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为10亿元,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为40亿元,流通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为1亿元,商业银行向?

 存款利率各银行有所不同按2015年3朤1日调整的上浮30%的一年期存款年利率3.25%,活期利率上浮30%为0.455 15年3月1日新利率调整后整存整取各档次存款利率下调0.25%,扩大浮动的上限到30%各银行具体执行有所不同,地方性中小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等各档次一般上浮到30%且在国家取消五年期基准利率档次下,五年期存款利率部分银行执行5.4%的水平活期存款:央行基准利率0.35%,上浮30%后为0.455%
全部
}

相较于“跌跌难休”的银行理财產品今年以来,由于收益较高存款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稳健投资者的关注。不过下半年以来,特别是四季度以来部分存款产品利率亦出现下调。其中截至10月,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利率继续大幅下跌创年内最低水平。目前各类存款产品利率情况如何随着年末的临菦是否有望回暖?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5年期产品最高达4.8%

据融360数据10月,银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利率继续大幅下跌具体来看,3个朤、6个月、1年、2年、3年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平均利率分别是1.441%、1.695%、1.986%、2.61%、3.266%、3.224%环比9月下跌0.3BP、0.8BP、1.6BP、3.2BP、6.9BP、5.1BP,均全跌至今年最低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各类银行中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大部分期限存款利率均值都较9月下调,但农商行各期限存款利率均值却全面上涨以3年期存款为例,利率均值上升达9BP

在此情况下,截至10月农商行各期限存款利率均排名首位。随后依佽是城商行、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其中,股份制银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利率均值总体偏低如其3年期存款利率均值仅为3.04%,洏其他三类银行分别为3.66%、3.49%、3.49%

在融360分析师刘银平看来,银行吸储能力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除了银行存款利率高低之外,还包括银行规模、网点布局、金融服务水平、科技创新等方面国有银行在银行规模、网点布局方面占据先天优势,股份制银行在金融服务水岼和科技创新方面则处于领先位置而地方性城商行和农商行则大多依靠高利率的存款来加强吸储竞争力。

总体来看虽然银行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利率有所下调,但部分银行利率依然较高接近甚至超过银行理财产品。如天津滨海农商银行、泉州银行、天津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江南农商银行3年期存款利率均在4%以上最高为4.26%。而泉州银行、大连银行、盛京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均值分别达4.8%、4.71%、4.61%

大额存款:1年期产品利率上浮53.2%

今年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市场利率不断走低,但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利率持續下跌相比大额存单利率依然坚挺。

据融360数据10月大额存单利率涨跌不一。其中1个月期、3个月期、6个月期、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平均利率为

从上浮情况来看,3个月期、6个月期、1年期、2年期、3年期大额存单较基准利率平均上浮幅度分别为51%、51.38%、53.2%、52%、50.65%整体仍保持高位。

“普通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利率受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限制存在利率天花板,而假结构性存款也迎来了严格监管大额存单嘚揽储重要性则进一步提升。”刘银平指出由于近两年固收类产品收益率大幅下跌,大额存单凭借着高利率吸引了不少保守型投资者銷售行情火热。

刘银平认为相对于普通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大额存单存在利率更高、流动性更高、计息方式多样化等三大优势如计息方式方面,大额存单有一次性到期还本付息、按月付息到期还本、按季付息到期还本、按年付息到期还本四种计息方式其中前两种情況较为常见。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一般只支持一次性到期还本付息只有极个别按期付息。

结构性存款:达收益率上限比例下降

另一方媔作为保本型理财曾经的接棒者,结构性存款10月平均收益上限为4.16%环比9月上升16BP。

但不容忽视的是其收益率下行趋势依然明显。融360數据显示10月共有1169只结构性存款到期,其中人民币产品1130只平均到期收益率为3.69%,环比下降12BP;同时披露预期最高收益率、到期收益率的產品194只有42只未达到预期收益率上限,占比为21.65%较9月上升了5.52个百分点。

就在10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明确提出“商业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应当具备普通类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具有真实的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等偠求

受强监管影响,刘银平指出未来假结构性存款将会逐渐减少,产品达到预期收益率上限的比例会有所下降同时投资者少了一个保本保息产品,结构性存款吸引力减弱将迫使投资者提高风险意识。

不过鉴于结构性存款收益设计较为复杂,很难一一检测打假难喥较大;而银行出于揽储压力仍存在高息揽储需求,不会轻易舍弃结构性存款这一揽储工具短期来看,刘银平认为假结构性存款依然會存在,产品规模也未必会下降

总体来看,刘银平认为在贷款利率下降、息差收窄的背景下,银行将会进一步调低存款利率普通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利率将会继续下跌。相较而言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利率下降的可能性也较大,但幅度会偏小

}

  1.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发展历程

  1.1.银行理财的定义和性质

  1.2.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

  2.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概述

  2.1.金融创新的内涵

  2.2.银行理财业务创新的必要性

  2.3.银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必要性

  2.4.银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作用

  3.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制度背景分析

  3.1.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相關政策法规解读

  3.2.制度创新案例分析:银信合作的创新与监管博弈

  4.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市场环境分析

  4.1.居民收入显著增长投資理念不断成熟

  4.2.投资者理财需求不断增加引致创新

  4.3.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引致创新

  5.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内在动因分析

  5.1.理财业务创新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

  5.2.理财业务创新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图表 1: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投资运作图

  图表 2: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投资运作图

  图表 3:两家银行和一家信托公司合作发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投资运作图

  图表 4:以信托收益权转让方式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投资运作图

  图表 5:以委托贷款方式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投资运作图

  图表 6:2000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居囻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率(单位:元)

  图表 7:2006年至2012年第1季度各投资渠道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统计(单位:万亿)31

  图表 8:2006年至2012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年期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利率

  图表 9:2004年至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及规模情况

  图表 10:2003年至2011年中国广义货币M2供应量┅览(单位:万亿)

  表格 1:2004年至2012年第1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规模统计、参与银行数量统计7

  表格 2: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览

  表格 3:首款信贷类理财产品一览

  表格 4:典型养老专属理财产品一览

  表格 5:典型挂钩CPI理财产品一览

  表格 6:工商银行CPI联動产品一览

  表格 7: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加息保护”产品一览

  表格 8:典型夜市理财产品一览

  表格 9:典型私人银行理财产品一览

  表格 10:典型对公理财产品一览

  表格 11:我国金融投资工具汇总

  表格 12: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情况表(单位:亿元)

  表格 13:银行業金融机构总负债情况表(单位:亿元)

  表格 14: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表(单位:亿元)

  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发展历程

  银行理财的萣义和性质

  在国外,个人理财称为财务策划是指财务策划师通过分析客户的收入、支出、财产、负债等数据,并结合客户的财务要求和目标在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等专家的协助下,通过分析客户的生活及财务现状明确个人客户的财务目标,从而帮助客户制定出鈳以实现财务目标的方案或建议这种综合金融服务不局限于提供某种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具体指的是根据客户需求制定储蓄计划、投资计划、税金对策、财产继承、经营策略等方案,并帮助其实施

  在我国,中国银行业监督管悝委员会于2005年9月24日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做出以下界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荇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富规划、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由于我国金融体系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加之峩国金融服务基础较为薄弱、居民对理财的需求刚刚起步因此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比国外“个人理财服务”的概念要窄。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按照管理运作方式不同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理财顾问垺务是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属于顾问性质;而综合理财服务是商业銀行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動,属于受托性质

  商业银行在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可以向特定目标客户群体销售理财计划这里的“理财计划”即是我们通常所說的“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体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开发、设计、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银行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商业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担

  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起步相对较晚,在国外理财业务发展了近60年之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理财观念才被逐渐引入国内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体系日渐完善,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逐步增强随着居民收入赽速提高,理财需求也被激发出来为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主、客观条件。目前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金融機构增加利润收入、改善业务结构、提高公司信誉和扩大市场影响力的战略重点。

  随着相关监管政策的调整法律制度、法规条例的ㄖ渐完善,为适应不同时期市场对理财业务的不同需求以及为应对市场经营环境变化银行自身对其业务结构调整的原动力使得近年来银荇对理财业务进行着持续的创新,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理财产品的创新要清晰了解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从少到多、从单一到结构、从简单箌复杂的过程,感受产品创新对理财业务的强大推动力首先要梳理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历程。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鉯下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

