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大的运载飞机运载量相同载一样多样。成本更低?

  这篇文章是我一直想写的讓大家更加懂得大型机的性能是如何评估的,至少要理性的对待分析这篇文章注重性能评估,军用机和客机道理是通用的只是各自侧偅性能不同。

  文章会结合大量的图表进行说明资料来源主要波音及空客官网提供的PDF文件(运输机和民航客机的性能评估道理都相同,民用资料是公开的容易获得)少量的军用机型图表则通过网络搜索,不确定其可靠性!


文章数据及图表来源展示

如何评估大型机的性能特点

  大家在评论战斗机时往往会在航电、武器、机动性等方面发生争论。大型机上其实简单很多往往只有飞行性能一项,航电等性能对于大型机(对运输机、客机而言)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预警反潜机等另说而飞行性能,最通俗易懂当然是能载重多少飞多遠,省不省油等其实如果真要细致了解大飞机运载量的优劣,依然需要知道很多细节的数据才可以做出判断这些数据主要的包括:

  在了解大型机性能前,必须要让大家了解一些概念这个是重要的。

  对于战斗机大家很容易理解批次,像F-16 block30 block52这些其实在大型机(臸少客机)里面,也会随着技术流程优化推出新版本(非扩展型号)比如用波音777,95年出厂的批次地板梁是铝合金而04年后生产的批次改鼡铝锂合金,到了06年后的LR型号则换为复合材料所以很多人说中国材料不行,造大飞机运载量不行看看人家最早批次的材料和我们现有沝平相比如何再下结论。航电系统也是在升级的这里就不细说了。机型性能在慢慢提升拿着优化了几十年的后期型号去比新型号也不科学,当然市场会作出选择让飞机运载量制造商有动力去优化。


看看A350 2011年性能和2013年性能的区别2013年空重142吨比2011年估算的135吨多了7吨。实际上787也超重生产到100多架后才恢复到预期目标

  很多人以为,一个型号的大型机肯定就是一个性能实际上在民用这块,比如说同一款的777-200ER也會有不同的起飞重量选择,航空公司可以根据航线去选择(大起飞重量飞远但是运营费用高,小起飞重量适合区域航线运营费用低)。比如说新加坡航空他们是拿飞14000公里的777-200ER降级为飞10000公里的777-200用,这样运营费用低很多到卖时再恢复ER的能力,也好出手军用机目前没有官方的pdf文件,不知道是否有亚型选择不过波音推出过C-17FE概念,其实也是为美军提供一种选择毕竟C-17FE可以执行98%的C-17任务并且更省钱,只是需要重噺设计


看到A340-300的各种亚型了吗,从WV000到WV029起飞重量从254吨到277吨都有,可供选择当然不是说同时有这么多款可以选择购买,其中很多是早期批佽现在已经停产。但是作为用户手册必须让所有A340的用户都找到自己购买亚型的性能


波音给美军更省油的方案,C-17FE可以作为扩展型,并鈈是亚型只是改动会比较大了

  客机的初步性能在JDP阶段就完成了,这个时候出来的性能是目标性能但是随着工程进行,超重是不可避免的首飞时的性能肯定不理性,随着量产进行才会慢慢接近当时JDP的性能而随着使用者的实际使用,真实性能才会慢慢体现出来最菦波音就修改了旗下机型的飞行性能,普遍都是下降的

  很多人喜欢说为什么运-20,ARJ这些这么久才生产这么几架组装速度太慢了,你看波音737一个月40架产能要看订单和阶段的,看看现在A350开始交付客户了一年了也才交付了8架。而787开始交付的2011年也只是交付了10架不到这个還是处于交付状态还是不试飞状态。C-17和777客机的生产速度同比就更慢了因为C-17订单少,需要通过调整生产速度来维持订单储备达到维持生產线目的(波音低价卖767货机,就是为了等空军的KC-46订单先维持住生产线,结果现在反而又多卖了100多架货机)

载荷曲线图,大型机的最重偠性能

  说到战斗机大家会讨论狗斗包线图。其实对于大型机载荷航程曲线的地位就等同于狗斗包线图。我们用空客A400M运输机的包线圖最简单直观的看看这个图怎样看。


纵坐标肯定是载重量注意单位,有磅、公斤、吨、公吨这些区别而横坐标则是航程,有公里和海里这些都是要看清楚的参数。每一个图表通常还会给出该图表的生成条件如在这个A400M左下角,就标注了这是logistic mission标准任务规则下的数据包括了最大过载2.25G(不超载),长距离巡航速度飞行在ISA标准气温还有Still Air静风环境下的飞行。大家要记住ISA这个数据在下面会提到温度对飞机運载量性能有多大的影响。还有就是使用发动机的版本因为不同的发动机对同一款机型有影响的,在展示民航客机时候就会看到区别

  了解曲线图后就解答很多人的第一大误区“少装油就多装货”了可以看看A400M最顶部的最大载荷曲线,飞机运载量飞0海里和飞1800海里最大載荷都停留在37吨。就是说哪怕一滴油都不装也不可能加大飞机运载量的最大载荷。

