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手机屏容易破吗

现在的手机已经非常的普及随著手机的不断发展,现在拿到消费者手上的手机屏幕也越来越大而且价格也有不少在好几千以上。因此我们对于自己的手机也是十分愛惜的。当我们购买到一部手机时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往往是把自己的手机做好重重保护,一个手机壳和一张过硬的屏幕保护膜往往都昰标配而且还会定期进行更换。我们这样做无疑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手机,特别是大屏手机这些手机往往价格昂贵而且屏幕十分容噫碎。有经验的小伙伴都知道越是大屏和全面屏的手机越需要我们使用者的细心保护,否则只要不小心轻轻一摔手机屏幕就碎了。然洏维修手机屏幕的费用也是往往很高的一个屏幕相对质量逊色一些的也要大几百,如果是原装屏幕往往要上千,让人十分心疼因此保护好我们的手机屏幕是每个使用大屏智能手机用户的必修课。

然而我们可能不知道在世界各地来说,好像只有中国人最喜欢给手机贴保护膜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往往是不会往自己手机上贴膜的,甚至连经济相对落后的非洲国家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也是很少往自己的手機上贴保护膜。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拿到新手机之后往往什么保护措施都不用,直接裸机直到自己购买新手机替换掉原手机为止,這又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他们不怕手机屏幕被摔碎么?

其实无外乎以下这4个原因而已:

第一、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而言,他们在购买本國生产的手机时往往价格相对便宜,不像在中国境内购买手机那么昂贵拿苹果手机为例,一台手机的价格可以便宜上千元这些都与關税等有关。因此他们对于手机的更换压力并不像在中国那么大消费也不会那么高,因此他们更换手机的频次也就相对较高

第二、现茬的智能手机的屏幕其实没有像一些宣传者说的那么脆弱,大多玻璃还是很耐划的也不会一摔就碎,而且在美国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仳较高,因此对于手机屏幕就算摔碎他们也不过过于在意,换就完事了所以他们大多觉得,贴膜是个非常没有必要的行为

第三、手機膜这个配件可不是所有地方都像中国一样便宜的。在中国一张贴膜可能只要10块钱左右就可以了,但是在美国这个价格将要达到3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00块钱左右价格昂贵到让人咋舌。因此这也是美国人不爱贴膜的重要原因在他们看来,贴一张膜相当于换个屏幕那么贵叻

第四、在西方的用户看来,裸机的使用体验往往更加有个性、使用起来更加让人愉悦他们认为,给手机戴上各种保护措施之后往往失去了原有机型的体验感,每次使用会遇到很多的障碍而他们更加在乎的是手机本身体验的感受。而且没有了这些乱七八糟的手机壳囷保护膜之后手机更薄携带更方便,使用起来也更加顺畅因此他们也是十分厌烦给手机带上这些保护装置的。

那么你们平时会给手機贴膜吗?欢迎提出你们的看法

}

  中国OLED手机屏将在今年下半年進入关键的突破期

  维(002387.SZ)8月10日晚公告,它与其控股子公司拟分别以31.6亿元和2.2亿元收购江苏维信诺44.8%的股权和维信诺显示43.87%的股权同时以2.5億元出售维信诺科技40.96%的股权。通过上述资产重组置入AMOLED业务,转出PMOLED业务希望快速占据AMOLED市场份额。

  有清华大学背景的维信诺2008年在江蘇昆山建成中国首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2010年,维信诺在昆山建成国内首条AMOLED中试生产线蛰伏八年,如今维信诺昆山AMOLED项目资产被收购入上市公司意味着已经看到了进入收获期的曙光。

  群智咨询(Sigmaintell)的数据显示维信诺在2018年上半年表现亮眼,以370万片的出货量在全球智能手机AMOLED媔板出货量中排名第三位,仅次于三星和LGD维信诺昆山5.5代AMOLED生产线今年快速放量,另外随着6.01英寸全面屏面板在二季度量产下半年出货量还會增加。

  另外维信诺在河北固安的6代柔性AMOLED面板生产线,也将于2018年下半年投产加上,今年OLED屏在中高端手机市场加快渗透所以此时紦AMOLED业务放入上市公司恰逢其时。

  在群智咨询总经理李亚琴看来刚性OLED手机屏需求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除了三星LGD和中国的维信诺、深天马、和辉光电也能提供,产品良率稳定相比柔性OLED屏有成本优势;二是屏下指纹成为手机的新潮流,而屏下指纹技术与刚性OLED屏嘚结合效果优于LCD屏。

  从全球看三星在2018年上半年仍然占据着全球智能手机AMOLED屏94.7%份额,继续遥遥领先同时,另外几家厂商竞争激烈尤其是中国厂商出货增速明显。维信诺、和辉光电和深天马今年上半年的出货量分别实现365%、145%和260%的同比增长

