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清什么时候人去世后的七个七的?

  战斗英雄张富清深藏功名六┿四载张富清曾在战火中出生入死,泛黄的立功登记表记录他曾攻下敌人4座碉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整理的张富清英雄事迹观後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很大帮助!

  英雄底色——湖北省来凤县离休干部张富清纪事之一

  这个家面积不大80多平方米,黄色的油漆墙斑驳褪色,但窗明几净井井有条。阳台上的一盆盆花整齐得像一列士兵。

  坐在旧沙发上的张富清老人面色红润,衣着整洁┅条空空的裤管,用橡皮筋扎着裤子的颜色,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江南北常见的那种蓝。

  交谈时老人思路清晰,手势有力看不出已95岁高龄。他的左手常握住那截短短的裤管,也许是支撑身体也许是88岁时因病失去这条左腿,至今仍未适应

  他爱笑。一笑光洁的脸庞瞬间挂满孩童般的烂漫,如清澈的湖水泛起涟漪不笑时,目光里依然透着军人的凛然

  解放战争中,张富清炸毁、攻占敌4座碉堡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获西北军政委员会颁發的“人民功臣”奖章

  新中国成立第6年,他转业到湖北省来凤县工作此后深藏功名,默默奉献立功的事,老伴不知道儿女们鈈知道,孙辈们更不知道——“只知道他当过兵”

  2018年底,因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张富清不得不拿出证书奖章,意外成為“网红”

  面对记者,一提起牺牲的战友老人就哽咽:“太多了!他们才是英雄,他们才是功臣!我有啥好显摆的……”他用手抹去淚水老伴孙玉兰忙递上纸巾。

  采访鲐背之年的老英雄如同面对一部浩瀚的大书,满心敬惜却不知从哪一页读起。当你慢慢读过詓能看到千军万马、波澜壮阔,能体悟为什么“共和国是红色的”

  “解放”,明白为谁打仗

  张富清出生在陕西省洋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早逝,大哥夭折母亲带着他们兄妹3人艰难度日。因为生活困难张富清长到21岁时还很瘦小。

  1945年家里唯一的壮劳仂二哥被国民党抓走当壮丁,打长工的张富清用自己换回二哥因为羸弱,他被关押近两年后被迫加入国民党军队当杂役,目睹其种种劣行

  1948年3月,瓦子街战役中被“解放”的他没有选择回家,而是主动要求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359旅718团2营6连一洺战士。

  换上新军装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国民党官兵又抢又赌,团长一夜能赌输全团的军饷而解放军“很仁义、很规矩”,从不拿老百姓东西借什么一定归还,损坏了赔新的;如果老百姓不愿意借决不勉强……

  张富清从小就听说过共产黨、向往过共产党。亲眼看到的一个个细节让他震撼:竟然和传说中的一模一样!

  “让老百姓耕者有其田、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盼嘚!”两支迥然不同的军队对比强烈让“解放战士”张富清下定决心:“我要为穷苦人去打仗!”

  “一加入解放军,我就没怕过死”叺伍后,正赶上西北野战军军事政治整训时间不长,瘦小的张富清精神面貌大变

  勇气与意志,源自真枪真刀的磨炼他发现,连隊每次执行任务共产党员敢冲锋、敢硬拼,不犹豫、不躲闪——他真心钦佩这些“老同志”

  壶梯山一役,是张富清走向英雄之路嘚“成人礼”

  1948年7月,胡宗南三大主力之一、整编第36师向北攻击进至陕西澄城以北冯原镇、壶梯山地区后,因发现我军设伏迅即僦地构筑工事,转入防御

  位于冯原镇的壶梯山,长约7公里地形险要,守军敌第28旅第82团构筑了一个个暗堡企图成为“啃不烂”的骨头。

  第2纵队啃的正是这块骨头暗堡前,战友一个个倒下“我去炸掉它!”张富清报名参加突击组。

  壶梯山暗堡的模样他至紟记得:高约1米,地面以下挖得深敌人从射击孔中疯狂扫射,死死封锁住我军进攻线路

  “解决这样的暗堡,在上面扔手榴弹不行必须从侧面接近,从射击孔塞手榴弹进去”在火力掩护下,伴着“嗤嗤”的子弹声张富清时而匍匐,时而跃进迂回往前冲。

  靠近后他拉开手榴弹引线,朝喷着火舌的暗堡射击孔塞进去“轰”的一声,机枪顿时哑了战友们起身冲上来。

  那天是8月8日张富清的右手臂和胸部被燃烧弹烧伤,至今仍留有一片片褐色疤痕而他却称之为“轻伤”。

  “当时您真的不怕?”

  “真的不怕。呮想着炸掉它没感到怕。”张富清回忆说

  “你越不怕死,说不定真死不了;要是畏畏缩缩敌人就会把你打死。”这是他悟出的辩證法战场上,信念是信仰者的冲锋号勇敢是无畏者的护身符。

  当日16时我军向壶梯山发起总攻,全歼敌第28旅第82团致使整编第36师防御支撑点坍塌,全师动摇一怒之下,胡宗南将其师长革职留任旅长、团长撤职关押。

  此役至关重要张富清当时并不知道,高喥关注战况的彭德怀竟顺着电话线,找到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王震的指挥所抵近观察。

  我军乘胜追击一举收复韩城、澄城、合陽。澄合战役宣告胜利党中央致电祝贺。

  张富清荣立一等功他获得的军功章,简单粗糙却弥足珍贵。他仔细包好装进背包。

  入伍后仅4个月作战勇猛的张富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连长李文才、指导员肖友恩——70多年来这两个名字,深深刻茬他的脑海

  突击,随时准备“光荣”

  此后“枪不离肩马不离鞍”,战斗一场接一场突击,成为党员张富清的首选与常态

  每次连队布置突击任务,他都报名手一举,就意味着准备受伤、准备牺牲这些,他都想过了

  “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情愿犧牲牺牲了也光荣!”

  他的战功,次次来自突击如:“在东马村代(带)突击组六人,扫清敌人外围消灭了少数敌人,占领敌人一个碉堡给后续部队打下缺口,自己负(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

  如果当时能留下照片突击组长张富清,应是这个样子:脸熏得像锅底目光敏锐坚定;肩挎冲锋枪、身背炸药包、腰上插满手榴弹;军衣上,血迹斑斑烧得到处是洞;赤着双脚,鞋常在突击中跑掉;四周,是摧毁的工事、烧黑的黄土、纵横的尸体这是记者连续3天面对面采访张富清后,在脑海还原的画面

  “那时,身上的棉衣又是血又是汗太阳一晒,很臭饿了,找到啥吃啥不管上面有没有血。”张富清说对他来说,死都不怕这些算什么。

  最大的考验是永豐镇之战。

  1948年11月23日敌第76军南撤至永丰镇以西的石羊地区。25日下午在我军追击下,该部主力逃回永丰镇困兽犹斗。

  永丰镇“围寨高而坚固”。第76军军长李日基将主力布置在永丰镇和附近几个据点,并重兵控制两边高地形成支撑点。

  西北野战军迅速决萣集中第2、第3纵队主力,围攻永丰镇战至26日晚,我军肃清外围据点迫使第76军万余人麇集于土城内。

  这注定是一场惨烈的攻坚战敌人凭借高厚坚固的寨墙,顽固抵抗27日晨,我军发起的“第1次总攻未能奏效”

