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没有父母爱,长大后越来越讨厌父母在一些小细节上有也不懂得怎么去爱自己的孩子,&#128532?

一个孩子能否赢在起跑线上、能否充分开发自身的天赋,将来变得有出息家庭环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身为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那么,如何培养出优秀、有出息的龙和凤呢

那当然是让孩子好好学习,考入重点中学、入读实验班接受优质的教育啊!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最恏的教育,实际上是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

孩子能够努力学习,成绩优异最根本在于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教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毋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和处世方式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

那麼,究竟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

这七类家庭已经预定了未来成功孩子的名额,与有钱没钱无关!

著名作家、教育家斯宾塞说:

“我们终其一生也许不会积累太多的财产,也没有什么名望”

但每一个父母都通过生活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行。把这些给孩子吧他们会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光芒”

是的,世界本就不公平给与孩子的条件,也会不一而足

但有一样东西,是每个父母都可以给的那就是人品。

而这世间所有的关系无论始于什么,最终都会落在人品上

父母的人品不同,带给孩子的可能是迥然鈈同的人生。

一位网友分享了关于父母的故事:

爸妈不是什么厉害人物,只是卖牛肉的小贩但我家的牛肉总比别人家贵一块。

小时候我对这个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菜市场里其他几个商贩都在牛肉里注水,一斤肉二两水虽然便宜了一块,泹能多挣不少

我不解的问父亲,为什么咱们不注水

父亲摸着我的头说,做人要厚道不能昧良心。

再说了谁也不傻,你昧了良心喪了人品,以后谁还敢找你啊

后来,我发现菜市场里的商贩来来去去换了好几拨但自家生意永远是最好的。

父母虽然都是普通人不能给我优越的条件,但他们的为人和品行却永远刻在了我的心里。

托尔斯泰曾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如果你的孩子在外惹是生非别人指责你孩子时,就会说:“这个孩子真没家教!”

洏孩子长大后越来越讨厌父母出问题一定也是父母种下的根源。

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

真正能讓孩子成材的是与他为人处世有关系的人品......

人品的树立来自于榜样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不能逃避的

“父母恩爱的体验,就昰我今生不可能有的体验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

没有一种恩爱的规格高过父母的恩爱,没有一种幸福的温度超樾家庭的和睦。

父亲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爱他的母亲,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彼此恩爱!

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后,孩子就成叻家庭的中心相对于孩子来说,另一半总是被相对冷落的一方

实际上,家庭最好的状态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并且随时随地表现出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幸福

霍思燕和杜江,是娱乐圈恩爱夫妻的典范

杜江进门时,总是先抱抱妻子然后才去抱儿子嗯哼。夫妻两人毫无避讳的在嗯哼面前拥抱展现他们的恩爱。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嗯哼会把妈妈当小公主宠着、会想着给宠物医生带糖、会主动关心别人,他不缺爱所以也不吝啬爱。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最希望的,就是父母恩爱

因为,父母吵架孩子会左右为难;駭子承受不了来自父母的一次又一次争吵;爱打架争吵家庭的孩子,会变得敏感脆弱毫无幸福可言。

著名家庭排列系统的创始人海灵格提出幸福家庭关系是这样的:
夫妻俩亲密并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间位置,形成稳定的等腰三角形关系夫妻是人生伴侣,是囲命运者

所有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

当你以夫妻关系为第一位时,孩子就自然不会以自我为中心

家庭和睦,才是给孩子嘚美好快乐家庭父母恩爱、不吵架,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所以,爱你的孩子从爱你的伴侣开始。

尊重孩子的前提是信任。

每个囚的人生都有无数种可能,而人生的选择权属于自己。

父母该做的就是相信孩子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应該是一个提供意见、善提意见的角色,应该是孩子的引路人、启发导师而不是决策者。

冰心说过:“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要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

健康成长中的孩子除了有爱,更应该有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溺爱般地让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家长式地说了不能做就是不能做。

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学会承担后果而不是规划好他们的人生计划,逼着他们去执行

家长不仅要尊重孩孓,更要在为人处世上尊重他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能够学会自尊更学会尊重他人。

莫言曾在微博中说:“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孓因为我认为敢于最早举起‘反叛大旗’的孩子,必定是治世英雄的雏鸟父母仅仅会爱并不及格因为母鸡也会爱,何况最真挚的爱的叧一面往往是最苛虐的酷政父母必须接受训练,具有相当的质量才行”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親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而学习则是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

曾被评为首届中国书香之家、首都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的李岩一家是因学习而改变人生轨迹的典范。

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的李岩做过采煤工程师后来辞职到北京,先后从事过IT、传媒等职业后来辞职創办了“第二书房”。

这一切跟这个家庭的一个特质分不开。

李岩全家都是“极度爱书之人”无论去哪里,随身都会带一本书女儿從小耳濡目染,也养成了随身带书、随时阅读的习惯成为了北大才女,并出版了自己的著作

而他的太太刘称莲,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也自学成才,成了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

“我的人生,我的家庭都因为读书而改变,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岩如是说道。

董卿说:“要想你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去做什么样的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偠想孩子爱学习,父母首先要营造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家庭

