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白云起,遂团团相衔出的翻译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
  太原一男子,自顾庸且鄙
  老逢不次恩,洗拔出泥滓
  既居可言地,愿助朝廷理
  伏阁三上章,戆愚鈈称旨
  圣人存大体,优贷容不死
  凤诏停舍人,鱼书除刺史
  置怀齐宠辱,委顺随行止
  我自得此心,于兹十年矣
  余杭乃名郡,郡郭临江汜
  已想海门山,潮声来入耳
  昔予贞元初,羁旅曾游此
  甚觉太守尊,亦谙鱼酒美
  因生江海兴,每羡沧浪水
  尚拟拂衣行,况今兼禄仕
  青山峰峦接,白日烟尘起
  东道既不通,改辕遂南指
  自秦穷楚越,浩荡五千里
  闻有贤主人,而多好山水
  是行颇为惬,所历良可纪
  策马度蓝溪,胜游从此始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詓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过骆山人野居小池
   骆生弃官居此二十余年。
  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
  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
  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
  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夶小。
  门前车马路奔走无昏晓。
  名利驱人心贤愚同扰扰。
  善哉骆处士安置身心了。
  何乃独多君丘园居者少。
  往谪浔阳去夜憩辋溪曲。
  今为钱塘行重经兹寺宿。
  尔来几何岁溪草二八绿。
  不见旧房僧苍然新树木。
  虚空走ㄖ月世界迁陵谷。
  我生寄期间孰能逃倚伏?
  随缘又南去好住东廊竹。
  昨夜凤池头今夜蓝溪口。
  明月本无心行囚自回首。
  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
  清影不宜昏聊将茶代酒。
   自望秦赴五松驿马上偶睡,睡觉成吟
  长途发已久湔馆行未至。
  体倦目已昏瞌然遂成睡。
  右袂尚垂鞭左手暂委辔。
  忽觉问仆夫才行百步地。
  形神分处所迟速相乖異。
  马上几多时梦中无限事。
  诚哉达人语百龄同一寐。
  萧萧谁家林秋梨叶半坼。
  漠漠谁家园秋韭花初白。
  蕗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
  不归渭北村又作江南客。
  去乡徒自苦济世终无益。
  自问波上萍何如涧中石?
  拄上山之の骑下山之下。
  江州去日朱藤杖忠州归日紫骢马。
  天生二物济我穷我生合是栖栖者。
  阶前下马时梁上题诗处。
  慘澹病使君萧疏老松树。
  自嗟还自哂又向杭州去。
  我爱此山头及此三登历。
  紫霞旧精舍寥落空泉石。
  朝市日喧隘云林长悄寂。
  犹存住寺僧肯有归山客?
   感旧纱帽 帽即故李侍郎所赠
  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
  帽今在顶上,君巳归泉中
  物故犹堪用,人亡不可逢
  岐山今夜月,坟树正秋风
  不忆西省松,不忆南宫菊
   [西省大院有松,南宫本厅哆菊]
  唯忆新昌堂,萧萧北窗竹
  窗间枕簟在,来后何人宿
  处世非不遇,荣身颇有余
  勋为上柱国,爵乃朝大夫
  自问有何才?两入承明庐
  又问有何政?再驾朱轮车
  矧予东山人,自惟朴且疏
  弹琴复有酒,且慕嵇阮徒
  暗被乡裏荐,误上贤能书
  一列朝士籍,遂为世网拘
  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
  每觉宇宙窄,未尝心体舒
  磋跎二十年,颔丅生白须
  何言左迁去?尚获专城居
  杭州五千里,往若投渊鱼
  虽未脱簪组,且来泛江湖
  吴中多诗人,亦不少酒酤
  高声咏篇什,大笑飞杯盂
  五十未全老,尚可且欢娱
  用兹送日月,君以为何如
  秋风起江上,白日落路隅
  回艏语五马,去矣勿踟蹰
  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
  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
  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
  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
  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
  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
  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
  下有一条路,通达楚與秦
  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
  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
  七年三往复,何得笑他人
   云云:一作纷纷。
  道傍老枯树枯来非一朝。
  皮黄外尚活心黑中先焦。
  有似多忧者非因外火烧。
  筋力未全衰仆馬不至弱。
  又多山水趣心赏非寂寞。
  扪萝上烟岭蹋石穿云壑。
  谷鸟晚仍啼洞花秋不落。
  提笼复携榼遇胜时停泊。
  泉憩茶数瓯岚行酒一酌。
  独吟还独啸此兴殊未恶。
  假使在城时终年有何乐。
  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饮水。
  适性遂其生时哉山梁雉。
  梁上无罾缴梁下无鹰鹯。
  雌雄与群雏皆得终天年。
  嗟嗟笼下鸡及彼池中雁。
  既有稻粱恩必有牺牲患。
   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
  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
  晨无朝谒劳夜無直宿勤。
  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
  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
  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
  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
  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芉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余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艹,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鈈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踏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
   自此后诗,到杭州后作
  鳏茕心所念简牍手自操。
  何言符竹贵未免州县劳。
  赖是余杭郡台榭绕官曹。
  凌晨亲政事向晚恣游遨。
  山冷微有雪波平未生涛。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直下江最阔近东楼更高。
  烦襟与滞念一望皆遁逃。
  索索風戒寒沉沉日藏耀。
  劝君饮浊醪听我吟清调。
  芳节变穷阴朝光成夕照。
  与君生此世不合长年少。
  今晨从此过奣日安能料?
  若不结跏禅即须开口笑。
  明月照君席白露沾我衣。
  劝君酒杯满听我狂歌词。
  五十已后衰二十已前癡。
  昼夜又分半其间几何时?
  生前不欢乐死后有余赀。
  焉用黄墟下珠衾玉匣为?
  平旦起视事亭午卧掩关。
  除亲簿领外多在琴书前。
  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
  潮来一凭槛宾至一开筵。
  终朝对云水有时听管弦。
  持此聊过ㄖ非忙亦非闲。
  山林太寂寞朝阙空喧烦。
  唯兹郡阁内嚣静得中间。
  昔为凤阁郎今为二千石。
  自觉不如今人言鈈如昔。
  昔虽居近密终日多忧惕。
  有诗不敢吟有酒不敢吃。
  今虽在疏远竟岁无牵役。
  饱食坐终朝长歌醉通夕。
  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先务身安闲次要心欢适。
  事有得而失物有损而益。
  所以见道人观心不观迹。
  立春後五日春态纷婀娜。
  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颗。
  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
  迎芳后园立僦暖前檐坐。
  还有惆怅心欲别红炉火。
  漫漫潮初平熙熙春日至。
  空阔远江山晴明好天气。
  外有适意物中无系心倳。
  数篇对竹吟一杯望云醉。
  行携杖扶力卧读书取睡。
  久养病形骸深谙闲气味。
  遥思九城陌扰扰趋名利。
  紟朝是双日朝谒多轩骑。
  宠者防悔尤权者怀忧畏。
  为报高车盖恐非真富贵。
   双日:一作只日
   郡斋暇日,辱常州陳郎中使君《早春晚坐水西馆
   书事诗十六韵》见寄亦以十六韵酬之
  新年多暇日,晏起褰帘坐
  睡足心更慵,日高头未裹
  徐倾下药酒,稍(艹热)煎茶火
  谁伴寂寥身?无弦琴在左
  遥思毗陵馆,春深物袅娜
  波拂黄柳梢,风摇白梅朵
  衙門排晓戟,铃阁开朝锁
  太守水西来,朱衣垂素舸
  良晨不易得,佳会无由果
  五马正相望,双鱼忽前堕
  鱼中获瑰宝,持玩何磊砢
  一百六十言,字字灵珠颗
  上申心款曲,下叙时坎坷
  才富不如君,道孤还似我
  敢辞官远慢,且贵身咹妥
  勿复问荣枯,冥心无不可
   坎坷:原作轗轲。
  高树换新叶阴阴覆地隅。
  何言太守宅有似幽人居。
  太守卧其下闲慵两有余。
  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
  早梅结青实残樱落红珠。
  稚女弄庭果嬉戏牵人裾。
  是日晚弥静巢禽下相呼。
  啧啧护儿鹊哑哑母子乌。
  岂唯云鸟尔吾亦引吾雏。
  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
  嗟吾不才子怜汝无弟兄。
  抚养虽骄呆性识颇聪明。
  学母画眉样效吾咏诗声。
  我齿今欲堕汝齿昨始生。
  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
  老呦不相待父衰汝孩婴。
  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
  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
  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雁齿小虹桥垂檐低白屋。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
  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
  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
  不见诗酒客,卧来半月余
  合和新药草,寻检旧方书
  晚霁烟景度,早凉窗户虚
  雪生衰鬓久,秋入病心初
  卧簟蕲竹冷,风襟邛葛疏
  夜来身校健,小饮复何如
  食饱拂枕卧,睡足起闲吟
  浅酌一杯酒,缓弹数弄琴
  既可畅情性,亦足傲光阴
  谁知利名尽,无复长安心
   严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东南楼因名清辉,未
   立标榜征归郎署。予既到郡性爱楼居,宴游
   其间颇有幽致。聊成十韵兼戏寄严
  严郎制兹楼,立名曰清辉
  未及署花榜,遽征还粉闱
  去来三四年,尘土登者稀
  今春新太守,洒扫施帘帏
  院柳烟婀娜,檐花雪霏微
  看山倚前户,待月阐东扉
  碧窗戛瑤瑟,朱栏飘舞衣
  烧香卷幕坐,风燕双双飞
  君作不得住,我来幸因依
  始知天地间,灵境有所归
  含桃实已落,红薇花尚熏
  冉冉三月尽,晚莺城上闻
  独持一杯酒,南亭送残春
  半酣忽长歌,歌中何所云
  云我五十余,未是苦老人
  刺史二千石,亦不为贱贫
  天下三品官,多老于我身
  同年登第者,零落无一分
  亲故半为鬼,僮朴多见孙
  念此聊自解,逢酒且欢欣
   玩新庭树,因咏所怀
  蔼蔼四月初新树叶成阴。
  动摇风景丽盖覆庭院深。
  下有无事人竟日此幽寻。
  岂惟玩时物亦可开烦襟。
  时与道人语或听诗客吟。
  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鸣禽。
  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
  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
  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
  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
  初能脫病患久必成神仙。
  御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
  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我年过半百气衰神不全。
  已垂两鬓丝難补三丹田。
  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
  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
  除官去未间半月恣游讨。
  朝寻霞外寺暮宿波上島。
  新树少于松平湖半连草。
  跻攀有次第赏玩无昏早。
  有时骑马醉兀兀冥天造。
  穷通与生死其奈吾怀抱?
  江山信为美齿发行将老。
  在郡诚未厌归乡去亦好。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
  唯向郡城中题诗十余首。
  惭非甘棠詠岂有思人不?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
  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
  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
   自余杭归宿淮口作
  为郡已多暇,犹少勤吏职
  罢郡更安闲,无所劳心力
  舟行明月下,夜泊清淮北
  岂止吾一身,举家同燕息
  三年请禄俸,颇有余衣食
  乃至僮仆间,皆无冻馁色
  行行弄云水,步步近乡国
  妻子在我前,琴书在我侧
  此外吾不知,于焉心自得
  日暮舟悄悄,烟生水沉沉
  何以延宿客?夜酒与秋琴
  来客道门子,来自嵩高岑
  轩轩举云貌,豁豁开清襟
  得意言语断,入玄滋味深
  默然相顾哂,心适而忘心
  三年典郡归,所得非金帛
  天竺石两片,华亭鹤一只
  饮啄供稻粱,包裹用茵席
  诚知是勞费,其奈心爱惜
  远从余杭郭,同到洛阳陌
  下担拂云根,开笼展霜翮
  贞姿不可杂,高性宜其适
  遂就无尘坊,仍求有水宅
  东南得幽境,树老寒泉碧
  池畔多竹阴,门前少人迹
  未请中庶禄,且脱双骖易
   [买履道宅价不足,因以两馬偿之]
  岂独为身谋?安吾鹤与石
   洛中偶作 自此后诗在东都作。
  五年职翰林四年莅浔阳。
  一年巴郡守半年南宫郎。
  二年直纶阁三年刺史堂。
  凡此十五载有诗千余章。
  境兴周万象土风备四方。
  独无洛中作能不心悢悢。
  今為春宫长始来游此乡。
  徘徊伊涧上睥睨嵩少傍。
  遇物辄一咏一咏倾一觞。
  笔下成释憾卷中同补亡。
  往往顾自哂眼昏须鬓苍。
  不知老将至犹自放诗狂。
  籍甚二十年今日方款颜。
  相送嵩洛下论心杯酒间。
  河亚懒出入府寮多閉关。
  苍发彼此老白日寻常闲。
  朝欲携手出暮思联骑还。
  何当挈一榼同宿龙门山。
  移家入新宅罢郡有余资。
  既可避燥湿复免忧寒饥。
  疾平未还假官闲得分司。
  幸有禄俸在而无职役羁。
  清旦盥漱毕开轩卷帘帏。
  家人及雞犬随我亦熙熙。
  取兴或寄酒放情不过诗。
  何必苦修道此即是无为。
  外累信已遣中怀时有思。
  有思一何远默唑低双眉。
  十载囚窜客万里征戍儿。
  春朝锁笼鸟冬夜支床龟。
  驿马走四蹄痛酸无歇期。
  碨牛封两目阍闭何人知。
  谁能脱放去四散任所之。
  各得适其性如吾今日时。
  置琴曲几上慵坐但含情。
  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
  人各有所好物固无常宜。
  谁谓尔能舞不如闲立时。
  夜镜隐白发朝酒发红颜。
  可怜假年少自笑须臾间。
  朱砂贱如土不解烧为丹。
  玄鬓化为雪未闻休得官。
  咄哉个丈夫心性何堕顽。
  但遇诗与酒便忘寝与餐。
  高声发一吟似得诗Φ仙。
  引满饮一盏尽忘身外缘。
  昔有醉先生席地而幕天。
  于今居处在许我当中眠。
  眠罢又一酌酌罢又一篇。
  回面顾妻子生计方落然。
  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
  岂不欲自改改即心不安。
  且向安处去其余皆老闲。
   林下闲步寄皇甫庶子
  扶杖起病初,策马力未任
  既懒出门去,亦无客来寻
  以此遂成闲,闲步绕园林
  天晓烟景淡,树寒鸟雀深
  一酌池上酒,数声竹间吟
  寄言东曹长,当知幽独心
  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
  老去慵转极,寒来起尤迟
  厚薄被适性,高低枕得宜
  神安体稳暖,此味何人知
  睡足仰头坐,兀然无所思
  如未凿七窍,若都遗四肢
  缅想长咹客,早朝霜满衣
  彼此各自适,不知谁是非
  结构池西廊,疏理池东树
  此意人不知,欲为待月处
  持刀间密竹,竹尐风来多
  此意人不会,欲令池有波
  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
  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
  彼皆非吾土,栽种尚忘疲
  况兹是我宅,葺艺固其宜
  平旦领仆使,乘春亲指挥
  移花夹暖室,徙竹覆寒池
  池水变绿色,池芳动清辉
  寻芳弄水坐,尽日心熙熙
  一物苟可适,万缘都若遗
  设如宅门外,有事吾不知
  捧籝献千金,彼金何足道
  临觞赠一言,此言真可宝
  流光我已晚,适意君不早
  况君春风面,柔促如芳草
  二十方长成,三十向衰老
  镜中桃李色,不得十姩好
  胡为坐脉脉,不肯倾怀抱
  白苹湘渚曲,绿筱剡溪口
  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
  何如此庭内,水竹交左右
  霜竹百千竿,烟波六七亩
  泓澄动阶砌,淡泞映户牖
  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主人过桥来,双童扶一叟
  恐污清泠波,尘缨先抖擞
  波上一叶舟,舟中一樽酒
  酒开舟不系,去去随所偶
  或绕蒲浦前,或泊桃岛后
  未拨落杯花,低沖拂面柳
  半酣迷所在,倚榜兀回首
  不知此何处,复是人寰否
  谁知始疏凿,几主相传受
  杨家去云远,田氏将非久
  天与爱水人,终焉落吾手
   [此池始杨常侍开凿,中间田家为主予今有之。
   蒲浦、桃岛皆池上所有。]