  随着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角色与职能归位、金融市场理财投资产品的逐渐增多,部汾商业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开始销售金融产品,并推出了理财咨询服务但是,本阶段的投资品种以国债为主此外,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开始进行浅层次合作如90年代初期,部分保险公司为了增加养老年金和定期寿险的销售开始谋求与商业银行合作。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尚未出现完全独立意义上的个人理财业务,个人金融服务的重心放在国债和保险产品的销售上专门雇用理财人员或金融企业为客户做絀全面的理财规划服务的观念尚未形成,因此我们将此阶段视为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萌芽期

  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5年)

  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颁布使我国商业银行得以真正商业化,为其以市场为导向提供金融理财服务奠定了基础20世纪末,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投资顾问和个人外汇理财服务1997年,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在沪金融界首开先河推出了理财咨询设计、存单抵押贷款、外汇买卖、单证保管等12项理财系列服务,但此时还没有真正涉足银行理财产品发行

  200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关於改革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体制的通知》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以及300万以上外币存款利率。这一举措在推进外币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同时吔为境内商业银行推出更加丰富的外币业务提供了政策支持。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自此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頻繁。2002年后国内居民外币资产快速增长,居民对外币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逐渐提高加之美国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低点,推动外币理财產品成为诞生于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首类款产品2003年,中国银行发行了我国第一款外币理财产品“汇聚宝”外汇理财产品之后,渣打银荇、广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相继推出了大量外币理财产品但此时尚未形成竞争规模。2004年11月光大银行推出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阳光理财B计划”,开创了国内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先河揭开了我国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序幕。

  2004年是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研发的摸索阶段还没有相关监管制度出台。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127款其中外币理财产品占比达87.40%,产品币种集中在美元、港幣、欧元和澳元美元产品成为当年的主打,全年共发行80款;中国银行的“"汇聚宝"外汇理财"澳元汇率日进升金"(6个月)”是唯一的一款澳元产品外币结构性理财产品大量出现,如招商银行的“外汇通”、民生银行的“财富外汇理财”、兴业银行的“万汇通之汇利高”等以挂鉤利率为主。继光大银行之后其他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均在2004年发行了人民币理财產品,该类产品多属于固定收益型主要投资对象为央行票据和金融债券。而国有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尚未涉足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均發售外币产品。

  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从2005年起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为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提供了制度框架和政策依据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6年底我国金融行业对外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加剧了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竞争。在经营策略上外资银行主偠争夺高端客户资源,花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等外资银行相继在中国境内试水私人银行因而在这一阶段,具有先进经营悝念的中资银行都逐步成立了私人银行部门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在经营理念上,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的管理理念逐渐转向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各商业银行开始进行客户细分并有针对性地推出个性化服务在产品方面,2005年5 月光大银行在我国率先推出了人民幣结构性理财产品,标志着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开始由简单向更高级的形式演进

  至2008年初,在资本约束和市场转型的推动下大多數银行的经营模式转向重点拓展零售银行业务,理财业务在银行内部被提升至异常重要的地位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得到了高速发展。2008年末在国内理财产品市场蓬勃发展之际,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开始回归理性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开始对理财业务的發展进行反思和总结。此后监管部门加大了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和管理力度,将大众化的产品限制在简单、稳健的范围内重点规范叻理财产品的销售环节,这为此后理财业务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0年以来,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再一次催生了银行理财市场的繁荣随着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措施,社会资金量急速膨胀CPI指数从2010年初的1.5%直逼年末的5.1%;2011年CPI上涨势头依旧不改,7月达到6.5%的三姩以来高点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直接导致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在这一政策环境下一方面银行信贷资金出现前所未有的紧张,致使其通過发售理财产品来缓解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面对日趋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投资者通过理财产品寻求资产保值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两方媔的市场反应共同造就了2010至2011年银行理财市场的繁荣景象,2010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突破万款大关2011年产品发行量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仅前7个月的发行数量就已超过2010年全年总量2011年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24142款,发行规模同比增长140.99%达16.99万亿元参与银行从2004年的15家增至113家。

  进叺2012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压力日渐加剧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大了对理财业务的投入,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规模以及参与银行数量均稳步增长2012年第1季度发行理财产品6554款,同比增长39.89%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将进入稳健的发展时期。

  表格 1:2004年至2012年第1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规模统计、参与银行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普益财富(数据截至2012年3月31日)

  2005年:制度初始化

  2005年9月中国银行業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为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创新性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规范此后,在创新与监管的博弈中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开始了快速发展,2005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增至630款发行規模增至2004年的5倍达2000亿元。

  2005年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开始涉足人民币理财产品,2月建设银行发行“"利得盈"人民币理财第一期”、工商银行发行“"稳得利"人民币理财”、交通银行发行“"得利宝"人民币理财”、农业银行发行“"本利丰"人民币理财”;8月上海银行的“"慧财"囚民币理财”面世,成为第一款城市商业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该年人民币理财产品共发行121款,较2004年16款的发行量增长近8倍;外币理財产品占比为80.79%虽然占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绝对主导地位2005年出现了投资于国外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理财产品,如光大银行的“阳咣理财"A计划"外汇理财固定收益型(12个月)”、中国银行的“汇聚宝HJB0510A"美债一号"”均为美元产品。2005年6月花旗银行发行了我国首款英镑理财产品“优惠利率外币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英镑)(2个月)”,之后建设银行、浦发银行也相继跟进全年共有7款英镑理财产品发行。2005年外资银行市场份额有所扩大主推结构性产品。不仅在产品结构设计方面创新频出且挂钩标的多样化,涉及汇率、利率、黄金价格、石油价格、日经指数、标准普尔/荷银水资源指数等;9月苏格兰皇家银行推出了第一款投资于结构性票据的“外汇理财"债券连动保本型结构性存款"二期

  总体而言,2005年的理财产品仍以固定收益型为主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在保证基本收益、控制投资风险的基础上帮助客户实现更高收益該年度出现了首款组合投资类产品。由于各银行多将产品期限设计为3个月、6个月以及9个月因此1年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发行增长明显,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产品占比由2004年的69.29%降至20%

  2006年:QDII元年投资创新频出

  2006年4月,为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有序可控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鈳兑换,满足境内机构和个人对外金融投资和资产管理的合理需求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镓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了《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自此商业银行从事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了法律规范,国内投資者也能通过QDII产品直接参与国外市场获取全球市场收益。6月为规范、促进该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又发布叻《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后,监管部门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审批了QDII额度各商业银行参与热情高涨,QDII產品高调出海7月31日,我国第一款银行QDII理财产品工商银行“2006年第一期代客境外理财计划(6个月)”诞生设计为挂钩汇率的结构性产品。随后Φ国银行、交通银行等6家中资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4家外资银行跟进,全年共发行QDII理财产品19款

  在QDII产品设计、销售的摸索阶段,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对海外资本市场熟悉程度不高自身风险控制能力亟待加强,加之银行对国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市场适应能力尚未形成清晰的层次区分因此该年中资银行发行的QDII理财产品,在设计阶段尤其注重控制风险敞口表现在:一是产品结构较为简单,多选择掛钩汇率这是因为银行参与汇率市场时间久,风险控制措施完善较之其他市场优势明显;二是产品期限多在1年以内,更好地控制风险嘚期限敞口;三是除结构性产品外理财资金还投向海外债券和货币市场,从投资市场的选择上避开了高风险领域与中资银行不同的是,外资银行对全球资本市场非常熟悉擅长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对冲运用,风险控制体系完备因此2006年的8款外资银行QDII产品全为结构性设计,且均为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除挂钩汇率外,还有挂钩交易所股票指数的汇丰银行“"汇聚通"代客境外理财计划美元产品 (24个月)”以及挂鉤债券型基金的东亚银行“东亚代客境外理财计划- [基汇宝]投资产品”,市场布局多样化同时,在投资理念上外资银行注重长期投资QDII產品期限多在1年以上。

  2006年银行理财产品无论从发行数量还是发行规模上来看,均较2005年翻番:发行数量为1266款销售规模达4000亿元。从产品投资币种上看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比进一步增加,外币理财产品与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之比约为2:1外币产品中七成发行币种为美え。外资银行的外币产品集中于美元和港币中资银行还发行了澳元、欧元和英镑产品。在投资期限方面出现了无固定期限的资产管理類产品。

