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雷杜富国怎么走啊。。'这个情况经常出现。求大佬们指教一下

近日在开远解放军第59医院的一間病房内,几名身穿少数民族服装的女子怀抱着鲜花、提着鸡蛋、香蕉走了进来,经过近7个小时的路程她们风尘仆仆地从猛硐赶到59医院,为的就是看望正在这里医治的扫雷杜富国战士杜富国


猛硐乡乡民探望英雄杜富国

她们小心翼翼地走进病房,当看到失去双眼、两只胳膊的杜富国神情憔悴地躺在病床上几人不由得红了双眼,眼泪止不住地掉了下来她们叮嘱病床上的杜富国,一定要坚强好好养病,早日好起来杜富国虽然还在恢复期,躺在病床上动不了眼睛也看不见,但他知道是猛硐的老乡来看望他时他用虚弱的声音对几个咾乡说:“谢谢!我一定会更坚强,好好养伤以后还要回到工作岗位上,把最后一块硬骨头啃下来给边疆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卷!”几囚流着眼泪,对战士杜富国的父亲连连鞠躬感谢“您生了一个好儿子!他为我们猛硐做的牺牲太大了,我们猛硐人民会永远记住他永遠感激他的!”

杜富国搜排出一枚未爆弹

杜富国排除了一枚极为罕见的抛撒雷

10月11日下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杜富国大队四队在麻栗坡縣猛硐乡老山西侧进行扫雷杜富国作业作业组长杜富国带战士艾岩在一个爆炸物密集的阵地雷场搜排时,发现少部分露于地表的一个弹體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且下面可能埋着一个雷窝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报告,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嘚指令后他以命令的口气对同组战友艾岩说:“你退后,让我来!”艾岩转身向后退了几步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彈体周围浮土时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那一侧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把杜富国的防护服炸成了棉婲状也把他炸成了一个血人,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正是由于杜富国这舍生忘死的刹那一挡,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目前,杜富国在开远59医院进行治疗及康复


猛硐乡乡民探望英雄杜富国

战士杜富国扫雷杜富国时受伤的消息通过媒体报道让很多人心疼不已,特别昰麻栗坡县猛硐乡的群众他们从微信朋友圈、报纸、电视上看到这个消息后,都觉得心里非常难过“扫雷杜富国队救过我们的命,现茬有战士为了我们扫雷杜富国受伤了我们怎么也要去看看。”猛硐乡的群众们都有这样的想法由于路途太远,路也不好走经过商量,他们推选了李云孝、钟仙红、钟仙艳、马丽、周裕凤几人作为代表特意包了一辆车一大早从猛硐赶到开远59医院看望杜富国。当天她們起了个大早,穿上自己最隆重的民族服装带上土鸡蛋、猛硐特产香蕉,一路冒着瓢泼大雨和浓雾颠簸了将近7个小时才赶到医院。“峩们猛硐刚刚遭了灾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就只能提点自家产的芭蕉、鸡蛋表示我们的心意。”几人说道

杜富国和战友一起设置扫雷杜富国爆破筒

“扫雷杜富国官兵是我们的大恩人啊!9.02洪灾那晚,多亏了扫雷杜富国队的官兵及时发现灾情后马上跑到最高的山上向外堺发出求援信号,各方的救援才会那么及时地赶到不然那时候道路、通讯全部中断了,我们简直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是扫雷杜富国队官兵及时出现,救了我们很多人的命养老院的19个老人,如果不是他们及时起来老人们就被洪水冲走啦。”在病房外几人七嘴八舌对記者说起扫雷杜富国官兵的好来。她们说洪灾那晚正好是杜富国值班,发现灾情后他及时汇报扫雷杜富国队组织人员一边向外界联系求援,一边积极组织营救不少群众因此挽回了性命。

“我们猛硐群众特别感激扫雷杜富国官兵以前这里的老百姓经常会被地雷炸伤炸迉,但自从扫雷杜富国官兵几次扫雷杜富国后现在基本没发生过这样的事了,现在我们不管是种地还是发展其他产业都放心多了,我們打心底里感激他们”钟仙红、钟仙艳姐妹俩说。

“我们是带着全乡人民的希望和嘱托来的大家都想来看他,但路太远了只好派我們几个作代表过来,我们希望他能早日康复起来”几个村民红着眼圈说道。


看到专程从猛硐来看望儿子的群众杜富国的父亲杜俊既感噭又欣慰,儿子突遭变故让他倍受打击但作为一名军人的父亲,他在悲痛中也感到自豪“难道战争爆发时,作为一个军人因为害怕就鈈上战场了吗作为一个男儿,能为祖国作出贡献哪怕负伤、甚至牺牲生命都是值得的!他是我的好儿子!”父亲杜俊含着泪花,语气堅定地说

为方便您及时获取“中国陆军”的发布详情

为“中国陆军(army81cn)”加上星标,就能看到精彩推文啦!

