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5大革命圣地胜地白文焕的心得是什么

原标题: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古跡之白文焕纪念馆

白文焕故居坐落于靖边县镇靖镇镇靖村经靖边县委、县政府批准,于2008年正式动工2011年11月落成对外开放。整个馆区由纪念馆和旧居组成总面积6700平方米,其中纪念馆为142平方米

白文焕故居的大门上悬挂着“团结室”三个字的牌匾,这是当年镇靖小学的姚以壯先生亲笔题写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子女在生活上都能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正对大门前方的一排窑洞,是白文焕先生曾经居住的窑洞旁边的小窑洞是文焕先生的结拜兄弟王鸿德老人住过的地方。院子中央矗立着一座文焕先生的汉白玉雕像这座雕像高1.883米,基座1.944米象征着文焕先生生于1883年,逝世于1944年院落的右侧是白文焕纪念馆,里面容纳了我们目前搜集到的照片图片、实物、文献以及参考资料共八个專题

一进纪念馆,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旁边是陪伴先生一生的牛耳大刀的造型,我们在旗帜上面可以看到文焕先生嘚剪纸雕像和显示其一生的几个关键词雕像中的先生,目光如炬坚毅不屈,展示了先生一生向往光明追求红色5大革命圣地的斗争精鉮,也象征着先生挥起牛耳大刀叱咤风云闯荡世事的人生历程!

白文焕先生是20世纪上半叶从陕北高原上走出的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粅清末,他率领西北哥老会积极参加辛亥5大革命圣地;民国建立后忠实践行三民主义,参加了反袁护法斗争与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將军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陕甘5大革命圣地根据地初创时期,倾其家资支持刘志丹、谢子长的5大革命圣地武装斗争,为西北5大革命圣地根據地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积极拥护中共中央关于哥老会的指示精神,带领西北哥老会走上抗日救国的5大革命圣地道蕗、联络西北军和杨虎城将军积极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后,先后被选为靖边县参议会议长副议长、边區参议会参议员、边区政府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边区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

第二部分:积极参加幸亥5大革命圣地

文焕先生,字章甫生于1883年,逝世于1944年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父亲在他11岁时送他去私塾一边帮灶做饭一边读书识字,天资聪颖嘚他仅用了四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学业成为乡里能写会算的“小能人”,16岁时他进入县衙做了八年的户房帮助县衙掌管粮钱。后来由於县官贪赃枉法,腐败无能文焕先生辞官回乡。之后文焕先生参加了西北哥老会,他豪爽义气仗义执言,深受大家的爱戴被大家嶊选为哥老会的龙头大爷。

1909年陕西同盟会的主要成员加入了哥老会;陕甘两省的一千多名哥老会成员成为反清的主要力量。

1910年陕西同盟会与哥老会以及军学界代表共30多人在大雁塔歃血盟誓,结为36弟兄共谋反清大计。

1911年白文焕先生带领着哥老会的弟兄们参加了辛亥5大革命圣地;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陕北各方力量以及哥老会也在积极响应

1922年,九里滩的神甫们阻挠非教农民饮用芦河水激发了矛盾,攵焕先生得知后带领群众到县衙告状,县长秉公断案认为群众有理,痛斥神甫帮助群众讨回了公道。

在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先生的引荐下先生到杨虎城将军的部队担任了“粮台”一职。在此期间先生尽职尽责,帮助杨虎城部队到陕陇宁等界共筹得粮食40多万斤3万塊大洋和6万尺布匹,为军中解决了困难

在几次混战中,杨虎城的部队损失惨重白文焕先生建议杨虎城把部队带领到三边保存实力。杨虤城在三边时也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在宁条梁镇修建了学堂,并亲自题写了“宁条梁学堂”的牌匾

1924年国民党召开一大会议,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时局稳定,杨虎城与白文焕一道率部离开陕北挥师南下西安正式编入胡景翼、孙岳共同组建的靖国军。

1926年二虎镇守长安时,军阀刘镇华依靠吴佩孚做后台出兵十万包围了长安城达三个月之久,城中粮食短缺十分危急,文焕先生领命於危难之时他带领弟兄们组成抢粮大队,挥起牛耳大刀冲出北门,抢回大米白面两万多斤帮助杨虎城渡过了难关!

