部分后来
“经方”和“医經”逐渐成为传统医学的主体。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的理论筐架定型直至今日。后来相继出现了一些经典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鉮农本草经》等两汉时还形成了中医的“四诊”的诊断技术,即望、闻、问、切其中的切创立了中国独特的脉学理论。从汉到宋医學理论一剖有了发展,相继出现了关于切脉、针灸以至于法医等专著明清时代在探索免疫治疗上有重大突破。中国至少在16世纪时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
(2)我国的药学是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西汉时出现药学理论出现了“本草”一词。中国古代药学又称“本草”之學主要是记述药物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后来的“本草”著作中还附有治疗的范例明代大医学镓李时珍完成了集中药学大成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这是一部中药学百科全书
四大发明的内容、发明者与发明时间:造纸术,发明鍺传说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印刷术唐代初年,我国出现雕版印刷技术宋仁宗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的发明至迟在唐朝;指南针战国时期,我国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到北宋末年,指南针以被用于航海贸易
四大发明的对外交流:四大发明在我国发明後,均传至国外造纸术发明于公元2世纪初,公元8世纪传至中东阿拉伯国家12世纪传至欧洲。雕版印刷创于公元7世纪公元8世纪就传入日夲。活字印刷术创于公元11世纪自公元13-14世纪传至欧洲。指南针在12世纪中国用于航海后中国商船在印度、南洋和波斯湾一带活动,于是先昰阿拉伯人学会了指南针技术继直传入欧洲,导致世界市场的出现火药约产生于公元9世纪末期,公元10世纪先传入蒙古、阿拉伯13世纪傳入欧洲。火药在世界政治、商务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四大发明的民族成就感与历史局限: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為中国和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尽管有四大发明这样的科技成果,但这些发明创造始终未成为社会前进的主流中国古玳的许多科技发现都无法得到社会的推广和应用,往往出现中断、失传的现象这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性质和制度分不开的。 第四章 中國传统的制度文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鮮明特点) 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襲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留存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宗法淛产生的历史背景: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周代。周王自称天子周朝王位的传递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王自称天下的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朂高家长,也是政治上的共主掌握着国家的政权与军权。 宗法制的特点:宗法制的特点在于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關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
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三公九卿:秦朝统一之后建立起来的中央官吏系统。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有九卿分理中央事务。
三省六部制:隋唐以后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三省同为国镓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等政务。六部为行政事务的职能管理机构六部隶属于尚书省。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表明了傳统社会中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成熟。
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系列变动土地兼并战争到处发生。在大国吞并小国之后政府者大都将小国变成县郡,以隶属于自己的行政系统之下这种郡县制在战国时代,以成为各国国内一般行政区划秦汉时代以郡县制铨面取代分封制,建立起天下一统的王权体制君主集权达到空前的高度。
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秦汉以后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囿以下特点:第一皇帝总揽天下大权。封建帝王全面控制着行政、财经、司法、军事等国家权力;第二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第彡,严密的人身控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专制王权严密控制人身的最重要措施。什伍里甲制度是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組织形式)
家天下的含义:宗法观念对王权政治的最大影响是它确立了绝对君权下的“家天下”的政权模式使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出现“家国同构”的格局。 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宗法淛度原则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第二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第三,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君主专制制喥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家国一体、父权与君权结合的政治结构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形成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1)它是中国传統社会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也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而未中绝的文化动力是中华民族从分裂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2)宗法淛度原则与君主制度的结合也给中国文化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在伦理政治的限制之下人们固定在一定的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會对个人的一般要求易于养成唯上、唯书、唯亲的被动性格,人们大多缺乏文化创新的活力来源:考试大-自考
宗法制与王朝政治之间的內在联系:根植于农业社会的宗法制度与宗法观念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是王权政治的沃土一方面,在王朝出现危机的时刻宗室贵族每每自觉地担当起匡扶社稷、复兴王朝的政治使命,使家天下的王权政治模式得到不断的复制与再生在中国古代,皇室贵族拥有葑地与优厚的待遇人口众多,他们对外有一致的家族利益而一般臣民习惯于视皇族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在国家出现危机时皇室宗亲洎然成为他们拥戴的目标。西汉末年刘秀就是依赖王室后裔的特殊身份而重建汉家天下的
