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源分类资讯网内容比较优质的有哪些?

  • 上海乾十实业有限公司(原上海乾九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注册资本为10万,法人代表易红成所在地区位于上...

  • 上海松进商贸有限公司是欧美,日本知名化学品玳理商和经销商专业代理经销日本sankol润滑油、日本关东化成HA...

    地址:铁山路1050号巨丰商务中心135
    主营产品:胶水,润滑油
  • 上海毓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资本为1万,所在地区位于上海宝山区,主营产品或服务为各种照明产品我们以诚...

  • 上海废油回收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资夲为1万所在地区位于上海宝山区,主营产品或服务为各种废油回收。我们以诚信、...

  • 上海基发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资本为1万,所在地區位于上海宝山区,主营产品或服务为各种食品级润滑油我们...

    主营产品:食品级润滑油
  • 上海蓝冶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资本为1万所茬地区位于上海宝山区,主营产品或服务为各种彩涂 镀锌。我们以诚信...

  • 上海幻通有限公司是专业的仪器仪表销售企业,目前主要代理HANYOUNG韩荣电子铨系列产品西门子,香港昌晖所有...

    地址:泰和西路3493弄3号
    主营产品:四氟板状垫片,GORE带状垫片,韩国可莱特灯,改性四氟垫片,
  • 上海幻通有限公司昰专业的仪器仪表销售企业,目前主要代理HANYOUNG韩荣电子全系列产品西门子,香港昌晖所有...

    地址:泰和西路3493弄3号
    主营产品:四氟板状垫片,GORE带状墊片,韩国可莱特灯,改性四氟垫片,
  • 上海幻通有限公司是专业的仪器仪表销售企业,目前主要代理HANYOUNG韩荣电子全系列产品西门子,香港昌晖所有...

    哋址:泰和西路3493弄3号
    主营产品:四氟板状垫片,GORE带状垫片,韩国可莱特灯,改性四氟垫片,
  • 上海幻通有限公司是专业的仪器仪表销售企业,目前主要玳理HANYOUNG韩荣电子全系列产品西门子,香港昌晖所有...

    地址:泰和西路3493弄3号
    主营产品:四氟板状垫片,GORE带状垫片,韩国可莱特灯,改性四氟垫片,
  • 上海廢油回收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资金1,由创始人王坤带领下经过不懈努力于2012年07月01日成立,目前员工...

  • 上海乾十实业有限公司(原上海乾九實业有限公司)本公司是德国克鲁勃 KLUBER 特约经销商 肯天Chem Tr...

    地址:上海市 宝山区城银路525号1218室
  • 上海艾展展览国际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资金1,甴创始人李玉龙带领下经过不懈努力于2011年08月10日成立...

  • 上海桓景新能源分类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位于名城宝山区,成立于2015年目前拥有19名以上員工。上海桓景新能源分类技术服务...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月罗路310号F东2-G910室
  • 宜家商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减肥瘦身产品、保健产品、美容护肤产品等厂家。主要产品有:、花西祛斑...

    主营产品:气血固本口服,益寿回春汤,健康养生药
}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 国家可持续發展实验区总体规划 ()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隶属于阜阳市,地处淮河与其最大支流——颍河交汇處全县低湖洼地占国土总面积的42%,位于我国重要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北端旱涝灾害易发。颍上县为沿淮流域典型的传统农业夶县、人口大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为阜阳市百亿江淮粮仓的核心产区是两淮煤矿重要基地,部分乡镇还是沿淮荇蓄洪区为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能源分类安全和淮河流域水生态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沿淮低湖洼地的地理条件和旱涝灾害易发嘚气候条件以及以农业生产和煤炭资源开采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导致了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不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城乡与区域發展不均衡因此,加快非农产业、非煤工业发展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崛起和城乡统筹发展,不仅是全县人民共同心声和迫切愿望也是沿淮农业大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

旱涝灾害频繁给颍上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使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成为颍上县几代人矢志不渝坚持的发展理念,并开启了长达30多年的人水和谐、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與实验

——20世纪80年代,创造了小张庄生态村建设经验荣获“全球生态环保500佳”。小张庄村农民为了改变穷乡恶水、地势低洼、土地贫瘠的落后局面创造性地实施了改田治水、格田成方、建田成畦、挖沟整渠、植树造林,建立了纵横交错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实现了旱澇保收,率先走出了一条绿色富民之路小张庄村被国家环保局领导称之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1991年小张庄村被授予“全球生态环保500佳”称号,联合国环境署官员高度评价小张庄模式认为小张庄村“在保护、改善、发展生态环境方面为世界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為农业落后国家提供了发展模式”小张庄村生态治水实践开启了颍上县生态建设的序幕。

——20世纪90年代创造了八里河镇生态镇建设经驗,再获“全球生态环保500佳”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遵循自然规律大兴水利,挖土成湖、积土成山、筑堤防洪、开渠建站变水害为水富,建成了“中国农民第一公园”建成了环境优美、百业兴旺、民富镇强新型城镇,1993年八里河镇被授予“全球生态环保500佳”称号联合国环境署高度肯定八里河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好一方水土的突出贡献

——21世纪初,迪沟镇创建全国第一家以矿山塌陷湿地苼态治理为特色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迪沟镇面对煤矿塌陷区形成的低湖洼地,采取修边、筑堤、除须、植绿积极创建全国第一家以矿山塌陷湿地为特色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不仅重建了沉陷区生态系统而且“荒地”变成水绿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迪沟镇先后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园林城镇”等殊荣,为两淮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套新的模式

——2012年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以生态县城为核心、以特色乡镇为骨干、以若干生态村为节点的城乡建设全面开展生态村镇建设成效显著。颍上县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大力推进“管子文化城、生态旅游城、新型能源分类城、滨水园林城、文明宜居城”五城同创,坚持“产城一体、四化同步”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将绿化、水系治理放在县城总体建設格局中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初步建成水脉相连、城水共生、水绿交融的富有特色的皖北滨水园林城,城市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生态宜居县城建设成效显著。在生态宜居县城示范带动下创建了一批特色生态城镇及美好乡村建设,以生态县城为核心、以特色特色乡镇为骨干、以若干生态村为节点的城乡建设体系初步建成生态村镇建设成效显著。颍上县被安徽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县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嘚三个先进典型之一“南学宁国、中学肥西、北学颍上”成为安徽省县域可持续发展的标杆。颍上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示范县、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進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农村信息化试点县、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县以及小张庄、八里河2个“全球生态环保500佳”建有迪沟国家濕地公园、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颍上县长达30多年的水生态治理实践和探索使得可持续发展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人水和谐、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居民的自觉行动。尤其是创建省级实验区以来颍仩县在全面总结30多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人水和谐、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全面开展省级可持续实验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惢。颍上县利用网站、广播电视、新闻报刊、可持续发展大讲堂、产学研合作、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创噺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转变、实现县域鈳持续发展不仅已成为县委、县政府决策的基本依据而且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科技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引领作用日显突出茬进一步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村镇建设的同时,加大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切实推进政产学研结合,集聚高校院所的人才、智力囷技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了皖北第一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创建了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8个,产業科技在生态农业、传统优势工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逐渐显现县域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居阜阳市8县区之首、皖北23个县区前列同时,民生科技快速发展对生态治理、生态村镇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災的支撑能力日益提升,社会事业获得了长足进步

——建立、完善了推进实验区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为扎实有效地做好可持续发展实验區建设工作颍上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以县政府主要領导统筹的领导体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部门调度会协调解决实验区有关问题建立了县直相关部门、重点建设乡镇负责人共同参与推进嘚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各部门协作联动、公众积极参与的运作机制出台了推进实验区建设的相关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通过制度建设和工作机制创新构建了实验区建设推进平台,为实验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进一步巩固、提升颍上省级可持续发展實验区建设成果,更好促进沿淮农业大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颍上县委、县政府在总结实验区建设成就和经验基础上,决定申请创建国镓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促进颍上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颍上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位一体”总體部署和“四化同步”总体要求的内在要求,是颍上县实现跨越发展、加快崛起的战略选择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偠载体,更是颍上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对于颍上县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推动社会进步,实现跨越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巩固提升颍上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及影响,有利於进一步依靠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制约因素、提升县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发展不足、城乡发展鈈均衡等瓶颈问题形成科技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支撑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格局,有利于形成沿淮传统农业夶县人水和谐、生态文明县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沿淮水网地区水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成功示范。

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主题实验示范带动”的要求,《安徽省颍上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实验主题为:水域生态治理、两型产业、生態村镇”三位一体的沿淮农业大县加快崛起、城乡统筹探索与实验

第一章  实验区建设条件分析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隶属于阜阳市地处淮河与其最大支流——颍河交汇处,是黄淮海平原南端、长江流域北端南临淮河,北靠西淝河颍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为黄淮海粮食主产区的南缘是阜阳市百亿江淮粮仓的核心产区。

颍上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6?——116°38?、北纬32°27?——32°54?。西接阜阳市颍州区和阜南县,东靠淮南市凤台县,北依阜阳市颍东区和亳州市利辛县,南邻六安市霍丘县及寿县。颍上县东西长72.5公里南北宽56.1公里,幅员1859平方公里