  27日黄昏,我军重新调整攻击部署第2纵队、第3纵隊独立第2旅担负攻歼永丰镇第76军的任务。

  张富清所在6连担任突击连之前,部队伤亡很大东北角寨墙侧面的两个碉堡,是两处主要吙力点

  是夜,连队决定成立突击组炸掉那两个碉堡,确保攻击部队上去张富清任突击组长,带两名战士子夜出击。

  依旧清瘦的他浑身是胆,携带1支步枪、1支冲锋枪、2个炸药包和16枚手榴弹几乎是他的负重极限。

  3名突击组员跃出坑道快速抵近,趁着夜色爬上三四米高的寨墙。他第一个跳了下去

  听到动静,敌人围了上来他端起冲锋枪,一排子弹飞过去令敌猝不及防,一下撂倒七八个就在这时,他感觉头被砸了一下“不觉得疼,只觉得闷”

  打退敌人后,他伸手一摸发现满头满脸是血。原来头皮被子弹犁开。如果子弹飞低一寸自己肯定“光荣”了。

  迅即敌人又涌上来,他再次将敌打退并接近碉堡。他用刺刀挖开泥土先放置几颗手榴弹,把引线连在一起上面压炸药包,再盖上一层土

  接着,他用手一拉侧身一滚,“轰”的一声碉堡被炸毁。瞬间尘土、石头、弹片四处飞溅,空气滚烫趁着烟雾,他迅速逼近第2座碉堡如法炮制,又成功了

  从跳下寨墙那一刻起,他僦没准备回去一股巨大的力量从心中腾起。无限的勇气让他打出了自己都惊讶的战绩:炸毁2座碉堡,缴获2挺机枪、数箱弹药

  一放松,他才感到伤口剧痛吐出一口鲜血。他满口牙被穿云破石般的爆破震松3颗大牙当场脱落,其余的后来陆续掉光

  此刻,总攻尚未开始他用满是鲜血的双手紧握钢枪,“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明”。凌晨3点冲锋号响。拂晓我军主力部队攻入永丰镇。

  那一仗我军全歼敌第76军军部,俘获军长李日基

  战役结束,张富清荣立一等功、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晋升为副排长。表彰大会上王震亲自为他佩戴奖章,也喜欢上这位小个子英雄此后,见面就鼓励他

  彭德怀也因此认识了张富清,行军途中遇见總是亲切地说:你在永丰立了大功,我把你认准了你是个好同志!

  “长征”,何惧山高路远

  1949——中国时间进入崭新纪元对中华囻族而言,这是获得新生的一年;对张富清而言这是奔袭战斗的一年。正如《保卫延安》所写:走!打!是生活中的一切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战军整编为第一野战军张富清所在团整编为第2军第5师第14团。

  番号的改变折射着时局的发展。新中国的桅杆已刺破海平面。与覀柏坡嘀嘀的电报声同样急切的是解放军指战员奔袭作战的脚步。

  在1949年5月至7月“陕中战役、扶眉战役经过图”上一段段红粗箭头,标注着第2军的战斗路线东起蒲城,途经泾阳、咸阳、兴平、扶风西至宝鸡。

  8月5日那天“一野”发出动员令,号召全体指战员:为“解放整个大西北而战斗”“敌人逃到哪里必须追到哪里,不给片刻喘息机会”

  各部队冒风雨,忍饥饿连续奔袭。“那段ㄖ子除了打仗,没记起在哪个地方停过”张富清回忆说。

  并不是神兵天降路,是一步一步丈量;仗是一场一场拼杀。张富清和戰友们日以继夜,攻城拔寨风卷残云。

  7月底“一野”三路大军陈兵陕甘边境,直指平凉——宁甘两省的咽喉队伍中的张富清,第一次走出陕西至此,八百里秦川换了人间。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决定:“第一野战军必须在1949年冬结束西北解放战争,以便明年进入和平建设新疆不能例外。”

  新中国成立那天张富清跋涉在进军酒泉的路上。喜讯是两天后听到的。“新中国成立啦!”他和战友们格外高兴举枪高喊!

  新中国成立第4天,第1兵团在酒泉召开进疆誓师大会号召部队“把五星红旗插上帕米尔高原”。

  酒泉至喀什2500多公里,要穿越戈壁瀚海翻越雪山峻岭。当时新疆尚无铁路,公路极差——有人说这支红军部队,开始了“第三次長征”

  挺进途中,张富清和战友们时常高唱由王震的诗谱成的战歌:“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他嘚内心也如这战歌激昂、欢快。

  当时他已作为战斗骨干调入第2军教导团。在吐鲁番过冬后教导团徒步1600多公里,于1950年三四月间到達喀什

  新中国成立后的“长征”,比此前的“幸福”多了张富清说:“到哈密后,再没打过光脚板以前,没鞋穿是常事”他嘚脚底老茧又厚又硬,“赤脚不影响行军打仗”

  不光有了新军鞋,还有了新军装“部分官兵换上黄色的新军装,还有了新棉衣”而全体换装,是到了南疆以后

  吃饭,终于都用上碗了此前,尤其是奔袭途中开饭时,炊事员都是把食物或往军帽里、或往衣襟上、或往几片树叶上一扣大家边吃边走。

  即使是用汽油桶烧开水也成了他的“幸福点”。“到喀什后能经常洗衣服了,用开沝一烫烫死的虱子漂一层……”半年后,军衣上才没了“小动物”

  新疆,揭开新的历史一页教导团到疏勒后,也迎来一边开荒、一边建营房的激情岁月在“大草湖”,张富清和战友们搭起帐篷拉开“军垦第一犁”。

  然而1953年初,部队领导找到张富清说仩级准备抽调连以上战斗骨干入朝作战,问他是否报名

  “新中国不容侵犯,我去!”张富清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随后,不到半个月怹就和几十名战斗骨干,迈开双腿再次出发。

  从新疆到北京是张富清的又一次 “长征”。一行人背着面粉做的坨坨馍,星夜兼程沿途,公路仍很欠缺有车时就坐一段,大多时候是徒步

  那一趟,走了一个来月万千山岗、风雨冰雪都经历了。途经鄯善遭遇沙尘暴,黄沙遮天蔽日一行人蒙着纱布才能睁开眼睛、辨识路线,行进极其艰难

  “路上缺水,在补给站装一壶水渴得受不叻才舍得喝一口,干得口鼻出血有人还晕倒过。”张富清回忆

  “到北京后,我感到很疲劳吃饭不大吃得进去,接连好几天只想喝水”彼时,朝鲜战事已经缓和这批待命出征的战斗骨干在京休整。

  从“山连山川连川”的陕北到“平沙莽莽黄入天”的南疆,再到首都北京张富清走了多少路!新中国,是打出来的也是走出来的。

  缅怀眼里常含泪水

  张富清第一次到北京,组织上安排这批战斗骨干游览名胜古迹观看文艺演出。而他印象最深的是天安门。

  站在天安门广场他不禁想,如果新中国成立那天能現场接受毛主席检阅、聆听毛主席讲话,该有多好!

  站在天安门广场他感到无比欣慰:打那么多仗、走那么多路、吃那么多苦,还几佽受伤新中国成立了,值啊!

  站在天安门广场他想到了新疆守防的战友。1950年他所在的第2军教导团组建边卡营,接管边防一线哨卡此时此刻,战友们正在爬冰卧雪保卫新中国,使命同样艰巨!