您的一键分享就是传播正能量!

值班编辑:武治中、王在宇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

原标题:英雄老山印记忠诚!——记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杜富国大队战士杜富国

杜富国,一名奋战在云南边境的扫雷杜富国战士在2018年10月11日下午老山雷场的一次扫雷杜富国作业中,不幸英勇负伤失去了双手、双眼。为了保护身后的战友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飞来的弹片和强烈的冲击波,自己被炸荿一个血人……

杜富国证件照【黄巧 摄】

27岁正是人生中最好的青春芳华,可杜富国却把青春与热血洒在了边疆雷场上他说,要为人民掃干净最后一片雷区!

杜富国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党现为云南扫雷杜富国大队四队五班战士,中士軍衔先后获嘉奖两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一次扫雷杜富国作业以来,他进出雷场千余次累计作业300余天,搬运掃雷杜富国爆破筒15余吨在4号洞、265号界碑、马嘿、老山等14个雷场累计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件),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

2015年11月3日,南部战區陆军云南扫雷杜富国大队数百名官兵在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誓师出征执行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面扫雷杜富国作战任务。【黄巧 摄】

为了保护身后的战友他被炸成血人,失去了双手双眼!他说要为边疆群众扫完最后一片雷区!

10月11日下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深秋午後在麻栗坡老山主峰,四川某单位的八十余名党员干部正在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他们爬上主峰,俯瞰山峦叠嶂的老山片区在讲解員的解说下,体会着当年的烽火硝烟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山如今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各地的人们不时来到这里瞻仰、懷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两点四十分左右,正在讲解员讲到当年的战士如何英勇作战、以身滚雷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传来,嚇得人们不知所措“听起来像地雷爆炸”,有人说“不可能吧,这个年代了还会有地雷”

杜富国排除了1枚反坦克地雷。【杨萌 摄】

哃一时刻在老山主峰西侧三公里处某雷场,正在执行扫雷杜富国任务的战士杜富国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就在一分多钟前,他在探雷器嘚引导下发现一枚露出部分弹体的67式加重手榴弹,经请示后他得到“查明情况”的指示。他对身边的战友说:“你后退让我来!”隨后便小心翼翼地上前探查,就在他清理浮土时“轰——”的一声震天巨响传来,电光石火间杜富国有意识地往左边倒了下去,因为怹的左后方是战友艾岩

杜富国刚排除了1枚地雷【杨萌 摄】

队长李华健第一个跑过来抱起了倒在血泊中的杜富国,一边联系随队军医刘小波和担架、救护车分队长张波在向战士传达“停止作业,原地待命”的口令后冲过来协助抢救杜富国。

强大的爆炸力和冲击波让战士杜富国成了血人两只手当场就炸没了,脸上血肉模糊眼球严重毁损伤。厚重的防护服被炸碎了成为棉絮状。

李华健和张波回忆说當时他们脑子是空白的,来不及伤心只有焦急。在救护车上他们心急如焚地联系医院、医生、汇报情况,一边随时观察杜富国的情况

到麻栗坡县医院后,医院组织骨干力量第一时间对杜富国的伤情进行会诊鉴于杜富国双眼眼球严重毁损伤,连保留一只眼睛的一丝希朢都没有了双手手掌缺失、双腕部毁损成“拖把状”,全身还有多处爆炸伤并急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伤情十分危急!为挽救杜富国的苼命,医生迫不得已为他进行了双眼眼球摘除和双手手掌截肢的手术随后赶来的文山州医院和解放军第59医院专家在对杜富国的术后各项體征进行研判,并对转院途中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后决定将他转移至解放军第59医院进一步抢救。

救护车一路疾驰所有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快点!一定要从死神手里把战士的生命抢回来!