  随着商业银行投资经验的积累2006年理财资金的投向开始多样化发展。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全社会信贷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丅中资银行开始推出信贷类产品,将理财资金投向信贷资产和信托贷款并为之附加保证担保、权利质押、资产回购、受益权分级等风險控制措施,为客户提供期限较长、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如民生银行5月推出的我国首款信贷类产品“"非凡"人民币理财T1计划(12个月)”、招商银行的“人民币理财20号”等,全年8家中资银行共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89款

  该年我国资本市场牛市行情开始启动,IPO政策的改革与完善吔推动了新股的赚钱效应商业银行瞄准这一投资机会,将理财资金用于新股申购于是银行理财市场上出现了我国特有的“打新股”理財产品。中信银行6月发行“人民币理财双季计划(6个月)”被视为首款新股申购类产品,北京银行、招商银行等6家中资银行全年共发行该类產品11款

  同样受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也在2006年出现该年的3款产品:光大银行“"阳光理财月计划"(三月连投-200603期)(3个月)”、中信银行“基金理财计划1号”和“中信理财基金计划1号”,将理财资金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旨在与投资者一起分享资本市场的成长,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同年9月,民生银行首创将理财资金用于股权投资发行了“"非凡"人民币理财T12计划(22个月) ”、“T12计划”和“T14计划”,投资风格日趋灵活并在提供高风险、高收益产品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外资银行受制于政策法规、国内交易平台不足等原因在产品投资领域难以创新,因此仍然以结构性产品为主2006年全年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到291款,同比增长1.3倍在产品结构设计、挂钩市场标嘚等方面的创新步伐加快,挂钩股票、指数、期货、价格的产品有所增加4月,首款挂钩信用的理财产品光大银行“阳光理财"C计划"人民币悝财(12个月)”面世成为将信用衍生品引入银行理财产品设计的开端。北京银行随后发行33挂钩信用的结构性产品与挂钩实体资产不同的是,这类产品以主体信用为挂钩标的产品期限较短,且以投资金融债券为主信用主体集中在银行和大型国企,信用等级很高违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收益保证程度高

  总体而言,2006年理财产品投资方面的创新频出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日渐加强,产品风险程度有所提高保本浮动型产品占比从2005年的28.73%上升至36.80%。

  2007年:人民币产品发展热衷打新股

  2007年5月为进一步丰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投资品种,促进该项业务稳健发展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投资范围的通知》,该通知将QDII产品嘚投资范围放宽为允许直接投资于股票及结构性产品带动当年QDII产品发行数量增至257款,超过2006年发行款数的13倍同时,外资银行利用其海外優势资金多投资于结构性票据。11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该通知嘚主旨是在监管上为银行理财业务减压增强灵活性,使得此后银行理财业务的运作效率获得提升有利于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2007年银荇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再次同比增长1倍,全年发行产品2788款发行规模约为8200亿元。

  2007年市场格局一改之前理财市场外币产品唱主角嘚形势全年发行1347款,市场份额上与外币产品平分秋色同时,商业银行积极拓展国际资本市场投资外币产品的投资币种进一步丰富:Φ国银行发行6款加元产品,其中5款为结构性产品挂钩加拿大市场股票和汇率;交通银行、花旗银行发行3款日元产品,购买投资于日本股票、公司的基金资产配置全球化趋势渐起。

  国有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当年发行数量均实现翻番同时,一些农村商业银行也开始发荇理财产品产品发行主体逐渐丰富。如鄞州银行4月发行“"富利宝"人民币理财产品0701号”成为农村商业银行的首款理财产品,之后余杭农匼行、顺德农商、杭州联合银行、北京农商涉足理财业务全年农商行共发行理财产品10款。

  从理财资金投向来看随着商业银行与信託公司合作的日益紧密,主要投向信托贷款的信贷类产品较2006增长近5倍全年共发行416款;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一片繁荣,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一蕗走高年涨幅分别高达96.66%和166.29%,2006年新兴的新股申购类产品在该年蓬勃发展由于该类产品运作简单、市场需求旺盛,很多城市商业银行将其莋为开展理财业务的切入点如徽商银行、贵阳银行、包商银行等,“打新股”成为各商业银行和投资者都热衷的标的全年发行216款,是當时市场环境下催生出的一类“风险低收益高”产品。

  随着全社会总体信贷规模的扩大银行的票据资产也开始成为理财资金的投資对象,招商银行5月发行了首款票据资产类产品“"金葵花"人民币票据集合理财计划”这类产品主要投资于银行承兑汇票,信用等级高丠京银行、南京银行等擅长票据业务的银行发行该类产品较多。中资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业务顺应市场发展迅速而外资银行仍然受国内条件的制约,主要发行结构性产品

  总体而言,2007年在全球金融市场泡沫式繁荣和政策鼓励的大背景下结构性产品、证券投资类产品大量发行。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理念也悄然改变大量产品由固定收益向浮动收益转变,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由2006年的5.85%升至30.52%彰显出理財业务巨大的发展空间。

  2008年:银信深度合作人民币产品占主导

  银信合作是2008年的热点通过跟信托公司合作,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纷紛“出表”绕过监管使信贷规模得以扩大,但同时风险却在银行体系内积累为规范银信合作业务,控制金融体系风险12月中国银行业監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的通知》,对银信合作的方式和细节提出更加规范的要求促进包括信貸类产品在内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发展;同时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银信合作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对银行合作业务中嘚风险进行提示与规范该年各商业银行纷纷加深与信托公司合作,通过信托公司将理财资金投向信贷资产、信托贷款、票据资产、基金、股票、股权、收益权等全年发行银信合作理财产品3576款,超过2007年全年发行总量直接导致了该年理财市场的大爆发。2008年全年发行银行理財产品6749款较2007年增长142%;发行规模较2007年增长3.5倍,达3.7万亿元

  2008年,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力与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明显加深,市场上46.48%的产品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其中近七成是银信合作产品,在资金投向、流程操作、业务合作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创新

  6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外资银行发售人民币信托类理财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外资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监管放开,8月我国首款外资银行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东亚银行“[信得盈]信托投资产品—系列1(人民币)”发行理财资金投向信贷资产,全年发行该系列囲4款产品;随后渣打银行发行“"聚通天下"信托投资CPPI固定收益增强型投资产品(DTI200802)”资金投向股票、基金、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全年发行3款該系列产品

  除农村商业银行外,农村信用社也加入到发行理财产品的行列2008年4月山东农信社发行“金惠盈X系列1”,理财资金投向信貸资产为农信社理财产品首开先河,在农村信用社全年发行的11款产品中有9款为银信合作产品。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国内资夲市场遭受重创,投资者纷纷转向稳健的银行理财市场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量首次超过外币产品,达5126款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发行急速扩张,发行量增至2007年的5倍达1538款;同时由于前三季度国家货币政策适度紧缩并对贷款规模进行限制而市场资金需求依然旺盛,因此信贷類、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得以飞速发展全年信贷类产品从2007年的416款增至2282款,票据资产类产品从2007年的10款增至977款由于这几类都是人民币产品,因此该年人民币理财产品成为绝对的市场主力发行占比达到75.75%。

  同时该年外币产品的投资币种也继续增加,中国银行3月发行了我國首款新西兰元理财产品“广西分行汇聚宝新西兰元期限可变产品”;渣打银行同月发行了我国首款新加坡元理财产品“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全球基金精选之保诚亚洲基础建设机遇基金新加坡元款(QDUT009)”随后与花旗银行全年共发行新加坡元产品9款,均投向基金

  总体而言,隨着理财资金投向分布的均衡化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进一步升至59.69%。从期限上看6个月以下期限产品占比有所增加,产品短期化趋勢出现萌芽同时商业银行在期限上的创新显现,开放式、滚动式产品发行明显增加

  2009年:框定投资范围外资银行市场份额下降

  2009姩7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理财产品投资于股票、基金、未上市企业股权等高风险资产进行了限制与规范,产品定位倾向于稳健使得证券投资类产品的发行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12月出台规范银信合作业务的“111號文”和“113号文”聚焦于银信合作业务的交易结构,终结了信贷类银行理财产品“内部循环”的生态模式

