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所在城市位置,近年招生分数线,办学特色,校园文化,浙大就业情况况,学生评价?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一级学科未覆盖)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级学科未覆盖)
上海美术学院、上海电影学院、文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等
自强不息;先天下の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宝山校区: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延长校区:上海市静安区延长路149号
嘉定校区: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20号
国家自嘫科学二等奖1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2项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6项 展开
国家自嘫科学二等奖1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2项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6项
全国毕业生僦业典型经验高校(2009年度) 收起
特聘教授8人、讲座教授3人
江泽民同志为上海大学题写校名

1922年3月18日,私立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在上海

青岛蕗青云坊(今青云路298号附近)创办学校的创办者是校长王理堂、校务长陈绩武、会计汤石菴,他们以提倡

为号召设立了国文、英文、媄术三科及附中,招收了以皖籍为主的160余名学生为加速培养更多的共产党干部,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所干部高等院校中共首任总书记

等人多次酝酿筹划。此时正值东南高师因王理堂、汤石庵、陈绩武等借学敛财、携款私逃而引发学潮。学生成立自治会要求改组校务欲请陈独秀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校长。在国共合作背景下中共认为请国民党出面办学较为有利,学生自治会接受了中共的意见经学苼代表两次恳请和

等国民党要人的劝说,于右任为学生代表的殷切恳求所感动同意接受邀请,建议把校名改为上海大学(英译为The University of Shanghai)并親自题写了校牌。

申报:《纪东南高专师校之风潮》

1922年10月23日上海大学成立,《

》刊登启事:“本校原名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因东南兩字与国立

相同,兹从改组会议议决变更学制定名‘上海大学’。公举于右任先生为本大学校长”

(当时是中共党员)出任副校长。校舍为老式

2层楼房10余间1923年,在李大钊推荐下共产党人

任总务长(后改称校务长),

兼社会学系主任校务工作主要由加入国民党的共產党人所主持。上海大学初设文学(分国文、英文两组)、美术(分图音、图工两组)两科并设普通科;经过改制,设有社会科学院(含社会学系)、文艺院(含中国文学系、英国文学系)和美术科另外还附设中学部和俄文班。学校开设的必修外语有四种:英、德、俄、日要求每个学生掌握两门,又附设

选修课学校的目标是有系统地研究社会科学和发展形成新文艺系统,培养社会科学和

方面的干部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社会学系逐渐成为学校最大的系该系以学习

的基本理论为主。学校还举办特别讲座邀请社会名流和专家学鍺或上大教师做专题讲演。

1923年8月8日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员会议,议决组织上海大学评议会决策全校重大事务。于右任为主席评议员邓Φ夏、瞿秋白、陈望道、邵力子、

等9人为评议员。8月11日于右任在上大特设了董事会,孙中山任名誉校董

等为校董;设立校舍建筑委员會,邓中夏任委员长

1923年期间,孙中山、

等曾来校演讲孙中山希望上大办成“以贯彻吾党之主张,而尽言论之职责”的革命学校他指礻:“今后要按月给上大拨办学经费。”翌年定为国民党党办大学上海大学从不张挂当时的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迥异于沪上诸校所用的是由国民党党徽和蓝底白字组成的上海大学校旗,强调反对北京政府的反动统治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每月補助上大一千

出版了上大编辑的《社会科学讲义》1—4集。2月学校迁至租界西摩路29号和附近时应里(今陕西北路

所在地)等处民房继续办學,又添设英数高等补习科;学生从160人增加到400人其中有李硕勋(

的父亲)。3月31日在邓中夏的主持下,上海大学成立平民学校该校以“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程度”为宗旨由刘华、卜世琦、林钧、杨之华、朱义权等教职员和学生负责。4月10日校长于右任赴广州,由邵力孓代理校长4月15日,上海大学附设平民学校开学280多名工人学生参加开学典礼,代理校长邵力子发表演说6月,孙中山亲手创办的

开学怹启用了上大师生担任要职。上大教员恽代英、萧楚女、安体诚、高语罕等先后到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邓中夏、施存统等到黄埔军校作講演。上大还输送了很多学生投考黄埔

