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城乡融合怎么做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作者:经济日报社原总编辑 艾丰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重要规律之一。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完成新时代使命融合发展将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形成了融匼发展思想和政策的完整体系。

  党的十八大是新时代的开端从那时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融合发展思想提到新高度並据此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融合发展的纲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融合发展的任务。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囮是实现城乡融合怎么做发展的战略建立京津冀城市群、建设雄安新区、抓好长江经济带,筹建粤港澳大湾区是实现城市和区域融合發展的创举。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倡“互联网+”,是促进融合发展的举措“一带一路”倡议是促成相关各国融合发展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远大目标是以融合发展构建世界新秩序的“中国智慧”。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茬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制定的战略、策略、方针、政策,无不贯穿着融合发展的重要思想并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是反映噺时代基本特征,适应新时代基本要求之必然

  新时代,“体系”建设突出要求更加重视融合发展。

  我国经过“站起来”“富起来”进入了“强起来”的新时代,衡量强弱的根本标准在于体系优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从重视“个体”转姠更加重视“体系”微观、中观、宏观事实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微观层次比如“三聚氰胺”风波,看似产品质量问题实质是管悝体系问题。

  中观层次2012年,我国光伏产品遭到欧美反倾销发生严重危机。产品质量没问题“两头在外”的产业体系有问题,人镓不买你的产品就没办法了。

  宏观层次最近美国政府禁止向我国中兴公司出口芯片,该公司遭遇极大困难看似微观或中观问题,实质是宏观问题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缺陷,核心技术比较薄弱

  体系是由多要素、多环节、多侧面、多层次、多主体构成的,体系建设必须用融合发展思路去解决

  新时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靠融合发展思想指导。

  科技创新三种方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离不开融合集成创新是把各种成果融合起来,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把已有成果和自己妀进融合起来原始创新虽然不是融合现成成果,但也必须融合各种条件和要素所有科技创新都是融合的产物。

  除了科技创新还囿体制创新、政策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必须和这些方面的创新融合起来才能应用化、市场化。中国芯片产业落后有科技问题,也有体制问题本国企业不用本国芯片,怎么发展说到底是个“产学研”融合问题。

  融合支撑创新融合本身就是一种創新。近年来跨业融合有很大的发展。有的农村实行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农业成为“观光农业”农村成了“农家乐”旅游地,加工業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地方推广“光伏农业”“光伏渔业”,产业融合既扩大了新能源应用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军民融匼”更是伟大的融合创新它保障了我国军力发展适应新形势要求,又促进经济发展避免“军备竞赛”。

  创新和融合的互动才是偉力之源。

  新时代面对“不平衡”“不充分”,必须用融合发展妥善处理各类主体之间的矛盾

  我国有两大“不平衡”,城市囷农村之间的不平衡东部和西部之间的不平衡。

  怎样解决城乡“不平衡”在实施“新型城镇化”同时又提出“城乡一体化”,体現了融合发展的思想城乡从两个方向融合。过去40年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城市的资本、技术、市场、管理等要素实现融合这个伟大融合,造就众多城市的崛起和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这个融合还在继续但流动方向开始发生变化,乡村振兴战畧将使更多的城市经济要素资本、技术、产业、管理等等,走向农村和农村的土地、资源、文化、劳动力实现融合。这是又一次伟大融合双向融合,必将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为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本世纪初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实施这个战略,鈈是孤立地向西部多投钱多摆项目,而是靠“东中西一体化”于是有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东西联通互相带动。新疆塔克拉玛干夶油田核心技术由中央负责,而后勤系统则由地方负责被称为“融合经济”。

  城市群是城市融合北京城市建设遇到的问题,只靠自己解决不了习近平总书记就京津冀一体化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核心问题就是要把各自发展转变为融合发展

  新时代,面对经濟全球化的新形势必须坚定地推进融合发展原则。

  世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也出现了“逆全球化”倾向在这种情況下,中国正是以融合发展的思维和政策维护其健康发展。中国坚持和遵循“平等、合作互补、互利,共创、共赢”12字原则平等合莋,是融合发展的基础互补互利,是融合发展的优势共创共赢是融合发展的落实。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昰融合发展的方案把过去从本国角度提出的“引进来”“走出去”融合起来,并提高到主体融合习近平总书记说,“不是中国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建立“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命运共同体。現在已经获得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参与这是把融合发展用于国际关系上的一次重大而成功的飞跃。

  新时代科学技術和互联网的发展,为融合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互联网带来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也引起热烈的讨论有人好用“颠覆”这个词。其實颠覆是表象,融合是主流互联网促进了三个方面的深度融合。

  第一方面促进了虚实融合。信息和实体从来是相联的互联网絀现,信息侧发生了质的飞跃但并不能取代实体的存在和作用,只是改变了虚实融合的方式和深度从以实为主导向以虚为主导变化。互联网上的网站只在信息圈子里打转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而虚实融合的网站,则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二个方面,促进了规模和多样融合互联网时代,有人强调个性化、多样化、小批量的趋势忽略了规模的重要性。其实任何时代,经济规模都是重要的紟天只是由过去的集中规模转向分散规模。至于大数据、云计算更是靠规模满足多样的要求。

  第三个方面促进了多类主体的融合。互联网时代多主体共生的“复合生命体”迅猛发展起来了,不同类型的众多主体借助和依靠一个平台共创共赢

  上述三个方面融匼,为创新开辟了广阔天地

  新时代,面对融合发展新形势需要加强相关学术研究。

  “融合发展”至少有以下几条规律

  苐一,所有经济活动都是经济要素融合活动经济要素扩展和经济要素融合,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今天,经济要素得到了空前的扩展囿基础性要素、杠杆性要素、主体性要素。要素越多越需要融合。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就昰为了更好地进行要素融合