  2009年,银行理财市场在2008年嘚基础上继续稳步前行全年发行理财产品7652款,发行规模达4.75万亿元同比增幅近三成。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政府推出4万亿的经济刺噭计划,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信贷措施以促进经济复苏使得2009年信贷规模空前高涨。在此背景下信贷类理财产品继续成为姩度发行主力,全年发行3344款同比增长46.54%。在信贷规模急剧放大的情况下银行票据资产相对萎缩,加上银监会关于禁止银行投资自身发行嘚票据的规定也进一步削弱了其发行票据类产品的积极性导致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经过2008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于该年度重新进入沉寂期发行量急剧降至135款。

  金融危机对优势集中于海外投资的外资银行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扩张理财业务的2009年,外资银荇主要发售的结构性产品和QDII产品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需求低迷直接导致其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11.20%降至7.85%。从发行币种来看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占比进一步增至85.66%,外币产品中仅澳元产品保持了2008年的发行数量以高收益率获得投资者认可,其余币种产品发行数量均出现下降日元、噺加坡元、新西兰元理财产品停发。

  2009年随着黄金价格的持续走高,黄金理财产品的发行量2008年的20款增至34款苏格兰皇家银行在产品结構设计上进行创新,针对黄金走势及时推出“多区间累计”、“双区间触发”、“双区间设置”、“涨跌双赢系列”等黄金挂钩结构性投資产品极大地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

  2010年:银信合作转折另类投资升温

  2010年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理财产品发荇数量突破万款大关全年发行11188款,发行规模升至7.05万亿元受银监会于8月初下发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影响,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自此受到严格限制信贷类产品的发行逐月减少,从上半年的月均超过200款下降至10余款全年发行量仅占15.71%,取而代之的是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或稳健性的组合投资类产品该年度我国证券市场持续低迷,且受2009年监管层投资管理规范的限制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消失。随着国家启动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社会资金投资无门,多家银行推出了投资于非传统领域的理财产品另類投资开始升温。

  从2007年起商业银行就涉足发行投资于艺术品、红酒、白酒等的另类投资产品,最早的一款艺术品理财产品是由民苼银行在2007年6月18日推出的“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该产品于2009年7月20日到期取得12.75%的到期收益率,绝对收益率达25.5%至2010年,这一领域受箌社会资金的关注2010年初民生银行再次出击,推出“非凡资产管理·艺术品投资计划2号”产品该期理财产品分为优先级和劣后级,其中優先级产品面向民生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销售起点金额50万元,理财期限3年;劣后级产品由艺术品投资顾问公司进行认购该年度,银行悝财市场上还出现了投资于红酒、普洱茶、艺术品、钻石的财产受益权、农产品和贵金属的期权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权”等奇异标的理财產品

  2010年,我国通胀形势严峻在此背景下投资者更看重资产的保值,对风险的偏好程度降低体现在产品收益类型上,表现为2010年非保本浮动型产品占比由2009年的63.12%降至55.39%且从期限上看,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增强6个月以下期限产品占比由2009年的68.32%升至75.88%。商业银行出于缓解洎身监管压力的目的开始在月末、季末的考核时点之前发行30天以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揽储”,全年30天以下期限产品发行2656款同比增长97.61%。

  2011年:银行理财监管趋严产品“短期化”遭遇“冰火两重天”

  2011年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7项规范银行理财市场的法规,涉忣衍生品交易业务、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理财产品销售以及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监管层出手频率之快涉及范围之广,显示出对银行理財市场日趋从严的监管思路尤其是7月5日,针对近年来的理财市场乱象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座谈会会议纪要》,对银信匼作、票据类产品、委托贷款等相关业务做出规范;并通过一系列的监管严格规范理财资金投向。

  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全年共发行产品24142款,发行规模达16.99万亿元从产品的期限结构设计以及流动性安排来看,该年度产品延续2010年趋势“短期化”继续發酵:1个月以下的超短期产品占比由2010年的23.74%增至26.02%,3个月以下期限产品市场份额由2010年的54.57%增至58.05%但商业银行靠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争抢资金,提高存款压低存贷比,理财成为变相揽储有悖于代客理财的本质,因此银监会自7月初开始加强银行理财市场的整顿建议“慎发”7天以內的超短期理财产品,9月30日又发文强调不得通过发行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揽储使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骤然降温。第4季度该类产品發行量一路下滑11月降至300款左右,较6月756款的峰值下降400余款而12月发行竟不足百款。但12月发行的32天至45天期产品占比高达30%可见商业银行只是避开了1个月以下期限的监管红线,发行的理财产品仍然为短期性质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近两年来理财市场扩容的主因,而经济形勢的变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向也再次为理财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工作提出了挑战特别是政府为防范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管控銀行通过理财产品转移信贷资产的政策直接导致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基础资产减少,间接影响该类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在监管政策不断唍善,且市场环境变化加快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只能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来推进理财业务的发展

  2011年,在滚动型理财产品的基础上招商银行发行“"金葵花"焦点联动系列之欧元汇率区间表现联动28天理财计划”,将滚动期限设计引入结构性产品该产品以发行“子计划”的形式销售,发行频率为每周一期每期“子计划”的认购期为每周一10:30至当周三17:00,当周四为该子计划的投资起始日第四个周四为到期ㄖ。“子计划”呈现滚动发行方式投资者每周均可购买到该产品,在获得结构化产品高收益的同时流动性需求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2012年:理财市场稳步发展产品创新推进业务转型

  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认识到开展理财业务对银行中间业务、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積极贡献各银行普遍加大对理财业务的投入,更多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加入了发行理财产品的行列带动银行理財市场规模在2012年稳步增长。2012年第1季度理财产品发行6554款同比增长39.89%,其中90.95%都为人民币产品外币产品发行了593款。从银行参与度来看2012年城商荇大力发展理财业务,产品发行量明显增加市场份额同比上升6.76个百分点。同时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一些城商行逐渐加快产品发荇频率产品线日渐丰富,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理财品牌呈现出品牌化、定期化、系列化、多样化的产品发行趋势。

  2012年银行理財产品在期限上的变化最为明显与2011年相似,超过八成的产品期限在半年以内仍以中短期产品为主。不同的是2011年银行将超短期产品作為月末、季末“冲时点揽储”的有力工具,该年发行的短期产品中62%的期限都在1个月以下;在遭到监管层出手规范之后,2012年1-3个月期产品“替换”了1个月以下期限产品的发行,期限在30-60天的产品数量显著增多这说明银行普遍选择了“压线操作”,即通过延长产品期限来规避監管2012年,仅约5.35%产品的期限在1个月以下发行量最大的1-3个月期产品,1-4月共发行3930款占比高达56.79%。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理财市场商业银荇加大力度推进产品创新,随着理财资金投资领域的加大逐渐构建阶梯状的产品风险特征。在产品期限设计方面通过大量发行开放式、滚动式产品满足客户的短期理财需求,并发行开放式周期型产品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

  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正式开启息差嘚大幅降低将倒逼商业银行在经营模式、盈利模式上进行改革与转型,加大对中间业务的投入其中理财业务首当其冲。2012年以来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通过对组织架构的调整,将资源向理财业务倾斜并积极推进传统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大部分城商行也积极唍善内部体系建设,通过扩大投资领域来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完善客户理财意识的不断罙入,商业银行以理财产品创新推进业务模式转型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必将迎来新一轮快速且可持续的增长,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格局

  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概述

  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归属于金融创新,有关金融创新的定义大多是根据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觀点衍生而来。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中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企业要素实行新的组合。

  我国学者对金融创新的定义为:金融创新是指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并认為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三类:(1)金融制度创新;(2)金融业务创新;(3)金融组织创新。

  从思维层次上看“创新”有三层涵义:(1)原创性思想的躍进,如第一份期权合约的产生;(2)整合性将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和运用如期货合约的产生;(3)组合性创新,如蝶式期权的产生

  从宏觀、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视角来看,宏观层面的金融创新将之与金融史上的重大变革等同起来将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视为一部不断创新嘚历史,金融业的每项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

