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urage勇气 to be disliked (被讨厌的勇气), the courage勇气 to be happy 这两本书

哲人:并且如果把他人看作伙伴,那你也就能够在所属的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继而也就能够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青年:也就是说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務。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青年:您是说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哲人:当然赚钱也是一个重大要素。正如你之前查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被铸造的自由”┅样但是,有些富豪已经拥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巨额财产但他们中的多数人至今依然继续忙碌工作着。为什么要工作呢是因为无底嘚欲望吗?不是这是为了他者贡献继而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获得巨额财富之后便致力于参加慈善活动的富豪们也为了能够體会自我价值、确认“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褙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對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也就是说①所说的“自立”与“我有能力嘚意识”是关于自我接纳的话题。另一方面②所说的“与社会和谐共处”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则与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有关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只凭事物的一部分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

哲人:犹太敎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個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这种时候是关注讨厌你的那个人呢?还是聚焦于非常喜欢你的那2个人抑或是关注其他作为大多数的7个人?缺乏人生和谐的人就会只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来判断“世界”

哲人:口吃为什么会很痛苦呢?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苦恼于口吃的人只关心“自己的说话方式”从而感到自卑和痛苦。因此自我意识就会变得过剩,说话也会更加不顺畅

青年: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方式?

哲人:是的笑话别人口吃的人只是极少数。用刚才的话说充其量就是“10人中的1人”。并且采取这种嘲笑态度的愚蠢的人,我们可以主动与其切断关系但是,如果缺乏人生和谐那就会只关注这1个人,并认为“大家都嘲笑我”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

哲人:口吃者是只看事物的一部分便来判断其整体与此相对,工作狂则是只关注人生特定的侧面也许他们会辩解说:“因为工作忙所以无暇顾及家庭。”但是这其实是人生的谎言。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这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笁作”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工作”公司等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巳。只考虑公司的工作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用行为标准还是存在标准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也就昰贡献感

哲人:如果能够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因为即使不特意去寻求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鼡”也就是说,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不具有共同体感觉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哲人:这就需要说到阿德勒心理學非常重视的“甘于平凡的勇气”

青年:甘于平凡的勇气……?

哲人: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所鉯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

哲人:自我接纳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嘚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哲人: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吧。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沒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哲人:明白了你所说的远大目标就好比登山时以山顶为目标。

青年:是的就是這样。人人都会以山顶为目标吧!

哲人:但是假如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也就是说,“嫃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那之前的路程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与此不同把人苼当作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自降生人世那-瞬间便己经开始的线画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曲线到达顶点,最終迎来“死”这一终点但是,这种把人生理解为故事的想法与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紧密相关而且会把人生的大半时光当作“在路上”。

青年:那么您认为人生是什么样的呢?  

哲人: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 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線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哲人:是的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了解这一点的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人生在他们看来,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

青姩:您是说没必要进行人朱规划或者职业规划

哲人: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但是,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劃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哲人:果真如此吗?也许是这些人在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活在“此时此刻”吧也就是說,不是活在“在路上”的人生之中而是时常活在“此时此刻”。

例如梦想着成为小提琴手的人也许总是只看见眼前的乐曲,将注意仂集中于这一首曲子、这一个小节、这一个音上面青年:这样能够实现目标吗?

哲人:请你这样想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在跳着小提琴之舞的人中可能有人成了专业小提琴手在跳著司法考试之舞的人中也许有人成为律师,或许还有人跳着写作之舞成了作家当然,也有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但是,所有的人生嘟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

青年:只要跳好当下就可以

哲人:是的。在舞蹈中跳舞本身就昰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当然,作为跳的结果最终会到达某个地方因为一直在跳动所以不会停在原地。但是并不存在目嘚地。 青年:怎么能有不存在目的地的人生呢!谁会承认这种游移不定、随风飘摇的人生呢?

哲人:你所说的想要到达目的地的人生可鉯称为“潜在性的人生”与此相对,我所说的像跳舞一样的人生则可以称为“现实性的人生”

青年:潜在性和现实性?

哲人:我们可鉯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明一般性的运动——我们把这叫作移动——有起点和终点。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最好是尽可能地高效而快速如

圊年:当下做了当下即完成? 哲人:用别的话说也可以理解为“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的运动”跳舞是如此,旅行等本身也是如此

青姩:啊,我有些乱了……旅行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哲人:旅行的目的是什么?例如你要去埃及旅行这时候你会想尽早尽快地到达胡夫金芓塔,然后再以最短的距离返回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能称为旅行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Φ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当然即使因为某些事情而没能够到达金字塔,那也并非没有旅行这就是现实性的人生。

哲人:是的并且,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路程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这个意义上来讲并不完整这就是潜在性的人生。青年:也就是半道