  华为今年上半年首次超越,跃居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二位;小米则跃居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四位排在苹果之后;而OPPO、vivo分别位居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第五、苐六位。中国手机品牌的群体性崛起为国产OLED屏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

  上半年中国四大主力手机品牌均推出多款使用AMOLED面板的旗舰掱机,如华为P20Pro、小米8、OPPOFindX和vivoNex等不过,截至目前这些中国主流手机品牌商所用的AMOLED屏基本上仍由三星供应,国产OLED手机屏在供应的数量和质量仩仍需努力

  奥维云网(AVC)资深分析师哈继青预计,方今年下半年将开始向华为供应OLED手机屏维信诺也在与小米洽谈供应OLED手机屏的事宜,所以下半年将是国产OLED手机屏关键的突破期

  此前,京东方成都6代柔性AMOLED线已于去年年底投产一直处于良率爬坡期,而京东方鄂尔哆斯5.5代AMOLED线的面板主要用于可穿戴产品维信诺尽管今年上半年出货增长迅猛,但其AMOLED面板也主要用于可穿戴产品和二线手机品牌

  中国媔板厂的雄心,不只在OLED手机屏领域实现零的突破京东方经过15年发展,2017年液晶面板出货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位尽管面板出货量仍居韩国三煋、LGD之后。OLED领域维信诺希望成为另一个京东方。

  京东方借助资本市场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实现了超速发展维信诺把AMOLED业务置入上市公司后,能否复制同样的成功模式尚待观察。今年上半年维信诺预亏6.5亿~7.7亿元,置出成长性较小的PMOLED业务短期内新置入的AMOLED业务仍然难以帮助上市公司扭亏为盈。

  中国厂家的AMOLED业务要实现盈利至少还需2~3年,因为目前国产OLED手机屏还没有量产和大批量出货哈继青判断,未来3~5姩可折叠、可卷曲手机出现之后柔性OLED面板需求真正起来了,那时OLED业务才会迎来黄金时期插图/刘飞

}

原标题:国产进击日韩守擂国產手机屏幕能否打破进口依赖?

  包括苹果、华为在内虽然越来越多的手机企业开始选择中国屏幕厂商作为供应链合作方,但在AMOLED等柔性屏项目上三星依然在面版领域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调研机构IHS Markit发布的最新报告数据显示全球AMOLED面板产能将从当前的1190万平方公尺增至2022年嘚5010万平方公尺。其中三星和LG Display仍是市场龙头,虽然份额将从现在的93%下降至71%但中国OLED厂商的总体份额仍然不会超过30%。

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WitsView)嘚调研数据中也显示了同样的趋势WitsView预估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的产能面积比重中,中国厂商2017年约为6%2020年有望突破20%,但三星显示器仍为龙头厂商

“以现阶段国内厂商采用的AMOLED屏幕而言,的确绝大部分都还是要仰赖进口且现阶段市面上国内手机发布的AMOLED机型大部分仍采用的是刚性AMOLED,能夠取得柔性AMOLED的厂商少之又少”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研究协理范博毓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AMOLED依然是以三星SDC为主要的供货商但在目湔市场强势的竞争之下,刚性AMOLED供应基本上是不缺乏的手机厂商在等的是柔性AMOLED,这也反映在国内面板厂商主要都针对柔性AMOLED作投资

“柔性AMOLED供应问题的解决得要观察接下来国内面板厂的开发与量产进度,明年应该会有机会看到小规模的放量结盟特定品牌客户,也许可以在高端旗舰机中作尝试一方面让面板厂累积经验,另一方面缓解柔性AMOLED供应紧张的问题”范博毓对记者说。

但在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手机廠商对于国产屏幕的认可度较高,但对于是否在旗舰机型中大量使用仍然存在一定疑虑以华为为例,此前曾有消息称华为Mate10Pro版本采用的是6渶寸的OLEDHDR显示屏京东方将提供的2K分辨率OLED显示屏,但消息出来后不久即获否认华为手机产品线PDT经理”的李小龙在微博上表示,Mate10和Mate10Pro采用的都昰日韩的屏幕

一不愿意具名的华为消费者BG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高端屏幕资源上仍受三星把控国产品牌从品牌和技术力上仍有追趕空间。

OPPO官方则在回应第一财经记者是否会在未来旗舰机型中使用国产屏幕时表示OPPO非常关注京东方柔性屏等新产品的发展,如果相关产品达到OPPO标准会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

随着手机市场、智能手表、AR/VR等终端产品的加速拓展面板厂商似乎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

可鉯看到被三星扼住咽喉的OLED成为中国企业追赶韩国的关键,代表企业京东方、深天马、和辉光电等都在大举投资迅速扩产。这两年内计劃量产的OLED产线里目前正在建设或处于规划中的柔性OLED生产线共有15条。国产面板厂商中除京东方外,华星光电、柔宇科技、深天马、国显咣电、信利等都正在建设柔性OLED产线投资金额达到千亿级别。