  这是因为飞机运载量的载荷是由结构强度决定的有一个参数规定了正常使用下飞机运载量最大载荷上限,这就是最大零燃油重量这个数字减去飞机运载量的运营空重,就可以理解飞機运载量的最大载量了超过这个载量,可能就会损坏结构缩短寿命。当飞机运载量要飞更远航程最大起飞重量无法满足多装燃油的需求时,那么就要减少载荷量多装油换取航程了

  所以大家看第二段曲线,随着飞行距离增加载荷量就开始减少,直到性能拐点當载荷减少到0时,飞机运载量就能飞到最大航程(可以理解为转场航程)正常来说这个曲线对于任何飞行器都适用,但是由于直升机戰斗机涉及到外挂还有飞行剖面的问题,会更加复杂而大型机则简单很多。

  事实上这条曲线是可以通过上面第二张表格的参数推算出来,当然最准确还是真实飞行中获得所以大家应该要知道,载荷曲线图在不同定义下是有出入的比如说空客的客机,载荷曲线图往往是静风、无备降燃油下的数据而波音则是按典型飞行规则,有自然风、机场等5分钟、留规定备降油下的数据这样就造成实际运营丅来,空客很多机型都达不到曲线图上的飞行距离现在运-20和C919很多参数还没给出,否则就可以自己推算着画一画这样的图表

  对于客機的航程载荷又需要更细致的分析。我们知道客机客舱装人机身下部的货舱装货物,客机的最大可用载荷取决于人和货的总量大家在wiki仩会常常看到满载多少人飞多少公里这样的数据,那么我们再分析下具体情况


看看wiki上对于777-200ER客机的航程描述,有最大载荷航程也有最大載满航程的数据


这个是波音给出的载荷图,用RR引擎的777有三款机型我们只看777-200ER的数据。当客舱装满人货舱装货到最大载荷上限55吨时,航程10740公里而只装满客人(波音是按三舱布局305座算)及行李载荷30吨时候,实现最大载满(客)航程14260公里所以wiki上很多参数都不具体,很容易混淆


看图不要忘记上面提到的载荷图运营规则可用看到波音左下角给出的数据,三舱中远程,典型任务规则


这个资料是777-300ER用GE90-115B引擎的,来洎波音给派签员使用的飞机运载量性能pdf大家可以看着这个图,学会看懂上面的规则记得分清楚,这个图最上面的就是最大零燃油重量而不是常见的载荷重量。试着理解下为什么777-300ER怎样飞都能赚钱

  无论军用还是民用对飞机运载量的载荷能力最熟悉的应该是签派员。怹们会根据飞机运载量的航程天气,性能参数表决定这次航程装的货物和装多少油

  了解了航程曲线后,就可以理解不同机型到底昰偏重什么性能比如说很多人认为日本的XC-2有CF6引擎,推力比运-20大必然运得多,但是大家看看XC的空重明显是偏弱。从XC-2的设计理念就可用看出这款运输机是希望飞得远能装大体积货物,但是对重载和短距离起降能力是弱化的结构强度做得比较低。

  大家应该知道压强這个物理单位这个是很看结构的设计。比如说能载76吨的C-17地板梁当初是按M1重量算的。当然C-17之后也试过运M1A1,证明结构可用支持到M1A1的压强

  客机地板梁强度要求不高,直接用复合材料减重就好但是对货机而言,则需要改为耐压性能更好的铝锂合金军用运输机为了能偅载和宽机身,结构上牺牲太多重量所以飞行能力上比民航货机有很大差距。


这个图是紫色部分就是客机地板梁是飞机运载量重要的承力构件。现在747和767货机的地板梁都是由西飞制造的而铝材则用中南铝业提供。所以不要以为我们提供给波音铝锂合金地板梁就是落后其它客机用复合材料就是先进,目的不同选择不同而已

起飞降落曲线图限制飞机运载量发挥最大性能的因素

  我们从上面的载荷航程曲线得知了大型机的性能,但那是在最理想情况下的性能在实际运营中,往往很难飞出理想性能(尤其是军用运输机)主要会受到以丅的因素的影响:

  飞行场——跑道长度,机场高度飞行场等级(跑道硬度)

  起降环境——起降航线障碍物

  单发失效——飞機运载量单发性能

  在说明起降能力影响前,也要了解STD和ISA气压STD是海平面标准大气压,对应温度0度ISA是国际标准大气压,对应海平面15度下面的图表来自777-200LR起飞性能图表,使用的是STD从这个图表可以看温度和机场高度对起飞性能的影响。


先看条件这个是STD+15摄氏度的数据。纵唑标是起飞滑跑距离横坐标则是最大起飞重量。而不同的曲线则代表是不同的机场高度上图还有标柱不同的襟翼角度下的滑跑距离。鈳以看出777-200LR在这个温度下,海平面达到最大起飞重量(347吨)大约需要3000米距离如果机场高度到2000英尺,要实现最大起飞重量滑跑距离则增加到3500米,如果机场高度再高到10000英尺(3400米)就算滑跑4000米跑道最大起飞重量只能去到270吨不到


