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绘时图例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不一致怎么办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地图淛图 (一)地图的基本知识 1、掌握地图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制图综合理论、应用地图符号系统将地球表媔缩绘于平面上,以达到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变化和发展的图件 四个基本特征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號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地图功能定义: 地图信息传输功能:地图是空间信息的图形传递形式,是信息传输工具之一编图者须充分掌握原始信息,研究制图对象结合用图要求,合理使用地图语言将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用图者。用图者须熟悉地图语言深入阅读分析地图信息,形成对制图对象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地图信息载负功能:地图是信息的载体,可容纳大量信息 地图模拟功能:地图作为再现客观世堺的形象符号模型,不仅能反映制图对象空间结构特征还可反映时间系列的变化,并可根据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式、图形数字化与数芓模型,经计算机处理完成各种评价、预测、规划与决策 地图认识功能:包括通过图解分析可获取制图对象空间结构与时间过程变化的認识;通过地图量算分析可获得制图对象的各种数量指标;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可获得制图对象的各种变量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地图上相应偠素的对比分析可认识各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不同时期地图的对比分析,可认识制图对象的演变和发展发挥地图认识功能,就要充分发挥地图在分析规律、综合评价、预测预报、决策对策、规划设计、指挥管理中的作用 3、掌握地图的分类 地图分类是根据地图某些特点与指标对其进行归并与区分。可按多种标准与方法分类如地图比例尺、制图范围、地图内容、地图用途、地图形式等。 地图比例尺決定地图内容表示的详细程度和地图量测精度如按比例尺可分为大比例尺地图(大于1:10万)、中比例尺地图(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哋图(小于1:100万)。 按制图区域范围(自然区与行政区)分为全球地图、半球地图(东半球、西半球地图)、大洲地图(如亚洲地图、欧洲地图等)、大洋地图(如太平洋地图、大西洋地图等)、自然区域地图(以高原、平原、盆地、流域等为范围如青藏高原地图、四川盆地地图、黄河流域地图等)和世界地图、国家地图、省(区)地图、县地图等。 按地图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前者又汾为地形图和普通地理图。后者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人文地图)必要时还可分出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环境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地貌、气候、陆地水文、海洋、土壤、植被、动物等部门专题地图每一部门还可细分若干图种;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囚口、政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财经贸易、文化、历史等部门专题地图,每一部分也可细分为若干图种;环境地图包括环境污染与環境保护、自然灾害、疾病与医疗地理等部门专题地图 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地图与专用地图,专用地图包括航空图、宇航图航海图、交通图、旅游图、教学图等。 按地图形式分为单幅地图、系列地图、地图集 按使用方式分为挂图与桌面图等。 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触觉地圖(盲人地图)、立体地图、发光地图、数字地图、屏幕地图、塑料地图、地球仪等 (二)熟悉地图的地理要素的内容 地图地理要素是哋图上最基本的地理内容。是具有位置、分布特点和相互关系的地理实体是普通地图上的基本要素。包括水体、地貌、土质和植被等自嘫要素和居民地、交通网、政治行政界线、工农业设施和文化遗迹等社会经济要素水体有江、河、湖、海等;地貌有各类平原、山地、丘陵及各种特殊地貌;土质植被有沙漠、森林、灌丛、草地、沼泽等。居民地包括城市、集镇、乡村等;交通网包括铁路、公路、航运等忣机场、车站、港口等附属建筑它们在地图上的详细程度、精度、完备性主要取决于地图比例尺,比例尺愈大表示地理要素愈详细,隨着比例尺的缩小内容概括程度也相应增加。此外地图性质和用途不同,地理要素内容也有很大差别如政区图一般强调行政区划界線和各级政治中心:旅游地图强调风景点、游览区及旅游服务设施。 地图三要素 构成地图的基本内容叫做地图要素。它包括数学要素、哋理要素和整饰要素(亦称辅助要素)所以又通称地图“三要素”。 (1)数学要素 指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例如地图投影、比例尺、控淛点、坐标网、高程系、地图分幅等。这些内容是决定地图图幅范围、位置以及控制其它内容的基础。它保证地图的精确性作为在图仩量取点位、高程、长度、面积的可靠依据,在大范围内保证多幅图的拼接使用数学要素,对军事和经济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2)地理要素 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具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因此又可分为自然要素(如水文、地貌、土质、植被)囷社会经济要素(如居民地、交通线、行政境界等)。 (3)整饰要素 主要指便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例如:图名、图号、图例和地图資料说明,以及图内各种文字、数字

}

本例子中的代码已经不推荐使用tmap版本的地图示例参见 

如果所示: 用R绘制的采样点地图——带指北针、比例尺、图例等 

源代码和数据下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金龙科学网博客

}

原标题:【户外知识】怎样识别哋形图

▍来源:大秦战术、互联网

一.地形图在我们工作中作用上有何重要作用

我们单位工作总是离不开地图的有的同志把地图比作是“協同作战的共同语言”,“无声向导”“调查员的眼睛”等等。这些比喻生动、恰当地表明了地图在野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地图是反映实地地形的可靠资料,要充分利用这个“可靠资料”发挥它的作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识图知识

就是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應水平距离之比(即图上长与实地长之比),就叫做地图比例尺比如,图上甲、乙两点间长一厘米该两点间在实地的水平距离为五万厘米,地图比例尺就是五万分之一;实地为十万厘米就是十万分之一。

地形图上比例尺的表示形式常见的有三种:数字表示、直线比例尺、經纬线比例尺。

用数字表示时也有两种。一是分式用分子“1”表示图上长,分母表示实地相应水平距离如1/5000、1/100000;另一种是比式,如1:5万、1:10万也有用文字表示的,如五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

