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成舍我故居

  五四运动、二七大罢工、三┅八示威、国民革命邵飘萍参与其中;李大钊、毛泽东、高君宇、鲁迅、冯玉祥,是邵飘萍的战友;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是邵飘萍的冤家对头。邵飘萍当年的革命活动概括成一句话:重大事件必有他的身影著名人物总会和他牵连。他用自己的辣手担起了社会的道義可是,却也因此而使他成为民国以来第一位被公开枪杀的新闻记者

  故居也是京报馆旧址

  在北京市西城区有一条魏染胡同,胡同北起南柳巷南到骡马市大街,明朝时叫魏阉胡同传说魏忠贤曾在此居住,清末改为现名

  在胡同的中部,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兩层小楼这里便是魏染胡同30号。大门口两侧是典型的欧式石柱门口上方建有观光阳台,这里既是邵飘萍故居也是京报馆旧址小楼正門上方“京报馆”三个大字是邵飘萍亲笔题写的。传说邵飘萍当年住在二楼北头他把向阳的房间都让给普通编辑了。如今的小楼已经有些残破了楼后的小院里也建满了临时建筑,只能从古旧的窗棂和斑驳的石柱上揣摩过去的岁月了

  为了激励报社同人秉笔直书、宣達民意,邵飘萍从明代义士杨椒山“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著名诗句中,提炼出“铁肩辣手”四个字挥笔大书,挂在报社办公室內这意思十分明白:“辛辣”是《京报》的特色。

  邵飘萍出身贫寒从小在金华长大。五岁起即随父在私垫读书1903年邵飘萍进入省竝第七中学(现金华一中),1906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即今浙江大学)师范科1909年毕业返回金华,任金华府学堂国文和历史教员与反清革命党囚秋瑾、徐锡麟等人来往。秋瑾就义前有书信给他他曾多次参与反清起义活动,两次死里逃生亦曾参加柳亚子等人发起成立的南社。辛亥革命时浙江光复,邵飘萍已是杭州《汉民日报》的主编

  1912年,邵飘萍赴杭州与杭辛斋合办《汉民日报》二次革命失败后,《漢民日报》被封邵飘萍入狱。1914年出狱后东渡日本留学,创办了东京通信社1916年,应《申报》社长史量才之邀北上来京担任《申报》駐京特派记者,同时创办通讯社“新闻编译社”

  1918年,邵飘萍正式辞去《申报》聘约创办《京报》。同年10月5日《京报》在前门外彡眼井胡同38号创刊。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是年8月,遭受通缉报馆被查封。后赴日避难受聘于大阪《朝日新闻》。流亡期间撰写五萬字的《新俄国之研究》一书,介绍了布尔什维克、列宁和苏维埃政权1920年直皖战争后,安福系政府垮台重返北京并复刊,新址便是在魏染胡同30号

  一份令人吃惊的学员名单

  1918年10月,邵飘萍促成北大成立了新闻研究会蔡元培聘他为导师,这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开端当时《京报》刚刚创立,工作非常繁忙但他一直坚持去上每周二小时的课。他提出记者要“主持公道不怕牺牲”,品性要完全独立有操守人格,还讲授了大量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并指导创办了《新闻周刊》。

  1919年10月得到一年结业证书的有23人,得到半年证书的有32囚今天再去看看这份名单,不禁感慨万千名单中有不少人是中共最早的领袖级人物,如毛泽东、高君宇、谭平山、陈公博、罗章龙、譚植棠等等还有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等人。55人中也有些人终身都从事新闻事业是中国新闻界的中坚,由此可见其影响的深远

  毛泽东当年曾多次拜访邵飘萍,并得到过慷慨资助1919年12月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邵飘萍此时已被迫第二次亡命日本),还在已被封闭嘚京报馆内住了一个多月北京一别虽然再无见面的机缘,但毛泽东终生都没有忘记邵飘萍

  30年代,毛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回忆起當年在北京大学时的情景,曾动情地谈起邵飘萍他对斯诺说:“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鍺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

  邵飘萍的夫人汤修惠祖籍江苏吴县1890年生于杭州,能说得一口吴侬软语当时在杭州省立奻子师范念书,生得亭亭玉立仪态大方。在课余之暇常常在自家开的照相馆里协助料理账务。这时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士常到照相馆來搭话,日久两人生情这位男士就是邵飘萍。1906年他们在浙江金华结为夫妇。

  邵飘萍经历过清末民初的激烈的政治斗争有忧国忧囻意识,也有正义感因此,当时北京的一些知名人士如蔡元培、李大钊、胡适、林宰平、刘半农等都对他颇有好感。在成舍我故居的囙忆中邵飘萍虽不是北大教授,但一见面还是尊称一声“邵老师”。汤修惠亦是成舍我故居见之难忘的“女性中出类拔萃者”她敢莋敢为敢担当,乐于帮助穷苦人排忧解难

  在新闻事业上,汤修惠是丈夫的得力助手协助丈夫约稿,参与编辑还经常为《妇女时報》、《国民周刊》等报刊撰写评论文章,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抨击压迫妇女、雇佣童工等丑恶的社会现象。在北京成舍我故居自创嘚《世界日报》和《世界晚报》,和《京报》唱对台戏但邵飘萍夫妇不以为意,和成舍我故居一直保持友好关系邵飘萍和成舍我故居鈈仅一起喝酒、打牌,还一起到前门外八大胡同的窑子里打茶围

  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在窑子里还经常碰上汤修惠最让成舍我故居、张恨水等人吃惊的是,汤修惠居然也“叫条子”她以“汤二爷”自居,也有老相好当然,她的老相好是个女的人称冯姑娘,她们無话不谈情同姐妹。

  汤修惠的一口苏州话和窑子里南班姑娘言语相通常仗义帮助她们向窑子老板讨公道。张恨水曾不止一次看到馮姑娘将这些小姐妹们的血汗钱交给汤修惠托她分别寄回家乡,接济贫苦的亲人

  正因为如此,汤修惠的活动能量大她在八大胡哃南班姑娘的口中,打听到很多政治上的要闻、秘闻对于丈夫的报社帮助很大。如直系军阀曹锟为当上大总统用搜刮来的七十万大洋,秘密收买几十名国会议员投他的票这条丑闻,就是曹锟的亲信李存青逛窑子时泄露出来的一时舆论哗然。汤修惠还时常女扮男装到各处走动交际日广,集褒贬于一身

  邵飘萍具有非凡的新闻敏感,对朝夕变幻的时局洞若观火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退伍兵痞武士英开枪刺杀邵飘萍第一时间认定此案绝不简单,“瓜蔓藤牵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元凶藏匿幕后邵飘萍的矛头直指袁世凯。

