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主要由什么组成技术参数主要包含什么?

结构计算问题(10个坑)

1.结构两个方向刚度相差不宜过大
①需注意控制两个主轴方向第一振动周期的比值一般可按周期比不小于 0.8 控制。
②位移比超限未计算双向地震不規则,特别不规则严重不规则:位移比大于 1.2 为扭转为不规则,应计算双向地震
③考虑扭转耦联、按照双向地震计算时位移比不应超过 1.5。如超过 1.5应重新调整结构布置。

2.扭转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的假设下计算配筋计算应考虑实际刚度情况

3.宽比控制进行结构计算时,各系數应合理取值
①周期折减系数应根据不同的结构体系、填充墙品种(考虑到有可能变化)和填充墙数量综合确定,不应为了配筋方便不顧 实际情况少折减或不折减《高规》第 3.3.17 条:填充墙为砖墙时,框架结构可取 0.6~0.7框剪结构 0.7~0.8,剪力墙结构 0.9~1.0(应注意短肢剪力墙结构)
②剪力牆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应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连梁不致开裂必要时应进行二次计算,以避免正常使用情况下连梁开裂

4.某些构件不宜进荇折减计算机计算时,软件对所有构件的扭矩都按照输入的扭矩折减系数进行了折减这会使得存在扭矩的折梁或曲梁扭矩也进行了折减,结构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构件扭矩不应进行折减。角窗的连梁(折梁)应充分考虑到结构软件无法完全按照《荷规》第 4.1.2 条的要求进行折減对软件折减幅度大的构件,应手算复核
①计算主裙楼连为一体的结构的墙、柱与基础时,对于裙房部分折减时计算层数有误。此種情况应特别注意
② 错层结构或中间有楼层缺失的情况,当计算楼层数与实际相差较大时应另行计算③特殊房间荷载折减。

5.应注意层高变化较大时(如设备层)结构软弱层的刚度比以及抗剪承载能力的比值符合规范要求。

6.楼层抗剪承载力低于上层的 80%时应强制指定薄弱层,并使抗剪承载力比值不小于65%楼层不能既是薄弱层又是软弱层。

7.应保证计算的振型数使质量参与系数不小于 90%钢结构屋盖与空曠结构等复杂结构。高层结构计算振型数不应小于9;考虑扭转藕联时不应小于 15;多塔结构不应小于塔数目的9倍

8.大跨度简支次梁应进荇挠度与裂缝验算特别是跨高比大的梁。要求跨高比不要太大大跨度楼板计算应综合考虑支座约束情况,协调相邻板厚、标高和支座配筋量作为支座的梁应大于两倍板厚。

9.  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应注意提高第二道防线的抗震能力外框的 0.2Q0内力调整系数不能自定取最大值 2 倍,宜按实际比值取用保证外框承担的剪力不小于底部剪力的 20%和计算楼层最大剪力 1.5 倍的较大值(注意此处不是二者的较小值)。

10. 底框二层結构下两层刚度应接近。三层与二层刚度比6、7 都不应大于 2.0,8 度 1.5但都不应小于 1.0。两个方向都应布置剪力墙最好的结果是接近,过大過小都不好刚度接近,破坏不会集中于一个楼层主要目的是减少底部的薄弱程度,防止底部结构出现过大的侧移而严重破坏甚至倒塌。但是若底层的混凝土墙过多,其刚度可能大于上部砖混结构刚度这样,地震下可能使薄弱层转移至过渡层而过渡层是砌体结构,其延性不如底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易产生脆性破坏。因此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过渡层和底层的侧向刚度比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圍内。注意逐层检查柱计算长度系数特别是另一方向只有挑梁的情况,程序经常将悬挑梁当作普通框架梁考虑而引起错误。

1. 载荷对厕所的蹲位、卫生间的浴盆、厨房等均应仔细折算荷载;对书库、资料库应根据实际布置取用荷载

2. 自选商场等有超市性质的商店,应根据具体情况取用活荷载不宜全为 3.5,必要时应与甲方协商

3. 荷载应根据建筑做法取用,不能无限加码(荷载增大并非完全安全)

4. 结构外墙應考虑建筑节能要求,增加的荷载应予以充分考虑

5.《荷规》表 4.1.1 第 8 项的消防车荷载3-系指消防车直接行使于顶板上,其轮压折合成的荷载若下面有浮土或其它填充物时,应按照覆土厚度折算不宜直接取用 20KN/m2。考虑覆土厚度对消防车荷载折减时荷载折减的不宜太小。有资料介绍折减以后不应小于 10KN/m2。消防车荷载在计算梁柱和板时应取不同的数值可以考虑频遇组合。对板应取大值。对梁柱可以折减梁板柱配筋大多数由可变荷载控制,部分覆土较厚的情况可能由永久荷载控制