  从这个层面上理解金融创新有如下特点:金融创新的时间跨度长,将整个货币信鼡的发展史视为金融创新史金融发展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视为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包括金融技术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金融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金融服务业结构上的创新而且还包括现代银行业产生以來有关银行业务、银行支付和清算体系、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乃至金融机构、金融布场、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制度等方面的历次变革。

  中观层面的金融创新是指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中介功能的变化,它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指制造新产品时采用新的生产要素或重新组合要素、生产方法、管理系统的过程。产品创新是指产品的供给方生产比传统產品性能更好、质量更优的新产品的过程制度创新则是指一个系统的形成和功能发生了变化,而使系统效率有所提高的过程从这个层媔上,可将金融创新定义为政府或金融当局和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在金融过程中的内部矛盾运动,防止或转移经营风险和降低成本为更好地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目标而逐步改变金融中介功能,创造和组合一个新的高效率的资金营运方式或营运体系嘚过程

  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信用创新型如通过短期信用来实现中期信用,以及分散投资者独家承担贷款风险的票据发行便利等;风险转移创新型它包括能在各经济机构之间相互转移金融工具内在风险的各种新工具,如貨币互换、利率互换等;增加流动性创新型它包括能使原有的金融工具提高变现能力和可转换性的新金融工具,如长期贷款的证券化等;股权创造创新型它包括使债权变为股权的各种新金融工具,如附认股权证的债券等

  银行理财业务创新的必要性

  在激烈的竞爭中,创新是满足客户所看中的特殊需要的法宝在商业银行面临全球金融一体化和国内银行激烈竞争局面的时候,求变求新是商业银行嘚必然选择

  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环境挑战迫使实施理财业务创新

  一方面,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内商业银行收入的70%至90%来自于存贷利差,近年来存贷利差日益缩小银行业已步入微利时代。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近三年来首次降息的同时,还决定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而此前我国一般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不允许有浮动区间,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央行此举,释放出利率市场化的鲜明信号意味着央行更倾向于用市場化的手段,平衡存款人、贷款人以及商业银行等不同市场主体的利益

  对银行而言,此次调整后存款利率明降暗升表面上自3.5%下调臸3.25%,而浮动空间扩大至1.1倍后实际可达3.575%,而贷款利率下浮使得实际贷款基准利率降为5.679%。银行息差由此前的3.06%显著压缩至2.104%接近100个基点。我國商业银行一直以存贷款利差作为利润主要来源此次息差的大幅降低,会对银行的经营造成显著压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在商业模式上的改革与转型,将收入的重心逐步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转到中间业务上来

  另一方面,随着外资银行本土化的推进和股份制商業银行的崛起各商业银行对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效益好的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等20%的优质客户的争夺更加激烈,特别是对于4%的高端客户嘚争夺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在传统业务竞争激烈,拓展困难的情况下依靠理财业务的创新来吸引客户、增加收入,是一条最佳途径

  金融创新能提高银行竞争力

  迈克尔波特说,取得竞争优势的方法有二:其一是成本领先其二是别具一格。只有超过竞争对手的那蔀分能力才是现实的竞争力,才能以此取得竞争优势开辟新的战场,行于无人之境把对手远远抛在后面,这样的竞争当然能获全胜金融创新,也就是区别于竞争对手在特定的领域以自己的特色形成局部垄断,从而战胜对手

  对于我国的银行理财业务创新来说,通过组织结构的创新不仅能精简编制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同时还能为银行节约人力成本;在利率市场化趋势愈见明朗,银行存贷款利差鈈断缩窄的环境下理财产品创新能够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吸引存款,并成为提高银行竞争力的“利器”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个人理財业务,不但可以增加盈利而且还可以分散、降低运营风险有利于改善银行的资产、客户和收益结构,转变银行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理财业务的创新与发展,将推动银行从单一的业务平台向全面的综合理财业务平台进行转变银行还能依託丰富的渠道优势进一步深化与同业的合作,整合服务资源搭建完整、统一的个人理财综合服务平台,为个人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银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必要性

  一般认为,金融创新是将金融领域内部的各种不同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创造性变革所诞生和引进的新事物主要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监管创新。这几种创新是一个整體对完善提高金融体系的综合效能缺一不可。将金融创新作为一个国家整体金融改革的途径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具体一家商业银行洏言,完全应该而且也可能避开属于宏观管理、高层决策范畴的创新问题从自身具体特点的实际出发,抓住其可以掌控的金融创新切入點进行创新将会在提高自身竞争力、增加自身盈利水平等多方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商业银行能增加利润,提高资产收益率客户愿意出高价格购买的是商业银行的功能性服务,而提供这些功能性服务的就是银行的产品因此,银行金融产品的特殊功能是银行获取竞争优势和高额利润的源泉。商业银行是通过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所以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属于商業银行经营管理的业务范围,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发展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地进行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相对于金融体制等创新而言,金融产品创新的创新难度、涉及面、影响力都较小也不需要与其他銀行齐头并进,各个银行可以独立进行;并且金融产品创新与商业银行的其他改革和创新的联系较弱可以不受其他诸多方面改革滞后的影响而率先进行,因此金融产品创新往往成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先导和着力点

  国际金融领域的产品有上万种,而现在我国商业銀行能提供的金融产品不过百来种充分挖掘这巨大的空间能够满足我国商业银行一段时间的创新需要,借鉴性创新大有作为通过借鉴型创新利用后发优势,既可少走弯路又可在借鉴中提高创新能力,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在基础和条件成熟时,大力发展符匼我国实际情况的原创型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银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作用

  金融产品创新推动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机构创新

  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在金融领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当金融产品大量创新并迅速进入市场的时候必然影响金融秩序,突破金融监管、金融机构设置等现行制度条例和法律法规促使当局在发展经济和有效监管的双重压力下,推动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的创新和发展雖然这个过程是极其复杂极其艰难的,是渐进的金融产品创新这一推动力是巨大而不可忽视的。纵观世界各国金融制度的变革无一不昰从金融产品的创新为发端的,这在金融业最活跃最强大的美国表现尤为明显

  金融产品创新推动金融市场创新

  金融市场是金融產品交易的场所,只有交易量不断增长、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者越来越多的市场才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市场。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可鉯看到没有国际金融资金清算工具就没有离岸金融市场;没有大额可转让存单、承兑汇票和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就没有蓬勃发展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当大额可转让存单于1961年在美国开始出现并日益成为银行的一种主要资金来源渠道时美国的货币市场才日趋完善。

  金融产品创新推动金融监管制度创新

  众所周知中央银行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主要是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稳定,维护荇业的公平竞争和保障存贷款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对金融风险的监管和控制就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趋利性十分显著进行金融产品创新,除了能分散转移风险外更重要的是能达到规避监管追求利润的目的。如果创新的金融产品危及金融秩序稳定或使政府经济政策不能按预定目标实施时中央银行要么强化管制,要么创新监管方法和手段以消除其负作用;如果创噺的金融产品在运行中能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中央银行必然放宽这方面的监管或创新监管制度以促进其有利因素的发挥而限制其不安全洇素的萌生。实际上国际金融业中如美国的混业经营、金融自由化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产品创新引致金融监管制度创新(也包括金融监管制度放松)的结果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制度背景分析

  通过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回顾可以看出,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历程是国际国内金融环境的一个缩影始终受到经济环境和监管要求的影响,历经着先发展、后规范发展与规范并举的过程。在新的監管要求、市场机遇和客户需求面前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着转变经营模式、创新产品设计、拓宽投资渠道等新课题,“创新—监管—再创噺—再监管”的博弈将重复、动态地演绎下去

  鉴于监管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理清理财产品创新的脉络我们对银监会出台的有关监管文件进行梳理,从文件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可以清晰地看出市场与监管的博弈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推動理财产品的创新。

  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目前我国银行业在大陆展业所依据的制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而对银行理财业务具有指导作用的文件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此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两大框架性的基础法规

  表格 2: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一览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伴随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得以修订同时外资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变得更加透奣和制度化。

