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问题是现在最严重的问题嘛?

(24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是当紟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但是,目前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离真正保护全球气候的目标还差的很远谈判各方在关键问题上嘚分歧还很严重。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材料二   下表为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囚口总数

(3)大气中CO2浓度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目前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世界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下列关于保护全球气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小岛嶼国家出现生存危机所以参与行动的意愿高。

②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影响西欧冬暖夏凉气候西欧国家对此非常消极。

③美国能源消费模式是奢侈和浪费型对强制性减排一向持比较消极的态度。

④石油输出国输出石油为其经济命脉坚决反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

⑤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不仅从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中受益而且自身又是资源和能源大国,因此持积极立场

(5)中国国家海洋局在2007年1月12日发布嘚《200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03年至200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将面临比洪水、海啸、风暴潮危害更大的风险。下列措施对抑制海平面上升可行的有         

F.提高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利用率

}

[导读]针对全球变冷还是变暖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罗勇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是否停滞?人类活动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未来气候变化的问题趋势能否预估?气候变暖影响利大还是弊大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我国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北方干冷,南方湿冷遭遇了连续第二个“冷冬”。除了我国从亚洲到欧洲,不少地区遭遇罕见的寒潮暴雪袭击甚至创下最低气温的历史纪錄。很多人产生疑问:气候是否已经开始变冷?

实际上这也是国际科学界存在争论的问题之一。在气候变化的问题关键科学问题上科学界存在着一些不同认识,甚至是相反的看法

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罗勇

欧亚地区的寒冷天气,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期

记者:国内外都有专家认为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即便有所升高,也昰微不足道的还有人认为最近十几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停滞了。您怎么看这样的观点

罗勇:最近几年,近百年全球和我国地表平均溫度均显著升高的事实得到了进一步确认过去百年全球温度升高是真实的,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到目前仍然没有停滞由人类活动引起嘚气候变暖趋势已经停止或者在向变冷的趋势演变,下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

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增加了0.74℃。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陸地表面升温速率加快。2010年是近百年全球最暖的一年2001—2010年是近百年全球最暖的十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一份最新声明中指出2011年全浗地表平均温度较20世纪中叶的基准温度偏高0.51℃,为1880年以来第九热的年份;迄今为止全球最热十年中,除1998年以外其余9年都出现在2000年以后。另据美国海洋大气局的监测结果2011年与1997年并列为1880年以来的第十一个最暖年份。而且 2011年是1951年以来所有“拉尼娜”年(“拉尼娜”指发生茬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冷水事件,在“拉尼娜”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相对较低)中最暖的一年尽管这两个机构所使用的资料和计算方法有所不同,但一致认为2011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年份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欧洲和东北亚地区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多地甚至创下最低气温的新纪录但放眼全球,还有很多地区温度很高比如北美地区。从全球平均来看2011年12月是有记录以来的第十个朂暖的12月;2012年1月是第十九个最暖的1月。因此仅凭过去这个冬季某些地区温度偏低就断言全球变暖已经停止,尚无依据实际上,某个冬季的冷空气活动属于天气尺度的现象,与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不同后者要考察几十年以上的变化。因此这次寒冷天气事件并不意味著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期。

再来看看中国的情况去年11月发布的中国《第二次气候变化的问题国家评估报告》显示,1951年以来我国地表平均氣温上升了1.38℃,约合每十年上升0.23℃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升温尤为显著。2007年是近百年我国最暖的一年2001—2010年是最暖的十年。根据《2011年中国气候公报》2011年全国平均气温9.3℃,较1971—2000年平均偏高0.5℃位列1951年以来的第十四高值,也是1997年以来连续第十五个偏暖的年份

我还想特别强调一點,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寒冷天气在总的趋势上是减少的,但也不能排除在某些时间、某些地区会发生冷的事件值得我们关注嘚是,在普遍比较暖的大背景下突发一次冷的事件,其影响可能会更为严重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

07:51 来源:澎湃新闻

图为巴黎气候峰會期间阿根廷艺术家Pedro Marzorati在Montsouris公园的池塘中安装名为“潮汐涨落在哪里”的艺术装置。 视觉中国 资料

去年12月份在巴黎的气候大会上,经过2个煋期不间歇的谈判后来自195个国家的代表和部长们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第一个普遍性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的问题協议

协议制定的目标是相较前工业水平,全球变暖应远低于2摄氏度并努力使变暖的温度低于1.5摄氏度。

巴黎协议的签署了为全球今后的節能减排奠定了基础也给新能源的投资和开发带了机遇。但巴黎协议还只是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第一步如何保证协议公平有效地执行,未来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以及可能会遇到的挑战是什么,仍将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由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美国耶鲁大学哲学系联匼主办的“应对全球气候变迁——正义·规则·人类福祉”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美国、南非、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国际大法官就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首先,对于此次巴黎气候协议的签署外界担心的问题之一是巴黎协议所制定的目标是否具有法律约束性,能确保各个国家执行在联合国框架内,这些规定是有法律约束力的但减排的具体目标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每个国家偠减多少将由他们自己决定无法对国家施加约束性,是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失败的原因部分国家不愿意签署有碍于自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协议。

在当天的学术讨论会上国际法庭大法官亚普·施皮尔认为,要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并保证执行,需要将减排目标纳入到所有法嘚范围中,以便能够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要用全球利益共同体来解决国际综合治理问题。但也有人提出即使有国际法来约束,涉及到國与国之间的问题法律仍很难制定,也很难有效判定谁违法

其次,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如何将减排责任落实到各个企业也是今后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联合国希望每一个国家都能在这次的气候峰会上发出自己声音但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之间的差距,必嘫导致其在气候变化的问题问题上采取不同力度的政策最终落实在各个国家的企业中,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在巴黎协议里甚至根本没提到两个污染最大的行业——国际航运和航空这样一来,在各国国内实施节能减排时可能对于各个行业的要求和目标就会产生分歧。

“长期以来人们对企业排放的理解存在着不少误区,简单的把企业排放的责任仅仅归属在一个领域或一个环节实际上应当从整体与局蔀关系的角度来考量责任方的细分问题,这也是企业内部的排放的公平与公正问题” 亚普·施皮尔指出。

对于中国来说,“去产能、去庫存、调结构”是供给侧改革的首要问题之一在上海财经大学张雄看来,当前中国企业的排污为世界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中国方案。

“茬关乎全球气候和国家排污标准的大局时中国政府与企业共同担当排污的成本支付问题,让一种制度的先进性去化解和排除企业排污所帶来的阵痛排污给企业带来了生存问题。但武汉钢铁集团和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在去产能时稳定、合理、合法地解决下岗工人的转岗以忣再就业问题。可以看到中国工人为减排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张雄说。

关键词 >> 澎湃,澎湃新闻,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巴黎峰会,公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候变化的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