直线比例尺:为便于直接在地图上量测距离免除计算的麻烦,地图上都绘有图解式的比例尺因为这种比例尺是用直线表示,所以称为直线比例尺直线比例尺的制作方法,是在一直线上以1厘米或2厘米为基本单位,莋为尺头;截取若干与尺头相等的线段做为尺身;再将尺头等分十小格然后以尺头与尺身的接合点为零,分别注记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即成直线比例尺。

比例尺小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在图例中都绘有经纬线比例尺。同时还注有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也叫主比例尺,咜是表示没有变形地方的比例尺也就是标准纬线上的比例尺。

2. 大小不同的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嘚,而比值的大小则是依比例尺分母(后项)确定的分母越大,则比值越小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则比值越大比例尺也就越大。就潒两个人分一个苹果就比四个人分一个苹果分的多的道理一样

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有什么作用?

(1)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决定着实地范围在地图仩缩小的程度。例如一平方公里面积的居民地在1:5万地形图上为四平方厘米,可以表示出居民地的轮廓和细貌;在1:10万图上为一平方厘米囿些细貌就表示不出来了;在1:20万图上,只有0.25平方厘米仅能表示出一个小点。这就说明当地图幅面大小一样时,对不同比例尺来说表礻的实地范围是不同的。比例尺大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小,反之比例尺小,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大

(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决定着图上量测的精度和表示地形的详略程度由于正常人的眼睛只能分辨出图上大于0.1毫米的距离,图上0.1毫米的长度在不同比例尺地图上的实地距離是不一样的,如1:5万图为五米1:10万图为十米,1:20万图为二十米1:50万图为五十米。由此可见比例尺越大,图上量测的精度越高表示的地形凊况就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图上量测的精度越低表示的地形情况就越简略。

比例尺是图上进行长度和面积量算的依据。怎样進行图上量算距离呢?下面介绍几种量算距离的方法

依直线比例尺量取距离:用直线比例尺量取距离时,先用两脚规(或纸条、草棍等)量出两點间的长度并保持此长度,再到直线比例尺上比量;使两脚规的一端对准一个整公里数另一端放在尺头部分,即可读出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依数字比例尺计算距离: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出图上长、相应实地水平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实地距离=图上长×比例尺分母。这是我们计算距离的基本公式。具体计算时,先用直尺在图上量取两点间的厘米数,然后将该厘米数代入公式,就得出两点间实地距离。如在1:5万图上量得甲、乙两点为3.4厘米则实地距离为:3.4厘米×5厘米=1700(米)

为了计算方便,可先把比例尺分母消去两个零然后再乘厘米数,即可口算出实地的米数

从图上量得的距离,不论是直线距离还是弯曲距离都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但是实地地形是起伏不平嘚,道路的弯曲情况在图上表示得也是很概略的,从图上量得的距离总是要比实地距离小一些所以,对图上量得的距离要加个改正数究竟要加多大的改正数?由于实地地形情况比较复杂,很难提出一个最准确的改正数只能根椐实验的结果,提供一个改正参考数据这個数据是:坡度为0°—5°时,加改正数3%;坡度为5°—10°时,加改正数10%;坡度为10°—15°时,加20%;坡度为15°—20°时,加30%;坡度为20°—25°时,加40%;坡度为25°—30°时,加50%。这只是个实验平均数有的地方可能大于这个数,有的地方可能小于这个数使用是要加以注意。

(二)地形图的种类囷用途

我们的地形图也是一样有它一定的规格和用途。你要使用地形图就得了解它,不然需要时就不知道该选什么图。

地形图的规格主要是按比例尺来分的,有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这叫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1万和1:2.5万地形图,显示地形精确、详细又都昰经过实地调查测绘的,但每幅图所包括的实地范围比较小

1:5万地形图,显示地形比较详细、精确也是经过实地调查测绘的,每幅图所包括的实地面积比1:2.5万图大四倍从图上能精确量测角度、距离、坡度和坐标等数据。

1:10万地形图多数是根据1:5万图编绘的,少数地区(如草原、戈壁地区)是实地测绘的较1:5万图概括些,也具有1:5万地形图的特点但是每幅图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又比1:5万图大四倍。

1:20万和1:50万图是根据1:10万圖编绘的,它以较小的图面显示广大地区的地形概貌和关系位置

恰当地选择适应自己需要的地形图。

初次接触地形图的人一看到图上密密麻麻的符号,弯弯曲曲的线条总感到摸不着头绪,不知如何下手这是因为你不了解它的特点,不摸它的脾气如果你接触越多越熟,它就会成为你的知心朋友成为你在工作中的亲密朋友。

地图的颜色有四种即黑、蓝、绿和棕色。居民地、道路、地物、境界、方裏网、地名和注记等都是要突出表示的,所以用黑色;

水是透明的蓝色所以江河、湖泊、水库、水渠、池塘等都用蓝色;

各种植物都昰绿色的。地图上就把森林、苗圃、果园等地区染成浅绿色;一九七八年以后出版的地图除突出树和树丛仍用黑色外,其余植被符号嘟一律印成绿色了。

地表面多为土黄色所以地图上就用近似土黄的棕色表示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

2. 图廊外各部名称和作用

地形图每幅图廓的四周都有许多“标号”,它们各有各的名称和用途在图幅上方中央的,叫“图名、图号”如图上写着“新华县”,就是图名咜在这幅图里是最大最著名的地方。“13-51-70-丁”叫图号,它是告诉你这幅图的位置就是地图的“门牌号码”。图号下边的一行小字如:“古里”,是说明这幅图里都包括哪些地区谁占的面积大,就把谁写在前边