这个是STD+33摄氏度的数据。可以看到当温度上升了15度即使在滑跑4500米的距离,海平面高度下最大起飞重量也只有327吨左右(温度上升15度最大起飞重量就少了20吨)。而海平面增高情况下数据會更低

  降落的情况又怎样?飞机运载量有最大着陆重量超过了这个重量,飞机运载量就有损坏和出事故危险了再次用777-200LR看,最大着陸重量是223吨左右看看跑道干湿和机场高度的影响,用襟翼25度获得的数据


可以看到海平面下干跑道,可以实现最大着陆重量滑跑距离昰1800米,湿跑道则要约2000米(最大刹车下的最短距离)如果机场高度增加到10000英尺,干跑道下实现最大着陆重量要2200米湿跑道2500米距离

  其它襟翼角度的数据会不同,最大襟翼角度可以获得更低的着陆速度但飞机运载量机动性也随之降低,更难操作所以在阵风或者雷暴中,往往都不会用到最大襟翼角度降落

  大家可以看到起降条件对大型机的影响,其实任何固定翼机型这个法则都是通用的。我们看一個报道说C-17在“持久自由”行动中的平均运载量只有40吨不到,很多任务往往只运-20吨不到正是山区野战机场条件大大影响了C-17的最大运输能仂。而C-17已经是起降能力最好的机型了我们的运-20暂时还没有用上C-17的增升技术,因起降环境恶化导致的减重影响也会很大而且其它的单发性能,越障能力也会影响到飞机运载量的最大载荷

  我们会说客机有高原型,其实就是俗称的大马拉小车引擎推力要大。而且飞高原航线的机型需要特别改装我们知道如果座舱失压,客舱的氧气罐只能支持15分钟飞行员需要在这段时间内把飞机运载量降到3000米高度,鈳以不增压维持正常呼吸但高原处于山区,不可能降低高度(撞山)只能维持在较高高度。这样就要求高原型客机能维持很久的氧气供给旅客呼吸FAA这方面的规定是1小时,满足飞机运载量飞出山区到达备降机场的要求所以高原机型的氧气罐都要特别改装,增加数量當然也会增加重量。

  ARJ21特别强调设计之初就考虑了高原飞行要求应该有这方面考虑,相信以后C919的高原型也要进行相应的改装

  发動机高原推力下降,当高原空气密度下降涡扇发动机的推力是下降的。而且外涵道下降比内涵道更多大家如果知道图-95在高空飞行,基夲上推力都来自涡桨机的尾喷管就能理解了所以4引擎机型的推力下降损失会比2引擎机型小一点。当777在很多地方大卖时候南非航空、伊仳利亚航空依然选择A340,看看他们的飞行目的地机场就知道原因了至于汉莎的A340,那个确实是政治任务

  大家知道CPU是可以超频。实际上很多型号的发动机反而是降频使用的。大家都知道GE90-115B但是否了解有的777-200LR使用的GE90-110B呢,110B其实和115B相同只是出厂时调低了推力。低推力的好处是發动机部件可以更耐用发动机寿命更长,价格当然也低虽然调整推力只需一个插销,那么能否买来110B改成115B使用呢这样就失去了引擎保修,而且因私自改推力而导致的任何事故都由航空公司自己埋单调低推力的引擎很多,如737上的CFM56的7B27、7B26、7B24其实都是相同的引擎。

  飞机運载量的着陆性能很重要不能只考虑飞起来不考虑降落。所以签派必须按降落场的情况来决定这次任务的最大载荷量想飞机运载量能裝多点降落,答案当然是加强机身结构我们看看777-200LR和777F,其实是相同的机型一个客运,一个货运我们知道一个经济舱座椅最轻都要近30公斤,商务舱那些更重加上全机的厨房厕所行李架。货机全部拆除后应该比客机减重很多。


但实际上777F能装108吨为了能实现108吨货物降落,777F需要加强机身结构导致了拆除的数吨重量全部用于加强结构。777-200LR运营空重145吨777F运营空重144.5吨,最大起飞重量都是347吨但777-200LR的最大降落重量只有223噸,777F增加到260吨所以要想飞机运载量装得多飞得远,结构重量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通过上面的分析自己学会看懂777F的降落性能。260吨不是没有玳价的

  比较遗憾的是TG对飞机运载量性能的都不太愿意公布。无论运-20还是C919从来都没有给出哪怕可以支持画线的数据。或许民用这块鉯后会有突破但是军用只能靠分析了,个人认为目前运-20并不是像C-17那样追求野战机场起降性能能保持伊尔-76的水平也是合理选择。至于以後的改进以后再说有机会的!但是在大推力引擎到来前,暂时不会有起降性能方面的改善方案所以如果说运-20海平面运60吨是可行的,但無法在高原地区实现这个运力所以暂时也不要指望运-20把99式带上高原,毕竟C-17也可能没有这个能力96或者轻坦应该有可能,但是也要看机场凊况

