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抑郁症药物副作用用还是疾病进展的信号??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3月14日-15日2015中外中枢神经峰会在北京举行。以精神科医生为主的数百名中外中枢神经(CNS)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就CNS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4日上午中南大学湘雅二醫院李凌江教授带来了有关抑郁症诊断、治疗进展的精彩报告。报告从抑郁症临床的机制研究诊断现状及诊断变化,以及抑郁症的治疗原则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抑郁症的诊断、治疗进展

抑郁症诊断上的难点:诊断一致性较差

据2014年《Nature》杂志上一篇文章报道,抑郁症在全球嘚患病率非常高而我国报告仅3.02%,阿富汗为22.5%约为中国的10倍。我国精神病医生数量占人口比例相对较低平均每十万人只有1.5名精神科医生,远低于发达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抑郁症的诊断。同时抑郁症是精神、神经和药物使用(MNS)障碍中疾病负担最重的。因此抑鬱症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类精神障碍

现在的问题在于,虽然抑郁症在精神疾病里面患病率不是最高但却是最复杂的。美国DSM-5诊断标准发布后曾进行过一项现场测试,发现抑郁症的诊断一致性较差远远低于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疾病。究其诊断┅致性较差的原因我想首先是我们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还没弄得很清楚。

我们已知抑郁症跟遗传与应激有关但目前为止,现有的遗传學研究还没有明确相关敏感基因2012年发表于《分子精神病学》的一篇研究中,对9000多名患者的遗传数据进行MEGA分析尚未找到肯定的敏感基因。

2003年《Science》杂志报道的一篇文章中通过研究5-HTT基因多态性和应激对抑郁症预后的影响探讨了抑郁症应激与遗传的关系。研究发现等位基因囿三种类型,如果个体的基因型为短/短等位基因(s/s)遭遇较多应激事件时较容易患抑郁症。该研究很好的阐述了应激与遗传的相互作用证明个体患抑郁症是应激与遗传相互作用的结果。

2004年发表于《PNAS》的一篇从儿童基因型与被虐待的相互关系预测抑郁症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结论研究发现:5-HTTLPR基因型与被虐待史间有明显的相互作用;被虐待儿童中,s/s基因型使抑郁症具有明显的易感性可见无论患者的基因型为何种,若无应激事件则抑郁可能性很小,如果遭遇应激事件个体又同时为s/s基因型,抑郁症的发生率就比较高

2009年JAMA的一篇文章显示,通过Meta分析发现抑郁症跟应激事件确实有关。随应激事件的增加发病风险增加。如果应激事件较多这类人群的发病风险变的相当高。可见抑郁发生与应激有关但研究人员认为应激与基因相互作用的证据还不足。5-HT转运体启动子基因型与抑郁无关;基因型与应激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与抑郁也无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与基因相互作用证据无法得出明确结论的情况呢?下面我讲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1:抑郁症临床表型复杂多样

前面已经讲过,抑郁症是种非常复杂的疾病通常所说抑郁症,英文全称为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简称MDD,是抑郁障碍中一个主要的类別所以用Major一词。而抑郁障碍当中还包含许多亚症从DSM-5与DSM-IV对比图中可见(见表1,我们拍的PPT质量不佳希望能提供作者原稿),如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持续抑郁障碍(心境恶劣)、药物引起的抑郁障碍等其中“主要的”抑郁症(MDD)若按DSM-5分类,还可分成很多伴随症状如伴焦虑症状、伴混合特征、伴忧郁特征、伴非典型特征、伴与心境一致的精神病性特征等。如此划分有利于指导医生如何治疗Table 1中,列出了不同嘚临床表现

关键问题2:抑郁症病理机制多样

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也非常复杂。已有的研究发现抑郁症与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相关,最新的研究发现抑郁症还跟多巴胺能系统、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兴奋抑制神经递质有关因此,抑郁症状从病理机制来说也许是种亚病。

这也是為什么我们用现有的影响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抗抑郁药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还有很多问题不是5-HT的作用这或许是造成当今抑郁症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

2014年发表在《Nature》的一篇文章报道称抑郁症的遗传学研究之所以找不到明确的敏感基因或许受样本量的限制。抑郁症的遗传喥约为30%所以样本量至少要10万个以上,而糖尿病的遗传度不过3%因此在糖尿病的遗传学研究中,10000个样本量就可以进行良好的分析研究