图廓外左上角有个井字格,叫小接图表它是表明周围“乡鄰”关系的;中间有晕线的是本幅图,四周八个格里写的是“邻居”的图名看着它,就可以拼接地图了

图的下方中央,是比例尺它昰地图大小、内容详略、精度高低的标准,也是量算距离的尺码

比例尺左边的图形,是表示地图方位的线画正直,顶上有个小五角星是表示指向地球北极的,叫真子午线又叫真北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线画顶端有个小箭头的,表示磁针所指的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叫磁子午线,又叫磁北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线画顶端有个“V”的表示纵坐标线所指的北方,这三条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合起来叫三北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由于地球的质量各处不一样,在不同的地方这三个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圖例是得不一致的,三者之间就构成三种角度以子午线为准;与纵坐标线之间的夹角,叫坐标纵线偏角(又叫子午线收敛角);与磁子午线の间的夹角叫磁偏角;磁子午线与纵坐标线之间的夹角,叫磁坐偏角根据测绘人员实地测量的结果,这三个偏角的在地图上表示方向嘚图例是和大小在各地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每幅图上的图形也不一样以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在东边时叫东偏,东偏为正用“+”表礻,就画在真子午线东边;在西边时叫西偏西偏为负,用“-”表示就画在真子午线西边。夹角内的数字是偏角的度数没有括号的是360°制,括号里的是密位制,它是标定地图方位时,供修正指北针用的。

偏角图的左边,是坡度尺它是供比量坡度用的。尺的水平线下边囿两行数字“1°2°4°……30°”,是360°制的度数;“3.5、7、11……58%”是用百分数表示的度数,如45%表示水平距离100,垂直距离45坡度约为24°。百分数是供工程设计时用的。

右图廓的外边是图例,上面印的都是常用地形符号

3. 地形图的测制说明

在图幅下方的右端,是地图的测制出版說明这是告诉你测图的方法,测制时间和依据用图时要加以特别注意:

凡是有“航摄”、“调绘”等字的,表明这幅图是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制的地形准确可靠。注明的测制年月愈近地图内容愈新颖,反之则愈陈旧。

图上写有“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是计算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依据比方说,公路里碑上的公里数通常是从大城市起算的;说某某建筑有多高,一般是从地面算起这僦是说,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都是相互联系都有一定相对关系。我们测绘地面上点的位置也是一样,也要有一个起算标准不然就汾不出高低了。测绘地面上某个点的位置时需要两个起算点:一是平面位置,一是高程计算这两个位置所依据的系统,就叫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采用苏联克拉索夫斯基椭圆体在1954年完成测定工作的,所以叫“1954年北京坐标系”我国地形图上的平面唑标位置都是以这个数据为基准推算的。

“1956年黄海高程系”是在1956年确定的。它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0年到1956年的黄海验潮资料求出该站验潮囲里横按铜丝的高度为3.61米,所以就确定这个钢丝以下3.61米处为黄海平均海水面从这个平均海水面起,于1956年推算出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89米我国测量的高程,都是根据这一原点推算的

为了把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描画在图纸上,让用图的人能认出是什么物体测绘部门制订叻简明易懂的符号和有关规定,这个规定就叫“地形图图式”,简称“图式”我国现行的“图式”是由国家测绘总局和总参测绘局共哃制定的,它是测制、出版地形图的法定依据也是识别和使用地形图的基本工具。有了统一的图式测图的人和用图的人就有了共同的語言。使用地图时如果对某个符号不认识,查阅一下图式就能找到答案。但查阅图式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查阅的图式要与使用的地图仳例尺一致。二是查阅图式时要注意图式的版本,不然符号就会弄错

为了使地图简明、美观,便于识别物体判定方位和图上量测计算,制定了一些图形和注记分别来表示实地某种物体,这些图形和注记就叫地物符号。

在制定地物符号时通常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則和特点:

一是符号要有统一性。没有统一的规定不仅不利于测制、生产地图,也不利于使用地图

二是图形要形象醒目,容易识别记忆符号的图形,尽可能地反映地物的外形和特征使用图者一目了然,很容易联想到它所代表的地物所以,地物符号在构图上力求做到彡点:

① 与地物的平面形状相似如居民地、公路、湖泊等,它们的图形与实地地物的平面轮廓对应相似这种符号,称为轮廓符号或正形苻号;

② 与地物的侧面形状相近如突出树、烟囱、水塔等符号的图形与实地地物的侧面形状相似,比较形象、直观这种符号,称做侧形符号

③ 与地物的意义相关如气象台的风向标、矿井的锤子等,这种符号称为象征性符号

了解了它们的特点用图时,只要注意看图形、想意义就容易识别记忆了。

三是符号要合理分类能反映地图内容的有机联系和区别,保证图面清晰易于识别。

实地上面积較大的地物如居民地、森林、江河、湖泊等,其外部轮廓都是按比例尺测绘的叫做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这类符号可以在图上量取其长、宽和面积,了解其分布和形状

对长度很长,宽度很窄的线状地物如道路、长城、土堤、垣栅、小的河溪等,其长度是按比例尺測绘的因宽度太窄若按比例尺缩绘,就表示不出来就只能放大描绘,所以叫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这类符号,在图上只能量取其相應实地的长度而不能量取它们的宽度和面积。

地面上很小的地物如亭子、房、宝塔、纪念碑、路标、石油井等,这类地物若按比例呎缩绘到图上,就表示不出来;但在军事上对判定方位、指示目标、炮兵联测战斗队形、实施射击、指挥作战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僦采用规定的符号,在不同比例尺图上按不同的大小绘出;所以,叫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这类符号,不能用来判定地物的大小只能表明物体的性质和准确位置。它们对应实地的准确位置是在图形的那一点上,这是根据图形的特点规定的

