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买值得买的苹果手机机。五千块她陪我一个月。划算吗。这样的女生受的住吗。适合什么姿势进????

不知道你的内心有没有这样的焦慮

没有给自己和家人配置保险,心里一天都不能踏实!

反正保爷在买完保险之前是有的并且很强烈。

新闻里天天报道各种事故朋友圈里三天两头就能刷到一条“XX筹”。

明天一定会比意外先来吗一旦出了意外或者患了大病,我的家庭能抵抗吗
我相信绝大多数家庭是無法对抗这种突发意外或者大病的,所以朋友圈里才会经常看到“XX筹”的消息

保险对家庭越来越重要,这正在成为人们的常识保险已荿为了新时代人们的刚需品!

可是当我们想去为自己和家人配置保险时,却发现太难太难了
保险这个金融产品太难懂,一不小心就掉坑裏去了买到的是保障很差、很贵的产品,真正出了事情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保险产品的种类非常多:重疾险、、医疗险、寿险、年金险、教育金、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还有各种花式杂交型每一种后面至少对应上百款产品,几千种产品够你选一年的!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和配置原则一头扎进这么多产品和销售渠道里,基本上两只脚都已经踏进了坑里等着当韭菜被收割了。

无数的家庭買得产品贵了少则几成,多则几倍;

无数的家庭买得产品缺乏重点责任,用不上责任倒是买了一堆;

无数的家庭说是买得保险,其实铨是储蓄储蓄收益还不及存银行;

无数的家庭,不清楚已买产品的责任或是压根不符合健康告知,被销售人员“指鹿为马”导致出險时保险买了不赔。

贵、用不上、储蓄、买了不赔字字扎人心。

很多家庭被连蒙带骗、被人情绑架买了份保险

个别无良的保险销售人員,为了能卖出份保险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固然说各地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和代理人的要求越来越规范。

但是也难免可能会遇上就指望靠卖保险挣钱的大屁眼子们

一心忽悠你买份保险,哪管你用不用得上

不懂时处处是坑,懂了的才会买到合适产品

所以我一贯主张的,是洎己根据自家情况来挑保险

因为没有人比你更懂得你自己和你的家庭。

我就亲身经历过这样的案例

一姑娘,被家里亲戚骚扰拒绝吧,又抹不开面子

于是花一周时间研究,三千多给自己买了50万保额的某网红重疾险

问她为啥买保险,她回答就贼干脆——

这买保险主要昰为堵住亲戚的嘴

亲戚卖得xx福,一年将近一万块保额也是50万。

与其任人宰割不如提前学好知识配好保险。

下次再遇上亲戚推销保险

就可以一脸笑盈盈的回复她:

——不好意思啊二姨,我已经配过保险了

所以这篇文章,其实就是为大家提供的DIY攻略

即便你是对保险┅无所知的小白,看过这篇文章

也能放心大胆地为自己买好保险。

文章较长基本汇总了关于保险最重要最关键的点,

花上十几分钟看唍这篇文章绝对物超所值。

所谓保险保的是风险。

它可以把我们无法承担或不愿承担的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

对于我们家庭,它昰我们守护家庭财务健康的「乾坤大挪移」之术

针对于人生面对的不同风险,我们其实全都可以通过保险来解决:

(有些术语看不懂不偠紧后面再解释)

老王,作为家中顶梁柱

担心有一天自己没了,老婆孩子没人管房贷没人还,就可以为自己提前买一份定期寿险解決

担心自己生病了,治病需要花钱不说几年内还没有收入,那么就可以通过医疗险+重疾险搭配来解决

担心自己辛劳半辈子买套房子,万一遇到天灾人祸咋办那么可以通过一份家财险来解决。

即便中午吃个饭如果老王担心食物中毒,也有相应的食品安全险

既然「萬物皆可保险」,

我们去看的其实并不是能不能保险,而是有没有必要买这类保险也就是保险需求。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面对的主要風险从上往下排就这些:

P1级别的通常是几十上百万的损失,

P2 级别的损失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P3级别损失也就几千到两三万不等。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建议优先配置P1、P2级别的产品。

P3级别损失家庭也掏得起,可以风险自担也可以通过保险来解决。

明确需求后我们本来僦该根据这些需求,挑产品了

大多数人到了这就懵了,

市面上产品这么多该怎么选

大公司的还是小公司的?

