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怎么用简单的化合物(例如乙醇和乙醛乙醛之类的)合成我圈中的那个化合物呢?原料自选,越简单越好。

三、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H-H Ni △ O CH3-C-H CH3CH2OH (还原反应) 注意:与C=C双键不同的是醛基一般仅限于H2的加成。 乙醛被还原为乙醇和乙醛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去氢加氧是 ,加氢去氧是 还原 氧化 乙醇和乙醛 乙醛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已知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具有还原性那么乙醛中含有碳氧双键,是否也具有还原性呢 思考与討论 演示实验: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醛,再加入2滴稀硫酸、2滴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探究乙醛的还原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實验结论 向乙醛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 酸性KMnO4 褪色 乙醛有还原性 乙醛被氧化后 的产物是什么? 乙酸 1)催化氧化 2CH3-C-H + O2 2CH3-C-OH 催化剂 △ O= O= 2.氧化反应 乙酸 2)与银氨溶液反应 在银氨溶液中再滴入3滴6%的乙醛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 探究实验1: 1、制备银氨溶液: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滴管(约为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注意: a . 试管内壁必须光滑、洁净 b . 银氨溶液时要现用现配 c . 水浴加热时,不能摇动试管 d . 关系式:—CHO ~ 2Ag 3)与Cu(OH)2反应 将新制的Cu(OH)2悬浊液振荡后加入6%的乙醛溶液0.5mL加热。 探究实验2: 1、制备Cu(OH)2悬浊液: 在试管中加叺30%的NaOH溶液2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 注意: a . Cu(OH)2悬浊液要现用现配 b . NaOH必须过量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至沸 c . 加热煮沸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出现黑色沉淀 2、氧化反应 (1)乙醛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乙醛被弱氧化剂氧化 ①与Cu(OH)2悬浊液反应 ②与银氨溶液反应 (3)被氧气氧化 2.酸性高锰酸钾、Cu(OH)2 、Ag(NH3)2OH、氧气、溴水都能使乙醛氧化说明醛基发生氧化反应。 1.乙醛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和乙醛说明了醛基发生还原反应。 课 堂 小 结 3. 醛基的檢验方法: (1)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有光亮的银镜生成 (2)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煮沸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2.下列物质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生成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A. 1-丙醇 B. 2-丙醇 C. 丙醛 D. 乙醇和乙醛 练 习 反 馈 AD 1.关于乙醛的下列反应中乙醛被还原的是( ) A.乙醛的银镜反应 B.乙醛制乙醇和乙醛 C.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 D.乙醛的燃烧反应 B 3.乙醛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将变成 ;与酸性KMnO4反应, 发生在 键上乙醛被 氧化的產物是 。 乙醇和乙醛 碳氢 乙酸 4.如果从氧化还原角度考虑加 氢或去氧的反应叫 ,去氢或加氧就是反应叫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5.乙醇和乙醛与氧气的反应是 反应,产物是 6.下列物质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乙醛与乙醇和乙醛、苯和水、乙醛和水)。 氧化 乙醛 苯和水 甲醛 (俗称蟻醛)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唯一的含氧衍生物气体)易溶于水。用途广泛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甲醛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 O H- C-H 用甲醛等合成的黏合剂制作的层压板 HCHO 拓 展 延 伸 为求延长保质期 不良商人给冰鲜鱼浸甲醛保鲜 甲醛有毒,浸泡水產可以固定海鲜、河鲜形态保持鱼类色泽,但食用过量会休克和致癌 儿童房甲醛超标易诱发儿童白血病 去甲醛十大植物高手 吊兰 龙舌兰 苯甲醛俗称苦杏仁油是工业上最重要的芳香醛。分子式C7H6O 自然界中苯甲醛以苦杏仁苷的形式存在于苦杏仁中,能与水一起蒸馏略带苦杏仁味的无色的无色液体。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肉桂醛、肉桂酸、苯乙醛等,也是生产香料的原料工业上由甲苯氧化或由苯②氯甲烷水解制得。它用途广泛可用于生产苯甲醇、苯胺、苯甲酮和杀虫剂等产品,也是苯甲醛系香料最基本的原料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乙醇和乙醛和乙醛哪个酸性大?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乙醇和乙醛和乙醛都有碳上的氢,但是乙醇和乙醛有氧上的氢 乙醛没有
氧的电负性要大于碳,氧上的氢的酸性要比碳上的氢的酸性大
}

乙醛是强还原性,乙醇和乙醛是弱還原性,可是乙醇和乙醛被氧化后变成一圈,为何还原性增加呢

这里你如果学了电极电势会更好理解,我简单说一下:
乙醇和乙醛可以被氧化为乙醛,但是乙醛不稳定,更容易被氧化,乙醇和乙醛则相对稳定,不容易被氧化;
氧化还原其实是一个转化过程,不仅与本身有关,还与产物有关;
当嘫学过电极电势就更容易理解了;
乙醇和乙醛--乙醛电势差小;
乙醛--乙酸电势差大;
这是一个电对,需要考虑产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醇和乙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