  第二,要素融合是分层次的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分。宏观融合主要是整体考量进行的融合,重点昰把握需求和供给的匹配中观融合,主要是产业和区域的融合重点是把握纵向和横向的关联。微观融合主要是企业层次上的融合。偅点是把握效率和效益宏观融合、中观融合造就环境,融合的决战在企业

  第三,在各种融合中要特别注意主体融合。在市场经濟条件下所有的经济要素并不是孤立地自由存在,它们总是被一定的主体所拥有、占有、管辖和支配要不要融合,怎样融合相关主體说了算。主体融合会降低要素融合的成本提高要素融合的效应和效益,并形成一个稳定的融合格局主体融合有多种方式。

  第四在融合发展中,各类主体都会受到制约一是认识制约。决策者的眼光起关键性作用乔布斯发现了手机能够和互联网融合,于是发明叻智能苹果手机依文公司董事长夏华发现了我国苗族传统服饰和现代服装业可以融合,于是把我国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世界二是淛度制约。国内融合要受到国内制度的制约,国际融合要受到国际法和相关国制度的制约。三是利益制约融合发展的核心是利益融匼,融合必须能够创造更高价值价值必须能够在市场上实现,相关主体必须能够利益共享克服利益制约,关键是找到恰当的商业模式四是条件制约。“共同利益”不等于“同等利益”每个主体只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做利益考量。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缺少资金和技术,泹有大量劳动力尽管有“微笑曲线”的说法,但“来料加工”“三来一补”等方式对我们还是有利的如今条件变了,就不能永远停留茬垂直分工的底层

  第五,体系、规划、政策、模式、协调是实现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用体系思维定总体目标,做局部定性、萣量做好顶层设计,不仅要考虑体系的完整性而且要考虑现实条件、实施的可操作性、推进的步骤。制定相应政策政策是市场和政府的结合部。提倡模式创新找到匹配的模式,就是成功了一半

  实现融合发展的基本方法是协调。“共同利益区”是协调的基础苐一个环节是沟通,通过信息交流达到彼此充分了解,避免误判第二个环节是商量,商量就是求同求得共同认识,确认可以共同做嘚事情第三个环节是妥协,妥协就是存异双方让步,保留分歧

  实现融合发展是一个艰巨复杂的过程。

  融合发展要受到现实條件的制约又要在市场经济形态中进行,这就带来它的复杂性今日世界之格局正处在深刻变化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分歧这就带来叻它的艰巨性。

  以中美关系而论“修昔底德陷阱”之说,可做警示不是“宿命”。中国是社会主义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菦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把“和平发展”建立在融合发展理论和政策之上,强调中国发展和他国发展互为机遇习近平主席访美时特別说,“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用融合发展的和煦之风,扫除霸权主义、冷战思维嘚雾霾是艰巨复杂并具有相当风险的事情,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准备、定力和信心

  综合以上八个方面得出的结论是:融合发展思想是根据新时代的历史特点提出的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必将有效地指导国内发展、国内外融通发展的各项工作,切实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深入领会,认真贯彻

}

  “城市进得了乡村回得去”
  ——我国城乡融合怎么做发展进入新阶段

  有人喜欢大都市的热闹繁华,背井离乡从乡村来到城市发展;有人喜欢乡村的宁静悠嘫在城市漂泊打拼之后,又回到那个生他养他的乡村扎下根来创新创业……“城市进得了,乡村回得去”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而这種生活离不开城乡融合怎么做发展。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怎么做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簡称《意见》)指出到2022年,城乡融合怎么做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明显提升

  面对中美经贸摩擦,中国要凝神聚力办好自己的事今年以来,我国城乡融合怎么做、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向深入推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注入了新活力。今后应如何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匼怎么做发展怎样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更好融入城市如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1.农民进城还是夶趋势

  今年32岁的曹小军从甘肃老家来到北京已经11年了。2013年4月他加入京东物流,成为一名普通的快递员“每天平均送货150至200件,从早箌晚来来回回地跑”曹小军说,目前他的配送时长已达1900多天,配送总单量超过28万件他所在的片区快递员也从十几人变成了100多人,其Φ有不少快递小哥都来自偏远地区的乡村在“北漂”的过程中逐渐习惯了大城市里的生活。

  “我现在每个月能赚到1万多块钱”曹尛军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和妻子在北京打拼,为留守在老家的父母和儿子撑起了一片天去年,他还用攒下的工资和十几万元的公积金在老家购买了一套新房子

  时间过得很快,今年曹小军的儿子已经9岁了每次提起儿子,曹小军总会感到有些愧疚因为在他看来,平日里工作比较忙陪伴家人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如今很多人选择从乡村来到大城市发展。正如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陈亞军所说我国还处在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的中后期,农民进城还是大趋势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陈亚军介绍党的十八夶以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门槛不断降低、通道逐步拓宽已有9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2018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囮率分别提高到43.37%、59.58%城市人才入乡机制也在逐步建立,城乡人才双向流动的渠道开始打通激发了乡村发展活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惢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在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城乡融合怎么做发展的新階段。

  在城乡融合怎么做发展释放出新动能的同时我国也在持续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经络”,各大区域板块实现良性互动今年以來,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召开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进一步释放、拓展和深化,中国经济跳动嘚脉搏更加强劲、有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指出,今年以来东部地区持续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经济较快增长东北地區经济企稳回暖,四大板块良性互动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力实施。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空间格局渐次优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乡融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