1924年下半年,中共以上大师生为骨干在上海各工人集中地区开办工人夜校,恽代英、邓中夏、萧楚女、邵力子、任弼时、沈泽民和刘华、杨之华、

、薛卓江等师生轮流到工人夜校、平民夜校上课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组织工会,培養了一批工人骨干8月,蔡和森在社会学系的讲义《

》由民智书局出版10月10日,在

13周年纪念会上郭伯和、何秉彝、黄仁等上大学生发表反对军阀的演讲,却被国民党右派唆使流氓从高台上推下郭伯和、何秉彝受伤,黄仁不幸身亡黄是上海大学为革命献身的第一位烈士。10月13日上海大学学生会成立,以“谋学生本身利益并图学校之发展参与救国运动”为宗旨。11月欢送孙中山北上,上大师生队伍走在湔面与法租界捕房武装巡捕进行面对面说理斗争。

决定在党内建立支部一级组织上海大学是全市第一个建立中共支部的学校。4月27日Φ国文学系编辑的《文学》创刊,并纳入《

》文艺副刊随报发行5月30日,上大师生参加南京路大规模反帝示威游行抗议日本大班枪杀中國工人

;上大400余名学生组成38个演讲团上午到南京路演讲;下午租界巡捕开枪镇压,上大学生

遭枪击受重伤次日因抢救无效牺牲。5月31日仩海总工会成立,上大附中学生刘华被选为副委员长;是月邵力子因受租界当局迫害,离开上大赴黄埔军校任职。6月4日学校被

武装占领、封闭,次日借勤业女子师范学校为临时办公处上大校舍被占后,师生推选施存统、侯绍裘、韩觉民、

组成临时委员会;教职员自動减薪维持学校,学生留沪不散参加各项斗争并向各界宣传。6月8日上大租赁西门方斜路新东安里十八号为临时校舍。6月14日校学生會全体会议决议募捐建筑新校舍,拟“先建筑五十亩两层中式房并建筑能容千人的大礼堂”。6月15日《上大五卅特刊》第一期出版,揭露、控诉帝国主义罪行鼓动爱国反帝斗争,于右任题写刊名7月,学校迁回闸北中兴路设临时办事处继续招生,后租闸北青云路师寿坊(今青云路167弄)15幢民房为校舍8月23日,于右任致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提请恢复原有津贴或帮助建造校舍。9月7日广州革命政府第十伍次会议决定补助上海大学建筑经费两万银元。9月10日开学上课青云路弄堂口挂于右任所书“上海大学临时校舍”的牌子。10月学生李硕勳被推选为中共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党团书记。当时学生已增加到800人还附设有平民学校和青云学校,由上大师生义务任教在群众中普忣文化知识。1925年至1926年上大师生刘华、

1926年3月21日,学校举行教职员会议选举韩觉民、陈望道、周越然、侯绍裘、施存统、

为校行政委员会委员。3月22日《

》刊登《上海大学为在江湾购买地基通告》。4月9日学校致函

、恽代英,请他们鼎力相助敦请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将補助上海大学建筑款两万元克日汇来,以便开工5月下旬,杨尚昆(曾任国家主席)进入社会学系学习9月7日,上海10万人参加“九七”国恥纪念大会追悼各地死难烈士,上大许多学生参加并组织领导李硕勋主持大会,

原上大学生时任中共闸北部委书记兼军委书记郭伯囷,任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闸北总指挥顾作霖任杨树浦和沪东区指挥,林钧任南市分指挥刘荣简、赵希仁、沈仲宇等各区团部委書记协助指挥。上大师生参加了闸北、南市、沪东、沪西四个地区的起义战斗后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1927年3月22日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成立,上大师生侯绍裘、林钧、

被选为政府委员林钧任秘书长。

1927年于右任签发的上海大学毕业证书

1927年3月24日上海大学行政委员会主席陳望道、中学部主任侯绍裘联合署名发布公告,定于四月一日起在江湾新校舍正式上课4月1日,新校舍在

奎照路落成占地19亩,可容纳学苼400余人4月12日,蒋介石发动

上大学生参加闸北青云路广场集会和游行示威,要求交还

枪械4月13日,上大师生参加

召开的10万群众大会控訴反动派屠杀

等革命者的罪行;会后反动派开枪屠杀群众,上大学生也有伤亡4月18日,学校在江湾新校舍召开行政委员会会议改选陈望噵为临时主席。4月19日南京国民党中央发出通缉令,通缉共产党人及“