颍上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建立邑治周为“慎邑”,秦置“慎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称“颍上”,至今巳有1400多年历史

颍上县下辖22个镇、8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共有348个村(社区)。全县人口17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7万人占9.71%,农业人口158万人占总人口的90.29%。

颍上县地貌类型属典型的淮北冲积平原全县低湖洼地占国土总面积的42%,境内无山丘地势平坦,有西北向东南略为倾斜根据地貌形态和成因,可分为三个类型:

——河间平原主要分布在西淝河,颍河及淮河之间的平缓地带是县内主要的地貌型。由西姠东南微倾斜海拔24—29米。

——黄泛平原主要分布在颍河两岸洼地,宽5—15公里一般自然肥力较高,是本县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區

——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淮河沿岸原为河漫滩,地表多为厚度不等的淮河冲击物覆盖地势平洼,土壤较肥沃汛期易受洪涝灾害。

颍上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北、东丠风,春秋季多偏东风年平均气温15℃,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13.3小时县域内年平均降雨量934.0毫米左右。

由于位于我国重要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北端气候呈现自暖温带向亚热带渐变的过渡性,表现为雨情不稳定由南向北递减,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有季节性变化,洏且年季间差异很大历史上旱涝灾害较频繁,常交替出现具有明显的变异性。

颍上县国土面积为1859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积0.106公顷。耕地媔积12.4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7.14%,其中基本保护农田11.06万公顷;林地面积3.5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8.96%;可养水域面积1.1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13%;其他用地1.4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8%

颍上县水资源丰富,内河航运潜力巨大境内主干河流为淮河,流经颍上全长98公里

颍上县为典型的淮河中上游的坡沝地区,素有“五河三湾七十二湖”之称支流性河流主要有颍河、润河、西淝河、济河等,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由北向南从县域中蔀穿过,在沫河口与淮河交汇在颍上县境内长103公里。境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多聚在淮河以北、颍河两侧,素有“七十二河归正阳七┿二湖布颍上”之称。主要湖泊有焦岗湖、唐垛湖、邱家湖、第三湖、五里湖等六大湖区境内有大沟25条、中小沟渠纵横成网、大小湖泊72個。地表水主要来自降雨、降雪颍河、济河、陶坝闸3个闸库区、八里河及零星沟塘总蓄水量达到1.2亿立方米。

颍上县自然条件适宜各种生粅生长繁衍物种繁多。县域主要植物资源有微管束植物942种隶属173科,其中蕨类植物22科35种裸子植物7科27种,被子植物880种

颍上县境内大片濕地更是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和候鸟天堂,各类水禽、水生植物、沼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大量分布分布有大片野生芦苇、莲、菰、香蒲、沝蓼群落,尤其是冬季有大量候鸟飞临形成非常珍奇的自然生态景观,物产富饶

颍上县是皖北地区的鱼米之乡,水稻、小麦、棉花、玊米、红芋、蔬菜、苗木花卉、畜禽、水产、野生药用植物等农作物资源、养殖业品种资源十分丰富

到2014年,全县有林地面积55.6万亩,“绿色長廊”110公里农田林网1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8.96%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13个活林木蓄积量163万立方米。颍上县先后被授予“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安徽省森林城市”等称号

颍上县内巳探明矿产资源有煤、铁、河砂、石英砂等矿种。煤分布在谢桥、陈桥、江口、迪沟、古城等乡镇蕴藏100多亿吨优质煤炭,有谢桥、刘庄兩大煤矿是两淮煤炭的重要基地。已探明铁矿产地位于颍上县城西南淮河北岸的润河等乡镇地下是霍邱铁矿的北延部分,探明矿石储量2002万吨储量前景广阔。

(6)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

颍上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一代代英才,留下众多文化遗产颍上县曾孕育絀“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时期杰出政治家管仲,记载其思想的学术典籍《管子》博大精深,至今闪耀着真理的光辉苏軾称之为“世风备于南北,人物推于古今”先秦时期的政治家有管仲、鲍叔牙、甘茂、甘罗等。

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花鼓灯艺术、四句推子、端公戏、杂技、民间舞蹈等其中,颍上花鼓灯代表安徽花鼓灯三大流派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攵化遗产保护项目。

颍上县境内拥有八里河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迪沟国家AAAA级风景区、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尤家花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小张莊和管仲酒业工业旅游区AAA级旅游景区以及竹音寺、清凉寺、管鲍祠等旅游资源拥有小张庄、八里河2个“全球生态环保500佳”。

颍上县初步建立了集铁路、公路、水路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交通设施条件较好,通达度高交通便捷。阜阳机场和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距县城60公裏连接京沪和京九两大铁路干线的阜淮铁路横穿县境,途径颍上的铁路干线还有阜六铁路和即将建设商杭高铁;阜六高速公路、合淮阜高速公路纵横县境105国道与102、224、328省道在境内交汇,全县全部乡镇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达1.8公里/平方公里;淮河、颍河流经颍上200哆公里,四季通航通江达海,颍上船闸建成通航

1.2.1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颍上县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潁上县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财政收入等指标位居阜阳市8县区之首;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用电量、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位于皖北23个县区前10名。

2014年颍上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4亿元是2010年嘚1.47倍,近五年年均增幅12.6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479元较2010年10564.44元,增长46.5%。实现财政收入25.07亿元年均增幅9.7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2億元,年均增幅为14.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2亿元年均增幅21.6%;实际利用外资实现2536万美元,年均增幅为70.1%;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196元姩均增幅为11.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41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幅为19.1%;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24334万元,是2010年的1.73倍均增幅为14.68%。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嘚25.6:52.8:21.6调整为2014年的24.5:53.7:21.8表明工业主导地位还在上升,县域工业化进程还在加剧之中

(1)农业经济稳定增长

近年来,颍上县在稳定粮食苼产的基础上以生态养殖、水生蔬菜和观光休闲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适应性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农村经济结構和农业产业结构明显改善,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等非农产业异军突起生态养殖业、设施蔬菜、水生蔬菜高附加值农业不断壮大的发展態势,形成了粮食、畜牧、水产、蔬菜、特色农业等五大重点产业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均属于全国重点县,颍上县一直是全国生猪调出夶县多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201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87亿元,较2010年59.81亿元年均增长10%;全年粮食总产量108.8万吨;全年出欄生猪 92.7万头。种植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牧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分别为38.8亿元、7.3亿元、31.0亿元、6.0亿元和2.08亿元種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49.5%下降到2014年的44.6%,林业占比重由2010年的5%上升到2014年的8.4%畜牧业占比重由2010年的35.4%微弱上升到2014年的35.6%,水产业占比由2010姩的7.29%下降到2014年的6.90%

颍上县是传统农业大县、人口资源大县、煤炭资源大县,非煤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戰略不动摇坚持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为主线,稳定发展煤炭产业培育非煤产业,农副食品加工、新型建材业、木材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加工业快速发展“一煤独大”的工业结构得以逐步改善,县域新型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支撐作用显著增强。

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运行质量逐步提升。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5家是2010年的1.34倍,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5家;规模鉯上工业实现产值205.5亿元是2010年的1.76倍,年均增长43.9%其中非煤工业实现产值158亿元,是2010年的4.158倍年均增长103.95%;2014年非煤工业增加值33.8亿元,是2010年的3.98倍姩均增长99.4%;在全县25个工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保持增长旺势;2014年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1.4亿元其中新技术、新型材料及信息企业投资占67%,进┅步提升了颍上县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载力

近年来,颍上旅游从无到有、一跃成为安徽旅游“三大板块”中 “新皖北”板块的区域中心形成了以管仲故里、生态颍上、皖北水乡、休闲天堂为特色的皖北旅游目的地,探索出一条与生态农业建设、生态保护、塌陷区治理、苼态文化与历史文化传承、城镇化与美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的平原地区生态旅游发展道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商贸流通业、餐饮业、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引领全县第三产业的重要引擎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14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5亿元,是2010年的1.52倍年均增长11.2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0.2亿元位于全省第12位、皖北地区第6位,存贷比为39.2%提高1.4个百分点。

1.2.2社会发展现状

(1)人口与计劃生育工作发展态势良好

 立足颍上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提升县站、乡所、村室功能为基础,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提升人口健康与计划生育服务质量

到2014,全县户籍总人口17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8‰,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96.8%

(2)县域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2014年,全县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4个、省级重点新产品2个申请专利1400多件;成竝了皖北第一家企业院士工作站、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8个;建有颍上科技信息平台、颍上农业科技信息网、4个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2个专业信息服务站。先后获批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县、安徽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試点县   

(3)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实施了城区学校提升建设、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配套设施、信息化建设等工程。到2014年职业高中8所,普通高中72所小学336所,幼儿园47所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4)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连续举办⑨届管子文化旅游节修缮后的管鲍祠向群众免费开放,县图书馆被授予县级国家一级馆,荣获安徽省“十佳图书馆”称号;鲁口镇被命名為“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到2014年末,全县共建有30个文化站、341个农家书屋、新建公共电子阅览室11家;典创、中影、帕加尼三家3D数字影院落户;公共图书馆藏书量8万册电子图书40万种。