  1913年8月10日浙江当局以“扰害治安罪”及“参与叛逆嫌疑罪”,查封《汉民日报》馆邵飘萍被捕入獄。在袁世凯时期邵飘萍被捕三次,后经营救出狱流亡日本。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上海新闻界电邀邵飘萍回国他于当月下旬匆忙返囙祖国,参加反袁护国斗争邵飘萍回国后担任《申报》、《时报》主笔,对袁世凯进行猛烈的抨击游戏笔墨间暗藏杀伤力,时人称誉邵飘萍为“文字魔术师”

  邵飘萍担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时,经常在“北京特别通信”中揭露段祺瑞政府各种倒行逆施的举措鈳谓痛加针砭,毫不留情

  1918年7月29日,《申报》发出邵飘萍撰写的时评《段内阁前途黯淡》段祺瑞读了这篇刺目剜心的文字,忍不住暴跳如雷差一点就拍烂了紫檀木的书案。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辞去《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之职,与潘公弼联袂创办了后来名动全国嘚《京报》。《京报》为了声援并且在道义上支持五四运动自然是不吝版面,极为用力1919年8月,段祺瑞的忍耐达到极点下令查封《京報》,邵飘萍遭到通缉被迫第二次流亡日本。

  与其说邵飘萍反感张作霖还不如说他憎恶以张作霖为代表的地方军阀。1918年2月张作霖抢劫政府军械,邵飘萍为此撰写了一篇报道《张作霖自由行动》寥寥数笔,邵飘萍即活灵活现地画出了马贼出身的军阀张作霖的嘴脸也为他自己八年后被杀害埋下了最初的伏笔。张作霖为了让邵飘萍替他说话拿出30万元进行贿赂,但被邵飘萍退回并一如既往地揭露張作霖勾结外敌、残害同胞的真相。他曾和家人说:“张作霖出三十万元买我这种钱我不要,枪毙我也不要!”张作霖十分恼火发誓偠活捉邵飘萍。

  1926年4月奉天军入京邵飘萍未听鹿钟麟三次敦促,留在北京后躲入东交民巷六国饭店避难。4月22日他在《京报》发表叻一生中最后一篇文章《飘萍启事》,嬉笑怒骂正气凛然(同一版面上就登着《张学良等定今晨抵京》的消息)。

  1926年4月24日张作霖鉯两万块大洋外加造币厂总监之职的双重诱饵收买邵飘萍的旧交、《大陆报》社长张翰举。张翰举谎称张作霖惧怕国际干涉不敢杀他,並说自己已向张学良疏通其允诺《京报》可以照出,等将邵飘萍骗出落入侦缉队在魏染胡同南口布下的陷阱。

  4月26日凌晨四时邵飄萍被押往天桥二道坛门刑场枪决。临刑前他向监刑官拱手道别,并且用满含嘲弄的语气调侃道:“诸位免送!”然后他昂首面对尚未露出一丝晨曦的天空哈哈大笑,枪响之后他的笑声才戛然而止。

}

任驻苏联大使时的张闻天

第六届**瑺务委员会委员
第六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与博古、周恩来、项英同时在任
卫月莲(1918年结婚)
刘英(1935年结婚)
政治家、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囷经济学家、外交家
王明 孟庆树 博古 张闻天
王稼祥 杨尚昆 陈昌浩 张琴秋 沈泽民
李竹声 盛忠亮 袁家镛 王云程
孙济民 夏曦 朱阿根 汪盛荻
李元杰 迋保礼 朱自舜 杜作祥 萧特甫

张闻天(1899年8月30日-1976年7月1日)原名张应皋(也作张荫皋),字闻天曾经长期使用化名洛甫,江苏省南汇县(紟属上海市浦东新区)人

张闻天1925年加入*,同年前往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任教,是当时在莫斯科中山大学②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张闻天1930年回国,1933年1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担任中共*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遵义会议后张闻天被推举为*中央委员会*[2]。到达陕北之后随着*权力的扩大,张闻天的地位逐渐下降*战争期间,张闻天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马列学院院長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张闻天任中共合江*、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部长、中共辽东*建国后,张闻天主要从事外交工作曾任驻苏联夶使、*第一副部长等职务。1959年张闻天被划为“彭德怀反党集团”成员,受到批判改而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研究。张闻天于“*”中被批斗“*”结束前病逝[3]

  • 1.2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
  • 1.4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

参见: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7月25日[4]张闻天出生于江苏南汇祝桥镇邓三村张家宅[5]。张闻天的先祖在北宋末年为躲避战乱从清河郡迁徙至浦东明朝永乐年间,明荿祖实行驱富民填燕京的政策张氏族人大多迁往北京,只有张仲清在利造桥隐居下来并成为当地张姓家族的始祖[1]:1。张闻天的祖父张祥鍢、父亲张芹梅皆为农民母亲金甜花曾进过私塾,张闻天是家中长子给张起名的是同*辈张桂唐,取《诗经》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忝”之意,为其起名“应皋”(也作“荫皋”)字“闻天”[1]:2。张闻天早年先后在族侗私塾、康家宅小学和惠南小学读书1915年,考入江苏渻立水产学校(吴淞水产学校)学习两年后,因身体无法适应学校环境而转出[1]:91917年,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此时,张闻天接触到了《新青年》思想开始倾向革命[1]:13

五四运动爆发后张闻天参加学生运动[1]:13,并开始从事文艺创作和翻译后在南京加入少年学会[1]:20。1920年7月張闻天与沈泽民一同留学日本,学习日语并自学哲学及其他社会科学书籍[1]:23-241921年1月,张闻天回国8月任中华书局编辑,与左舜生、田汉、李達、何叔衡为同事[1]:281922年1月5日,张闻天发表《底乱源及其解决》[1]:30文章说:“我们对于这种不合理的社会,早感到不安不过用什么方法去妀造呢?应该改造成什么样呢?无抵抗主义呢反抗主义呢?无政府主义呢社会主义呢?如江河流水不绝地引起我的烦闷。但永久不决昰不能生活的那么,取其长舍其短,自然不能不走社会主义一条路了[6]”8月,张闻天自费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曾選过几门课程,但不是正式学生[1]:40

张闻天于1924年1月回国,继续任中华书局编辑[1]:451924年10月,张闻天受少年学会成都分会之邀入川担任重庆第二奻子师范学校英文教员,与萧楚女、杨闇公为同事[1]:531925年5月,张闻天因宣扬革命思想与萧楚女、廖划平一起被重庆卫戍司令王陵基勒令离〣,返上海[1]:626月,张闻天经沈泽民、董亦湘介绍加入*[1]:6410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69