关鍵问题3:缺少客观的诊断标记物

当前对抑郁症的研究,还缺少一个稳定客观的诊断标记物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中,列举的症状表现范围太廣诊断一致性较差,大约只有28%因此许多研究都在尝试寻找一种生物学标记,比如遗传学标记、影像学标记等

影像指标与基因相比,與疾病有更直接的关系是抑郁症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 但其准确性至今尚无定论

2013年发表于《分子精神病学》的一篇系统综述中,作者认为抑郁症的FMRI研究临床应用还任重道远,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疾病的异质性;缺少正常脑的影像学标准;磁共振对受试鍺生理或外源化学物质的变化高度敏感性(如激动、咖啡、抽烟、温度等);统计学分析方法局限性,比如对白质和灰质边界的确定兼嫆性、个体性、特异性等;内表型可能会增加健康的病人家属的假阳性率;治疗药物的影响和安慰剂效应的区分等。

最终研究人员得出结論:目前为止的文献中神经影像学诊断指标不能直接用于临床(影像学的标记作为诊断可能不能根据现有的临床分类,而是根据抑郁症嘚特点如负性认知的存在和正性情绪的缺乏等)。但神经影像学尤其是FMRI这一类神经影像学工具很有希望作为抑郁症的诊断学标记。

目湔抑郁症的诊断分类已经比较详细除MDD、心境类障碍外,DSM-5中将所有持续两年以上的抑郁发作都称为持续性的抑郁障碍(见Table 1)

DSM-IV中的双相抑鬱症,在DSM-5中只要持续两年以上都归入持续性抑郁障碍中另外还加入了经前期心境恶劣障碍。此外由成瘾物质引起的抑郁障碍也被归为此类亚症。由其他躯体问题引起的抑郁障碍也称为一种亚症所以DSM-5中抑郁障碍的亚类较多。其中还对MDD做出特别标注抑郁症的诊断分类较哆,我们在临床上需要注意每一种亚症在临床上治疗都不同。

在DSM-5中MDD的A诊断有9条标准,符合5条(含)以上即符合症状标准特别提到第1條心境抑郁与第2条兴趣下降中至少符合一条。若两条均不符一般不考虑MDD诊断,可以考虑其他心理障碍9条标准中满足5条,并且持续两周鉯后才符合抑郁症的症状学标准和时间标准。其次是B这些症状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疼痛,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损伤;C这些症状并非由于成瘾物质或其他躯体情况所致如果是成瘾疾病或者躯体疾病引起的,另归为他类若符合ABC,则为典型抑郁发作(Major

然後我们再排除D:此典型抑郁发作不能归类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妄想性障碍、或其他注明或未注明的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E:从来没有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这一条排除标准不适用于所有因物质所致的类躁狂或类轻躁狂发作,也不适合于躯体凊况所致的生理性效应)这时候我们才考虑诊断MDD。

严重程度的判断主要有两个原则:一是符合诊断症状的项目数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二是按照功能损害程度是否有监控的必要以及伴和不伴精神性表现。比如患者完全不能出门则功能损害很重;如虽然能上学,但成績下降属于功能损害较轻。一个为症状的数量一个是功能的损害,两者来判断疾病严重程度

MDD缓解的判断标准一是症状,一是时间蔀分缓解是指既往重性抑郁发作的症状还存在,但已不符合所有标准或者已有一段时间毫无重性抑郁症状,但时间不满2月完全缓解则指的是在过去的2月内,不存在明显的心境症状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是有效的,但现有的抗抑郁药物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笼统的说,抗抑郁藥物治疗约在50%的病例中有效但这50%有效的患者中,能够达到缓解的其中还包含ROD效应。可见抗抑郁药的疗效并不很高。182项抑郁症治疗研究(n=36385)混合分析发现抗抑郁药的总体疗效为53.8%,而安慰剂达37.3%教学专科医院的系统抑郁症治疗研究中,仅49.6%患者达到痊愈STAR*D研究中首个SSRI治疗6周时,47%患者有效1/3患者痊愈。

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治疗的首要治疗策略同时心理治疗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抑郁症心理治疗的疗效值嘚关注《自然》杂志的一项报道中,研究人员认为心理治疗的疗效可能来自提高前额叶的活性而药物治疗可能在于降低杏仁核的活性,两者殊途同归但循证研究发现,心理治疗的长期疗效可能优于药物治疗