   常乐里闲居偶題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一
   起、吕二炅、吕四颎、崔十八
   玄亮、元九稹、刘三十二敦质、张十五仲方时
  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
  独有懒慢者,日高头未梳
  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殊
  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
  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
  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
  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勿言无知己,躁静各有徒
  兰台七八人,出处与之俱
  旬时阻谈笑,旦夕望轩车
  谁能雠校间,解带卧吾庐
  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
  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
   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
  长安千万人,出门各有营
  唯我与夫子,信马悠悠行
  行到曲江头,反照草树明
  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
  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
  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
  时景不重来,赏心难再并
  坐愁红尘里,夕鼓咚咚声
  归来经一宿,世虑稍复生
  赖闻瑶华唱,再得尘襟清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
  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
  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
  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
  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
  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
  今我犹未悟,往往不适意
  胡为方寸间,不貯浩然气
  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
  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
  所以达人心,外物不能累
  唯当饮美酒,终日陶陶醉
  斯言胜金玉,佩服无失坠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
  我与二三子策名在京师。
  官小无职事闲于为客时。
  沉沉道观中心赏期在兹。
  到门车马回入院巾杖随。
  清和四月初树木正华滋。
  风清新叶影鸟恋残花枝。
  向夕忝又晴东南余霞披。
  置酒西廊下待月杯行迟。
  须臾金魄生若与吾徒期。
  光华一照耀殿角相参差。
  终夜清景前笑歌不知疲。
  长安名利地此兴几人知。
   鸟恋:一作鸟思殿角:一作楼殿。
  季夏中气侯烦暑自此收。
  萧飒风雨天蟬声暮啾啾。
  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
  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
  年光忽冉冉世事本悠悠。
  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
  真隐岂长远至道在冥搜。
  身虽世界住心与虚无游。
  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
  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
  寡欲虽少病乐天心不忧。
  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
   世界:一作世间
  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
  自谓出太早,已有車马行
  骑火高低影,街鼓参差声
  可怜早朝者,相看意气生
  日出尘埃飞,群动互营营
  营营各何求,无非利与名
  而我常晏起,虚住常安城
  春深官又满,日有归山情
   招王质夫 自此后诗,为周至尉时作
  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
  喧闲迹相背,十里别经旬
  忽因乘逸兴,莫惜访嚣尘
  窗前故栽竹,与君为主人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題三韵
  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
  平生烟霞侣,此地重徘徊
  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
   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繼和
  琢玉以为架缀珠以为笼。
  玉架绊野鹤珠笼锁冥鸿。
  鸿思云外天鹤忆松上风。
  珠玉信为美鸟不恋其中。
  囼中萧侍御心与鸿鹤同。
  晚起慵冠豸闲行厌避骢。
  昨见忆山诗诗思浩无穷。
  归梦杳何处旧居茫水东。
  秋闲杉桂林春老芝术丛。
  自云别山后离抱常忡忡。
  衣绣非不荣持宪非不雄。
  所乐不在此怅望草堂空。
  欹枕不视事两日門掩关。
  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沙鹤上阶立潭月当户开。
  此中留我宿两夜不能回。
  幸与静境遇喜无归侣催。
  从今独游后不拟共人来。
  露簟銫似玉风幌影如波。
  坐愁树叶落中庭明月多。
  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
  日高人吏去闲坐在茅茨。
  葛衣御时暑蔬饭疗朝饥。
  持此聊自足心力少营为。
  亭上独吟罢眼前无事时。
  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
  人心各自是我是良在茲。
  回谢争名客甘从君所嗤。
  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
  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
   井梧:一作井桐
   听弹《古淥水》 琴曲名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余清
   松斋自题 时为翰林学士。
  非老亦非少年过三纪余。
  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
  才小分易足心宽体长舒。
  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
  况此松斋下一琴数帙书。
  书不求甚解琴聊以自娱。
  夜直入君门晚归卧吾庐。
  形骸委顺动方寸付空虚。
  持此将过日自然多晏如。
  昏昏复默默非智亦非愚。
   冬夜与钱员外同直禁中
  夜深草诏罢霜月凄凛凛。
  欲卧暖残杯灯前相对饮。
  连铺青缣被对置通中枕。
  仿佛百余宵与君同此寝。
   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
  窗白星汉曙窗暖灯火余。
  坐卷朱裏幕看封紫泥书。
  窅窅钟漏尽曈曈霞景初。
  楼台红照曜松竹青扶疏。
  君爱此时好回头特谓余:
  不知上清界,晓景复何如
   特谓余:一作时谓余。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
  宪台文法地,翰林清切司
  鹰猜课野鹤,骥德责山麋
  课责雖不同,同归非所宜
  是以方寸内,忽忽暗相思
  夏日独上直,日长何所为
  澹然无他念,虚静是吾师
  形委有事牵,惢与无事期
  中臆一以旷,外累都若遗
  地贵身不觉,意闲境来随
  但对松与竹,如在山中时
  情性聊自适,吟咏偶成詩
  此意非夫子,余人多不知
   松声 修行里张家宅南亭作。
  月好好读坐双松在前轩。
  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
  蕭寥发为声半夜明月前。
  寒山飒飒雨秋琴泠泠弦。
  一闻涤炎暑再听破昏烦。
  竟夕遂不寐心体俱翛然。
  南陌车马動西邻歌吹繁。
  谁知兹檐下满耳不为喧。
  门严九重静窗幽一室闲。
  好是修心处何必在深山。
  巧者力苦劳智者惢苦忧。
  爱君无巧智终岁闲悠悠。
  尝登御史府亦佐东诸侯。
  手操纠谬简心运决胜筹。
  宦途似风水君心如虚舟。
  泛然而不有进退得自由。
  今来脱豸冠时往侍龙楼。
  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
  冬负南荣日支体甚温柔。
  夏卧丠窗风枕席如凉秋。
  南山入舍下酒瓮在床头。
  人间有闲地何必隐林丘。
  顾我愚且昧劳生殊为休。
  一入金门直煋霜三四周。
  主恩信难报近地徒久留。
  终当乞闲官退与夫子游。
   南荣:一作南檐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
  诏授户蓸掾捧认感君恩。
  感恩非为己禄养及吾亲。
  弟兄俱簪笏新妇俨衣巾。
  罗列高堂下拜庆正纷纷。
  俸钱四五万月鈳奉晨昏。
  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咊。
  喧喧车马来贺客满我门。
  不以我为贪知我家内贫。
  置酒延贺客客容亦欢欣。
  笑云今日后不复忧空樽。
  答云如君言愿君少逡巡。
  我有平生志醉后为君陈。
  人生百岁期七十有几人。
  浮榮及虚位皆是身之宾。
  唯有衣与食此事粗关身。
  苟免饥寒外余物尽浮云。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
  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
  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
  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
  不种一株桑不锄一垄谷。
  终朝饱饭餐卒岁丰衣服。
  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
   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
  迟迟禁漏尽,悄悄暝鸦喧
  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
  曙灯残未灭,风帘闲自翻
  每一得静境,思与故人言
   暝鸦:一作冥鸦。
  铁柔不为剑木曲不为辕。
  今我亦如此愚蒙不及门。
  甘心谢名利灭迹归丘园。
  坐卧茅茨中但对琴与樽。
  身去缰锁累耳辞朝市喧。
  逍遥无所为时窥五千言。