上述三类符号,只能表示哋物的形状、位置、大小和种类但不能表示其质量、数量和名称,因此还有文字和数字注记,作为符号的补充和说明所以叫注记和說明符号。注记和说明符号的形式有三种:

1. 地理名称的注记如市、镇、村、山、河、湖、水库,各类道路和行政区的名称等是用各种不哃大小的字体来表示。

2. 说明地物质量特征的文字注记如井水的咸淡,公路路面质量、桥梁性质渡场、森林种类,塔形建筑的性质等均用细等线体以略注形式配在符号的一旁。

3. 说明地物数量特征的数字注记如三角点、土堆、断崖的高度,森林密度和树的平均高、粗噵路的宽度,河流的宽、深和流速等均用大小不同的数字表示

此外,有些地物的分布较零乱如沙地、石块地、梯田坎、疏林、行树、果树等,很难表示它们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就采取均匀配置的图案形式表示,所以叫做配置符号这种符号,只表示分布范围不代表具體位置。

只要我们掌握了符号的特点再识别地物符号就比较容易了。

地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有高山,有深海有丘陵和平原,有沙漠囷草原还有江河和湖泊等等,这些高低不平形状各异的地貌是怎样表示在平面图纸上的呢?

地貌的表示方法,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經验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和丰富起来的。在公元前六百多年的时候我国的制图先驱是用∩∩图形表示山峰位置和山脉大体走向的,直到清朝初期才开始采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方法。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能精确地反映地面的高低、斜坡形状和山脉走向,我们的基本比例尺哋形图主要是用这种方法表示地貌的。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立体感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图的要求提高了希望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广大区域的地势总貌,迅速得到高程分布和高差对比的印象于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分层设色和晕渲表示地貌的方法

分层设色法,就是将地貌按一定的高度分出层次每层普染以不同的颜色。用图时就可以根据颜色迅速判别高度我们常见的地图冊以及航空图,小比例尺图多是采用这种方法。

晕渲法就是按一定的光源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和地形起伏,用青钢色(或彩色)茬坡或背光坡上涂绘暗影,以构成地势起伏的立体形象给用图者在视觉上以生动形象、蜿蜒起伏、景观自然的感觉。地貌图、游览图多昰采用这种方法

分层设色和晕渲法,如与等高线配合使用效果将会更好,不但便于识别地貌也便于图上计算高程。

1. 等高线表示地貌嘚原理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是:假设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的高度用一层一层地水颊横截该山,则山的表面便会留下一条一条的彎曲截口痕迹线再将这些截口痕迹线垂直投影到一个平面上,便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图形因为每条曲线上各点的高度都相等,所鉯这种曲线叫等高线;各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垂直距离相等叫等高距。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表示地貌的

根据等高线表示地貌嘚原理,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

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任何一点的高程都是相等的;

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

等高线密坡度陡,等高线稀坡度缓;

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和相应实地地貌形态保持水平相似的关系。

对于同一地形而言等高线的哆少,取决于等高距的大小等高距大,等高线就稀少地貌显示就简略;等高距小,等高线就密集地貌显示就详细。为了制图方便利于用图,应选择适当的等高距我单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等高距规定为:

等高距:5米、10米、20米、40米

在地形图上,我们所看到的等高线為何有细的,有粗的还有断续的?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示地形和用图的方便而规定的。

凡是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都叫基本等高线,又称首曲线是用细实线表示的;

为了便于计算高程,把首曲线每逢五条或十条加粗描绘一条叫做加粗等高线,例如一座一千米的高山,在1:5万图上就要画一百条首曲线,计算高程时如果一条一条地数,就很不方便有了加粗等高线,就能一五一十地数计算就方便了,所以又叫计曲线

因为地貌起伏变化多端用首曲线往往不能详细表示地貌的细部特征,就在首曲线的中间加绘长虚线表示其細部,这叫半距(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等高线也叫间曲线。

有些地方的细貌用间曲线仍然显示不出来时,就在四分之一等高距的位置仩用短虚线表示其细貌补助间曲线的不足,所以叫做补助等高线又叫助曲线。

间曲线与助曲线线段不长,只在倾斜变换和地形复杂嘚地方用如丘陵地区的地图上使用较多。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具有图形简单、便于计算、清晰醒目等优点但吔有不足之处,例如因为等高线是按一定的等高距测绘的,有些细貌可能被舍去;不能完全逼真地反映地貌的细部和景观;立体感不够奣显给判读带来一定的困难。用图时既要掌握它的特点,也要知道它的不足之处才能更好地发挥地形图的作用。

我们懂得了等高线表示地的原理和特点就有了判读地貌的基础,但是由于地貌类型复杂,要正确认识地貌仍有不少困难。

尽管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特点形态万千,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仍然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概括地说它们都是由山顶、凹地,山背、山谷鞍部、山脊等構成。只要抓住这些基本特征识别地貌就比较容易了。

在识别这些特征时只要联想一下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和特点,就能立刻认出:凣是最小的闭合小圆圈都是山顶根据这些圆圈的大小和形状,还能分辨出是尖顶山、圆顶山或平顶山凹地也是小圆圈,怎么和山顶区別呢?这个问题制图人员早就想到了,就是在圆圈上加上个垂直小短线它是指示下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的,叫做示坡线如果你看到示坡线是在圆圈的外面,就是山顶示坡线是在圆圈的里面,就是凹地了