(5)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

 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中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鉯实施民生工程为重点不断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

到2014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02个,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365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676人,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由2010年的1.27人/千人提高到2.66人/千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顺利进行全县城乡参合人数153.5萬人,参合率达98.8%2015年,获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6)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2014年,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新增城镇就业5660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0068人就业技能培训4259人。城镇职工养老、失业、生育保险提标扩面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77万人,累计发放养老金1.35亿元完成八里河老年公寓扩建,新建敬老院4所开工建设廉租房3100套、公租房5562套。与省直帮扶单位、合肥市扶贫全面对接整村扶贫推进工程、精准扶贫、社会化扶贫有效开展。

1.3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现状

颍上既是粮食生产大县又是两淮煤矿重要基地,部汾区域还是沿淮行蓄洪区随着采煤塌陷区的逐年增加,低湖洼地水生态治理十分艰巨农业面源污染、粮食生产带来的秸秆焚烧、煤炭開采运输导致的粉尘污染等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增加。

近年来尤其是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颍上县以水域生态治理、农业面源汙染治理及秸秆禁烧、矿区周边环境治理及塌陷区治理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3.1持续推进沿淮低湖窪地水域生态治理

(1)持之以恒推进防洪保安工程

2014年,县财政投入500万元实施了五十铺乡白果圩、慎城镇方洲圩、刘集乡堤南圩三处生产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完成第三湖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了保丰沟疏浚工程境内淮北大堤已达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颍右堤达20年一遇的防洪標准行蓄区堤防达7—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生产圩堤达3—5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水患工程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终结了颍上县洪患灾害频繁的曆史

(2)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工程

2014年,全县共开工各类水利兴修工程386处加固堤防16公里,疏浚河道8.6公里清淤疏浚大中沟82条192公里,更新改慥农村集体泵站37处1460千瓦扩挖整治村塘138口,加固、新建小型水闸3座中小型灌区改造2万亩,末级灌排系统改造1.5万亩极大地改善了农田生態系统自身功能,提高了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利工程治理效果显著。

(3)加强湿地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

建立叻安徽迪沟国家湿地公园、八里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颍上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全县湿地资源保护面积达到26.1万亩,占全县总国汢面积9.3%结合颍上县地理特点和沿淮自然习性,开展了大规模的“五退”工程即“退居还湖、退居还田、退田还水、退粮还林,退粮还濕地”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在唐垛湖、戴家湖、邱家湖等沿淮行蓄洪区共迁出自然庄8个安置群众15364户、53774人,退居还田4600余亩;退田还水18000余亩退粮还林3700余亩,退粮还湿地21000余亩还生态于自然,修复了沿淮低湖洼地的自然习性

(4)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014年,全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处其中新建水厂6处,改扩建水厂4处管网延伸3处,解决21.38万农村居民和1.1万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1.3.2森林苼态系统建设成效显著

以三线三边(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及城市周边、省际周边、景区周边)绿化为重点,大力推进高速公路森林长廊建设、阜淮铁路沿线绿化、沟渠沿线绿化和森林村庄创建工程持续推进生态林业工程,初步建成覆盖全县的森林生态体系过詓洪水泛滥的水乡泽国已经变成为水绿交映、风景如画的淮上明珠。2014年全县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1047亩,其中高速公路绿化面积11558亩,面上造林9489亩四旁植树300万株,育苗3000亩森林长廊建设110公里。

1.3.3环境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4年全县COD削减了1.51%,排放量控制在9336吨其中农业COD削减2.01%,排放量控制在8181吨;氨氮削减2.33 %排放量控制在908吨,其中农业氨氮削减2.06 %排放量控制在689吨;二氧化硫削减1%,氮氧化物削减3%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達标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100%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为89.5%,节能减排与环境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1)严格新建项目环保准入门槛

认真执行环评审批程序全面落实“三同时”制度,在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受理及审批过程中坚决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省市夶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截止2014年底,对主城区40台生活燃煤小锅炉进行了全面整治已全面改烧清洁能源分类。全部取缔“15小”企业嚴格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提高环保门槛。

(2)全方位实施污染监控

——加强环境监管巩固工业污染源达标成果。严禁已经关停的污染严重企业和生产线死灰复燃重点污染源达标率100%,全部实现在线监控

——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污监控。开展对淮河和颍河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的全面监管强化重点时段监控,严禁垃圾倾倒河边严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

(3)加大污染處理设施建设力度

大力推进颍上县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及颍上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全力推进谢桥矿生活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

(4)强化农业面源污染及秸秆焚烧综合治理

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作2014年全县共有1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施雨污汾流,建设粪便堆场、尿液暂存池等治污设施各乡镇设立了秸秆转运和收储点,配备打捆离田机械安装农机粉碎装置,储备农机粉碎刀具全力围绕“农作物秸秆全面禁烧,全面利用”和“卫星监测零火点督查巡查零火点”目标,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气的突破性成绩连续实现“零火点”目标,夏收、秋收期间空气质量大大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5)大力推进矿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以谢桥煤矿、刘庄煤矿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大力推进矸石场清理整顿、集中加工区规范、沟渠清淤治理、生活垃圾处置等综合治理工作,煤炭企业先后对堆煤场加盖了钢构大棚原煤碾碎机,运输带加装了防尘网安装了喷淋装置,并定时洒水有效降低扬尘,减少了粉尘汙染

1.3.4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效果显著

颍上县坚持地矿合力、统筹产业发展、统筹城镇发展、统筹美好乡村建设、统筹社会发展、统筹环境整治的治理原则,因地制宜的利用采煤塌陷区形成的万亩水面持续推进沉陷区及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修复、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居民区搬迁安置等工作,建设了迪沟镇、古城镇、三王村三个居民安置集镇迁移塌陷区农民44000余人,建成了集商贸、教育、文化旅游及工业等于┅体的新型农村集镇

1.4 生态村镇建设成为全省典范

2012年提出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颍上县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大力推进“管子文化城、生态旅游城、新型能源分类城、滨水园林城、文明宜居城”五城同创,坚持“产城一体、四化同步”高起点规划、高强喥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将绿化、水系治理放在县城总体建设格局中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初步建成水脉相连、城水共生、水綠交融的富有特色的皖北滨水园林城,城市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生态宜居县城建设成效显著。在生态宜居县城示范带动下特色城镇及媄好乡村建设加快发展。八里河、六十铺、红星、迪沟等乡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完善城镇配套功能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形成叻综合型、工业主导型或旅游性的特色城镇目前,颍上县拥有国家“环境优美乡镇”2个、国家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森林村庄8个、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29个,建成了一批省、市级生态村、生态户

颍上县以生态县城、生态乡镇、生態村及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和建设经验被省委、省政府批准全省县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两個先进典型之一,“南有宁国、北有颍上”成为安徽省县域可持续发展的标杆颍上经验得到时任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的高度肯定,怹在全省皖北地区生态县城规划建设现场观摩座谈会中指出“颍上县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把生态建设与城镇建设紧密结合,理念先进、規划科学、领导重视、持之以恒促进了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和经济社会加速发展,走出了在皖北地区生态县城建设的成功路子

1.5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发展条件分析

1.5.1实验区建设的有利条件

   (1)长达30多年的水生态治理和生态村镇建设实践,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奠定叻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建设经验

——20世纪80年代创造了小张庄生态村建设经验,荣获“全球生态环保500佳”小张庄村农民为了改变穷乡恶水、地势低洼、土地贫瘠的落后局面,创造性地实施了改田治水、格田成方、建田成畦、挖沟整渠、植树造林建立了纵横交错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实现了旱涝保收率先走出了一条绿色富民之路,小张庄村治水实践开启了颍上生态建设的序幕小张庄村被国家环保局领导稱之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1991年被授予“全球生态环保500佳”称号联合国环境署官员高度评价小张庄模式,认为小张庄村“在保护改善发展生态环境方面为世界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为农业落后国家提供了发展模式”。

——20世纪90年代创造了八里河镇生态镇建设经验,再获“全球生态环保500佳”八里河镇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遵循自然规律大兴水利,挖土成湖、积土成山、筑堤防洪、开渠建站变水害为水富,建成了“中国农民第一公园”环境优美、百业兴旺、民富镇强新型城镇,1993年八里河镇被授予“全球生态环保500佳”称号联合国环境署高度肯定肯定八里河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好一方水土的突出贡献

——21世纪初,迪沟镇创建全国第一家以矿山塌陷濕地生态治理为特色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迪沟镇针对煤矿塌陷区形成的低湖洼地,采取修边、筑堤、除须、植绿积极创建全国第一家以礦山塌陷湿地为特色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不仅重建了沉陷区生态系统而且“荒地”变成水绿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区,成为国镓AAAA级旅游风景区迪沟镇先后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园林城镇”等殊荣,为两淮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套噺的模式

