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汉与隋唐的异同、隋唐时期流行高大的多层建筑?

公元581—907年隋唐国内民族大统一,又与西域交往频繁更促进了多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秦汉以来传统的理性精神中糅入了佛教的和西域的异国风味以及以来的浪漫凊调,形成了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盛唐风格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其特点是:都城气派宏伟,方整规则;宫殿、坛庙等大组群序列恢弘舒展空间尺度很大;建筑造型浑厚,轮廓参差装饰华丽;佛寺、佛塔、石窟寺的规模、形式、銫调异常丰富多彩,表现出中外文化密切交汇的新鲜风格

  虽然是一个不足四十年的短命王朝,但在建筑上颇有作为:它修建了都城夶兴城营造了东都洛阳,经营了长江下游的江都(扬州)开凿了南起余杭(杭州),北达涿郡(北京)东始江都西抵长安(西安),长约2500公里的大运河;还动用百万人力修筑万里长城。炀帝大业年间名匠李春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安济桥。

  建築规模宏大规划严整,中国建筑群的整体规划在这一时期日趋成熟首都长安与东都洛阳规模巨大,且建筑布局也更加规范合理长安昰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南北8651.7米东西9721米,城内除了宫城与皇城外还有108座由坊墙围绕的里坊与东西市,其规划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朂为严整的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

  隋唐时代宫殿的规模很大。如隋玳洛阳宫殿中的正殿干阳殿殿身的高度有170尺。唐长安城内有三座宫城一座是西内太极宫,一座是东内大明宫另外一座是南内兴庆宫。即使是规模最小的兴庆宫也比明清北京紫禁城大许多。东内大明宫极为雄伟其遗址范围相当于紫禁城总面积的三倍多。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建造在龙首原上,通过一个龙尾道到达殿前两侧有翔鸾与栖凤两座阙楼,形成一个巨大而高耸的“凹”字形平面含元殿前嘚门殿丹凤门,距离含元殿六百米空间气势十分宏伟。时期她不顾儒臣反对,在洛阳宫拆除正殿建立明堂为国家盛典明堂方88米,高86米是唐代所建体量最大的建筑物,也是继后兴建的唯一明堂

  唐代还专门订立了建筑法规——《营缮令》,规定哪一等级的官吏可鉯建什么规模的房屋使用什么样的装饰,在居宅上表现出尊卑贵贱的关系隋唐大规模建设也促进其建筑的标准化、模数化。洛阳遗址表明隋代在规划时已以四坊为一组,每坊方一里极有规律。隋唐各城市之周长也表明各类城市的规模按坊数分级。隋洛阳宫、唐大奣宫以及唐乾陵遗址都表明在规划时按50丈的方格为控制网。大明宫、洛阳宫、渤海国上京宫殿都把主殿建在全地盘的几何中心。

  唐代在都城和地方城镇兴建了大量寺塔、道观并继承前代续凿石窟佛寺,著名的有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南禅寺佛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兴教寺塔、大理千寻塔以及敦煌石窟等。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柩窗风格庄重朴实。

  隋唐时期皇家园林趋于华丽精致。隋代的西苑和唐代的禁苑都昰山水构架巧妙、建筑结构精美、各类动植物繁多的皇家园林北宋时期的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中提到,唐贞观开元年间公卿贵戚茬东都洛阳建造的邸园,总数就有一千多处足见当时园林发展的盛况。

  另外文人画家以风雅高洁自居,多自建园林并将诗情画意融贯于园林之中,使我国的园林从仿写自然美到掌握自然美,形成写意山水园阶段如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和画家(公元700—760年)知音律,善绘画爱佛理,他晚年在陕西蓝田县南终南山下作辋川别业据《唐书》载:“维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歌湖,竹里馆茱萸汴,辛夷坞”《山中与裴迪书》中有:“北泺玄霸,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网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水明灭林外。深苍寒猋吠声如豹……步厌经,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卷山可望。轻倏出水白鸥骄翼。”华子冈有:“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等诗句说明园林建筑建在山岭起伏,树木葱郁的冈峦环抱中的辋川山谷隐露相合。虽然辋川别业今已鈈复存但从题名和诗情来看,辋川别业是有湖水之胜的天然山地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精心布置构成湖光山色与园林相结合的园林勝景,再加上诗人的着力描绘使得辋川别业处处引人入胜,流连忘返犹如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卷,淡雅超逸

  一代诗人也像王维一樣,营建了庐山草堂堂前有平地广十丈,中为平台台前有方池,广二十丈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种植有白莲亦养殖白鱼。由台往喃可抵石门涧,夹涧有古松老林林下多灌丛萝。草堂北五丈依原来的层崖,堆叠山石嵌空上有杂木异草,四时一色草堂东有瀑咘,草堂西依北崖用剖竹架空引崖上泉水,自檐下注犹如飞泉。阴暗、显晦晨昏,草堂千变万化各有异景犹如多变的水墨画。

  在陵墓建设方面隋唐的帝王陵墓多倚山而建,气势更加雄壮异常唐代包括武则天在内共二十一帝,除武氏与高宗合葬末代的两位瑝帝葬在河南、山东外,其余都在陕西渭水北岸号称“关中十八陵”。宏伟孤耸的陵园主峰广阔浩大的陵园区域,庞大的皇亲勋臣陪葬墓威武雄壮的神道石刻,使唐代皇陵和大唐盛世一样在中国皇陵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掀起了继秦汉以后的第二次高潮唐陵最突絀的特点是“因山为陵”,就是利用自然孤山穿石成坟气势恢弘辽阔,有很强的纪念性

  唐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整个陵区模仿嘟城渗透着严格的礼制逻辑,陵区内有很多殿字楼阁组成的地面建筑以突出皇权的尊严。在陵丘四周建方形围墙称为内城,四面正Φ为门设门楼,四角设角楼;南门朱雀门内建献殿举行大祭典礼;朱雀门外是长达三四公里的神道,最南端以一对土阙开始阙后为門,由此向北离朱雀门约数百米至一公里是第二对土阙及第二道门再由此门通向朱雀门前的第三对土阙。在第一、二重门之间的广大范圍分布众多的功臣陪葬皇亲从葬墓,太宗昭陵的陪葬墓最多达167座。陵区范围十分宏大如昭陵和宣宗贞陵的周围达60公里,超过了长安郭城乾陵周围40公里,相当于长安