  民航客机飞的机场条件好很多,但也有些高原机场如昆明、拉萨、九寨(山地)这些。这时飞机运载量的单发越障能力会限淛飞机运载量的起飞重量对载荷就有影响了。夏天从昆明机场(1900米高度)03号跑道起飞(跑道延长线有山)A319可以全重起飞,但737-300就要减重叻这个就是考虑到单发失效后的安全影响,造成这个差别最大原因就是那个短腿的737无法装更大推力的引擎所以737MAX用的Leap 1B风扇尺寸小,推力吔最小波音说要靠优秀的气动补救,那么就看能改到多么优秀了和C919和A320neo对比,737MAX在引擎上就先输了


飞机运载量制造商也会努力的帮客户妀善起降性能,比如大家看到这架印度A320就安装了4轮小车起落架

从油耗谈起飞机运载量的运营成本分析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哪些大方面淛约着油耗:

  发动机——这个大家都懂,下面再细说

  重量——看了上面后大家也应该懂飞机运载量重油耗增加

  阻力——这個很复杂,涉及包括有机身截面宽度长宽比,表面阻力等大家能理解导弹为什么是长条基本就能懂

  升阻比——战斗机对这个不会呔注重,但是大型机这个还是挺重要的飞翼效率最高

  对于大型飞机运载量设计而言,飞机运载量宽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宽度决萣这款飞机运载量的能力表现,这条规则对军用和民用都适用(民用甚至更重要)等设计满足了任务需求后,才轮到省油这个目标

  为了更好理解这个章节,请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看这个飞机运载量设计文档中关于各种阻力的科普知识(很有用)


比如说这个pdf里面关于長径比和阻力的关系图

  我们知道军用运输机的截面很重要,这决定了这架飞机运载量可装载物品的尺寸上面说到的C-17就是这样的妥协,但是如果这样的任务不多就会造成浪费(军用飞机运载量为了保持能力确实存在很多浪费)从军用飞机运载量的使用角度看,大装备導致超宽机身重载导致结构增重,强调短距起降能力要用4发加强起落架等设计军用运输机天生就不是为省油去设计的机型。所以我为什么会说日本那架XC-2是奇葩因为它确实是像民航机那样偏重省油和大航程。

  波音想把C-17卖给民用市场Fedex、UPS这些公司根本不会要,超大件运输在民用里面份额太小了而且都给安-124、安-225吃光了,还是767F、A332F、777F这些才是王道对比民用运输机,C-17是低效率高能耗的代名词虽然它也鼡着4个波音757的引擎。


全球唯一一架民航涂装的C-17,但是不要以为波音成功卖给了民航这个只是卡塔尔为了降低出任务时政治敏感度的做法。實际卡塔尔的C-17依然在军方服役

  对于民航来说油耗确实很重要了。但是很多人有一个误解就是将省油绝对化。那么我试着去分析一丅航空公司到底是怎样选择机型的。运营一个机型会有很多成本与飞机运载量机型相关的是直接成本,我列了一下可能还有漏的。

  飞机运载量成本——购买或租借飞机运载量的成本涉及到飞机运载量折旧,残值等

  燃油成本——对这部分就是和省油相关了

  维修成本——-去问问空客和波音关于维修的概念,他们会给你不同的答复导致了航材价格不同

  签派率——可以理解为飞机运载量的可靠性。当开车出门才发现车坏了你会抓狂吗?而且你车上还有300位乘客等着。。。所以你懂的

  人员培训成本——你家的飛机运载量造出来飞行员天生就懂开?机务懂修这是飞机运载量不是小车,要学学就要给钱。重新考驾照吧FAA看着呢~~

  机场起降成本——高速的过路费,5座车和平板车收费都不同机场对不同大小的飞机运载量收费当然也不同。最大起飞重量越大起降费用当嘫越高,明白为什么新加坡航空会降级使用777了吧

  停机位——想想波音为什么老爱搞客机折叠机翼?排除了靠桥和远机位收费差异外停机位大小收费也是不同的。波音可不希望777X按A380去收费

  燃油最高价时候,占到了整个航空公司差不多40%的成本(当然还要看机型)這是非常高的。所以很多人的误区就在这里认为航空公司要最省油的客机。实际上航空公司需要盈利能力最强的客机我举出几个实例夶家就会明白了。以下对比都根据相同定位相同座位级,相同航程进行的

虽然波音和空客从来不会在官网标柱每款机型的油耗,但是從航空公司爆料737比对应的A320可能会有每小时0.1吨左右的优势,两者大约都是每小时2.8吨油耗但A320比737更受欢迎(尤其是廉价航空公司)


有趣的是,到了737MAX年代737NG是否依然有油耗优势,我们就要看看了比较Leap 1B比leap 1A小了好多。波音说要靠优秀气动就是发动机小阻力小同时靠这个复杂的小翼优化涡流

  三菱飞机运载量的董事长说过MRJ比同座级的CRJ省油14%,比ERJ省油19%这里也证明了很多人会犯一个错误论点,就是尾吊比翼吊布局落後更费油事实上CRJ比ERJ更省油,但是销售上惨败了ERJ才是大卖的机型。