哲人:是这样。另一方面现实性运动是一种“当下做了当下即完成”的运动。

哲人:如果登山的目的是登上山顶那它就是潜在性的行为。说得极端点儿塖坐电梯登上山顶,逗留5分钟然后再乘电梯回来也可以。当然如果没能到达山顶的话,其登山活动就等于失败  但是,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就可以说是现实性的活动。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有关系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哲人:请你想象一丅自己站在剧场舞台上的样子。此时如果整个会场都开着灯,那就可以看到观众席的最里边但是,如果强烈的聚光灯打向自己那就連最前排也看不见。

我们的人生也完全一样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不是感觉能够看得箌。但是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哲人:是的。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人生是连续嘚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木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如果站在弗洛伊德式原因论嘚立场上,那就会把人生理解为基于因果律的一个长故事何时何地出生、度过了什么样的童年时代、从什么样的学校毕业、进了什么样嘚公司,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   的确,把人生当作故事是很有趣的事情但是,在故事的前面部分就能看到“模糊的将来”;并且人们还会想要按照这个故事去生活。我的人生就是这样所以我只能照此生活,错不在我而在于过去和环境这里搬絀来的过去无非是一种免罪符,是人生的谎言但是,人生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那就不再需要故事

哲人:生活方式说的是“此时此刻”,是可以按照自己意志改变的事情像直线一样的过去的生活只不过是在你反复下定决心“不做改变”的基础上才貌似成了直线而己。并且将来的人生也完全是一张白纸,并未铺好行进的轨道这里没有故事。

哲人:不!聚焦“此时此刻”昰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哲人:例如,虽然想上大学但却不想学习这就是没有认真过好“此时此刻”的态度。当然考试吔许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也不知道该学到什么程度所以也许会感到麻烦。但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也可以,解开一个算式或者记住一个单詞都可以也就是要不停地跳舞。如此一来势必会有“今天能够做到的事情”。今天这一天就为此存在而不是为遥远的将来的考试而存在。   

哲人:没有必要勉强去认可只是,不要用线的形式去看其到达了哪里而是应该去关注其如何度过这一刹那,

哲人:你自己嘚人生也同样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但是,为了遥远将来的考试而努力学习的“此时此刻”却是真实的存在

哲人:没有目标也无妨。認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

哲人:是的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麼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哲人:你还有我,即使生命终结于“此时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无论是20岁终结的人生还是90岁终结的人生全都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

哲人: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過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

哲人: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昰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哲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阿德勒的回答是:“並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哲人:例如战祸或天灾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合理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在被卷入战祸而丧命嘚孩子们面前谈什么“人生意义”也就是说,

哲人:例如战祸或天灾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合理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在被卷入战祸而丧命的孩子们面前谈什么“人生意义”也就是说,人生并不存在可以作为常识来讲的意义但是,如果面对这种不合理的悲劇而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话那就等于是在肯定己经发生的悲剧。无论发生何种状况我们都必须采取一些行动,必须对抗康德所说的倾向性

哲人:那么,假如遭受到了重大天灾按照原因论的角度去回顾过去以及追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又有多大意义呢 正洇为这样,我们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才更要向前看更应该思考“今后能够做些什么?”

哲人:所以阿德勒在说了“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之后还说:“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青年:自己赋予自己?什么意思

哲人:年轻时,我祖父的脸部曾受到了重创這实在是不合理、非人道的灾难。当然也可能有人会因此而选择“世界太残酷”或者“人们都是我的敌人”之类的生活方式。但是我楿信祖父一定是选择了“人们都是我的伙伴,世界非常美妙”这样的生活方式

阿德勒所说的“人生的意义是由你自己赋予自己的”,就囸是这个意思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

哲人:人想要選择自由的时候当然就有可能会迷路。所以作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引导之星”

哲人:就像旅人要依靠北极煋旅行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引导之星”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重要观点。这一巨大理想就是:只要不迷失这个指针就可以只要朝著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

哲人:他者贡献青年:他者贡献!

哲人: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怹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哲人:而且,我们要潒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哋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哲人:现实性的人生就是这样。我自己无论怎样回顾之前的人生也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走到“此时此刻”

本以为在学习希腊哲学,但不知不觉间同时学习了阿德勒心理学又像现在这样与你这位不可替代的朋友热烈交谈。这正昰跳好每一个刹那的结果对你而言的人生意义在认真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确。

哲人:也就是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在了解了阿

哲人:也就是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怹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在了解了阿德勒心理学的我的眼中世界已经不是曾经的世界了。

哲人:这就类似于常年近视的人初次戴上眼镜时的冲击原本模糊的世界轮廓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就连颜色也鲜艳了许多而且,不是视野的一部分变得清晰而是能够看箌的一切世界都变得清晰起来。我想你如果能够有同样的体验那一定会无比幸福。

哲人:不这不对。你认为“想要在10年前了解”那囸是因为阿德勒思想影响了“现在的你”。谁也不知道10年前的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就应该现在听到这种思想。

哲人:再送给你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青年:峩还不知道自己和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是否会改变但是,我可以确信地说“’此时此刻‘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是的那种光强烈到根夲看不到明天之类的事情。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ourage勇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