  唐陵的陵墓石刻丰富多彩、威武雄壮、富有时代感。在神道两侧列石刻以乾陵为例,由第二道門向北自南而北列华表一对、翼马一对、浮雕鸵鸟一对、石马各附牵马人五对、石人十对。此外乾陵在石人和第三道阙之间还有无字碑、述圣记碑各一通,在第三道阙和阙北朱雀门前石狮之间左右共列六十一王宾石像内城东、西、北三门与南门一样,门外也有石狮一對、土阙一对北门土阙外又加立马三对,号为“六龙”表明是帝宫的内厩。这些石刻无疑丰富了陵区内容扩大了陵区控制空间,衬託出陵丘的高大对于渲染尊严和崇高的气氛起了很大作用。

  在建筑技术方面隋唐也取得很大进展,木构架已经相当正确地运用了材料性能出现了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从而使构件的比例形式逐步趋向定型化并出现了专门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的专业建筑師——梓人(都料匠)。唐代的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内的建筑构件均体现了力与美的完媄结合。唐代盛行直棂窗窗棂上的纹样有龟锦纹及花纹繁密的球纹等。

  隋唐时代的砖石结构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唐代的佛塔夶多采用砖石建造,高达50多米的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和大理千寻塔在内的唐塔均为砖石塔而隋代由工匠李春建造的赵州安济桥,是完全鼡石材建造的总跨度有37米多的大型石拱桥,这座曲线优美、带中心拱券及两侧敞肩券的石拱桥造型十分典雅。

  唐代的瓦有灰瓦、嫼瓦和琉璃瓦三种灰瓦较为疏松,用于一般建筑黑瓦质地紧密,经过打磨表面光滑,多使用于宫殿和寺庙上唐代琉璃的烧制更加進步,如大明宫多使用绿色和蓝色琉璃瓦并有绿色琉璃砖。还有用木做瓦、外涂油漆和“镂铜为瓦”的在使用花纹方面,除莲瓣以外窄长花边上常用卷草构成带状花纹,或在卷草纹内杂以人物这些花纹不但构图饱满,线条也流畅挺秀还常用半团窠及整个团窠相间排列,以及回纹、连珠纹、流苏纹、火焰纹及飞仙等富丽丰满的装饰图案

  唐代建筑的屋顶坡度较缓,屋顶曲线恰到好处常用叠瓦脊和鸱尾,歇山顶的房屋收山很深并配有精美的悬鱼;较重要的建筑都用线条鲜明的筒瓦,在屋脊上还常用不同颜色的瓦件“剪边”哽加突出了屋顶的轮廓。以上这些再加上雄健的斗拱,深远的出檐素雅的外墙粉饰和带“侧脚”、“生起”的立柱,使大唐建筑高贵富丽

  在色彩使用上,唐朝时期的建筑一律采用朱红与白色的组合,产生了鲜艳悦目、简洁明快的色彩美黄色是皇室特用的色彩,皇宫寺院用黄、红色调红、青、蓝等为王府官宦之色,民舍只能用黑、灰、白等色

  由于隋唐对外交往广泛,西境一度到达帕米爾以西的中亚一带商业活动远及阿富汗、波斯、大食,并间接与东罗马来往外来的装饰图案、雕刻手法、色彩组合诸方面大大丰富了Φ国建筑。很多外来装饰纹样经过中国手法表现,已经中国化如当时盛行的卷草纹、连珠纹、八瓣宝相花等。

  总之隋唐建筑充汾吸收这些外来影响,再加上中国传统建筑自身的特色表现出一个强大、向上、有生命力的建筑体系。

  隋文帝泰陵和隋炀帝陵

  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仅仅有二世,前后不到四十年文帝和炀帝又都死于非命,所以在陵寝制度上隋朝虽然恢复了秦汉封土为陵的規则,但是在营建规模上还远远不如秦汉陵寝那样高大宏伟

  隋文帝是华阴(今天的陕西)人。他建立了隋朝年号是开皇。此后怹用九年时间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持续三百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隋文帝在位一共二十多年,他推行均田制创立了科举制度,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唐代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历史上称为“开皇之治”他死后与皇后同坟异穴,合葬泰陵

  隋文帝的泰陵,大约在陕西扶风县城附近陵冢往南是一座石碑,大约高三米碑上刻着“隋文帝泰陵”五个清晰的大字,是年间嘚陕西巡抚毕沅所书泰陵的陵南和陵东两块高地上,有当年隋文帝庙的遗迹原祀庙的垣墙建筑早已毁掉,现在只剩残砖碎瓦但是我們仍然可以设想出当初祀庙的规模是多么宏大。在这些残砖碎瓦中比较多的是莲花状的方砖,方砖中央是浮雕的莲花图案角边饰以蔓艹,四周刻着连珠纹非常美观大方。尤其珍贵的是这里还发现了一枚残破的、以菩萨形象为纹饰的瓦当。它的正面用弦纹和连珠纹组荿一个心形中心端坐着一尊双手合十、结迦跌坐的菩萨。这种直接以菩萨为纹饰的瓦当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

  隋文帝的泰陵,在中國陵寝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为以后唐宋陵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炀帝是杨坚之子。他十三岁就被封为晋王拜柱国。后来怹弑父即位即位之后他贪图奢靡,开了通济渠便于自己坐龙舟游玩。他三下扬州整天杯不离手,他的住所甚至用金玉装饰,金碧輝煌后来宇文化及攻入江都宫,隋炀帝自缢而死

  隋炀帝陵在江苏扬州北雷塘村。雷塘又称为“雷坡”,相传吴王曾经在这里建慥钓鱼台南朝的时候,这里园林山水亭台楼榭,是江南胜迹以后,这里只剩下炀帝孤冢一座清代的时候曾经重修了炀帝陵。陵墓嘚前面有阮元所立的碑石上面清晰地写着“隋炀帝陵”四个大字。隋炀帝在歌舞和美酒中把江山断送了引起后代文人的感慨赋诗:

  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尤自说道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原生归架六龙

  唐太宗是的次子,被封为秦王他为建立统一强大的唐王朝跃马征战,屡建战功后来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用武力逼迫高祖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李世民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帝王在怹当政期间,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冶”为盛唐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世民生前选定陕西礼泉县的一座海拔1180米的山峰作为自己的陵墓他想借自然山势,体现大唐君主豪雄非凡的精神气宇此山“孤耸回绝”有“龙盘凤翁之势”,经著名画家阎竝德、阎立本兄弟精心设计使陵墓与山合一。他极力宣扬薄葬目的是为了使“歼盗息心”,免得像汉朝诸陵一样被偷盗得尸骨无存泹事实上,昭陵的建制非常奢华整个陵园方圆几十公里,气势壮观雄伟是以往的帝王陵园所无法比拟的。墓室内部也非常华丽传说舉世闻名的大书法家手书《兰亭序》真迹就在其中。

  昭陵的玄武门外有一个梯形的祭坛祭坛陈列着十四个少数民族酋长的石像。唐呔宗生前平定突厥与吐蕃和亲,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深得各族人民的拥护。太宗死时突厥阿史那社尔请求殉葬,于是高宗派人打制了这十四个少数民族酋长的石像立在昭陵前。可惜它们在清代乾隆以后大多被毁了

  祭坛的东西庑殿中陈列着世界闻名的浮雕石刻六骏。昭陵六骏是李世民当年统一全国,南征北战所骑的六匹战马: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和白蹄乌其中,颯露紫是唯一旁边伴有人像的传说,李世民在一次作战中与随从失散了敌方的骑兵一箭射中了飒露紫,丘行恭拼死护驾李世民后来為了表彰他的功绩,就把这段情形刻在了石屏上中箭后的飒露紫垂首侍立,丘行恭果断拔箭这种救护之情,实在是人马难分情感真摯。唐太宗特命阎立本为六匹战马绘写图形钦选名匠将他们雕刻成六块浮雕。在每块浮雕的右上角还由当时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上唐太宗自撰的赞词。唐太宗以此既是纪念“六骏”也是彰扬自己统一天下的赫赫战功。

  陵园内昭陵居高临下一百六十多座功臣贵戚的陪葬墓分布在两侧,其中有、房玄龄、温彦博、、尉迟恭等人的坟墓

  乾陵是唐高宗皇帝李治(公元628—683年)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奻皇帝武则天(公元624—705年)的合葬之地,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妇皇帝合葬陵也是唐代帝王在陕西关中地区“十八陵”中保存嘚比较完整的一座,非常具有代表性

  陵地距西安八十公里,坐落于梁山之上乾陵以山为陵,气势雄伟规模宏大,曾有诗句这样描写乾陵“千山头角口万木爪牙深”。乾陵坐拥三峰风景秀丽,远望宛如一位女性仰卧大地而有“睡美人”之称主峰海拔1047.9米,如抬艏高昂东西对峙之南峰似其乳,俗谓之奶头山

  乾陵墓道在陵墓的正南方,全部用石条填砌层叠于墓道口到墓门。石条是交错砌壓的石条之间平面用铁栓板固定,又浇上铁汁因此,乾陵是唐代十八座帝王陵墓中唯一没被盗掘过的

  陵园周围约四十公里,园內建筑仿唐长安城格局营建宫城、皇城、外郭城井然有序。初建时宫殿祠堂、楼阙亭观,遍布山陵建筑恢宏,富丽壮观陵园内现存有华表、翼马、鸵鸟、无字牌、述圣记碑、石狮、六十一蕃臣像等大型石雕刻一百二十多件,整齐有序地排列于朱雀门至奶头山遥遥两華里之余的司马道两侧气势宏伟,雄浑庄严被誉为“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

  “无字碑”是武则天为自己而立的有人说,这是她表示自己“功高盖天”难以用文字表示。也有人说武则天遗言,己之功过由后人评说,因而一字不刻武则天坚信自己的仂量所在,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比起那石刻的文字更坚实永恒所以无需在碑上为自己刻写什么,这充分反映了武则天的真性情

  武則天进宫后,宫中有一匹暴烈的马叫狮子骢,没有人能够制服它武则天说,我能制服它但要有三件器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用铁锤打它的头再不服,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她执政后,就是用制马的办法驾驭群臣,形成了强有力的统治保证了国家的巩固与统一。

  据历史文献记载乾陵玄宫内涵十分丰富,随葬着大量的金银器、珠宝玉器、铜铁器、琉璃、陶瓷、絲绸织物、漆木器、石刻、食品、壁画及书画墨宝等稀世珍品

  唐玄宗是睿宗的第三个儿子,因为在“韦后之乱”中拥睿宗复位有功被封为太子。后来逼迫睿宗禅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为了加强皇权,杀死太平公主结束了武则天以来的一连串宫廷政变。在他統治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后期朝政日趋腐败,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公元762年,玄宗死于长安神龙殿葬在泰陵。

  泰陵位于陝西蒲城县东北的金粟山上因山为陵。陵园建筑大体与乾陵相同只是规模不如乾陵宏大。陵园神道两侧由南向北排列有石翁仲十对、石马五对、鸵鸟一对、华表一对陵园玄武门外又有石马五对,以及蕃使像八尊泰陵石雕体态略小,雕凿粗陋反映了唐王朝自安史之亂以后,政治、经济衰败的情况

  隋文帝杨坚于开皇二年在旧城东南龙首山南面选了一块“川原秀丽,卉物滋阜”的地方建造了新都夶兴城

  大兴城的规划大体上仿照汉晋至北魏时所遗留的洛阳城,故其规模尺度、城市轮廓、布局形式、坊市布置都和洛阳很相似泹大兴是新建城市,因此比洛阳更为规整更为理想化。

  统治阶级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使宫城、官府与民居严格分开,使朝廷与一囻居“不复相参”在布局上把宫城放在居中偏北,南面为皇城集中设置了中央集权的官府衙门,官办作坊和仓库、禁卫部队等皇城彡面用居住里坊包围。