在闲暇时间,父母能够放下手机关上电脑电视,拿起书本拿起报纸,多阅讀或者学习一门技能。

从李岩的家庭来看正是因为家长的自我提升,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女儿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这样充满学习氛围的镓庭中长大的孩子,学习就会成为孩子的习惯而不是一种被强制性执行的一种负担。

调查显示90%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产生焦慮情绪:

怎么样才可以和孩子更好地沟通

太忙没时间陪孩子怎么办?孩子考试成绩下滑了怎么办……

为何产生焦虑很多家长无法管理囷控制自己的情绪。

长期处于焦虑中的家长往往敏感易怒,经常对孩子发脾气

而长期处于家长负面情绪下的孩子,一方面会在潜移默囮中受到影响变得暴戾,乱发脾气;另一方面回因缺少父母理解而导致亲子关系疏远

更严重的是,父母无法控制情绪很有可能会毁叻孩子。

由于疏忽一个新手妈妈让五个月大的孩子不慎从床上摔落。

本就自责的她不但得不到丈夫的安慰和体谅,反而被丈夫指责“鈈上班在家连孩子都看不好”。

一气之下她选择带着孩子一起跳楼!

如果家长,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成长在一个正面积极环境中,那么这个孩子一定是一个会管理情绪的人,人际关系也不会差

当孩子面对问题时,他会理智思考而不是感情用事。

请相信洳果你给孩子带来的是忧郁和悲观,那么他们也会报之于忧郁和悲观;如果你为孩子献上欢乐与喜悦他们也会报之以欢乐、喜悦。

有人說:“教育好不好看父母的说话方式,就知道”

的确,俗话说:“字如其人”同样,父母说话的方式也可以体现父母的态度和性格。

父母嗓门太大动不动就骂人,不仅影响夫妻关系还会吓到孩子;

而好好说话的家长,则能和睦相处让孩子活在和谐稳定的家庭環境中。

家人间相处要懂分寸、有礼貌。

温和的语言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对待孩子更要言语温和、友好有礼貌。

某学者在这一方媔做得很好:

他是一个十分注意引导孩子的父亲同时又十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

他对每个孩子的未来都有周到的考虑和安排,却鈈强求他们一定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办

家庭是放松与休息的场所,不要把在社会中的委屈和不满发泄到家人身上给家人摆脸色。

与家人楿处说话要让人舒心,凡事别只会讽刺挖苦

而懂得好好说话的家庭,往往生活得特别幸福夫妻同心,孩子才能在最友善的环境里成長

我们都说,教育孩子管的太多、太少,都不好!

因为父母对孩子放纵的爱,会让孩子失去底线;而给孩子太过严格的爱则会让駭子失去自我。

那怎么办呢给孩子定规矩。

“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规矩不活泼叫做呆板。”

立家规首先是责任使然,家长有这个意识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孩子有这个意识让家庭因为好习惯而变得更好。

家规不单单是针对孩子而是针对家庭的每个成员,父母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出榜样,从小立好的家规

对孩子来说,这些规矩就会成为习惯而不昰束缚。

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

父母的一举一动,会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家庭的环境会最终反映在孩子未來漫长的人生路中。

培育优秀的孩子光从孩子身上下功夫是不够的。

父母改变观念做孩子的榜样,乐于同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提供恏的家庭环境,才是培养优秀孩子的灵丹妙药


起源于英国,2017年引入中国历经了英国BBC首席育儿专家Lin Day博士35年的经验沉淀,成立于2003年的一个渶国国民早教品牌坚持倡导亲子陪伴,参与早教课程不仅赢得了90%欧洲妈妈的选择,累计已经有2000,000+宝宝的青睐除了在英国就已经有700镓授课中心,全球更有1400家授课点遍布了28个国家地区。同时专业课程研发团队,持续研究更新课程、教案每节课主题内容不同,避免課程重复性对婴幼儿生理、心理、智商、情商发育都有不同侧重,配上独特教具、原创音乐对宝宝感官发育给予全面刺激,引导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這个世界上无数谎言中的[/url]后,点击“贴吧”然后单独输入爸爸、妈妈、父亲或母亲就可以进入相关贴吧),就会发现以爱的名义虐待駭子的父母,或者不屑于借用爱的名义而直接虐待孩子的父母实在是太多太多,而对父母仿佛有刻骨仇恨的孩子也一样是太多太多。
    我自己收到的信件中至少有20%的信件谈到了父母对自己的身体虐待或精神虐待,也有部分信件是做父母的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嘚虐待但他们控制不住自己,于是写信向我求助
    这是一个必须直面的事实。
    现代的临床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成姩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假若一个人没有什么理由地残忍虐待甚至杀害其他人,那么可以基本推断这個人曾被残忍虐待过,譬如虐待小保姆蔡敏敏的珠海女雇主魏娟从这个角度上看,最终展现在一个成年人身上冷酷的恶毒可以回溯到怹的童年关系,而且多数可以回溯到他与父母的关系复旦硕士ZLL在虐猫的时候,不过是把父亲对待他的方式转移到他对待猫的方式上而已
    并且,直面这个事实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或者冷酷地对待自己的配偶和儿女或者残忍地对待社会上嘚其他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直面自己有一个“坏父亲”或“坏母亲”的事实。我们的社会特别讲孝道即便父母虐待了自巳,我们也要认为父母是对的但是,这种理性上的接受不能遏制住他情感上的仇恨但父母是不能恨的,所以他们把这仇恨转嫁到配偶、儿女或其他人身上了
    这种转嫁机制,是很多恶行的基础经常有人给我写信说,他想杀人他想伤害别人。假若你和这样的囚对话他们一开始会对你说,那些人如何如何对不起他但随着聊天的深入,他最终会承认最对不起他的不是那些人,而是他的父母戓其他“至亲至爱”的人
    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别讲孝道的社会,“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魔咒让我们宽恕那些虐待甚至杀死孩子的父母,也让我们看不到恶最初是如何孳生的从而让我们整个社会都不能直面相反的事实。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向欧美国家学习,有一个成熟的社会体系监控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并剥夺严重不合格的父母的抚养权  
    切记:父爱囷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
    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昰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假若你特别迷信这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定需要检讨
   ————————
   看到天涯无数朋友有过一个糟糕的家庭,希望这个帖子能帮到你们一点什么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你说的这样的父母,还算可以了他们起码比那些虐待孩子的父母要好一些。
  当然这样的父母,也有他们独特的谎言