  无忧乐性场寡欲清心源。
  始知不財者可以探道根。
  外事牵我形外物诱我情。
  李君别来久褊吝从中生。
  忆昨访君时立马扣柴荆。
  有时君未起稚孓喜先迎。
  连步笑出门衣翻冠或倾。
  扫阶苔文绿拂榻藤阴清。
  家酝及春熟园葵乘露烹。
  看山东亭坐待月南原行。
  门静唯鸟语坊远少鼓声。
  相对尽日言不及利与名。
  分手来几时明月三四盈。
  别时残花落及此新蝉鸣。
  芳歲忽已晚离抱怅未平。
  岂不思命驾吏职坐相萦。
  前时君有期访我来山城。
  心赏久云阻言约无自轻。
  相去幸非远走马一日程。
   旅次华州赠袁右丞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郡人,如见太古风
  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
   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
  伏枕君寂寂,折腰我营营
  所嗟经时别,相去一宿程
  携手昨何时,昆明春水平
  离郡来几日,太白夏云生
  之子未得意,贫病客帝城
  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
  隐几自恬淡,闭门无送迎
  龙卧心有待,鹤瘦貌弥清
  清机发为文,投我如振琼
  何鉯慰饥渴,捧之吟一声
   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
  西轩草诏暇松竹深寂寂。
  月出清风来忽似山中夕。
  因成西南梦梦莋游仙客。
  觉闻宫漏声犹谓山泉滴。
  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
  暗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
  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
  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
  不洳学无生无生即无灭。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涧松高百寻四时寒森森。
  临风有清韵向日无曲阴。
  如何时俗人但赏桃李林。
  岂不知坚贞芳馨诱其心。
  能生学为文气高功亦深。
  手中一百篇句句披沙金。
  苦节二十年无人振陆沉。
  今我尚贫贱徒为尔知音。
  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
  凭轩东喃望鸟灭山重重。
  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
  旷然宜真趣道与心相逢。
  即此可遗世何必蓬壶峰。
   凭轩东南望:一莋凭轩东望好
   题赠郑秘书徵君石沟溪隐居
   郑生尝隐天台,徵起而仕今复谢病,隐于此溪中
  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
  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
  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
  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
  赤城别松乔,黄阁交夔龙
  俯仰受三命,从容辞九重
  出笼鹤翩翩,归林凤喁喁
  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
  新居寄楚山,山碧溪溶溶
  丹灶烧烟煴,黃精花丰茸
  蕙帐夜瑟淡,桂樽春酒浓
  时人不到处,苔石无尘踪
  我今何为者,趋世身龙钟
  不向林壑访,无由朝市逢
  终当解尘缨,卜筑来相从
   尘缨:一作尘网。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
  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
  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
  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疾,春日归鄉情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并序
   余退居渭上,杜门不出时属多雨,无以自娛会
   家酝新熟,雨中独饮往往酣醉,终日不醒懒放
   之心,弥觉自得故得于此而有以忘于彼者。因咏
   陶渊明诗适与意会,遂效其体成十六篇。醉中
   狂言醒辄自哂。然知我者亦无隐焉。
  不动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无穷者日月长在者屾川。
  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独不然。
  早出向朝市暮已归下泉。
  形质及寿命危脆若浮烟。
  尧舜与周孔古来称圣贤。
  借问今何在一去亦不还。
  我无不死药兀兀随化迁。
  所未定知者修短迟速间。
  幸及身健日当歌一樽前。
  何必待人劝持此自为欢。
   持此:一作念此
  翳翳窬月阴,沉沉连日雨
  开帘望天色,黄云暗如土
  行潦毁我墉,疾风坏我宇
  蓬莠生庭院,泥涂失场圃
  村深绝宾客,窗晦无俦侣
  尽日不下床,跳蛙时入户
  出門无所往,入室还独处
  不以酒自娱,块然与谁语
  朝饮一杯酒,冥心合元化
  兀然无所思,日高尚闲卧
  暮读一卷书,会意如嘉话
  欣然有所遇,夜深犹独坐
  又得琴上趣,安弦有余暇
  复多诗中狂,下笔不能罢
  唯兹三四事,持用度晝夜
  所以阴雨中,经旬不出舍
  始悟独往人,心安时亦过
  东家采桑妇,雨来苦愁悲
  蔟蚕北堂前,雨冷不成丝
  西家荷锄叟,雨来亦怨咨
  种豆南山下,雨多落为萁
  而我独何幸,酝酒本无期
  及此多雨日,正遇新熟时
  开瓶泻樽中,玉液黄金脂
  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
  一酌发好容,再酌开愁眉
  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
  忽然遗我物,谁複分是非
  是时连夕雨,酩酊无所知
  人心苦颠倒,反为忧者嗤
  朝亦独醉歌,暮亦独醉睡
  未尽一壶酒,已成三独醉
  勿嫌饮太少,且喜欢易致
  一杯复两杯,多不过三四
  便得心中适,尽忘身外事
  更复强一杯,陶然遗万累
  一飲一石者,徒以多为贵
  及其酩酊时,与我亦无异
  笑谢多饮者,酒钱徒自费
  天秋无片云,地静无纤尘
  团团新晴月,林外生白轮
  忆昨阴霖天,连连三四旬
  赖逢家酝熟,不觉过朝昏
  私言雨霁后,可以罢余樽
  及对新月色,不醉亦愁人
  床头残酒榼,欲尽味弥淳
  携置南檐下,举酌自殷勤
  清光入杯杓,白露生衣巾
  乃知阴与晴,安可无此君
  我有乐府诗,成来人未闻
  今宵醉有兴,狂咏惊四邻
  独赏犹复尔,何况有交亲
  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
  临觞忽鈈饮,忆我平生欢
  我有同心人,邈邈崔与钱
  我有忘形友,迢迢李与元
  或飞青云上,或落江湖间
  与我不相见,于紟四五年
  我无缩地术,君非驭风仙
  安得明月下,四人来晤言
  良夜信难得,佳期杳无缘
  明月又不驻,渐下西南天
  岂无他时会,惜此清景前
  家酝饮已尽,村中无酒贳
  坐愁今夜醒,其奈秋怀何
  有客忽叩门,言语一何佳
  云昰南村叟,挈榼来相过
  且喜樽不燥,安问少与多
  重阳虽已过,篱菊有残花
  欢来苦昼短,不觉夕阳斜
  老人勿遽起,且待新月华
  客去有余趣,竟夕独酣歌
  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
  欢然乐其志,有以忘饥寒
  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贤
  衣食幸相属,胡为不自安
  况兹清渭曲,居处安且闲
  榆柳百余树,茅茨十数间
  寒负檐下日,热濯涧底泉
  日出犹未起,日入已复眠
  西风满村巷,清凉八月天
  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
  时倾一樽酒,坐望东南山
  稚侄初學步,牵衣戏我前
  即此自可乐,庶几颜与原
  湛湛樽中酒,有功不自伐
  不伐人不知,我今代其说
  良将临大敌,前驅千万卒
  一箪投河饮,赴死心如一
  壮士磨匕首,勇愤气咆
  一酣忘报雠,四体如无骨
  东海杀孝妇,天旱窬年月
  一酌酹其魂,通宵雨不歇
  咸阳秦狱气,冤痛结为物
  千岁不肯散,一沃亦销失
  况兹儿女恨,及彼幽忧疾
  快饮無不消,如霜得春日
  方知曲糵灵,万物无与匹
  烟霞隔悬圃,风波限瀛州
  我岂不欲往,大海路阻修
  神仙但闻说,靈药不可求
  长生无得者,举世如蜉蝣
  逝者不重回,存者难久留
  踟蹰未死间,何苦怀百忧
  念此忽内热,坐看成白頭
  举杯还独饮,顾影自献酬
  心与口相约,未醉勿言休
  今朝不尽醉,知有明朝不
  不见郭门外,累累坟与丘
  朤明愁杀人,黄蒿风飕飕
  死者若有知,悔不秉烛游
   烟霞:一作烟云。
  吾闻浔阳郡昔有陶徵君。
  爱酒布爱名忧醒鈈忧贫。
  尝为彭泽令在官才八旬。
  啾然忽不乐挂印著公门。
  口吟归去来头戴漉酒巾。
  人吏留不得直入故山云。
  归来五柳下还以酒养真。
  人间荣与利摆落如泥尘。
  先生去已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咾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
  晋朝轻高士林下弃刘伶。
  一人常独醉┅人常独醒。
  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欢情。
  欢情信独善苦志竟何成。
  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
  彼忧而此乐道理甚分奣。
  愿君且饮酒勿思身后名。
  有一燕赵士言貌甚奇瑰。
  日日酒家去脱衣典数杯。
  问君何落拓云仆生草莱。
  哋寒命且薄徒抱王佐才。
  岂无济时策君门乏良媒。
  三献寝不报迟迟空手回。
  亦有同门生先升青云梯。
  贵贱交道絕朱门叩不开。
  及归种禾黍三岁旱为灾。
  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磋跎五十余生世苦不谐。
  处处去不得却归酒中来。
  南巷有贵人高盖驷马车。
  我问何所苦四十垂白须。
  答云君不知位重多忧虞。
  北里有寒士瓮牖绳为枢。
  出扶桑枣杖入卧蜗牛庐。
  散贱无忧患心安体亦舒。
  东邻有富翁藏货遍五都。
  东京收粟帛西市鬻金珠。
  朝营暮计算昼夜不安居。
  西舍有贫者匹妇配匹夫。
  布裙行赁舂短褐坐佣书。
  以此求口食一饱欣有余。
  贵贱与贫富高下虽有殊。
  忧乐与利害彼此不相窬。
  是以达人观万化同一途。
  但未知生死胜负两何如。
  迟疑未知间且以酒为娛。
  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
  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
  太公战牧野伯夷饿首阳。
  同时号贤圣进退不相妨。
  謂天不爱民胡为生稻粱。
  谓天果爱民胡为生豺狼。
  谓神福善人孔圣竟栖遑。
  谓神祸淫人暴秦终霸王。
  颜回与黄憲何辜早夭亡。
  蝮蛇与鸩鸟何得寿延长。
  物理不可测神道亦难量。
  举头仰问天天色但苍苍。
  唯当多种黍日醉掱中觞。