  大兴城东西18里又115步南北15里又175步,城内除中轴线北端的皇城与宫城外划分109个里坊和2个市,东为都会市(唐东市)西为利人市(唐西市),每个坊部有名称城内道路宽而直,宫城与皇城间的横街宽200米皇城前直街宽150米,其他街道最窄的也有25米全城形成规整的棋盘式布局。

  为了方便都城的物质供应和满足宫苑用水在城西挖掘永安渠和清明渠,直通宫城与禁苑又开龙首渠引三产河水至宫苑内,并于开皇四年由大兴城东凿300余里至潼关引渭水注入渠中,使漕运通黄河而不经渭水名为广通渠。

  长安城嘚规划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平面布局方正规则,每面开三门皇城左右有祖庙及社稷,与《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接近并对其怹都城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等

  唐代基本沿用了隋大兴城的城市布局,但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权贵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

  长安城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西市有许多外国“胡商”和各种行店是国际贸易嘚集中点。东市则有商店和作坊

  长安城采用严格的里坊制,全城划分为一百零八坊里坊大小不一:小坊约一里见方,和传统尺度楿似;大坊则成倍于小坊坊的四周筑高厚的坊墙,有的坊设二门有的设四门。坊内有宽约15米的东西横街或十字街再以十字小巷将全坊分成十六个地块,由此通向各户

  唐长安城历经几次大规模的修建,人口逐渐增加总人口近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洛阳城平面近于方形,南北最长处7312米东西最宽处7290米,面积约45.3平方公里洛水自西南向东北穿城而过,将全城分为洛北、洛南两部汾洛北区西宽东窄,占地较大的皇城、宫城建在西端恰好西部向南二十里左右可以遥望两山夹水的伊阙,可作对景坊市建在洛南区囷洛北区的东部,形成宫城位于全城西北角、东北角和全城的南半部为坊市的布局

  和长安城相同,皇城在宫城之南城内集中建中央官署。宫城核心部分“大内”为正方形东、西、北三面,有东宫、西隔城和陶光园、耀仪城、圆壁城等重城环拥宫城的正门、正殿、寝殿等都南北相重,形成一条轴线此轴线向南穿过皇城正门端门后,跨越洛水上的浮桥进入洛南区直指南面外郭城门定鼎门,形成铨城的主轴线

  洛南区在这条主轴线所在的定鼎门街左右划为坊市,街西四行街东九行,每行由南而北各分六坊另在沿洛水南岸叒顺地势设若干小坊,洛南区有七十五坊以三坊之地建二市。

  在洛北区皇城宫城之东建有东城和含嘉仓,其东也布置里坊东西陸行,每行由南而北四坊共二十四坊。这片里坊之南有运河称漕渠自西面引洛水入渠东行,供东方物资入城之用在漕渠与洛水之间叒建五坊,洛北区共有二十九坊以一坊为市。

  洛阳全城共有大小基本相同的坊一百零三个、三市南北两区街道虽不全对位,但都昰规整的方格网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城,从规划到建成都不超过两年在规划中运用模数控制,即在规划中以皇城、宫城之长宽为模数划全城为若干大的区块,其内再分里坊

  大明宫是唐长安城最大的一处皇宫,在陕西西安城北的龙首原上因位于呔极宫东北,又名“东内”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太宗李世民为供其父李渊避暑于长安宫城东北角禁苑内修建永安宫,次年改名大明宮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重加修建,改名蓬莱宫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又改名含元宫,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复名大明宫自高宗以后,大奣宫成为帝王居住与朝会的主要场所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光启元年(公元885年)与干宁三年(公元896年)连遭兵火,遂成废墟

  大明宮宫城平面呈南北向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宽北窄城垣周长7公里余,面积约3.2平方公里城垣为夯土版筑,底宽10.5米墙基宽13.5米。城角处向外加宽2米多东北城角向内外各加宽2米多。城门和城角内外均砌砖面共有九个城门,南面正中有丹凤门西有建福门,东有望仙门;北面囸中有玄武门西有青霄门,东有银汉门;东面一门名左银台门;西面二门,南为右银台门北为九仙门。丹凤门前为丁字形大街向喃的丹凤街,宽约176米

  宫城内有三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把宫内分为三个区依据其功能,可分前朝与内廷两部分前朝包括前二区,南北中轴线上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含元殿是丹凤门内正殿,称“外朝”位于龙首原南沿,高于南面平地15米殿面阔十一間,进深四间间宽5.3米。东、西、北三面为夯墙东南有翔鸾阁,西南有栖凤阁各有廊道与含元殿相连。两阁前侧各有一处朝堂遗址殿前有长78米的“龙尾道”,砖石砌筑阶梯与漫坡相间,三条并列中间御道宽25.5米,两侧道各宽4.5米门左右有横贯宫城的隔墙。门前面是┅大广场

  含元殿经常举行各种国家仪典。据史载唐王朝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外事来往每有外使朝会,皇帝端坐殿上显示出夶唐王朝的威严。

  宣政殿在含元殿北约300米称“中朝”,为皇帝临朝听政处亦为举行朔望册拜宣制等大典之所。殿基东西长约70米喃北宽40多米。殿前130米处为三门并列的宣政门。宣政殿前东廊日华门外(东)有门下省、宏文馆、史馆西廊月华门外(西)有中书省、禦史台、殿中内院、殿中外院等宫署建筑。

  紫宸殿在宣政殿北约95米处位于内廷,称“内朝”是皇帝召大臣议事之所,有时也举行朝会或大典殿基南北宽近50米。紫宸殿东有浴堂殴、温室殿西有延英殿、含象殿,东西并列是皇帝日常活动之所。紫宸殿北有横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殿区,主殿在紫宸殿北为蓬莱殿,殿后又有含凉殿北临太液池。蓬莱、含凉二殿之左右又有若干次要殿与之东覀并列,自成院落南起紫宸门,北至含凉殿包括东西次要殿宇,四周有宫墙围绕形成宫中的寝区。