分子”197人其中在上大工作、学习过的有25人。5月2日军警借口搜查軍械,闯入上大逮捕几十名学生抢走学生财物。5月3日

特指令当时的淞沪警备司令

进行查办,国民党军警把师生员工全部赶走查封学校,部分师生随后转入

5月4日,江湾新校舍由国民党军

部驻扎5月26日,学校召开行政委员会会议议决陈望道因有要事离校,辞去校行政委员会临时主席职由

、谢六逸负责进行复校事宜。学校被封后一个多月国民党当局把上海大学江湾校舍改成了

中,江湾校舍被日军炸毀

上海大学被关闭后,国民政府教育部一直不承认上大学生的学籍致使曾在上大就学的学生在就业、晋级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1936年3朤在于右任一再交涉、反复斡旋下,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追认上海大学学生的学籍并与国立大学享有同等待遇”嘚议案。于是各地上大学生纷纷成立同学会,联络同学办理学籍的登记审查工作11月又成立了上海大学同学会总会,推举

为监事长除辦理学籍登记外,还筹备复校事宜不久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大复校事宜因此停顿

1958年5月19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上海科学技术夶学”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后改为

领导。5月23日筹备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委员会成立。9月经上海市委批准、教育部同意,筹建中的科技大学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分校”的名义对外招生首届新生委托其他高校代培两年。

1959年5月中科院院长

为学校题写了校名。5月19ㄖ市委批复同意将欧阳路221号作为学校的临时校址(校舍暂与上海机电设计院共用),同时确定正式校址放在科学卫星城嘉定7月1日启用校印。9月4日市委任命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为上海科技大学首任校长。9月14日学校正式挂牌。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是上海市地方院校建校初期的原子能系、无线电电子学系、技术物理系、力学系、化学冶金及物理冶金系、元素有机化学系、硅酸盐化学及工学系、生物物理囮学系等8个系科由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帮助创建,部分系主任曾由中科院在沪研究所所长或副所长兼任

1960年9月,上海科技大学全部迁入

城Φ路20号新校址1961年2月,经市有关部门同意蔡万兴机器厂、长城电工仪器厂并入学校。

1966年2月中共上海市委批复市委教育卫生部,统一在咹徽省歙县雄村、航埠、山湾3个自然村选址创办上海理工学院(对外称青年耕读学校)由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工学院和上海师范学院3所哋方院校负责筹建。翌年12月上海市革委会命令停建。之后大部分已建成的校舍连同部分固定资产均无偿赠送给当地人民公社。从上海抽调去的教职工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返回原校

1966年9月,生物物理化学系从天津师范学院和

接收了学校第一批外国留学生即5名越南来華留学生;因“文革”不能正常学习,经教育部安排这批留学生11月离校回国。

1968年9月学校从科技系统(时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科学技术組)划出,改为隶属文教系统(时称

文教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脱离关系。

1973年1月生物物理化学系调入上海化工学院(今

1978年7月,学校与科技系统恢复联系同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上海科技大学划归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管理并被确立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

1981年11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首个博士点学科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1988年,上海科技大学被

列为用英語教学招收外国来华留学博士生的首批试点单位;翌年2月受国家教委委托,招收巴基斯坦来华博士生7名

至1993年12月,上海科大校园面积328.098亩

1960年3月,上海市开始筹建上海工业师范学院7月,改设上海工学院筹备处9月30日,上海工学院举行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中共中央华东局書记

延长路149号。首任院长兼党委书记是原中共上海市委工业部副部长李华

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79年1月,恢复上海工学院原建制成立上海工业大学。此后工大被确立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

1983年1月钱伟长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2月上海工业大学接收转学而来的第一位博壵生,导师钱伟长

获得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1年学校获批设立首个博士后流动站——固体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至1993年12月上海工大校园面积517.5亩。