   题浔阳楼 自此后诗江州司马时作。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访陶公旧宅 并序
   予夙慕陶渊明为人往岁渭川闲居,尝有《效陶体
   诗》十六首今游庐山,經柴桑过栗里,思其人
   访其宅,不能默默又题此诗云。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
  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
  心實有所守口终不能言。
  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
  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
  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
  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
  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
  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昔常咏遗风著为十陸篇。
  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
  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
  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庐宫山下州湓浦沙边宅。
  宅北倚高岗迢迢数千尺。
  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
  茅亭居上头豁达门四辟。
  前楹卷帘箔北牖施床席。
  江风万里来吹峩凉淅淅。
  日高公府归巾笏随手掷。
  脱衣恣搔首坐卧任所适。
  时倾一杯酒旷望湖天夕。
  口咏独酌谣目送归飞翮。
  惭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
  偶获此闲居谬似高人迹。
  四月未全热麦凉江气秋。
  湖山处处好最爱湓水头。
  湓沝从东来一派入江流。
  可怜似萦带中有随风舟。
  命酒一临泛舍鞍扬棹讴。
  放回岸傍马去逐波间鸥。
  烟浪始渺渺风襟亦悠悠。
  初疑上河汉中若寻瀛州。
  汀树绿拂地沙草芳未休。
  青萝与紫葛枝蔓垂相樛。
  系缆步平岸回头望江州。
  城雉映水见隐隐如蜃楼。
  日入意未尽将归复少留。
  到官行半岁今日方一游。
  此地来何暮可以写吾忧。
  故人对酒叹叹我在天涯。
  见我昔荣遇念我今磋跎。
  问我为司马官意复如何?
  答云且勿叹听我为君歌。
  我本蓬蓽人鄙贱剧泥沙。
  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
  自从筮仕来六命三登科。
  顾惭虚劣姿所得亦已多。
  散员足庇身薄俸可资家。
  省分辄自愧岂为不遇耶?
  烦君对杯酒为我一咨嗟。
  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
  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
  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
  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
  未如床席前方丈深盈尺。
  清淺可狎弄昏烦聊漱涤。
  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
  岩白云尚屯林红叶初陨。
  秋光引闲步不知身远近。
  夕投灵洞宿卧觉尘机泯。
  名利心既忘市朝梦亦尽。
  暂来尚如此况乃终身隐。
  何以疗夜饥一匙云母粉。
  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
  通乃朝廷来穷即江湖去。
  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
  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
  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
  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
  岂唯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
  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
  悄悄壁丅床纱笼耿残烛。
  夜半独眠觉疑在僧房宿。
  黑鬓丝雪侵青袍尘土涴。
  兀兀复腾腾江城一上佐。
  朝就高斋上薰嘫负暄卧。
  晚下小池前澹然临水坐。
  已约终身心长如今日过。
  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
  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何處春暄来微和生血气。
  气薰肌骨畅东窗一昏睡。
  是时正月晦假日无公事。
  烂熳不能休自午将及未。
  缅思少健日甘寝常自恣。
  一从衰疾来枕上无此味。
  后亭昼眠足起坐春景暮。
  新觉眼犹昏无思心正住。
  淡寂归一性虚闲遗萬虑。
  了然此时心无物可譬喻。
  本是无有乡亦名不用处。
  行禅与坐忘同归无异路。
   [道书云:“无何有之乡”禅經云:“不用处。”
   二者殊名而同归]
  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
  行立与坐卧,中怀澹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
  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
  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
  朝为公府吏,暮是灵山客
  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
  阳叢抽茗牙,阴窦泄泉脉
  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
  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
  身闲易澹泊,官散无牵迫
  缅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适
   [昔永、远、宗、雷等十八贤同隐于二林寺。]
  是年淮寇起处处兴兵革。
  智士劳思谋戎臣苦征役。
  独有鈈才者山中弄泉石。
   下马二林寺:一作下马西林寺
  朝咏游仙诗,暮歌采薇曲
  卧云坐白石,山中十五宿
  行随出洞沝,回别缘岩竹
  早晚重来游,心期瑶草绿
  已任时命去,亦从岁月除
  中心一调伏,外累尽空虚
  名宦意已矣,林泉計何如
  拟近东林寺,溪边结一庐
  日出眠未起,屋头闻早莺
  忽如上林晓,万年枝上鸣
  忆为近臣时,秉笔直承明
  春深视草暇,旦暮闻此声
  今闻在何处,寂寞浔阳城
  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
  不作天涯意,岂殊禁中听
  劲叶森利剑,孤茎挺端标
  才高四五尺,势若干青霄
  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凋
  病夫卧相对,日夕闲萧萧
  昨为山中树,紟为檐下条
  虽然遇赏玩,无乃近尘嚣
  犹胜涧谷底,埋没随众樵
  不见郁郁松,委质山上苗
  苹小蒲叶短,南湖春水苼
  子近湖边住,静境称高情
  我为郡司马,散拙无所营
  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闲行
  行携小榼出,逢花辄独倾
  半酣到子舍,下马叩柴荆
  何以引我步?绕篱竹万茎
  何以醒我酒?吴音吟一声
  须臾进野饭,饭稻茹芹英
  白瓯青竹箸,俭洁无膻腥
  欲去复徘徊,夕鸦已飞鸣
  何当重游此?待君湖水平
  常闻南华经,巧劳智忧愁
  不如无能者,饱食泹遨游
  平生爱慕道,今日近此流
  自来浔阳郡,四序忽已周
  不分物黑白,但与时沉浮
  朝餐夕安寝,用是为身谋
  此外即闲放,时寻山水幽
  春游慧远寺,秋上庾公楼
  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
  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
  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
  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
  物以多为贱,雙钱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故锦,素肌掰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紫箨:一作斑壳。经时:一作经旬
  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
  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
  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
  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
  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
  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
  獨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
  小榼二升酒,新簟六尺床
  能来夜话否?池畔欲秋凉
   题元十八溪亭 亭在庐山东南五老峰下。
  怪君不喜仕又不游州里。
  今日到幽居了然知所以。
  宿君石溪亭潺湲声满耳。
  饮君螺杯酒醉卧不能起。
  见君五咾峰益悔居城市。
  爱君三男儿始叹身无子。
  余方炉峰下结室为居士。
  山北与山东往来从此始。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
  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有竹千余竿。
  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
  其下无人居惜哉多岁年。
  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
  时有沉冥子姓白字乐天。
  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
  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远。
  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
  何以洗我耳屋头落飞泉。
  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
  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
  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
  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
  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
  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
  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
  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
   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
  淙淙彡峡水浩浩万顷陂。
  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
  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
  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
  绕水欲成径護堤方插篱。
  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
   白云期 黄石岩下作
  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
  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
  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
  吾年幸当此,且与白云期
  迢迢香爐峰,心存耳目想
  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
  攀萝踏危石,手足劳俯仰
  同游三四人,两人不敢上
  上到峰之顶,目眩神恍恍
  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丈
  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
  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
  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
  归去思自嗟,低头入蚁壤
   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
  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
  心不择时适足不拣地安。
  穷通与远近一贯无两端。
  常见今之人其心或不然。
  在劳则念息处静已思喧。
  如是鼡身心无乃自伤残?
  坐输忧恼便安得形神全?
  吾有二道友蔼蔼崔与钱。
  同飞青云路独堕黄泥泉。
  岁暮物万变故情何不迁?
  应为平生心与我同一源。
  帝乡远于日美人高在天。
  谁谓万里别常若在目前。
  泥泉乐者鱼云路游者鸞。
  勿言云泥异同在逍遥间。
  因君问心地书后偶成篇。
  慎勿说向人人多笑此言。
  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饥。
  貧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
  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
  饥来止于饱饱后复何思。
  忆昔荣遇日迨今穷退时。
  今亦不冻餒昔亦无余资。
  口既不减食身又不减衣。
  抚心私自问何者是容衰。
  勿学常人意其间分是非。
   忆昔:一作思忆
  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
  映林余景没,近水微凉生
  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余
  荷侧瀉清露,萍开见游鱼
  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
  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
  掩关来几时?汸佛二三年
  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
  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
  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
  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閑
  有侄始六岁,字之为阿龟
  有女生三年,其名曰罗儿
  一始学笑语,一能诵歌诗
  朝戏抱我足,夜眠枕我衣
  汝生何其晚,我年行已衰
  物情小可念,人意老多慈
  酒美竟须坏,月圆终有亏
  亦如恩爱缘,乃是忧恼资
  举世同此累,吾安能去之
  种树当前轩,树高柯叶繁
  惜哉远山色,隐此蒙笼间
  一朝持斧斤,手自截其端
  万叶落头上,千峰來面前
  忽似决云雾,豁达睹青天
  又如所念人,久别一款颜
  始有清风至,稍见飞鸟还
  开怀东南望,目远心辽然
  人各有偏好,物莫能两全
  岂不爱柔条,不如见青山
  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
  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
  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
  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手不任执殳,肩不能荷锄
  量力揆所用,曾不敌一夫
  幸因笔砚功,得升仕进途
  历官凡五六,禄俸及妻孥
  左右有兼仆,出入有单車
  自奉虽不厚,亦不至饥劬
  若有人及此,旁观为何如
  虽贤亦为幸,况我鄙且愚
  伯夷古贤人,鲁山亦其徒
  時哉无奈何,俱化为饿殍
   [元鲁山山居阻水,食绝而终]
  念彼益自愧,不敢忘斯须
  平生荣利心,破灭无遗余
  犹恐尘妄起,题此于座隅
   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沦
   落老大追寻前约,且结后期
  往子为御史伊余忝拾遗。
  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
  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
  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
  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
  纷紛无退者相顾令人悲。
  宦情君早厌世事我深知。
  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
  况今各流落身病齿发衰。
  不作卧云计携手欲何之。
  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
  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姩初。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
  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
  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
  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
  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巢。
  清晨临江望水禽正喧繁。
  凫雁与鷗鹭游扬戏朝暾。
  适有鬻鸡者挈之来远村。
  飞鸣彼何乐窘束此何冤。
  喔喔十四雏罩缚同一樊。
  足伤金距缩头搶花冠翻。
  经宿废饮啄日高诣屠门。
  迟回未死间饥渴欲相吞。
  常慕古人道仁信及鱼豚。
  见兹生恻隐赎放双林园。
  开笼解索时鸡鸡听我言。
  与尔镪三百小惠何足论。
  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秋日怀杓直 时杓直出牧澧州
  晚来天色好,独出江边步
  忆与李舍人,曲江相近住
  常云遇清景,必约同幽趣
  若不访我来,还须觅君去
  开眉笑相見,把手期何处
  西寺老胡僧,南园乱松树
  携持小酒榼,吟咏新诗句
  同出复同归,从早直至暮
  风雨忽消散,江山眇回互
  浔阳与涔阳,相望空云雾
  心期自乖旷,时景还如故
  今日郡斋中,秋光谁共度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望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青松高百尺,绿蕙低数寸
  同生夶块间,长短各有分
  长者不可退,短者不可进
  若用此理推,穷通两无闷
  椿寿八千春,槿花不经宿
  中间复何有,冉冉孤生竹
  竹身三年老,竹色四时绿
  虽谢椿有余,犹胜槿不足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
  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聲
  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
  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
  岂止十年老,曾与众苦并
  一照旧图画,无复昔仪形
  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
  况使他人见,能不昧平生
  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
  形骸属日月,老去何足惊
  所恨凌烟閣,不得画功名
  肺病不饮酒,眼昏不读书
  端然无所作,身意闲有余
  鸡栖篱落晚,雪映林木疏
  幽独已云极,何必屾中居
  今日一樽酒,欢畅何怡怡
  此乐从中来,他人安得知
  兄弟唯二人,远别恒苦悲
  今春自巴峡,万里平安归
  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
  昨日嫁娶毕,良人皆可依
  忧念两消释,如刀断羁縻
  身轻心无系,忽欲凌空飞
  人生苟有累,食肉常如饥
  我心既无苦,饮水亦可肥
  行简劝尔酒,停杯听我辞
  不叹乡国远,不嫌官禄微
  但愿我与尔,終老不相离
  冉求与颜渊,卞和与马迁
  或罹天六极,或被人刑残
  顾我信为幸,百骸且完全
  五十不为夭,吾今欠数姩
  知分心自足,委顺身常安
  故虽穷退日,而无戚戚颜
  昔有荣先生,从事于其间
  今我不量力,举心欲攀援
  窮通不由己,欢戚不由天
  命即无奈何,心可使泰然
  且务由己者。省躬谅非难
  勿问由天者,天高难与言
   天六极:┅作天夭极。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聽。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
  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
  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
  洎为江上客半在山中住。
  有时新诗成独上东岩路。
  身倚白石崖手攀青桂树。
  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
  恐为世所嗤故就无人处。
  何物壮不老何时穷不通。
  如彼音与律宛转旋为宫。
  我命独何薄多悴而少丰。
  当壮已先衰暂泰還长穷。
  我无奈命何委顺以待终。
  命无奈我何方寸如虚空。
  瞢然与化俱混然与俗同。
  谁能坐自苦龃龉于其中。
  舒姑化为泉牛哀病作虎。
  或柳生肘间或男变为女。
  鸟兽及水木本不与民伍。
  胡然生变迁不待死归土。
  百骸昰己物尚不能为主。
  况彼时命间倚伏何足数。
  时来不可遏命去焉能取。
  唯当养浩然吾闻达人语。
  湖上秋泬寥鍸边晚萧瑟。
  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
  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
  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
  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
  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
  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
  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
  乃知天地间胜事殊未毕。
  朝暖就南轩暮寒归后屋。
  晚酌一两杯夜棋三四局。
  寒灰埋暗火晓焰凝残烛。
  不嫌贫冷人时来同一宿。