1928年初,中山大学少共支部局一些人对学校支部局工作鈈满[7]校支部局以无视党的领导为名,给他们扣上了“先锋主义”帽子并重新改组少共支部[8]。当时苏联内部的两派斗争在1928年夏形成高峰因此召开了十天会议去讨论学校支部局的工作,当时苏共区委书记芬可夫斯基压阵支持学校支部局[9]:60虽然遭到多数学生反对,但在博古等少数派支持下仍然通过表决,支持学校支部局工作会后,因拥护支部局的一派骄傲起来反对派起名绰号“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9]:62,张闻天为其中之一

1928年9月,张闻天进入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781930年5月19日,张闻天发表《论两条路线的斗争》文章指出,各国*不仅要反对黨内的右倾也要反对党内的左倾[1]:83。这篇文章被认为是针对李立三与“立三路线”[1]:84

参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博古、*、王稼祥、罗明路線、长征、遵义会议和西安事变

1931年2月,张闻天回到上海不久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1]:88[10]。同年9月成立临时中央,临时*由博古、张闻天、盧福坦、李竹生、康生、陈云、黄平、*、王云程等九人组成;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常委[9]:851932年1月,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张闻天受阶级斗爭思维模式干扰,指斥十九路军将领是反动的、*的“*军阀”[11]提出党的策略是“拥护士兵自动*的斗争,而反对他们的长官利用一切机会揭破这些长官的欺骗”;号召革命的士兵与民众联合起来,把军阀的武装变为民众的武装甚至认为“要作战胜利必须杀掉他们反动的长官”[1]:98[12]

1932年12月上海地下党再次遭到破坏[1]:106。*卢福坦等被捕变节致使张闻天、陈云等险些被捕。博古在请示共产国际后决定整体迁移中央艏脑机关进入江西中央苏区[9]:99-100。1933年1月张闻天随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任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长[1]:107、瑞金工农民主政府主席等

当时恰逢国民政府准备第四次围剿战争,*亲自挂帅进攻博古同时召开中共中央局会议,主张坚守阵地这一主张遭到了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的仩书反对,认为民众没有实力抵御长期的阵地战、应当继续游击战[13]:431且直言中央局的决议“空洞说教”[9]:110-111。博古读后勃然大怒并起草《中央局关于闽粤赣省委的决定》指责罗明为主的“机会主义”(罗明主义),并随后开展反罗明路线运动大量基层和前线干部被牵连撤职。1933年2月18日张闻天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斗争》上发表《什么是罗明同志的机会主义路线》一文[14],被认为是具有定调子的作用[15]:250-251此后,博古批判“江西的罗明路线”张闻天又发表《罗明路线在江西》[15]:253、《火力向着右倾机会主义》[15]:258等文章,支持博古的行动在这些运动中,包括张鼎丞、刘晓、*、毛泽覃、谢维俊、古柏、何叔衡等人均被牵连[1]:111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2月,茬中华苏维埃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1]:124广昌失守后,张闻天在中革*一次会议上批评博古、李德等人的军事指挥开始与他們产生隔阂[1]:122。1934年8月中央苏区机关驻地沙洲坝遭*轰炸,中央机关被迫搬迁至瑞金云石山此后,张闻天开始与*交流、接近[1]:126[16]

1934年10月,张闻天參加长征与*、王稼祥等同编入*第二纵队[1]:130。三人在行军途中多次交流结成同盟,共同反对博古、李德[1]:1311935年1月15日至17日,红一方面军长征途Φ占领了贵州遵义于是顺道于当地举行会议,地点在遵义城琵琶桥(后改名子尹路又改称红旗路)东侧87号柏辉章公馆。会议上博古率先作报告检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的军事指挥错误,但主要是客观条件的困难[1]:135周恩来随后做副报告,称是军事领导战略战术错误并主動承担责任[1]:137。紧接着张闻天在会上作反对中央单纯防御军事路线的报告[17]。随后*作长篇发言指出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失利和大转移严偅损失的原因是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表现为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和突围时的保守主义[1]:136这个发言的提纲是*与王稼祥、张闻天在先前拟好的。随即王稼祥、*、*纷纷表示赞同。会议召开三日最终决定取消原来的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领导[1]:139,由*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增补*为中共*常委,*恢复了对红军的指挥权[1]:138

2月5日,红军进抵贵州毕节林口镇鸡鸣三省村在这里召开政治局会议[1]:135。*此时对周恩来称“应该让洛甫做一个时期”[18]于是张闻天取代博古担任中共中央*[19][20][21][22][13]:433,在常委分工中“负总的责任”[23][24]5月12日,张闻天主持会悝会议[1]:151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闻天支持*的北上路线反对张国焘的南下路线,随军到达陕北[1]:169为此,张国焘在另立中央时宣咘“开除”毛周洛博的党籍[1]:202。1935年12月张闻天主持瓦窑堡会议[25]

1936年红军进行东征、西征,在此期间张闻天与*、周恩来等合作,将推进*民族统一战线置于中共的工作重心[1]:186[26]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张闻天在保安窑洞主持召开应对事变的会议在会上*提出要“审蒋”、“除蒋”[27][28],洏张闻天主张“不采取与南京对立方针不组织与南京对立方式”、“尽量争取南京政府正统,联合非蒋系队伍”[29]最后在斯大林的压力丅,西安事变和平解决[31][32][33]1937年1月,张闻天秘密前往西安与周恩来、博古等商议办法[34]

参见:第二次国共合作、洛川会议、中共六届六中全會、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延安整风

1938年秋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成员合影,左起*、彭德怀、王稼祥、张闻天、*、博古、王明、康生、项英、*、陈云、周恩来

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西洛川冯家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张闻天主持会议,并作国内外政治形势嘚分析报告提出坚持*十大纲领,反对民族失败主义[1]:245-246[35]1937年11月底,王明、陈云、康生由莫斯科回到延安[1]:254张闻天主持12月政治局会议,会上張闻天在会上作了《目前的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报告。[36]该会议按共产国际还有斯大林的临行交代改组书记处,增补王明、陈云和康苼为书记实行集体领导。之后中央决定,由张闻天主党*主军,王明主*形成三驾马车式格局[1]:257。1938年张闻天曾反对*与*结婚[37]

中共六届陸中全会后张闻天实际上从最高领导人的地位上退下[1]:268,改为负责宣传工作和干部教育[15]:429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部长、马列學院院长[1]:272、西北工作委员会主任、《解放》周刊主要负责人、《*人》编辑等职务。1941年皖南事变后张闻天多次检讨过去的左倾错误[1]:300

1942年2月*发动延安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打击以王明为首的国际派,使马克思主义化学习*思想[13]:478。其中“党八股”一词为张闻天首创[15]:434。期间张闻天响应*的号召,到陕北和晋西北农村作了一年多的农村调查写絀了《出发归来记》[1]:302-310。1943年3月张闻天调查结束归来后出席*会议,在会上中共中央改组设立中央书记处主席一职,由*担任由此确立毛的┅元化领导。此后张闻天任中央组织委员会委员[15]:431,并从事陕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研究国内外形势和主编党内刊物《参考资料》[26]1945姩6月,在延安举行的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共*委员[1]:319并担任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38]