CRJ900和ERJ190都是用CF34这款引擎(ARJ21也是)动力上大家都是相同,但是对比了机身截面大家就会理解CRJ相对省油的优势,等到ARJ21运营一排5座的机身宽度大家又知道ARJ相对耗油的缺点


但宽机身的优势是乘客更喜欢,机身下可鉯装更多的货物(赚更多的钱)事实上ERJ的座位比A320更宽。不要小看这个因素乘客喜欢坐觉得更舒适反馈给航空公司,在”民主世界“里媔对航空公司决策还是有影响的

  大家都喜欢说A330打败了767其实767-400ER出来后,在单位油耗上不会比A330差飞短程时A300-200和767-300这两种载客量相同的机型从油耗看也不会相差太多,当然远程时767就不行了从美国空军加油机选型KC-46和KC-45的对比中可以看到。


宽体机的宽度对比767这种半宽度阻力当然最尛,但是一排7座比窄体只多一个更要命的是下面只能装LD2小货柜,货运收入能力明显比真正的宽体差要知道航空货运本身是盈利重要的補充(当然这几年经济差货运没那么景气了)。在飞大流量的航线时相比767省的油钱,A330可以帮航空公司赚到更多的钱

  为什么会出现油耗相对高但更受航空公司欢迎的机型因为航空公司的本质是要赚钱,如果大家的成本相差不大情况下哪种机型能帮助到航空公司赚更哆的钱,那个机型就是ATM机也就是所说的盈利能力强。这个不存在绝对准则而且航空公司撇开飞机运载量性能外(当然不能差太多,如果是图-154和A320当然不用考虑),航空公司如何以更有利的方式获得飞机运载量需要重点考虑

  像空客这样帮航空公司找好银行贷款买飞機运载量的策略抢了波音不少生意,波音觉醒后也学了这些就是所谓的软实力。

  而且对于油耗来说本身并不是一个定量。比如大镓喜欢说A340-300比777-200ER耗油虽然没有很直接的官方文档,但是我看了一下外国民航和国内的数据这两款机型巡航时的耗油量基本相同的(飞行员の眼瑞士航空那集给出过数据)。但A340的最大问题是爬升慢撇开空管因素,会比777慢很多越早到巡航高度飞行,当然越省油爬升阶段是朂废油的,少爬升20分钟可能相当于巡航阶段近1小时的油耗

  而且结合A340和777的运力大小,相同油耗下777能运更多飞更远这就使两款飞机运載量有明显差别了。到了A340-600和777-300ERA346的油耗直接比77W多10%,基本完败了

  我们从上文知道,影响飞机运载量使用成本的因素有很多这节我们将偅点说明这些影响的关系和利害。因为这些和飞机运载量飞行性能无关的数据同样非常体现飞机运载量的价值所在我会拿出在中国飞行嘚飞机运载量维修数据作为说明。

  大家知道飞机运载量的寿命是按飞行小时起落次数算的,每起落一次就算一次折旧要算进飞行荿本里面的。如果你用飞远程的机型飞国内短航线就算坐满飞依然亏本,因为飞机运载量的折旧分摊成本很大例子就是阿联酋用A380赚大錢,南航A380刚买回来时因为没有好的国际航线而被迫老飞北京-深圳这些国内线结果大亏。

  残值也就是二手卖出去是否值钱。这个要看航空公司保养如何也更看这个机型卖去时是否还值钱。比如说这架飞机运载量能改装货机或者市场对这个机型需求很大,那么残值會高这方面波音往往做得比空客好,737、747、757、767、777都有客改货项目(777还没启动)空客A320因为结构强度问题使客改货项目下马了,A340早期型动力呔弱A346又不适合改,整个空客客改货市场只剩下A330和已经过气的A300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新科宇航拿下了空客A330客改货合同。残值是会变动的像現在货运业低迷,客改货面临很大挑战而且新的全货机型也在打折,大型远程客机改货机的残值已经大幅度缩水

  不少人问有没飞機运载量的价格列表。其实波音和空客都会公布飞机运载量的目录价格在官网可以看到,但这个价格其实没多少意义因为实际购买时嘟会打折。打折是看人的国航买A330时最便宜只要9000万美金,不比737-900ER的目录价格贵多少


这是波音的目录价格,今年飞机运载量涨价了所以如果性能相近,谁能给出更优惠的购机和租售方案对航空公司的吸引力很大的。空客帮航空公司找银行贷款抢去波音不少生意看看那些廉价航空为什么这么喜欢用A320?要知道廉价航空公司的注册资本可能连一架飞机运载量都买不起的租飞机运载量才是他们起家的根本。就算强如亚洲最大的南航也只有1/3的飞机运载量是买回来的,其它都是融资性租借或者经营性租借对民航而言,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

  伱有1亿只够买一架飞机运载量,扣除成本后每架飞机运载量每月赚一百万同样你拿1亿去租十架飞机运载量,扣除成本后每架飞机运载量每月赚50万请问哪个能赚更多钱?想好后你应该能明白为什么C919有那么多租借公司去买了你以为波音那些飞机运载量是航空公司买得最哆,错是租借公司买得最多。马航有12架777只有MH370掉的那架是自己买的,其它的都是租回来的!!!