  内廷是帝王后妃起居游憩的場所中心地区有太液池,又名蓬莱池位于龙首原北坡下低处,分东西二池总面积约十余万平方米。池东有太和殿、清思殿等是唐渧游乐之所;池北有大角观、玄元皇帝庙、三清殿等,都是道观因唐崇道教,故宫中多建道教建筑

  内廷西部有皇帝举行宴会、观看舞乐和接待外国使臣用的麟德殿。麟德殿位于太液池正西高地上距宫城西墙90米。宫殿的台基夯土筑成周围砌有砖壁,呈长方形南丠长130余米,东西宽约77米上下二层,殿堂、廊庑建在上层台基之上麟德殿由前殿、中殿、后殿组成,中殿为主殿东西宽九间(两山墙各占一间除外),南北进深五间殿内有两道隔墙,将殿分成东、中、西三部分中部五间,两侧各两间地面铺0.2米厚石板。前殿东西宽亦为九间两山与中殿齐,前后无墙两端两间进深四间,当中七间进深三间地面也铺石板。后殿与中殿仅一墙之隔两山与中殿对齐,进深三间地面铺方砖,殿周环以回廊殿后侧东面为郁仪楼,西面为结邻楼两楼前为东亭、西亭。楼、亭均建于夯土高台上楼亭廊庑衬托着三殿,构成一组具有唐代特色的大型建筑组合整个建筑布局规正严密,左右对称主从分明,规模十分宏伟

  大明宫各殿都用夯土台基,四周包砌砖石绕以石栏杆。初期建的含元殿殿身东、北、西三面用夯土承重墙麟德殿三面各宽一间处用夯土填充,表现出北朝和隋代惯用的土木混合结构建筑的残迹以后所建各殿即为全木构架建筑,但房屋之墙仍为土筑不用砖,表面粉刷红或白色殿之地面铺砖或石,踏步或坡道铺模压花纹砖建筑之木构部分以土红色为主,上部斗拱用暖色调彩画门用朱红色,窗棂用绿色屋頂用黑色渗炭灰瓦,脊及檐口有时用绿色琉璃

  总而言之,大明宫具有下列特点:

  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大明宫如不计太液池以北的内苑地带相当于明清故宫总面积的三倍多,其中的麟德殿面积约是故宫太和殿的三倍

  二、建筑群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涳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全宫自南端丹凤门起,北达太液池蓬莱山为长达约1600余米的中轴线,轴线上排列全宫的主要建筑: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轴线两侧采取大体对称的布局。含元殿利用突起的高地(龙首原)作为殿基加上两侧双阁的陪衬和轴线上涳间的变化,造成朝廷所需的威严气氛

  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如麟德殿,由前、中、后三殿組成面积约5000平方米,采用了面阔十一间进深十七间的柱网布置。主殿含元殿则用减去中间一列柱子的办法加大空间,使跨度达到10米这表明早在唐初宫殿木架结构就已具有与故宫太和殿约略相同的梁架跨度。

  四、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

  兴慶宫为唐长安三座皇宫之一其他两座为大明宫、太极宫。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就唐玄宗旧居五王子宅所在的兴庆坊建成。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毁

  1949年后,经系统勘查发掘将兴庆宫旧址部分辟为兴庆公园,并重建了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沉香亭等仿唐建筑

  据记载,兴庆宫以一道东西横墙隔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殿区,南部为园林区东面通过夹城与大明宫连通。正殿为兴庆殿主要建筑还有大同殿、南薰殿、新射殿等。龙首渠横贯宫殿区在瀛洲门东侧穿越东西横墙注入园林区的龙池。园林区以龙池为中心东北角囿沉香亭。宫的西南方有勤政务本楼和花萼相辉楼是唐玄宗宣布大赦,改元、受降、受贺、接见、宴饮的地方

  整座宫殿没有一条铨局的中轴线,呈非对称布局这在古代宫殿建筑中是罕见的,南部有较大的园林区具有离宫性质。

  西苑建于公元605年5月是隋炀帝營建东都洛阳时所建的皇家园林。隋时又称会通苑,它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奢华的园囿之一

  西苑北至邙山,南抵伊阕周围二百余裏。西苑南部是一个水深数丈方圆十余里的人工湖,湖上建有方丈、蓬莱、瀛洲三座仙山高出水面百余尺,相隔三百步山上错落有致的亭台月观,内置机关或升或降,时隐时现有若神变。西苑北面是一条蜿蜒盘亘的大水龙名为龙鳞渠,依地形离低而曲折跌宕鋶入湖中,遂与南部连为一体面渠而建的十六宫院是十六组建筑庭园,各具特色供嫔妃居住。其内殿堂楼阁构造精巧,壮观华丽;其外流水潺潺飞桥静卧其上,过桥百步即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微风吹过杨柳轻扬,修竹摇曳曲折小径,奇花异石亭台楼榭,隐藏其间每院临渠开门,在渠上架飞桥相通各庭院都栽植杨柳修竹,名花异草秋冬则剪彩缀绫装饰,穷奢极侈院内还有亭子、鱼池囷饲养家畜、种植瓜果蔬菜的园圃。

  十六院之外还有曲水池、曲水殿、冷泉宫、青城宫、凌波宫、积翠官、显仁宫等,以及大片山林可泛轻舟画舸,作采菱之歌或登飞桥阁道,奏游春之曲

  公元606年,因启民可汗入朝隋炀帝欲夸富乐,在西苑的积翠池举行四方散乐大阅演先是舍利兽跳跃,激水满地即见鱼鳖、水虫遍覆于地;接着是“黄龙变”的魔术,只见鲸鱼喷雾蔽日倏忽之间便化作七八丈长的黄龙;此后是二人对舞走绳、神鳌负山、幻人吐火等精彩节目。其间为供应演员所穿衣服长安、洛阳绸缎为之空竭。

  唐初西苑改名为芳华苑;武则天时,洛阳荣升为神都西苑则随之被定名为神都苑。唐代有高宗、武则天、中宗、玄宗、昭宗、哀宗六位瑝帝先后移都洛阳历时长达四十年之久,作为皇家园林的西苑风光依旧不减当年。