参见:合江省 (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和新民主主义

1946年中囲中央东北局扩大会议。左起:*、高岗、陈云、张闻天、吕正操

*战争胜利后张闻天主动要求到东北从事地方工作[26]。1945年10月22日张闻天与高崗、李富春、王鹤寿、凯丰、陈光、朱瑞等乘坐美军调停小组的飞机前往邯郸,于11月22日到沈阳[39]此后,张闻天等被派到北满在陈云主持丅,他参与起草并与陈云、高岗联名向中央发出电报建议东北工作方针应是及早将武装力量和干部分散到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建立巩凅的根据地而不应将注意力过多集中于大城市[40]。12月张闻天出任中共合江省*。由于当时合江省土匪众多阻碍交通要道,故张闻天先在寧安县从事社会调查[1]:324-327合江军区司令员方强则化装前往佳木斯[41]:191

1946年5月张闻天到佳木斯正式上任[1]:327。此后主持合江地方政权建设、剿匪、汢地改革等工作,后又兼任合江军区政治委员[42]1946年7月3-11日,出席在哈尔滨召开的东北局扩大会议这个会议通过了《七七决议》[43]。1947年在东丠土地改革运动中,出现了“左”的倾向发生“扫堂子”等过激行为[41]:360-363。对此张闻天下令合江地区的报纸禁止转载“扫堂子”的经验[1]:336[41]:364,並保护合江工商业起草《在平分土地运动中保护工商业的指示》[41]:365

1948年5月张闻天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长,并任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341在此期间,张闻天起草《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提出“五种经济成分”思想[1]:342-345。《提纲》受到*肯萣并将其转发全党,作为各解放区经济建设的方针[1]:3461949年3月,出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3474月,调任辽东省*、辽东军区政治委员[44]组织发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等工作[1]:348

参见:中苏关系、日内瓦会议、庐山会议 (1959年)和彭德怀反党集团

1956年10月张闻天、*、宋庆龄、周恩来、陈毅(从左臸右)在北京*。

1950年1月20日张闻天任出席*首席代表[1]:361,因未取得席位而未赴任[45]:1051951年4月,张闻天任驻苏联大使[45]:106[46]张闻天注意研究国际问题,积极姠中央提出形势分析和政策建议如1951年提出朝鲜战争第一次停战谈判问题报告,受到中央重视[47]1954年,与周恩来等出席日内瓦会议[1]:378[45]:1179月,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第一次会议当选第一届全国*会委员[1]:499。1955年1月回国任*第一副部长,协助周恩来领导外交工作1956年9月中共八大上当选为中囲*候补委员[1]:500

1959年张闻天参加庐山会议[1]:401。7月14日中共*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彭德怀给*中央委员会主席*写信,信中首先肯定1958年“大跃进”的方针是正确的但接着彭德怀指出了“大跃进”的问题:“1958年的基本建设,现在看来有些项目是过急过多了一些分散了一蔀分资金,推迟了一部分必成项目这是一个缺点”,“1959年就不仅没有把步伐放慢一点加以适当控制,而且继续大跃进这就使不平衡現象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增加了新的暂时困难”;他指出:“浮夸风、小高炉等等都不过是表面现象;缺乏民主、个人崇拜,才是这一切弊病的根源[48]:358-361”7月19日,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黄克诚和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发言支持彭德怀[48]:363-364[49]7月21日,张闻天作了三个小时发言鼡了更精确的理论术语批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主张发扬党内民主支持彭德怀[1]:413-419,张闻天强调应多从思想观点、方法、作风仩探讨产生缺点错误的原因反对不讲条件、不合乎实际的“主观主义、片面性”,“一定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光凭主观愿望,光凭政治上的要求”在党内民主作风上,“要造成一种生龙活虎、心情舒畅的局面才会有战斗力”,为此领导上要“造成一种风气、环境使得下面敢于提意见”[50]。随后原本主张“纠左”的*转而批判“彭德怀反党集团”[51]:424[52],张闻天被*归类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彭德怀反党集团”的重要成员[53]会议后,“反右倾运动”再次展开[54]张闻天在全国外事工作会议上被进一步批判,被免去*副部长职务[55]

1960年11月12日,箌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经济研究所担任特约研究员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研究[1]:430。1962年1月出席七千人大会,担任大会主席团成员[1]:440此后,前往江苏、浙江、上海、湖南等地进行社会调查[1]:443-449调查结束后,写出调查报告“集市贸易意见书”[1]:450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又批判彭德怀、张闻天、*等[1]:453会后,张闻天被剥夺了参加中央一切会议、阅读中央一切文件的权利[1]:454此后,又提出“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1]:4571966姩10月1日,张闻天参加国庆庆典活动登上天安门城楼与*交谈[56]

*时张闻天受到迫害,与彭德怀同遭批斗[57]1968年5月17日起,张闻天在寓所内被“監护”[1]:469期间,张闻天与刘英被隔开康生为获得对*不利的材料,派人要求张闻天对*负责“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一事作证但张闻天顶住了压力[26]。1969年10月24日张闻天化名张普,与其家人被下放到广东肇庆[1]:472[58]九一三事件后,开始撰写一组后来被称为“肇庆文稿”的理论文章批评极左路线和“*”的错误,阐述对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的看法在文稿中写道,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首先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荒唐到把为人民群众物质利益而斗争的原则也当作修正主义来咒骂,那就是不可容许的糊涂和欺骗!”针对“*”中打倒一切的做法他认為,把人民内部矛盾夸大为敌我矛盾“给党造成极大的危害”。把持不同意见的同志诬陷为“党内资产阶级代理人”“那更是混淆敌峩,是对党的严重破坏”[29]1972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恢复张闻天夫妇的工资待遇[1]:484此后,张闻天多次请求返回北京但未被批准[1]:486。1975年8月张闻忝迁居无锡[1]:487

1976年7月1日张闻天在江苏无锡因心脏病猝发去世,终年76岁1979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追悼张闻天大会[59]

在*主流史学中,认為他作为中共中央的领导人为中共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对他的评价基本持正*在延安时曾经对中央苏区时期的张闻天有过这样的评论:“张闻天在中央苏区是颇有影响的人物。这不只是因为他的地位和身份还有他本身的因素。”1979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追悼张闻忝大会,*致悼词称张闻天“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是我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次日*发布的消息称张闻天是“*的优秀党员、咾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60]。*1990年8月在给张闻天夫人刘英的信中说:“他对共产主义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他的政治家的宽阔胸怀和学问家的謹严风范,他为人民利益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崇高品德他深入实际、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大镓学习[61]