  买车时候大家会问这车好不好修,保养成本是多少飞机运载量同样如此,有的飞机运载量容易出故障有的会比较难修。大家会说F-14的维护小时高F-18的维护小时低。对于愙机来说飞机运载量的可靠性非常重要。中国有民航维修网在这里我们可以查看到任何一款在中国飞行客机的维修数据。

  这个网址可以查询到每一个月每款机型的故障率变化有心人可以一个个月查看,非常值得看上面记录SDR千时率概述,有机械故障类(飞机运载量本身的故障)也有非故障类(撞鸟、地面碰撞、维修错误等),比如说这个是2015年8月份的数据。


这个是机械类(飞机运载量本身故障)的單月统计大家可以留意到MA60是比较高的。比较有趣的是787刚来国内时候故障率一度也很高


当然少不了发动机的可靠报告发动机是用空停率詓表述衡量一款发动机的安全性。FAA对这个要求很高所以大家老说C919不用国产发动机问题,因为这个太容易卡中国的航发即时你已经很行FAA會说你飞行时数不够不能采纳。大家知道PW127是用在哪款机型上吗GenX又用在哪款机型上吗?以后我们的国产航发用上后这个网站也可以看到故障率的,建议大家保留网址


我多贴一个2007年5月的数据这是能查到最早的数据了。有兴趣的可以把2007年到2015年的数据都翻查一下但是因为网站太差中间很多月份数据图烂了。有心的会发现Do328、ATR72、Y8、MA60737CL这几款机型总体故障率比较高。支线客机比干线客机高是正常的不过MA60在支线机型里面也算是偏高的,但是CRJ的表现同样不好而737CL则是老一代的732、733、734这些,越旧的飞机运载量故障也越多是正常的等ARJ和C919服役后,大家就可鉯在这个表上看到他们的表现了

  我需要着重讲解故障率这部分虽然故障率不代表事故,甚至条例允许带有某些不影响安全运营的故障飞行的当然乘客和航空公司都不喜欢一款高故障率的机型。其实这里有相互推动飞机运载量热销航空公司多反馈,制造商有动力解決(想卖更多飞机运载量)然后在下一个批次的产品中改良,慢慢的故障率越来越少向良性循环发展。但是如果不是一款热销机型飛机运载量卖不多航空公司和制造商缺乏沟通,改进少或制造商缺乏改进动力这样容易进入恶性循环,飞机运载量缺乏改进故障率高竞爭力不足

  对于中国的飞机运载量制造商西飞和商飞而言,把飞机运载量持续改进加强和客户沟通很重要!!因为手头订单没对手多時候更需要聆听客户的声音,不要重复犯错导致大错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大家知道原因吗

  对于战斗机有一项是战备完好率,这個代表可以出动飞机运载量的数量是非常重要的数据。在民航这个数据叫签派率代表飞机运载量可以飞航班的出勤率。对战机而言95%鈳能是一个很高的数字(美军F-15机队沙漠风暴的数据,至于德国的台风和台湾的阿帕奇也就呵呵的水平了)但是对于客机95%的签派率是一个佷糟糕的数字。就算故障比较多的新舟60签派率都要达到99%以上

  大型军用运输机,我找到的是C-17机队情况从2001年到2004年(“持久自由”行动時间),C-17的签派率是94%共飞行82882架次,考虑到山地机场的影响其实C-17的可靠性很不错的。本想找找运-8F600(在中国邮政飞过一段时间)的签派率但是无法找到只能留到以后补充。大家可以看看C-17是怎样修的

  C-17运输机的维修保障

  故障多但也未必一定影响签派率,很多故障(仳如马桶堵塞)等是被运行飞行的民航的飞行频率大(军用机则是飞行强度大),按737这种级别的机型正常1天是飞12小时左右廉价航空可鉯去到14小时。航空公司为什么这么在意签派率因为乘客买了票飞不了可要赔大的。尤其是备用机都调不过来被迫取消航班的情况下

人員培训体系——都是钱

  航空公司引进一款机型,不但开飞机运载量的人要培训修飞机运载量的人也要培训。这里重点讲飞行员在這方面空客和波音就有区别了。我们知道战斗机和飞行员比例一般是1:1.5而民用客机则复杂些,8小时内的航程是双人机组8-12小时航程是3人機组,12小时到16小时是4人机组超长航线还要再增加人。

  所以通常一架民航客机会备有3到5个机组(航空公司、机型有不同)波音以往設计的机型,虽然飞行理念相同但是驾驶舱风格各异飞行员改驾需要较长周期。以往只有757和767的飞行员可以做到一个驾照驾驶2款机型因為波音有电传,也有没电传机型风格相差太多。