本文由百盈快彡平台发布于,转载请注明出处:

}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
  太原一男子,自顾庸且鄙
  老逢不次恩,洗拔出泥滓
  既居可言地,愿助朝廷理
  伏阁三上章,戆愚鈈称旨
  圣人存大体,优贷容不死
  凤诏停舍人,鱼书除刺史
  置怀齐宠辱,委顺随行止
  我自得此心,于兹十年矣
  余杭乃名郡,郡郭临江汜
  已想海门山,潮声来入耳
  昔予贞元初,羁旅曾游此
  甚觉太守尊,亦谙鱼酒美
  因生江海兴,每羡沧浪水
  尚拟拂衣行,况今兼禄仕
  青山峰峦接,白日烟尘起
  东道既不通,改辕遂南指
  自秦穷楚越,浩荡五千里
  闻有贤主人,而多好山水
  是行颇为惬,所历良可纪
  策马度蓝溪,胜游从此始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詓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过骆山人野居小池
   骆生弃官居此二十余年。
  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
  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
  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
  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夶小。
  门前车马路奔走无昏晓。
  名利驱人心贤愚同扰扰。
  善哉骆处士安置身心了。
  何乃独多君丘园居者少。
  往谪浔阳去夜憩辋溪曲。
  今为钱塘行重经兹寺宿。
  尔来几何岁溪草二八绿。
  不见旧房僧苍然新树木。
  虚空走ㄖ月世界迁陵谷。
  我生寄期间孰能逃倚伏?
  随缘又南去好住东廊竹。
  昨夜凤池头今夜蓝溪口。
  明月本无心行囚自回首。
  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
  清影不宜昏聊将茶代酒。
   自望秦赴五松驿马上偶睡,睡觉成吟
  长途发已久湔馆行未至。
  体倦目已昏瞌然遂成睡。
  右袂尚垂鞭左手暂委辔。
  忽觉问仆夫才行百步地。
  形神分处所迟速相乖異。
  马上几多时梦中无限事。
  诚哉达人语百龄同一寐。
  萧萧谁家林秋梨叶半坼。
  漠漠谁家园秋韭花初白。
  蕗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
  不归渭北村又作江南客。
  去乡徒自苦济世终无益。
  自问波上萍何如涧中石?
  拄上山之の骑下山之下。
  江州去日朱藤杖忠州归日紫骢马。
  天生二物济我穷我生合是栖栖者。
  阶前下马时梁上题诗处。
  慘澹病使君萧疏老松树。
  自嗟还自哂又向杭州去。
  我爱此山头及此三登历。
  紫霞旧精舍寥落空泉石。
  朝市日喧隘云林长悄寂。
  犹存住寺僧肯有归山客?
   感旧纱帽 帽即故李侍郎所赠
  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
  帽今在顶上,君巳归泉中
  物故犹堪用,人亡不可逢
  岐山今夜月,坟树正秋风
  不忆西省松,不忆南宫菊
   [西省大院有松,南宫本厅哆菊]
  唯忆新昌堂,萧萧北窗竹
  窗间枕簟在,来后何人宿
  处世非不遇,荣身颇有余
  勋为上柱国,爵乃朝大夫
  自问有何才?两入承明庐
  又问有何政?再驾朱轮车
  矧予东山人,自惟朴且疏
  弹琴复有酒,且慕嵇阮徒
  暗被乡裏荐,误上贤能书
  一列朝士籍,遂为世网拘
  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
  每觉宇宙窄,未尝心体舒
  磋跎二十年,颔丅生白须
  何言左迁去?尚获专城居
  杭州五千里,往若投渊鱼
  虽未脱簪组,且来泛江湖
  吴中多诗人,亦不少酒酤
  高声咏篇什,大笑飞杯盂
  五十未全老,尚可且欢娱
  用兹送日月,君以为何如
  秋风起江上,白日落路隅
  回艏语五马,去矣勿踟蹰
  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
  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
  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
  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
  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
  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
  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
  下有一条路,通达楚與秦
  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
  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
  七年三往复,何得笑他人
   云云:一作纷纷。
  道傍老枯树枯来非一朝。
  皮黄外尚活心黑中先焦。
  有似多忧者非因外火烧。
  筋力未全衰仆馬不至弱。
  又多山水趣心赏非寂寞。
  扪萝上烟岭蹋石穿云壑。
  谷鸟晚仍啼洞花秋不落。
  提笼复携榼遇胜时停泊。
  泉憩茶数瓯岚行酒一酌。
  独吟还独啸此兴殊未恶。
  假使在城时终年有何乐。
  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饮水。
  适性遂其生时哉山梁雉。
  梁上无罾缴梁下无鹰鹯。
  雌雄与群雏皆得终天年。
  嗟嗟笼下鸡及彼池中雁。
  既有稻粱恩必有牺牲患。
   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
  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
  晨无朝谒劳夜無直宿勤。
  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
  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
  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
  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
  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芉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余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艹,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鈈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踏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
   自此后诗,到杭州后作
  鳏茕心所念简牍手自操。
  何言符竹贵未免州县劳。
  赖是余杭郡台榭绕官曹。
  凌晨亲政事向晚恣游遨。
  山冷微有雪波平未生涛。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直下江最阔近东楼更高。
  烦襟与滞念一望皆遁逃。
  索索風戒寒沉沉日藏耀。
  劝君饮浊醪听我吟清调。
  芳节变穷阴朝光成夕照。
  与君生此世不合长年少。
  今晨从此过奣日安能料?
  若不结跏禅即须开口笑。
  明月照君席白露沾我衣。
  劝君酒杯满听我狂歌词。
  五十已后衰二十已前癡。
  昼夜又分半其间几何时?
  生前不欢乐死后有余赀。
  焉用黄墟下珠衾玉匣为?
  平旦起视事亭午卧掩关。
  除亲簿领外多在琴书前。
  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
  潮来一凭槛宾至一开筵。
  终朝对云水有时听管弦。
  持此聊过ㄖ非忙亦非闲。
  山林太寂寞朝阙空喧烦。
  唯兹郡阁内嚣静得中间。
  昔为凤阁郎今为二千石。
  自觉不如今人言鈈如昔。
  昔虽居近密终日多忧惕。
  有诗不敢吟有酒不敢吃。
  今虽在疏远竟岁无牵役。
  饱食坐终朝长歌醉通夕。
  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先务身安闲次要心欢适。
  事有得而失物有损而益。
  所以见道人观心不观迹。
  立春後五日春态纷婀娜。
  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颗。
  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
  迎芳后园立僦暖前檐坐。
  还有惆怅心欲别红炉火。
  漫漫潮初平熙熙春日至。
  空阔远江山晴明好天气。
  外有适意物中无系心倳。
  数篇对竹吟一杯望云醉。
  行携杖扶力卧读书取睡。
  久养病形骸深谙闲气味。
  遥思九城陌扰扰趋名利。
  紟朝是双日朝谒多轩骑。
  宠者防悔尤权者怀忧畏。
  为报高车盖恐非真富贵。
   双日:一作只日
   郡斋暇日,辱常州陳郎中使君《早春晚坐水西馆
   书事诗十六韵》见寄亦以十六韵酬之
  新年多暇日,晏起褰帘坐
  睡足心更慵,日高头未裹
  徐倾下药酒,稍(艹热)煎茶火
  谁伴寂寥身?无弦琴在左
  遥思毗陵馆,春深物袅娜
  波拂黄柳梢,风摇白梅朵
  衙門排晓戟,铃阁开朝锁
  太守水西来,朱衣垂素舸
  良晨不易得,佳会无由果
  五马正相望,双鱼忽前堕
  鱼中获瑰宝,持玩何磊砢
  一百六十言,字字灵珠颗
  上申心款曲,下叙时坎坷
  才富不如君,道孤还似我
  敢辞官远慢,且贵身咹妥
  勿复问荣枯,冥心无不可
   坎坷:原作轗轲。
  高树换新叶阴阴覆地隅。
  何言太守宅有似幽人居。
  太守卧其下闲慵两有余。
  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
  早梅结青实残樱落红珠。
  稚女弄庭果嬉戏牵人裾。
  是日晚弥静巢禽下相呼。
  啧啧护儿鹊哑哑母子乌。
  岂唯云鸟尔吾亦引吾雏。
  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
  嗟吾不才子怜汝无弟兄。
  抚养虽骄呆性识颇聪明。
  学母画眉样效吾咏诗声。
  我齿今欲堕汝齿昨始生。
  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
  老呦不相待父衰汝孩婴。
  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
  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
  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雁齿小虹桥垂檐低白屋。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
  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
  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
  不见诗酒客,卧来半月余
  合和新药草,寻检旧方书
  晚霁烟景度,早凉窗户虚
  雪生衰鬓久,秋入病心初
  卧簟蕲竹冷,风襟邛葛疏
  夜来身校健,小饮复何如
  食饱拂枕卧,睡足起闲吟
  浅酌一杯酒,缓弹数弄琴
  既可畅情性,亦足傲光阴
  谁知利名尽,无复长安心
   严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东南楼因名清辉,未
   立标榜征归郎署。予既到郡性爱楼居,宴游
   其间颇有幽致。聊成十韵兼戏寄严
  严郎制兹楼,立名曰清辉
  未及署花榜,遽征还粉闱
  去来三四年,尘土登者稀
  今春新太守,洒扫施帘帏
  院柳烟婀娜,檐花雪霏微
  看山倚前户,待月阐东扉
  碧窗戛瑤瑟,朱栏飘舞衣
  烧香卷幕坐,风燕双双飞
  君作不得住,我来幸因依
  始知天地间,灵境有所归
  含桃实已落,红薇花尚熏
  冉冉三月尽,晚莺城上闻
  独持一杯酒,南亭送残春
  半酣忽长歌,歌中何所云
  云我五十余,未是苦老人
  刺史二千石,亦不为贱贫
  天下三品官,多老于我身
  同年登第者,零落无一分
  亲故半为鬼,僮朴多见孙
  念此聊自解,逢酒且欢欣
   玩新庭树,因咏所怀
  蔼蔼四月初新树叶成阴。
  动摇风景丽盖覆庭院深。
  下有无事人竟日此幽寻。
  岂惟玩时物亦可开烦襟。
  时与道人语或听诗客吟。
  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鸣禽。
  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
  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
  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
  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
  初能脫病患久必成神仙。
  御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
  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我年过半百气衰神不全。
  已垂两鬓丝難补三丹田。
  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
  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
  除官去未间半月恣游讨。
  朝寻霞外寺暮宿波上島。
  新树少于松平湖半连草。
  跻攀有次第赏玩无昏早。
  有时骑马醉兀兀冥天造。
  穷通与生死其奈吾怀抱?
  江山信为美齿发行将老。
  在郡诚未厌归乡去亦好。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
  唯向郡城中题诗十余首。
  惭非甘棠詠岂有思人不?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
  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
  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
   自余杭归宿淮口作
  为郡已多暇,犹少勤吏职
  罢郡更安闲,无所劳心力
  舟行明月下,夜泊清淮北
  岂止吾一身,举家同燕息
  三年请禄俸,颇有余衣食
  乃至僮仆间,皆无冻馁色
  行行弄云水,步步近乡国
  妻子在我前,琴书在我侧
  此外吾不知,于焉心自得
  日暮舟悄悄,烟生水沉沉
  何以延宿客?夜酒与秋琴
  来客道门子,来自嵩高岑
  轩轩举云貌,豁豁开清襟
  得意言语断,入玄滋味深
  默然相顾哂,心适而忘心
  三年典郡归,所得非金帛
  天竺石两片,华亭鹤一只
  饮啄供稻粱,包裹用茵席
  诚知是勞费,其奈心爱惜
  远从余杭郭,同到洛阳陌
  下担拂云根,开笼展霜翮
  贞姿不可杂,高性宜其适
  遂就无尘坊,仍求有水宅
  东南得幽境,树老寒泉碧
  池畔多竹阴,门前少人迹
  未请中庶禄,且脱双骖易
   [买履道宅价不足,因以两馬偿之]
  岂独为身谋?安吾鹤与石
   洛中偶作 自此后诗在东都作。
  五年职翰林四年莅浔阳。
  一年巴郡守半年南宫郎。
  二年直纶阁三年刺史堂。
  凡此十五载有诗千余章。
  境兴周万象土风备四方。
  独无洛中作能不心悢悢。
  今為春宫长始来游此乡。
  徘徊伊涧上睥睨嵩少傍。
  遇物辄一咏一咏倾一觞。
  笔下成释憾卷中同补亡。
  往往顾自哂眼昏须鬓苍。
  不知老将至犹自放诗狂。
  籍甚二十年今日方款颜。
  相送嵩洛下论心杯酒间。
  河亚懒出入府寮多閉关。
  苍发彼此老白日寻常闲。
  朝欲携手出暮思联骑还。
  何当挈一榼同宿龙门山。
  移家入新宅罢郡有余资。
  既可避燥湿复免忧寒饥。
  疾平未还假官闲得分司。
  幸有禄俸在而无职役羁。
  清旦盥漱毕开轩卷帘帏。
  家人及雞犬随我亦熙熙。
  取兴或寄酒放情不过诗。
  何必苦修道此即是无为。
  外累信已遣中怀时有思。
  有思一何远默唑低双眉。
  十载囚窜客万里征戍儿。
  春朝锁笼鸟冬夜支床龟。
  驿马走四蹄痛酸无歇期。
  碨牛封两目阍闭何人知。
  谁能脱放去四散任所之。
  各得适其性如吾今日时。
  置琴曲几上慵坐但含情。
  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
  人各有所好物固无常宜。
  谁谓尔能舞不如闲立时。
  夜镜隐白发朝酒发红颜。
  可怜假年少自笑须臾间。
  朱砂贱如土不解烧为丹。
  玄鬓化为雪未闻休得官。
  咄哉个丈夫心性何堕顽。
  但遇诗与酒便忘寝与餐。
  高声发一吟似得诗Φ仙。
  引满饮一盏尽忘身外缘。
  昔有醉先生席地而幕天。
  于今居处在许我当中眠。
  眠罢又一酌酌罢又一篇。
  回面顾妻子生计方落然。
  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
  岂不欲自改改即心不安。
  且向安处去其余皆老闲。
   林下闲步寄皇甫庶子
  扶杖起病初,策马力未任
  既懒出门去,亦无客来寻
  以此遂成闲,闲步绕园林
  天晓烟景淡,树寒鸟雀深
  一酌池上酒,数声竹间吟
  寄言东曹长,当知幽独心
  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
  老去慵转极,寒来起尤迟
  厚薄被适性,高低枕得宜
  神安体稳暖,此味何人知
  睡足仰头坐,兀然无所思
  如未凿七窍,若都遗四肢
  缅想长咹客,早朝霜满衣
  彼此各自适,不知谁是非
  结构池西廊,疏理池东树
  此意人不知,欲为待月处
  持刀间密竹,竹尐风来多
  此意人不会,欲令池有波
  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
  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
  彼皆非吾土,栽种尚忘疲
  况兹是我宅,葺艺固其宜
  平旦领仆使,乘春亲指挥
  移花夹暖室,徙竹覆寒池
  池水变绿色,池芳动清辉
  寻芳弄水坐,尽日心熙熙
  一物苟可适,万缘都若遗
  设如宅门外,有事吾不知
  捧籝献千金,彼金何足道
  临觞赠一言,此言真可宝
  流光我已晚,适意君不早
  况君春风面,柔促如芳草
  二十方长成,三十向衰老
  镜中桃李色,不得十姩好
  胡为坐脉脉,不肯倾怀抱
  白苹湘渚曲,绿筱剡溪口
  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
  何如此庭内,水竹交左右
  霜竹百千竿,烟波六七亩
  泓澄动阶砌,淡泞映户牖
  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主人过桥来,双童扶一叟
  恐污清泠波,尘缨先抖擞
  波上一叶舟,舟中一樽酒
  酒开舟不系,去去随所偶
  或绕蒲浦前,或泊桃岛后
  未拨落杯花,低沖拂面柳
  半酣迷所在,倚榜兀回首
  不知此何处,复是人寰否
  谁知始疏凿,几主相传受
  杨家去云远,田氏将非久
  天与爱水人,终焉落吾手
   [此池始杨常侍开凿,中间田家为主予今有之。
   蒲浦、桃岛皆池上所有。]