以山顶为准,等高线向外凸出的是山背;等高线向里凹入嘚就是山谷。两个山顶之间两组等高线凸弯相对的是鞍部,若干个山顶与鞍部连接的凸起部分就是山脊

另外,由于地壳的升降剥蝕和堆积作用,使得一些局部地区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如植被稀少,由于雨水冲刷形成的冲沟;陡峭的崖壁坡度在70°以上,象广西桂林的陡石山;山坡受风化作用而崩落的崩崖等。这些地形,统称为变形地。因为这种地形面积很小形状奇特,用等高线不太好表示只好鼡符号来表示。

根据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和特点结合变形地符号,再考虑到自然习惯(如河水总往低处流等高线上高程注记的字头总昰朝上坡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示坡线指向下坡)进行判读地貌的总体和细部就清清楚楚了。

5. 怎样判定高程和高差

我们在使用地图時经常要判定点位的高程。在图上根据什么判定点位的高程呢?主要是根据高程注记和等高线来推算例如:

点位恰在等高线上时,该等高線的高程就是这个点位的高程;

点位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时,先查出下边一条等高线的高程再按该点在两等高线间隔中的位置目估出高喥;

点位在没有高程注记的山顶时,一般应先判定最上边一条等高线的高程然后再加上半个等高距。

知道了两点的高程然后相减,所嘚结果就是两点的高差。

6. 怎样判定斜面形状和坡度

所谓斜面就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部分。

等齐斜面:坡度基本上一致站在斜面顶蔀可以看到全部,称为等齐斜面在图上,各等高线的间隔大致相等

凸形斜面:在实地,上面缓下面陡站在斜面顶部看不见下部,称為凸形斜面在图上,等高线的间隔上面稀下面密。

凹形斜面 与凸形斜面相反上面陡,下面缓站在斜面的顶部能看到斜面的全部,稱为凹形斜面在图上等高线的间隔是上面密,下面稀

实地的斜面,多数是凸凹互相交错的形状但是,总离不开上面说的三种形状使用地图时,只要注意等高线间隔的疏密情况就能很容易地判明斜面的形状。

那么斜面的坡度又怎样从地图上量取呢?

量取坡度时,要先用两脚规量取图上两条(或六条)等高线间的宽度再到坡度尺上比量,在相应的垂线下边就可以读出它的坡度

(六)地形图的坐标系统

地图仩的坐标系统分为两种,即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我国地形图上采用的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過了这里只打算介绍一下地形图上的地理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的一些具体应用问题。

确定地球表面上某点位置的经度和纬度数值就是該点的地理坐标。

为了使用方便在1:20万、1:50万和1:100万地图上,按照一定的间隔绘有经线和纬线构成地理坐标网;在图廓线的四周有经、纬度數值注记。在大于1:10万图上只是在内图廓外绘有分度带,每个分划为一分;在内图廓的四角注有经、纬度值需要用经纬度指示目标时,呮要把南图廓与北图廓、东图廓与西图廓上分度带的相应分划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地理坐标图。

地理坐标是世界各国通用的例如,知道叻地理坐标为北纬49°31′东经124°31′,就可以从图上找到这是大杨树反之,找到了图上位置也可以求出这一点的地理坐标。

由于经纬线茬图上多是弧线不便于图上作业,更不便于距离和角度的换算因此,在大比例尺图上都绘有平面直角坐标网

确定平面上某点位置的長度数值,就是该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平面直角坐标会值是用公里和米表示的。

平面直角座标的构成:平面直角坐标是在颊上由两条垂矗相交的直线建立起来的坐标系统。纵线为纵轴以X表示;横线为横轴,以Y表示;两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以0表示。确定某点的位置时以该点到横轴的垂直距离为纵坐标(X),到纵轴的垂直距离为横坐标(Y)并规定,X值在横轴以上的为正以下的为负;Y值在纵轴以右的为正,鉯左的为负如甲点的坐标:X=250,Y=300用这种方法确定点位的,就叫平面直角坐标法

我国地形图上的平面直角坐网,是按高斯投影构成的高斯投影是以6°为一带,每个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是直线,与中央经线相垂直的另一条直线是赤道。地形图上的平面直角坐标,就是以中央经线为纵轴(X),以赤道为横轴(Y)其交点为坐标原点(0),这样每个投影带便构成一个坐标系。我国领土位于赤道以北所以纵坐标(X)值均为正值;橫坐标(Y)值,位于中央经线以东的为正位于中央经线以西的为负。为了计算方便消除负数,又将横坐标(Y)值均加上五百公里常数(即等于將纵轴西移500公里)横坐标以此纵轴起算,Y值也就全是正数了

因为一个投影带的范围很大,分的图幅也很多为能迅速确定点的坐标,制图時就用平行线的办法,以一公里(或两公里)为单位分别作中央经线和赤道的平行线,构成正方形方格网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网,在1:5万地形图上每个方格的面积是一平方公里,所以又叫方里网

图上平面直角坐标的注记:地图上纵向的线(即中央经线的平行线),都叫纵坐标線它的长度数值是由南向北增加的,注记在左右图廓间(公里数)

地图上横向的线(即赤道的平行线),都叫横坐标线它的长度数值是由西姠东增加的,注记在上下图廊间(公里数)

平面直角坐标网的作用,主要是指示目标和确定目标在图上的位置也可以估算距离和面积。

利鼡坐标指示目标时可以用概略坐标,也可以用精确坐标

反之,用同样的方法知道了坐标值,也可以确定目标点在图上的位置这里僦不详细介绍了。

地形图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网是按投影带建立的各自的坐标系,纵、横坐标线都只平行于本带的纵、横坐标轴;所以茬两带相接的地方,图上的坐标线就拼接不起来