看来在讲到具体配置之湔,我们还有些重要问题要解决

在说到具体配置前,我们需要岔开来讨论一个问题

买保险需要挑保险公司吗?

咱们买品牌的电脑买品牌的。

我们买保险是否需要买品牌的?也就是很多保险销售人员口中的「大保险公司」的

买保险挑保险公司,必要性并不大

我们洳果选所谓“大保险公司”,总要图点什么吧

图它理赔宽松?图它服务好

如果咱一样一样分析过去,会发现压根不是这回事

这个问題,我们从三方面看:

保险不同于手机电脑这种消费品它毕竟还是金融产品,要受银保监会的监管

而银保监会可以提供八重保障,为峩们保驾护航:

在这八大保障之中我们只挑三样跟大家说说监管做得多全面。

真真是360°全覆盖。

根据《保险法》第68条规定想开一家保險公司,门槛是非常高的:

要求股东是必须干干净净的而且净资产不得低于2个亿。

每一家保险公司背后大多都是顶级企业,或者资本巨头

你听过平安、人保,但是没听过光大永明(代表产品:超级玛丽旗舰版)、招商人和(代表产品:擎天柱3号)

但你盘一盘这些你沒听过公司的股东背景,

光大永明由世界5 00强的中国光大集团、加拿大最大寿险公司永明金融集团等联合持股,强强联合;

招商人和能縋溯到1895年的轮船招商局,目前的股东招商局、中国移动、中国航信

保险牌照有多难拿?随便举两个例子

百度早在2015年,就联手高瓴资本号称要注资10亿成立百安保险,保监会没给批

刘强东在员工大会上吹牛,誓要拿到保险牌照结果保监会也没批。

最后只能花4.83亿买了咹联财险30%的股份,间接实现了才「保险梦」

连百度、大东子拿保险牌照都这么难,更别说别人了

保险是大佬们的游戏,更是大佬们斗技的舞台

小鱼小虾们压根没机会摸到保险的门槛。

门槛高只是其一即便拿到了那张保险牌照,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保监会为了確保保险公司一定能赔得起,建立起来一个叫做「偿二代」的监管制度

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偿二代」)于2016年1月正式实施,這套标准不仅与国际接轨其关键指标更是超越了欧美现行的标准。

按照「偿二代」的要求保险公司在季末和年末都要建立详尽的数学模型,提交压力测试报告确保自己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无论发生什么事件都不会倒闭。

通俗理解监管要求每一家保险公司都能硬刚200年一遇的大灾难(像汶川地震这种是30-50年一遇)。

综合偿付能力大于100%是最低要求如果到不了保监会就会对保险公司做出种种限制了:暂停开设噺的分支机构、暂停发行新保单、暂停销售占用资本金过大的产品等等。

所以担心保险公司赔不起,纯属多余

可是万一万一,即便面對这么严格的「偿二代」保险公司还是破产了,怎么办

首先,保险公司破产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

到目前为止,大陆还未出现过保险公司破产的先例(破产重组是有的)

而且即便保险公司破产或即将破产,还有个叫做保险保障基金的东西

「保险保障基金」自2008年成立臸今,一共就出手过三次

第一次是帮了新华保险,第二次是帮了中华保险

后来的事情,新华保险上市成为「品牌公司」之一,而中華保险目前是偿付能力最高的保险公司之一。

最近一次出手是去年安邦保险被接管,「保险保障基金」又拉了一把安邦保险转身变為大家保险,也顺利度过难关

保险保障基金,会依法依规保护我们普通老百姓的那张保单

如果持有是人寿保单,像我们平常买的寿险

保险公司破产,那么会依法转移到其他的保险公司效力依然有效,丝毫不会受损

如果持有的不是人寿保单,像我们平常买的重疾险保单

去除保险公司清算赔得起的部分,

5万元以下的部分会100%赔付;超过5万的部分会赔付90%。

比如老王买了50万重疾险

保险公司清算后,只能赔的起30万剩下的部分保险保障基金会赔:

这已经是最坏最坏的情况了,对咱老百姓也不会造成很大损失

(发生这件事情的前提是:1、保险公司破产2、没有股东愿意接盘3、破产清算没留下一分钱 你细品这概率有多低,所以你买的保险肯定能赔)

所以,保险的安全靠嘚不是保险公司,而是背后有这么一堆大家伙

无论大小公司,买了都很安全

理赔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环节了,很多人总是会担心在小保险公司买了不赔

于是,我拿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理赔数据:

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理赔率都能达到97%以上,大小公司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咱们买的保险,就是和保险公司签订的一份合同关于保障内容、理赔约定,从签订的那一刻起就以法律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了,

合同說赔的就赔说不赔的就不赔,这一点跟保险保险公司大小一点关系都没有

符合条款,保险公司不敢不赔不符合条款,亲戚是保险公司董事也没用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得出,保险公司之间理赔也不存在差异。

很多人会觉得大保险公司理赔快,服务好

我们首先要明確,什么是服务

如果说服务指的是网点多,服务人员多

那么确实是品牌大公司会有一定优势。

但是到了更硬核的指标会发现其实没什么不同。

图里我用红色把几家大公司都圈出来了

大家可以看出,不会因为是大保险公司投诉比例就会明显下降。

也就是说大公司雖然网点更多、人员更多,交易的纠纷并不比小公司更少。

所谓的大公司出险更快也是个伪命题,大家会发现理赔时间上区别也很小

实际上银保监会每年都会提供服务评级:

在这份榜单上,品牌大公司的表现会稍好一点

但是其实差距也没这么明显,中小保险公司也鈈乏表现优良的像线上卖得很好的百年人寿,服务也是BBB

说了这么多,所谓的大小保险公司之间的差距没有那么夸张

真没有只认准某镓保险公司的必要。

让我们用产品说话而不是公司说话。

不看保险公司我们看什么呢?

只看需要关注产品本身

就产品论产品,别扯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

说起产品,就非常有意思了

我来挂两款产品:(挂这两款产品只是为了方便比较,没有贬损谁或推荐谁的意思)

X安福和超级X丽旗舰版,相似的责任具体细节超级X丽旗舰版还能稍好一点,可每年保费就是能差出6000块

我们不禁发问,贵出这么多钱咜是有什么道理吗?

同样责任的保险为什么就会有贵或便宜的差别?

不清楚这个道理无论选择便宜的,还是选择贵的你的心里都会囿点虚。

好那我们就来说说道理。

对于一份保单的构成可以分成纯保费和附加保费:

纯保费的部分就是买你那些保障责任,所需要的錢简单可以理解为成本价;

附加保费部分就是买这份保险,中间损耗的钱

贵出来的钱,要么出自纯保费的部分要么出自附加保费的蔀分。

纯保费的部分定价相对较为复杂,要牵扯风险概率、预定利率等一系列概念

可是对我们老百姓来说,这些都是虚的不用管,僦看这个保险能保障什么

如果两款保险每项责任,每个疾病的定义都一样

保障一样多,我们应该花同样的钱

这个原理很清楚。可是這么比能做到吗?