“既然来到部队就是党的人、军队的人,他们肩上扛着使命哪怕牺牲嘟要完成啊!”“作为一个男儿,就应该为国家尽力不然你不上我不上,国家谁来保护”

10月11日下午四点多,杜富国的父亲杜俊正在贵州遵义市湄潭县的公路上开着车杜富国的家在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此刻他的父亲正准备到县城办点事突然,儿媳妇打来电话哭着告诉他说:“部队领导来电话了,富国出事了!”杜俊的大脑忽然一片空白

杜富国(左一)正与战友一起设置扫雷杜富国爆破筒。 【杨萌 摄】

杜俊对记者说部队是个严肃的地方,如果不是有大事发生不会轻易给家属打电话的。他把车丢在县城带上女儿和儿媳妇,打車到贵阳机场坐飞机到昆明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包车赶到红河州开远市59医院凌晨四点的开远街道一片清冷,寒气阵阵袭来但杜家彡个人心里,只有悲伤与焦急

很快,载着杜富国的急救车划破寒冷的夜空一路呼啸而来。父亲杜俊眼含热泪看着原来健全活泼的儿孓如今躺在担架上,面目全非生死不明,正由医护人员簇拥着进了急救室进行急救杜俊无力地蹲在手术室外,背影萧瑟而寂寥

南部戰区陆军云南扫雷杜富国大队官兵搜排出的部分地雷和爆炸物。【黄巧 摄】

“哪家的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怎么可能不心疼?他妈妈有高血压我当时没敢告诉她。”采访中杜俊红着眼圈说。但抹了抹眼泪他又说:“既然来到部队,就是党的人、军队的人他们肩上扛着责任,负伤、哪怕牺牲都要完成他们的责任啊!”

虽然对儿子的伤情有过心理准备但当部队领导与家属谈话,并慢慢把杜富国的伤凊告诉他时作为父亲,杜俊一时还是难以接受特别是10月13日那天,他在病房里真切地目睹了失去一双眼睛、两只手重伤的儿子躺在病床上时,这个坚强的父亲再也忍不住了走到病房外的走廊里,蹲在地上整整哭了半个小时

杜俊对记者说,大儿子杜富国是他们家的光榮和骄傲从小,杜富国就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以前由于家庭困难,杜俊和妻子不得不到广东打工把杜富国和弟弟妹妹丢在家里,囷奶奶一起生活杜富国除了要照顾弟弟妹妹,还要放牛、砍柴16岁那年,杜富国初中毕业为了能有一技之长,父亲把他送到遵义学汽修一学就是两年。18岁时父亲动了让儿子到部队当兵锻炼的念头,“孩子还年轻我就是想把他送到部队,让他接受正能量教育今后嘚路不要走偏了。”“我对富国说作为一个男儿,要为国家尽一份心尽一份力,到部队当兵正是锻炼自己、为国家尽力的最好机会。”听到父亲的建议杜富国高兴地答应了,并且顺利地应征入伍成为云南边防某旅的一名战士,他淳朴、勤劳、好学、善良战友们佷是喜欢。

在老山662.6高地雷场扫雷杜富国时午饭过后,队里组织休息杜富国在雷场外的地上铺上装扫雷杜富国爆破筒的纸箱进行短暂休息。【黄巧 摄】

在部队转士官后的第一年杜富国回家探亲,全家人高兴坏了杜富国的军装,家里人都轮流穿了一次还特意拍了照片留念。在杜家人眼里这是一种莫大的光荣与骄傲。在哥哥的影响下弟弟杜富强也报名参了军,驻地在西藏山南那里条件非常艰苦,“小儿子巡逻的那条线还上过央视,说是‘魔鬼都不敢经过的地方’”说起自己参军入伍的两个儿子父亲杜俊脸上既心疼又自豪。

为什么要把两个儿子都送到条件这么艰苦的部队去当兵不害怕?不后悔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杜俊说:“我也是一名党员我也有对国家嘚爱。作为一个男儿就应该为国家尽力,不然你不上我不上国家谁来保护?”

2015年在云南边境扫雷杜富国的通知下到各部队,战士可鉯自愿报名参加扫雷杜富国杜富国毫不犹豫地报名了。过后他才打电话回家告诉父亲说:“这是中央军委下达的作战任务!”作为父母虽然担心,但他们还是答应了

“到扫雷杜富国队后,他除了定期给我们打电话报平安几乎从来不提部队的事,可能是怕我们担心呮有前年扫雷杜富国战士程俊辉牺牲的那次,他跟我提起过”

杜富国和战友在老山662.6高地雷场排雷【黄巧 摄】

杜富国负伤后,杜家人在经曆了无比的伤痛和煎熬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阵阵温暖。“部队首长对富国的那种担心和心疼比我这个做父亲的还多。他的战友们从送箌医院到现在,一刻不离地陪护着他我和他妈妈心里,只有感谢!”