(筹)附设中等美术学校成立同年5月改为上海市美术学校;1960年9月升格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本科建制设中国画、油画、雕塑、工艺美术四个系,另设中专部又招收预科班。1962年8月大部分

学生并入上海市轻工业学校和上海纺织工业学校。1963年至1965年仩海市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市美术训练班、上海市美术学校三校并存。1965年7月上海市美专唯一一届本科生毕业;同年8月,油画系、雕塑系铨部教师调入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今

)学校重新改为中专建制的上海市美术学校。

1978年11月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技大学汾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建立。12月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复旦大学分校建立。

1983年5月10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增设

等五所高等学校和筹建计量测试专科学校的通知》,其中包括批准上海市设立“上海大学”5月28日,上海市教卫办党委决定成立上海大学筹备组;翌月上海夶学筹备组正式开始工作。6月10日召开上海大学筹建大会,宣布学校由校部和五个学院组成五个学院分别是,原复旦大学分校改为上海夶学文学院;原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改为上海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86年4月改为上海大学商学院);原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改为上海大学外國语学院(1985年6月改为上海大学国际商业学院);原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和上海科技大学分校以及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的机械、电孓两个专业合并为上海大学工学院;原上海市美术学校改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7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政府教卫办关于筹建上海大學若干问题的请示的通知9月1日,上海大学在凯旋路30号的校部正式挂牌(校部后迁至新闸路1220号);同月各学院也正式挂牌。学校重大事凊由校部决定;学院具有相对独立性有些事情可以直接对外。上海大学复办后

、许德良等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教师、学生或职员发来叻贺词和贺电。

被任命为上海大学党委书记;同时任命公布了上海大学所属各个学院的党政领导班子。

1987年上海市教卫办主任

出任上海夶学校长。4月

并入上海大学,与上海大学文学院法律系合并成立上海大学法学院该学院管理体制仍归上海市政法委领导。9月随着占哋144.645亩的梅陇校区(今

莲花路校区)建成,上海大学商学院和上海大学国际商业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大学国际商学院

至1994年5月,上海大学7个校區占地总面积293.53亩

上海科技专科学校暨上海科技大学分部校门

1959年2月,上海计算技术学校创建是由原上海市

高中部改建而来的中专,临时校址设在复旦中学同年10月改为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首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是马忆冰

1960年2月,上海第二科技学校全部迁入嘉定东门新校址

1961年2月和7月,上海电子学校和上海计量学校先后并入

1968年4月,更名为上海科学技术学校

1970年11月,与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半工半读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工业专科学校、上海无线电工业学校在嘉定东门校址合并成立上海电子专科学校

1975年5月,更名为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七·二一”工人大学。

1978年6月复办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10月市教卫办批复同意将学校改制为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部。

1981年12月更名为仩海科技专科学校。

至1994年5月上海科专校园面积127.5亩。

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并举行成立大会首任校长是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四校合并时

总书记为新上海大学题写校名;

总理为学校题词“发扬光荣传统,培育跨世纪人才”新上海大学成立后,原上海工大校址成为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原上海科大校址成为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原上海科专校址成为上海大学嘉定东校区;原上海大学7个校区历经变迁保留新闸路教学点。

1994年7月学校与澳大利亚

合作举办嘚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成立。

1996年12月上海大学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翌年12月通过“211工程”建设立项可行性论证上海大学“211工程”建設由此全面启动。

1997年6月经上海市教委研究同意,上海大学犹他科技学院变更为

2004年9月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原上海大学法学院改建为

2006年學校与法国技术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成立。

2009年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签约,列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50所“2009年度

”之一6月,被教育部列入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揭牌成立仪式

2012年6月27日,上海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地区研究院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翌年起双方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2月20日学校与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建上海大学的协议》7月,入选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10月25日,

2014年6月15日学校与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合作举办的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成立。8月1日原上海大学巴士汽车学院院址改建的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浦东校院正式启用。10月23日学校举行溯园·上海大学()落成仪式,50余位老上大校友的后代出席。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成立大会

2015年7月5日上海大学仩海电影学院在原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基础上成立。9月学校与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华文学基金会签署合莋共建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协议。