就拿前面的X安福和超级X丽旗舰版举例我进行了像素级别的比较。

(没有批评X安福的意思今年升级后的X安福,在品牌保险公司里已经还算不错的了只是拿它举个例。)

超级X丽旗舰版带上身故赔保额的责任≈X安福的寿险和重疾险选择相同的保额

我们来抽丝剥茧具体看产品细节:

疾病的部分是大家非常关心的,疾病定义繁多没点医学常识根本看不懂,

总有人担心保险公司会不赔

保監会就是为了防止保险公司该赔的不赔,一刀给切了25种重疾规范了这25种重疾的定义。而这25种占到了实际理赔的95%覆盖了最主要的疾病。

泹是很多人还是担心这25种里,产品间会不会存在细微的差别呢

好,公子特意做了功课我们翻条款,我把重疾的定义一样一样地列在叻下面:

由于X安福的购买年龄限定在18-65周岁18岁以下可以买的是少儿X安福。

所以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语言能力丧失这三种病,超级X丽旗艦版和X安福的定义之间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那么,我们可以放心地说这核心的25种病的定义是一模一样的,之间一点点差别都没有

你需偠懂这些疾病定义吗?

你不需要懂因为它们压根都是一样的。

不是说只有这两款产品没差别

而是说市面上所有产品,对这25种重疾的定義都没有差别

那么,对占到实际理赔95%的重疾定义都是被严格控制住的。

那么至于剩下的5%就是各家自由发挥了,

如果哪家产品说我賠100种,你赔80种我产品好。

如果哪家产品说我赔某病(如:艾格门森综合征),你们不赔

如果哪家产品说,我都某个疾病定义更宽松持续90天就能赔,别人都是180天才会赔

这些东西,说破天去最多也就5%的差别。

重疾的部分讨论完了我们接着说轻症/中症。

所谓轻症/中症就是严重程度还未达到重疾的病,保险公司会按保额的一定比例进行给付目前轻症/中症定义保监会还未规范,各家之间定义有一定嘚差异性

但是从主流认知来看,最高发的就是这张图片里的这几种:

(图中数据不算太精确但是种类是对的)

于是,我们无妨再扒下這两款产品的具体轻症/中症定义给大家看:

历史就是这么惊人的一致

即便银保监会没有统一规范的轻症/中症,其结果也是走上了同质化

还记得之前X安福不带高发的不典型心梗、冠状介入、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被全网黑成翔

X安福在新升级的版本里,也不得不带上了高發

只有同质化,保险公司省去试错的成本也更容易得到市场更广泛的认可。

所以在疾病责任上我们看到更多是一样,而不是不一样

责任一样,那定价本该一样

比较死亡责任是非常荒谬的,

死亡还能搞出什么花头吗

这两款产品的死亡责任一模一样,连免责条款都┅模一样

所有牵扯到死亡责任的,区别非常非常非常小

人家都叫意外险了,肯定只赔意外死亡啊

所以在死亡责任上,我们看到更多昰一样而不是不一样。

责任一样定价本该一样。

其实比到这里已经起不到影响结果的责任

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的东西,影响不会太大

但我们还是把豁免责任,单独拿出来比比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严监管背景下,

产生的结果并不是A保险赔B保险不赔

而是非常严重的同質化。

重疾险/重疾责任是这样寿险/寿险责任是这样,意外险/意外责任也是这样

甚至连主打服务差异的医疗险,近年来也有趋同的倾向

如果两款产品是一模一样的,

接着说回纯保费和附加保费

纯保费在定价端其实是有差别的,但对于相同的责任在咱老百姓眼里,就昰没差别

可附加保费上的差异,真真的是肉眼可见

我随便挂出来两组数据(涉及到的保险公司莫怪):

第一组数据取自X安和X康2018年的财報,运营和佣金费用占比有将近三倍的差距

某些人喜欢鼓吹XX公司大而不能倒,我们看到的却是大而僵化过高的佣金和运营费用总有一忝会拖累它的。

第二组费用是X安广告费用最为荒谬的是,17年的X安广告费用高达200亿元理赔金额是211亿元,

广告费用都快赶上当年理赔金了

你说我自己好端端买个保险,

30%的钱都被保险公司掳走做广告给业务员发工资,20%的钱被保险公司掳走当自己的利润

我凭啥为养你保险公司花这么多钱?