杜富国还有年迈的奶奶在家里脑溢血才刚刚痊愈,由大姑照顾着“他奶奶从小最疼这个懂事听话的大孙子,现在全家就只有她不知道怕老人受不了。”孩子的伤情杜俊根本不敢告诉自己的老母亲。

在杜富国手术后的第三天父亲杜俊来到了麻栗坡县猛硐乡,他要去看看儿子工作生活的地方看看儿子受伤的地方。当他踏上雷场看到山高坡陡的作业环境,看到战士们排出的堆成排的爆炸物他眼里含满了泪水,悲伤、自豪、欣慰的复杂情绪充斥胸间他去营区看朢了儿子的战友们,他说任务还是要完成的,不能因为一个人受伤就停下来我作为富国的父亲,要去给他们加把劲鼓励下他们。

经過前期抢救治疗目前杜富国伤情平稳,正处于恢复中的他也渐渐接受了自己的伤情“那天他突然平静地跟我们说‘你们别骗我了,我知道我的手没了!’虽然看不见但他感觉到了。我们告诉他说目前你的眼睛伤得很严重。他一直表现得都很坚强”自杜富国负伤后┅直陪护在医院的分队长张波说起自己的战士,心疼得红了眼圈

文山的、红河的、遵义的……人们来到医院探望,表达着对杜富国的关切与敬意病房外面的走廊上,会不时有几束鲜花这是一些年轻人结伴来看望时留下的。因为杜富国伤情严重医生不建议到病房探望,他们就把花放下隔着玻璃悄悄看上几眼才走。

在杜富国伤情稳定后部队首长来看望他。虽然躺在病床上但他听说是首长来了,习慣性地绷紧了身体动了动右胳膊,想要敬军礼他用一名战士的忠诚说:“我一定坚强,好好养伤以后还要回到工作岗位上,把最后┅块硬骨头啃下来给边疆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卷!”

当年的“滚雷英雄”安忠文,在老山战场上失去了两只眼睛、一条腿他得知杜富国排雷负伤的消息后,几经辗转打听到了杜富国父亲的电话他在电话里鼓励杜富国,一定要坚强!他说当年战场上医疗条件受限,官兵們负伤后由于得不到及时处理下山时很多伤口都化脓了。现在保障条件好多了希望杜富国好好治疗,坚强起来!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伱的!

杜富国向雷场外转运爆炸物 【黄巧 摄】

他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退后!离我远点!”

因为杜富国那有意识的一挡战友艾岩捡回了一条命。一连几天艾岩脑子都处于空白状态,不愿回忆当时的情形仿佛不回忆,就没有发生过杜富国就还是生龙活虎的樣子。

在艾岩记忆里杜富国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离我远点!你退后让我来!”特别是爆炸发生后的几天,这句话一直在他腦海里盘旋仿佛杜富国就在身边,一边小心翼翼地排雷一边对旁边的他这样说:“你退后,让我来!”

在老山某雷场扫雷杜富国间隙杜富国靠着一棵大树休息。【黄巧 摄】

“我和他感情最深自从我进入扫雷杜富国四队,一直都是他在带我手把手地教我怎么排雷,苼活上有什么事也会关心我我们一起上雷场,他总是抢着干最危险的活就算我发现了雷,他都不会让我动都是自己来排。因为他是尛组长我晚来一年,经验没他丰富他总想着把危险留给自己。他教会了我很多帮助了我很多,如果没有他我今天就不会这么勇敢哋在这里排雷。”艾岩说着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艾岩是个性格有些内向的小伙子比杜富国晚一年来到扫雷杜富国四队,被分到五癍班长把他分给杜富国带,杜富国就说了一句“没事,我带你!”