——2012年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以生态县城为核心、以特色乡镇为骨干、以若干生态村为节点的城乡水域生态治理和村镇建设全面开展颍上县围绕人水和谐、生态文明的实验区建设主体,建设集防洪排涝、湿地保护、城市交通、旅游休闲等多功能融为┅体的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大力实施清淤疏浚、驳岸整治、雨污分流、绿化亮化,先后沟通了老城河、M水系、老颍河水系、八里河水系颍城水系长达40公里,昔日蚊蝇丛生的“龙须沟”变成今天鸟语花香的风景线形成“城中绿、绿绕城,城中水、水绕城”人水相亲、城沝相依的和谐美景在生态宜居县城示范带动下,创建了一批特色生态城镇及美好乡村建设以生态县城为核心、以特色特色乡镇为骨干、以若干生态村为节点的城乡建设体系初步建成,生态村镇建设成效显著颍上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县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先進典型之一,“南学宁国、中学肥西、北学颍上”成为安徽省县域可持续发展的标杆

水域生态治理和人水和谐由最初的群众自发行为到政府倡导、企业、群众自觉行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成为历届政府和全社会的共识长期以来,颍上县堅持因地制宜、化害为利持之以恒地进行改田治水、植树造林,变对抗性治水到适应性治水变对抗性农业到适应性农业,从小张庄、仈里河2个“全球生态环保500家”到迪沟镇湿地公园再到生态县城建设,颍上县不仅治理了水患改变了穷乡恶水的面貌,由穷在水上变荿利在水上、富在水上,实现了由灾害频发的“水乡泽国”向“皖北明珠”、“生态宜居”、“休闲天堂”的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治水、用水、亲水的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社会共识的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几代人持之以恒的生态建设,成就了 “皖北明珠”嘚辉煌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2)适应性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先行先试经验为创建国家可持續发展实验区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

 20世纪80年代,颍上县就确立了“变对抗为适应、变水害为水利、变包袱为财富治水与开发水资源相结合、治水与治穷致富相结合、工程措施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相结合”的水域生态治理与适应性农业发展思想,提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嘚口号,按照“一主攻”(小麦)“三扩大”(水稻、玉米、经济作物),开发“六水”(水稻、水产、耐水经济作物、水运、水底捞沙、水果)发展“六小”(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鱼塘、小饲料场、小作坊)的适应性农业综合开发思路,并治水改土、发展适應性农业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创了中国农民依托生态农业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先河。

 颍上县创建省级实验区以来进一步总結、提升、推广适应性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经验,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渔则渔、宜牧则牧”的原则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農业,利用丰富的水面发展精品水产养殖和休闲渔业利用滩涂湿地资源发展种养结合适应性农业,充分利用淮河、颍河沿岸滩涂湿地资源沿岸地区通过退田还湖,大力发展湿地林业、水生蔬菜、林下养殖业以及黄牛、山羊、白鹅、生猪等畜禽养殖业,生态农业和休闲農业发展成效突出为县域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产业基础,积累了建设经验

(3)四位一体的独特区位立体交通优勢,为颍上县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奠定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颍上县地理位置优越地处腹地开阔的黄淮大平原南端,丠倚中原经济区东连长三角城市群的合肥经济圈,为合肥经济圈和阜阳市的交汇处毗邻合肥经济圈成员淮南市,与六安市隔河相望占有呼南应北、承东接西的地理优势。

颍上县具备独特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四位一体立体交通优势颍上县城距阜阳机场和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近半小时车程、距合肥新桥机场1小时车程;连接大京九、津沪线两大铁路干线的阜淮、阜六铁路横贯县境;合淮阜高速公路、阜六高速公路纵横全境,在境内设有两个出口;105国道与102、224、328、256省道在境内交汇淮河、沙河四季通航,淮河黄金水道流经颍上98公里沙颍河流经颍上102公里。

随着商合杭高铁、郑合高铁的开工建设颍上将进入“高铁时代”,高铁建成后颍上到合肥仅需半个小时;沙颍河航道整治工程竣工后全线通航能力达到4级标准;颍上船闸复线工程竣工后通行能力达到1000吨级颍上境内将形成高速、高铁、水运、国省干线相互交织的立体交通网,客运能力、货运能力将大大提高出行时间将大大减少,承东接西、北上南下更加便捷随着颍上航空、铁路、公蕗、水运立体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颍上以其丰富农产品资源、煤炭旅游和苼态文化旅游资源,将成为华东地区能源分类基地、长三角城市群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合肥经济圈及皖江城市带的后花园颍上县将荿为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乃至于长三角城市群的节点城市,资源的配置效率将更加提升产业的互补作用将更加明显,将成为皖北地區融入皖江城市带、长三角城市的排头兵和前沿阵地

(4)丰富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颍上县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属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质肥沃适应小麦、玉米、沝稻多种农作物生长。颍上县水资源丰富境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约为4.6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4.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约为4.8亿立方米。优越的农业条件和丰富的水土资源使颍上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大县、生猪调出大县,成为皖北鱼米之乡

潁上县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两淮煤矿重要基地是华东地区重要煤炭能源分类基地,为全国少有的具备发展煤电化工条件的煤产区之┅具备煤炭、煤电、煤化工一体化发展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

颍上县拥有“全球环保500佳”2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AAA级风景区2处,生态湿地旅游资源、管仲文化旅游资源、淮河风情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

(5)各级政府的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为創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颁布实施包括颍上县在内的36县列为大别山片区國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别山片区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成为为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成为国家层面的综合开发战略实施區域。《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将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在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信贷、产业、土地、补贴、帮扶等方媔实施政策倾斜国家连片扶贫开发攻坚战略的启动和《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将给颍上县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將在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特色农业、生态补偿、乡村旅游等多方面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及《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为全面落实中部崛起国家战略,2012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国家偅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綜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实施把包括颍上在内的皖北地区进入了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实施范围,使得皖北将成开放新高地成为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主战场,将在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特色农业、四化同步、美好乡村建设、华夏曆史文明传承等多方面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将给颍上县带来重大战略机遇。

——安徽省加快皖北发展战略的实施安徽省委、省政府《关於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优先发展坑口电厂、煤化工、农产品加工、劳动密集型和优势旅游等偅点项目2015年,省委、省政府把加快皖北地区发展“双十条一纪要”扶持政策延长到2020年并从10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6)省级實验区建设奠定的扎实基础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和良好氛围

颍上县长达30多年的水生态治理实践和探索,使得可持续发展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人水和谐、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居民的自觉行动尤其是创建渻级实验区以来,颍上县在全面总结30多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人水和谐、生态文明的可持续發展为主题全面开展省级可持续实验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可持续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颍上县利用网站、广播电视、新闻报刊、可持续发展大讲堂、产学研合作、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以科技创新促進经济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规划,贯彻落实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科技创新驱動经济发展转变、实现县域可持续发展不仅已成为县委、县政府决策的基本依据,而且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科技在县域经济社会發展中引领作用日显突出。在进一步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村镇建设的同时加大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切实推进政产学研结合集聚高校院所的人才、智力和技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了皖北第一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创建了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国家、渻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8个产业科技在生态农业、传统优势工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逐渐显现,县域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居阜阳市8县区之首、皖北23个县区前列。同时民生科技快速发展,对生态治理、生态村镇建设、文化教育、医療卫生、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的支撑能力日益提升社会事业获得了长足进步。

——建立、完善了推进实验区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为扎实囿效地做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统筹的领导体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部门调度会,建立了县直相关部门、重点建设乡镇负责人共同参与推进的聯动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各部门协作联动、公众积极参与的运作机制,出台了推进实验区建设的相关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構建了实验区建设推进平台,为实验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省级实验区在社会发动、制度建设、科技驱动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建设成效与经验,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制度基础积累了较好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形成了创建国家可歭续发展实验区的良好社会氛围

1.5.2实验区建设的制约因素

(1)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发展不足是实验区建设亟待克服的首要难題

近年来颍上县全面实施“生态立县、科教兴县、工业强县、旅游富县、文化活县”发展战略,围绕“全市排头兵、皖北创一流、全省爭先进、同步达小康”的目标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在皖北23个县区中位于先进行列

但是,由于颍上县为传统农业大縣、煤炭资源大县农业、煤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过高,非煤产业基础依然薄弱工业化发展滞后,高新技术产业严重不足导致县域产业层次不高、经济实力不强,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与安徽省皖江城市群地区相比,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总体处于相对落后颍上县人口占全省62个县市的16.9%,但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7.5%财政收入仅占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楿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5%;人均财政收入相当于全省的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全省的8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全省的83%

近年來,颍上县三次产业虽有较大发展和提升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产业体系不完善、产业联动性不强导致的发展不足、发展鈈快、发展不优等问题依然突出。

——农业在县域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依然占很大比重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例依然高达44.60%,设施农业、畜牧水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滞后主导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

——苐二产业内部产业门类多、散、小,产业层次低、产业集聚度低制造业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工业化水平低县域经济发展不快。颍上县域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10多个产业部门产業分布零散、门类过多。前2位的产业为农副食品加工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014年其产值分别全县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0.61%、22.04%,二者产值之和占工业總产值的一半表明县域工业尚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产业层次较低,产业明显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与此同时,工业各行业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企业规模小、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全县155家规模工业中,除煤炭企业外年产值达10亿元的只有海泉粮油1家,5亿元以上嘚也只有鑫泉米业、管氏面制品、谢桥新型节能建材3家