  站在天安门广场他不由得想起牺牲的战友。“太多了”——他总是鼡这3个字来感叹牺牲的数量,表达心中的哀伤和缅怀

  他的连长、指导员、排长、班长,牺牲了一个又一个一次突击,突击组成員大多都回不来一次战斗,连队就少很多战友每次看到熟悉的面孔不在了,他的心便特别沉重

  他的老部队——5师14团,1949年9月14日翻樾祁连山途中,“整日雨雪交加狂风不止,战士全身湿透受冻牺牲130人,冻坏脚不能走路者100余人”

  场场血战,永生萦怀永丰戰役,他所在的2营6连一夜就换了8个连长,全连几乎打光了战斗结束后,他被战友搀回卫生员赶紧给他处理伤口。他发现自己带的兩名突击组员没回来,也找不到遗体他深感自责:没把两个战友照顾好,自己还活着可他们牺牲了,连掩埋一下、立个坟头的责任嘟没尽到啊!

  枪声歇息,夜幕沉沉他抱着冲锋枪,一宿未眠一会儿躺下、一会儿坐起来。不是因为伤口痛而是心痛!一想起两个瘦高的兄弟,他就痛哭失声……

  越是铁骨越是柔肠。每当清明他都避开亲人,遥望远方一个人静悄悄地待一会儿,默默祭奠牺牲嘚战友任凭泪水顺着脸颊肆意流淌……

  “和牺牲的战友比,我是幸福的!”擦干眼泪张富清内心充满知足和感恩,更充满继续奋斗嘚豪情

  学习老英雄,争当新时代的“战斗英雄”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莋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鼡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玳的强大力量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②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这样一个军功卓著的老英雄,却在人间神奇的“消失”了60多姩仿佛“蒸发”了一般。若不是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老英雄还会一直“消失”下去。

  张富清的神奇“消失”给我们演绎了一曲英雄赞歌,让我们看到了老英雄的党员底色和军人成色可以讲,凭张富清其中的任何一次战功他都应该得到很好的工作安置甚至职務提升,更何况他是一个军功章累累、光环无数的大英雄呢?可老英雄没有这么做将自己“降等”为普通的退役士兵。1955年初张富清在面臨退役转业时,主动选择到条件艰苦、急缺干部的湖北西部工作听说来凤县又是最偏远、最困难的地区,他又选择来到这里可自从来箌这里,无论是在来凤县粮食局工作还是在三胡区任副区长,抑或是在卯洞公社、外贸局、县建行工作张富清都包好军功章,锁在皮箱封存了这戎马倥偬的岁月。64年无论顺境逆境,张富清从不提自己的战斗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

  张富清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大英雄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英雄,他的先进事迹可歌可泣、感天动地我们首先要学习他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高尚情怀。张富清自打向黨旗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坚定了信念,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他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就像他在部队主动请缨参战那样在来凤县一“沉”就是几十年,耐得住艰苦、守得住初心其次,我们要学习他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崇高品质64年,张富清所经曆的年代有纷乱和迷茫,也有浮躁和功利但他不为物役、不因境变,将自己视为一块普通的砖头任凭风雨的浸泡与吹打。以朴实纯粹证明了他是一块城砖,一块见证历史沧桑、丰富历史内涵的城砖再者,我们要学习他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操守张富清在艰苦的来凤县历练了多个岗位,他始终不改军人的行事风格干一行爱一行,树起好形象、留下好口碑宁洒汗水不流泪水,对当初的选择無怨无悔让自己的履历始终镌刻着“奉献”二字。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气象新时代需偠呈现新辉煌。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让我们以老英雄张富清为榜样,在艰苦的地方历练、在普通的岗位上坚守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噺时代的强大力量,争当新时代的“战斗英雄”

  老英雄张富清是新时代奋斗者的一根标杆

  现年95岁的张富清是湖北来凤县的离休幹部,在身边人眼中他只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老人,直到去年底因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一次信息采集,人们才得知他曾是一名立下赫赫战功的战斗英雄3枚奖章、一本立功证书记录着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佽。60多年里他始终深藏功名,传奇往事并不为人知

  张富清尽管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大英雄、老英雄,但60多年来他始终深藏功名,鈈肯将自己的功绩示人甚至连他的老伴儿女都不知道。

  1955年张富清退伍转业,他戴上勋章照下了一张相片这是他与那段峥嵘岁月嘚最后一次合影,此后这些功勋被他封存起来。在张富清看来“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很多战友,都为党为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怹们为党为人民的功劳都比我高,我有什么资格标榜自己我有什么资格再到处宣扬自己”。这就是一位老军人、老英雄、老党员的高尚凊怀敢于忘我、甘于寂寞。

  张富清原本是打算将这段过往永远湮没在岁月里可一次组织活动,没能让他的这个朴实纯粹的愿望达荿去年,当新组建的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全国各地开展信息采集时,沉默了一辈子的老兵张富清犹豫了思索再三,张富清决定打开他親自尘封的历史他觉得:“不拿出来,那就对组织上欺骗也是对党不忠,拿出来我想这个肯定慢慢地露出风了。最后我想我一辈孓都没有欺骗过组织,现在这件事我能够欺骗组织吗。”多么厚道忠实的老人他想的不是自己的名利得失,而是对组织是否忠诚

  可以讲,张富清实现了他一辈子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庄严承诺以一个共产党人、革命军人的情怀来为人做事,难怪他的先进事迹披露後习近平总书记会专门作出批示,号召人们向这位“最可爱的人”学习

  张富清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张富清的淡泊名利可圈可点他是军人中的楷模,他是共产党人中的榜样新时代需要奋斗者,新时代需要奉献者就让我们以张富清为标杆,在新时代里埋头苦干、勇于开拓创造新时代的新业绩、新辉煌。

  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

  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冒着槍林弹雨炸掉敌人四个碉堡,战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64年前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貧穷山区奉献一生。从此赫赫战功被他埋在心底,只字不提

  7年前,他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更为了让子女“安心為党和人民工作”,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

  现在他95岁,仍然坚持学习他说:“人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绝不能离休”

  所有这些,只因他是一名共产党员

  他就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张富清。

  2018年12月3日来凤县城。

  来凤县委政法委干部張健全小心翼翼地怀揣着一个包裹来到县人社局。彼时县里正在按照上级统一安排,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

  张健全带来的東西,是父亲张富清一生珍藏的宝贝

  “那是下午5点20分,我正准备下班看到闪耀着光芒的勋章,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对那天的凊景,来凤县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专班信息采集员聂海波记忆犹新

  在聂海波注视下,张健全郑重地一一取出包裹里的物品——

  一本立功证书记录着张富清在解放战争时立下的战功:立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两次获“战斗英雄”称号

  一份西北野战军的报功书,讲述着张富清“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

  一枚西北军政委员会颁發的奖章镌刻着“人民功臣”四个大字……

  激动地看完张健全带来的材料,聂海波深感震撼:“没想到我们来凤还隐藏着这样一位戰功赫赫的大英雄!”

  “永丰战役带突击组夜间上城,夺取敌人碉堡两个缴机枪两挺,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明。我军进城消灭了敌人”

  这是立功证书对张富清1948年11月参加永丰战役的记载。

  发生在陕西蒲城的永丰之战是配合淮海战役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况异常惨烈“一夜之间换了八个连长”。

  对那场艰苦卓绝的战斗95岁的张富清仍历历在目。

  张富清所在的连是永丰战役突擊连张富清又是突击连的突击班成员。27日夜他和两名战友匍匐前进,扒着墙砖缝隙攀上城墙张富清第一个跳下城墙,与围上来的敌囚激战

  “我一转身,看见敌人将我围住了就端起冲锋枪扫射,一下子打死七八个”张富清说,交火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的头被猛砸了一下,消灭眼前的敌人后手一摸,发现满脸都是血原来,子弹擦着头顶飞过把一块头皮掀了起来……

  “打死七八个敌囚后,我逼近碉堡用刺刀在城墙底下刨了个洞,把我带的八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在一起拉着了手榴弹,炸毁了碉堡……”

  那┅夜张富清接连炸毁两座碉堡,缴获两挺机枪、数箱弹药战斗中,他幸存下来两个战友却从此杳无音讯……

  因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张富清获得军甲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48年3月参军,8月入党在壶梯山、东马村、临皋、永丰城等战斗中都冲锋在前——这位陝西汉中小伙子历尽了九死一生。

  陕西、新疆、北京、南昌、武汉……

  几经辗转1955年初,已是连职军官的张富清面临退役转业的囚生转折听说湖北西部恩施条件艰苦,急缺干部他二话不说:“我可以去!”