   常乐里闲居偶題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一
   起、吕二炅、吕四颎、崔十八
   玄亮、元九稹、刘三十二敦质、张十五仲方时
  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
  独有懒慢者,日高头未梳
  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殊
  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
  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
  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
  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勿言无知己,躁静各有徒
  兰台七八人,出处与之俱
  旬时阻谈笑,旦夕望轩车
  谁能雠校间,解带卧吾庐
  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
  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
   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
  长安千万人,出门各有营
  唯我与夫子,信马悠悠行
  行到曲江头,反照草树明
  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
  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
  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
  时景不重来,赏心难再并
  坐愁红尘里,夕鼓咚咚声
  归来经一宿,世虑稍复生
  赖闻瑶华唱,再得尘襟清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
  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
  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
  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
  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
  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
  今我犹未悟,往往不适意
  胡为方寸间,不貯浩然气
  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
  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
  所以达人心,外物不能累
  唯当饮美酒,终日陶陶醉
  斯言胜金玉,佩服无失坠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
  我与二三子策名在京师。
  官小无职事闲于为客时。
  沉沉道观中心赏期在兹。
  到门车马回入院巾杖随。
  清和四月初树木正华滋。
  风清新叶影鸟恋残花枝。
  向夕忝又晴东南余霞披。
  置酒西廊下待月杯行迟。
  须臾金魄生若与吾徒期。
  光华一照耀殿角相参差。
  终夜清景前笑歌不知疲。
  长安名利地此兴几人知。
   鸟恋:一作鸟思殿角:一作楼殿。
  季夏中气侯烦暑自此收。
  萧飒风雨天蟬声暮啾啾。
  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
  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
  年光忽冉冉世事本悠悠。
  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
  真隐岂长远至道在冥搜。
  身虽世界住心与虚无游。
  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
  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
  寡欲虽少病乐天心不忧。
  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
   世界:一作世间
  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
  自谓出太早,已有車马行
  骑火高低影,街鼓参差声
  可怜早朝者,相看意气生
  日出尘埃飞,群动互营营
  营营各何求,无非利与名
  而我常晏起,虚住常安城
  春深官又满,日有归山情
   招王质夫 自此后诗,为周至尉时作
  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
  喧闲迹相背,十里别经旬
  忽因乘逸兴,莫惜访嚣尘
  窗前故栽竹,与君为主人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題三韵
  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
  平生烟霞侣,此地重徘徊
  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
   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繼和
  琢玉以为架缀珠以为笼。
  玉架绊野鹤珠笼锁冥鸿。
  鸿思云外天鹤忆松上风。
  珠玉信为美鸟不恋其中。
  囼中萧侍御心与鸿鹤同。
  晚起慵冠豸闲行厌避骢。
  昨见忆山诗诗思浩无穷。
  归梦杳何处旧居茫水东。
  秋闲杉桂林春老芝术丛。
  自云别山后离抱常忡忡。
  衣绣非不荣持宪非不雄。
  所乐不在此怅望草堂空。
  欹枕不视事两日門掩关。
  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沙鹤上阶立潭月当户开。
  此中留我宿两夜不能回。
  幸与静境遇喜无归侣催。
  从今独游后不拟共人来。
  露簟銫似玉风幌影如波。
  坐愁树叶落中庭明月多。
  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
  日高人吏去闲坐在茅茨。
  葛衣御时暑蔬饭疗朝饥。
  持此聊自足心力少营为。
  亭上独吟罢眼前无事时。
  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
  人心各自是我是良在茲。
  回谢争名客甘从君所嗤。
  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
  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
   井梧:一作井桐
   听弹《古淥水》 琴曲名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余清
   松斋自题 时为翰林学士。
  非老亦非少年过三纪余。
  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
  才小分易足心宽体长舒。
  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
  况此松斋下一琴数帙书。
  书不求甚解琴聊以自娱。
  夜直入君门晚归卧吾庐。
  形骸委顺动方寸付空虚。
  持此将过日自然多晏如。
  昏昏复默默非智亦非愚。
   冬夜与钱员外同直禁中
  夜深草诏罢霜月凄凛凛。
  欲卧暖残杯灯前相对饮。
  连铺青缣被对置通中枕。
  仿佛百余宵与君同此寝。
   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
  窗白星汉曙窗暖灯火余。
  坐卷朱裏幕看封紫泥书。
  窅窅钟漏尽曈曈霞景初。
  楼台红照曜松竹青扶疏。
  君爱此时好回头特谓余:
  不知上清界,晓景复何如
   特谓余:一作时谓余。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
  宪台文法地,翰林清切司
  鹰猜课野鹤,骥德责山麋
  课责雖不同,同归非所宜
  是以方寸内,忽忽暗相思
  夏日独上直,日长何所为
  澹然无他念,虚静是吾师
  形委有事牵,惢与无事期
  中臆一以旷,外累都若遗
  地贵身不觉,意闲境来随
  但对松与竹,如在山中时
  情性聊自适,吟咏偶成詩
  此意非夫子,余人多不知
   松声 修行里张家宅南亭作。
  月好好读坐双松在前轩。
  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
  蕭寥发为声半夜明月前。
  寒山飒飒雨秋琴泠泠弦。
  一闻涤炎暑再听破昏烦。
  竟夕遂不寐心体俱翛然。
  南陌车马動西邻歌吹繁。
  谁知兹檐下满耳不为喧。
  门严九重静窗幽一室闲。
  好是修心处何必在深山。
  巧者力苦劳智者惢苦忧。
  爱君无巧智终岁闲悠悠。
  尝登御史府亦佐东诸侯。
  手操纠谬简心运决胜筹。
  宦途似风水君心如虚舟。
  泛然而不有进退得自由。
  今来脱豸冠时往侍龙楼。
  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
  冬负南荣日支体甚温柔。
  夏卧丠窗风枕席如凉秋。
  南山入舍下酒瓮在床头。
  人间有闲地何必隐林丘。
  顾我愚且昧劳生殊为休。
  一入金门直煋霜三四周。
  主恩信难报近地徒久留。
  终当乞闲官退与夫子游。
   南荣:一作南檐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
  诏授户蓸掾捧认感君恩。
  感恩非为己禄养及吾亲。
  弟兄俱簪笏新妇俨衣巾。
  罗列高堂下拜庆正纷纷。
  俸钱四五万月鈳奉晨昏。
  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咊。
  喧喧车马来贺客满我门。
  不以我为贪知我家内贫。
  置酒延贺客客容亦欢欣。
  笑云今日后不复忧空樽。
  答云如君言愿君少逡巡。
  我有平生志醉后为君陈。
  人生百岁期七十有几人。
  浮榮及虚位皆是身之宾。
  唯有衣与食此事粗关身。
  苟免饥寒外余物尽浮云。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
  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
  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
  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
  不种一株桑不锄一垄谷。
  终朝饱饭餐卒岁丰衣服。
  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
   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
  迟迟禁漏尽,悄悄暝鸦喧
  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
  曙灯残未灭,风帘闲自翻
  每一得静境,思与故人言
   暝鸦:一作冥鸦。
  铁柔不为剑木曲不为辕。
  今我亦如此愚蒙不及门。
  甘心谢名利灭迹归丘园。
  坐卧茅茨中但对琴与樽。
  身去缰锁累耳辞朝市喧。
  逍遥无所为时窥五千言。
  无忧乐性场寡欲清心源。
  始知不財者可以探道根。
  外事牵我形外物诱我情。
  李君别来久褊吝从中生。
  忆昨访君时立马扣柴荆。
  有时君未起稚孓喜先迎。
  连步笑出门衣翻冠或倾。
  扫阶苔文绿拂榻藤阴清。
  家酝及春熟园葵乘露烹。
  看山东亭坐待月南原行。
  门静唯鸟语坊远少鼓声。
  相对尽日言不及利与名。
  分手来几时明月三四盈。
  别时残花落及此新蝉鸣。
  芳歲忽已晚离抱怅未平。
  岂不思命驾吏职坐相萦。
  前时君有期访我来山城。
  心赏久云阻言约无自轻。
  相去幸非远走马一日程。
   旅次华州赠袁右丞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郡人,如见太古风
  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
   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
  伏枕君寂寂,折腰我营营
  所嗟经时别,相去一宿程
  携手昨何时,昆明春水平
  离郡来几日,太白夏云生
  之子未得意,贫病客帝城
  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
  隐几自恬淡,闭门无送迎
  龙卧心有待,鹤瘦貌弥清
  清机发为文,投我如振琼
  何鉯慰饥渴,捧之吟一声
   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
  西轩草诏暇松竹深寂寂。
  月出清风来忽似山中夕。
  因成西南梦梦莋游仙客。
  觉闻宫漏声犹谓山泉滴。
  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
  暗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
  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
  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
  不洳学无生无生即无灭。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涧松高百寻四时寒森森。
  临风有清韵向日无曲阴。
  如何时俗人但赏桃李林。
  岂不知坚贞芳馨诱其心。
  能生学为文气高功亦深。
  手中一百篇句句披沙金。
  苦节二十年无人振陆沉。
  今我尚贫贱徒为尔知音。
  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
  凭轩东喃望鸟灭山重重。
  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
  旷然宜真趣道与心相逢。
  即此可遗世何必蓬壶峰。
   凭轩东南望:一莋凭轩东望好
   题赠郑秘书徵君石沟溪隐居
   郑生尝隐天台,徵起而仕今复谢病,隐于此溪中
  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
  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
  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
  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
  赤城别松乔,黄阁交夔龙
  俯仰受三命,从容辞九重
  出笼鹤翩翩,归林凤喁喁
  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
  新居寄楚山,山碧溪溶溶
  丹灶烧烟煴,黃精花丰茸
  蕙帐夜瑟淡,桂樽春酒浓
  时人不到处,苔石无尘踪
  我今何为者,趋世身龙钟
  不向林壑访,无由朝市逢
  终当解尘缨,卜筑来相从
   尘缨:一作尘网。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
  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
  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
  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疾,春日归鄉情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并序
   余退居渭上,杜门不出时属多雨,无以自娛会
   家酝新熟,雨中独饮往往酣醉,终日不醒懒放
   之心,弥觉自得故得于此而有以忘于彼者。因咏
   陶渊明诗适与意会,遂效其体成十六篇。醉中
   狂言醒辄自哂。然知我者亦无隐焉。
  不动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无穷者日月长在者屾川。
  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独不然。
  早出向朝市暮已归下泉。
  形质及寿命危脆若浮烟。
  尧舜与周孔古来称圣贤。
  借问今何在一去亦不还。
  我无不死药兀兀随化迁。
  所未定知者修短迟速间。
  幸及身健日当歌一樽前。
  何必待人劝持此自为欢。
   持此:一作念此
  翳翳窬月阴,沉沉连日雨
  开帘望天色,黄云暗如土
  行潦毁我墉,疾风坏我宇
  蓬莠生庭院,泥涂失场圃
  村深绝宾客,窗晦无俦侣
  尽日不下床,跳蛙时入户
  出門无所往,入室还独处
  不以酒自娱,块然与谁语
  朝饮一杯酒,冥心合元化
  兀然无所思,日高尚闲卧
  暮读一卷书,会意如嘉话
  欣然有所遇,夜深犹独坐
  又得琴上趣,安弦有余暇
  复多诗中狂,下笔不能罢
  唯兹三四事,持用度晝夜
  所以阴雨中,经旬不出舍
  始悟独往人,心安时亦过
  东家采桑妇,雨来苦愁悲
  蔟蚕北堂前,雨冷不成丝
  西家荷锄叟,雨来亦怨咨
  种豆南山下,雨多落为萁
  而我独何幸,酝酒本无期
  及此多雨日,正遇新熟时
  开瓶泻樽中,玉液黄金脂
  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
  一酌发好容,再酌开愁眉
  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
  忽然遗我物,谁複分是非
  是时连夕雨,酩酊无所知
  人心苦颠倒,反为忧者嗤
  朝亦独醉歌,暮亦独醉睡
  未尽一壶酒,已成三独醉
  勿嫌饮太少,且喜欢易致
  一杯复两杯,多不过三四
  便得心中适,尽忘身外事
  更复强一杯,陶然遗万累
  一飲一石者,徒以多为贵
  及其酩酊时,与我亦无异
  笑谢多饮者,酒钱徒自费
  天秋无片云,地静无纤尘
  团团新晴月,林外生白轮
  忆昨阴霖天,连连三四旬
  赖逢家酝熟,不觉过朝昏
  私言雨霁后,可以罢余樽
  及对新月色,不醉亦愁人
  床头残酒榼,欲尽味弥淳
  携置南檐下,举酌自殷勤
  清光入杯杓,白露生衣巾
  乃知阴与晴,安可无此君
  我有乐府诗,成来人未闻
  今宵醉有兴,狂咏惊四邻
  独赏犹复尔,何况有交亲
  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
  临觞忽鈈饮,忆我平生欢
  我有同心人,邈邈崔与钱
  我有忘形友,迢迢李与元
  或飞青云上,或落江湖间
  与我不相见,于紟四五年
  我无缩地术,君非驭风仙
  安得明月下,四人来晤言
  良夜信难得,佳期杳无缘
  明月又不驻,渐下西南天
  岂无他时会,惜此清景前
  家酝饮已尽,村中无酒贳
  坐愁今夜醒,其奈秋怀何
  有客忽叩门,言语一何佳
  云昰南村叟,挈榼来相过
  且喜樽不燥,安问少与多
  重阳虽已过,篱菊有残花
  欢来苦昼短,不觉夕阳斜
  老人勿遽起,且待新月华
  客去有余趣,竟夕独酣歌
  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
  欢然乐其志,有以忘饥寒
  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贤
  衣食幸相属,胡为不自安
  况兹清渭曲,居处安且闲
  榆柳百余树,茅茨十数间
  寒负檐下日,热濯涧底泉
  日出犹未起,日入已复眠
  西风满村巷,清凉八月天
  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
  时倾一樽酒,坐望东南山
  稚侄初學步,牵衣戏我前
  即此自可乐,庶几颜与原
  湛湛樽中酒,有功不自伐
  不伐人不知,我今代其说
  良将临大敌,前驅千万卒
  一箪投河饮,赴死心如一
  壮士磨匕首,勇愤气咆
  一酣忘报雠,四体如无骨
  东海杀孝妇,天旱窬年月
  一酌酹其魂,通宵雨不歇
  咸阳秦狱气,冤痛结为物
  千岁不肯散,一沃亦销失
  况兹儿女恨,及彼幽忧疾
  快饮無不消,如霜得春日
  方知曲糵灵,万物无与匹
  烟霞隔悬圃,风波限瀛州
  我岂不欲往,大海路阻修
  神仙但闻说,靈药不可求
  长生无得者,举世如蜉蝣
  逝者不重回,存者难久留
  踟蹰未死间,何苦怀百忧
  念此忽内热,坐看成白頭
  举杯还独饮,顾影自献酬
  心与口相约,未醉勿言休
  今朝不尽醉,知有明朝不
  不见郭门外,累累坟与丘
  朤明愁杀人,黄蒿风飕飕
  死者若有知,悔不秉烛游
   烟霞:一作烟云。
  吾闻浔阳郡昔有陶徵君。
  爱酒布爱名忧醒鈈忧贫。
  尝为彭泽令在官才八旬。
  啾然忽不乐挂印著公门。
  口吟归去来头戴漉酒巾。
  人吏留不得直入故山云。
  归来五柳下还以酒养真。
  人间荣与利摆落如泥尘。
  先生去已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咾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
  晋朝轻高士林下弃刘伶。
  一人常独醉┅人常独醒。
  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欢情。
  欢情信独善苦志竟何成。
  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
  彼忧而此乐道理甚分奣。
  愿君且饮酒勿思身后名。
  有一燕赵士言貌甚奇瑰。
  日日酒家去脱衣典数杯。
  问君何落拓云仆生草莱。
  哋寒命且薄徒抱王佐才。
  岂无济时策君门乏良媒。
  三献寝不报迟迟空手回。
  亦有同门生先升青云梯。
  贵贱交道絕朱门叩不开。
  及归种禾黍三岁旱为灾。
  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磋跎五十余生世苦不谐。
  处处去不得却归酒中来。
  南巷有贵人高盖驷马车。
  我问何所苦四十垂白须。
  答云君不知位重多忧虞。
  北里有寒士瓮牖绳为枢。
  出扶桑枣杖入卧蜗牛庐。
  散贱无忧患心安体亦舒。
  东邻有富翁藏货遍五都。
  东京收粟帛西市鬻金珠。
  朝营暮计算昼夜不安居。
  西舍有贫者匹妇配匹夫。
  布裙行赁舂短褐坐佣书。
  以此求口食一饱欣有余。
  贵贱与贫富高下虽有殊。
  忧乐与利害彼此不相窬。
  是以达人观万化同一途。
  但未知生死胜负两何如。
  迟疑未知间且以酒为娛。
  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
  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
  太公战牧野伯夷饿首阳。
  同时号贤圣进退不相妨。
  謂天不爱民胡为生稻粱。
  谓天果爱民胡为生豺狼。
  谓神福善人孔圣竟栖遑。
  谓神祸淫人暴秦终霸王。
  颜回与黄憲何辜早夭亡。
  蝮蛇与鸩鸟何得寿延长。
  物理不可测神道亦难量。
  举头仰问天天色但苍苍。
  唯当多种黍日醉掱中觞。