6. 填充墙荷载取值应注意外墙是否有干挂石材,有干挂石材時除本身填充墙重量外尚有石材及龙骨的重量,一般每平方米不小于 1.0KN

7. 恒荷载较大的情况下注意荷载效应可能由恒荷载控制,分项系数 1.35 應考虑到这往往在屋面和地下室顶板有覆土时出现。

1.  独立柱基或条形基础基础过大边长达五六米,宜改变基础形式基础坡度太陡,鈈应大于 1:3(垂直与水平之比)应注意矩形基础的短边。对边长较大的基础总的厚度应适当加大以保证基础本身的刚度,减小基础受弯变形

2.独立基础或独立承台拉梁应该通到柱子上基础拉梁的作用是加强基础刚度,平衡柱底弯矩独立基础或承台较大时可能不需要借助于基礎拉梁。但柱基或承台较小时特别是单桩或两桩承台,需要借助于拉梁此时拉梁在柱底受拉。应将拉梁纵向钢筋伸入柱内

3.地基承载仂很大时,建议基础应增加抗剪承载力计算地基规范第 8.1.1 条附注 4:“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应力超过 300kPa 的混凝土基础尚应进行抗剪计算”8.2.7 条扩展基础的条文说明:“阶梯形独立柱基及锥形独立柱基其斜截面受剪的折算宽度,可按照本规范附录S确定”对独立柱基,特别是非正方形独立柱基应验算抗剪承载力抗剪验算时应注意考虑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4.地基的抗震验算注意地震作用组合下地基承载力的验算地震組合作用下,竖向荷载加大但地基承载力并非全部提高的足以满足要求。对地耐力 150kPa 以下的部分土承载力调整系数只有 1.0、1.1。按照非抗震栲虑满足要求并不能保证地震组合下满足要求。

5.高层主楼基底标高高于裙房(车库)基底标高的情况应尽量避免必要时应设置结构架空层。确实避免不了时应保证主楼基底标高不高于裙房地下室底层地面标高,并且主裙楼基底水平间距大于 2~5 倍基底标高差(按土质不同)

6.成片住宅小区,主楼之间设置地下车库时可能出现地下车库基底标高低于主楼基底标高的情况

7.高层建筑基础埋深问题

8.地基承载力修正问题与忼倾覆问题

9.地基承载力修正应考虑折算荷载折算是活荷载不应考虑。主楼四周不同时可综合考虑或加权折算。但应有一定的富裕

10.抗倾覆应考虑最不利情况基础埋深 1/15,1/18只有在地基为岩石时才可以不遵守此要求。但应验算倾覆与滑移(大震之下)注意两面高差不同情况。

11.高層规程第 12.1.7-2 条规定 “当建筑物采用岩石地基或采取有效措施时在满足承载力、稳定性和第 12.1.6 条的前提下,基础埋深可不受 1/15 的限制”此时应紸意验算在大震下建筑物的倾覆与滑移,以保证“大震不倒”的设计原则

12.高层建筑基底标高有可能高于相邻基础或河道应保证有足够的咹全距离。不宜小于 3 倍高差结构设计时,基础埋置深度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取值并充分考虑到周围建筑管沟等(如车库入口、地下广场)對埋置深度的不利影响。

13.底板后浇带大样下部应低于底板底一定距离以保证底板混凝土的有效高度并且应配钢筋。

14.采用片筏基础时基礎是否外挑可参照《建筑设计技术细则》(北京院)第 3.8.5 条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部分第 3.8.5 条第 17 款的要求。当片筏基础按照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时应将边跨跨中弯矩和第一内支座弯矩乘以1.2 的系数(地基规范 8.4.11 条)。

15.用于地基承载力修正的深度 D应该采用折算深度即 D=P/r,其中 P 为裙房地下室底面的平均压力(不是相应基础的基底压力)r 为基底以上土的重度。

16.采用桩基时当桩端标高与探孔深度的关系应注意鑽孔深度是否符合勘察规范的要求,必要时应补勘

 1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 4.9.4 条规定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應达到预计桩长以下 3~5d(d 为桩径),且不得小于 3m;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 5m;
②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验算沉降的桩基,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③钻至预计深度遇软弱层时应予加深;在预计勘探孔深度内遇稳定坚实岩土时,可适当减小;
④对可能有哆种桩长方案时应根据最长桩方案确定。

18.《高层建筑勘察规范》第 4.2.3 规定
①对于端承型桩当以可压缩地层(包括全风化和强风化岩)作为桩端歭力层时勘探孔深度应能满足沉降计算的要求,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深入预计桩端持力层以下 5~10m 或 6d~l0d(d 为桩身直径或方桩的换算直径直徑大的桩取小值,直径小的桩取大值)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到预计桩端下 3~5m 或 3d~5d;4.2.4 条规定。
②对于摩擦型桩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規定
a.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进入预计桩端持力层或预计最大桩端人土深度以下不小于 3m;
b.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群桩桩基(假想的实体基础)沉降计算深度以下 1~2m,群桩桩基沉降计算深度宜取桩端平面以下附加应力为上覆土有效自重压力 20%的深度或按桩端平面以下(1~1.5)b(b为假想实体基础宽度)的深度考虑。桩身深度范围内存在液化土层时应根据深度和标贯数值折减摩阻力,详桩基规范5.2.12 条宜对地质勘察报告中嘚折减系数进行复核。要求试桩时的承载力加上折减掉的承载力以及承台底面以上部分的摩阻力的极限值大于 600mm 的灌注桩,配筋长度不应尛于桩长的 2/3有液化的地区应伸至液化土层底面以下。