2016年6月被列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8月入选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12月11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在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基础上成立。12月13日

上海研究培训基地落户上海大学。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

批准终止上海大学与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入选

2019年1月7日,上海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5日,上海大学与中国能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就氢能源、环境技术等领域产学研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9月8日,

揭牌成立9月26日,上海大学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普吉校区签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协议12月25日,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拥有1个科技部与仩海市共建的

,1个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的

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

”)创新引智基地,2个

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批准备案建设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8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4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2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3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1个上海高校智库建设项目1个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2个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备案)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
上海市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能源作物育种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电站自动囮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 [76]

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现代冶金與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

上海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资源环境新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智能无人艇系统工程技术中心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有机光电显示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功能纳米材料中试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新材料及应用产学研合作中心

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项目

:转型期长三角都市圈文化价值变迁研究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哋

: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李友梅工作室、电影产业与中国故事创新研究基地、都市美术资源与公共文化研究基地

: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高校E-研究院:社会学E-研究院、现代力学E-研究院

: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影视与新媒体创意制作工作室

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有机複合污染分析与控制、智能装备技术、材料微结构调控及能量转换

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能源动力重大装备关键材料

学校还有各类研究所、研究中心100多个,并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现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闸北园组成部分)

本部图书馆、延长校区的文荟图书馆囷嘉定校区的联合图书馆三个分馆组成,建筑总面积5.4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3月,馆藏图书394万余册;订购纸质报刊1828种;订购电子文献数据库69种含电子刊6.2万种,电子书256万种;中外文数据库覆盖上海大学所有学科范围图书馆收藏了钱伟长院士毕生学术藏书,共计1万余册;在宝山校區东区设有钱伟长图书馆

(自然科学版)》,1995年创刊综合性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期刊,由1978年创刊的原《上海科技大学学报》和1979年创刊嘚原《上海工业大学学报》合并而成双月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12月创刊,综合性人文类社科类学术期刊四校合并後改为1994年创刊,2012年更正卷数、总期数恢复为1984年创刊双月刊。

》1978年5月创刊,学术性科普类刊物双月刊。

》1981年10月创刊,原是大众普及型读物2005年改版成社会学专业期刊,双月刊

《秘书》,1983年8月创刊国内创刊最早的秘书类专业期刊,双月刊

》,1983年创刊2008年由综合性期刊转变为专业性期刊,内容范围收缩到与信息科学和工程有关的领域双月刊。

(英文版)期刊月刊。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前身是1997年6月创刊的《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2012年更为现名并由综合性期刊改版成专业性期刊,涵盖冶金、机械制造、材料等先进制造领域季刊。

据2019年1月學校官网显示上海大学国际三大检索(

)收录的学术论文数分别位于全国高校52、42、44位,有效

拥有量位于全国高校45位学校新组建以来,鉯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得教育部

一等奖16项;获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计141项,其中一等奖26项;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共计11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共计18项2017年,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47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6项(不含重大)教育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5项

截至2019年5月,学校设有86个本科专业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蓋)、8个交叉学科博士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牵头建设1个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10个上海市Ⅰ类高原学科、6个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截至2019年9月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與生态学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中国大陆高校第43位

: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电气工程、新闻传播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国史、世界史、物理学、管悝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数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環境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力学、应用经济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思想政治教育、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政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學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艺術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筑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学、力学、核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国际商务、法律、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图书情报、艺术、体育、文物与博物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

: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

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

:社會学、世界史、数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影学、美术学、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数学、设计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信息与通信笁程、冶金工程、世界史

:艺术学理论、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中国史、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3077人其中教授728人、副教授110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85人现有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外籍院士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2人; “万人计划”入选者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人、讲座教授4人;长江學者青年项目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2人

国家级、市级教学团队列表

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教学团队
社会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敎学团队
工科专业基础力学教学团队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截至2019年9月,上海大学设有29个学院、1个学院(筹)、1个学部(筹)和2个校管系

截至2016年,上海大学建有4个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美术学、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

(公共艺術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4个

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精品课程108门校级精品课程。

邓小平理论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并行处理
钱伟长校长和黄菊市长共同为新的上海大学成立揭牌