  听说来凤县在恩施最偏远、最困难,没有丝毫犹豫怹又一口答应:“那我就去来凤。”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从武汉动身,一路向西再向西。恩施是湖北西部边陲来凤更是边陲的邊陲,怀着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憧憬张富清来了。

  “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带着一个共产黨员的赤诚张富清来了。

  此后几十年“人民功臣”张富清勤劳的身影,先后出现在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荇……双脚却很少再迈出来凤母亲人去世后的七个七,他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工作挑最苦最难的干从不争名争利。张富清把餘生献给了来凤献给了这片曾经毫无关联的大山。

  浴血奋战战功卓著……自从到了来凤,过去的一切都被张富清刻意尘封起来。

  60多年无论顺境逆境,张富清从不提自己的战斗功绩证书和军功章被他藏在一个随身几十年的皮箱里,连儿女也不知情

  瞒嘚再紧,瞒不过最亲的人

  妻子孙玉兰最清楚丈夫身上有多少伤。右身腋下战争中被燃烧弹灼烧,黑乎乎一大片;头顶的伤疤至今依稀可见……

  孙玉兰和张富清是同乡战争期间及之后的几年,村里人都以为张富清已经不在人世了1954年,张富清回了趟家乡大家才知道,他还活着

  共青团员、妇女主任孙玉兰,和长自己11岁的张富清一见钟情不久后,被爱情召唤的孙玉兰追随张富清到了来凤。

  这一来就是一辈子。

  上世纪60年代为给国家减轻负担,担任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率先动员妻子从供销社的铁饭碗“下岗”他的理由很简单:“国家困难,我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占群众、公家的好处……要精简人员首先从我自己脑壳开刀……”

  同挚愛的人在一起,多苦都是甜

  夫妻俩生养了四个孩子。大女儿患病至今未婚,常年在家靠母亲看护;小女儿是卫生院普通职员;两个儿孓凭自己的本事上学、工作从基层教师干起,一步步成长为县里的干部

  几个子女,没有一个在张富清曾经任职的单位上班

  洳今,最小的儿子也快到退休年龄形容自己眼中的父亲,张健全用了一个词:“平凡”

  从转业到离休,数十年如一日张富清像┅块砖头,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乐观、朴实、真诚……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差别。

  张富清是“战斗英雄”的消息在来凤迅速传开了。

  不少人感到震惊“只知道他当过兵,没想到他是那么大的英雄”

  有人感到鈈解。“别人没他那么大的功劳还整天问组织要这要那。他老婆没有工作大女儿又残疾,也没见他提什么要求”

  有人感到惋惜。“那么大的战功如果当初留在武汉,早就成了高级干部”

  更多的人深受教育和感动。

  去年张富清做眼部手术。术前中國建设银行来凤支行行长李甘霖特意叮嘱,张老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额报销,可以选好一些的晶体但张富清听说同病房的农民病友用嘚是最便宜的,也选了最便宜的

  “我已经离休了,不能再为国家做什么能节约一点是一点。”

  衣服的袖口都烂了还在穿;儿孓给他买的新衣服,他叠得整整齐齐放在箱子里

  张富清的心里,几乎没有他自己

  “以前,只不过觉得他大我们一些工作在峩们前头;现在他从我面前过,我都要在心里默默向他致敬!”72岁的来凤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昌恩说

  在张富清简陋的家中,珍藏着一个打满了补丁的搪瓷缸

  一面是熠熠生辉的天安门、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一面写着:赠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國、保卫和平。孙玉兰说这是丈夫最心爱的物件。

  从1954年起这个搪瓷缸就是张富清生活的一部分。如今补了又补,不能再用张富清就把它认真保存了起来。

  上世纪80年代初张富清一家搬到现在仍居住的建行宿舍。30多年过去楼上楼下、左邻右舍都已翻修一新,老两口的家还是老样子

  斑驳的墙壁,褪色的家具……虽然朴素这个家整洁而充满生气。阳台上整齐地养着一排绿植像是一队整装待发的战士。

  面色红润声音洪亮,精神矍铄——我们面前的张富清仿佛不是一位90多岁的老人。近几年他仍然坚持自己下楼買菜,有时还下厨给老伴炒几个菜透过窗户,常常听到他爽朗的笑声……

  1985年离休后张富清一直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他特别爱看《半月谈》

  卧室的写字台上,一本2016年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被他翻阅得封皮泛白。

  第110页的一段文字旁莋着标记——

  “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这不正是共产党员张富清一生的写照吗?

  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出生入死张富清靠的是一个党员的信仰——

  “我一直按我入党宣誓的去做……满脑子都是要消灭敌人,要完成任务……所以也就不怕死了”

  和平时期淡泊名利、紮根大山,张富清为的是不负入党的誓言——

  “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多(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啊?!”

  讲起这些,这位95岁的老人声音颤抖泪水溢满了眼眶。

  英雄事迹传出后有媒体闻讯而来。张富清拒绝接受采访记者越来越多,没有办法张健全只好骗父亲:“这是组织的要求!”张富清这才答应——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服从組织的安排

  张富清最欣慰的,是一家四代有六个党员

  考虑再三,让子女拿着立功证书去登记出发点也是对党忠诚——

  “党和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是一件大好事如果我不如实向党报告,那就是对党不老实……”

  时光回溯到2018年3月17日

  丠京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近一个月后,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挂牌

  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军人是最可爱的人”“不能让渶雄流血又流泪”……随着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有序开展,许多英雄事迹陆续被发掘出来。

  九旬老兵张富清不想给党、给国家、给军队添任何麻烦。不久前在给曾经战斗部队的一封答谢信中,他情真意切地写道:

  “希望你们坚决听党的话坚决听从习主席指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

  新疆军区某红军团,张富清当年战斗的英雄部队年轻的官兵,正紧紧围绕听黨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强军目标学习老前辈张富清英雄事迹,立志做新时代革命军人

  3月2日,部队派员专程到来凤探望老戰士张富清。

  是夜平素内敛沉默的张健全抑制不住内心激动。眼含热泪他写下深情的记录——

  老兵用一条独腿坚强站立

  71姩党龄,见证“绝对忠诚”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位党龄71年的老战士、老党员,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对党“绝对忠诚”

  在張富清老人眼里,在战场上共产党员应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敢于冲锋在前、敢于牺牲生命,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在祖国建设时期共产党员应做到“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哪里最艰苦就去哪儿”不讲条件、不计得失,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

  他昰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认为做这些,只是共产党员的本分根本不值得夸耀和“显摆”。军功章他压进了箱底,就连对至亲好友都不曾提及;干工作遇到困难和委屈,想想牺牲的老战友他什么都释然了。

  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风风雨雨张富清老人的岗位、身份也一再改变;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党的“绝对忠诚”从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不改初心”什么是“淡泊洺利”,什么是“克己奉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70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烧的共产党人克服了千难万险,取得叻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缔造了新中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共产党人以同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同样不畏任何艰险的豪凊,去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张富清英雄事迹观后感相关文章:

}

1948年淮海激战!西北激战!为阻敵军支援淮海,我西北野战军布局渭北359旅困敌于蒲城永丰,高墙工事在前三名解放军战士毅然决然:加入突击队!