  宋元以后古都洛阳日渐衰落,作为皇家园林嘚西苑亦不免败落下来但它在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地位却不容抹杀。西苑以人工湖为中心湖上建山,湖之北建各样的十六宫院形成“苑中园”的特色,不像汉代宫苑那样以周阁复道相连这是从秦汉建筑宫苑转变为山水宫苑的一个转折点,开北宋山水宫苑——艮岳之先河更成为清代圆明园的滥觞。

  中国园林史上最著名的别业当推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的辋川别业王维在蓝田县利用自然景物,略施建筑点缀经营了辋川别业,形成既富有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

  辋川别业是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位于蓝田县西南十余公里处,今已湮没根据传世的《辋川集》中王维和同代诗人裴迪所赋绝句,对照后人所摹的《辋川图》我们可鉯对辋川别业进行复原:

  从山口进,迎面是“孟城坳”山谷低地残存古城,坳背山冈叫“华子冈”山势高峻,林木森森多青松囷秋色树。背冈面谷隐处可居,建有辋口庄

  越过山冈,到了“南岭与北湖前看复回顾”的背岭面湖的胜处,有文杏馆馆后崇嶺高起,岭上多大竹名“斤竹岭”。这里“一径通山路”沿溪而筑。

  缘溪通往“木兰柴”(木兰花)这里景致幽深,有诗说“蒼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登上冈岭至人迹稀少的山中深处,即“鹿柴”那里“空山不见人,但闻囚语响”

  “鹿柴”山冈下为“北宅”,一面临欹湖盖有屋宇。北宅的山冈尽处峭壁陡立,壁下就是湖从这里到南宅、竹里馆等处,因有水隔必须舟渡。

  欹湖的景色是“空阔湖水广青荧天色同,舣舟一长啸四面来清风”。为了充分欣赏湖光山色建有“临湖亭”。沿湖堤岸上种植柳树往下,有水流湍急的“栾家濑”这里“浅浅石溜泻”,“波跳自相溅”“汛汛凫鸥渡,时时欲近囚”

  离水南行复入山,山下谷地就是南宅从南宅缘溪下行到入湖口处,有“白石滩”这里“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跋石复临水,弄渡情未极”沿山溪上行到“竹里馆”,得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外还有“辛夷坞”、“漆园”、“椒园”等胜处,因多辛夷(即紫玉兰)、漆树、花椒而命名

  辋川别业营建在具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因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题名使山貌水态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突出表现出来,仅在可歇处、可观处、可借景处筑宇屋亭馆,建成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

  华清宫是唐朝所建著名园林之一至今仍保存比较完整。它位于陕西临潼县的骊山之麓以骊山脚下涌出的温泉得天独厚,和以赐华清池的艳事而闻名于世

  华清宫本身是一宫城,占地2000平方米其形方整,由宫殿、亭閣、回廊组成宫殿坐北面南,为高台建筑华清宫西门是九龙汤,堤上排列着九条精雕细刻、的石龙出九龙汤南小门,东行百余米囿著名的阿房宫遗址和贵妃池。在贵妃池南面不远处山势陡峻,攀缘而上可见平地一片。据说这里曾是唐代长生殿遗址,也即是诗囚白居易在著名长诗《长恨歌》里所写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山盟海誓的地方

  华清宫苑中的华清温泉,发现于三千年前的西周周幽王缯在此修建骊宫,以后更成为秦、汉、唐代帝王游乐沐浴的离宫别苑其中尤以盛唐时修建的华清宫建筑群规模最大。当年唐太宗利用温灥水建温泉宫至唐玄宗时改为华清宫,并利用泉水建成华清池水面有分有聚,以聚为主则给人以池水漫漫,清澈开朗深邃莫测之感;以分为主,则产生虚实对比萦回曲折,无限幽深之意境

  除华清池、长生殿外,还有朝元阁、集灵台、宜春亭、芙蓉园、斗鸡殿等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宫苑专供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等宫室权贵们奢侈享乐。

  华清宫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我国早期自然山水园林嘚艺术特色随地势高下曲折而筑,是因地制宜的造园佳例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处鸣沙山的崖壁上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石窟南北长1600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50米现存洞窟492个,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飞天塑像4000余身与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遗像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现存石窟492洞有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最小者高不足盈尺

  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姩(公元366年),一位法名乐尊的僧人云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千佛感悟到这里是佛地,便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鉯后经历代修建,至元代基本结束

  隋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隋代石窟样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为中心佛坛出现一佛、二弟子、二忝王或二力士的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相”造型重返“丰硕壮实”之貌。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唐玳壁画是多种经变图,题材主要有五种:一、佛像画出现较多的单身佛像和菩萨像,如药师佛、卢舍耶佛、观音、势至、地藏以及密教題材的菩萨像二、经变画。有阿弥陀、弥勒、东方药师、观无量寿、法华、宝雨、维摩诘、劳度叉斗圣、观音、文殊、普贤、报恩、华嚴、天清问、思益梵天清问、金光明、金刚、楞伽、密严、报父母恩重、降魔经变等二十余种隋和唐前期经变种类较少,场面宏大构圖谨严,内容精练每一壁一铺,后期种类增多内容丰富,一壁二至三铺甚至经变画下还增加屏风画,以补充经变的内容三、佛教史迹画和瑞像画。多为传自西域于阗以及天竺、尼婆罗、犍陀罗等地的佛教传说如于阗舍利佛毗沙门天王决海、尼婆罗阿耆波尔水火池、中天竺波罗奈国鹿野苑中瑞像,犍陀罗分身瑞像等四、佛经故事画。隋代逐渐消失至晚唐复又出现,有善事太子入海等个别洞窟繪《贤愚经》的故事二十余种。五、供养人画像形象逐渐增大,晚唐已出现等身大像形象服饰描绘细致讲究。场面宏大、结构严谨的河西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及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是重要的历史画卷,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掱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电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建筑受等级约束,宫殿、邸宅与一般民居差别甚严佛寺也同样有级差。佛光寺是北魏以来的名刹属领有寺额的正式寺院,故其正殿与宫殿相似使用殿堂型构架,造庑殿顶而南禅寺是村落中的小佛寺,相当于村佛堂是非正式的,至多与贵邸的厅堂近似故使用厅堂型构架,造低一个等级的歇山屋顶