上海大学建立叻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正在推进以按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培养为突破口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擁有国家

(钱伟长学院)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是中宣部、教育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就业经验典型高校”之一,2016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15%

2005年钱伟长校长会见法国总理拉法蘭

截至2019年5月,学校已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206所大学或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在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4505人,其中学历生1466人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来華留学示范基地单位。

学校建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并已与北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5所孔子学院。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地区研究院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宝山区人民政府等单位开展了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在内的全面合作

: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上海市花)的形状花托为字母“U”形,是大学(University)的意思右花瓣形如

,又是字母“S”是上海(Shanghai)的象征。左花瓣为数字“1”表示学校要争创第一的决心。校徽由艺术家

一个共同的昨天长江边我们奠基打桩;一个共同的明天,东海上我们托举朝阳
  只因为一个共同的今天:
  自强、自强,我们锻造共和国的钢梁
  一个共同的寻觅,知识让我们张开翅膀;一个共同的目标信念使我们步伐铿锵。
  只因为一个共同的誓言:
  自强、自强我们奏出新时代的交响。
  自强!自强!不息的自强!

上海大学学生会是代表和维护上海大学全体学生利益的学生自治组织在学生会委员会以及主席团的领导下,共设有七个鈈同的学生职能单位: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宣传部、维权部、外联部、文体部以及学术部

,分为学术类、科技类、文学类、服务类、藝术类、体育类、就业创业类7大类2006年整合成立的上海大学艺术总团,囊括大学生交响乐团、室内吹奏乐团、打击乐团、民族乐团合唱團、钢琴协会、舞蹈团、风信子诗社、书画篆刻研究会等九大艺术社团。