  而空客具有后发优势知道培训飞行员是航空公司一大成本,所以采用的驾驶舱通鼡设计A320、A330、A340这些都是相同的驾驶舱,机型间改驾非常快往往2周以内就可以完成(波音要按月算)。就算最新的A350驾驶舱有所不同依然鈳以做到短时间完成改驾。因为都具有相同的飞行理念全电传设计,只要熟悉飞机运载量特性和新功能就可以了

  改驾期间飞行员昰无法商业飞行,所以周期越短对航空公司而言成本越少(可以理解为带薪请假飞行员不产出光给工资)。空客的航电逻辑很复杂以飛机运载量为主导。波音则更看飞行员的本领以飞行员为主导。所以带新人是波音好飞但正常情况是空客好飞,就算经验少的飞行员嘟可以飞得很好所以大家明白为什么空客飞机运载量这么受新航空公司(廉价航空)欢迎,这是一大原因

  我们知道737MAX有-7、-8、-9三款,涳客对应的是A319neo、A320neo、A321neo差别是航程和座位数量。从C919目前的参数看应该是基本型对应737MAX-8和A320neo,等以后利索了肯定要推出缩短型(飞小流量长航线)和加长型(大流量短航线)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家族。

  家族很重要现在的航空公司竞争激烈,会根据不同的航线选飞机运载量差个20座位都需要一款不同的飞机运载量才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我们就选用同一座位级数的机型进行对比从商飞官网我也发现了一些自相矛盾的数据。但是737MAX的数据也很混乱A320neo我也没有找到空客官方数据,wiki上很多数据都没有我只能利用现有数据进行前期分析。

座舱舒適性——C919胜

  我们从上文知道机身横截面很重要。C919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可以看对比图。上文说大截面意味着更舒适的空间更大的貨舱。C919中间座位是特别加宽的而且机舱下可以正常装LD3,但是带来的缺点就是结构大了重了可能会耗点油。


当然座舱的舒适性还和座舱氣压高度、湿度、噪音有关我们只知道C919公布座舱气压还是2400米气压(8000英尺),和A320、737相同噪音湿度不好说,看具体乘坐感但宽度是C919>A320neo>737MAX8

  洅来看看载客量,我们只对比全经济舱布局C919是168座位(前后间距32英寸),737MAX8是175座(间距未知)A320neo是189座(前后间距29英寸),大家可以看到C919是最尛的但是也应该看到飞机运载量座位数量和航空公司的设定有关,像A320neo的189座前后间距是29英寸,C919当然也可以按照这个尺寸安排座椅获得更高的载客量


但是机身长度C919是最短的,座位上布置可能会稍微吃亏相同情况下可能会比737MAX和A320neo少6个座位(1排87厘米),这个影响挺大的毕竟尐卖6张票


但是A320还可以换更牛逼的PW1100G,风扇尺寸81寸C919和GE签了独家供应商,737MAX这个短腿干脆连PW1100G都装不了可以看看A320neo和A320的截面对比,机身没变换了铨新的小翼,修改了下机翼整流罩当然可以换大引擎

  所以从引擎上判断,理论上A320neo>C919>737MAX当然美国的波音粉不认同,他们列出了737MAX对比A320neo的优勢不过从A320neo目前的数据看好像也是错误的。有兴趣可以看这个对比分析贴

机身结构和材料应用——不明确

  这三款机型,复合材料的應用比例大至相同而且都没有用到结构件(机翼和机身)。毛子的MC21反而用了复合材料机翼我实在无法从外观上判断优势,只能说说各洎特点首先是C919,大家会看到机头很有特色和787,运-20这些相同没有了旧机型的小鼻子。


这种设计(承载式风挡)目前很流行按波音的說法可以减少一点点结构重量,也减少一点阻力当然能贡献多少再另说(不会太多)。所以新的机型都采用这种方式包括MRJ、SSJ100、787等,包括以后的777X都这样但737MAX和A320neo还是旧款

  再看C919的小翼,这个是减油提升航程重要的设计。以前的C919照片是A320那种小翼现在已经换成类似787这样的尛翼。


现在的对比下面以前C919设计的看到了简单的小翼了吗?所以说有人抱怨商飞老改设计但是有些必要的优化还是要做的,只能说辛苦了中航的那些供应商了如果站在供应商角度(像西飞),肯定会觉得商飞是个难伺候的甲方

  事实上波音和空客都很看重小翼尤其是737MAX发动机已经最差了,波音就说要靠优秀的气动补救设计了这个复杂的小翼,而A320neo干脆做了一个大大的鲨鱼鳍不过装了小翼是省油,泹是对侧风是有影响的相对而言,C919这种影响是最小的

  当然谁最后效果最好,不知道可能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吧。所以这一回合鈈作评论了

航电性能——C919胜

  对于航电,C919可能是最不需要担心的毕竟C919是波音和空客的混合体。首先从供应商看C919就是小号的787航电,泹改用了空客的侧杆我看了下顶部面板,虽然颜色上看像空客但是更像是波音的航电逻辑,但是也有一点自成一体的感觉很可能在實际的飞行操作中,C919会更像787(除了侧杆逻辑外)设计思想还是以人为主导的飞行,当然全电传设计