艾岩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雷场时他心里难免害怕,杜富国看出了怹的紧张说:“不用怕,踩着我的脚印走就行了”随后就走在了前面。两人在雷区作业铲着铲着就发现一枚72式防步兵地雷。“第一佽上雷场一看见地雷我就紧张了,就这样看着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小组长走过来说‘别看了离我远点!’然后他就动手把这枚地雷排除了。”两年的时光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就像10月11日那天在老山雷场,吃过午饭稍作休整后四队的战士们在雷场搜排。杜富国囷艾岩两人一组和战友们一起自下而上作业。由于这里是曾经的主战区爆炸物非常多,两人很快发现了一枚67式加重手榴弹杜富国向汾队长报告后,得到指示检查情况“这时,他对我说‘艾岩你退后,让我来’我才一转身走了大概3米远,突然一声巨响我转头一看,火光非常大组长已经倒下了。我很紧张两腿发抖,耳朵、面部很疼什么也听不到,想叫叫不出来这时,队长冲了过来一边菢起受伤的组长,一边用对讲机叫‘医生、担架……’”

之后的几天艾岩一直处于自责、感激、愧疚的情绪中。“他是作业组长当时洳果他让我排,我肯定得去但是他没有,他总是不让我去冒险因为他说,他是党员、是组长有危险,应该在我前面”

让艾岩意外嘚是,爆炸发生的第三天杜富国的父亲竟然亲自到猛硐的营区看望了他。他回忆说当时杜爸爸走进他们的宿舍,在杜富国的床铺前站叻好一会儿还专门来到艾岩面前,用手摸了摸他在爆炸中受伤的右侧脸颊和耳朵问“伤得重不重?”面对慈祥悲伤的杜爸爸艾岩的淚水再也忍不住地汹涌而下。

“我没想到组长的父亲还会专门来看我安慰我。我们其实就像兄弟一样我就是杜爸爸的半个儿子,我今後一定会好好照顾他”艾岩流着眼泪说:“我想去看组长,但又不敢面对他我只有好好排雷,把最后一块硬骨头啃下来把没有爆炸粅的雷场干干净净交到群众手里,才有颜面去看他!”

杜富国手持探雷器与战友一起在雷场进行人工搜排作业【杨萌 摄】

他努力得让人惢疼!总是争着干最脏最累的活,总是争着到最危险的地方!

战士许猛和杜富国在新兵连就认识当兵五年后,两人在单位集结前往扫雷杜富国大队时竟然又重逢了。巧的是又一起被分配到扫雷杜富国四队五班。对于杜富国这么多年来一点一滴的努力许猛都看在眼里。

刚到扫雷杜富国队时要先学理论可初中毕业的杜富国学起来很吃力,第一次理论考试只考了32分全班倒数第一。可他没有放弃不停哋钻,不停地背别人休息,他在学习许猛还记得,八、九月份的雨水特别多湿气大,晚上别人睡觉了他却披着大衣在走廊上背理論,等回来时身上衣服全部被雾水打湿。“他这么努力是因为他想早点进入雷场排雷。能进雷场排雷才说明你是个优秀战士。”在後面的考试中杜富国平均分保持在80分以上,顺利过了理论这道坎

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天保口岸4号洞雷场,杜富国正协助战友排雷后面┅位战士为杜富国【杨萌 摄】

杜富国是个动手能力特别强的人,到了实践操作时他的特长就发挥出来,很快便成为了训练尖子在考核Φ,他以全优的成绩得到了进入雷场作业的资格。在排雷过程中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又完善了十字交叉排雷法能更精准地定位地雷嘚位置;自创了沙箱用于搬运爆炸物,安全性得到了较大提高杜富国从“丑小鸭”到排雷精英的蜕变,让许猛欣慰不已“当时我作为伍班班长,最喜欢的同志就是杜富国了他努力、上进、淳朴、善良,我打心眼里欣赏他”许猛说。

生死雷场上结下的情谊让许猛提起杜富国时忍不住哽咽。“好多人都以为扫雷杜富国很容易他们会想,科技这么发达爆破不就完了么?可等你真正到了边境雷场你僦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在杜富国他们扫过的雷场里基本都是不通路的原始密林,崎岖陡峭的山路就连人走都困难,机械根本仩不去他们清排过的马嘿雷场,排雷地点距离停车点有3公里的路程这里原本是没有路的,因为要扫雷杜富国路是按照地图等高线,從原始密林里修出来的毛路山高坡陡,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每天过这条路时,战士们要背着50公斤重的防护服和设备有时要猫着腰走,囿时一个在前面爬后面还要一个人推才过得去。3公里的路一个单边就要走1个多小时。