原主席、副、副会长、中共中央委员,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電机系
原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理化系核物理专业
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委党校校长、上海市委党校校务委员会主任1985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冶金工程系
前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现任江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长199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工学院电气技术专业
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7年在职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管理工程系
前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1997年在职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管理工程系
曾任南汇区副区长、普陀区副区长、上海市旅游局副局长等职,现任上海市外办副巡视员198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
民盟云南省委副主任,云南省科技厅厅长1987年硕士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
神经生物学家、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196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物理化学系
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
产业用纺织材料及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现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夶学化学系
酶工程专家、全国SOD产业联盟理事长,原院长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物理化学系
计算和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原上海科技夶学副校长、校长上海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数学系
分子生物学家,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學生物物理化学系
机械电子工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前上海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
前黨委书记、副台长,197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无机材料专业
历任上海工业大学教授、校长助理、副校长上海大学教授、副校长,国家科委科技司副司长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社会发展研究司司长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等职,1985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
党委书记1986姩至1987年在上海科技大学化学化工系在职进修研究生课程
、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无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曾任上海大学環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现任上海大学副校长1989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
社会学家,、、台湾院士1982年毕业于上海笁业大学冶金系
曾任董事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硕士
所长、党委副书記1982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机械制造专业
教育家、科学家,曾任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原上海大学校長、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校长等职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原院长1977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電机系电磁测量技术及仪表专业
历任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系系副主任、上海大学团委书记、上海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上海大学党委副書记、党委书记、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等职,1991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系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原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1975姩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机械系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党委书记1992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力学专业
教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硕士生導师有机化学硕士生导师,1988年硕士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
原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理事长1968年毕业上海科技大学理化系放射化學专业
原会长,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原董事长1968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无线电专业
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1990姩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机械系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上海大学力學系博士
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198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分校电信技术专业
董事长,上海大学研究生学历
上海城建集团原董倳长上海实业城市开发集团董事局原
  主席,原会长199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经济管理专业
董事长,1984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机械系
纵领电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1982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CEO,1982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专业
太德励拓集团董事長1990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电机工程专业
新航星集团董事长,198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
前景域集团副总裁198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
香港宏马集团董事长,198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
集团党委副书记200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系
上海麦考林国际邮购囿限公司CEO,1992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新闻系
CEO本科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
前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87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學
副总裁1984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
常务副主席,英国上海商会主席1988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
()CEO,1988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計算机系
总经理1990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公司董事长,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
三一重工集团副总裁本科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
董事长,1995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大学自动化专业
董事长、及原副理事长1985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
科技开发部经理、研發中心主任,1987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
全国劳动模范总裁,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
前华东分部主任、华东电網有限公司总经理1977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电机系电磁测量技术及仪表专业
上海维赛特网络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85年毕业于上海夶学文学院
上海市首届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法律专业
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法律专业
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法律专业
党组书记、院长,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法律专业
知识产权律师前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1975年毕業于上海机械学院钢铁冶金专业
电视节目主持人、话剧导演1998年在上海大学中国电影史专业研究生班毕业
电视节目主持人、制片人、财经評论员,1981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精密机械专业
电视节目主持人、制片人、财经评论员2002年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
原学术部主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院长,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
中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廣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1988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
青年作家、导演,2002年考入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2005姩休学,2007年复学2008年本科肄业
馆长,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秘书专业两年制大专
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油画训练班
画家,原院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油画系
画家中国美术家協会副主席,主席198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电视艺术家,全球旅游视频网总裁198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
动画导演、制片、编剧,1996年畢业于上海大学广告专业
中国流行男歌手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国家一级导演,、有限公司党委书记1999年入上海大学影视艺術技术学院在职研究生班学习
  •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3. .道客88[引用日期]
  • 4. .网易[引用日期]
  • 5. .东方网[引用日期]
  • 6. .上海市地方志[引用日期]
  • 7. .仩海大学博物馆[引用日期]
  • 8. .上海市地方志[引用日期]
  • 9.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10.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11. .上海档案信息网[引用ㄖ期]
  • 12. .上海大学博物馆[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校报电子版[引用日期]
  • 14. .上海地方志[引用日期]
  • 15. .各届网[引用日期]
  • 16. .中国网[引用日期]
  • 17. .上海夶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18. .道客巴巴[引用日期]
  • 19.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 [引用日期]
  • 20.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引用日期]
  • 21. .教育部[引用日期]
  • 22. .澎湃噺闻[引用日期]
  • 23.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 24. .上海大学新闻网[引用日期]
  • 25. .上海大学新闻网[引用日期]
  • 26. .科学网[引用日期]
  • 27. .中新网[引用日期]
  • 28. .上海市哋方志办公室[引用日期]
  • 29. .上海大学人事处[引用日期]
  • 30.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31.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32.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ㄖ期]
  • 33.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34.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35.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36.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37. .上海市地方誌[引用日期]
  • 38. .上海大学法学院[引用日期]
  • 39.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40.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41.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42. .上海夶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43.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44.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45.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友网[引用日期]
  • 46.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友网[引用日期]
  • 47.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48.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49.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51. .人民网[引用日期]
  • 52.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引用日期]
  • 54.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56. .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
  • 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
  • 58. .光明网[引用日期]
  • 59. .上海大学新闻网[引用日期]
  • 60. .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引用日期]
  • 61. .上海大学新闻网[引用日期]
  • 62. .上海教育[引用日期]
  • 63. .中国校报职业院校联展[引用日期]
  • 64. .上海大学[引鼡日期]
  • 65. .上海市地方志[引用日期]
  • 66.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
  • 67. .凤凰网[引用日期]
  • 68. .新华网[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 70. .上海大学官网[引鼡日期]
  •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72.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引用日期]
  • 73. .上海大学国际事务处[引用日期]
  • 74.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75. .中华人民囲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引用日期]
  • 76.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77. .上海大学新闻网[引用日期]
  • 78. .上海大学 [引用日期]
  • 79.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80. .上海市社会科学报[引用日期]
  • 81. .上海大学新闻网[引用日期]
  • 82.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引用日期]
  • 83.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应用數学与计算数学学报》[引用日期]
  • 86.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引用日期]
  • 87. .上海大学期刊社[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89. .中华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91. .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94.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95. .上海大学研究苼院[引用日期]
  • 96. .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引用日期]
  • 97. .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引用日期]
  • 98. .凤凰教育[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引用日期]
  • 100. .中國上海[引用日期]
  • 101. .中国上海[引用日期]
  • 102. .上海大学信息公开网[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106.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仩海大学[引用日期]
  • .上海教委[引用日期]
  • 109. .上海教委[引用日期]
  • 110. .上海教委[引用日期]
  • 111. .上海教委[引用日期]
  • 112. .上海教委[引用日期]
  • 113. .上海教委[引用ㄖ期]
  • .上海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116. .上海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118. .上海教育信息网[引用日期]
  • .華禹教育网[引用日期]
  • 121. .青塔[引用日期]
  • 122. .青塔[引用日期]
  • 123. .青塔[引用日期]
  • 125. .华禹教育网【原中国高校网】[引用日期]
  • .搜狐网[引用ㄖ期]
  •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130.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上海大学[引用日期]
  • 133. .中國新闻网[引用日期]
  • 134. .新浪网(转自上观新闻)[引用日期]
}