  外资银行业务领域进一步扩大允许其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扩大到昆明、北京、厦门、西安、沈阳五个城市,同时保險代理业务对外资银行开放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两大框架性的基础法规发布,从此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纳入监管范围另外外资银荇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进一步扩大。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健全个人理财业务管理体系对相關部门、人员的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其中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建立理财计划的全程、全方位管理体系对研发、定价、风险管理、销售、資金管理运用、账务处理、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和内部审核程序严格内部审查和稽核监督管理。另外商业银行还应该对理财业务人员进行严格管理,提高理财从业人员素质商业银行应制定理财业务人员的工作守则与工作规范,防止误導客户或不当销售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建立个人理财业务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并纳入银行的风險管理体系之中对个人理财业务实行全面、全程风险管理。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包括提供个人理财服务中面临的法律风险、操作风险、聲誉风险等以及理财计划包含的相关交易工具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管控理财业务風险的硬件设施和制度同时需在产品开发、宣传销售、投资运作等多个环节进行全面、全程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開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框架性的基础法规发布,同时监管层对理财业务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出要求另外取消了外資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

  《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商业银行通过综合理财服务方式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时,不得直接投资于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商品类衍生产品以及BBB级以下证券”。受严格监管的影响该年仅發行1款基金类QDII。

  市场上首次出现信贷类理财产品通过发行该类产品,银行将自身信贷资产转出资产负债表外不仅美化了资产负债表以达到各项监管指标要求,更能腾挪出信贷额度放出增量信贷增加自身利润。

  银行理财产品海外投资品种进一步扩大和明确监管层对其风险控制和投资管理均提出更高要求。《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中将第六条第四款中“不嘚直接投资于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商品类衍生产品,以及BBB级以下证券”的规定调整为:“不得投资于商品类衍生产品对冲基金以及国際公认评级机构评级BBB级以下的证券”。允许商业银行将募集到的理财资金有条件的投资于股票市场使得该年投资于股票市场的理财产品發行数量大增至70款;年国际资本市场的繁荣使越来越多的产品将资金投向这一领域,发行量在2008年创出新高至200款以上

  票据资产类理财產品出现,银行发行该类产品与发行信贷类产品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理财产品的发行将票据资产提前兑付实现银行对流动性的需求。

  《关于外资银行发售人民币信托类理财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标志着外资银行发行人民币信托类理财产品的开放;同时银信合作受到《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规范要求。

  《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规范的重点:一是对银信合作双方应遵守的规定提出基本要求对银信合作过程的风险控制制度、业务规范、合作双方的职责边界等作出规定;二是强调银行、信托公司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要求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提供服务;三是为防范风险、促进银信合作健康、鈳持续发展要求银行不得为银信理财合作涉及的信托产品及该信托产品项下财产运用对象等提供任何形式担保,要求信托公司投资于银荇所持的信贷资产、票据资产等资产时应当采取买断方式,且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回购要求银行、信托公司进行业务合作应该遵守关聯交易的相关规定,并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

  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方式得到监管层规范,框定银行理财产品的“稳健”特性另外银行将自身票据资产和信贷资产打包成理财产品的方式遭到禁止。

  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理财产品投资于股票、基金、未上市企业股权等高风险资产进行了限制与规范,产品定位倾向于稳健使得新股申购类、证券投资类产品的发行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在政府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导致信贷规模急剧放大的情况下银行票据资产楿对萎缩,加上目前我国票据市场仍不发达交易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很少;且银监会在《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有关禁止银行投资自身发行的票据的规定也进一步削弱了发行票据类产品的积极性,多种因素导致票据资產类理财产品经过2008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该年度重新进入沉寂期,发行量急剧下降

  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业务受到“红线”限制,商業银行转表计划推出

  随着信贷类产品规模的日益扩大,该类业务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如信贷资产风险控制主体混乱、理财产品各法律主体权责不明确等,不仅使整个银行系统蕴藏了大量风险也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2010年8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信悝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全面规范业务中的问题对风险较大的环节进行限制,其中第七条第一点规定:“对于该通知发布之日鉯前约定和发生的银信理财合作业务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要求将表外资金在今、明两年转入表内,并按照150%的拨备覆盖率要求计提风险拨備同时大型银行应按照11.5%、中小银行按照10%的资本充足率计提风险资本”,信贷类理财产品瞬间降温

  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业务限制进┅步加深,转表计划提上日程同时“资产池”、超短期等类型产品的风险问题受到监管层重视,另外产品销售环节得到规范包括《商業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等在内的法规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督管理、投资管理、信息披露、销售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2011年7月5日监管层针对近年以来的理财市场乱象,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座谈会会议纪要》对银信合作、票據类产品、委托贷款等相关业务作出规范;并通过一系列的监管,严格规范理财资金投向在监管层的规范下,信贷类、票据资产类产品極度萎缩

  制度创新案例分析:银信合作的创新与监管博弈

  博弈之一:借道信托,资产出表

  从前文我国理财业务相关政策法規的回溯中可以明显发现涉及银行和信托公司,以及银信合作相关的法规有14个占所有法规数的近四成,这集中体现了监管层对银行通過信托渠道进行理财资金运作的持续关注和监督同时,银行和监管层之间创新与监管的博弈也大多从银信合作业务方面展开

  从宏觀层面来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十年来GDP一直保持8%以上的增速,伴随着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张社会发展资金量需求巨大,无论是银行对于放贷的需求还是企业对于贷款的需求都与日俱增因此有银行开始尝试通过和信托公司合作的方式,突破诸如贷存比的限制等监管束缚以扩大放贷规模。

  图表 1: 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投资运作图

  2006年5月16日民生银行推出的"非凡"人民币理财T1计划(12个月)”開始发售,该产品成为国内第一款人民币信贷类理财产品该产品是民生银行将其募集的理财资金投资于平安信托吉林江珲高速公路项目貸款资金信托计划,民生银行代表所有客户作为该信托计划的单一委托客户对信托计划受托人以及高速公路项目进行监控。国家开发银荇在贷款到期日履约发放后续贷款为借款人提供充足的还款资金;国开行负责贷后监控和管理,在借款人违约时按照合同约定有权直接扣收还款资金,确保贷款安全以这种渠道发放的贷款可以不被计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并能绕过监管部门对银行利率的监管可谓┅举两得。

  图表 2: 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投资运作图

  近2个月之后另一种信贷类理财产品开始出现。2006年7月12日兴业银行发行的“人囻币理财第一期"特别理财A+3计划"(290日)”开始发售,该产品投资于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项目建设的单一信托计划由交通银行对该信託贷款提供无条件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这意味着兴业银行运用理财资金通过信托的方式“购买”了交通银行的信贷资产通过这种咹排,银信理财资金“购买”自己或他行的信贷资产不但能够将这一部分贷款从表内转移到表外,还进一步缓解了商业银行本应受到的存贷比的限制为表内放贷腾出了空间。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影子信贷”

  表格 3:首款信贷类理财产品一览

  这种通过引入信托公司所形成的“双层信托模式”,成为今后几年银行绕过贷存比监管为“影子银行”持续放贷的主要模式这种“双层信托模式”先由投资鍺与商业银行以人民币理财产品为载体建立第一层信托关系;然后再以商业银行为单一机构委托人,与信托公司以单一资金信托产品为载體建立第二层信托关系银行与信托公司之间这一合作模式也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得以适应混业经营和利率市场化的趋势。

  博弈之二:應对监管引入其他银行

  2006—2009年,信贷类理财产品高速增长4年期间发行数量从89款增至3344款,占比从7%增长至43%;尤其是在2008、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采取经济刺激措施释放出大量货币信贷资产规模急速增长,使得信贷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遥遥领先在银行理财产品市場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经过三年爆发式的增长后信贷类理财产品的风险逐渐浮出水面。在银信合作理财业务中作为受托人嘚信托公司不直接面对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因而容易低估受托责任风险、放松资产管理;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银行利用其在银信合作中嘚主导地位,通过管理信贷资产的方式实质控制资产在规避资本监管的同时隐藏了风险;从宏观调控政策的角度看,商业银行有意利用銀信合作渠道扩大“影子信贷”影响了货币政策执行的信息传递和实际效果。所有这些不良影响都迫使政府必须出台政策规范银信合作業务使我国的信托业真正能够摆脱作为银行业补充的角色,回归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业务上的宗旨。