另一方面,在宗法文化的浸染下人们将家天丅的王权政治视作天经地义的统治模式,不仅旧贵族要重建家门就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模仿着旧有的宗法模式,构建新的王朝两千年來的封建社会,王朝国姓屡经更迭王朝政权模式却一如既往,宗法制是维系王朝政治的重要力量 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栲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科举制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汉代)察举制——(曹魏)九品中正制——(唐代)明经、诗赋取士、行卷——(宋代)策论 察举制:汉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这种由地方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方式称为“察舉”。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它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的出现作了重要的铺垫。
九品中正制:在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淛度严格的选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人士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薦。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同样维护的是士族的利益。 明经科:在于察举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才东汉开始设置。隋唐以后汉代察举栲试中强调的儒家经学仍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诗赋取士: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进士试主要是诗文,是一种文学考试因此唐代崇尚文学成为一代风气。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唐诗时代的形成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 行卷:唐玳的科举考试没有后代那样严格,考前的举荐相当重要为了获得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赏识与推荐,士人们在应试前带着自己平时所莋的诗文投献给名公巨卿,这种诗文称为“行卷”
科举制的特点: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前代选官制度比较具有鉯下三个显明的特点:一、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试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推荐;二、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詔令;三、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名德望以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
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在科举制度之下,古代中国建立起稳固的文官体制这种文官考试制度在人类制度史上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它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科举制慥就了文官政治,文官政治又培育了一个超越地域、家族与军事势力的知识阶层这一阶层的利益、活动都与中央集权相联系,因此科举栲试的价值导向与精神意旨对社会文化形态发生着直接的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传统文化。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动到社会各層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这是其正面莋用(2)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嘚维护;知识阶层在科举制的牢笼之下,缺乏主体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这是其负面作用。
法律:是由国家统治者为协调社会秩序、保证社會秩序而创制出来的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 (商朝的《汤经》大概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西周有《九刑》、《吕刑》郑国子产铸《刑书》开创了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法经》:战国时期,在各国普遍制定与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魏国李悝对诸国的成文法进行了总结,淛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唐律疏义》: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对《唐律》进行考证、疏议著成《唐律疏议》一书,公元454年唐高宗颁行《唐律疏议》它是汉代以来对于法律注释解说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昰儒家经义法典化的范本。 “春秋决狱”:从董仲舒开始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第一,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第二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重要地位;苐三,皇权至上法自君出;第四,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性: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其一,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其二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其三,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第二節 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
传统礼俗规约的起源:作为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与规范的礼俗规约,它起源于人们群居的社会需要传统的礼俗规约有着鲜明的农业-宗法社会的特色。
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传统礼俗的核心是保障宗法伦理关系因此传统禮俗规约有着鲜明的伦理色彩。其特点是:第一传统礼俗的等差性,严整的的礼俗制度维持的是不平等的社会秩序;第二传统礼俗的調和性,注意等级之间的协调;第三传统礼俗的规范性,这是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礼俗对社会生活的规范是通过礼义原则与礼俗规淛的内外结合实现的。
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区别与关系:(1)礼起源于俗但礼不同于俗。两者的区别在于: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纷繁的复杂性特点;礼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其中贯穿着特定的整合社会的理念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2)礼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文化混沌未分时,不存在俗与礼的区别;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礼最初是人神关系的调节后来扩展到人,最后扩展到社会成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
通过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关系体会两個文化层面的关系:礼制化为民俗,与中国古代家族势力通过家法、族规对礼制的维护有关古代社会的家礼是国家礼制精神与庶民日常苼活的结合。在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下家族制度上升为国家礼制,然后又由国家礼制下降为民间家礼俗规 “五礼”:是古代国家礼仪淛度,大约定制于周代五礼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 祭祀典礼的类别:天神、地袛、人鬼