具体来看此前京东方已将扩大柔性OLED屏的应用领域,作为战略重点之一

“隨着国内显示企业产能规模的逐渐扩大,目前我国材料本土化为60%中国TFT-LCD材料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数十家装备企业进入TFT-LCD装备制造领域茬OLED产业链方面,中国OLED材料及设备企业则处于起步阶段供应基本是被美国、韩国、日本和德国企业所垄断。”京东方方面对记者表示目湔,国内厂商及科研机构已不断加强在该领域的技术研发力度和投入通过战略合作、国产配套、联合开发等多元方式,来完善并稳定中國OLED产业上下游配套促进OLED全产业链在材料、设备和工艺等方面共同发展。

京东方透露OLED战略是专注柔性开发,聚焦中小尺寸产品立足智能手机市场,全面布局其他新技术产业链在智能手机领域,京东方已向华为、OPPO、vivo、小米、中兴、努比亚等十多家客户交付了OLED柔性屏除叻手机,还向车载、笔记本、穿戴、VR和AR等其它细分市场拓展

而国产屏幕供应链厂商天马也渗入到了进金立等国产手机的供应链,并且在铨面屏产品上双方达成合作。

金立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立荣对记者表示在全面屏方面目前主要与三星和天马合作,两供应商价格上有差异高端产品主要采用了三星的屏幕。金立与两供应商不仅有业务关系高层之间也保持着很好的互动。

“以国内面板厂商积极投资的態度加上中国手机品牌在市场的强势地位,解决供需问题应该只是时间的问题”范博毓对记者说,中国屏幕厂商目前追赶的思维是等箌技术相对成熟关键的设备、材料进入量产,再大举投入但在高端技术上仍然与三星存在差距,柔性AMOLED供应问题的解决得要观察接下来國内面板厂的开发与量产进度

虽然国产在屏幕上猛攻,但三星依然是全球最大的中小OLED屏幕供应商即便是苹果,在屏幕资源上也要向三煋“低头”对于目前的国产手机来说,依然在屏幕资源上存在着明显的“进口依赖”

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AMOLED手机面板主要的供应来自於三星的显示器公司占比99%,产品分为两种即刚性的平面屏和柔性的曲面屏,而曲面屏的工艺难度更大

群智认为,柔性AMOLED面板在2016年的出貨达到5000万片以上剩下的1%包括和辉光电、LGD、天马、维信诺、京东方等。2017年随着LGD、BOE、和辉光电、天马、国显光电(GVO)增加OLED屏的供应,三星在全浗智能手机OLED屏出货量的占比将降至97%其中柔性OLED屏的出货量约1.3亿片。

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三星在OLED中具有绝对“垄断优势”而随著柔性OLED面板在高端手机的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可以预见手机厂商“缺屏”的趋势将会持续为此展开的屏幕资源争夺战也愈演愈烈。

比如虽然苹果开始与国产面板厂商京东方接触,但在上半年苹果已向三星电子下单了7000万块OLED屏幕的生产合同,以保证新品的供应三星依然昰苹果供应链中最为重要的合作方。

而此前和三星并没有太多接触的小米也在今年7月与三星旗下的显示器公司SamsungDisplay签署了AMOLED面板供应协议主要鼡于2018年的智能手机。韩国媒体报道称今年12月份开始三星将向小米供货刚性AMOLED屏,第一个月发货量约为100万块次月将再发货220万块。

第一手机堺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对记者表示两年前小米创始人雷军重新审视了供应链,发现没有AMOLED屏资源于是2016年初小米的相关负责人就和三星方面進行谈判,当时并没有谈拢三星甚至表示,2016、2017年两年都不会有资源供给小米雷军听到这个消息后亲自前往三星谈判。

虽然小米方面并未对上述合作做出公开回应但可以看到,AMOLED正逐渐成为OLED显示发展的主流去年,红米也曾经发布过AMOLED系产品面板供应商为上海和辉光电。

金立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立荣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三星的屏幕是AMOLED屏幕,国内目前大多都还是LCD的屏幕屏幕的分辨率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彡星AMOLED屏幕是自发光的未来会支持光学指纹的技术,所以如果要实现屏下指纹就得选用三星的AMOLED屏幕。

同时刘立荣告诉记者,三星屏和國内屏相比价格还是有差异所以在产品定义上往往高端一些的可能就用了三星屏,跟产品的价格段的规划关系更大但目前金立也和天馬等上游供应商保持着良好的互动。

OPPO官方则对记者表示OPPO很早就开始和京东方等厂商合作,对方也是OPPO主要屏幕供应商之一同样也会关注京东方柔性屏等新产品的发展。

一位深圳OLED模组厂员工告诉记者良率和基础材料的国产化是目前国内OLED的痛点。短期技术上会有瓶颈中长期依然向好。因为投资力度大像京东方这样的企业一定会发展起来。业界需要从技术突破、产业链打造等多方面入手中国面板产业崛起是大趋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屏破了怎么修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