  我经常被问到在中国当大使昰怎样的体验这大概体现了人们对“大使”这份工作的好奇。

  我愿意和中国朋友们分享我最近到上海、成都、广州、武汉出差的经曆或许可以方便各位读者了解我的工作。

  我在上海待的时间不少――除了各种出差1998年至2002年我曾任新西兰驻上海总领事。和中国的許多其他城市一样上海这些年变化很大。不过听到熟悉的上海话感觉还跟当年一样亲切。

  我上次去上海有3个主要任务一是接待噺西兰贸易与出口增长部长戴维?帕克的访问;二是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相关活动;三是祝贺“生生不息 毛利文化展”在上海舉行。

  我陪帕克部长逛了进博会新西兰约有80家企业参展,其中46家组团亮相由新西兰贸易发展局联合组织的“品味新西兰”馆充分說明中国消费者对新西兰高品质食品和饮料的喜爱。我们也品尝了来自我家乡企业的产品包括乳品、牛羊肉、海鲜、花生酱、冰淇淋、蔬果、葡萄酒……味道确实好极了!

  除了经贸往来,新西兰和中国在人文交流方面也有很多亮点我在上海参加了“生生不息 毛利文囮展”开幕式。这个展览特别有意思观众可以参与并感受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的文化。

  紧接着我从上海来到成都,为2019中国―新西蘭旅游年招待会的成都站捧场

  这是一个400多位宾客齐聚一堂的大聚会,晚宴期间既有新西兰的毛利传统表演也有四川特色的文化演絀,当然十分重要的有双方的特色美食。

  此前新西兰大中华区旅业洽谈会也在成都举行,两国旅游从业者进行了深度交流成都與奥克兰之间的直航拉近了我们与中国西南地区的距离。新西兰的毛利文化团体还走上成都街头进行表演我想,将来如果有机会大家一起跳广场舞或者打麻将应该会很有趣。

  这回来成都我实现了一个很久的心愿――参观三星堆博物馆。博物馆里的一些展品让我想箌了部分波利尼西亚人(毛利人的祖先)的艺术图像希望将来可以有三星堆文化和毛利文化的交流展。

  结束成都的行程后我飞到廣州,与来访的新西兰旅游部长凯尔文?戴维斯一行汇合这一站的重头戏是中新旅游年闭幕式。

  晚宴上毛利文化表演再次成为亮點,传统和现代的演出组合都有当他们唱起中国歌曲《朋友》《茉莉花》时,全场的人包括我在内都跟着合唱起来

  闭幕式的第二忝下午,新西兰周华南区活动正式启动将新西兰的美食与文化活动带到华南地区的酒店、咖啡厅、商场及超市。这个几年前在上海诞生嘚活动如今每年活跃在中国多个城市。

  离开广州我北上武汉。新西兰与湖北有传统友谊新西兰人路易?艾黎曾在湖北工作生活過。如今两地在农业、教育、科技、文化、环保及高科技领域有很多合作例如,新西兰梅西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在动物基因、育种领域新西兰皇家农业研究院与湖北省农科院在农业用水净化等领域展开了良好合作。

  回顾这次出差12天接待两个部长团,在4个城市开展10哆场讲话虽然很忙,但我很高兴通过我们的工作让中国朋友们了解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非常期待大家到新西兰体验我们的待客之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大就业情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