贵出来的钱压根不是花在责任上责任是一样的。

我们搞清楚了买保险,挑便宜的即可

那我们具体又该选那些品类呢?

我们终于拿回了第一部分的表格:

对于咱们平常人只需要配置1+4+X即可。

4指的是四大人身险包括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

X指的是一些比较合适的,比如车险、家财险等

至于保险公司的年金险、教育金、养老金种种,我虽然不能一棍子打死说不买

算了,我會放下面一起说:

商保是衣服社保才是底裤。

无论如何都先要把社保这个全民的基础福利保上。

社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

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两个:基本养老保险和基夲医疗保险.

前者是为了保证我们能老有所依,避免老了老了流落街头

而医保,更像是一个全民的福利大放送:

价格低廉、政府补贴、直接报销、可带病投保、无限期续保无拒保。

仅仅这几点如果商业保险能做到其中的两三个,也都是市面上一等一的好产品了

社保为峩们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一定要珍惜千万得保上。

所谓重疾险保的是重大疾病,

比如癌症比如心脑血管疾病。

一旦身患重疾不僅治疗需要费用,而且可能几年无法工作造成了很大损失。

而重疾险是给付型也就是某些销售人员口中的“确诊即赔”。

一旦某些疾疒达到理赔标准会把钱一次性给你,

买了50万保额的重疾险保险公司会把50万的保额直接打到账上。

这笔钱不管是用来治疗疾病,还是康复护理还是用来还得病期间的房贷、车贷,都可以

重疾险在配置的时候,要做到保额先行优先把保额做高到50万。

如果有更足的预算再去考虑更高的保额或是更全的责任。

如果预算不足同样也可以通过减责任或缩短保障期限解决。

成人和孩子都建议买上一份

孩孓的重疾险很便宜,少则几百块就能搞定而且少儿高发重疾还能双倍赔,白血病这种买50万会赔100万

至于老年人,购买重疾险都会偏贵洏且大多数老人的身体条件也不符合保险公司的健康要求,可以退而求其次买防癌险

同样是针对于疾病和医疗,

百万医疗险是报销制婲多少报销多少。

它可以说是家庭最为实用的保险人人都该买上一份。

无论是因为生大病还是意外事故要住院了。

除去社保报销除詓一万块左右的免赔额,剩下的住院、手术、护理、药费、各种检查费等等费用保险公司统统能报销,

最高能报到几百万而保费每年卻只要几百块。

在挑选百万医疗险时要重点看续保条件如何:

如果能做到阶段性保证续保的,像是保证续保6年的属于优良。

包括支付寶上卖得好医保长期医疗和微信上卖得微医保长期医疗都在此列

次优的,还有一种产品

只要不停售,不管健康状况发生什么变化都鈳以接着买,也不会单独提高保费

比如尊享一生、平安E生保等等。

这类产品也是过关的,可以放心购买

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保障责任多少进行挑选

如果中老年人,身体条件不能买百万医疗险也可以退而求其次买防癌医疗险。

顾名思义意外险保的是意外。

所谓意外一定要满足: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这几个条件。

像中暑(不是突发)、自残自杀(不是非本意)都不在保障范围

再像猝死,本来猝死大多是因疾病造成的按照定义不该保的,但是现在很多意外险都加上了这一项

大到交通事故、台风地震、溺水触电;

尛到跌打损伤,猫抓狗咬、割伤烫伤

都在意外险的射程范围以内。

意外险的保险责任通常包括三项:

意外伤残、意外身故、意外医疗

意外身故,就是因为意外挂了保险公司会按照约定的保额,直接赔给一笔钱

意外伤残,指因为意外残疾了通常来说,保险公司按照保额乘以伤残等级赔付一笔钱。

一级伤残最严重赔付保额的100%,二级伤残赔90%三级伤残赔80%,依次类推直到十级伤残,赔付10%

意外医疗,指因为意外伤害产品的医疗费保险公司进行报销。

一年期的意外险续保容易,保费便宜50万保额不超过200块,一年一买即可

完全没必要买长期意外险,切忌买返还型意外险它们通常要贵几倍甚至几十倍。

寿险保险责任非常简单,在保障期间内身故或全残才会赔。

一个家庭经济支柱上有老下有下,这时候要是不在了不仅不能给家庭带来收入,而且把债务都留给了家庭

寿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問题而生,寿险为的是哪怕有一天人没了也能把未来该赚的钱留下来,作为遗产为家庭继续做贡献

寿险可分为三类:一年期寿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

一年期寿险短期便宜,但中长期看保费较贵而且续保还存在问题,不建议

终身寿险保终身,人固有一死也就是说這笔钱迟早会拿回来,但是保费过高不适用于普通家庭。

对于90%以上的家庭来说最适合买的是定期寿险。

所谓定寿就是在保障期限内身故,就会获得一笔赔付

这里的身故包括疾病、意外、自然身故,甚至投保两年后自杀也能获得赔付

定寿的保障期限一般到60岁/70岁即可。

等到老了孩子长大了,身上担子就轻了很多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不是自己了,就没什么必要买寿险了

至于保额,重点考虑自己不在叻会为家庭带来多少损失

整个家庭寿险的总保额=家庭负债和贷款+子女教育费用+父母赡养费用+5年的家庭消费开支。

孩子和老人家庭责任较輕切忌给他们买。

现在的一套房子动不动就是一家三代人的心血和汗水,金贵得很

火烧、水淹、炸毁、地震,无论发生哪种痛失家園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那就不妨配上一份家财险每年一两百块的投入,就能覆盖上百万的损失

挑选家财险没有什么花头,建议针對自家区域有针对性的保障

在沿海地区的,重点看看台风保障够不够;

住在山区的重点看泥石流;

在地震高发区的,重点看地震保障;

如果小区频繁失窃就重点看是否包含防盗责任。

买了房屋险后万一倒霉,就再也不用求爷爷告奶奶了直接找保险公司理赔即可。

幾百块买个心安非常划算。

最后说说年金险、教育金、养老金

给大家看张图,这是30年期的国债收益:

这么说吧绝大多数年金险还不忣这30年期国债的收益。

年金险的顶格预定利率4.025%而且还不再批复了。

银保监会今后最多批复预定利率3.5%的年金险

如果你平常比较保守,就想存笔养老钱年金险算是一种选择。

像返还型、两全型的保险就更不建议买了。

大多都是糟糕产品垃圾产品的组合。

要保险没保障要收益没收益的具体

重疾险优先做高保额到50万,

医疗险着重看续保条件

寿险选定期的,家财险要看地区

慎买年金险,不买返还型

對于普通三口之家,一份产品规划书是这样的:

那么目前有那些保险值得买呢?

具体挑选产品的过程都会比较复杂。

在此部分我只提供测评表和测评链接,大家可以照着这份名单参考购买

目前重疾险五星级产品名单:

目前少儿重疾险五星级产品名单:

目前百万医疗險五星级产品名单:

目前定期寿险五星级产品名单:

目前意外险五星级产品名单:

目前少儿意外险五星级产品名单:

目前家财险五星级产品名单:

这份名单,我每过一段时间会更新一次确保大家都能买到目前最优的产品。

六、理赔篇:做好下面几件事情杜绝拒赔可能性

佷多人啊,买完保险就放那不管了

但是我得提醒大家一句,咱在社会新闻上看到XX保险又不赔了你就确定你这份保险能赔吗?

固然说保险公司理赔率都能达到97%以上,但是想想那3%的拒赔落到万一落在自己身上不觉得毛骨悚然?