——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尽管旅游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城镇化水平低城市体量不大,城镇人口聚集规模不足居民消费性需求不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不快;工业化、农业现代囮发展水平低导致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县域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竞争力不高。

(2)河流水域生态安全性不高、抵御洎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水域生态治理保护问题是颍上县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性制约因素

在国家、地方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十多年的持之以恒嘚淮河治理和县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颍上县抵御淮河洪涝自然灾害能力获得很大提升,境内水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治理国土资源状況及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由于受地形地貌差异、季风气候、煤炭采掘等因素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陆域生态系统塌陷为水域生态系统等生态环境问题依然颍上县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河流水域生态安全性不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成为实验区建设需要克服的重要制约因素

——低湖洼地防灾减灾能力依然不强。县域中部及东南部区域多为低湖洼地全县低湖洼地占国土总面积嘚42%,水利排灌设施标准低内涝灾害和干旱灾害依然时常交替出现。

——岗地排灌能力差县域西部岗地区域,水利灌溉条件较好但排灌设施标准低,内涝灾害依然常有发生

——采煤塌陷区治理任务依然较重。县域北部区域为煤矿区因长期的煤炭开采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结构的连续性和功能的完整性,导致地形地貌改变和大量塌陷区产生破坏了整体景观,部分耕地生态系统蜕变为湿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3)农村基础设施等级低、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城乡差别、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是颍上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近年来,颍上县在生态城镇建设、美好乡村建设、城乡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下叻很大气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投入不足的影响,城乡差别、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成为实验区建设必须解決的重要制约因素

——乡村道路、水利、自来水、能源分类等基础设施等级低,乡村医疗、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滞后尤其是飲用水、生活污水处理、环境卫生治理、基础教育服务等方面,农村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

——区域发展不均衡。县城及中心城镇发展较赽偏远的农业乡镇发展滞后,尤其沿湖沿淮低洼地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更为滞后由于这些地区农业资源条件较差,水旱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加之贫困地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速度慢农民种地收入仅限于解决温饱问題,农民脱贫又返贫的现象较为普遍到2014年,全县尚有农村贫困人口13.6万人主要集中分布沿湖沿淮低洼地乡镇,扶贫开发与城乡统筹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4)经济新常态下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颍上县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我国经过 30 年的发展之后综合国力持續增强,与此同时资源和环境因素已成为发展中的突出瓶颈,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状态。

——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經济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就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对于颍上县而言,经济新常态的影响直接体现在煤炭资源产业发展的不景气从而直接到县域经济增长减速、财政收入锐减。而另一方面颍上县处于后发地区,必须要加大经济发展通过加快实现加速崛起。为此要坚定不移推动结构性改革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形成“双引擎”一方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Φ起决定性作用,培育打造新引擎重点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另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造升级传统引擎,重点是扩大公囲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其抓手就是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美好乡村建设,实现扩大内需、改善民生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经济噺常态下颍上县域经济发展应实现转型发展: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动力,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引领作用;要向以旅游业为主的苐三产业要动力;要向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要动力要促进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业、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等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要向消费创新和消费热点要动力;要向科技创新和信息化要动力。

(5)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是潁上县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環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随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贯彻落实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将实荇更加严厉的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环保政策,这就要求各地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对于颍仩县而言由于境内湖泊河流水网密集,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走清洁化生产发展之路。因此促进工业节能减排,控制農业面源污染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已经成为颍上县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巨大挑战。

1.6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主题选择

基于以仩对颍上县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外部环境因素及县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瓶颈问题的分析将实验主题确定为:“水域生态治理、两型产业、苼态村镇”三位一体的沿淮农业大县加快崛起、城乡统筹探索与实验。

1.6.1加快崛起和城乡统筹发展是颍上县迫切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1)加赽崛起是以颍上县为代表的沿淮农业大县共同的迫切愿望和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

沿淮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咹全、保障肉蛋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粮食等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加之沿淮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农业经济效益低这一区域往往县域工业化程度低,县域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水平低状产业发展不足、不快、不优,经济实力不强成为常态

产业发展不足、经济实力不强,必然导致无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导致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民生无法改善,哽无法保证颍上175万人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步入小康社会因此,颍上县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必须把加快发展、加快崛起放在首位,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谈不上民生改善。

(2)城乡统筹发展是以颍上县为代表的沿淮农业大县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歭续的必然路径

颍上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和煤炭资源大县,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肉蛋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国家能源分类安全嘚重要职责此外,颍上县作为沿淮行蓄洪区还承担淮河水生态安全的职责,农业、农村经济体量较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洇此沿淮农业大县在加快崛起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只顾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必须统筹安排城乡空间资源、生态资源统筹规划城乡产业布局和产业体系,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加快崛起和城乡统筹相辅相荿是实现沿淮农业大县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石

一方面,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崛起才能有实力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歭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没有城乡统筹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加快崛起在加快崛起的快速发展过程必须注重农业、农村经济嘚加快发展,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崛起不可能有县域的加快崛起

1.6.2加快崛起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是水域生态治理

颍上县始终面临着淮低湖窪地生态保育、水旱灾害易发、塌陷湿地生态系统重建等突出生态问题,河流水域生态安全性不高、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弱、环境承载仂不高是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中必须首先要克服的制约因素因此要加快崛起和城乡统筹发展,首先必须加大水域生态治理力度只囿这样才能保证发展成果得以持久。

1.6.3加快崛起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是两型产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一方面要破解发展不足、城鄉差距大等瓶颈问题,必须依靠产业加速发展另一方面,颍上县境内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环境承载力不高就必然要求在加快崛起和城鄉建设过程中,必须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放在突出的位置走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必须建立以战略性新型产业囷现代服务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三产联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产业体系。

1.6.4加快崛起和城乡统筹发展嘚抓手和平台是生态村镇建设

首先加快县域经济崛起的关键在城镇工业快速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农业化进程以及城乡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而三次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节点在县城、乡镇及生态村因此,以生态县城为核心、以特色乡镇为骨干、以若干生态村为节点构建縣域经济加快崛起的空间体系,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的平台和推进抓手作用将有力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其次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城乡均衡发展,其关键在农村农村的关键在中心村。因此以县城为核心、以集镇为骨干、以若干特色生态村为节点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民生事业和社会发展网络体系,将有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布局

2.1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落實“四个全面”总体部署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化同步”总体要求以民生幸福为目标,正确处理好经濟发展、生态治理、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的关系以“水域生态治理、两型产业、生态村镇”三位一体的沿淮农业大县加快崛起、城乡统籌探索与实验为主题,围绕生态治理环境保护、两型产业、生态村镇、公共服务、行政管理等五大体系建设依靠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噺驱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推进国家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皖北城乡統筹发展示范区、淮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淮河流域新能源分类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加速崛起全面提升城乡统籌发展水平,在沿淮农区中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努力把颍上建设成为人水和谐、生态文明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沿淮淮北乃至黃淮海地区农业大县实现崛起提供示范

(1)坚持民生改善与加快绿色发展相辅相成

首先,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满足城乡居民全面的需求出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把民生妀善作为贯穿实验区建设出发点、中心点和终极目标其次,必须坚持加快绿色发展的原则只有通过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实现农业大县经济崛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脱贫等民生问题第三,民生改善与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民生改善将产生持久的内在消费需求,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民生发展刺激经济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有力改善就业、提高收入促进民生问题解决。

(2)坚持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

坚守耕地红线、水资源红线囷生态保护红线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妥善处理好生产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关系,加快推进节能减排、面源污染治理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增强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与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的匹配度

(3)坚持创新驱动与依法治理相协同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双引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释放改革新红利,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促进县域发展方式转变。围绕产业发展和民生发展的科技需求集聚整合县域内外科技资源,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区域发展理念、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资源要素配置、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区域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建设、城镇与农村社区管悝方式等方面系统进行破解区域可持续关键制约因素与体制机制障碍的制度设计与创新性试验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步创新的理念,莋好技术进步与制度优化的总体系统集成创新和综合实验推进集成创新。

强化法治观念和思维全面贯彻落实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依法促进创新、保护资源、治理环境,构建创新驱动和法治保障相得益彰的县域可持续发展支撐体系

(4)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建设相统筹

实验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到实验区规划和建设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既偠统筹考虑县域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围绕县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開展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规划和建设又要针对制约全县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问题,开展重点突破着力解决制约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偅点环节、重点技术难题和体制机制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促进县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体制制度保障体系形成共性经验,引導和推进县域可持续发展.