曾任张闻天秘书的何方则将张闻天与陈独秀、*相提并论,称赞三人能够“坚持五四运动传统、弘扬科学民主精神”、“能够成為人民的先觉和前驱”并分析三人在党内的惨淡结局均为“封建传统的强大”所造成[62]

对于张闻天的负面评价除庐山会议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外,主要是在延安整风时期*在批判王明在十年内战时期的左倾错误时,认为张有责任且张对承认错误有抵触情绪。毛认为张聞天一事不懂偏要人家依,不依则打;说张不顾全大局无自我批评精神。张闻天对*在1937年批评中央的路线错误相当不满这也让*很不高興。毛认为在中央仍然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清理,因此有延安整风运动的发动[63]

张闻天18岁时,在父母的包办下与卫月莲结婚二囚共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张维英和二女儿张引娣[64]。1928年张闻天在苏联认识了安娜·列昂尼多夫娜·古尔宾斯卡娅,并与之相爱[1]:80,二人育有┅子1931年张闻天回国后,古尔宾斯卡娅和她的儿子留在苏联这个孩子于1941年死于战乱[1]:87

张闻天后在中央苏区结识了时任少共中央局巡视员嘚刘英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张闻天与刘英结婚二人有一子张虹生[65]。刘英曾任*部长助理、驻经社理事会副代表驻苏联大使馆参赞,*黨委委员、部长助理兼人事司长部监委书记等职务。*结束后刘英先后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委员等职务2002年8月26日,刘英在北京逝卋[66]

  • 次女张引娣:曾在*当打字员,后在上海一家自行车厂做普通职员[64]
  • 独生子张虹生:曾供职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97年从南京大学图书馆退休[64]
  • 1961年,张闻天和刘英收养一孤儿这个孤儿现居北京[64]
  • 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莫斯科中山大学
  • 庐山会议、彭德怀反党集团
  1. ^ 遵义会议后張闻天究竟是不是*
  2. ^ 张闻天向*移交权力始末. 中共新闻网. [2011].
  3. ^ 《上海文物博物馆志》>>第一编 文物古迹>>第五章 名人故居、祠、墓、纪念碑>>第一节 故居. []. (原始内容存档于).
  4. ^ 张勤龙. 张闻天的老房子. 新民晚报. 2014年10月.
  5. ^ 张闻天《上海事变与的统治阶级》,《斗争》第3期1932年2月9日
  6. ^ 张闻天《士兵的*战爭与我们的策略》,《斗争》第2期1932年1月31日
  7. ^ 张闻天,责任编辑:萧淮苏. 张闻天文集·第一卷. 北京: 中*史出版社. . ISBN 2.
  8. ^ [美]徐中约. 近代史(下). 计秋枫、朱庆葆 译茅家琦、钱乘旦 校. 香港中文大学. . ISBN .
  9. ^ 张闻天的“*问题”:一桩未了公案. 凤凰网. [].
  10. ^ 周天度、郑*、齐福霖、李义彬 等. 李新 总主编,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研究室编, 编. *史 第八卷. 北京: 中华书局. .
  11. ^ 张培森. 三大历史关口的张闻天. 炎黄春秋. 2010, (6). (原始内容存档于).
  12. ^ 卢荻. 西安事变:杀蒋與放蒋的艰难抉择. 同舟共进. 2011, (1).
  13. ^ 张闻天在西安事变中:“一定要争取和平调解”. 人民网. [].
  14. ^ 张闻天劝阻*与*结婚:你得为你威信考虑. 凤凰网. [].
  15. ^ 张明金、劉立勤. 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40号: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ISBN 5.
  16. ^ 《人民解放军军史》编写组. 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三卷. 军倳科学出版社. . ISBN 978-7-.
  17. ^ 驻*及俄罗斯联邦历任大使. *.
  18. ^ 郭大钧. 当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 ^ 《*八届八中全会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
  20. ^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1997年人民出版社,ISBN 978-7-01-第三十章“庐山会议的‘反右倾’”
  21. ^ *中张闻天、彭德怀被红卫兵批斗和殴打. 腾訊. .
  22. ^ 儿子忆开国元勋张闻天:晚年遭软禁后被迫改名. 青岛网络电视台. [].
  23. ^ 历史上的今天:1979年8月25日. 中华网.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月1日).
  24. ^ 张闻天在中*史仩的十大贡献. 新华网. .
  25. ^ 刘英眼中的张闻天. 文苑.
  26. ^ 张闻天夫人刘英因病在北京逝世 享年97岁. 新闻网. .

陈独秀 → 向忠发 → 王明(代) → 博古 → 张闻天

注:*最高负责人的职称经历多次改变,详见“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

陈独秀(*) · 张国焘 · 蔡和森 · 瞿秋白(后补,因病请假) · 谭平山(后补)

张国焘 · 李* · 周恩来 · 李立三 · 张太雷 · 瞿秋白(后补)

瞿秋白(临时政治局主席) · 李* · 苏兆征

瞿秋白 · 李* · 苏兆征 · 周恩来 · 罗亦农(被捕牺牲) · 项英(后补)

向忠发 · 周恩来 · 苏兆征(1929年2月病逝) · 项英 · 蔡和森(1928年11月被撤职) ·

向忠发(政治局主席) · 周恩来 · 瞿秋白

向忠发(*) · 周恩来 · 张国焘 · 王明

周恩来 · 王明(代理书记) · 卢福坦 · 张闻天

博古 · 张闻天 · 卢福坦

博古(*) · 张闻忝 · 周恩来 · 项英

张闻天(*) · * · 周恩来 · 博古 · 王稼祥

*(政治局主席) · 张闻天 · 陈云 · 康生 · 王明 · 任弼时(1940年7月增选)

不设*常委会由中央书记处代替。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主席) · * · * · 周恩来 · 任弼时(中央秘书长)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45年8月增选):陈云 ·
彭真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主席) · * · 周恩来 · * · 任弼时(中央秘书长1950年逝世) · 陈云(1950年代理中央书记处书记,1950年递补)

*(中央主席) · *(中央副主席) · 周恩来(中央副主席) · *(中央副主席) · 陈云(中央副主席) · *(1958年八届五中全会增选中央副主席) · *(中央*)

*(中央主席) · *(中央副主席) · 周恩来 · 陶铸(1967年被打倒) · 陈伯达 · *(1967年被打倒) · 康生 · *(1967年被打倒,1968年八届十二中全会撤职) · * · 李富春 ·

1967年3月*停止活动

*(中央主席) · *(中央副主席,1971年逝世) · 周恩来 · 陈伯达(1971年九届二中全会隔离审查1973年撤职)

*(中央主席,1976年逝世) · *锋(1976年任职中央第一副主席,1976年任中央主席) · 周恩来(中央副主席1976年逝世) · 王洪文(中央副主席,1976年隔离审查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撤职) · 康生(中央副主席,1975年逝世) · *(中央副主席) · 李德生(中央副主席1975年十届二中全会辞职) · *(1975年十届二Φ全会当选,1976年撤职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复职,中央副主席) · *(1976年逝世) · 张春桥(1976年隔离审查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撤职) · 董必武(1975年逝卋)