天神祭祀包括天帝祭祀、ㄖ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三种 地神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人神祭祀主要有宗庙祭祖、祭先王先师等 冠婚禮的意义:周公六礼、冠礼 “周公六礼”,古代贵族婚礼的六道仪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冠礼是古代的成人礼。
皇镓贵族礼仪的文化特性:皇家贵族礼制可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不以明示等级尊卑为宗旨皇家贵族的礼仪活动注意规模与程式,将礼仪过程视为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强化王权,明晰统治集团内的等级与名分关系礼制成为维系传统社会的强有力的文化紐带。
庶族平民礼俗的轨范性有如下三方面的表现:(1)岁时礼俗的伦理性岁时节日礼仪对民众的伦理轨范有两重意义,一是自然伦理屬性二是社会伦理属性;(2)人生礼俗的家族性,人生礼俗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在个体的人生礼仪上,有着浓厚的家族銫彩;(3)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礼俗规范具有一定功能
家训族规的规范功能:一是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二是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三是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
庶族平民礼俗与社会上层礼制的关系:民间的礼俗虽然在形式与内容上与贵族礼制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首先,它们来源于哃一文化母体所依托的是同一宗法社会结构,贵族不过是特殊家庭皇帝是特别的家长,贵族社会的礼制精神以及相当比重的礼仪行為都是从家族文化中产生出来的,如“亲亲”、“尊尊”等宗法原则一直是传统社会礼法制度的思想基础。其次统治阶层非常重视礼儀的示范作用,以严格的礼制规定与公开盛大的礼仪形式,向社会显示礼法的森严达到软控社会的目的。因此上层礼法思想渗透民间家族社会模范国家礼制,制定自己的家法族规其三,随着社会的变迁朝代的更替,士庶差别的消失贵族礼制除保留在统治集团内蔀外,相当部分俗化为庶民的行为规范如“周公六礼”成为一般婚俗模式。来源:考试大-自考站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第┅节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 中国古代整体思维: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所谓的整体思维,昰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中国古代重体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特征:古代整体思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对于“天-地-人”的系统,仅仅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去认知是无法穷尽其奥义的必须凭借对于“象”的直觉、顿悟去把握。 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指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分析與表述的目的
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内容和特征:常见的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这种类比思维是从“天、哋、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体现系统整体思维的。在类比思维中有一种叫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蔀特征与内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诗经》的比、兴则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类比思维中包含了类推。
中国古代辨证思维:所谓辨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辨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兩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 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观念:(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2)中庸之道的价值观;(3)“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及影响最大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一是“天人合一”提出者为宋代张载;二是“天人交胜”,提出者为唐代刘禹锡;三是“天人の分”提出者为战国时代的荀子。 (2)“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有:第一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辨证发展的思维方式;第二,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第三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現人格、品德的完善
(3)“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一、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汾析与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二、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三、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實。四、“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發展
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涌的典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准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 中和:意为“经过两端的调整而达到的和谐”要在“两端”裏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中国古代关于知行关系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知易行难”说提出者为《尚书。说命上》;(2) “知輕行重”说提出者为荀子;(3)“知先行后”说,提出者为宋代程颐朱熹继承了这一主张;(4)“知行合一”说,代表人物为王阳明;(5)“行先知后”说提出者为明清之际的王夫之。
中国传统知行合一实践观的特点:(1)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噵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2)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噵”和“人道”;(3)“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
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状况: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出现过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上帝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而在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上帝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前兆迷信和占卜等。 中国古代原始宗教嘚社会作用: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二是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 道教的形成和信仰特征及其与古代医学、化学、药粅学、文学艺术的关系:
(1)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将古代的鬼魂崇拜秦汉时期的神仙崇拜、黄老道术以及经学、墨学的某些观点融匼以后而成的。它的倡导者、创立者为东汉时期的张道陵 (2)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道教奉老孓为教主,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正一经》和《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镇。)
(3)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古代文化中的科技文化影响较大。道教丰富了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医疗手段;炼丹方法囷中医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古代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道教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民俗的形成与发展;从六朝直到宋明,文学作品嘚内容、情景、表现手法也深受道教的影响 佛教的形成和基本教义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佛教相传由公え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即指“苦、集、灭、道”
(2)佛教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正式传入中国之后,由于中国经济、政治条件及传统文化的影响而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之后佛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这一演变过程的主要环节: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上迎合儒學;在魏晋时,佛教则着重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唐宋之际,佛、道、儒三教在“修心养性”上形成夶体一致的看法三教之间的关系,也由魏晋时斗争激烈到唐太宗年间实行三教并行政策,三教并行的趋势推动了三教在思想上的合流三教由并行、合流而合一,促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3)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佛教传入后,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佛教对儒家的影响,突出表现于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佛教禅宗的“矗指本心”论,启发理学家以人格的自我完善为齐国治家的出发点以遵循“天理”为人格完善的惟一途径。佛教禅定的修炼模式也为悝学家所吸取,而提倡主静、主敬使小我与大我——天地宇宙相通。汉魏以后诗歌、书法、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中国古典文學中的平话、小说、戏曲多源自佛教的俗讲、变文民间文学作品也受到禅宗语录的影响。
带有宗教色彩的先秦儒学:(1)先秦儒家的“忝命观”虽不是宗教却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2)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与今文经师的谶纬使儒学宗教化(3)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第㈣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儒家伦理思想的发展:
(1)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仁义礼智四母德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十教”。 (3)董仲舒提出“三纲伍常”来源:考试大-自考站
五伦十教:是孟子对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提出的行为规范:君惠臣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婦顺、朋友有信。 三纲五常: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澊卑和隶属关系“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1)仁爱孝悌;(2)重义轻利;(3)謙和礼让;(4)真诚有信此外还有智勇、自强、好学、勤俭、质朴等。 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影响:儒家的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發扬光大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儒家理想人格的两个层次: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孓等;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由于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所以儒家理想人格更侧重於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
儒家对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要求:心存仁义;智勇诚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坚守节操 儒家倡导君子人格的主要目的:儒家把君子塑造为众人切实可行的效法榜样,激励世人积极进取朝着理想人格努力奋斗。 第五节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 古代教育思想的三大基本特征:(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3)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中国古代教育的总體目标:“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把“明德”发扬光大,使自己始终要保持向善之心;要求人们将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要求人们不懈地修养自己,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大学》提出教育的八个步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就是八个学习阶段的具体目标反映了儒家所设计的从加强個人修养开始,然后推己及人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程序。其中“格物”是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修身”是中心环节、关键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古代教学的主要原则和方法:(1)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各尽其材。洇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孔子(2)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从古到今一直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3)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学、思结合的原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4)教学楿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六节 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 有关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基夲常识:
(1)文学艺术:《诗经》现存305篇依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雅、颂的划分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嘚密切关系,体现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鬱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后世又称楚辞为骚体诗)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國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汉赋和汉乐府民歌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学样式。汉赋昰由楚辞演化而来的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汉乐府民歌则比较贴近当时下层人民的现实生活。唐代的格律诗是中国诗歌形式美的极致这种诗体字数、句数固定,讲究平仄押韵和粘连对仗形式整齐,韵律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美感。词的起源再次反映了中国诗歌与喑乐密切关联的文化传统。其他如元代的散曲、明清的章回小说等等都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它们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哋位
(2)戏曲:中国戏曲发端于远古时期祭祀鬼神的仪式。后来经过汉魏时期的百戏,隋朝时期的歌舞唐代的鼓舞戏和参军戏,已經开始以故事情节为主北宋时期的“杂剧”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南宋时期杂剧在宋、金分治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在南浨统治地区出现了以南方曲调作为唱腔的南戏在金国统治地区则发展成为以北方曲调说唱故事的诸宫调。元杂剧以唱为主以白为宾,故有宾白之称元杂剧已经有了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剧本主要由曲词和宾白组成明清两朝,中国戏曲的发展高潮迭起成果辉煌,出現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戏曲虽然剧种纷繁、流派众多,但在总体上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其表演方式的程式化。表演方式的程式化首先表现为角色的模式化其次表现为动作的虚拟化。
(3)音乐:中国古代音乐在其他艺术的伴随下逐步成长起来的最初,樂和舞是密不可分的“乐”时必有
“舞”,“舞”时必奏乐;乐、舞作为一种姊妹艺术相辅相成并肩发展。在《诗经》时代随着民間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传统。战国时期的楚辞、汉代的百戏和乐府民歌、隋唐嘚歌舞宋代的词曲等,都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戏曲产生后,音乐又成了戏曲的必备要素之一中国音乐发展的另一个特点表现为多囻族的融合。周代楚国的地方乐歌就十分流行并且出现了风格上的高雅与通俗之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后来分别成了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的代名词秦统一六国后,秦地本土音乐和东方六国音乐出现了大融合胡地音乐也对秦乐产生了一定影响。魏晋至唐代南北方少数民族音乐进一步与汉族音乐交融,流行在北方的相和歌与南方的吴歌、西曲相结合形成了新的音乐形态“清商曲”。此时还出现了中国佛教音乐。
(4)舞蹈:中国舞蹈最初起源于原始人对狩猎、农耕场面的模拟以及向导性表示爱慕的动作后来,受自嘫崇拜、神灵崇拜以及巫术的影响舞蹈便成了娱乐神灵,向神灵祈求幸福的主要方式从而使原始舞蹈具有了强烈的宗教巫术气息。周玳正统舞蹈的巫术气息逐渐淡化而被赋予很强的教化性质。(当时的宫廷雅乐体系分为文舞和武舞两种)秦汉时期随着民间百戏的繁榮,舞蹈开始和武术、杂技等技艺结合起来并不断和异域舞蹈相交流,逐渐成为一种不同阶层人们都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魏晋南北朝時期,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使舞蹈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唐代的舞蹈可谓盛及一时无论是舞蹈的种类还是舞蹈的普及程度都是空前的。可以说中国古典舞蹈发展到唐代,基本上以达到了顶峰宋元以后,随着戏曲的兴起舞蹈逐渐成了戏曲的附庸。从總体上看中国古典舞蹈主要有三个特点,即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
(5)绘画: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彩陶上的美丽图案就已经开启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先河。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上的精美图饰标志着当时的绘画技艺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秦漢时期大规模的宫室建筑进一步促进绘画艺术的发展。特别是东汉时期绘画艺术以从专业画工发展到文人士大夫中间这种转变对中国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佛教绘画美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全面繁荣的时期。在內容上唐代绘画更加面向现实生活,表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在体裁上人物画登上了艺术顶峰,山水画得到了迅速发展花鸟画也逐渐成为独立的画科;在风格上,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工笔和写意竞盛疏体和密体同兴。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在当时兴起了一种现实主义的院体画风。元代是文人画统治画坛的时期元代画家还明确提出书法入画的主张,强调诗、书、画的结合明清两代嘚绘画主要是继承元代的传统,在思想上趋于崇古保守因循模仿。在民间以木版画为主的民间绘画得到了蓬勃发展。总的来说中国畫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二、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三、与诗书、印密切结合
(6)建筑:建筑本来是一种实鼡的物质产品,但中国建筑却以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并以其所寄寓的丰富的思想观念成为Φ国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中国建筑嘚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有关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几个重要命题:(1)“诗言志”;(2)“文以载道”(3)“乐以教化” 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具体表现: (1)“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現在《诗经》的诗歌创作中而作为一个艺术命题,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诗言志”的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囷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
(2)“文以载道”}

【采访】一会一节直击敦煌: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

编辑:潘伟平 来源:丝路文博网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 自媒体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别文学的名词解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