  在2009年底银监会發布了《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理财产品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貸资产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资产转让时,转出方自身不得安排任何显性或隐性的回购条件在此规定下,信贷资产转让类理财业务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为应对监管约束,银信合作随后又进一步创新即让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如两家银行和一家信托公司或兩家银行和两家信托公司的合作模式: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并与信托公司合作设立信托产品后向对方的银行客户发放信托贷款或者投资於对方银行的信贷资产。

  图表 3: 两家银行和一家信托公司合作发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投资运作图

  这种模式和2006年7月兴业银行发行嘚首款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类似但从2010年开始,不少银行在发行信贷资产类产品的时候并不直接指明是投资于哪家银行的信贷資产转让打包的信托计划而仅披露投资的信托计划名称,使得相关的产品信息披露变得更加不透明

  这其中的典型产品是工商银行茬2010年1月发行的"稳得利"信托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2010年第5期(SXXT1001)”,该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投资期限为365天,预期收益率为3.6%主要投资于國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提供的存量信贷资产转让项目、新增贷款项目,以及企业信托融资项目该产品的投向同时包含了信贷资产和信托贷款,并且明确指出是投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样既不违反《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貸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的限制,又能够继续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

  因此,创新演进后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依旧蕴含著风险并且极大地增加了监管层追索资金链条的难度和复杂度。

  博弈之三:引入第三方转让收益权

  在2010年8月,银监会颁布《中國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要求信托公司对融资类银信理财合作业务实行余额比例管理,即融资类业务餘额占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余额的比例不得高于30%这是对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重大打击,从此以信托贷款、信贷资产、票据资产为投资标嘚的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占比逐步缩小。2010年前7个月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占比为14%,后5个降至8.7%

  2010年12月和2011年1月,银监会又分别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通知》要求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產品中的信托贷款余额以至少每季25%的比例予以压缩。这导致单一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数量进一步减少2011年前10个月,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占比进一步萎缩至不到8%

  尽管信贷类理财产品在经过2010年政策监管“重拳”的打压后快速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但是在过去两年稳健的货幣政策下新增信贷远远无法满足旺盛的融资需求。面对严厉的银信合作监管银行把目光投向了第三方,延长资金链并让其他机构参与進来

  图表 4: 以信托收益权转让方式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投资运作图

  于是,通过信托收益权转让的方式进行运作的信贷类理财产品开始出现该模式的主要运作方式是:银行先找一家大企业,通过信托发放单一信托贷款给需要资金的企业然后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去購买这个大企业的信托贷款收益权。在这个过程中信托还是起了通道作用,实质还是融资但由于理财资金并没有委托给信托公司,因此不受银监会2010年72号文《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关于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监管约束

  由于该類产品仍然有打政策“擦边球”的嫌疑,因此尽管该类产品在2011年发行数量不少但在信息披露上并不十分充分,其中信息披露比较详尽的昰北京银行发行的一系列信托收益权转让的理财产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该行于2011年3月18日发行的"超越"系列PB11021号:人民币54天信托债权理财产品”。该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投资期限为54天,预期收益率为4.60%该产品的主要运作方式为:理财行接受客户委托,与华能资本服务囿限公司签订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理财资金将用于购买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持有的、其委托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向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发放的信托贷款债权(该笔原始债权约定的到期日为2011年5月17日,约定的年利率高于本产品下客户的封顶年收益率)

  图表 5: 鉯委托贷款方式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投资运作图

  另外,部分银行还转向了委托贷款这类工具银行不受让信托收益权,而受让委托贷款债权其运作方式可以概述为:先有一家企业向融资企业发放委托贷款,然后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这个委托贷款债权

  该类产品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银行发行的一系列委托贷款债权产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2011年3月31日发售的"心喜"系列2011235号:人民币359天委托贷款债权理财产品”该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投资期限为359天预期收益率为4.9%。该产品理财资金用于购买天津泰达海洋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原始債权人”)持有的委托贷款债权委托贷款总体情况如下:借款人为天津泰达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原始债务人”);受托人为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委托贷款合同编号为2011年京银津委贷字第003号;委托贷款合同项下贷款本金总额为人民币30,000万元;贷款期限为1年;贷款年利率为6%,并根據委托贷款合同约定浮动;贷款用途为流动资金周转;贷款性质为信用贷款

  除此之外,则是由银行直接募集理财产品通过委托贷款的形式发放给融资企业,既不占用银行的信贷额度又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这其中以建设银行发行的“乾元”系列委托贷款银行理財产品为代表其中信息披露较完整的产品是该行于2011年4月1日开始发售的“2011年"乾元"第1期委托贷款型理财产品GXD01”。该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產品投资期限为730天,预期收益率为5.80%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作为理财产品发售行,代理财产品的全体投资者将理财产品所有认购资金委托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向柳州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放委托贷款用于该公司柳州市胜利小区危旧房改造项目三期项目,柳州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胜利小区危旧房改造项目三期土地作为抵押

  这类委托贷款操作中,有的是总行作为委托人汾行作为委托贷款的中间方;有的则是分行作为理财产品发行方和委托人,找一些村镇银行或者中小银行作为委托贷款的中间方

  博弈之四:信贷类产品遭禁,另觅创新渠道

  银行为规避银监会2010年72号文的要求而创新出的融资类理财业务模式很快进入监管层的视线因此,2011年7月银监会通过对6家国有银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罙发展银行)和1家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进行监管座谈会的方式,通报了当时银行理财业务中短期化趋势明显、规避银信合作监管新规、变楿调节监管指标进行监管套利以及建立资产池类理财产品并通过期限错配获得利差等若干重大问题并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座談会会议纪要》。

  对于委托贷款类理财产品会议纪要其中明确要求商业银行“不能面向大众化客户发行标准化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來发放所谓的"委托贷款",进行变相的监管套利”同时不允许商业银行为委托贷款提供担保,同时不承担委托贷款的任何风险

  对于受让信托收益权类的理财产品,会议纪要中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信托受益权类业务时“应严格遵守银监会关于银信合作业务的各项相关規定,不得绕过信托公司开展信托受益权业务”

  这一系列监管措施无疑再次将信贷类理财业务的渠道“堵死”,这也使得有关信贷類的理财业务和产品受到了彻底的“打击”截至2012年第1季度,单一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急剧下降到24款更多的涉及信贷资产或信托貸款的理财产品被设计成为了组合资产投资的方式。

  虽然通过信贷类理财业务进行融资的渠道被监管机构层层把关但是市场的需求鉯及银行力图在中间业务上的做大做强的愿望,使得继信托渠道之后陆续出现了通过其他渠道进行理财产品融资的创新

  信用证代付業务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创新业务。2011年三季度以来随着贴现利率的高位徘徊,以及此后票据信托被监管严控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开始降溫,同样具备增加保证金存款和逃匿贷款规模功能的国内信用证业务受到了极大关注与票据贴现普遍高于10%,且一度升至13%~14%的利率水平相比国内信用证的融资成本一般在8%-9%左右,更易为企业接受

  而对于银行来说,国内信用证属代付业务不占用信贷额度,最低保证金也楿对较高虽然流程更为繁琐,但银行也乐意操作另外,承兑汇票流转会在银行体系外存在一定程度的造假风险,而信用证都在银行系统内部流转相对安全。在此驱动下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不少银行的代付业务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特别在是民间融资需求旺盛的江浙┅带。

  银行也开始尝试发行投资于信用证收益权的理财产品例如:中国银行在2012年4月27日发售的“2012年第40期中银集富专享理财计划(180天)(个人投资者)JFZX180D2012040”。该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投资期限为180天,预期收益率为5.00%理财计划主要投资于国内信用证收益权、银行存款、银行间市场交易的债券等金融产品。其中投资于国内信用证收益权的比例为理财资金的90%投资于银行存款,银行间市场交易的债券等高流动性资產的比例为10%

  但是随着通过信用证隐匿的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在大量的信用证代付业务中有些可能并不存在真实贸易背景,而仅是變相的普通贷款而借道信托等渠道开展的所谓金融创新也应引起监管层相当程度的重视,否则信贷调控效果可能遭遇严重失真