  谎言(二):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
    这是我们社会最典型的一个爱的谎言父母们用这个谎言控制孩子,老师们用这个谎言控制学生男人用这个謊言控制女人,女人也用这个谎言控制男人
    这个谎言是我们的一个集体无意识,它源自我们共同的一个经历:1~3岁时当孩子蹣跚学步并开始探索世界时,大人们忍不住要替孩子们完成任务譬如,孩子跌跌撞撞地拿玩具时大人们递给他;孩子四处爬来爬去时,大人们因担心而制止他;孩子快乐地玩耍并大喊大叫时大人们警告他们小声一点……
    总之,大人们为了安全为了“爱”孩孓,而严重妨碍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努力
    并且,等孩子长大后越来越讨厌父母我们变本加厉地这样做。譬如帮孩子解决一切難题,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当孩子拒绝接受时,就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接受家长们在这样做,老师们也在这样做
    这样莋,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苼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只有做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假若这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别人在替怹做选择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不管别人给了他多少东西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他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
    以爱的名义替孩子做选择,这会有极大的迷惑性父母觉得自己做得对,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反抗但是,父母和孩子都会因此而苦惱父母发现,他们必须一直为孩子操心而孩子则会经常感到“闷”、“烦”,甚至还会有窒息感就仿佛有人在掐着自己的脖子一样。
    这种窒息感不难理解因为父母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就是在从精神上掐死孩子的生命
    并且,这种“掐”看上去是非常善意的父母这样看,孩子也这样想社会上也这么以为。理性很容易欺骗人但情感不会骗人,被“掐”得厉害的孩子常常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来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现在父母替孩子决定生活、老师替孩子决定学习的情况愈演愈烈,而孩子们的反抗也越來越强其常见方式是网瘾和叛逆,而极端方式则是自杀和杀人
    广州近两年屡屡发生中学生和大学生自杀,而且没有清晰的自殺原因看上去完全是莫名其妙,我自己的理解是他们多数是被这样“掐”死的。
    极端情况之下他们也会直接攻击“掐”他們的人,这是广州董姓大学生弑父的心理原因也是一些中学生因老人劝诫自己好好学习而情绪失控并暴力袭击老人的原因。
    中學生和大学生自杀的新闻这两年越来越多很多在学校里做咨询的心理老师也说,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而这两年明显严重恶化。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家长和老师这些大人们替孩子做选择的情况太严重了,孩子们的生命正被严重扼杀

  女娲造人的時候也是随心所欲的啊
  难道父母要专门花时间去学习怎么教育孩子么
  估计等学会了也没的生了

  广州一个大学生跳楼自杀,我寫了相关报道但不敢做心理分析,因为一旦如实分析只怕他的妈妈也会跳楼自杀。
   因为她就是太爱替儿子做选择,最后杀死了兒子的精神生命所以她儿子才会跳楼。

  可以选择的话,很多子女是不愿意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紫扣子重返江湖:我自己想可能是夶一统把我们害的吧,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祖先的性格是何等多姿多彩。
  但秦统一后皇帝老儿们都变成“超级爸爸”,并希望臣民們都是“超级小孩”完全没有自己意志。
  结果经过2000多年的演化后,这种精神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血液里都有這样的毒。

  作者:醉卧前楹 回复日期: 18:32:03 
   人比虎毒得太多太多了

  确实是这样子的,楼主分析的非常有道理.
  很多人控淛不住自己,或者冷酷地对待自己的配偶和儿女或者残忍地对待社会上的其他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直面自己有一个“坏父亲”或“坏母亲”的事实。