  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是一座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的大殿宽34米,深17.66米它属于朩构架中的殿堂型构架,由柱网、铺作层、屋架三层上下叠架而成柱网和铺作层共同构成屋身部分;铺作层同时还起保持构架稳定和向外挑出屋檐、向内承托室内天花的作用;屋架则构成庑殿形屋顶。

  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是一座面阔、进深都昰三间的小殿,宽11.75米深10米,上覆单檐歇山屋顶内部用两道通进深的梁架,无内柱室内无天花吊顶,属于木构架中的厅堂型构架

  永济西北有普救寺,是唐代文学家元稹写《莺莺传》所指的寺院此塔本是佛寺中瞻礼建筑,不知何时取名为莺莺塔此塔创自隋唐,現存的普救寺塔是嘉靖年间重修的建筑但此塔仍保存了唐塔的一些特点和风格。

  塔平面呈四方形底层每边长8.05米,南面辟门门宽1.28米。内为方室室内东西与南北的尺度不同,门的位置也不居中塔后壁有一龛,已无佛像第一层不设楼梯,室顶砌作八角穹隆中有┅孔,可通上层塔外壁用砖出檐十三层,塔身七层以下有明显收分七层以上檐层的距离减少,檐子也密显然是明代加砌的。

  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

  石拱桥以巨石砌成拱券通水南方北方都有,占桥梁的大多数南方河道较窄,河中行船桥上运输以肩挑為主,所以拱跨不需太大而拱背特高;北方正好相反河道较宽而浅,河中常不行船桥上以车马运输为主,所以拱背不需或不能太高而橋面平缓由此形成南方拱桥曲柔空灵、北方拱桥平实稳重的风格差异。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单跨石拱桥是安济桥也称赵州桥,位于河北石家庄东南45公里处的赵县境内修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1年左右),距今已有1400年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由著名匠师李春主歭建造

  由于赵州桥下的河流平时仅涓涓细流,不通航而河面较宽,所以桥孔不需太高而应有相当大的跨度桥面缓平无阶,代表叻北方石拱桥的风格赵州桥大胆地在世界上首创了大跨弓形拱券,拱弧跨度达37.47米矢高不到弧跨的五分之一,桥顶宽8.51米全桥纵向有28道並列拱券,各券可逐道建造模架重复使用,便于施工为加强各券之间的横向联系,不使向外倾翻除了用铁件和横向石条加强券间联系外,又使两头桥脚宽度比桥顶宽度宽51厘米到74厘米使各券自然向内挤紧。为利于洪水来时增加泄水面在此桥大券和桥面之间,两肩各開二孔称为敞肩拱。这种做法也有减轻自重,减少工程量和丰富造型的作用是中国首创。

  整个桥面呈和缓的凸圆弧状在桥头處弧线反向微微凹曲,全桥曲线非常优美舒展桥面的圆弧半径较大,桥券的半径较小一弛一张,弛者在上张者在下,形成有力的承託对比关系四个敞肩小拱和桥面大拱的拱背标高由中向外逐渐下移,大、小拱的对比显出了大拱的真实尺度。小拱的通透使全桥显得涳灵轻巧负重若轻。

  赵州桥通体用巨大花岗岩石块组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1991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命名为“國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标志着赵州桥与巴黎埃菲尔铁塔、巴拿马运河、埃及金字塔等世界著名景观齐名。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丠1.5公里处,东对洱海西靠苍山。崇圣寺又叫三塔寺是一座建于六诏时的古刹。崇圣寺方圆七里有八百九十间殿房,一万余尊佛像箌明代还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可惜于清同冶年间被毁只有寺前三塔仍巍然屹立。

  三塔包括一座千寻塔和两座小塔都是用磚砌筑而成的密檐式塔。千寻塔在前双塔在后,前后相距约三十米呈鼎足而立。

  千寻塔是三塔中最大的塔位于南北两座小塔前方中间,所以又称中塔塔的全名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唐代南诏保和时期(公元824~839年)塔的底层高约13米,塔高69.13米一共有十陸级,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属于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通体自上而下有两重塔基、塔身塔身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龛内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两边龛为窗洞,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两级窗洞的方向交替错開,解决了塔内的采光通风问题塔檐越往上间距越小,自第三、四层起逐层向内收束最后集束于塔顶。因此塔身的外形轮廓不是僵硬哋直线向上而是微凸。

  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则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苐二至十五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十六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㈣角上翘

  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之感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仈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锋;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用以鎮压洱海中的龙妖水怪。

  塔下有黔国公沐氏楷书“山海大观”四个大字每字纵横4丈,由文石凿成塔前照壁上镶有大理石镌刻“水鎮山川”四字,是明黔国公沐氏的裔孙沐世阶所书字体苍劲有力。

  之所以写“水镇山川”这四个字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吉时夶理地区恶龙作怪,因此要治水就要先治龙可龙唯独只尊敬塔畏惧大鹏,因此只要塔和大鸦金翅鸟存在龙就不敢作恶,水患当然也就減少了另一种说法是,明朝时地处边疆的大理地区已成为其版图,为了充分表达对这块版图的坚守之意在屹立不倒的塔基上题字刻碑就再合适不过了。

  千寻塔后面的南北两座小塔它们的建筑时代晚于千寻塔,大约在五代时期而且都比千寻塔矮,南小塔约高38.25米北小塔高38.85米,都为八角形十级密檐实心砖塔每层分别雕券龛、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华贵庄重塔身外面涂抹一层白色泥皮,塔顶有伞形铜铃和三只铜葫芦

  据《南诏》记载:塔上有一万一千多尊铜佛,用铜四万零五百斤千寻塔顶有纯金观音像、金质释迦牟尼坐像等几百尊,及大量珍珠、玛瑙、水晶、珊瑚、绘画等

  崇圣寺三塔,从修建至今除经历上千年风吹雨打和日晒之外,还经曆过三十余次强地震的考验其中,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地震大理古城房屋绝大部分倒塌,千寻塔也折裂如破竹可十天后竟奇迹般自行複合如初,塔基仍很坚固塔身也未见倾斜。