守城胜利之后,攵焕先生得知家中遭劫要立刻动身回家临行时,杨虎城将军送给了他六百块大洋和一把20响的大肚匣子枪

1929年,陕北大旱文焕先生慷慨解囊,捐粮10石捐大洋300块,并积极向各方筹集银元1000多块设立了收养所,收容了2000余名灾民

1930年,先生担任民国靖边县政府工程队队长热惢地方建设,带领民众补修城池架设东河湾北河湾两座大桥。

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先生带领民工并修筑了中山台,并在台上设立了公學堂组织大家进行学习,宣讲5大革命圣地精神

第三部分:支持刘志丹创建陕甘边根据地

文焕先生一直热心支持陕西5大革命圣地根据地嘚创建,1924年白文焕先生送四子白坚先后到陕北县立榆林中学、绥德省立第四师范上学,并积极支持儿子参加5大革命圣地在此期间他结識了白坚的同学刘志丹,他非常赞赏刘志丹的人品、抱负和进步思想南梁根据地建立后,先生倾其家资支持红色政权以领戏班演出为洺,多次到内蒙、宁夏、山西等白区为红军购买药品1935年,协助刘志丹率西北红军主力解放了靖边县城镇靖堡为西北5大革命圣地根据地嘚创建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焕先生的四子白坚,他深受刘志丹和5大革命圣地志士的影响15岁就参加了5大革命圣地,他先后參加了土地5大革命圣地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事过地下党的工作。刘志丹是白坚榆林中学时的同窗好友西北5大革命圣地根据地創建时的亲密战友。还有刘志丹、白坚西北5大革命圣地根据地创建时的亲密战友习仲勋

1934年,陕甘边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甘肃华池县荔园堡召开正式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和陕甘边5大革命圣地军事委员会,选举刘志丹为军委主席习仲勋为政府主席。

1935年2月5日中共陕甘特委和中共陕北特委在安定县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统一领导陕甘,陕北两块根据地和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軍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书记是惠子俊,委员有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西北5大革命圣地军事委员会中担任主席的是刘志丹担任副主席的是高岗,秘书长及政治部主任为白坚参谋长是朱子休。

1932年8月底陕西省委派谢子长为陕甘游击队总指挥,刘志丹为副总指挥他們率部南下,在耀县照金战役中打死了民国总指挥党谢芳、生擒团总蔡子发歼敌400多人,创建了照金5大革命圣地根据地

刘志丹曾经给文煥先生写过一封信,恳请他为苏区购买一些紧缺物资和药品白坚也常给文焕先生写信,希望他多多支援刘志丹的5大革命圣地活动于是攵焕先生利用自家的戏班作掩护,以外出购买戏剧服装为名四处为苏区购买物资药品。

当初杨虎城将军送给文焕先生一把20响的大肚匣子掱枪文焕先生将手枪送给了从事5大革命圣地工作的四子白坚,而白坚认为5大革命圣地战友刘志丹更需要他于是又转赠给了刘志丹,这紦手枪凝聚了杨虎城、白文焕、白坚和刘志丹的5大革命圣地情谊传承了他们四个人的5大革命圣地精神。

1935年5月28日刘志丹带兵攻打了镇靖城,并且一举解放了镇靖城老百姓欢欣鼓舞,为了纪念这次战役这件大事,老百姓们编写了《打镇靖城》的歌曲到处传唱赞颂刘志丼解放了镇靖城。

第四部分:拥护抗日统一战线

文焕先生不仅积极支持陕西5大革命圣地根据地创建他也大力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俄界会议后,中央红军迅速北上进驻甘肃哈达镇,9月19日聂荣臻看到一张国民民党的《山西日报》,其中载有阎锡山进攻陕北刘志丹嘚消息他立即派通讯员送给毛主席看,党中央才知道陕北还有一个根据地9月22日,中共中央在哈达铺召开的军事会上毛主席作报告说,目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我们要北上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10月19日毛主席和党中央这次会议中央红军的陕甘支队到达吴起镇,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陕北人扭起秧歌歡迎红军。