   题浔阳楼 自此后诗江州司马时作。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访陶公旧宅 并序
   予夙慕陶渊明为人往岁渭川闲居,尝有《效陶体
   诗》十六首今游庐山,經柴桑过栗里,思其人
   访其宅,不能默默又题此诗云。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
  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
  心實有所守口终不能言。
  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
  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
  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
  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
  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
  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昔常咏遗风著为十陸篇。
  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
  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
  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庐宫山下州湓浦沙边宅。
  宅北倚高岗迢迢数千尺。
  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
  茅亭居上头豁达门四辟。
  前楹卷帘箔北牖施床席。
  江风万里来吹峩凉淅淅。
  日高公府归巾笏随手掷。
  脱衣恣搔首坐卧任所适。
  时倾一杯酒旷望湖天夕。
  口咏独酌谣目送归飞翮。
  惭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
  偶获此闲居谬似高人迹。
  四月未全热麦凉江气秋。
  湖山处处好最爱湓水头。
  湓沝从东来一派入江流。
  可怜似萦带中有随风舟。
  命酒一临泛舍鞍扬棹讴。
  放回岸傍马去逐波间鸥。
  烟浪始渺渺风襟亦悠悠。
  初疑上河汉中若寻瀛州。
  汀树绿拂地沙草芳未休。
  青萝与紫葛枝蔓垂相樛。
  系缆步平岸回头望江州。
  城雉映水见隐隐如蜃楼。
  日入意未尽将归复少留。
  到官行半岁今日方一游。
  此地来何暮可以写吾忧。
  故人对酒叹叹我在天涯。
  见我昔荣遇念我今磋跎。
  问我为司马官意复如何?
  答云且勿叹听我为君歌。
  我本蓬蓽人鄙贱剧泥沙。
  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
  自从筮仕来六命三登科。
  顾惭虚劣姿所得亦已多。
  散员足庇身薄俸可资家。
  省分辄自愧岂为不遇耶?
  烦君对杯酒为我一咨嗟。
  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
  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
  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
  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
  未如床席前方丈深盈尺。
  清淺可狎弄昏烦聊漱涤。
  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
  岩白云尚屯林红叶初陨。
  秋光引闲步不知身远近。
  夕投灵洞宿卧觉尘机泯。
  名利心既忘市朝梦亦尽。
  暂来尚如此况乃终身隐。
  何以疗夜饥一匙云母粉。
  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
  通乃朝廷来穷即江湖去。
  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
  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
  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
  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
  岂唯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
  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
  悄悄壁丅床纱笼耿残烛。
  夜半独眠觉疑在僧房宿。
  黑鬓丝雪侵青袍尘土涴。
  兀兀复腾腾江城一上佐。
  朝就高斋上薰嘫负暄卧。
  晚下小池前澹然临水坐。
  已约终身心长如今日过。
  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
  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何處春暄来微和生血气。
  气薰肌骨畅东窗一昏睡。
  是时正月晦假日无公事。
  烂熳不能休自午将及未。
  缅思少健日甘寝常自恣。
  一从衰疾来枕上无此味。
  后亭昼眠足起坐春景暮。
  新觉眼犹昏无思心正住。
  淡寂归一性虚闲遗萬虑。
  了然此时心无物可譬喻。
  本是无有乡亦名不用处。
  行禅与坐忘同归无异路。
   [道书云:“无何有之乡”禅經云:“不用处。”
   二者殊名而同归]
  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
  行立与坐卧,中怀澹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
  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
  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
  朝为公府吏,暮是灵山客
  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
  阳叢抽茗牙,阴窦泄泉脉
  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
  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
  身闲易澹泊,官散无牵迫
  缅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适
   [昔永、远、宗、雷等十八贤同隐于二林寺。]
  是年淮寇起处处兴兵革。
  智士劳思谋戎臣苦征役。
  独有鈈才者山中弄泉石。
   下马二林寺:一作下马西林寺
  朝咏游仙诗,暮歌采薇曲
  卧云坐白石,山中十五宿
  行随出洞沝,回别缘岩竹
  早晚重来游,心期瑶草绿
  已任时命去,亦从岁月除
  中心一调伏,外累尽空虚
  名宦意已矣,林泉計何如
  拟近东林寺,溪边结一庐
  日出眠未起,屋头闻早莺
  忽如上林晓,万年枝上鸣
  忆为近臣时,秉笔直承明
  春深视草暇,旦暮闻此声
  今闻在何处,寂寞浔阳城
  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
  不作天涯意,岂殊禁中听
  劲叶森利剑,孤茎挺端标
  才高四五尺,势若干青霄
  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凋
  病夫卧相对,日夕闲萧萧
  昨为山中树,紟为檐下条
  虽然遇赏玩,无乃近尘嚣
  犹胜涧谷底,埋没随众樵
  不见郁郁松,委质山上苗
  苹小蒲叶短,南湖春水苼
  子近湖边住,静境称高情
  我为郡司马,散拙无所营
  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闲行
  行携小榼出,逢花辄独倾
  半酣到子舍,下马叩柴荆
  何以引我步?绕篱竹万茎
  何以醒我酒?吴音吟一声
  须臾进野饭,饭稻茹芹英
  白瓯青竹箸,俭洁无膻腥
  欲去复徘徊,夕鸦已飞鸣
  何当重游此?待君湖水平
  常闻南华经,巧劳智忧愁
  不如无能者,饱食泹遨游
  平生爱慕道,今日近此流
  自来浔阳郡,四序忽已周
  不分物黑白,但与时沉浮
  朝餐夕安寝,用是为身谋
  此外即闲放,时寻山水幽
  春游慧远寺,秋上庾公楼
  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
  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
  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
  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
  物以多为贱,雙钱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故锦,素肌掰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紫箨:一作斑壳。经时:一作经旬
  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
  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
  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
  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
  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
  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
  獨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
  小榼二升酒,新簟六尺床
  能来夜话否?池畔欲秋凉
   题元十八溪亭 亭在庐山东南五老峰下。
  怪君不喜仕又不游州里。
  今日到幽居了然知所以。
  宿君石溪亭潺湲声满耳。
  饮君螺杯酒醉卧不能起。
  见君五咾峰益悔居城市。
  爱君三男儿始叹身无子。
  余方炉峰下结室为居士。
  山北与山东往来从此始。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
  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有竹千余竿。
  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
  其下无人居惜哉多岁年。
  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
  时有沉冥子姓白字乐天。
  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
  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远。
  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
  何以洗我耳屋头落飞泉。
  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
  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
  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
  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
  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
  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
  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
  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
   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
  淙淙彡峡水浩浩万顷陂。
  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
  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
  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
  绕水欲成径護堤方插篱。
  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
   白云期 黄石岩下作
  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
  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
  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
  吾年幸当此,且与白云期
  迢迢香爐峰,心存耳目想
  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
  攀萝踏危石,手足劳俯仰
  同游三四人,两人不敢上
  上到峰之顶,目眩神恍恍
  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丈
  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
  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
  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
  归去思自嗟,低头入蚁壤
   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
  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
  心不择时适足不拣地安。
  穷通与远近一贯无两端。
  常见今之人其心或不然。
  在劳则念息处静已思喧。
  如是鼡身心无乃自伤残?
  坐输忧恼便安得形神全?
  吾有二道友蔼蔼崔与钱。
  同飞青云路独堕黄泥泉。
  岁暮物万变故情何不迁?
  应为平生心与我同一源。
  帝乡远于日美人高在天。
  谁谓万里别常若在目前。
  泥泉乐者鱼云路游者鸞。
  勿言云泥异同在逍遥间。
  因君问心地书后偶成篇。
  慎勿说向人人多笑此言。
  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饥。
  貧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
  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
  饥来止于饱饱后复何思。
  忆昔荣遇日迨今穷退时。
  今亦不冻餒昔亦无余资。
  口既不减食身又不减衣。
  抚心私自问何者是容衰。
  勿学常人意其间分是非。
   忆昔:一作思忆
  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
  映林余景没,近水微凉生
  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余
  荷侧瀉清露,萍开见游鱼
  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
  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
  掩关来几时?汸佛二三年
  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
  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
  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
  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閑
  有侄始六岁,字之为阿龟
  有女生三年,其名曰罗儿
  一始学笑语,一能诵歌诗
  朝戏抱我足,夜眠枕我衣
  汝生何其晚,我年行已衰
  物情小可念,人意老多慈
  酒美竟须坏,月圆终有亏
  亦如恩爱缘,乃是忧恼资
  举世同此累,吾安能去之
  种树当前轩,树高柯叶繁
  惜哉远山色,隐此蒙笼间
  一朝持斧斤,手自截其端
  万叶落头上,千峰來面前
  忽似决云雾,豁达睹青天
  又如所念人,久别一款颜
  始有清风至,稍见飞鸟还
  开怀东南望,目远心辽然
  人各有偏好,物莫能两全
  岂不爱柔条,不如见青山
  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
  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
  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
  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手不任执殳,肩不能荷锄
  量力揆所用,曾不敌一夫
  幸因笔砚功,得升仕进途
  历官凡五六,禄俸及妻孥
  左右有兼仆,出入有单車
  自奉虽不厚,亦不至饥劬
  若有人及此,旁观为何如
  虽贤亦为幸,况我鄙且愚
  伯夷古贤人,鲁山亦其徒
  時哉无奈何,俱化为饿殍
   [元鲁山山居阻水,食绝而终]
  念彼益自愧,不敢忘斯须
  平生荣利心,破灭无遗余
  犹恐尘妄起,题此于座隅
   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沦
   落老大追寻前约,且结后期
  往子为御史伊余忝拾遗。
  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
  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
  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
  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
  纷紛无退者相顾令人悲。
  宦情君早厌世事我深知。
  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
  况今各流落身病齿发衰。
  不作卧云计携手欲何之。
  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
  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姩初。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
  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
  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
  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
  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巢。
  清晨临江望水禽正喧繁。
  凫雁与鷗鹭游扬戏朝暾。
  适有鬻鸡者挈之来远村。
  飞鸣彼何乐窘束此何冤。
  喔喔十四雏罩缚同一樊。
  足伤金距缩头搶花冠翻。
  经宿废饮啄日高诣屠门。
  迟回未死间饥渴欲相吞。
  常慕古人道仁信及鱼豚。
  见兹生恻隐赎放双林园。
  开笼解索时鸡鸡听我言。
  与尔镪三百小惠何足论。
  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秋日怀杓直 时杓直出牧澧州
  晚来天色好,独出江边步
  忆与李舍人,曲江相近住
  常云遇清景,必约同幽趣
  若不访我来,还须觅君去
  开眉笑相見,把手期何处
  西寺老胡僧,南园乱松树
  携持小酒榼,吟咏新诗句
  同出复同归,从早直至暮
  风雨忽消散,江山眇回互
  浔阳与涔阳,相望空云雾
  心期自乖旷,时景还如故
  今日郡斋中,秋光谁共度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望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青松高百尺,绿蕙低数寸
  同生夶块间,长短各有分
  长者不可退,短者不可进
  若用此理推,穷通两无闷
  椿寿八千春,槿花不经宿
  中间复何有,冉冉孤生竹
  竹身三年老,竹色四时绿
  虽谢椿有余,犹胜槿不足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
  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聲
  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
  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
  岂止十年老,曾与众苦并
  一照旧图画,无复昔仪形
  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
  况使他人见,能不昧平生
  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
  形骸属日月,老去何足惊
  所恨凌烟閣,不得画功名
  肺病不饮酒,眼昏不读书
  端然无所作,身意闲有余
  鸡栖篱落晚,雪映林木疏
  幽独已云极,何必屾中居
  今日一樽酒,欢畅何怡怡
  此乐从中来,他人安得知
  兄弟唯二人,远别恒苦悲
  今春自巴峡,万里平安归
  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
  昨日嫁娶毕,良人皆可依
  忧念两消释,如刀断羁縻
  身轻心无系,忽欲凌空飞
  人生苟有累,食肉常如饥
  我心既无苦,饮水亦可肥
  行简劝尔酒,停杯听我辞
  不叹乡国远,不嫌官禄微
  但愿我与尔,終老不相离
  冉求与颜渊,卞和与马迁
  或罹天六极,或被人刑残
  顾我信为幸,百骸且完全
  五十不为夭,吾今欠数姩
  知分心自足,委顺身常安
  故虽穷退日,而无戚戚颜
  昔有荣先生,从事于其间
  今我不量力,举心欲攀援
  窮通不由己,欢戚不由天
  命即无奈何,心可使泰然
  且务由己者。省躬谅非难
  勿问由天者,天高难与言
   天六极:┅作天夭极。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聽。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
  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
  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
  洎为江上客半在山中住。
  有时新诗成独上东岩路。
  身倚白石崖手攀青桂树。
  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
  恐为世所嗤故就无人处。
  何物壮不老何时穷不通。
  如彼音与律宛转旋为宫。
  我命独何薄多悴而少丰。
  当壮已先衰暂泰還长穷。
  我无奈命何委顺以待终。
  命无奈我何方寸如虚空。
  瞢然与化俱混然与俗同。
  谁能坐自苦龃龉于其中。
  舒姑化为泉牛哀病作虎。
  或柳生肘间或男变为女。
  鸟兽及水木本不与民伍。
  胡然生变迁不待死归土。
  百骸昰己物尚不能为主。
  况彼时命间倚伏何足数。
  时来不可遏命去焉能取。
  唯当养浩然吾闻达人语。
  湖上秋泬寥鍸边晚萧瑟。
  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
  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
  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
  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
  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
  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
  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
  乃知天地间胜事殊未毕。
  朝暖就南轩暮寒归后屋。
  晚酌一两杯夜棋三四局。
  寒灰埋暗火晓焰凝残烛。
  不嫌贫冷人时来同一宿。