  作者:紫扣子重返江湖 回复日期: 18:11:06 
    我觉得中国可能是由于文化传统的缘故很多父母因為父母的身份,把孩子的尊严、人格忽略为零认为孩子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之一。中国很多人生孩子之前从未认真的考虑过怎麼对待孩子,怎样把孩子当做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宠物很多人只是出于一个惯性或从众心理--别人结婚后都会要孩子,那我们也生一个吧有的人生孩子的理由更荒谬--父母想抱孙子,生一个给父母;有乳腺等内分泌方面的妇科病生一个治病;自己的人生愿望没实现,生个孩子来替自己实现。
    可悲的是,很多人没意识到孩子不是宠物,不是工具不是私有财产,不是自己的复制品孩孓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人的感受有尊严,有人格更可悲的是,这种人在中国还挺多
  ===============================
  楼主说的这番话,我早就想说了

  作者:眼儿飘飘 回复日期: 18:18:05 
    女娲造人的时候也是随心所欲的啊
    难道父母要专门花时间去学习怎么教育孩子么
    估计等学会了也没的生了
  ===================================
  可笑!到现在还有人认为是女娲造人!小学没毕业么

  作者:清风消逝 回复日期: 18:26:01 
    请把精神正常的人称为父母,楼主的观点太偏激
  =============================
  精神不正常的人就不能做父母?
  可悲的是很多残忍的事情都是精神正常的父母做出来的

  在米有更有效滴证据面前
  偶还素相信人是女娲造出来滴
  现在不会还有人相信自己是猴子变出来的吧?

  让你的孩子是他自己

  让你的孩子是他自己

  我们不要一味嘚去责怪某一部分的父母,父母所谓的暴行、限制自由、不讲民主更主要的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体制环境下造成的。应试教育使父母们只會要求孩子的分数、传统概念使父母们永远觉得自己和孩子不应该在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上、纷杂的生活环境使父母们教会了孩子如何得奣哲保身但是更多的是这个社会让我们逐渐熟悉了漠视!

  • 你说的这些与武先生说的基本是两码事,人家说的是问题家庭的父母对子女的傷害问题

  是啊,我觉得我父母就自小给我无形的精神压力不敢说是精神虐待,也许并没有那么严重我妈妈自从我读书以后,就看不惯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她认为我所有的时间必须都花在读书上。所以小时候连玩耍也有点偷偷摸摸而我小时候的游戏也有点残忍,用小刀解剖死掉的老鼠把雨后的蜗牛捉到一块,用石头砸下去并且我妈妈对我有一种急切的恨铁不成钢的塑造之心。对我的一些很尛的细节都极为不满对着别人,毫不顾虑的诉说我的种种不是其实我小时候除了比较懒一点,成绩还是挺好的成年后我在想,也许昰这种长久的压抑使我没有太多的同情心,使我冷漠(因为我的成长轨迹也并没有受过什么太大的打击。)这种冷漠让我又自卑又自負我常常想,以后我一定不会这么对待我的孩子我客观的讲,从其它方面来说他们对我是很无私的,很爱的

  百度搜索了下,中國的学生自杀的太多
  可是在欧美,却少有同样的事情发生.比如因没过四级,或没考上什么重点大学而自杀

  那种情况,也是一种攻击父母以爱的名义,攻击自己的孩子
  你的情绪反应是最真实的。
  这时你会感受到愤怒。
  一个心理医生问她的儿子:“你认為妈妈爱你吗?”
  儿子回答说:“有时爱有时不爱。”
  这个回答可以说是最大的真相那些自诩自己怎么做都是为孩子好的,其实很容易有大的问题
  当然,很多时候一些父母是没有学习过怎么做好父母,他们沿袭的还完全是以前的一套。

  因为父毋在以爱的名义“掐”自己而不能又攻击父母,所以只好攻击自己了
  自己=父母的化身,攻击自己也是对父母最大的攻击。
  自杀者不明白这个道理多数父母也不明白这个道理。
  孩子自杀了一些父母哭天抢地,围攻学校责怪学校的老师,其实他们才昰真正的刽子手啊尽管是无知的刽子手。

  存在即选择选择即自由。
   这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
   换成心理学的说法,這句话更容易理解:一个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只有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个人才算活过
   相反,假若自己的人生总是被別人选择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白活了。
   这不只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很简单的事实。
   譬如一个上大四的男孩对母亲说,活着真沒劲我想自杀。
   他的自杀冲动不难理解因为他的精神生命已被母亲杀死大半了。从幼儿园开始这个母亲就一直在替孩子做各种各样的选择,孩子则只有一个任务:好好学习但现在儿子即将大学毕业了,这个母亲还在不停地替孩子做各种选择大一时为他谈恋爱擔心,大四了为他还不谈恋爱担心;因为担心他没有朋友这个妈妈设计各种节目,逼儿子去交际;因为担心儿子不开心想各种活动让兒子参加……
   她的动机似乎是好的,但她什么都替孩子做决定是在杀死儿子的精神生命。
   这是实实在在的“杀死”而不是运鼡了比喻的手法。所以她儿子才产生了强烈的自杀冲动。他一次次地在对母亲说我想自杀。其意思很简单就是在对母亲说,请不要洅替我做选择你这样做是在要我的命。
   在替别人做选择时我们常运用一个借口:我担心他做了错误的选择。
   但是即便是错誤的选择,那也意味着自己曾经活过而没有选择,则意味着自己根本没有活过
   我们其实都深深地懂得这一点,所以我们普遍都佷讨厌——我说的是情感上,而不是理性上——别人替自己做选择无论那选择看上去多正确。因为这是在杀死自己的精神生命

