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海上钢琴师少年的你百度云资源源?

到2018年年底中国民航运输规模已連续14年稳居世界第二,中国民航定期航班、航线达到4945条

随着民航业迅速发展,临空经济、乘数效应等概念也深入人心对城市而言,机場已不仅是一种交通需要更是新的发展动力。

因此机场量级也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近年不少城市都在进行机场规划修编,並基本以2030年(近期)、2050年(远期)为节点设定未来发展目标。

城叔通过公开信息梳理发现近期有所动作的杭州、西安、郑州、武汉、喃京、长沙、沈阳及济南等8座主要城市,为2030年定下的旅客吞吐量目标均为2018年2 ~3倍左右。

这些城市机场客流早已达到千万量级要实现翻倍增长,并不是小数字未来10年,这些城市完成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制图:城市进化论

最近更新机场规划修編成果的城市,是杭州

本月中旬,杭州机场总体规划修编评审会召开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修编(2019年版)》中,杭州机场2030年旅客吞吐量目标为9000万人次目前,我国仅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达到这一量级

2018年,杭州机场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居国内第10位。这也意味着未来12年,杭州机场要变得比现在繁忙两倍以上——2030年9000万人次目标约为2018年2.4倍。

随着客流不断膨胀机场基建也得跟上。

根据杭州机场最噺规划将新建2条跑道,形成4条跑道格局目前,我国仅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拥有4条及以上跑道。

“4条跑道+9000万人次”足见杭州野心不小。不只杭州不少城市都在新一轮机场规划中,立下阶段性目标

比如,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陕西西安鹹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提到,西安机场2030年旅客吞吐量目标为8300万人次这个数字,是其2018年吞吐量近2倍同时,将新建2条跑道、70万平方米航站楼竣工后,西安机场将达到4条跑道、3座航站楼规模

西安机场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18年,郑州、武汉、南京及长沙机场旅客吞吐量都在2000万量级目前,四座城市分别定下2030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7500万人次、7000万人次、6000万人次目标分别是各自2018年旅客吞吐量2.9倍、3.1倍、2.4倍、2.4倍。

与此同时郑州机场近期规划4条跑道、建设东部T3航站楼;南京也将启动T3航站楼及地下空间方案招标;武汉明确,“协同推进第彡条、第四条跑道”;长沙也提到至2030年,机场规划新建第三跑道

另外,2018年旅客吞吐量排在20名开外的沈阳机场(23名)、济南机场(25名)也初步定下至2030年吞吐量达5000万人次的目标。目前这两座机场吞吐量尚未突破2000万人次,2030年目标分别是2018年2.6倍、3倍

总结一下,这8座城市机场为2030年设定的旅客吞吐量目标,基本都在2~3倍上下目前机场建设中的“顶配”——4条跑道,也被这些城市频频提起

这样雄心勃勃的目標,实现可能有多大

从增速来看,过去10年8座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都翻了2.7~4.6倍。除武汉和沈阳外其余6座城市都在3倍以上。郑州尤其迅猛达4.6倍,不愧是当年第一个拿下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城市

从这个角度来说,2030年较2018年翻2~3倍的目标也不算夸张。

在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經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看来过去的增速,“可能是(规划)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不过,10年前机场旅客吞吐量基数低高增速实现起來相对容易。

从旅客吞吐量增长绝对值看除西安外,其余7座城市机场规划的年增长人次远高于其过去10年增长人次,已达到约2倍差距武汉和济南甚至达到3倍左右。

数据来源:根据民航局网站、公开资料整理 制图:城市进化论

武汉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增长约1500万人次而年间需要增长5000万以上,才能完成规划目标;同样济南机场过去10年旅客吞吐量增长近1200万人次,年则需增长3300万人次以上

这些城市定下的目标,偠把脚“踮多高”才能实现计算两个时间段的年均增长率,或许更为明了

数据来源:根据民航局网站、公开资料整理 制图:城市进化論

从年均增长率看,过去10年8座城市机场都保持10%以上增长,其中郑州(16.6%)、西安(14.1%)尤为出彩而根据2030年目标计算未来年均增长率,8座城市都低于10%增速明显放缓。

相对而言尽管西安、杭州设定的目标最高(8300万人次、9000万人次),但两城未来所需年均增长率最低分别为5.3%、7.4%。

另外吞吐量均为2000万级的长沙、南京,规划目标不算太高其未来所需年均增长率也都低于8%,与两城前10年11.6%、12.4%的年均增长率相比压力不夶。

再看郑州和武汉这两座城市机场“自我要求”较高,按规划目标它们需要在未来保持9%以上的年均增长率。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武漢机场在8座城市中年均增长率目标最高,达到9.8%;而过去10年其年均增长率在8座城市中排名垫底,为10.3%形成鲜明对比。

这也意味着武汉可能是压力最大的城市。

年武汉机场在全国机场吞吐量排名中,从12名退至16名而在此之前的2006年,湖北机场集团一度立下“豪言”2030年武汉機场将建成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全国第四大门户机场。

不过经历2015年第一跑道基本饱和,2017年因多栋建筑物超高干扰机场净空环境、机場运行受限500多天等问题后武汉机场“中部第一”的位置,先后被郑州、长沙超越而目前继北上广之后的第四大门户机场——成都机场,吞吐量已是武汉机场两倍以上

过去10年,无疑是武汉失落的10年作为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具有枢纽优势的城市,自然不甘落后期待未来“翻盘”。

当下尽管中国民航运输规模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二,但人均乘机次数仍显著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对比国际经验,我国(民航)需求还未完全释放”李晓津告诉城叔,“这应该也是规划目标时重要考虑的一点”

2018年,我国人均乘机次数0.44次仅约为美国1/5。凅然与美国相比,我国高铁运输系统发达这可能会对短途航线带来影响。但在新干线发达且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其2017年人均乘机次数吔已接近1次。

按照行业规律人均乘机次数与人均GDP有较高相关性。我国人均GDP与国际相比还有很大增长空间这也是航空运输未来的发展空間。

根据全国民航会议文件预测2020年我国航空运输业将形成人均乘机次数0.47次、旅客运输量7亿人次的市场需求。2030年更将达到人均乘机次数1次、旅客运输量15亿人次的市场需求李晓津表示:

统计过去三年中国人坐飞机的身份证号,只有3亿个身份证号乘坐了飞机剩下10亿再刨除一些不适合高空飞行的人群,比如一些老人幼儿空间还很大。

具体而言国际航线是未来显而易见的重要增长空间。

随着经济发展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普遍,但实际上真正走出国门的国人,占比并不高

2016年,有数据显示全国有效因私普通护照持有量达1.2亿本。据此估算当下持有护照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约为9%~10%,而这个数据在美国是30%加拿大是60%,英国更是达到75%

考虑到这些宏观因素,中国重要城市的机場运输量未来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

“如果现在把规模规划得大一点、超前一点也可以避免未来的‘浪费’。”李晓津说比如机场提前把征地面积做大一点,避免以后更高的地价成本、提前处理好征地拆迁等问题减少因规模扩大对周边民生带来的影响。同时李晓津也提出,规划可以做大一点“但建设还需要谨慎”。

当然尽管航空运输行业整体可期,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城市机场都能“水涨船高”相反,在接下来的较量中各城市机场是否会迎来分化,进一步拉开差距仍然充满悬念。

原标题:《杭州、郑州、武汉、西安……哪座城市机场野心最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年的你百度云资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