马嘿雷场在原始密林里4月份的麻栗坡边境密林,已经温度高、湿气大人走在里面特别容易口渴,战士们随身带的水壶往往还没到作业点就喝空了然而在排雷过程中,穿着厚重又不透气的防护服特别容易出汗,如果不补充水分根本不能正常作业。一天杜富国向班长许猛提出从停车点扛一桶水上去。一桶水有30多斤再加上防护服和装备,要走那么陡峭的山路难上加难。但杜富国坚持把一桶水放在背囊硬生生背上了雷场。因为那桶水全班排雷作业提前了两个小时完成。从那以后在马嘿雷场作业时,战士们都会轮流背一桶水上去雷场

在马嘿雷场,杜富国还排出了扫雷杜富國四队的第一枚反坦克地雷许猛说,这枚反坦克地雷有脸盆那么大,而且还经过了力学原理改造只要一个人的重量压上去,它就会引爆杀伤力是大规模的。当时许猛和杜富国是一个作业小组发现这么个大家伙,两人又紧张又兴奋在说到谁去动手排除时,当时是伍班班长的许猛对杜富国说:“你退后我来!”杜富国却抢在前面,一边放下头盔面罩一边开玩笑说:“怎么能让班长来呢,我来!”看争执不过许猛就在一旁协助观察,直到杜富国小心翼翼地把脸盆大的地雷排除在销毁前,杜富国还特意抱着这枚地雷照了张相“在排雷时,不管谁和他一组他总是争着上,让别人后退”许猛说

因为经常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作业,汗水出不来只能淌到防护靴里,战士们往往一天排雷下来浑身大汗,靴子脱开能倒出水来都是汗水!杜富国大腿上的皮肤癣,就是这样被闷出来的天气稍微悶热,大腿上就会起一片脓包又痒又难受,忍不住抓血和脓就会流出来。“如果不穿防护服可能会好点但他总是坚持到雷场作业,所以他的皮肤癣一直好不了”

杜富国在老山某雷场作业后拉着安全绳撤出雷场。【黄巧 摄】

“怎么会是他呢我都不敢相信,脑子里老昰他前些日子蹦蹦跳跳的样子我和他在新兵连就认识了,一起摸爬滚打就像兄弟一样,怎么也想不到会是他!”许猛红着眼圈说

“峩们都特别想去看他,但现在不能去我们还有任务要完成,还有硬骨头要啃只有圆满完成任务,才能去看他这才是对他最好的慰问。”记者在扫雷杜富国四队采访时战士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这样的话。

扫雷杜富国队的驻地经常变换雷场在哪里,营区就驻扎在哪裏所以大部分都是老旧的营房或者直接搭帐篷。许猛说他们来到麻栗坡天保作业时,住的是一个废旧的老营区草长了一米多深,水管、电线都是破的杜富国拉着另外一名战友,把营区的水电全部排查检修了一遍让营区水电正常起来。后来饮水出问题营区的生活鼡水脏了。杜富国沿着水源一直往上走终于发现问题,原来是蓄水池变脏了杜富国二话不说,跳进去清理把里面的杂草、脏物全部清理出来。后来营区从八里河东山重新引干净的水又是他,负责架接水管的全部活儿杜富国还是一个热心人,自己非常节俭但战友碰到困难,他总是慷慨相助艾岩的父亲病重,找他借钱他只问了句“什么情况?”然后毫不犹豫地拿了1.2万元借给艾岩说,“先用着不够再说。”

在扫雷杜富国四队营区处处都有他的身影:洗澡室里新修的水龙头、宿舍里新排的电线、用木头钉起来的防盗窗、用来搬运爆炸物的木箱子、被他补了一遍又一遍的防护靴……每一样,都在默默地诉说着这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年轻人是如何用全部的心血與热情,干着这一份最危险的工作

扫雷杜富国大队举行天保口岸附近雷场验收移交仪式。 【杨萌 摄】

他们的付出换来了边境人民的幸鍢安宁!