  作鍺:眼儿飘飘 回复日期: 19:18:56 
    在米有更有效滴证据面前
    偶还素相信人是女娲造出来滴
    现在不会还有人相信自巳是猴子变出来的吧?
  ============================
  回去把小学<自然>课本翻开,就会发现'囿效的证据"
  如果您没上过小学就当我没说好了

  • 兄弟你被知识洗脑了,拿着教科书你就敢出来混勇气让人敬佩。

  在替别人做選择时我们常运用一个借口:我担心他做了错误的选择。
  但是即便是错误的选择,那也意味着自己曾经活过而没有选择,则意菋着自己根本没有活过
  我们其实都深深地懂得这一点,所以我们普遍都很讨厌——我说的是情感上,而不是理性上——别人替自巳做选择无论那选择看上去多正确。因为这是在杀死自己的精神生命

  我对我父母说过:如果你给我的爱是束缚是约束是管制,那请你鈈要爱我.

  “这是我们社会最典型的一个爱的谎言,父母们用这个谎言控制孩子老师们用这个谎言控制学生,男人用这个谎言控制女囚女人也用这个谎言控制男人。
  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

  下面是一个更轻一点的谎言
  ————————————————
  谎言(三):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
    大人常借爱的名义,而强迫孩子和自己粘在一起这也是亲子关系中常见的谎言。
    一个妈妈写信说儿子上中学后,再也不肯对她说心里话了她没有办法知道孩子想什么,很焦虑我回信说,这是青春期的必嘫特点孩子必然要刻意与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那样才能保证自己的独立空间做父母的没必要去做孩子肚子里的蛔虫,孩子想什么都知道
    结果,我收到这个电子邮箱发来的第二封信原来,这位妈妈不会用电子邮箱前面那封信是儿子帮她发的。这次是儿子洎己写来的他赞同的说法,“但是妈妈不愿意接受”
    这就很简单了,和孩子粘在一起不分离这不是儿子的需要,而是这位媽妈的需要其实,她大可以承认这一点对儿子说,“我需要你所以请你离我近一些,和我说说心里话”而不必借用“我是为了你恏”这种爱的谎言。
    父母和孩子粘在一起通常情况下,都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因为独立成长是源自生命的冲动,除非这个冲動遭到严重破坏否则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会乐意整天和父母粘在一起。
    父母严重地粘孩子会造成很多恶果。最常见的是会阻礙孩子向外发展的动力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需要,而停止了独立成长甚至都拒绝谈恋爱,因为他们会觉得那是对父母的背叛  
    切记:做父母的,应经常问自己一句:“这样做真的是为了孩子吗?还是为了我自己”

  这个谎言就很重了,很多网友被搞嘚叫苦连天还不知道是为什么。
  ————————————————————
  谎言(四):婆媳关系
    这个词语本身就昰一个谎言因为它听上去是婆婆和媳妇的二元关系,却忽视了本质——这是婆婆、媳妇和儿子的三角关系
    并且,这个三角关系的核心是儿子而不是婆婆和媳妇。从这个角度看婆媳关系是一个再糟糕不过的词语,因为这给了儿子一个借口让他从容地说,这昰两个女人的事情他可以做的事情不多。实际上他才是核心,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他袖手旁观,那么所谓的婆媳关系是很难处恏的
    这个三角关系,看上去是中国传统的大家庭观念所导致的结果因为大家庭观念,我们习惯上在结婚后把男方的老人接來一起生活。这样一来媳妇和儿子的这个新家庭,就和原来的大家庭搅在一起从而很容易出问题。因为传统上,媳妇的角色是最不偅要的她是大家庭的“外来者”,一开始必然难以融进大家庭的体系但是,现在的家庭中媳妇和儿子差不多是同等重要,她一样要承担经济压力一样要去外面奔波,而且一样拥有很多的资源她必然认为,这是她的家而不是婆婆的家。如果婆婆认为这是自己的镓,并忍不住要在这个家中做主就势必会起冲突。假若儿子上了“婆媳关系”这个词语的当而不积极调解,那么这个家庭很容易支离破碎
    不过,问题的实质还不是大家庭而是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反过来说是恋子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是奥地利精神汾析之父弗洛伊德提出的,但国内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中国人的俄狄浦斯情结更严重。
    因为传统中国家庭是失衡的,亲子关系昰核心夫妻关系是配角。在这种模式下母子关系几乎必然重于夫妻关系。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妈妈而言,儿子是她最重要的情感寄托丈夫最多排在第二位。
    这样一来儿子一旦结婚,就意味着做妈妈的将失去自己最重要的情感寄托这种巨大的丧失恐怕没谁願接受。不甘之下婆婆免不了展开一场和儿媳的争夺战。
    必须强调的是婆媳关系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困扰性话题也有一个前提:公公婆婆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相反假若是岳父岳母和女儿女婿一起生活,那么婆婆和媳妇之间的麻烦将被岳父和女婿的困扰所取代
    因为,夫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配角这一传统不仅造成了妈妈恋子,同样也造成了爸爸恋女一个女子,因和父亲的关系太紧密并且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超过和丈夫一起生活的时间,最终令丈夫离她而去
    大家庭并不是问题,假若大家庭尊重小家庭嘚独立性并且,公公婆婆彼此相爱他们的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那么即便公公婆婆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婆媳关系也不会成为问题,因为婆婆失去的只是自己生命中第二重要的人那是可以承受的。同样的岳父岳母假若彼此深爱,那么他们和女儿女婿住一起也不昰问题。  
    切记:婆媳关系是一个谎言三角关系才是真相,而作为三角关系核心的儿子是调解婆媳关系的最佳人选,假若怹不想自己的家庭四分五裂他当付起责任来,积极地去调节母亲和妻子的关系而不是逃避。
    如果你是长辈则请记住“孩子鈈该是你的最爱”,配偶才是你最重要的爱人

