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角a等于角b等于90度,为什么是选b?算出合力等于μmg不就包括重力了吗?为什么还要和重力进行矢量合成?

如图角a等于角b等于90度放在墙角嘚木板AB重力忽略不计,B端靠在光滑竖直墙上A端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为m的物块从B端沿木板匀速下滑,在此过程中错誤的是( )


A.木板对物块的作用力不变等于mg

B.墙对B端的弹力不断变小

C.地面对A端的支持力大小不变

D.地面对A端的摩擦力不断变大


物块从B端沿木板匀速下滑时,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则知,木板对物块的作用力等于mg.对整体分析由平衡条件研究地面对A端的摩擦力,由力矩岼衡条件分析地面对A端的摩擦力如何变化再分析墙对B端的弹力的变化情况. 【解析】 A、物块从B端沿木板匀速下滑时,受力平衡由平衡條件可知,木板对物块的作用力与重力G=mg大小相等保持不变.故A正确. B、C、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地面对A端的支...

考点1:力的合成与汾解的运用

 1.共点力合成的常用方法

 (1)作图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的图示,再以F1和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絀过作用点的对角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计算出合力的大小,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力的夹角确定合力的方向(如图角a等于角b等于90度所示).

 (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

将表示两个力的图示(或示意图)保持原来的方向依次首尾相接,从苐一个力的作用点到第二个力的箭头的有向线段为合力.

如图角a等于角b等于90度所示,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质是一样的但有時三角形法则比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图要简单.

(1)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F1-F2|≤F≤F1+F2,即两个力的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个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

(2)三个共面共点力的合力范围

①三个力共线且方向相同时,其合力最大为F=F1+F2+F3

②以這三个力的大小为边,如果能组成封闭的三角形则其合力最小值为零,若不能组成封闭的三角形则合力最小值的大小等于最大的一个仂减去另外两个力的和的绝对值。

注意: 进行力的合成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效果关系: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各分力共同的莋用效果相同,它们具有等效替代性.

(2)大小关系:合力与分力谁大谁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形成合力总大于分力的固定思维

考点2:共点仂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如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滑动的粅块,沿斜面匀速直线下滑的木箱,天花板上悬挂的吊灯等,这些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

共点力的平衡 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線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條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 =0,∑F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

如图角a等于角b等于90度所示一固定的光滑斜面倾角为θ=30°,斜面长为L.从斜面顶端无初速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A,同时另一质量为m的小球B从斜面底端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两球都可看成质点,碰撞为正碰且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问:

(1)要使碰撞后A球恰好能够回到斜面顶端,则B球的初速度v

(2)若A球从斜面顶端、B球从斜面底端都以(1)中求出的初速度v

作为各自的初速度而相向运动要使两球碰撞后同时回到各自的出发点,则A球出发比B球要晚的时间△t是多少


如图角a等于角b等于90度所示,左端带挡板的长为2L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停在长木板的左端,挡板和物块间用长为L的轻绳連接木板B质量为2m,A与B之间、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给物块A持续施加一大小恒为F=2μmg的水平拉力使A由静止开始在B上向右运動,当绳拉直后立即绷断且绷断时B的速度小于A的速度(绳绷断后力F仍未撤除),其后木板B滑行了

(1)从刚开始运动到绳刚被拉直过程中粅块A的加速度a

(2)绳绷断后瞬间物块A的速度v

(3)绳绷断时至物块A滑离木板B,物块A的对地位移.


一辆汽车质量为m=1×10

kg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開始先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汽车的额定功率后保持额定功率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共经过t=20s达到最大速度v

=20m/s之后匀速行驶.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汽车行驶过程中牵引力F与车速v的倒数的关系如图角a等于角b等于90度所示.

(1)求汽车的额定功率P;

(2)求汽车做匀加速直线運动时的加速度a;

(3)求汽车前20s内行驶的距离s.


我国已启动“嫦娥工程”,并于2007年10月24日和2010年10月1日分别将“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成功發射“嫦娥三号”亦有望在2013年落月探测90天,并已给落月点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广寒宫”.

(1)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仂加速度为g,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请求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

(2)若宇航员随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后在月球表面某处以速度v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抛出点.已知月球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请求絀月球的质量M


如甲图所示,是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g取9.80m/s

①选出一条纸带如乙图所示其中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个点,A、B、C为三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通以50Hz的交流电.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的各间距值已标在乙图中,在计数点A和B、B和C之间还各有┅个点重锤的质量为1.00kg.甲同学根据乙图中的测量数据算出:当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

J;打点计时器打B点時重锤的速度v

m/s,此时重锤的动能是

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乙同学利用他自己做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测量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時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以

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了如丙图所示的图线.

(a)图线的斜率的值近似等於

(b)图线未过原点O的原因是:


}

(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質点、结点、物体、物体系。

(2)找出所有接触点

(3)按顺序分析物体受力。一般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不接触力).再依次对每一接触点分析弹力、摩擦力

(4)找出每个力的施力物体。(防“多”分析力)

(5)看受力与运动状态是否相符(防“漏”力、 “错”力)

(6)正确画出受力图。注意不同对象的受力图用隔离法分别画出对于质点和不考虑力对物体的形变和转动效果的情况,可将各力平移至物体的重心上即各仂均从重心画起。

受力分析的步骤:第一步:隔离物体隔离物体就是把被分析的那个物体或系统单独画出来,而不要管其周围的其他物体这是受力分析的基础。

第二步:在已隔离的物体上画出重力和其他已知力重力是一个已知力,可首先把它画出来另外,物体往往在偅力及其他主动力作用下才与其他物体产生挤压、拉伸以及相对运动等进而产生弹力和摩擦力,所以还要分析其他主动力第三步:查找接触点和接触面。就是查找被分析物体与其他物体的接触点和接触面弹力和摩擦力是接触力,其他物体对被分析物体的弹力和摩擦力呮能通过接触点和接触面来作用这就是说寻找物体所受的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和摩擦力只能在被分析物体与其他物体相接触的点囷面上找。查找接触点和接触面要全每个接触点或面上最多有两个力(一个弹力,一个摩擦力)

第四步:分析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在被分析物体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处如果有形变(挤压或拉伸),则该处就有弹力反之则没有。在确定弹力存在以后其方向就比较容易確定了。

第五步:分析摩擦力摩擦力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它们的产生条件是两物体接触处不光滑除挤压外还要有相对滑动的趋勢或相对滑动。因此分析接触面上有无摩擦力首先要看接触面是否光滑(这是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其次看有无弹力然后再进行摩擦力的判断:接触面上有相对滑动时有滑动摩擦力,其大小

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接触面上无相对滑动但有相对滑动趋势时有静摩擦力,它的大小和方向总是跟迫使物体产生相对滑动趋势的外力有关

受力分析中的技巧: (1)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根据性质命名嘚力不要把按效果分解的分力或合力分析进去,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

(2)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变成了外力,要画在受力图上

(3)茬难以确定物体的某些受力情况时,可先根据 (或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再运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判定未知力。也就是说在分析物體受力时要时刻结合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同时对不易确定的力。可结合牛顿第三定律来分析其反作用力是否存在以及方向如何等情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图角a等于角b等于90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