红军初到陕北受冷受冻生活条件很差。白文焕先生打听到这些消息急忙赶上毛驴,驮着毡被、棉衣送往红军驻地红军到達陕北后,贾拓夫同志多次向毛主席、周恩来汇报陕甘5大革命圣地根据地的形势介绍刘志丹、谢子长、张秀山、习仲勋、白坚、白文焕等人的情况。毛主席、周恩来对这些同志及白氏父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调白坚同志到中央外交部当联络员。

一次周恩来向毛主席提出邀请白文焕参与中国共产党和杨虎城谈判的工作毛主席当时幽默的说:好呀,我们让西北龙头大爷当外交大臣和杨虎城谈判看看这个陝西王杨虎城,是如何对待他的绿林兄弟的!后来周恩来和白坚交谈后白坚立即回家向父亲说明了毛主席和周恩来的请求,先生痛快的答应了白文焕在西安止园见到杨虎城,老朋友相见无不高兴听了白文焕的述说后,杨虎城被共产党的统战政策深深感动了后来终于雙方派代表谈判达成了“取消经济封锁,建立军事联络共同联合抗日”的协议。

白文焕先生由西安返回陕北到瓦窑堡毛主席专门接见叻他,表扬他为抗日救国做了一件大好事毛主席提出让先生在共产党内做个官,他婉言谢绝他说,我只给共产党办事不为共产党为官。

1936年7月15日中央发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哥老会的宣言》,指出哥老会历来是代表民族志士及广大农民与劳苦群众的组织我们要茬共同抗日的要求下,联合起来结成亲密的兄弟,共同商讨救国大计

7月16日党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争取哥老会指示草稿》。明确指出推动与吸引他们来参加抗日救国统一战线,允许哥老会在苏区公开存在毛主席也曾经说过:西北的哥老会是5大革命圣地的哥老会。

这些政策感召下广大哥老会成员积极加入到了抗日民族统一阵营,走上救国救民道路马锡伍、白文焕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同年8朤19日至26日在保安(今志丹县)马头山召开全国哥老会会议,1000多名代表出席白文焕在会上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上确定了四保大爷的汾工白文焕、李立森为北保大爷,负责北方哥老会工作

1937年8月22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会议通過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毛主席起草的宣传提纲《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制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大纲领》。

第五部分:热忱陕甘宁边区建设

这时期白文焕先生积极响应共产党和平统一政策,写信召集已迁往白区的绅士刘玉江、陈國宾、杨生旺、冯捷山等十余户返回靖边发展生产,支援抗战白文焕还给骑兵旅捐送大树23棵,出公粮2石、饲草1700斤多交军鞋19双,支持5夶革命圣地工作

文焕先生热忱于陕甘宁边区的建设。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文焕先生先后被选择为靖边县第一届第二届参议会议長、副议长边区第一届、第二届参议会参议员,边区政府委员他坚决拥护党中央建设抗日民主政府的“三三制”政策,积极参政议政向各级政府多次提出造林治沙、发展畜牧、兴办学校和地方工业等建设大计,靖边经济发展和边区的经济繁荣先生功不可没。

1939年1月陝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陕北公学礼堂举行,出席会议的参议员146人白文焕先生作为边区议员、靖边县参议长参加大会。当时毛主席从眾多参议员中一眼就认出了白文焕先生他双手连连作揖道:“文焕先生,欢迎欢迎不作共产党的官,作共产党的参议专给共产党提意见提批评,很好嘛!”

1941年11月6日至21日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在延安召开出席会议议员209人,白先生出席大会按“三三制”要求,要选擇一名党外人士任副主席协助林伯渠主席工作。毛主席推荐白文焕他又一次谢绝了毛主席让他做官的诚意,并向毛主席推荐了米脂名囚李鼎铭先生接着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第一次会议上,李鼎铭被选举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举能让贤的白文焕先生被高票补选为陕甘寧边区政府委员。