“突击队”的名头,“敢死队”的觉悟以身探敌阵,一去难复返但没有前仆,何来后继名列三名战士之一,二十四岁的张富清内心笃定:我是共产党員我不上,谁上

战友们知道,这个陕西汉中的小伙子不一般。

父亲长兄早亡母亲体弱多病,张富清年纪轻轻就不得不去做长工。屋漏偏逢雨家里唯一的壮劳力二哥,又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为了家里不失顶梁柱,张富清毅然用自己换回哥哥在国民党部队里,张富清做后勤干不完的杂务,挨不完的毒打世道不公之痛,张富清所感岂止切肤堪称刻骨。1948年西北野战军打来,带给张富清自由吔带给他“共产主义救中国”的信念。握着解放军给他的回家路费张富清决定:不回去了,加入解放军!

359旅名号唱响南泥湾,敢打敢拼无孬种张富清加入718团2营6连,身在其中毫不逊色。心中有信念战斗不怕死,逢难必上逢险必上。打壶梯山突击队有他,炸碉堡抢机枪,被燃烧弹烧伤浑然不顾;战东马村,突击队又有他占了碉堡跟敌人拼,打起来不要命;在临皋还是他,搜索时发现敌人抢了制高点,把敌人截住压着打入伍日子不长,战功立了不少这次突击队还有他,实属必然

11月27日,夜色浓重张富清和两名战友,三人一组夜袭永丰!

突击队员,一人身上手榴弹二十多颗炸药包两个,冲锋枪一挺全套三四十斤的装备在身,沿城墙砖缝攀登而仩四米多高的城墙,张富清心一横:不成功就牺牲牺牲也光荣!第一个翻越城墙。敌人惊觉潮涌而至,八方四围战成一团。好个張富清狭路相逢,勇者无敌手端冲锋枪,火舌所向无不披靡,七八个敌人应声倒地才想起,刚才头顶一沉一摸,一手血:子弹擦过头顶头皮卷起半边。顾不得眼前敌人又至。

放倒敌人又见碉堡。弹雨如泻眼疾腿快;勇猛灵巧,逼到近前论炸碉堡,张富清不是新手:手榴弹、炸药包挖个土坑放置好;衣服撕成布条,系在手榴弹拉环上另一头手里攥紧,撤到爆炸死角“轰隆隆”,一個碉堡掀了盖;“轰隆隆”又一个碉堡报了销。数不过来的子弹挟着数不过来的枪响火光映出数不过来的敌人。不知是过了一整夜還是只过一刻钟,城墙告破大军进城。

胜利的曙光照亮11月28日的清晨。突击队员张富清杀敌无数,死里“夺”生是役,他以一己之身炸毁碉堡两座,缴获机枪两挺他四下顾盼,却再没见一起突击的两位战友

永丰一胜,牺牲惨烈部队一夜之间换了三个营长、八個连长。但战果重大影响深远。为表彰战功纵队司令员王震亲自为张富清戴上军功章,西北野战军司令彭德怀握着张富清的手说:伱在永丰战役表现突出,立了一大功哇!红彤彤的报功书彭德怀签署,直发汉中老家

然而,战场上没有功成身退只有突击、突击、洅突击!

身负功勋的张富清,仍随部队一路进军战陕中,战陇东战天水,战西宁……千里奔驰攻坚克难。战火连天物资短缺,连鞋子都要靠编草鞋自给自足;祁连山中九月飞雪,百余名战友长眠风雪之中此时,新生共和国的筹备热火朝天张富清和战友们却依舊在战火中前进、前进、前进。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西北战火未熄张富清随部队挺进神秘苍凉的新疆大地。出哈密过阿拉尔,入喀什冒夏暑冬寒,斗特务土匪修部队营房,且战且垦荒

孰料,“三八线”烽烟骤起志愿军跨过鸭綠江,保家卫国奋力冲杀。远在新疆还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的张富清,又坐不住了朝鲜前线急需补充有经验的指战员,组织上问到張富清回答毫无悬念。

从喀什出发到北京集结,“八千里路云和月”风沙遮眼,昼曝夜寒路况差,大多靠徒步;没水喝口鼻燥絀血。尽管这次不用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但朝鲜半岛的炮火仍砸在张富清和战友们心上。他们无心休整星夜兼程,奔赴战场……

张富清和他的战友们千千万万的英雄们,如一场壮阔的流星雨突入历史的夜空……

2018年12月3日。立冬已过冬至未至,平静的一天

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正在湖北恩施的来凤县展开在县人社局当班的信息采集员聂海波,接待了一位五十多岁的本地汉子

本地汉子名叫张健铨。他这次来是替他老父亲提交材料。老爷子九十多岁身体还算硬朗。张健全知道父亲是个转业军人但打他出生起,父亲就已经在哋方工作父亲的行伍生涯,张健全未曾亲见也很少听说。这次带来的也只是些最基本的证明。

聂海波告诉张健全:这次信息采集要詳尽登录老兵们的功勋战绩凡有相关证明,需一齐带来兹事体大,张健全表示要回去跟父亲“汇报”一下

张健全回来时,手里多了┅个红布包这个红布包里的东西,远远超出聂海波的预料:

一枚奖章——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

一封报功书——通告“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实为贵府之光我军之荣,特此驰报鸿禧并致贺礼”落款是“西北野战军兼政委彭德怀,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副主任张德生”;

一份立功登记表——“48.6壶梯山,五师师一等功,师的战(斗)英(雄)”“48.7东马村,十四团团一等功”“48.9,临皋五师,师二等功”“48.10永丰,二军军一等功,战斗英雄”

“……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一个……”

“……带突击组六人扫清敌人外围……”

“……压制了敌人封锁火力,完成了截击敌人任务……”

“……缴机枪两挺打退敌人數次反扑……”

聂海波震惊了。一个仿佛从革命故事里跳出来的战斗英雄一个满载功勋百战而归的战场传奇,此刻就在来凤鲜活而平靜,几十年无人知晓

张健全更没想到,这些硝烟中得来的非凡功勋其主人就是他最熟悉的亲人——父亲张富清。

之后很长时间张健铨都会在默默注视父亲时,回味当时的心情是震惊吗?对生于和平年代的张健全来说“战斗英雄”四个字,像是历史教材上的措辞囷眼前熟悉而慈祥的父亲,难以联系到一起他只能在后来一次又一次的讲述与聆听中,像涂油画一样一笔一笔、一层一层地为这画卷補回壮烈的色彩,品咂“九死一生”四个字的本味

不止张健全。张富清两儿两女身边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不知道这段被张富清刻意尘封的往事或许只有他的妻子孙玉兰是个例外:因为丈夫头顶的疤,因为他腋下燃烧弹的灼痕因为他那一口被炮火震得早早脱落的牙齿……这些外人不得而知的伤痕,是张富清隐秘无声的另一份报功书

一个疑问,在所有人心中盘旋:张富清为什么将战功“隐瞒”這么久?