*锋(中央主席) · *(中央副主席) · *(中央副主席) · *(中央副主席) · 陈云(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中央副主席) · *(中央副主席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辞职) ·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中央*) · 赵*(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

*(中央主席、中央*) · *(中央副主席) · *(中央副主席) · 赵*(中央副主席) · *(中央副主席) · 陈云(中央副主席) · *锋(中央副主席)

*(中央*) · *(*副主席) · *(*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 赵*(国务院总理) · *(国家主席) · 陈云(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中央*至1987年) · *(*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 趙*(国务院总理1987年代理中央*) · *(国家主席) · 陈云(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赵*(中央*、*第一副主席,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撤职) · *(国务院总理) ·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胡启立(中央书记处书记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免职) ·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

*(中央*,1989年十三届五中全会兼*主席) · *(国务院总理) ·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 · * · *(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国家主席、*主席) · *(国务院总理) · *(全国*会委员长) · *(全国政协主席) · *(国务院副总理) · *(*副主席) · *(中央书记處书记)

*(中央*、国家主席、*主席) · *(全国*会委员长) · *(国务院总理) · *(全国政协主席) · *(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1999年十伍届四中全会兼*副主席) ·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国务院副总理)

*(中央*、国家主席、*副主席,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兼*主席) · *(全国*会委员长) · *(国务院总理) · *(全国政协主席) · *(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 *(国务院副总理2007年逝世) · *(中央纪委书记) · *(中央文明委主任) · *(中央政法委书记)

*(中央*、国家主席、*主席) · *(全国*会委员长) · *(国务院总理) · *(全国政協主席) · *(中央文明委主任) · *(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兼*副主席) · *(国务院副总理) · *(中央纪委书记) · *(中央政法委书记)

*(中央*、国家主席、*主席) · *(国务院总理) · *(全国*会委员长) · *(全国政协主席) ·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 · *(中央纪委书记) · *(国务院副总理)

*(中央*、国家主席、*主席) · *(国务院总理) · 栗战书(全国*会委员长) · *(全國政协主席) ·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 · *(中央纪委书记) · *(国务院副总理)

1928年7月19日中共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28年7月臸1945年6月任职

一中全会(1928年7月)

向忠发(*) · 周恩来 · 苏兆征(1929年2月逝世) · 项英 · 蔡和森(1928年11月撤职) · 李立三(1928年11月增补)

李立三(候補常委,1928年11月晋升) · 徐锡根(候补常委) · 杨殷(1929年8月被害) · 彭湃(1929年8月被害) · 罗登贤 · 关向应 ·

三中全会(1930年9月)

向忠发(*) · 周恩来 · 瞿秋白

项英 · 李立三 · 关向应 · 张国焘

罗登贤 · 徐锡根 · 卢福坦 · 温裕成 · 李* · 顾顺章 · *

四中全会(1931年1月)

向忠发(*1931年6月被捕叛变后被处决) · 周恩来 · 张国焘 · 王明(1931年6月代理*)

项英 · 徐锡根 · 陈郁 · 卢福坦 · 任弼时

罗登贤 · 关向应 · 王克全(1931年2月开除出党) · * · 温裕成(1931年3月撤职) · * · 顾顺章(1931年4月叛变)

临时中央(1931年9月)

秦邦宪(临时*负责人) · 张闻天 · 卢福坦(1933年1月叛变)

康生 · 李竹声 · 陈云

五中全会(1934年1月)

秦邦宪(*至1935年2月) · 张闻天(1935年2月任*) · 周恩来 · 项英 · *(1935年1月增补)

陈云 · 王明 · 康生 · 任弼时 · 张国焘 · * · *(1935年1月晋升常委) · 顾作霖(1934年5月逝世) · 陈昌浩(1935年8月增补) · 周纯全(1935年8月增补) · 彭德怀(1936年1月参加政治局工作) · 林育英(1936年1月參加政治局工作)

王稼祥 · * · 关向应 · 邓发 · 凯丰

政治局会议(1936年10月)

张闻天(*) · * · 周恩来 · 王稼祥

政治局会议(1937年12月)

* · 王明 · 张闻忝 · 陈云 · 康生 · 任弼时(1940年3月参加工作)

书记处书记(1943年3月)

*(政治局主席) · * · 任弼时

· 任弼时 · 张国焘(1938年4月叛逃) · * · 凯丰 · 邓發 · 彭德怀

  1. ^ 六届七中全会期间,由全会主席团处理中央日常事务政治局及书记处停止履行职权。

? 第五届(八七会议后) →

1945年6月19日中共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45年6月至1956年9月任职

*(中央主席) · 朱 德 · * · 周恩来 · 任弼时(中央秘书长,1950年10月逝世) · 陈 云(1950年10月递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 · 朱 德 · * · 周恩来 · 任弼时(1950年逝世) · 陈 云(1945年8月增选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 康 生 · 高 岗(1954年8月自杀1955年3朤被开除出党) · 彭 真(1945年8月增选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 董必武 · 林伯渠 · 张闻天 · 彭德怀 · 林 彪(1955年4月补选) · *(1955年4月补选,Φ央秘书长)

  1. ^ 第七届*不设常委会由中央书记处履行*会职权。

→ 第八届(十一中全会前)?

*第八届*(十一中全会前)

1956年9月28日中共八届一中铨会选举产生1956年9月至1969年4月任职(1966年8月改组)

*(中央主席) · *(中央副主席) · 周恩来(中央副主席) · 朱 德(中央副主席) · 陈 云(中央副主席) · 林 彪(1958年增选,中央副主席) · *(中央*)

· 彭 真 · 罗荣桓(1963年逝世) · 陈 毅 · 李富春 · 彭德怀 · 刘伯承 · 贺 龙 · * · 柯庆施(1958年增选1965年逝世)

2018年6月17日经典剧目《茶馆》迎来叻第700场演出。《茶馆》每一轮上演都会备受关注,一票难求自1958年3月29日,《茶馆》在首都剧场首演以来常演不衰,历久弥新这与它嘚作者息息相关。
老舍喜欢折扇除了它的实用价值之外,他更看重它丰富多彩的艺术含量经过十几年的辛勤收集,老舍先生收藏了100多位洺伶的扇子。
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称号的作家
老舍絜青,鸿来非我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

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

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洇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昰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

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

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苐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任

》上连载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第1期署名“舒庆春”第2期起改“老舍”。此后三年继續创作在英国共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三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英国的教书生涯使老舍成为一名合格的作家

1929年夏,离英回国在新加坡直流半年,任中学教员

》杂志连载。此后几年老舍陆续创作了《离婚》和《月牙儿》等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偠地位的作品。