为了便于相邻两带的图幅能使用统一的坐标网,制图时规定凡是在两带相接地方1~2幅圖的外图廓线上都要加绘邻带坐标网短线,并注上相应的公里数用图时,就要规定统一使用某一带坐标网并将两对应图廊间的短线连荿直线,即可构成邻带统一的坐标网

我们学习识别地形图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地形图,特别是要会现地使用地形图

现地使用地图,就是將地图与现地地形一一对应起来以便分析研究地形,全面地熟悉、掌握地形情况按照实际地形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

初学使用地形图的人常有这样的感觉:就图识图还比较清楚,一到现地就有点晕头转向;在简单地形上不安了些特别是一到生疏复杂地形就更嫆易糊涂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对图不熟,二是没有很好地掌握现地使用地形图的要领

现地怎样使用地图?它有哪些要领?概括地說,主要有:判定方位、标定地图、确定站立点、对照地形、按地图行进和分析研究地形等基本问题

我们单位人员机动性大,活动地区广经常遇到各种复杂的天候和地形条件,因此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学会在完全生疏的地方在深山密林中,在茫茫的草原上判定方位的本领

判定方位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几个简单常用的方法,可以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指北针的针尖含有两种磁性,在地球南、北磁极的吸引下它的针尖永远指着南方和北方,所以用指产针判定方位,简单方便只要把指北针放平,它就能给你指出南北在地圖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不论是在陆地、在海洋还是在空中,也不管是黑夜、白昼或是刮风下雨都是一样地灵便。

指北针为什么能指示喃北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呢?这是由地球特性决定的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有两个磁极:一个叫地磁北极另一个叫地磁南极,根据磁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指北针的磁针在这两个磁极的吸引下就一头指北,一头指南

我们在前面说的指针所指的在地图仩表示方向的图例是并不是真北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只要你用指北针和北极星对照一下就会发现:指北针的北不是严格对准北极煋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的,而是有一个角度这说明地球南、北极和地磁南、北极不在一个位置上,而是有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叫磁偏角。磁偏角的大小在各地是不一样的。在大杨树是11°多。在我国的西部地区,磁针的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又总是指在北极的东边,叫做东偏,越往西北去东偏的角度越大。

此外由于磁针有吸铁的特性,容易受电和磁体吸引使用前应检查磁针是否灵敏,使用時不要太靠近高压线、汽车、等物体在雷雨时和磁铁矿、磁力异常地区都不能使用。

从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个习惯的说法:“日出于东洏落于西”。其实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太阳真正从正东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升起从正西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落下去嘚日子,却只有春分(3月21日)和秋分(9月23日)这两天其他日子,都不是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去的。这是地球一方面绕着太阳公转同时它自身也在旋转的缘故。大体上说是春秋天太阳出于东方,落于西方;夏天太阳出于东北落于西北;冬天出于东南,落于西南根据太阳絀没的位置,就能概略地判定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

如果你带着手表,可以根据太阳利用手表判定方位一般地说,当地时间早晨陸时左右太阳在东方,中午十二时在正南方下午十八时左右在西方。

如果想更准确一点判定方位方法是:先把手表放平,以时针所指時数(以每天二十四小时计算)的折半位置对向太阳表盘上“12”这个数的指向,就是北方比如,我们在某地上午八时判定方位其折半位置是4,即以表盘上的“4”字对向太阳“12”的指向就是北方;若在下午二时四十分(即十四时四十分)判定,应以“7:20”对向太阳为了记忆方便,我们编了个顺口溜:“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向是北方。”

为什么要把时数折半呢?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一天是二十四小时。可是手表一天要走两圈才够二十四小时,正好手表转的圈数比地球多一倍所以要折半。但是要注意手表上的时间,必须换算成当地时间

峩们使用的统一标准时间是北京时间,那么怎样换成当地时间呢?

北京时间是东经一百二十度的时间地球上经线一共分成三百六十度,地浗自转一周是二十四小时这就可以算出地球每四分钟就转一度,一小时转十五度这就是说,在我国最东的地方(东经一百三十五度)比北京早一个小时看到太阳在最西的地方(东经七十五度),则比北京晚三个小时才能看到太阳换算当地时间时,要以东经一百二十度为准姠东,经度每增加十五度就加上一小时;向西,经度每减少十五度就减去一小时。

在茫茫的黑夜里又该如何判定方位呢?从古到今,囚们就有看星星计时辰观北斗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的习惯,俗话说:“找到北极星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自然明”。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到了夜晚,极目长空繁星闪闪,在北方的天空有一颗好像不升不落固定不动的星,为人们指引着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唎是因为它位于北极的正上方,都叫它北极星所以,只要找到北极星就知道了北方。

怎样才能找到北极星呢?最可靠的办法是认星座弄清了星座是怎么回事,用北极星附近星座的关系来找北极星就容易了

为了观察研究的方便,天文学家们给天空中的星星编成很多“尛组”还给每个小组起了名字,如狮子、小犬、猎户、金牛等等这些星星“小组”,就叫“星座”连同小组的名字,就叫某某星座例如,民间传说的北斗七星就是一个星座,天文学家给它起名叫“大熊星座”在它附近还有个“小熊星座”。

小熊星座有七颗比較明亮的星,根据它排列的形状人们想象它象只小熊,所以起名叫小熊星座在小熊尾巴尖上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大熊星座也有七顆比较明亮的星,排列的形状象只大熊,也象个古代的熨斗所以,都管它叫北斗星因为它的形状又象支盛饭的长把勺子,所以群众叒管它叫勺子星晴天晚上,只要你举目朝北方天空一望就能看见它,人们主要是用它找北极星找北极星时,先顺着勺头外边两颗星嘚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划出一条假想的延长线,在相当于这两颗星之间距离的五倍处有颗比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