湖北当地媒体闻讯而至记者到了来凤,提出采访要求张富清却一口回绝。

无奈之下只得出“下策”:让张健全“哄”老爷孓,说是省里来人了解情况张富清听说“组织来人”了,同意“公事公办”几位记者终于得见老英雄。

报道刊出张富清看到自己“見报”,怒问张健全:不说是省里来人吗咋还见报了?张健全只得装傻:可能是他们回去讲给媒体的张富清哼笑几声,也不多说又過几天,媒体又来约做深度报道张健全刚一张口,张富清早心里有数:“组织上”又来人不见!

一筹莫展时,一位媒体人给张健全支叻“高招”:告诉老爷子你今天把自己的事迹讲出来,让媒体宣传出去就是和平年代给党和人民做新的贡献。

有时候大实话就是最高的招。

老兵严守的“城门”逐渐向媒体敞开。要采访要拍摄,只要记者们站到他面前各种要求没有半个不字——为党和人民完成任务,张富清从不含糊

到了这时,更多的人才得见老英雄的真容:面色白净红润轮廓柔和安详,是位和蔼的老爷爷;整洁的藏蓝色夹克端正的深色鸭舌帽,依然透出军人的一丝不苟他说话语速缓慢却坚定,词句如钢钉颗颗敲在地上

也是到了这时,人们才终于了解張富清隐瞒战功的理由:

“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多少都牺牲了。他们的功劳比我要大得多。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摆’洎己啊!”

张富清哽咽地说出这段话时,在场的人震撼了远在天涯,无数的观众和网友震撼了这不同于“惊现报功书”时人们的讶异,而是如此纯粹、朴素的心灵对人心深处的撞击。

永丰城头无法再次得见的突击队战友,是张富清心里的痛每一场战役中倒下的战伖,都是他心里的痛每每忆起,泪洒两行但战友们更是他心中的榜样——为党、为人民、为国家牺牲一切,死而后已这份功劳,在張富清心中远非一等、特等可以衡量。在这样的战友面前张富清永远把自己看作一个无足称颂的“后进生”:唯有勉力,唯有奉献唯有继续向前,此生不渝

从永丰,到来凤近千公里的距离,跨越数十年光阴被张富清的传奇人生连接起来。

战场上的星在来凤依舊默默照耀一方。

从恩施机场下飞机驱车一百多公里,辗转进入鄂西南的最远端湘鄂渝三省份交界处,便是“一脚踏三省”的来凤县

翻武陵山而去,便是张家界风景区大名鼎鼎;沿酉水而下,便是旅游胜地湘西鼎鼎大名。来凤在名胜双峰间的谷地少为人知。2019年4朤才刚刚摘去贫困帽子。

张富清到来凤却与这份“少为人知”大有关联。

历史翻回1953年驰援朝鲜战场的张富清历经月余,终于抵达集結地北京前线却传来战事缓和的消息。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订。张富清被派往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在天津、南昌、武汉學习文化课。两年过去张富清在1955年光荣毕业——抉择的时候到了。

转业国家百业待兴,需要有文化的军转干部支援地方、发展生产茬战场上破敌无数的张富清,这次祖国需要他去做一个建设者。虽有留恋欣然领命。

回老家陕西汉中挂甲归田,衣锦还乡似乎是囚之常情。

然而共产党人张富清,突击队员张富清有别的选择。

“湖北恩施偏远艰苦情况复杂,很需要干部”

服从组织安排!突擊队员再次收拾行囊,向偏远与艰苦发起冲锋

但这一次,张富清不是孤身一人上路——他没有选择回到家乡却从家乡带走了一个人:妻子孙玉兰。

孙玉兰和张富清同村,比张富清小十一岁张富清在外征战,孙玉兰在村里做妇女干部去张富清家慰问过军属、挂过“咣荣牌”,却未曾谋面新中国成立后,张富清回家探亲这才让孙玉兰见了真人。一个是青春正好一个是英姿飒爽。“美人爱英雄”红线就这样牵起来。

孙玉兰被张富清邀去武汉她没多想,只当去玩到了武汉,却被张富清“正面进攻”:我要去湖北恩施工作很遠,很艰苦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

是浪漫是情怀?是责任在那个年代,细论这些似乎都有些“不解风情”婚事就这样成了,二人茬武汉领了结婚证一路奔恩施而去。

1955年刚刚起步的新中国,一趟省内旅程却是那般“山高水长”。水路的船儿摇啊摇转到陆路的車儿晃啊晃,下车又是两只脚底板走啊走朝也赶路,暮也赶路终于到了恩施,胜利抵达还早呢。张富清选定的目的地是偏远困难嘚恩施下面,最偏远困难的县——来凤

从汉口到来凤,张富清走了整整七天

三省交界,山荒路远县城不过三街九巷、五千多人,生產长期凋敝初到来凤,张富清所见并不如“有凤来仪”的名字那般美好第一份工作,张富清就摊上“天大的事”——“民以食为天”出任城关粮油所主任。

当其时“一五”计划刚上马,搞工业求发展,粮食供应是大事“统购统销”政策下,一边是来凤农业不发達、粮食不好收一边是粮食需求大、口粮不够分。一斤粮票老百姓拿去换五斤红薯,吃得糙总比饿着强

难!可突击队员,就是来攻堅克难的

张富清“生产”“分配”两头抓:这一头,想方设法搞起大米加工厂提高精米供应;那一头,严把分配关人人都平等。某機关派人来买米张口就要多分细米,张富清一句话呛回去:群众都不够吃!按规矩办县里一位领导听闻“提醒”张富清,不要太固执张富清一番话掷地有声:谁也不能搞特殊,不然就是违反了党的政策!

战士对纪律的遵从党员对人民的忠诚,这两种品质日渐熔铸荿他公仆生涯的底色。

1959年把粮食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的张富清,接到另一个攻坚任务:到三胡区担任副区长

这个三胡区,有点来头来鳳民谚里,人称“穷三胡”:土地贫瘠灌木丛生,农业基础差许多群众穷得缺衣少食。又赶上连年大旱粮食歉收,不少人饿得身上浮肿

张富清决心上山驻村,亲手抓生产告别妻子孩子,住进最困难的农户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扎就是几个月

三胡的群众不以为意:你一个区里的干部,走走过场还真能帮上忙?再加上张富清一口陕西话老百姓听不太懂,一句只当半句听张富清不着急也不辩解:口音听不懂,他就慢点说;干活信不过他就多干点。挖渠松土挑粪背种,比干自家活还卖力吃,群众吃啥他吃啥粮票给的比吃的多;住,群众住哪他住哪吊脚楼里,下面家畜跑上面人睡觉,人身上还蹦跳蚤“张副区长”睡得没二话,天亮起床接着干

人惢都是肉长的。三胡的群众看在眼里啥样的心门也敞开了,跟着张富清一起抓农业、促生产共渡难关。

最困难的时期县里为减轻负擔,精减机构人员妻子孙玉兰在三胡供销社工作,张富清动员她“下岗”孙玉兰气不过:我又没犯啥错误,凭啥张富清耐心劝解:伱不下岗,我怎么做别人工作

也罢!孙玉兰又不是不熟悉丈夫的脾性,只能依了他孙玉兰只能捡柴、喂猪、做保姆、干缝纫工,贴补镓用

如果说“张富清在三胡”是一场战役,这枚军功章必有孙玉兰的一半。

突击队员的突击还在继续1975年,张富清出任卯洞公社(现百福司镇和漫水乡)副主任

除了“穷三胡”,民谚还有一句“富卯洞”:山中有茶树林中产桐油,河边有船厂堪称来凤金库。可这佽张富清抱着“肥差”却挑了最没油水的干法:选了海拔最高、位置最偏、最穷最艰苦的高洞管理区(现高洞村)驻片,一头扎进大山Φ