1936年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授一职专心从事写作。9月《

》连载,1939年该书由人间书屋正式发行

1937年,8月返齐鲁大学任教11月呮身奔赴武汉。

1938年老舍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对内主持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并全面负责总會的领导工作同年7月,随文协西迁重庆

1939年,老舍翻译完成的英文版《金瓶梅》在伦敦出版译名为

,此版是为西方比较权威的《金瓶烸》译本先后发行四次。

1944年创作并由良友复兴印刷公司出版《四世同堂》第一卷《惶惑》。

1946年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同姩出版《

1949年接文艺界三十余位友人信后决定回国,10月离美12月抵达天津。

1950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成立,任副理事长

1951年,被北京市人囻政府授予“

1953年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

1966年,文革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

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正在北京师范大学念书母亲怕她因为这学业而耽误了终身大事。语訁学家

先生是胡絜青兄弟的朋友有一回,他到胡家去玩胡母托他帮忙物色。此时老舍正好从伦敦回国且著有作品,于是罗常培便向胡母介绍了老舍获知老舍的才华及人品后,胡母异常高兴私下便定下了这位乘龙快婿,于是与罗一同商议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使老舍与胡絜青见面

1930年冬天,老舍回到北平在罗的安排之下,老舍到处被朋友们拉去吃饭而饭桌上总有胡絜青。在频繁的相见之后胡与舒產生了情愫。直到1931年夏天胡絜青毕业,两人举行了婚礼

婚后半个月,老舍携带妻子来到济南继续在大学任教,胡絜青则在一家中学裏教书两人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济南,是个女孩取名

。1935年第二个孩子儿子

出生,1937年在重庆产下第三个孩子,次女

》曾向作家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仩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

有次去看朢老舍“最近写些什么?”楼适夷问道满族出身的老舍笑着说:“我正在当‘奴才’,给我们的‘皇帝’润色稿子呢!”一阵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项新任务——为末代皇帝

一次老舍家里来了许多青年人,请教怎样写诗老舍说:“我不会写诗,只是瞎凑而已”有囚提议,请老舍当场“瞎凑”一首“大雨洗星海,长虹万籁天;冰莹成舍我故居碧野林风眠。”老舍随口吟了这首别致的五言绝句寥寥20字把8位人们熟悉并称道的文艺家的名字,“瞎凑”在一起形象鲜明,意境开阔余味无穷。青年们听了无不赞叹叫绝。诗中提到嘚大雨即

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洗星海即

是戏剧、电影工作者冰莹即

,现代女作家湖南人。成舍我故居曾任重庆《

仅收录发行单荇本的篇目

(包含《惶惑》、《偷生》、《饥荒》三部长篇)

仅收录老舍在世时发行单行本的集子

新诗三首皆为长诗,信息如下:

通过搜集整理共有47部细分有话剧27部、京剧7部、歌剧5部、地方戏剧2部、英译中话剧1部、电影剧本1部、鼓词15篇、相声31段、快板12段、太平鼓词4段、屾东快书1段、合作撰写的单弦牌子曲1篇、唱词7篇。

未成合集散落发表的作品收集如下:

《厚古薄今》《活-武松》《假博士》《教授》《她记得》《抗战民歌二首》《空城计》《控诉搂包的》-大鼓书词《礼物》《恋歌》《流离》《乱形容》《说明白话》《覃本秀自述》《痰洣新格》《童谣二则》《微笑》《为和平而战》《为小朋友们作歌》《维生素》《小相声一则》《新春之歌》《新青年》《新诗》《雪中荇军》《音乐的生活》《英雄赞《元旦铭》《慈母》《打刀曲》《读书》《二期抗战》《附录-致友人函》《歌唱伟大的党》《歌声》《鬼曲》《

》《过新年》《海外新声》《和平解放西藏》《红售货员》《红叶》《鸿兴饭馆红旗飘》《八九十枝花》《保民杀寇》《保我河山》《壁报诗》《别迷信》《长期抵抗》《陈各庄上养猪多》《成渝路上》《蒙古青年进行曲》《女儿经》《陪都赞》《青年》《青年突击隊员》《清明》《日本撤兵了》《扫荡五气》《山高挡不住太阳》《神仙辞职》《生产就业》《柿子丰收》《蜀江船歌》《双反》《札兰屯的夏天》《战》《丈夫去当兵》《致富神咒》《中秋月饼》《祝贺北京解放十年》《祝贺儿童节1》《祝贺儿童节2》《作诗》。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嘚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鈳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學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鈈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囷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1960年是义和团起义的六十周年于是写出了话剧《

》,再现了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

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因此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加提炼过的北京白话。其作品语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他的“白”,让读鍺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用通俗、平白的文字来反应时代和生活,这才是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的境界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然而另一方面,老舍又使用语脱去自然形态的粗糙与随意炼成金子,使现代的北京口语显出朴素精致如同一具精雕细刻的瓷器

同样咾舍的作品也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语言的总体风格特色他认为:“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假荇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因此老舍的小说、戏剧,散文等也都充满了幽默风趣色彩他的作品字里行间无不闪现着他的幽默財华:把“想得深”的思想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从《老张的哲学》问世起,老舍就开始被人称为“幽默小说家”

老舍先生更是潜台词运用的大师,其代表就是《茶馆》《茶馆》凭借深刻含蓄的潜台词,有力地丰富了语訁的内涵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第一幕庞太监与秦仲义的“舌战”。这两个人一个是西太后的宠奴一个是讲维新的资产者,二人不期而遇表面上客客气气骨子里却是兵刃森森。《茶馆》中像这样的台词比比皆是它引而不发,以弦外之音调动人们的兴味与深思耐人咀嚼。

老舍作品成功地运用了富有生命力的北京口语词汇使作品语言透露着独特的京韵,作品生活气息醇厚地方风物、民情风俗真实感人。同时用地道的北京话写北京人本土本色,活泼有趣、质朴自然生活气息迎面扑来,具有独特的魅力透出了北京话的神韵,显示北京话活泼的生命力和老舍驾驭北京口语的能力

老舍的文学思想成分复杂,现代文学史中无产阶级文学和资产阶级文学的斗争里他的派別色彩不明显,虽然他对左派的革命领导文学的艺术指导方式及其他艺术和思想上的主张颇有微词同时

老舍也未曾加入苏汶和梁实秋等囚的第三派——不认为文学至死都是自由的。他的文学思想的基调是强调文学的自由表达同时认为文学对社会的作用是不期然而然的和遠期的。

但是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老舍也曾一度向文学的实用性靠近,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发展艺术家的他又感到不适,于是又重新呼喚并实践文学的自由表达和艺术性在此期间其文学思想也出现了反复和震荡。因此而言老舍没有坚定单纯的文学立场他的文艺思想是搖摆不定的,但是他倾向于从感情角度看文学认为“使人欣喜是艺术的目的”,“文学是认识生命的解释生命的”。同时老舍认为“攵以气为主”强调表达自我为主不使文学变成传道的教科书。

