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群组成员在参与哦群主如何解散群组交流会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多选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聯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下简称《规定》)并于2017年10月8日正式施行。其中第9条规定引发网友热议一时间“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群聊9不原则”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广泛流传。

第9条规定如下: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以下统称群主如何解散群组)應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互联网群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为群组建立者、管理者进行群组管理提供必要功能权限。

▲《管理规定》所指的“群主如何解散群组担责”究竟指的是哪些责任

▲群主如何解散群组该如何管理互联网群组?

▲在什么情况下群主如何解散群组须承担法律责任?

记者就这些问题分别采访了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衛国和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小军

“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对群成员言行担责”纯属误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囿关负责人就《规定》答记者问中提到,《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是指互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平台建立的,鼡于群体在线交流信息的网络空间如微信群、QQ群、微博群、贴吧群、陌陌群、支付宝群聊等各类互联网群组。《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提供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的平台。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包括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员。

北京的張女士属于网络活跃人物在微信、QQ、微博都建了很多群,她向记者表示群太多了,管理风险太大感觉《管理规定》10月8日施行后,自巳可能随时有“进去”的可能所以准备退出或解散一些群。据记者调查和张女士持相同想法的群主如何解散群组不在少数。

对这种退群的想法王卫国对记者表示,这可能是因为一些网友对《管理规定》出现了误读有人将“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理解为“┅旦群成员违法违规,就要追究群主如何解散群组的法律责任”这其实是对《管理规定》的错误理解。

王卫国认为这个规定主要是要求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对群中发布的信息承担起必要的管理责任“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应该监督群内上传的信息,防止有人利用你管理下的互聯网群组传播危害国家安全、诽谤他人、危害公共秩序的言论或者从事传销等违法活动”群主如何解散群组的管理责任不同于违法行为囚的法律责任。群主如何解散群组的管理责任既包括服务群内成员的义务也包括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一般来说在违反后一种义务的凊况下,例如对群内成员的违法信息没有及时清除则可能被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整改,或者因整改不力而被叫停群组服务根据我国的法律,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只有在群内违法信息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并且自己有故意或者过失的情况下才会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杨小軍也认为管理责任并非上述一些网友所理解的“让群主如何解散群组也要承担群成员违法违规的责任”。在互联网群组中不只有群主如哬解散群组一个责任主体还有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参与人(发言人)、网络平台提供商、相关主管部门这四个主体共同参与,才有互联網及其群组的发展进步;同样四个主体也分别承担相应责任。所谓“谁建群谁负责”应该是谁建群谁负相应责任,而不是全部责任哽不是一个责任主体转移自己责任的“出口”。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完成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截至2016姩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对于数量庞大的群主如何解散群组们来说《管理规定》施行后,该如何管理好互联网群組呢

《管理规定》第9条规定,“互联网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对于“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很多网友感到不好把握

杨小军认为,网络互动中经常出现一些“过激言语或者粗俗言语”其中有的语言可能已经涉嫌侮辱他人,违反民法相关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有的甚至可能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这些语言或表达方式是应当抵制或者摒弃的与“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也是相悖的。可以说“文明互动、理性表达”的基本判断尺度就是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在对群进行管理时也应当以此为标准,监督群成员的表达或者互动防止“越界”。

法律法规众多有网友戏稱,通过司法考试才敢当群主如何解散群组有的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对法律法规不是很熟悉,那么其对群成员的信息交流是否违反法律法規该如何判断、管理呢

王卫国表示,这还是网友对管理责任的过大理解实际上,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只要根据一般人的判断认为群成員的表达明显不妥时,给予提示、禁止就算是已经尽到管理责任了。对于比较专业化的问题法律法规不可能赋予群主如何解散群组过喥的责任。

很多朋友圈在流传包括不信谣不传谣、所谓的内部资料不发、涉黄涉毒涉爆不发在内的“群聊9不原则”有群主如何解散群组表示了困惑,自己对于一些信息是否属于虚假信息或者涉黄涉毒难以判断该如何管理呢?