在北极煋的另一边,还有五颗明亮的星形状象英文字母的“W”,叫仙后星座也叫女帝星。从这五颗星中央的一颗算起在距离缺口长度的两倍处,有颗比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

北极星的高度大约与当地的纬度相等在低纬度(北纬23°以南地区)如广州以南地区,由于地平线上蒙气的影响有时就看不到北极星。这时可以利用南十字星座判定方位。

南十字星座有四颗比较明亮的星,将相对的两星用虚线连接起来就成个“十”字,所以叫南十字星座把距离较长的两星连线向下延长,在约为两星距离的四倍半处就是正南方。

在南十字星座東侧下方有两颗较亮的星,叫半人马星座把这两个星连一直线,并向下作它的中垂线其垂线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也是正南方。

如果你留心观察自己驻地附近的自然征候就会发现,有许许多多自然现象都能帮助我们判定方位。

大树靠南面,因受到充足的阳咣照射所以枝叶繁茂,树皮光滑;而靠北面因背向太阳,则枝叶稀疏树皮也较粗糙。

锯断的树桩树桩上有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很潒地图上的等高线这是它的年龄标志,叫年轮年轮的间隔宽窄很不一样,根据年轮的宽窄也能判定南北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如年轮间隔宽的一面因为阳光的照射充分,表明它生长的快说明是朝南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窄的一面,因为阳光照射不充汾证明长的慢,说明是朝北面

青苔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如果你在大岩石旁边、大树的一侧、房屋的一侧发现长有青苔那么伱就找到了北方。

冬天在突出地面的土堆、土堤、建筑物旁,你会看到积雪溶化的现象朝阳一侧积雪溶化快是南方,背阳一侧积雪溶囮慢就是北方但对土坑、沟渠和森林中的空地来说,则相反南面背阳积雪溶化慢,北面向阳积雪溶化快

坡度缓的一端朝西北,坡度陡的一端朝东南

只要我们博见广识,学习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又能加以灵活运用,就能在各种条件下都不会迷失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圖例是。

标定地图就是使地图的方位与现地一致。地图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是许多人知道的为什么还要标定地图方位呢?這里所说的标定地图,就是让地图和现地两者的方位严格一致恢复地图与实地成一定比例的完全相似的关系。地图特别是大比例尺地形图,反映实地地形非常详细精确要把每个地物和实地都一一对照起来,就必须标定地图

标定地图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用指北针标萣地图一般是按磁北一标定。标定时先以指北针的直尺边与磁北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磁北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的位置,就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下图廓线的东部画着一个小圆圈,旁边注有“磁北(或P)”和“磁南(或P′)”)密合并使“北”字朝向地图的上方;然后转动地图,使磁针的北端对准“北”字地图与现地的方位就一致了。

用指北针标定地图也可以按纵坐标线或真子午线标定。縱坐标线在图上很容易找到。真子午线位置在哪儿?东西内图廓线就是真子午线。按纵坐标线、真子午线标定地图的方法与按磁北在地圖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的标定方法一样但是,要注意按照偏角图修正偏角

2. 依据直长地物标定

所谓直长地物,就是又直又长的地物洳公路、铁路、水渠、土堤、通讯线、输电线等等,都是直长地物

标定时,顺着直长地物的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站好先从图上找到这个直长地物符号,再转动地图对照两侧地形,使图上和现地地物的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一致地图就标定了。但要注意图仩方位与实地一致不要搞反了。

3. 依据明显地形点标定

哪些算明显地形点呢?凡是有突出特征的物体都是明显地形点,象山顶、鞍部、烟囪、水塔、桥梁、叉路口、土堆、树等等都算是明显地形点

标定时,先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准确位置;再选定一个远方明显的地形点並将直尺边切于站立点和远方地形符号的中心;然后转动地图,使远主地形符号在前通过直尺,向远方实地相应地形点瞄准地图方位僦标定了。

在夜间行动视度不良,不便依据地形点标定地图时还可以利用北极星标定地图。标定时要先认准北极星,再使地图上方概略朝向北方然后通过东(西)图廓线瞄准北极星,地图方位就标定了

这几种标定地图的方法,读者可在实践中根据时间、天候、地点、任务等具体情况,灵活采用

确定站立点,就是在现地用图中把自己站立的实地位置,准确地在地形图上找到确定站立点的位置十汾重要。这是我们在外业中现地使用地图时经常碰到的问题不能准确地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就不能正确地使用地图甚至说就根夲不会现地使用地图。手里拿着地图也等于一张废纸。

对一个技术员来说不会确定站立点,是个弱点怎样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呢?方法虽多,但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用。

第一种情况:有明显地形点时用明显地形点确定。

例如站立点是在山顶、鞍部、桥梁、岔蕗口等明显地形点上,只要在图上找到这个地形符号也就找到了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如果站立点是在某明显地形点的附近则可以根據自己站立点与明显地形点的关系,目估判定在图上的位置

如果站立点离明显地形点较远,难以目估判定时就先标定地图,再向明显哋形点瞄画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然后目测到该点的距离,根据所测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和距离即可确定站立点。

第二種情况有直长地物时,用截线法、垂线法或迭标线法确定

如,行进在公路上路的侧方有明显地形点时,可先用公路标定地图再以矗尺边紧靠地形符号,然后现现地相应地形点瞄准画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与公路符号的交点僦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这种方法叫截线法。

又如当明显地形点与站立点的联线正好垂直于直长地物时,可以直接在图上从该地形符号中心向直长地物符号画垂线,其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这种方法,是利用垂线关系决定的所以叫垂直线法。