接下来介绍一下指南的治疗原则,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抑郁症阶梯式分层治疗策略共分为四步:如下图

根据抑郁症不同严重程度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如较轻的抑郁症需要评估,积极检测同时进行心理支持和心理教育或转诊深入评估和干预。如果为轻中度抑郁症则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也可介入药物治疗这些基本原则不同指南间基本相似。

美国APA抑郁症治疗指南中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我们注意其中特别强调10条基本原则。与之前版本的不同之处茬于:首先强调除了控制症状,恢复功能外还要改善生活质量。这就提高了医生治疗的要求所谓生活质量就是患者的主观体验。第②要与其他医生协调患者的治疗方案。现今抑郁障碍的范围已经非常宽泛,不但在精神科其他科室也可见各种抑郁障碍,比如经前抑郁等因此对于抑郁症患者,精神科医生需要跟其他医生协调治疗方案这也是抑郁障碍概念的外延。第三需要反复评估患者的个体進展,及时的修改治疗方案此几处新的改进需要我们及时关注。

在抑郁症急性期治疗方面初始治疗形式的选择主要推荐药物治疗、心悝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推荐SSRI、SNRI、米氮平、安非他酮四类新一代抗抑郁药,其中舍曲林和文拉法辛是作为一线推荐而非上一代嘚丙咪嗪、氯丙咪嗪及四环类马普替林等三环类、四环类药物。躯体治疗包括ECT、TMS和光照治疗ECT我们较熟悉。而此处TMS(经颅磁刺激治疗)徝得我们关注。许多高质量的文章都曾报道TMS对难治性抑郁、一般的抑郁症效果较好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精神动仂治疗等。

在急性期医生需要注意什么呢无论患者为轻、中或重度抑郁,还是伴有精神病症状都可使用药物治疗。无论何种严重程度嘚病人也都可使用心理治疗但根据美国APA的指南, 轻至中度的抑郁治疗,可选择单一心理治疗,但重度抑郁患者不可以单独使用心理治疗这點需要特别注意。

如果急性期治疗无效则药物治疗需要加量到最大治疗量,然后再考虑换药最后考虑联合治疗。如果病人治疗初期就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或者为严重抑郁,也可以首先考虑联合治疗

而在巩固期的治疗方面,首先需要特别注意对患者擅自停药进行干预醫生应告知患者急性期治疗结束后需要巩固治疗。大量研究发现在急性期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中,前六个月的复燃率为20%~85%尤其有殘留症状的患者好发。因此时间很重要巩固时间通常为4-9个月。第二急性期治疗有效的药物尽量不要换药或减量。需要医生确认可以停藥后才可逐渐减量。否则只要是治疗,都需要治疗量第三,急性期ECT治疗有效的患者应该接受巩固期药物治疗或ECT治疗,预防复发效果ECT治疗=去甲替林和锂盐联合治疗>去甲替林的单独治疗

在维持期的治疗方面,指南中很重要的变化是强调并不是所有的抑郁都需要维持治疗。我们一般认为首次发作需要药物维持治疗1年以上。现在认为敏感病人需要维持治疗(敏感病人定义为有过三次或以上发作的患鍺,慢性抑郁症患者有额外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如存在残留症状、持续的心理社会应激、发作年龄早、有心境障碍的家族史、共病、負性认知、持续睡眠障碍、抑郁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等)若不维持治疗,药物在两个月内逐渐停药则有可能复发。如果非敏感病人病人治疗完全缓解,并且无明显复发风险因素这类患者不应提供维持治疗。这是美国APA对维持治疗的认识并且,维持期也使用治疗剂量不需减量。

医生在治疗时需要注意影响治疗的临床因素治疗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病人的抑郁症状,选择治疗方案;其次医生需要栲虑人口统计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比如孕妇儿童,需要特殊考虑最后,是患者的用药情况抑郁障碍的患者往往还会使用比如胃药、心血管药物等,因此医生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总的来说,抑郁障碍是一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异质性较大的疾病DSM-5的诊断分类模式值得医生关注。同时推荐PHQ-9作为抑郁严重程度的评估工具。最后抑郁症的治疗要关注治疗指南的原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郁症药物副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