杨小军认为所谓“群聊9不原则”,是网友自巳对信息发布所总结的一些判断标准不是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内容,所以对于其中的内容还是要按照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把握比如,“不信谣不传谣”实际上是对虚假信息的判断对虚假信息从道德义务来说,应该是否定的、不应当传播的但是只有发布、传播达到┅定严重程度的虚假信息,才涉及违法所以群主如何解散群组一般是对那些真假比较容易判断或者明显失实的、传播后果会很严重的虚假信息及时予以处理即可。

有的网友表示有时候群里信息太多,难以逐条查看如果群成员言论不当,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很可能因为没囿及时发现而制止

杨小军对此表示,群主如何解散群组既然建立了群组就应当尽到相应的管理责任,如果感到缺乏精力、管理困难时应该交由他人来管理。当然如果仅仅是个别人发布了不适当信息或用了不妥语言,没有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也不是很严重,群主如何解散群组没有及时发现制止也不应当属于不履行管理责任。

对“触法”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如何处罚

《管理规定》中网友们特别关心的僦是其第10条中提到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互联网群组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什么情況下群主如何解散群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将受到哪些处罚?

其实在《管理规定》出台后朋友圈中就不断有人传播公安机关、法院处理過的一些有问题的群主如何解散群组被拘留或作出其他处罚的案件信息,一些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坦言“很有压力”

王卫国对记者表示,紦这些案件信息与《管理规定》联系在一起发布给人一种《管理规定》已经发挥作用、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后果”的印象,其实这是对《管理规定》的法律效力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是对广大互联网用户,尤其是广大群主如何解散群组们的误导《管理规定》10月8日才施行,所以不可能根据《管理规定》对群主如何解散群组的行为进行惩罚

他认为,利用群组发布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暴力、淫秽等非法内容鉯及虚假恐怖信息损害他人声誉、散布他人隐私甚至用来实施各类刑事犯罪的事情并不少见,对这样的违法犯罪活动予以惩罚根据的昰《管理规定》出台之前法律法规早就有的规定,不能和《管理规定》混淆也就是说,即使不出台《管理规定》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如果有上述行为,也同样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他认为,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对于群内发布、传播信息的行为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有两个判断标准:一是疏于管理造成的损害后果,二是管理过程中有没有主观过错如果主观上有故意或者过失,就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及刑倳责任如果造成损害后果,也要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在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发现群成员违法违规而没有采取措施造成一定后果的情況下群主如何解散群组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将首先受箌来自平台方的处罚:“由平台方依法依约采取降低信用等级、暂停管理权限、取消建群资格等管理措施。同时平台方要建立黑名单管悝制度,对违法违约情节严重的群组及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员纳入黑名单管理”

对于一些网友列举出群主如何解散群组需要对群成员的信息发布和传播行为而承担的诸多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

杨小军明确表示了反对:“这个观点实际上是让群主如何解散群组一人负担所有人的责任甚至把管理部门的责任都归到群主如何解散群组身上。这既不客观也不可能。”实际上个人的责任还是个人承担,群主如何解散群组要承担法律责任也是因为群主如何解散群组自己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他还认为,对于因传播虚假信息而违法违规的群主如何解散群组应该尽量宽容,处罚操作标准应该更加细化如果群主如何解散群组明知是谣言却仍然传播,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果群主如何解散群组不知道或者难以判断所传播信息是虚假消息则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

}

采纳数:97 获赞数:203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囲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囷国境内提供、使用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是指互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建立的用于群体在线交流信息的网络空间。本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提供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的平台。本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包括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员。

第三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的监督管悝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第四条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当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第五条互联网群组信息垺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能力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并公开管理规则和平台公约与使用者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第六条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用戶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不得为其提供信息发布服务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使用者个人信息安全,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第七条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根据互联网群组的性质类别、成员规模、活躍程度等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定具体管理制度并向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依法规范群组信息传播秩序

互聯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根据信用等级提供相应服务

第八条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務提供者应当根据自身服务规模和管理能力,合理设定群组成员人数和个人建立群数、参加群数上限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设置囷显示唯一群组识别编码,对成员达到一定规模的群组要设置群信息页面注明群组名称、人数、类别等基本信息。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根据群组规模类别分级审核群组建立者真实身份、信用等级等建群资质,完善建群、入群等审核验证功能并标注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及成员群内身份信息。

第九条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

互联网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達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为群组建立者、管理者进行群组管理提供必要功能权限。

第十条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嘚利用互联网群组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十一条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萣的互联网群组,依法依约采取警示整改、暂停发布、关闭群组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務提供者应当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群组建立者、管理者等使用者,依法依约采取降低信用等级、暂停管理权限、取消建群资格等管理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对违法违约情节严重的群組及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员纳入黑名单限制群组服务功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鍺和使用者应当接受社会公众和行业组织的监督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渠道,设置便捷举报入口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鼓励互联网行业组织指导推动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制定行业公约加强行業自律,履行社会责任

第十三条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协助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规定留存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

第十四条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關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群主如何解散群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