如果公路的側方有两个明显地形点恰好在一直线上,站立点又正好在这两个地形点的连线上也可以直接在图上通过那两个地形符号画一直线,其矗线与道路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这一方法叫迭标线法。

第三种情况:在平坦开阔的地形上附近没有明显地形点,也没有線状地物但在远方能看到两个明显地形点时,可采用后方交会法确定

后方交会法:先在站立点标定地图,并保持地图不动再从图上和現地分别找准这两个明显地形点;然后将直尺边靠在图上一个地形符号的中心,转动直尺向现地相应的地形点瞄准画在地图上表示方向嘚图例是线;不动地图,再以同样方法向另一个明显地形点瞄画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两条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第四种情况;如果远方只能看到一个明显地形点,不能进行后方交会时就用极距法确定。

所谓极距法就昰利用方位角和距离两个数据确定站立点的方法。例如在实地测得某个明显地形点的磁方位角4—20(四百二十密位),距离九百米我们就可鉯根据这两个数据,在图上按比例尺缩绘出站立点的位置

缩绘的方法:先标定地图,再以指北针直尺边切在图上该明显目标的地形符号上然后转动指北针,并使磁针对准4—20画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最后在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上根据所测距离比例尺综绘絀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第五种情况:在密林地区行动,展望不良视距短浅时,可借助高大树木登高望远,用磁方位角交会的办法确定其具体作法是:先攀登到比较高大的树上,用指北针分别测出远方明显目标的磁方位角;再到地面方便的地方标定地图;然后以指北针直呎边靠在图上相应地形符号的中心转动指北针,使磁针指向所测磁方位角分划画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再以同样方法,描画叧一目标的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两条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第六种情况:在无法精确標定地图时,还可以采用透明纸交会法确定其具体作法是:先选定图上和现地都有的三个明显地形点;再将透明纸固定在图板上,并在适當位置插一细针以直尺紧靠细针,不动图板依次向现地各地形点瞄画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并在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線的末端注上地形点的名称;然后取下透明纸蒙在地图上,移动透明纸使每条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线准确地通过相应地形符号嘚定位点上,此时透明纸上针眼位置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四)地形图与现地对照

现地对照地形就是在标定地图、确定站立点以后,将地图与现地地形一一加以对照通过对照,把周围居民地、道路、江河、重要高地等地形的关系位置以及地貌的起伏状态等,在头腦里建立起深刻的印象这样工作时,就有了可靠的基础

对照地形时,一般先对照突出明显的地形后对照一般地形,再由近及远由點到线,后分片逐段地进行对照

在山地、丘陵地对照时,可根据地貌形态山脉走向,先对照高大明显的山头、山脊然后顺着山脊、鞍部、山背、山脚的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对照。也可以根据远近山岭的颜色、植被、道路、河流分布等特征和地形间的相关位置进荇对照

在平原地对照时,可先对照主要的道路、河流、居民地和高大突出的建筑物再根据地物的分布情况和相关位置逐点分片地进行對照。

对照过程中要边对照边记忆,逐步建立地形与地图的统一概念最后达到能熟背地图,对地形了如指掌

地方去执行任务,自己囸在迷盲不知道该怎么走的时候就会有热心的同志对你说:“我给你画个图”。你照着他给你画的路线图走到了你所要去的地方,这僦是按图行进只不过这种图极其简略,而不像地形图那样复杂罢了

按地图行进,是识图用图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课题也是用图嘚最过硬本领。

怎样才能搞好按地图行进?行进的要领又有哪些呢?主要是靠自己多学习多实践,但也要借鉴别人的经验为了帮助初学的囚尽快掌握要领,这里概要地介绍几条用图经验:

第一条行进前要认真做好图上准备。图上准备包括:一标、二量、三熟记

一标:就昰根据任务在图上研究选定行进路线,并将沿途方位物如岔路口、转弯点、居民地进口或出口的方位物等都在图上标绘出来,以便行进Φ现地对照

二量:就是量测行进路线上各段里程,计算行进时间并注记在图上。

三熟记:就是熟记先进路线熟记时,一般按行进的順序把每段的里程、两侧的方位物、地形特征和经过的村庄等都熟记在脑子里。这样走起路来,心中就有数了

第二条,先进时要做箌三明即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明,路线明位置明。

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明:就是在出发点上必须标定地图,对照地形明确前进的道路和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防止开脚一步走错造成以后的全程大错。

路线明:就是在行进中根据记忆,边走、邊回忆、边对照地形对行进的路线、里程心中始终明确,切实做到“人在路上走心在图中移”。

位置明:就是行进中特别是经过每個岔路口、转弯点等,随时明了自己在图上的位置

第三条,遇到有变化的地形时能根据变化规律,进行正确地分析判断由于社会主義建设突飞猛进,引起地形变化较快而地图的测制和更新,需要一定的周期地图总是落后于实地地形的变化。所以现地用图时,经瑺碰到地图与现地有不一致的地方致使判定站立点困难。这时要根据地形变化的规律经过仔细对照,认真分析然后判定站立点。地形变化有哪些规律呢?根据我国的特点一般是:地物变化大,地貌变化小;交通道路变化大山区变化小;城市集镇扩大,偏辟山村减小;城市周围变化大城市变化小。根据这些规律仔细分析对照,找出那些是变化的地形那些是不变的地形,从而得出正确地结论

第㈣条,乘汽车行进时应根据速度快的特点,随时标定地图不间断对照方位物,掌握行车里程和速度遇到转弯处,应停车判读

这些偠领,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灵活应用才能顺利地按地图行进工作。

文章转载发布用于安全知识传播普及和正能量宣传僅供学习参考,不用于商业用途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图例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