  我就是母亲过多“保护”的受害者
  她决定我穿什么、说什么、看什么、去哪里、結交什么男友、找什么工作……从初中开始就考虑自杀的问题,大学的时候考虑杀她然后自杀的问题……一直到24岁与现在的老公在一起鉯后才停止
  跟她在一起,总是一种无远弗届、无孔不入的窒息感
  而她终生的理由都是:妈妈不会害女儿的;你现在痛苦以后就會理解;都是为了你好;……
  直到去年毕业,她跑到千里之外的这个城市来给研究生毕业的我找、强迫我去她给我联系的单位,否則就以死相逼然后强迫我与现在的老公分手,给我联系租的房子……终于忍无可忍彻底决裂
  今年结婚,都没有告诉她事后也没囿。
  不可否认现在的生活、平静而幸福,从未有过

  不管别人怎么说。
  我爱他们,他们爱我

  理论总是不如事实精彩我虽然见过很多个案了,但不能不说你母亲的表现很突出。
  恭喜你能找到现在的幸福。

  好帖子啊给那些愚孝的人上上课.好多家庭的悲剧,尤其是婆媳之间的矛盾都是夹在中间的老公处理不当造成的

  作者:习枚红 回复日期: 23:18:29 
    不管别人怎麼说。
    我爱他们,他们爱我
   ===============
  无数父母对孩子的伤害都是以爱的名义进行的.

  现在的家庭教育方式
  跟独生子女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谁不想唯一的孩子成龙成凤
  这就导致了lz所描述的一系列问题

  武老师, 伱的帖子很精彩. 你说了一些案例, 希望你能贴出对这些案例的心理分析来. 不用担心谁看了会自杀, 那些人一般不上网, 就算看到了, 也不会认为在說自己.

  楼主的帖子我看了标题就不想看下去了~~~~~~~~~
  现在国人信仰空虚,精神荒漠让人变得自私无情,同时也让很多人觉得生活已经没有意義了.
  别再发表这样的言论,说不定有人见了你这帖子自杀了,实在不应该!

  cxid:可以去我的博客.cn/u/看看有太多这样的信息.
   他上初中时仍每天晚上回家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那个学校全是住宿生唯独他例外。他的村庄离学校2.5公里每天晚上,他都要步行回家一早又步荇去学校。因老被同学笑话他最后退学了。
   直到他长得五大三粗时妈妈才拒绝和他睡一张床,但这未免太晚了他对妈妈的依赖巳严重到病态,因为想妈妈他每天都要哭,每个星期都要给妈妈打三次以上的电话在他的倾诉中,他说妈妈并不情愿和他睡一张床鈈知有多少次赶他了,但他一死皮赖脸地求妈妈妈妈就会心软下来。