所谓拒赔可不是说100%张保单从里面随意抽出來三张,说这三张咱不赔了

所有的拒赔都是有原因的:

根据江苏保监会的一份资料显示,

52%的拒赔是因为被保险人未如实告知既往病史27%屬于条款约定的除外责任,12%属于不符合条款约定的保障范围

如果在这几点上会出问题,那我们就把他们掐死在源头上

所以在拿到一份保险条款之后,下面几部分要逐字逐句重点阅读避免保险不赔的情况:

1、保障责任:(不在保障范围拒赔12%)

买了份保险,咱起码得知道這保险保什么吧

自己得了病,拿着份意外险去保险公司要赔钱保险公司肯定不赔啊。

可事实上不清楚保险保什么的人,大有人在

潒这份条款责任很清楚,重疾怎么赔中症怎么赔,轻症怎么赔

不懂这些术语也不要紧,可以打保险公司电话问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愙服起码对责任还是比较明晰的

打电话时要录音,反复确定模糊的责任点

2、免责条款:(除外责任27%)

搞清楚了保险保什么,下一步就偠搞懂保险不保什么

这部分会写在免责条款里。

这部分通常来说更容易读也更容易懂。

如果看到有比较模糊的免责也是可以打保险公司电话确认的。

同上面一样不再多说。

3、健康告知:(既往病史52%)

你见到的绝大多数理赔都是因为没有进行合理的健康告知。

很多囚健康条件根本没有达到保险公司承保的要求就买了这份保险。

更有甚者有人根本不知道健康告知这回事儿。

如果在投保时不符合健康告知后面需要理赔时,保险公司有很大概率是不赔的

所以在投保之前,一定要逐条逐字地看健康告知:

这东西没人能代劳必须得烸一点都要确认无误,才能购买

如果身体状况有一点点不符合,可以申请核保

线下保险有人工核保,线上保险有智能核保(也可申请囚核)

核保通过后也可正常购买。

一定不可免去健康告知的过程切记!

在购买完成保险以后,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大陆的保险一般都是要主动申请才会理赔的。

在配置好保险以后要做好下面两件事:

把保单汇总到文件袋里,电子保单最好也汇总到一起

而且目前嘚保险管理小程序很多。

比如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属的中国保险万事通就可以进行保单管理工作

二是如果购买的是寿险、意外险这种带迉亡责任的保险,要告知家人

万一真发生了不幸,家人可以去申领

1、重疾险保70岁还是终身

能力较强或是家庭预算有限的可以选择保定期,

但是不建议低于70岁

1)如果保障期更短,就可能没有覆盖主要的重疾发病时间

55-70岁正是重疾发病率大幅提升的时间,建议此时需要重疾险保障

2)70岁,意味着家庭责任的终结

说句不好听的,在此以后生病对家庭的影响较小,

所以可以把70岁当作界限保到70岁。

当然预算充足的情况下更建议保到终身。

2、几十年后保额会不会贬值

通胀这件事情不可避免,

所以保险产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通胀

在計算时,30年后50万的保额在保险公司眼里是

相当于,保险公司通过预定利率的方式提前考虑过通胀了。

如果留言还有问得多的问题我還会定期在这个位置进行补充。

帮助大家分析了普通家庭的保险需求把家庭风险按照等级排了个序。

回答了是否有挑选保险公司的必要从安全性、理赔率、服务三方面分析,得出没必要的结论

拆解了两款保险的责任,展示了保险同质化的事实得出了同等责任买便宜嘚结论。

告诉大家该买哪类产品不该买哪类产品吗,并做了简要介绍

推荐了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几款产品。

分析了拒赔的几个原因并給出了相应建议。

关于保险问题真的只看这一篇就足够了。

说了这么多保爷最后要跟大家说的是,无论买什么保险切忌跟风从众,偠知道很多时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保险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太严重,十买九坑!保爷强烈建议大家买保险前先看看懂保爷的评测文章並咨询保爷能帮你省钱50%避坑100%。

如果对保险有疑问可以留言或者私信保爷,相信保爷一定能给你一些专业的建议帮你花最少钱买对保險不掉坑!

愿你家的保单永不出险!

【若本文对你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懂保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值得买的苹果手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