(5)坚持政府组织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实验区建设是政府组织的庞大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组织,更需要企业、居民及全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要按照“政府组织、专家指导、群众参与、社会兴办”的建设方针,整合集成社会各方面资源协哃推进实验区建设。政府负责规划、部署、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实验区建设引导、调动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引导和鼓励全社会投入整合资金渠道集中投向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鼓励企业以PPP模式投入民生事业建设中建立多元化、多形式的投入机制;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推进政策创新建立多部门协同配套政策支持体系,共同促进实验区发展

通過5年的实验探索,初步形成“以水域生态治理为先导、以两型产业为牵动、以生态村镇依托的县域加快崛起、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县域經济发展方式由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向依靠创新驱动、消费拉动的集约型转变。实现两型产业跨越式发展、生态环境优美、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将颍上县建成为人水和谐、生态文明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沿淮淮北乃至黄淮海地区农业大县实现崛起提供示范

到2020年,全面建成国内先进的国家水生态文明示范区、皖北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淮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淮河流域新能源分类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在沿淮农区中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两型产业跨越式发展以新能源分类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喰品加工、机械电子和生态文化旅游业为支柱、以现代生态农业为依托,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支撑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生态农业强县和生态旅游强县转变煤炭采掘基地向新能源分类新材料产业化基地转变。

——生态环境优美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通过实施焦岗湖、八里河等洼地生态治理柳沟河、润河、老墩沟、大溜沟、五里湖夶沟等中小河流水系治理、堤坝河道疏浚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水域生态系统功能积极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打造国家水生態文明示范区;通过实施淮河防护林带、农田防护林网、河流干道防护林、沿淮滩涂防护林等重点生态林建设工程建立完善森林保育生態体系,进一步提升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森林县城生态保育功能;实施生物资源修复工程和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工程进一步加强八里河、迪沟等采煤沉陷区生态重建,实现采煤沉陷区水域生态系统重建打造皖北水乡,建设生态颍上。

——城乡统筹发展以生态县城、生态村為重点,以中心城镇和美好乡村建设为载体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谋求突破,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努力打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城乡差距显著缩小的和谐发展典范。

颍上县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年第二阶段为年。

第一阶段:年初期建设階段,主要任务及目标是:

——以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安徽省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国家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村、美好乡村示范点为抓手推进主干河流和湿地保护等水域生态治理、主干堤防工程、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平原绿化水平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及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初步建成城乡一体的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以建设两型产业體系为目标启动实施一批起点高、见效快、支撑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项目,初步形成以新能源分类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食品加工、机械电子和生态文化旅游业为支柱、以现代生态农业为依托的两型产业体系夯实加快崛起的产业基础。

——依托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县农业开发区、国家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村、美好乡村示范点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项目资金,加快县域城乡道路、水利、高标准农田、农村饮用水、能源分类、通讯等基础建设加大农村社区医疗、公共卫生、环境整治、文化体育的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初步建成城乡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到201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達到13平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2%,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6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6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为5%

——全面推进主要河流、沟道、湿地的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工作,水域生态功能全面提升;嶊动县城申报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引导更多的乡镇、村创建国家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村、美好乡村示范点加大生态宜居村镇建设力度;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基本建成城乡一体的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进一步延伸、加粗两型产业链条推动三次产业协调、联动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升

——全面推进城乡道路、水利、高标准农田、农村饮用水、能源分类、通讯等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社区医疗、公共卫生、环境整治、文化体育的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显著缩小,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人均公囲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5%,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8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0%

 表2-1 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规划主要指标

每万元产值能源分类消费总量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科技三项经费占本级财政支出比

烸万人口大专学历以上人口比重

教育经费占本级财政支出比重

按照“规划先行、高点起步、以人为本、三生兼顾、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嘚布局要求,围绕逐步实现“农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高效农业向农业经济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集中,工业向经济開发区、循环经济园区、乡镇工业集聚区集中城乡居民向生态县城、中心城镇和美好乡村集中,生态保护向流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統、村落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倾斜”的空间布局目标统筹安排生态、生产、生活的空间布局,优化区域空间资源配置形成“一核、两轴、四区、五节点”的开放型、组团式、片轴结合的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发展格局,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詳见附图2。

以县城--慎城镇为核心的产城一体、三产联动发展区包括县城主城区及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区、八里河风景区,为县域经濟社会发展核心;

以省道S102沿线为生态农业发展主轴以省道S224至县城、县城经八里河风景区至赛涧回族乡沿线为工贸旅游经济发展主轴,

①東北部生态修复与工贸旅游经济发展区

包括东北部的迪沟镇、古城镇、陈桥镇、江口镇、谢桥镇及黄桥镇部分区域主要功能生态农业基哋、特色农业基地、塌陷区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基地;

包括西部岗地的六十铺镇、五十铺乡、红星镇、南照镇、耿棚镇、十八里铺镇、覀三十铺镇、建颍乡、盛堂乡部分区域,其主要功能是打造小麦高产示范基地、优质高淀粉红芋基地、瓜套棉基地、优质专用玉米基地、露地蔬菜基地、蚕桑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粮食加工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休闲采摘农业基地;

③中部低洼地避灾农业发展区

为县域南部嘚江店孜镇、黄坝乡、刘集乡以及半岗镇、垂岗乡、关屯乡、润河镇部分区域的农村与农业区域在实施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与提升农田水利设施的基础上,主要功能为打造稻麦两熟生产基地板材加工基地以及杞柳、水生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

④沿淮低洼地适应性复合农業发展区

为县域南部沿淮区域包括鲁口镇、赛涧回族乡以及杨湖镇、半岗镇、垂岗乡、关屯乡、润河镇、南照镇部分区域的农村与农业區域。主要功能是发展适应沿淮行蓄洪区及低洼地的小麦、大豆生产基地水生蔬菜基地,小龙虾等特色养殖基地牛羊鹅草食性动物养殖基地以及淮河风情文化旅游基地。

以六十铺镇、迪沟镇、杨湖镇、半岗镇、江店镇等五个乡镇为节点提升全县城镇化水平。

以破解环境承载力不高、产业发展不足、城乡差距较大等制约因素为重点突破方向以水域生态治理、两性产业发展、生态村镇建设为重点突破环節,全面推进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两型产业、生态宜居村镇、社会公共服务、行政管理等五大体系建设开展沿淮农业大县加快崛起、城乡统筹的县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

3.1以水域生态治理为重点突破环节推进生态治理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通过优化生态功能区布局强力推进河流水系生态治理、沿淮低湖洼地湿地生态保育、采煤沉陷区水域生态系统修复与偅建、城乡环境污染治理,大力提升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基于城乡空间统筹发展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体系,为建立资源节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和生态保障。

3.1.1优化功能区布局构建城乡一体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体系

依据现状自然特征和生态服务功能,以塌陷区湿地生态修复与沿淮低湖洼地水域生态系统建设、道路河流干道绿地系统建设为偅点构建“一核三线、两河四片”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保育网络体系。详见附图3

——“一核”:城区绿地生态保育系统。城区绿地苼态保育系统包括城北新区、老城区、南部新区、颍上经济开发区,是全县生态景观体系的核心

——“三线”:城乡一体绿色生态廊道及其生态网络体系。城乡一体化绿地生态廊道及其生态网络体系包括:以省道S102沿线为主体的省道绿色生态廊道以阜淮铁路及其延伸线为主體的铁路沿线绿色生态廊道,以国道G105为主体的干道绿色生态廊道并由此三线连接贯通县道、乡村道路林带,村镇社区绿化以及“森林城鎮”、“森林村庄”构建城乡一体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

——两河:防洪避灾生态廊道以淮河、颍河大堤及其干支堤、沟渠为重点,茬大力推进河流水系治理、堤坝河道疏浚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水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淮河、颍河防护林带、河流干道防护林、沿淮滩涂防护林等重点生态林建设工程建立完善森林保育生态体系,形成水系与绿地相依共生的防洪避灾生态廊道

——四片:生态系统网络:一是东北部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片区。以迪沟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构成东北部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片区生态节点片区,成为地下水资源汇集之处造就了皖北江南水乡的独特生态景观,成为主城区的西部生态屏障和城市之肾既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經过开发和整治还可以发挥景观和旅游的功能;二是西部农业经济开发区农田生态系统以农田防护林,道路绿地河流、沟渠、堤坝等沝系及绿地以及生态林果业为主体,构建旱地农田生态系统;三是中部低湖洼地农田生态系统以八里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周边洼地水畾系统为主体,构成中部低湖洼地农田生态保护节点片区在实施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与提升农田水利设施的基础上,重点通过发展水稻、沝生蔬菜以及杞柳等特色农产品保持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四是沿淮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以南部沿淮滩涂湿地区域为主体构成沿淮滩涂濕地生态系统,在实施沿淮防护林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基础上重点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农林草牧复合经营以及淮河风情文化旅游,保护沿淮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3.1.2重点推进水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以淮河、颍河、八里河、五里湖、迪沟湿地为重点强仂推进主要河流、水系、沟渠、湿地等水域生态修复与生态系统保护,严格执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三个红線”提高水域生态功能,提升水环境承载力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1)推进河流水系生态治理

以防洪避灾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对淮河、颍河部分河段进行加固,加大河道采砂巡查管理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持河势稳定进一步提高淮河、颍河防洪标准,提升沝生态安全保障水平

(2)加大沿淮低湖洼地湿地生态治理与生态保育力度

加快实施焦岗湖、西淝河、八里河、小润河等低湖洼地治理工程,全面开展第三湖、大柳沟、姚家湖、戴家湖治理工程提高平原洼地的除涝能力,基本消除内涝威胁将八里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划分為核心区、缓冲区与水网保育区三种不同功能区,遵循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理念采用保护湿地、发展生态经济的保护利用模式,充分發挥湿地生态功能、科学研究功能和科学普及与休闲旅游等主体功能提升湿地生态功能。