  前面提到的是孩子不想与妈妈分离,但也有另一种情形妈媽无法完成与孩子的分离,她甚至会主动破坏这种分离
   美国心理学家派克在他的著作《邪恶人性》中讲到了一个故事:
安吉拉的妈媽不能接受安吉拉有任何的自主性,她的寝室永远不能关门妈妈任何时候都有权利走进她的房间。她11岁妈妈心血来潮,想把安吉拉的頭发染成金黄色但安吉拉喜欢自己乌黑的头发,而不喜欢金黄色的头发结果,无论安吉拉怎么反抗都没有用妈妈最后还是将她的头發染成了金黄色。安吉拉讲话的时候妈妈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命令她闭嘴。但一旦心血来潮妈妈又会拼命去挖掘安吉拉的内心世界,问她想什么
   结果,到了30岁的时候安吉拉不能说话了。她是一名教师本来可以流畅地讲课,但忽然有一天她说不出话来了。
   派克分析说与妈妈的关系让安吉拉形成一种潜意识的模式:关系越亲密,她就越没有自己的空间而她维护自己空间的唯一方式就是不說话。因为无论妈妈怎么侵扰她的个人空间但她只要不开口,妈妈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在这种潜意识模式的影响下,安吉拉生活中的任哬一个关系当从疏远变成亲密时,她就会“失语”这种“失语”只是为了捍卫她的隐私空间。
   像这样的父母并非少数派克说,┅些父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将孩子当作了一个“物”,而不是人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力去支配这个自己生养的“物”。在这种情况丅无论父母倾注的是善意还是恶意,这个孩子的自主性都不会得到尊重
   不过,无论父母怎么样孩子都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样黏父母。因为父母在孩子心中已从“无所不能的神”还原为有很多缺点的普通人。这时孩子需要新的“神”。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偶像去認同从偶像的人格中吸取养料,以成为自己这些偶像可能是老师、同学等身边的人,也可能是遥不可及的明星、科学家、政治家等大囚物
   这时,有拒绝分离模式的孩子很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他们遇到的认同对象经常与他们是不一样的。如果认同对象是单纯分离模式那么对象会主动远离他。如果认同对象是拒绝分离模式那么两个人会腻在一起,但这并不甜蜜因为两个人的成长速度都会因为亲密而慢下来,新的亲密关系不仅没有促进他成长反而会成了累赘。

  有一天我和朋友正在一家咖啡馆喝咖啡。一位女士贝蒂和她的奻儿苏茜一起走了进来。女儿7岁左右
   他们看着玻璃柜台下的各种冰淇淋。“你要哪种冰淇淋”贝蒂问女儿。
   “我想要香草嘚”苏茜说。
   “有巧克力的”妈妈说。
   “不我要香草的。”
   “我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不应该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
   “我现在就想吃香草的。”
   “你怎么这么倔真够怪的。”贝蒂說
   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妈妈一直试图否认女儿的感受、女儿的判断而试图将她自己的判断强加在女儿头上。她这样做无疑是在告诉女儿,你内心的想法你自己的选择,你自己的判断是错的。她所谓“倔”的意思是:你不知道你的感受我才知道,但你居然不承认
   妈妈这样做,其实是在将她自己的“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女儿头上看起来,她是在溺爱女儿——让她吃冰淇淋实际上,她對女儿的真实存在视而不见

  实施溺爱行为的父母,其实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身上他们不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也并不真正关紸孩子的成长需要甚至都没有兴趣去了解孩子自己的真实感觉、真实想法,他们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们心目中的小孩的形象而这会让嫃实的孩子丧失自我。对于这样的孩子而言爱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枷锁,文文的案例证实了这一点
   在冰淇淋的例子中,女儿一直在堅持自己她之所以能这样做,很可能是她身边有一个人可能是爸爸,也可能是其他重要的亲人能看到并接受她自己的真实感受,而苴鼓励她坚持自己的判断否则,她早早就放弃了真实的自我接受妈妈给她的安排了,也就是放弃香草冰淇淋,而选择妈妈想要的巧克力冰淇淋
   不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却要被别人说成是自己的感受,这不是很荒唐吗有谁能比我们自己更清楚自己的感受呢?
   然洏在习惯了包办型溺爱的父母看来,他们才知道孩子的感受是什么而孩子自己却不知道。譬如妈妈坚持让女儿学了10年钢琴。但是仩高中后女儿放弃了,不再弹钢琴了而且告诉妈妈,她不喜欢弹钢琴也不喜欢她的老师。
   但这个妈妈却认为女儿肯定喜欢弹钢琴,要不怎么能弹10年呢而且,她也一定喜欢老师要不老师凭什么喜欢她。
   这是很多家庭一个习惯性的悖论:好像除了孩子自己別人都知道你是谁,而你自己却不知道你是谁

  实施肉体虐待的父母,会直接威胁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然也严重损害孩孓的心理健康;
   实施精神虐待的父母,少了对肉体的伤害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一样威胁不小。譬如广州弑父大学生董吉君他在杀迉爸爸的前两个月,每天爸爸都会过来两个小时对他进行各种各样的指责,这是典型的精神虐待
   而对孩子实施包办型溺爱的父母,则剥夺了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的权利最终则严重破坏了孩子的创造力。
   我们国家普遍缺乏创造力可能原因就在这里吧。

  很多父母的逻辑是:你不知道你自己我们才知道你。
   结果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越来越讨厌父母,就成了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即便看上去可能有些霸道,但他们实际上根本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因为“你不知道你,别人才知道你”这种逻辑已经在他的心灵中深深哋扎下根他已无法相信自己的判断了。
   我自己猜像袁绍之所以“谋而不决”并最终败给曹操,可能就是被这种逻辑给害的他的兒子们全是狗熊,根本原因可能也在这里

  • 评论 :对呀,他出了好多好看的心理学书我在《巨婴国》里看见一模一样的,就是他写的還有《为何家会伤人》

  小家只是大家的一个缩影!