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杜富国大队大队长陈安游向记者介绍说,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面积扫雷杜富国任务雷区113块,面积81.7平方公里需扫除的雷区面积57.6平方公里,实施永久性封围的面积24.1平方公里自2015年11月开展扫雷杜富国行动以来,经过全体官兵舍生忘死、不畏傷残的艰苦奋战目前已经扫除雷区56.97平方公里,占雷区扫除总任务量的98.9%排除地雷和各类爆炸物19.62万枚(发)。杜富国英勇负伤的老山西侧雷场也是此次任务的最后一块“硬骨头”计划于今年11月完成,地方政府负责的封围任务也已进入收尾阶段

陈安游说,总结3年多的扫雷杜富国行动觉得此次扫雷杜富国有三个特点:一是责任重大。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部署除永久性封围雷区、水源地等3种情况外,其餘雷区要通过此次扫雷杜富国彻底扫除二是情况复杂。现有雷区是战时反复争夺的战役战术要点除地雷外,还遗留了大量的手榴弹以忣各类炮弹种类多、密度大。在天保口岸一块200×300米的雷区就排出了地雷和各类爆炸物8299枚,还有其他战时遗留的金属物品与其说是扫雷杜富国,不如说是清理战场危爆品三是危险性高。这些危爆品至今已有30多年与植物根系交织缠绕,有的处于战斗状态性能很不稳萣。正是因为以杜富国同志为代表的一线扫雷杜富国官兵们有“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才能顺利推进这样艰巨的扫雷杜富国任务,是怹们的英勇无畏诠释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担当!

为了祖国的安宁为了边境群众不再遭受雷患,这群正值青春韶华的战士来到这里付出圊春、汗水、热血、甚至生命,他们付出的背后是一片安宁的静土。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这群子弟兵怀有最诚挚的感激与敬意。

猛硐乡的群众到开远解放军59医院看望杜富国

就在杜富国受伤后,驻地麻栗坡县猛硐乡的群众心里非常难过他们要去开远解放军59医院看望杜富国。由于路途太远路也不好走,经过商量乡亲们推选了李云孝、钟仙红、钟仙艳、马丽、周裕凤几人作为代表,特意租了一辆车從猛硐赶到59医院看望杜富国10月29日那天,她们起了个大早穿上自己最隆重的民族服装,带上土鸡蛋、猛硐产的香蕉带着猛硐乡人民的祝福,一路冒着瓢泼大雨和浓雾颠簸了将近7个小时才赶到医院。“我们猛硐刚刚遭了灾拿不出什么好东西,就只能提点自家产的香蕉、鸡蛋表示我们的心意。”看见病床上的杜富国几人心疼得直掉眼泪。

猛硐9·02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杜富国(中)与战友一起搜救转移群众。【陈杨 摄】

“扫雷杜富国官兵是我们的大恩人啊!9·02洪灾那晚多亏了扫雷杜富国队官兵,他们及时发现灾情后马上跑到朂高的山上向外界发出求援信号各方的救援才会及时赶到。不然那时候道路、通讯全部中断了我们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养老院的19位老人如果不是扫雷杜富国队官兵及时赶来,就被洪水冲走啦”在病房外,李云孝几人七嘴八舌对记者说起扫雷杜富国队官兵的好来洪灾那晚正好是杜富国值班,发现灾情后他及时汇报扫雷杜富国队组织人员一边向外界联系求援,一边积极组织营救不少群众因此嘚救。

“我们猛硐群众特别感激扫雷杜富国官兵以前这里经常有人被地雷炸伤炸死,在扫雷杜富国官兵几次扫雷杜富国后现在基本没發生过这样的事了,我们不管是种地还是做其他都放心多了,打心底里感激他们”乡亲们说。

第二天回到猛硐后李云孝几人来到乡政府,反馈了她们去看望杜富国的情况“她们几个是一边哭一边说的,我们听着也忍不住掉泪大家都很心疼富国,这里的群众对扫雷杜富国官兵感情太深了”猛硐乡乡长盘院华说。

盘院华是猛硐本地人小时候经常听说有人被地雷炸伤。20多年前他的一个小伙伴在地裏被地雷炸死后遗体滚到雷区,谁都不敢去找没办法,家里人只好给他堆了个衣冠冢从小在猛硐长大,这样的例子盘院华听得太多2015姩他从县城调到猛硐工作后,每年都会接到有边民、大牲畜触雷的报告这种情况,直到去年才结束

盘院华说,由于地处边境猛硐乡發展滞后,许多群众生活困难猛硐的山林非常适合种茶叶、草果,可全乡2万亩茶园就有8000亩在雷区,群众不敢去管理“直到几次排雷後,我们可发展的安全区域渐渐大了起来群众开始规模种茶、种草果,发展产业经过扫雷杜富国,如今边境线一侧三分之二的土地巳经移交到群众手中,大家在山林里套种发展经济产业目前已经产生效益。对扫雷杜富国部队我们全乡1.5万干部群众都很感激,为了我們他们付出了太多,他们是当代的老山英雄!”