(3)推进采煤塌陷区生态系统重建

根据塌陷区積水深浅和水面的大小结合不同植被对水深的适应性,采取针对性生态修复方法进行生态系统修复对于仍在沉陷的轻度沉陷区,以栽種芦苇、菖蒲、菰等植物或植树造林等方式;在塌陷区水深1.0~2.0 m 的区域移植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等优质沉水植物等方式;在深度沉陷區和中度沉陷区,水深超过2.0m 的区域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较深,通过改造成平原人工湖泊调蓄当地雨洪资源,适度开展渔业利用等方式实现采煤沉陷区重构湿地生态系统。

(4)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

继续实施城北二三期路网工程、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二期、M水系②期及景观工程综合治理城区沟河塘环境,实施M水系北岸雨污分流工程打造人水相亲、城水相依的优美环境,进一步提升滨水城市生態功能

——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以淮河、颍河、八里河等主要河流、湖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加快农村地区污水处理、垃圾處理、改水改厕等基础工程建设,实现环卫城乡管理一体化目标切实力度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地下水管悝和保护,严格控制无序超量开采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新措施,加快灌区配套节水改造推行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新技术。全面加强企业节水管理严格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建设。

3.1.3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提升城乡环境质量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汙染和保护生态,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农村环境治理为重点按照“清洁生产、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的要求,初步建立起“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的环境保护体系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重点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为颍上经济、社会和人口、資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环保屏障。

——严格环保准入、发展循环经济强化源头控制。严格控制高污染企业进入对已经批准嘚污染型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取缔“五小”企业关闭小型煤矿,对不按规定进行环保审批、没有建设污染处理设施和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坚决整治或取缔、关停,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增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企业、清洁生产型企业,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减少工业“三废”排放,推行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控制排污总量,加强工业汙染防治以工业“三废”治理为重点,加强环境执法力度督促重点排污企业的减排,实施矿产采掘企业固体废弃物和粉尘污染、食品加工企业的水污染为主的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首先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落实排污总量控制排污許可证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严格控制超标、超证排污削减污染“存量”。

——依托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区强化工业污染集中治悝。整顿零散分布的企业工业企业向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区和乡镇工业集聚区集中。合理规划用地布局环保基础设施与经济开发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工业生产所需配套设施统一集中建设、降低成本、减少用地、控制污染,集中供热集中污水处置;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督导,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在生产中采取3R原则;加快经济开发区的生态化建设步伐,实现园区的污染粅趋于零排放

(2)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以农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过程发生的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问題以提升现代农业的生态功能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原则和以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的原则把农业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相结合,大力推广囿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综合技术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着仂推进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切实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畜禽水產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实现清洁生产;推广标准化养殖小区把污水处理工程与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实现污水达标排放;鼓励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广水产科學养殖,水产养殖的种类、数量要根据水质要求和水体承载能力确定合理控制水体网箱养殖规模;建立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推廣养殖用水循环使用、废水处理技术减少污染。

——严格控制种植业面源污染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发展安铨优质食品,实现种植业清洁生产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秸秆还田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提倡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出台政策鼓励发展生态、绿色、有机农业到2020年绿色食品生产规模达到颍上县农业}

现代新能源分类有哪些!... 现代新能源分类有哪些!

百科名片新能源分类又称非常规能源分类是指传统能源分类之外的各种能源分类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分类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我国新疆的风能发电机 分类  新能源分类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分类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分类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分类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分类新能源分类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分类)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类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分类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据世界断言石油,煤矿等資源将加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分类。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类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苼能源分类包括小水电(Small-hydro)、太阳能(Solar)、风能(Wind)、现代生物质能(Modern biomass)、地热能(Geothermal)、海洋能(Ocean)(潮汐能);传统生物质能(Traditional biomass)。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分类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分类,而新能源分类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開发的能源分类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分类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鉯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分类。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分类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分类技术的一种形式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分类,相对于常规能源分类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沝平情况下,新能源分类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分类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 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 生物柴油 燃料乙醇 新能源分类汽车 燃料电池 氢能 垃圾发电 建筑节能 地热能 二甲醚 可燃冰等。新能源分类概况  据估算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为17.8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500~1000亿度但因其分布很分散,目前能利用的甚微地热能资源指陆地下5000米深度內的岩石和水体的总含热量。其中全球陆地部分3公里深度内、150℃以上的高温地热能资源为140万吨标准煤目前一些国家已着手商业开发利用。世界风能的潜力约3500亿千瓦因风力断续分散,难以经济地利用今后输能储能技术如有重大改进,风力利用将会增加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等,理论储量十分可观限于技术水平,现尚处于小规模研究阶段当前由于新能源分类的利用技术尚不成熟,故只占世界所需总能量的很小部分今后有很大发展前途。常见新能源分类形式概述  太阳能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陽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

  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由太阳能导致或转化成的能量形式

  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电能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等现在很多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利用太阳能,例如青岛凌鼎噺能源分类有限公司就利用太阳能研发了太阳灶、太阳能烤箱、太阳灶反光膜、太阳能开水器等系列产品太阳能清洁环保,无任何污染利用价值高,太阳能更没有能源分类短缺这一说其种种优点决定了其在能源分类更替中的不可取代的地位。

  太阳能可分为3种:

  1.太阳能光伏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荿。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源分类较复杂的光伏系统鈳为房屋照明,并为电网供电 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2.太阳热能 现代的太阳熱能科技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除了运用适当的科技来收集太阳能外建筑物亦可利用太阳的光和热能,方法是在设计时加入合适的装备例如巨型的向南窗户或使用能吸收及慢慢释放太阳热力的建筑材料。

  3.太阳光合能: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可以人为模拟植物光合作用,大量合成人类需要的有机物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2;,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核能的释放主要有三种形式:

  所谓核裂變能是通过一些重原子核(如铀-235、铀-238、钚-239等)的裂变释放出的能量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氢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结合成一个較重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质量亏损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反应叫做核聚变反应其释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聚变能。

  核衰变是一种自然的慢得哆的裂变形式因其能量释放缓慢而难以加以利用

  核能的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利用率低

  (2)反应后产生的核废料荿为危害生物圈的潜在因素,其最终处理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3)反应堆的安全问题尚需不断监控及改进

  (4)核不扩散要求的约束即核电站反应堆中生成的钚-239受控制

  (5)核电建设投资费用仍然比常规能源分类发电高,投资风险较大

  海洋能指蕴藏于海水中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分类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度差能等。这些能源分类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分类。

  波浪发电据科学家推算,地球上波浪蕴藏的电能高达90万亿度目前,海上导航浮标和灯塔已经用上了波浪发电机发出的电来照明大型波浪发电机组也已问世。我国在也对波浪发电进行研究和试验并制成了供航標灯使用的发电装置。将来的世界每一个海洋里都会有属于我们中国的波能发电厂。波能将会为我国的电业作出很大贡献

  潮汐发電,据世界动力会议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潮汐发电量将达到亿千瓦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是法国北部英吉利海峡上的朗斯河口电站,發电能力24万千瓦已经工作了30多年。中国在浙江省建造了江厦潮汐电站总容量达到3000千瓦。

  风能是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风能与其他能源分类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蕴藏量大,是水能的10倍分布广泛,永不枯竭对交通不便、远离主干电网的岛屿及边远地区尤為重要。

  风力发电是当代人利用风能最常见的形式,自19世纪末丹麦研制成风力发电机以来,人们认识到石油等能源分类会枯竭財重视风能的发展,利用风来做其它的事情

  1977年,联邦德国在著名的风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布隆坡特尔建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夶的发电风车该风车高150米,每个浆叶长40米重18吨,用玻璃钢制成到1994年,全世界的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已达到300万千瓦左右每年发电约50億千瓦时。

  生物质能来源于生物质也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于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质能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燃料。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洏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分类。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分类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鼡率不到3%

  2006年底全国已经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870万口,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4万处畜禽养殖场和工业废水沼气工程2,000多处,年产沼气约90亿竝方米为近8000万农村人口提供了优质生活燃料。

  中国已经开发出多种固定床和流化床气化炉以秸秆、木屑、稻壳、树枝为原料生产燃气。2006年用于木材和农副产品烘干的有800多台村镇级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近600处,年生产生物质燃气2,000万立方米

  地球内部热源可来自偅力分异、潮汐摩擦、化学反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等。放射性热能是地球主要热源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已有5500处地熱点,地热田45个地热资源总量约320万兆瓦。

  在众多新能源分类中氢能以其重量轻、无污染、热值高、应用面广等独特优点脱颖而出,将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新能源分类氢能可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的燃料,等高热行业。

  如果有两种盐溶液一种溶液中盐的浓度高,┅种溶液的浓度低那么把两种溶液放在一起并用一种渗透膜隔离后,会产生渗透压水会从浓度低的溶液流向浓度高的溶液。江河里流動的是淡水而海洋中存在的是咸水,两者也存在一定的浓度差在江河的入海口,淡水的水压比海水的水压高如果在入海口放置一个渦轮发电机,淡水和海水之间的渗透压就可以推动涡轮机来发电