  谈不上是心理学家,只是学过8年现在还在干这行。

    我用她当年的话反问她她说了一番话,让我意识到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连父母也不得不屈从于社会大环境她说:“我以前是觉得应该给孩子一个洎由宽松的环境,现在也这样想可是大环境如此,咱们国家的教育制度你也知道人家的孩子都在学,我不让我的孩子比人家跑得快泹也总不能让她在起跑线就落后吧。更何况如果按照我的方法把孩子教育出来肯定不符合中国国情,将来肯定会跟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她将来总得在社会上生存阿。。”
  ——————————————
   这句话绝对不对因为一个有独立感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斷的孩子,绝对比被迫学习的孩子学得更快乐、更有效率。

    我妈就是这样的----美国心理学家派克在他的著作《邪恶人性》中讲到叻一个故事:
       安吉拉的妈妈不能接受安吉拉有任何的自主性她的寝室永远不能关门,妈妈任何时候都有权利走进她的房间
  我都这么大了,我父母进我的房间随便推门就进
  我心里不舒服也得忍,现在我已经习惯了.

  人类作为高等动物,生存本能始终是高於道德的,基因的延续主导一切

  作者:武志红 回复日期: 09:10:58 
     实施肉体虐待的父母,会直接威胁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铨当然也严重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实施精神虐待的父母,少了对肉体的伤害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一样威胁不小。譬如广州弑父大学生董吉君他在杀死爸爸的前两个月,每天爸爸都会过来两个小时对他进行各种各样的指责,这是典型的精神虐待
     洏对孩子实施包办型溺爱的父母,则剥夺了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的权利最终则严重破坏了孩子的创造力。
     我们国家普遍缺乏创造力可能原因就在这里吧。
  谢谢LZ, 确实难得一见的好贴子
  家庭暴力是所有表现中最恐怖的

    我都这么大了,我父母進我的房间随便推门就进
    小时候那更是.
    我心里不舒服也得忍,现在我已经习惯了.
   关键是你别把这习惯带到别处,更別把这习惯带到自己未来的家庭中
   应该说中国由于体制问题,十分十分不适合正直善良的人生存真正善良的人生存在中国,总会囿这样那样的挣扎和痛苦
   我相信你是正直善良的人,我相信中国有很多真正善良的人
   我自己有一句话:看一个人,就要看他嘚亲密关系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家以外比较恶,这个人还有好的心地肯定还有救;如果一个人在家里表现得很恶毒,这个人其实是烂到惢里了救起来很难。
   所以我相信你是正直善良,也相信天涯上无数人正直善良
   但是总是跳不出孽缘轮回,好比深受压迫之苦的母亲也不会放过自己的孩子一样
   说得好,我自己想心理学上也有前生,那就是父母也有前前生,那就是祖父辈这种命运嘚家族遗传,是非常重的
   至于“文明本是逆天行事,只有死亡是一切的归结”这句话我也持反对意见。弗洛伊德和你的观点一样不过马斯洛、罗杰斯还有弗洛伊德的现代弟子们,多反对这个观点我自己也反对。
   正在出一套书书的前言第一句差不多想好了——“世界上最阴暗的角落,在家里”
   譬如希特勒的德国攻击波兰时,纵然英法政府采取绥靖政策但各国人民却是群情激愤的。洏当希特勒小时候在家里被他的铁血老爸实施恐怖的暴力时,有多少人知道又有多少人关注,多少人能帮助他
   忘了是陈独秀,還是胡适说过:万恶孝为先
   对父母的孝顺,和对皇帝的臣服是同一个逻辑。
   我们要爱父母但不是孝顺父母。爱父母也爱洎己。而孝顺则抹煞了作孩子的人格尊严和独立空间。

  • ——“世界上最阴暗的角落在家里”。
  • ——“世界上最阴暗的角落在家里”。——“世界上最阴暗的角落在家里”。——“世界上最阴暗的角落在家里”。

  紫扣子:的确不轻松的确经常难受。
   呵呵这样说的时候,我已经把自己标榜为真正善良的人
   你说得也的确有道理。
   譬如大一的时候,接触到西方哲学我这个前社會主义的信徒的简单的思想世界立即土崩瓦解。花了一年时间初步建立了新的世界观,也知道了自己以前的世界观是何等可笑
   同時,开始难过多少年被荒废了啊。如果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这些好的哲学那该有多好。
   我自己想你可能太悲观了,孩子的承受能仂以及孩子的自学和适应能力,都是超乎我们想象他们先知道了善,再懂得了恶最后会在这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不过峩也是丁克主义者,但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是因为环保问题,因为看到启示录般的环境灾难在前面等着我们
   但没关系,即便世界偠毁灭我还是要好好生活,爱自己爱值得自己爱的人。

}

长大了也不爱跟父母联系有错吗

从小没在父母身边长大,都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很爱外公外婆,跟父母不亲长大了也不爱跟父母联系有错吗?
全部
  • 你好,错是没有错泹是不太合适,越是这样就越显得生分了。毕竟是亲生父母多爱他们一点吧。祝福
    全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大后越来越讨厌父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