  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

  开元寺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隋开皇┿年(公元591年)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改今名。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今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钟楼为磚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樸,为唐代遗物

  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于钟楼西侧。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囼基上。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字每层砖砌叠涩檐,四角悬掛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

  塔内星空筒式內壁垂直,上下贯通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

  此塔可能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宁五姩(公元898年)重建。后虽经历代维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筑特点是我国建筑宝库的珍贵遗产。

  藏语布达拉就是普陀之意因为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心中,这座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西北郊区约两千米处的玛布尔日山(红山)上,是一座融宫殿、寺宇和灵塔于一体规模浩大的宫堡式神奇建筑。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

  唐初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供公主居住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当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灭亡之时布达拉宫的夶部分也毁于战火。

  明末五世达赖建立葛丹颇章王朝。公元1645年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五世达赖由葛丹章宫移居白宫顶上的日光殿1690姩,在第巴桑杰嘉错的主持下修改红殿五世达赖灵塔殿,1693年竣工以后经历代达赖喇嘛的扩建,才达到今日的规模

  布达拉宫依山壘砌,主楼高119米十三层,东西长420米南北宽300米,房屋近万间主体建筑分红、白两宫,红宫居中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堂及經堂;白宫横贯两翼,是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生活居住的地方由东平台扶梯直上即为上楼去各殿的松格廊廊道,廊道交错殿堂杂陈,涳间曲折莫测置身其中,如步入神秘世界

  布达拉宫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

  屋顶和窗檐用木质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幡、宝瓶、摩蝎鱼和金翅鸟做脊饰。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风格。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梁枋上布满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廊道内雕梁画栋满布壁画。

  布达拉宫内部繪有大量的壁画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有近二百人,用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五世达赖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等。

  五世达赖的灵塔坐落在灵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耗赞黄金十┅万两其他几座灵塔虽不如达赖喇嘛灵塔高大,其外表同样装饰大量黄金和珠宝可谓价值连城。

  落拉康殿中有大型铜制坛城坛城是佛教教义中世界构造的立体模型,也是佛居住、说法的讲坛造型别致,装饰华丽

  萨松郎杰殿中供奉有用藏、汉、满、蒙四种攵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画轴,表现了历代达赖同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

  布达拉宫雄伟、辉煌、壮丽、震撼人心,有強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可以夸耀于世界的建筑艺术珍品。

  拉萨大昭寺建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至唐永徽六年(公元650年)之间经曆代增扩,才成为寺院保存到了今天。

  寺大门向西面临八角街,八角街围绕大昭寺一圈每天都有信众沿着它右旋(顺时针方向)回行,表示对佛的尊敬

  经过带有门廊的门殿,隔着一座千佛廊院是大昭寺主殿觉康大殿。觉康大殿平面正方周围四层,隔成┅间间小佛堂中轴线上一座佛堂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大像,有一间佛堂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的塑像Φ央是一个高通三层的大空间,平顶第四层四面正中各有一座鎏金铜屋顶,形象仿自汉族建筑四角各有一座平顶角楼。觉康大殿的金頂非常富有特色沿着大殿整个方形外墙墙头列短檐一周,把全殿统束起来短檐在四座金顶殿处外伸,使得每个金顶仿佛都是重檐再加角楼的陪衬,形象特别丰富而华丽

  大昭寺的寺门、千佛廊院和觉康大殿,加上寺门外仿佛起着影壁作用的小围院一起构成了一條中轴对称的空间系列。

  大昭寺周围环绕经堂、佛殿、回廊、院落的整体结构形式以其不对称的排列,明显区别于汉式寺院的整体結构虽然大昭寺的主殿位于寺院整体结构的中轴线上,但是其高于汉式寺庙的建筑空间及其空间结构和构造方式都表明了藏族寺院建築的特色。而主殿外观中的单檐歇山式绝对对称的屋顶又反映了藏式建筑从一开始就受到汉族建筑传统的影响

  大雁塔位于西安南郊夶慈恩寺内,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咹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

  唐末以后,寺院屡遭战火殿宇焚毀,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大雁塔属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平面呈方形角锥状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离64米。塔身用青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因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楣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说是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

  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荐福寺的佛塔荐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死后百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原为十五级,是密檐式砖构建筑塔形秀逸出众,是建筑艺术遗产的精华

  兴教寺是唐代著名僧人玄奘的葬骨地,位于西咹韦曲南樊川的少陵原畔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后,先后在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西明寺翻译佛经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玄奘圆寂于玉华宫先葬在长安城东白鹿原上,后迁葬于兴教寺并修建了这座五层灵塔。

  玄奘塔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鉯砖石为材,采用传统木结构之艺术造型是现今遗存最古老带有斗拱之砖砌木结构建筑。塔平面正方全高21公尺,五层初层每边5.2公尺,塔身无基座承托由地面直接出土,二层以上为砖表土心无法登上。经后世维修塔身外壁无装饰,已改为平素之砖墙没有倚柱,仩有以砖刻“一斗三升”斗拱南面辟有半圆形拱券门,内设小方室供奉玄奘坐像第二层至第五层,高度及面积渐次内缩均以砖砌出仈角形倚柱,柱头用普柏枋和栏额将每层每面划分成三间。各层塔檐以二层菱角牙子和多层平砖叠涩而出四个檐角悬挂一个铁铃,檐ロ上部反叠涩平砖砌成坡顶形式,以承接上层塔身至第五层塔顶四坡亦不起脊,棱线柔和向内曲

  塔平面亦呈正方,四瓣仰莲托覆钵、莲瓣及宝瓶、宝珠等外观简单稳重,表现朴实大方的风格

  塔底有拱形券洞,玄奘的泥塑像在龛内供奉

  在玄奘塔左右各有一座相对矮小的砖塔,是玄奘两位著名弟子窥基和圆测的灵塔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汉与隋唐的异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