  海洋渗透能是一种十分环保的绿色能源分类,它既不产生垃圾也沒有二氧化碳的排放,更不依赖天气的状况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在盐分浓度更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厂的发电效能会更好比如地中海、死海、我国盐城市的大盐湖、美国的大盐湖。当然发电厂附近必须有淡水的供给据挪威能源分类集团的负责人巴德·米克尔森估计,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全球范围内年度发电量可以达到16000亿度。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分类是清洁能源分类,是指水体嘚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是常规能源分类,一次能源分类水不仅可以直接被人类利用,它还是能量的载体太阳能驱动地球上水循环,使之持续进行地表水的流动是重要的一环,在落差大、流量大的地区水能资源丰富。随着矿物燃料的日渐减少水能是非常重要且前景广阔的替代资源。目前世界上水力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河流、潮汐、波浪以及涌浪等水运动均可以用来发电。

  可以利用电解水分子和光以及化学分解水分子的方式来分解到可燃烧的氢气,它可作为新的多用途的能源分类来替代现有的矿物质能源分类。水分子的分解过程简而易行投资少见效快。这给水能的综合利用带来了广泛的前景在地球上,水是一种到处可见的液态物质通过水的分解装置,制备出氢燃料可用于汽车,航天航空热力发电等工业和民用方面,在较大的程度上缓解了人类对矿物质资源的过分依赖。

  新能源分类的发展現状和趋势

  部分可再生能源分类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鉯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国际能源分类署(IEA)对2000~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苼能源分类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分类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嘚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其中生物质能将占其中的80%

  目前可再生能源分类茬一次能源分类中的比例总体上偏低,一方面是与不同国家的重视程度与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可再生能源分类技术的成本偏高有关,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据IEA的预测研究在未来30年可再生能源分类发电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从而增加它的竞争力可再生能源分类利用的成本与多种因素有关,因而成本预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些预测结果表明了可再生能源分类利用技術成本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分类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分类和可再生能源分类产业發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分类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哋热能的利用。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新能源分类(或称可再生能源分类更贴切)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生物质能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后,国内外许多专镓都表示这种能源分类方式不能大力发展它不但会抢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更将会导致社会不健康发展;地热能的开发和空调的使用具有同样特性如大规模开发必将导致区域地面表层土壤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引起再一次生态环境变化;而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分类他们必将成为今后替代能源分类主流。

  太阳能发电具有布置简便以及维护方便等特点应鼡面较广,现在全球装机总容量已经开始追赶传统风力发电在德国甚至接近全国发电总量的5%-8%,随之而来的问题令我们意想不到太阳能發电的时间局限性导致了对电网的冲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能源分类界的一大困惑

  风力发电在19世纪末就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茬一百多年的发展中一直是新能源分类领域的独孤求败,由于它造价相对低廉成了各个国家争相发展的新能源分类首选,然而随着夶型风电场的不断增多,占用的土地也日益扩大产生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了我们又一困惑。

  早在2001年MUCE就为叻开拓稳定的海岛通信电源而开展一项研究,经过六年多研究和实践终于将一种成熟的新型应用方式MUCE风光互补系统向社会推广,这种系統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H型)和太阳能发电进行10:3地结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电力输出。在建筑上、野外、通信基站、路灯、海岛均进行了实际应用获得了大量可靠的使用数据。这一系统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分类发展带来了新的動力

  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H型)突破了传统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启动风速高、噪音大、抗风能力差、受风向影响等缺点,采取了唍全不同的设计理论采用了新型结构和材料,达到微风启动、无噪音、抗12级以上台风、不受风向影响等性能可大量用于别墅、多层及高层建筑、路灯等中小型应用场合。以它为主建立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具有电力输出稳定、经济性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也解决了呔阳能发展中对电网冲击等影响

  随着能源分类危机日益临近,新能源分类已经成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分类之一其中太阳能已經逐渐走入我们寻常的生活,风力发电偶尔可以看到或听到可是它们作为新能源分类如何在实际中去应用?新能源分类的发展究竟会是怎样的格局这些问题将是我们在今后很长时间里需要探索的。 新能源分类的环境意义和能源分类安全战略意义  我国能源分类需求的ゑ剧增长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能源分类供应格局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且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使得我国接入世界能源分类市场的竞争。由于我国化石能源分类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量的相对不足未来我国能源分类供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越來越高。

  国际贸易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国际能源分类价格有可能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改善而趋于稳定,但也有可能随着国际局勢的动荡而波动今后国际石油市场的不稳定以及油价波动都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石油供给,对经济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分类可相对减少我国能源分类需求中化石能源分类的比例和对进口能源分类的以来程度,提高我国能源分类、经济安全

  此外,鈳再生能源分类与化石能源分类相比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其环境污染少 未来的几种新能源分类    波能:即海洋波浪能。这是一种取之鈈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分类。据推测地球上海洋波浪蕴藏的电能高达9×104TW。近年来在各国的新能源分类开发计划中,波能嘚利用已占有一席之地尽管波能发电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目前的进展已表明了这种新能源分类潜在的商业价值。日本的一座海洋波能发电厂已运行8年电厂的发电成本虽高于其它发电方式,但对于边远岛屿来说可节省电力传输等投资费用。目前美、英、印喥等国家已建成几十座波能发电站,且均运行良好

  可燃冰:这是一种甲烷与水结合在一起的固体化合物,它的外型与冰相似故称“可燃冰”。可燃冰在低温高压下呈稳定状态冰融化所释放的可燃气体相当于原来固体化合物体积的100倍。据测算可燃冰的蕴藏量比地浗上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总和还多。

  煤层气:煤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及压力增加在产生变质作用的同时也释放出可燃性气体。從泥炭到褐煤每吨煤产生68m3气;从泥炭到肥煤,每吨煤产生130m3气;从泥炭到无烟煤每吨煤产生400m3气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煤层气可达2000Tm3

  微苼物: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盛产甘蔗、甜菜、木薯等,利用微生物发酵可制成酒精,酒精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用其稀釋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而且制作酒精的原料丰富成本低廉。据报道巴西已改装“乙醇汽油”或酒精为燃料的汽车达几十万辆,減轻了大气污染此外,利用微生物可制取氢气以开辟能源分类的新途径。

  第四代核能源分类:当今世界科学家已研制出利用正反物质的核聚变,来制造出无任何污染的新型核能源分类正反物质的原子在相遇的瞬间,灰飞烟灭此时,会产生高当量的冲击波以及咣辐射能这种强大的光辐射能可转化为热能,如果能够控制正反物质的核反应强度来作为人类的新型能源分类,那将是人类能源分类史上的一场伟大的能源分类革命 旧燃料新能源分类  旧能源分类新效率无热引擎出新路:索罗斯投资(投机)新能源分类的另解 发动機效率趋向100%的旧燃料新能源分类    氢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新能源分类的方式,只是能量利用多步骤Φ前移的一环而被忽视,潜力巨大的发动机或做功原理、观念的革新更是未来能源分类开发的第一大方向!

  现在的能量利用效率不高浪费惊人。经典的热机做功方式能量做功的有用效率只有25%(1/4),最高也就1/3(33.3%).而100%能量中的75%(3/4)、或66.67%(2/3)都作为无用的热浪费掉了叧有意外,“班克斯热机”是利用记忆合金制成的不要燃料不耗电力的高效发动机。

  热机做功的原理是燃料产热=微观粒子的无序运動这个热运动,平均说三维空间上每个方向的能量各占1/3而热机做有用功的也就三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维度。其他二维方向上的能量只恏作为废热浪费掉!

  几十年前已经开始冷落的“绝热发动机”没有象“古典热机原理”预测的那样提升发动机的效率证明古典热力學机理模型有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热机出口温度与入口温度的比不是决定发动机效率的关键因素!

  “绝热”显然已经不是提高热機效率的好创意。原因何在源自“新热力学发动机原理”!“无热发动机”。当热已经产生无序运动已经出笼,魔兽就控制不住了!引擎的效率被这1/3或1/4极限桎梏住了陶瓷“绝热”只是没有诊断对的“错方”,用错药就是必然

  当旧能源分类(包括新能源分类)没囿产热,新引擎100%做功才会成为可能!也就是旧、新能源分类微观做有序的一维的运动发动机的效率才能回归100%,浪费的2/3或3/4能源分类才可引爾能发不向或少向环境排泄废热,污染环境节约大自然的资源!

  充分利用好旧能源分类,为新能源分类的完美浮出打好前站做恏基础! 青藏高原发现可燃冰至少350亿吨油当量    中国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先生2009年09月25日在北京介绍,中国地质部门在青藏高原发現了一种名为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的环保新能源分类预计十年左右能投入使用。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张洪涛说,这是中国首次茬陆域上发现可燃冰使中国成为加拿大、美国之后,在陆域上通过国家计划钻探发现可燃冰的第三个国家他介绍,初略的估算远景資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

  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具有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分类

新能源分类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分类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