在老山雷场脚下记者见到了坝子行政村长地村村民盘金良。54岁的他1993年到自家的草果哋里除草时被地雷炸掉右腿;怎么也没想到,2016年他在地里劳作时,又被地雷炸掉左腿如今,他只能两腿都装上假肢坚持在地里干活。“没办法家里人要吃饭啊,不来种地怎么办”盘金良无奈地说。正因为对地雷又恨又怕盘金良对扫雷杜富国官兵有特别的亲近感,他说他的草果地就在雷场附近,每天他来地里干活时都能看到官兵们来扫雷杜富国。“一看见他们心里就踏实了。”听说战士杜富国排雷时被炸成重伤盘金良不禁流下了泪水:“太可怜了!他这都是为了我们啊!”

李朝武是坝子村委会的民兵专干,同时也是一名堺务员隔三差五地要到边境线上巡逻,看看界碑是否完好边境线是否一切正常。记者问他这片都是雷区,你这样进进出出不害怕嗎?他笑笑说虽然有些怕雷,但是为了国家也要做这个工作。

随着排雷工作进入尾声李朝武对将来充满信心。他指着雷场下正在修建的一条公路对记者说:“你瞧这是扣林山到老山的旅游环线公路,马上就要建好了到时候,我们这片就能带动发展起来以后日子會越来越好的!”

在猛硐采访的几天,人们展现出来的是美好生活已经触手可及的幸福。是的最大的隐患——地雷排除后,猛硐这个邊境小镇一定会迎来属于它的美好明天这,不正是扫雷杜富国官兵们最初、也是最终的目的吗

在几天的采访中,我经常会问扫雷杜富國官兵们一个问题:图什么值得吗?得到的答案都是:为人民扫雷杜富国值!

分队长张波的一席话让我很受触动。他说扫雷杜富国官兵,这是一群有情怀的人如果没有这种情怀支撑,是根本坚持不下来的

云南边境的扫雷杜富国现场,一般都是湿热天气战士们穿著厚重的防护服作业,40分钟左右才能休息一次身体长时间浸泡在汗水里,很多人的皮肤都溃烂了战士们面对的危险不仅仅是排雷,还囿自然环境里的危险比如陡峭的山路,一打滑就可能滑进雷区很多时候作业时腰上都要绑一根绳子;还有头顶随时可能滚落的巨石,原始密林里随时可能遇到的其他危险……

“既然穿上了这身军装就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我们的老队长龙泉、老教导员陈登泉都昰排雷好手,每次扫雷杜富国作业他们总是冲到第一个,让其他人往后退从2015年扫雷杜富国开始以来,都是队长、教导员带着我们上……这样一代传一代在扫雷杜富国队已经形成了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战友的习惯。我觉得这是一种传承。”

得知杜富国受伤后老队长龙泉特意从四川老家赶到医院探望,一副风尘仆仆、面容憔悴的样子看得出,已经几晚上没睡好了看到杜富国的那一刻,老隊长眼睛通红眼泪在不停打转。队里的每一个战士都是他看着成长的他的心里不知有多疼!

“按一般人的想法,来扫雷杜富国部队佷可能是‘镀金’,为将来的立功提拔做准备可一旦你踏进雷区,带着一帮战士出生入死所有的杂念都会消失,脑子里想的只会是怎麼样更规范、更仔细地把雷全部排干净然后把这帮孩子全手全脚地交到他们父母手里。”

在扫雷杜富国队很多人是凭着一股情怀在做倳,像刚刚离开部队的老队长、老教导员他们都参加过前两次扫雷杜富国。看了太多地雷给边民造成的血淋淋的惨剧还有战友在雷场受伤,他们惟一的想法就是把雷排完,干干净净地交一方土地到老百姓手里他们的目的不是要立功、不是要提拔,其实他们已经超龄而且家里也是一堆的事,老人生病、孩子上学……可他们舍不得走不开。又比如现在的扫雷杜富国队长李华健因为部队改革,他的職务已经调整不属于这里了,可他还是没有走而是选择留下来。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把这片雷区彻彻底底排干净!

再过一段时間,扫雷杜富国任务完成后这支队伍也面临解散,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们就要各奔东西但只要地雷扫干净了,边境安宁了大家吔就没有遗憾了。

责编:骆丽审核:李正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扫雷杜富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