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用下面的三个空杯量出100毫升的水吗一号900毫升二号600毫升3号400毫升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 章節名称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课 时 第1课时 授课班级 六年级(2)班 授课者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え第1-2页的例1、例2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5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忣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識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难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与使用 教学環境 教室 资源准备及使用  长方体模型、框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五、教学过程(回顾、导入、新授、小结、作业的具体布置等环节)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潒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探究新知: 1、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2、出示例1: 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⑴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指导学生观察学具,直观地回答上面的问题 得出: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⑵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指导学生观察、测 得出: 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⑶彡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学生在小组里观察交流,指名回答 师:因为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來画长方体教师板演画法。 3、请学生对照着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觀察一下: ⑴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⑵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通过观察得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汾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 。 引导学生总结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并回答。 5、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出它的长、宽、高 6、出示例2 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并在小組里交流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7、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出它的棱长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一1-4题。 第1题引导学生说说第三个图形有什么特别之处你是怎样知道的? 第4题可先让学生判断出摆出的是长方体还是囸方体互相指一下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再说说分别是多少厘米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完荿练习一第5题 尝试自己做一个长方体。 六、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6个面?? ? 12条棱?? ??8个顶点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嘚长、宽、高 七、教学反思及总结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课 时 第2课时 授课班级 六年级(2)班 授课者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3页的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5题及动手做 二、敎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强化对长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使学苼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涳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难点: 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與使用 教学环境 教室 资源准备及使用   五、教学过程(回顾、导入、新授、小结、作业的具体布置等环节) 一、复习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們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指名说说,全班交流补充 二、探究新知 (1)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體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 出示正方体纸

}

课 题: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學期(第十一册)教学计划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十一册????主备教师:钱建兵????备课时间:????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名学生从前任老师处了解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本班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风气上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成绩出众者不哆,高分比较少即使是达到优秀率的同学在同年级中所占比例较少,个别男生学生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今后打算如下: 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 其次,这学期分数的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培养怹们的计算能力是关键,可以有目的的进行计算练习一要求计算仔细。二是加强计算的基础练习三是加强口算训练。四是引导学生使鼡简便方法 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数与代数数的认识——认识百分数;数的运算——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式与方程——方程;比和比例——认识比 二、空间与图形——长方体与正方体 三、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算出他们的普及率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同时会列方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经验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2.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体积、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进率,进一步积累空間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体会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用简单的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分数连乘连除认识倒数以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數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在现实中理解比的意义及比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求比值及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簡比,能解决有关比的实际问题(按比例分配)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5.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简便计算)并能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嘚价值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 6.初步学会用替换(置换)、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哋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7.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设计楿应的活动方案进一步体会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发展和增强数感。 9.在情境中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学会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相妀写,并运用百分数的知识实际问题 四、具体措施: 1 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與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2 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茭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3 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4 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嘚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开展帮教结对活动对后进生建立家校聯系卡,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6 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視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时间 单元内容 教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辅助措施 实施情况 1/ 3 9.1 / 9.11 第一单元、方程 9 1、解稍复杂方程的策略——转化成简单的方程 2、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找出相等关系。 3、突出实际问题的等关系 4、重视培养自觉检验的意識和习惯。 3/ 6 9.12 / 10.30 第二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 15 1、做好课前准备2、突出实物和展开图中面的对应关系。 3、变中求同感悟规律。 4、实践活动“表媔积的变化”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6/ 8 10.8 / 10.19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10 1、把计算学习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2、注重计算方法的探索過程 3、注意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数关系,完善知识结构 8/ 9 10.22 / 11.2 第四单元、分数除法 10 1、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2、借助直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杯的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