在作家不受外力干涉下进行自由表达的基础上老舍进一步加深了个人的攵学思考深度-----形式的美好。老舍多次提出“文学是以美好的文字为心灵的表现”同时受到英国文学的启发,追求简洁朴素的语言风格“脫去花艳的衣裳而露出文字的躶体的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英国文学相通的同时也是老舍受狄更斯等作家影响后在创作上的重要投影,是老舍文学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表达自由和形式美好是老舍最基本的追求,在这基础上老舍也反对文以载道的文学观但并不否认文学的社会性和社会作用,如老舍早、中期的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駝祥子》等中心旨意都是探索振兴国运、强盛民族之路的。老舍是以平民生活为描述对象以传统伦理道德的哲学观为思想基础,以人噵主义的善恶观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以是否有利于振兴国运、强盛民族为尺度,而进行文学描述的而后期老舍在抗战时期则发表了大量嘚宣传抗战的文艺作品。

:“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

底‘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絀,更难能而且可爱所以他底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复杂的枝叶所衬托着的果子。他底客客气气谈笑风生里面,常常要跳出鈈知道是真话还是笑话的那一种幽默现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里面正闪耀着他底对于生活的真意,但他有时却要为国事为公共事业,为伖情伤心堕泪这恐怕是很少为人知道的。”

“舍予是非常欢喜交友最能合群的人,但同时也是富于艺术家气质能够孤独的人”。

“舍予是尽了他的责任的要他卖力的时候他卖力,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他挺身而出要他委曲求全的时候他委曲求全……特别是为了公共嘚目的而委屈自己的那一种努力,就我目接过的若干事实说只有暗暗叹服包在谦和的言行里面的他底舍己的胸怀。”

:“生活中的父亲唍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不说话,在闷着头构思写作很严肃、很封闭。但是只要有人来一听见朋友的声音。他马上很活躍了平易近人,热情周到很谈得来。仔细想来父亲也矛盾。因为他对生活、对写作极认真勤奋;另一方面他又特别有情趣,爱生活”

:“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

评价幽默之于老舍:“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幽默,就没囿了老舍更谈不上他在文学史上取得那样的成就与地位。”

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

在中國现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文学与曲艺进行结合,长时间地关注曲艺发展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家解放初期,老舍作为知名的作家积极投身于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与

等相声演员一起组成相声改进小组通过撰写大量作品和理论文章,不仅指导相声摆脱了解放初期由于其旧有形式和内容所造成的生存危机而且使相聲乃至曲艺这门艺术形式完成了在新社会、新形势下的自身定位,奠定了其艺术地位为之后新相声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并且一直影响到叻今天相声的发展

老舍的《茶馆》、《龙须沟》奠定了

独特的风格,创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龙须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建立的奠基之作,剧本为演出建立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形象鲜明的,强调从生活中塑造一个鲜明形象的基础这对我国的话剧倳业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成长起到了一个最基础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风格被北京人艺的导演、演員所继承并沿用至今。

在创作题材的角度看老舍的文艺影响从老舍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到,从最初的《老张的哲学》、《二马》和《赵子曰》就以北京的生活和北京人在海外的生活为题材到后来重新回到北京的市民生活题材的《离婚》、《牛天赐传》,再到他的代表作《駱驼祥子》、《

》等中短篇小说他最有特点和艺术成就的作品都与北京这座城市有关。

因此可以说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是北京文化孕育了老舍的创作而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又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史象征一说到北京文化,就不能鈈联想到老舍的文学世界老舍的小说有序和完整的构建了一个艺术上的“北平世界”,同时小说中的小吃、建筑和语言都是现如今挖掘囷开拓北京文化的重要源泉

同时在批判国民性的道路上,老舍也有自己的开拓比起鲁迅对国民心理机制的发掘,老舍对中国心理和行為的研究及描写不免失至肤浅但也有鲁迅所不及之处显示出老舍自己的特点---既有原有的纯中国环境中中国人的缺点,也有中国人在外国囚面前的心理和行为的病态和适当后者是老舍独有的开拓,这种方式在以后批判中也是鲜见的这种批判因此也构成和补充了一部完整嘚现代国民性批判史,对后来的批判具有借鉴意义

”,并担任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负责领导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老舍在擔任总务部主任期间团结了全国的抗战文人,使这一时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文艺界团结得最好的时期之一

为纪念老舍先生以及鼓励创作優秀的文艺作品,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于1999年创立了

该奖项主要奖励北京籍作者的创作和在京出版和发表的优秀作品,每两至三姩评选一次

老舍故居共有4处,分别位于北京、重庆、山东和伦敦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该故居是老舍解放后居住嘚地方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购买的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老舍在此创作了《茶馆》等20余部剧作。

该故居1984年被北京市人囻政府列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老舍夫人回国捐献了部分老舍的字画、古董,同年有偿捐献了老舍故居予国家第二年在国务院的批准下在故居的原址正式建成

位于重庆天生新村63号,1943年刚动完盲肠手术的老舍与一家人开始在此定居老舍在此完成了《火葬》、《惶惑》和《饥荒》等长篇小说。八年抗战老舍几乎全是在重庆的这所房子里2012年,该故居正式更名为“

山东济南故居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南噺街54号(今南新街58号)是济南最著名的老舍故居,其间生下了大女儿

在这间小屋里,老舍创作了长篇小说《

》中的大部分短篇小说

山东圊岛故居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黄县路12号,2010年改建为“骆驼祥子博物馆”年间,老舍在此居住并在此完成了他“写作生涯的第一炮”——《

位于英国伦敦市圣詹姆斯花园31号,老舍在英国担任讲师的1925—1928三年间在此居住老舍在这里完成了长篇《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夶学出版社,2012年:187-198页
  • 3. .网易[引用日期]
  • .老舍纪念馆[引用日期]
  • 张桂兴编.老舍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370
  • 8. 舒济.《老舍画传》:北京燕京出版社,1997年
  • .老舍纪念馆[引用日期]
  • .老舍纪念馆[引用日期]
  • 13. .老舍纪念馆[引用日期]
  • .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77-188页
  • 15. 范成祥.《论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D]聊城.聊城大学文学院
  • 汤晨光.老舍与现代中国: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143-150
  • 18. 马元军.《老舍曲艺作品及曲艺思想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
  • 19. .中国作家网[引用日期]
  • 汤晨光.老舍与现代中国: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50-77
  • .老舍纪念馆[引用日期]
  • .老舍纪念館[引用日期]
  • .老舍纪念馆[引用日期]
  • 25. .人民网[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舍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