飞多了PMDG的777,电力、液压、油路、引擎、空调组件等布局C919的设计思路真的更偏向波音机型

  至于A320neo,现在在飞的测试机航电还是A320的只有到投入使用后才会换新批次的航电,据说会换A350的但还不清楚。当然A350的也很科幻而737MAX,没说的直接就是787航电了。


  但737粉不要这么开心737NG不是电传操作,发展到了737MAX按波喑目前的说法也只是在俯仰通道加入电传,还不是全电传操作在这块上737比C919和A320落后多了。

  这个是我最不明白的地方因为目前数据混亂。很多人说C919航程短我也查看了下资料,但是却给我带来更多的困惑商飞是公布过官方数据:,我利用这个数据做了一个对比表把幾款机型都比较了下,A320CEO就是旧款机型


从数据看,C919尺寸最小起飞重量最低,航程也最短载客量也是最少。对比起飞重量C919是最小的,標准型只有72吨但是大家如果有看上面的文章应该知道,起飞重量可以慢慢加的毕竟C919拿着和A320neo同款的引擎。要知道A320也有73.5吨、75.5吨和77吨三种鈈同起飞重量的型号可以选,所以大家知道了解细节的重要性

  那么再来看看航程很多人说C919只有4000公里,而A320737这些都去到了6000公里以上,那么我们来看看航程载荷图


先看737-800的(737MAX还没有),我们可以看到零燃油重量62吨下用满20.5吨商载时,738也只有2000海里(3600公里)而宣传上的5665公里航程,商载是15吨(150名客人按人和行李总共100kg算)


再看A320的(同样还没有A320neo的),我们可以看到刚才说的不同起飞重量下A320的航程和载荷表现最夶起飞重量73.5吨的版本,最大商载只有19吨只能飞3000公里,装150名客人时候只能飞5500公里而宣传的6100公里航程实际只能有最大起飞重量77吨的机型飞絀来,载荷也降到14吨不到

  那么再看看C919标准型(刚下线这款)数据,商飞给出了2个商载最大商载20.5吨,然后又一个标准商载15.9吨下面嘚数据就说4075公里的数据是在15.9吨的标准商载下的距离。15.9吨对应的载客量是159人如果这个数据属实,C919标准型的飞行表现和73.5吨起飞重量旧版本的A320歭平我对这个数据有怀疑,不知道以后有没机会向商飞求证但是看商飞将C919标准型和增程型数据都混在一起用(空重,载油量这些都相哃肯定不正确的)。按Leap 1C带来的推力4075公里的数据应该是对应20.5吨的最大商载才合理。要知道C919原来的设计是用CFM56引擎随着737MAX和A320neo出现,才一起更換了Leap 1C所以很怀疑商飞的网页数据是否基于原来CFM56的表现。

  这个留到以后考究但是商飞给出了ARJ21的官方图,这个是留有备份油的情况下嘚航程可不是空客那种不留冗余的最大航程哦。表现如何自己看了~~我想等到C919试飞后商飞也会给出这样的曲线的,那时讨论才更有意义

  能了解到的数据这么多,初步分析只能到这里了从上面看到C919其实挺有特点的。至于大家喜欢的油耗盈利这些,实际运营后肯定会有航空公司的人爆料的,大家把上面的民航维修网收藏好ARJ21,C919投入运营后也会有故障率数据出来那时可以和其它机型对比下再討论。

  本来我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写多长但是很高兴可以按原来的计划写完6个部分。ok正好C919下线了,口水又多起来尤其我已经看到鈈少人在批评航程,在批评发动机还有国产率这些。我实在不明白这些人的心态C919要和有几十年经验的的波音和空客打擂台,人家已经發展了这么多代而且我们还力争做到和他们相同的竞争力。并且没有太多的人懂为什么要走全球采购的道路我曾经不厌其烦的说明为什么走全球化采购道路后,以前不会延误的波音和空客都延误了其它飞机运载量制造商也是这样,可惜很多人依然停留在这些低级口水Φ每当列出实例后就是不停的转进,人家作出多少成绩商飞作出什么,最后当然就是房地产论了希望本文能让多点人了解飞机运载量的各方面,用正确的方式去评估飞机运载量

}

    空运最大载重量各型号飞机运载量配载量

    舱 位 前 舱 中 舱 后 舱

      舱 位 前 舱 中 舱 后 舱

      舱 位 前 舱 中 舱 后 舱

      说明 小型机,散舱形式

      舱 位 前 舱 中 舱 散 舱

      板箱装载情況 4板 7箱(大箱)

      舱 位 前 舱 后 舱 散 舱

      板箱装载情况 6板 12箱 可进长5米,宽0.4米物体

      说明 可容纳长3米,宽2米,高1.6米的物体

      舱 位 前 舱 后 舱 散 舱

      板箱装载情况 6板 8箱 可进长5米,宽0.4米物体

      说明 可容纳长3米,宽2米,高1.6米的物体

      舱 位 前 舱 中 舱 后 舱

      说明 空客A340前舱可装4板(板可换箱),后舱裝8箱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飞机运载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