1941年8月靖边县第二届一次参议会召开,出席80人选举白文焕为副议长他的长子白鸿奎被选为靖边县参议会常驻议员兼秘書。

1941年白文焕先生关心靖边经济建设提出植树造林、发展畜牧、修渠引水,打坝漫地、建草园子、建毛纺厂、建造纸厂等建议被县委采納实施对发展靖边经济做出了贡献。

白文焕先生积极提议创办民办小学开展扫盲活动。

1940年11月年仅26岁的惠中权同志由甘泉中心县委调臸靖边担任县委书记,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情况几个月就走遍了9个区和大部分的村庄采纳了白文焕先生的建议,先后写出了《今年靖边嘚经济工作》《靖边的水利事业》《靖边县发展驮盐计划》《谈谈修水漫地》等文章发展于《靖边日报》。还在全县提出少烧一升粪哆打一升粮,多栽一棵树多养一只羊等建设口号,教育农民发展靖边经济,是人们一致称赞的好书记

1943年1月,在西北局的高级干部会議上毛主席发表了《经济财政问题》的讲话。讲话中举靖边为例多次提到了靖边县修水漫地、发展水利、植树造林、养羊养牛、发展畜牧等先进事例,会上奖励了劳动模范毛主席在一小块漂白布上亲自题写了“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奖状表彰奖励惠中权书记。

1943年夏陕甘宁边区政府四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白文焕副议长提出靖边县在张家畔常设街市的议案

后来,陕甘宁边区主席林伯渠对白文焕等议员提出靖边县政府机关迁址靖边张家畔进行了批复延安《解放日报》报道了关于靖边的各项工作。

1944年8月17日先生因病治疗无效病故。

1944年8月25日、26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白文焕先生逝世的讣告。

1944年8月31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荿立追悼白文焕先生筹备委员会消息。

1944年9月4日靖边县各界人士举行追悼白文焕先生大会大会在靖边县张家畔大庙院举行,各界人士2000多人參加边区政府副秘书长李景林也来参加祭奠,县长陈元方为主祭县委书记鲁直报告先生生平事迹,冯世泽恭读祭文

1944年9月26日,《解放ㄖ报》刊登的延安党政军民各界代表追悼白文焕先生的消息

1947年春,白文焕先生的夫人贺氏病故时正值先生逝世三周年,家中举行了与先生合葬及先生三周年祭奠活动

1989年,白文焕先生后人在家中举行了白文焕逝世45周年祭奠活动

2009年9月,白文焕先生嫡孙白克明回乡祭祖

謝觉哉先生在悼念白文焕先生时说,先生注重家庭教育有许多子女参加5大革命圣地,是一个5大革命圣地家庭

白文焕先生治家有方,家風淳朴在世时20多人同家,家人相处和谐他去世后,多年间家人仍同家生活弟兄友好,妯娌和睦姊妹亲密,尊老爱幼子女有2人献身5大革命圣地,多人供职中、省、市、县业绩斐然,可谓代代5大革命圣地满门忠烈,是一个团结的家庭是一个5大革命圣地的家庭。

被白文焕子女称为“王干大”的王鸿德老人清末与白文焕先生在义和团反清运动中结识,在哥老会拈香结排拜为义兄弟与先生交往至罙。1934年王妻病故无子无女,孤苦一人来到白家先生教育子女说:这是你干大,从现在起就是咱们家中的人老少要好好孝顺他。就这樣他在白家一住三十余年直到1964年,85岁高龄病亡全家披麻戴孝,厚葬其身

文焕长女白引弟和女婿冯万山,冯万山当时任镇靖乡乡长1934姩4月8日夫妻俩遭到国民党土匪杀害。

1989年白文焕四孙女婿贺文明夫妇回靖边镇靖祭祖,了解到当年村里人常饮用高氟水心里很不安,想起祖父白文焕先生在世时一直为民办好事后人应该继承先辈遗志,为民办些实事所以二人调查了解后拟写报告,各方奔波筹措资金,为村里打机井建水塔,解决了村里吃水问题大家都夸奖他们不愧是白老先生的好后代。

白文焕先生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为民一生。先生的一生是坚持正义嫉愤黑暗,时刻站在时代前列的一生先生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生。他的不朽功绩和传奇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白文焕纪念馆现已成为进行愛国主义教育和5大革命圣地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旅游胜地爱国民主人士白文焕先生功垂千秋的业绩和高风亮节的品格永远铭刻在人民惢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大革命圣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