19.中间夹有软弱土层的情况要注意

20.设计桩筏基础时应考虑布桩位置对筏板内力的影響

21. 桩筏基础的桩的布置不能采取方格网布桩的形式那样只能作到总体大平衡,未能作到局部平衡且桩的承载总合力与作用力重心之间的偏心会增大,对桩的受力不利对筏板的承载力要求太高。设计上如果实在避免不了时一定要相当程度的增大筏板的刚度,否则将造成筏板剪弯破坏所以一定要注意作到局部平衡。

22.当桩围绕柱墙布置时基本能保证桩群重心与结构重心一致

23.当桩的端承力大于桩承载力的 50%時即为端承桩或摩擦端承桩。桩身钢筋应有部分或全部通长特别应注意在采用后压浆技术时,本来是摩擦为主有可能变成端承为主对階梯形承台和锥形承台,应注意抗剪计算宽度的取值

24.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以下条件不应使用
①对钢结构和混凝土有强腐蚀性的场地。
②存在较厚中等或严重液化土层的场地
③建筑结构无地下室(半地下室),结构高度超过 28m(10 层以上)的建筑
④建筑结构有一层地下室,结构高度超过 80m(25 层以上)的建筑
⑤桩端持力层为中微风化岩、强风化岩、碎卵石层,且桩端持力层以上土层均为淤泥质土层、淤泥层等软弱土层

25.预應力管桩设计应综合考虑地质情况、建筑物荷载、层数、埋深、抗震、沉桩可能性、液化土层以及施工经验等综合考虑。虽然理论上多少層数都可以但从实际构造、耐久性多方面考虑,24 层以上应慎用

}

.筒直径:姗咖桓荆琘混牵琇嘞.省縧瓸郑篊馦‰and0f甁膌Requirm1dDIiriIlge嘶ken∞哦‰.礸—咖.须耰andh10ter疽籶瓹Zhenyiand,式中,NG值氖涑龉β剩籔N展β剩籖为我们采用反拖法与滑行法进行比对验证试验,测高,误差值略大。通过室内台架模拟汽车性能试验研究,综合考虑研究规定了热衰退率为其主要技术指标采用反拖法与滑行法进行测功机功率补偿比对验證,试验表明,标准,统一、规范测功机产品质量,提供了技术基蹦.#畍出xialgs0NG瑚雠.瓵稀轘轒击根据内部损失功率滑行测试结果拟合内部损失功率一速度曲线,并对最大测试车速范围内任意速度下的吸收功率进行自动补偿,被检车辆驱动轮的输出功率为吸收功率与内部损失功率之和,即:i45了使用汽車底盘主要由什么组成测功机检测汽车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等功能,提出的汽车底盘主要由什么组成测功机的检测能力评价指标、滚筒机構要求,适应车辆检测需求,扩大了测功机使用范围,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电涡流机是风冷式测功机的核心部件,为评价测功机连续测功能力,两種方法都可用于计算其内部损失功率,对测功机进行功率补偿试验研究结果,为完善国家和行业汽车性能检测础,能有效指导测功机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和产品检验工作。[J])14lDevelopnt200r724(6)堍啪Ition础碼Cotiosystfor絛∞胏鏽9刘元鹏:汽车底盘主要由什么组成测功机关键技术参数的试验研究4参考文献:[M][M]科学技术文献絀版社,..:刘元鹏.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建设与质量管理滴び胄蘩恚:—.飖—nStation[J]Aut0任有,许洪国,李显生,等.汽车底盘主要由什么组成测功机惯性系YXU—琔Ⅺ锄‘,Developll0fD)rnaeter【.Develop:.吴晓东,宋敬滨.稳态加载工况法在用车废气排放检[J]24(6)13l134JinFbirIStudyTbnsItatiRe9earch652001Multipleve}licle[S]()[S]Melnent猠—,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S]甀.印Enne)alld埘甀..卢若珊,严朝勇,罗振益.汽车底盤主要由什么组成测功机计算机测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绻こ碳际酰:腙纋咀一og)r6secti2[S].HYCG-100160,滚Rdenw,淮∞赑..C0nguctiondReDair9斩鴄簍.alW刀∞;n黔铂%弱稻巧舛***佗贷豇弛∞舛似M一如143鹄【.Two—.こ阿騟methodsDr餷吼Velli—.转载请标明出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底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