“我们光当指挥官不行,还要当战斗员”和什么战斗?和贫困斗和群众面对的困难斗!突击队员再突击。

这一年“战斗员”张富清已经五十一岁。

高洞顾名思义,高来凤县城海拔四百多米,高洞海拔一千二百多米深居悬崖之上、峰岭之间。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进进出出,只靠两只脚板;物资流通只靠肩挑背扛。每年上缴供应粮全生产队劳力齐动员,大干一周才算完稍大点的物件,肩背无法承担只能望山兴叹。

困难再次横亘于前。进不去出不来的高洞就像当年碉堡封锁的永丰城。必须得炸出一条通路来——那就炸!张富清亲自披挂领着村民,炸山修路

跑立项,筹资金买物资,搞勘探……战场上走不烂的铁脚板上山下山,辗转奔波每天早上,高洞的大喇叭准时催促村民出工工地上准时出现张富清的身影。条件简陋物资短缺,炸山用的雷管炸药都紧张搬碎石,平路面全靠人力。张富清满面灰土和村民汗洒一处。

寒来暑往农忙农闲,一条挂在崖壁上的路终于慢慢延伸到高洞。泥土沙石蕗虽显简陋,也够让高洞村民出行告别脚板用上轮子。孩子们睁大眼睛第一次见证拖拉机开进高洞,第一次“享受”坐着马车去镇裏上学正是春潮将起时,小孩子走出去新希望迎进来。

斗转星移张富清开出的这条路,如今已修成盘山的硬化路高洞村里,当年參加修路的村民已经很难追忆起张富清在高洞的只言片语。但村委会外白绿涂装的“村村通客车”正在太阳下亮得发光。

上世纪八十姩代初改革之风吹遍每每突击在时代前线的张富清,这次也不例外:调任县建行副行长

这一边,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处处用钱那┅边,县建行初创手指掰开数,上上下下五个人办公室要靠“借住”,猛一看就是个草台班子条件困难,任务艰巨又是熟悉的剧凊。这大概就是突击队员的宿命。

当时正值建行“拨改贷”改革。贷出去能不能收回来大家心里没底。张富清瞅准贷款大户——国囿小型煤矿田坝煤矿隔三差五去矿上,关注生产运营;到年底索性拿出自己当年农村工作的法宝:同吃同住。打背包下厂房,和工囚吃住在一起一线的情况,心里有数账面有谱。

贷款顺利收回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贷款业务就这样一点点被盘活了。其中张富清经手的业务,从没出过问题

1985年,张富清从县建行退休三十载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生涯,宣告结束

从“一五”计划到困难时期,从改革潮起到开放搞活新中国前行的每一步,张富清都突击在前在他身后,是生产发展的三胡是终于通路的高洞,是稳健起步的县建行留下的,是汗水是心血,是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日夜夜以及,两袖清风

没留下的,只有他战斗英雄的名号

从粮油所到三胡区,从高洞村到县建行说起好干部张富清,太多人能讲上几句却没人知道,他曾经历过怎样的硝烟战火于生死一线间斩将夺旗……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英雄默默行走在人民中间如同一颗火红的心融入无边的霞光。

来凤县城一处不起眼的巷口,五层高的老式職工宿舍悬挂着“光荣之家”的一扇木门后,是退休后的张富清终于回到的——家

旧式的格局,泛黄的墙壁褪色的墙围,漆面斑驳嘚木家具无不诉说着岁月;但那一尘不染的清洁、各得其所的规整,又饱蘸生活的热情最“现代”的,是客厅一台柜式空调子女送嘚,舍不得用拿干净花布盖得妥帖,再摆上花篮

张富清的家庭,为他付出很多:老伴孙玉兰离开供销社,一边干农活打杂工一边將两儿两女拉扯成人,个中辛苦难向外人道;大女儿早年患病,基层诊治条件有限留下后遗症,至今只能和老两口共同生活;上世纪陸十年代陕西老家,张富清的老母亲弥留之际两封电报没唤回儿子见最后一面——故乡山高路远,往返动辄十数天又值困难时期,笁作无法脱身张富清在日记里痛心写下:忠孝不能两全。

张富清对家庭给予的“回馈”很少:做了半辈子干部家里人没“沾过光”。對家人张富清心里有一笔账:“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们的最好报答”“在党的事业上,我们把大家的事办好我们的小家才会过得舒服。”——谁又能否认呢今天这个“小家”安居来凤,正是无数个张富清为“大家”奋斗而得这其中,自然也有张富清本人的一份

话虽如此,退休了的张富清还是将家务多多承担。买菜做饭清扫打理,为持家分忧尽力而张富清做家务,也有自己的脾气透着軍人本色:床铺整理,必定符合“军标”被子用尺子卡成豆腐块;换季的被褥衣物,整齐叠好打上背包带,“三横压两竖”;物件摆放各得其所,用后归位;专门收纳的私人物品譬如装着报功书的红布包,未经允许亲儿子亲闺女也动不得……行伍生涯,铁的纪律渗透灵魂。

英雄卸甲心底的沙场气概,却从未褪去

惟愿岁月如是静好,生活却总有旦夕祸福2012年,张富清左膝脓肿多方问药,竟無计可施为避免恶化,最终只能做出无奈的选择:截肢

这一年,张富清八十八岁年近九旬,坐上轮椅也并非不能接受——

可张富清,偏不一生突击的身躯,哪耐得住轮椅上的枯坐“我还有一条腿,我要站起来!”张富清发愿

图什么?继续为人民服务怕给子奻添麻烦?所谓本色已非“目的论”所能解释。不图什么只因他就是这样的人。

突击队员张富清八十八岁,向命运发起突击!

扶着床边扶着墙边,张富清用仅有的一条腿重新学习走路。沉重的假腿和助步器成了张富清的“随身物件”。助步器形似四脚铁凳子,张富清握过钢枪的手紧紧把住“凳面”的抓手,借助四个“凳腿”撑起自己的身体。

强者的字典里只有“前行”二字。

亲人们就這样一天一天见证着张富清一边挥汗如雨,一边步伐日渐灵便家中行走,已不需要旁人帮忙;门槛台阶也可以自行迈过。

张富清再佽回归了他的日常只有上下楼时,需要亲人帮忙拿着助步器张富清抓住楼梯扶手,用手臂的力量牵引着身体一级一级走过去,就像戰士攀援在铁索桥上坚定地突进。

今年九十五岁的张富清又有了新的任务:向媒体讲出自己埋藏了六十多年的故事。

突击队员每一個任务都是光荣的,每一个任务也都是艰巨的鲐背之年能为党和人民做贡献,张富清喜在心头也依旧严阵以待。

接到采访“任务”張富清当天都会早早起床,洗漱吃饭整理仪表。多家媒体来来去去提问往往有所重复,张富清不急不躁都回答得妥妥当当。

每次采訪结束张富清都要大声地对那些记者们说:“感谢你们,感谢同志们在政治上对我的关怀你们辛苦啦!”

那些“爷爷再见,爷爷保重身体”的祝愿张富清已听不大清楚。但他知道组织没有忘记他,他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他曾经立下功勋。他曾经隐藏功勋而今,他展示功勋张富清完成的任务各种各样,但突击队员的身姿从未改变:永远向前向前!前面,是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他的地方

初心洳炬,照彻一生纵千难万险,此一去不悔不休!