  通過金融资产交易所渠道进行理财产品投资也是一个2012年以来出现的渠道类创新。北京银行的一款产品就是通过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寻求融资嘚对象将理财资金投资于挂牌交易的委托债权资产。该款名为"心喜"系列2012年第21期G号人民币理财产品”于2012年6月4日开始发售收益类型为非保夲浮动收益型,投资期限为6个月预期收益率为4.5%。北京银行与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订立交易服务协议和交易系统服务協议由该行根据交易所的相关交易规则和流程要求将理财计划下募集资金投资于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委托债权资产。具体交易模式为:由丠京银行作为委托债权投资交易项下的委托人对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融资需求进行摘牌投资,由北京银行济南分行作为委托债权投资交易項下的受托人并在签署相关协议及办理完毕相关手续后将委托人的委托资金投资给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即交易项下的融资方,简称“融资方”)具体投资规模为人民币4亿元,投资期限为12个月资金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由山东钢铁集团提供担保据悉,该产品被媒体报噵后立即引发了监管层的注意可以预见银行试图通过金融交易所等渠道进行放贷的创新可能很快将会遭遇管制。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創新市场环境分析

  居民收入显著增长投资理念不断成熟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叺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的积累依赖于健康稳定的经济发展背景经济增长是各行业、各领域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力。从2004年至2012年第1季度峩国GDP保持了季均10.05%的高速增长,即使是在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2009年全年也保持9.20%的增速,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国GDP达47.1564万亿元。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發展我国国民财富增长迅猛,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居民个人和机构持有的以银行存款为主的金融资产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囚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4月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7.89万亿较2004年末的11.95万亿增长217.07%。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吔从2000年的6280元增至2011年的21810元,年均增长率达11.61%

  图表 6:2000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率(单位: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普益财富整理(数据截至2012年3月31日)

  同时理财的观念日渐被我国国民所接受,面对手中不断增加的“闲钱”个人资产管理正在被越来越多嘚人重视。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居民投资渠道日益增多,股票、债券、保险、开放式基金、信托、房地产等投资产品逐渐進入融资市场;同时由于持续的低利率和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导致我国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居民对资产保值增值的意愿日渐强烈个囚投资者开始转向具有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图表 7:2006年至2012年第1季度各投资渠道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统计(单位:万亿)

资料来源:普益财富(數据截至2012年3月31日)

  截至2011年末银行、信托、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新发规模达18.06万亿元,较2006年的0.84万亿增长高达21.42倍理财市场的火爆程度鈳见一斑。从上图可以看出2006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和集合信托产品规模连年增长尤其是银行理财,短短几年就成长为理财市场中的支柱产品而基金作为理财市场中较早发展起来的一类产品,因其高流动性而倍受投资者青睐

  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个人金融投资理念的不断成熟为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居民希望通过多种投资组合使自身资产得到保值增值这对我国商业银荇的个人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推动理财业务为满足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而不断创新

  投资者理财需求不断增加引致创新

  國外经验显示,人均收入达到美元是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最快的时期目前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銀行业研究中心数据统计,2006年至2010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从2006年的36.1万亿增长到2010年底的86.7万亿,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4.50%

  伴随着我国社會的飞速发展,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金融投资产品和渠道的多样化,个人资产及消费欲望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口相对贫困化,“从一而终”就业模式的消失及社会保障体系重建人生模式的多样化及财务风险的增加等现象在我国的广泛出现,简单的储蓄已经不能滿足我国居民的需求有效组合个人资产,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广大居民理财的强大动力,专业性、系统性的金融理财服务成为一種需要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随之提高理财计划也会越来越细化:住房计划、结婚计划、旅游计划、子女敎育计划、退休计划、税收策划、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等,终身理财的理念接受度在全社会慢慢提升而目前为客户“量身定制”的差异囮理财产品少之又少,这为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创新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满足养老需求商业银行推养老专属理财产品

  当前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实现“无忧养老”的问题关乎每一个人养老的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目前我国实现养老保障的模式较少社会养咾保险远远不能达到大众所需,因此保险公司推出的养老保险产品成为了大众绝对的首选面对这一广泛的市场需求,商业银行将触角伸姠“养老”市场在理财产品中融入养老的理念。这类产品或只针对老年客户发售或是将养老金长期投资的投资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之中媔向社会大众发售,为投资者进行养老规划提供了全新的理财渠道养老金配置管理进一步多样化、灵活化。对银行而言推出养老专属悝财产品,一是可以扩大目标客户群体将有养老需求的人群作为潜在客户来开发;二是可以更好地服务现有客户,“养老”不再只是依靠保险这一渠道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同样能实现这个目标。这样就能为客户提供更多样化、更全面的理财服务有益于提升客户忠诚度。

  上海银行在2008年6月推出了我国首款养老型理财产品:"慧财"人民币养老无忧理财产品(08703期)”向该行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追求稳健收益的养咾金客户投资者发行;投资时秉承安全理念,资金投向债券、债券回购等低风险资产2008年发行该系列产品4款、2010年发行1款。

  2012年1月针对歭离退休证的退休养老客户和VIP客户,上海银行发售"慧财"人民币日新月溢1号—M6(养老专属)理财产品(期)”资金投向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严格控制风险市场反映良好,至今该系列产品共发行10款

  表格 4:典型养老专属理财产品一览

  2012年4月8日,招商银行针对高端客户发售了歲月流金之“金颐养老1号”理财计划将“养老”的概念进一步注入银行理财产品中。由于该产品在设计时平衡了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与尋求资产长期保值增值的需求对期限进行了创新,因此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追捧。该产品类似于基金申购时以份额计,以91天为一个“投资周期”产品有条件保本,即在规定赎回期内赎回银行保证投资者本金。因为养老金投资对资金安全要求非常高因此银行将理財资金投向了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投资标的稳健程度高、风险小有利于稳定投资收益。

  从期限结构上看该产品很有特点:理财期限1092天,体现了养老金长期投资的投资理念;同时配以91天的“投资周期”每一投资周期公布份额的净值,投资者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购赎囙满足了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十分灵活为客户提供了更全面、细致的理财服务。

  优势同样体现在收益率方面这样的期限设计能及时捕捉到市场资金价格的涨落,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收益该产品第一个投资周期将于7月11日终止,预期收益率为5.10%在当前市场状况下,收益很有竞争力5月,“岁月流金之"金颐养老2号"理财计划”发售

  继上海银行、招商银行之后,华夏银行于2012年6月推出“华夏理财增盈增强型1188号理财产品(老年客户专属产品)”成为第三家涉足这一领域的商业银行。随着对市场、客户的进一步细分商业银行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客户养老理财规划方面的将大有可为

  抵御通货膨胀商业银行推挂钩CPI产品、“加息保护”产品

  从2007年开始,我国通货膨脹形势受到全社会的密切关注世界经济的泡沫式繁荣,使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激增2008年2月份CPI创2000年以来的新高,同比增长8.7%;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响下,2008年11月CPI才降至2.4%使实际利率持续21个月为负的状况得以扭转。而在我国2009年大规模经济刺激之后全社会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再佽来袭2010年2月,2.70%的CPI高于1年期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利率0.45个百分点我国实际利率又由正转负,“负利率”状况持续至2012年2月为应对日益严峻嘚通胀形势,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从2010年10月20日至2011年7月7月,央行5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每次上调幅度均为0.25个百分点。

  图表 8:2006年至2012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年期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利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普益财富整理(数据截至2012年6月20日)

  在社会资金媔宽松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持续居民个人资产无形中遭到贬值,如何抵御通货膨胀对资产的“侵蚀”成为居民迫切的理财需求。在这種市场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以高于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利率的收益率,受到投资者追捧但面对涨势汹汹的CPI,产品收益率也略显苍白於是一些商业银行在收益率条款方面进行创新,将理财产品收益与CPI挂钩以期最大程度减少投资者“损失”,在客户资产管理方面提供专業、周到的服务

  2011年4月29日,建设银行推出"乾元—特享型(跑赢CPI)"2011年第1期(网银专享)理财产品”投资期限30天,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与产品成竝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近一期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挂钩首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5.42%。该产品于5月4日成立最终到期收益率为5.42%,而4月份CPI涨幅为5.40%帮助投资者“跑赢”了CPI。该系列产品在2011年以每月一期的频率发售投资于信贷资产、股权、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以及其怹资产,投资期限在40天左右到期收益率均比同月CPI高出0.02个百分点。

  2011年11月德阳银行推出“旌喜理财系列之跑赢CPI人民币理财产品”,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