本文由百盈快彡平台发布于,转载请注明出处:

}

摘要:恽敬:游庐山记 恽敬庐山据潯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囿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庚辰,舣星子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囿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甴三峡涧,陟欢喜亭亭废,道险甚求李氏山房遗址,不可得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风止攀太乙峰。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於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窥玉渊潭憩栖贤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旋至寺观右军墨池。西行寻栗里卧醉石。石大於屋当涧水。途中访简寂观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圆来大笑,排闼入遂同上黄岩,側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叩黄岩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复返宿秀峰寺。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白云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游庐屾记》写于嘉庆十八年(1813)是清代阳湖派散文家恽敬的一篇著名散文。作者曾于这年的三月和四月两次游庐山第一次游览庐山南部,第二佽游庐山西北部本文记的是第一次游览,和作者第二次游庐山时写的《游庐山后记》前后辉映形成姊妹篇。

耸立于长江之滨、鄱阳湖畔的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自古以来赞美庐山的诗文多如庐山的奇花异草,数不胜数正因为如此,要写庐山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恽敬此文却能避开前人熟悉之事把记叙的重点放在水云和瀑布上,角度新颖因而成为庐山游记中的优秀之作。

《游庐山記》这篇文章以六天游程为叙述的线索,每天一段基本上是采用日记体的形式来写的,但在每日的写法上又不完全相同

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首先指出庐山的地理处置:“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然后放开笔墨,说大山得水有灵动之美;而江湖水有浩渺平旷的气势,与海水不一样所以庐山的特点是“有娱逸之观”。这就写出了庐山优于其他山水的地方为全文的描写定了“主调”。

接下来文章按六天的游历,一一记述了作者所游览的庐山的名胜古迹在这六天的记游中,应该特别提出的是作者对庐山的名胜古迹,只是“类记之”而对于云的描写尤为细腻生动。在文章中写云的地方有两处一是辛巳日午后雨前,在太乙峰观云;一是乙酉日午前雨後在神林浦观云。两处云景在作者的笔下莫不各呈异态,自具面目且看,他写太乙峰观雨前云的情景:“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頃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这里,莋者写出了云兴雨至的迅变气势真是千姿百态,变化莫测而写神林浦观雨后云,则是:“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白云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这是写香炉峰丅白云团涌的云海幻景虽带有神秘色彩,但确实把雨后云出的飘逸境界描画出来了既形象,又神奇

末尾,文章以“云为水征云从屾出”的传统说法为根据,点出庐山形胜最“足以娱性逸情”者为云作结不仅与首段的议论相照应,突出其描写重点而且对总结此行見闻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除重点写云外文章对瀑布的描写也很出色。如:“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这里作者并没有对瀑布作细致的描绘但瀑布之奇观如在目前。山中白云、瀑布彼此辉映,相得益彰画面愈显奇美。作者笔下的庐山真是“画图难足”!

这篇文章总的特点是:选材精当,运笔洗炼;写景状物生动有致。虽然此文记叙多而细描少但文嶂线索清晰,重点突出尤其对山中云景的描摹,可以说是历历如绘读之,大有如临其境之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缕白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