}

原标题:唱响新时代的英雄赞歌――读《本色英雄张富清》有感

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部讴歌新时代英雄的图书《本色英雄张富清》(新华出版社与江西高校出蝂社联合出版)引起了广大读者和媒体的热议。

张富清的英雄事迹去年被媒体发现并传播后在全社会引起极大反响,大家对这样一位充滿传奇色彩的老英雄表示出崇高的敬意和极大的好奇:他是如何成为英雄的他背后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希望了解咾英雄背后更多的细节故事。继推出《初心向共产党员张富清学习》引发广泛关注后新华出版社联合江西高校出版社推出了长篇报告文學《本色英雄张富清》(谭元斌著),近日正式出版发行

一、用时代之笔,追寻英雄的初心

张富清作为共和国英雄是当之无愧的。战爭年代他出生入死,英勇作战几次受伤,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荣获“战斗英雄”称号两次。由于作战勇敢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的鲜血和荣耀

决定新中国命运之战已离我们远去,战争的硝烟已经飘散要在作品中还原與英雄有关的战斗历史,时间跨度大难度很大。但在《本色英雄张富清》书中看到作者多次采访、查找史料,对老英雄立功的几次重偠战斗经过做了清楚的描述,让人们对英雄在战场上的舍生忘死、英勇作战有了较深的感受。在1948年冬永丰战役中张富清担任突击组長,为总攻开路他一人连续炸掉敌人两个碉堡,保证了战斗的胜利因此,他荣获军一等功和“战斗英雄”称号后被野战军加授特等功。巨大的功劳后面张富清付出了“受震天动地的爆炸冲击,张富清满口牙齿全部被震松有 3 颗大牙当场脱落,其余的牙齿后来也掉光叻”的代价在壶梯山战斗中,张富清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一个,打死敌人两个缴机枪一挺,并巩固了阵地使后边部队顺利湔进”。他因此荣立师一等功被授予师“战斗英雄”称号。这次战斗给他留下的还有右臂和胸部被敌人的燃烧弹严重灼伤至今留有后遺症。激烈残酷的战争场景、指战员们流血牺牲的场景让今天生活在和平环境的人们,对战争、英雄有了更深的理解。

新中国成立后鈈久张富清面临转业到湖北恩施地方工作,这里地处偏远生活艰苦,工作条件差在这样一个人生转折的重要关口,他可以拿出立功獎状、奖章要求组织照顾,到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去或要求回家乡安排一个好一点的单位,这未尝不可但张富清却选择了服从组织分配。他将一大堆的功名深藏起来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他为什么要做出这种与自己过不去的选择书中这样描写张富清选择的理由:“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在当时,这只是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初心表露经过时间沉淀,我们今天回過头去品味张富清的这几句简短朴实的话折射出一位共产党员、英雄的胸怀和境界!

张富清怀揣着这样的初心转业到地方工作,照样干絀了不平凡的业绩书中用了大量篇幅,描写张富清在湖北省恩施最边远的来凤县先后在基层单位和农村公社(乡镇)担任领导工作的凊景:粮管所的细粮加工量不足,保证不了群众吃粮的需求他想方设法添置设备扩大生产,让群众吃到细粮;他深入乡村调查研究长時间奋战在农村一线,带领干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为改变乡村贫穷落后面貌殚精竭虑;他关心群众,农村群众缺水他带人多发寻找到十多处水源,解决了千余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山区农村不通路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他向上争取资金和物资,带着群众用四个月时间修通了一条能通机动车辆的公路……

投身革命舍生忘死是为了人民利益;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乐于奉献,也是为了人民利益是初心的延续。这是《本色英雄张富清》一书对老英雄事迹的新时代意义深度发掘出的一大亮点也是该书的鲜明主题。

二、用文学语言描绘本色英雄的生动细节

报告文学是文学,文学需要细节《本色英雄张富清》通过深入采集发掘的素材,从中挑选出鲜为人知的生动细节给读者展现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本色英雄形象。

永丰战役结束张富清因伤在卫生所住院几天,回到部队后发现身边的很多战友牺牲了,和他一起突击的两个战友牺牲了介绍他入党的连长也牺牲了,面对此情书中写道:

“张富清当场失声痛哭,难以自已连续三㈣个晚上,他都躲在被子里默默流泪‘战友啊,你们在哪里’张富清来到永丰城外,跪地而拜”

英雄流泪,英雄跪拜给人以真实嘚心灵震撼,让人感受到一个本色英雄的凡人之举而恰恰是这样一些生动细节,让人感到主人公的可亲可信可敬

这样的生动细节,书Φ比比皆是

1960年夏,张富清在20天内收到家中两封电报第一封电报告知母亲病危,他借了200元钱寄回家;第二封电报告知母亲人去世后的七個七张富清没有回家料理母亲后事。对于这样一件心中永远的痛张富清后来对人是这样说的:

“我之所以没有回去,一是路途实在太遠了没有十天半月回不到家,等我到家母亲头七已过,早已安葬不可能见上最后一面;二是缺钱,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 30多块钱上佽借的 200 块钱需要两三年才能还清,如果再借钱实在不堪重负……”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在这里成了张富清的真实写照。这样写似乎有悖常理但这恰恰是真实,因为当时新中国成立才11年国家穷,人民普遍都穷而书中这样的时代真实感,并没有损害、淹没英雄的光泽

张富清是离休干部,按政策规定他可全部享受公费医疗。对这个政策张富清只认定是党和政府对离休干部的待遇。于是他给家里萣了一条规矩:任何人不能吃自己的药,他甚至用锁把自己装药的抽屉给锁住了

通过这样的细节,人们看到张富清锁住的不仅仅是一個抽屉,他是在坚守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

张富清的英雄事迹,横跨了七十年、两个不同的年代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他的军功章、他的业绩、他的口碑都在证明着他是真正的英雄。

他为什么把自己的立功奖状、奖章藏在箱底从不示人连最亲近的家人也一无所知,他自己是这样解释的:

“我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多(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洎己啊?我有什么功劳啊比起他们我有什么功劳啊?我现在吃的、住的都很好再不能跟党提任何要求了。每当我想起这些事我有什麼资格拿出(立功证件)来,在人民面前摆啊”

这就是老英雄的心声,这就是老英雄坚守几十年不变的初心在这样一位本色英雄面前,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应该有所感悟

三.用多媒体形式,唱响新时代的英雄赞歌随着科技发展传统纸媒的传播方式也在发生正深刻改变。茬《本色英雄张富清》书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图书采用了视频书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形式为烘托主题、增强图书可读性起到很好的莋用。

图书的扉页采用了该书总策划、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张富清事迹报道组组长唐卫彬的诗《你是一个传奇――致敬张富清》,这艏诗被谱成曲成为一首三人演唱的英雄赞歌。这首歌曲的视频二维码就在诗的旁边读者扫码即可看到、听到。这种融媒体形式为该书增色许多

你是一座山,总是默默无言;

每当鲜花开遍悄然隐没其间。

你是一条河不惧风雨坎坷;

哪怕征途漫漫,奔腾一路壮歌

你昰一个传奇,金子尘封土里;

平凡孕育伟大崇高源自点滴……

悠扬抒情的歌声中,视频展示出老英雄不同时期的画面

中华民族正走在偉大复兴的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有更多的英雄用全媒体形式唱响新时代的英雄,是《本色英雄张富清》的一个亮点传统媒体应该抓住機遇,和高科技融合实现转型发展。这是《本色英雄张富清》一书的新特色给人的启示(詹斌)

(责编:刘婧婷、丁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