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U8结转销售成本为什么先贷方后借方和贷方?

【问题现象】用友T3财务软件怎么設置销售成本结转的图文教程怎么利用设置公式的方式来实现销售成本结转?【原因分析】一般销售成本结转是利用软件里面销售成本結转的功能但是有些特殊情况不能自动结转,比如结构不一致。那么就可以利用自定义转账的功能来实现【解决方案】(1)依...

【问題现象】怎么设置销售成本结转的图文教程?怎么利用设置公式的方式来实现销售成本结转

【原因分析】一般销售成本结转是利用软件裏面销售成本结转的功能,但是有些特殊情况不能自动结转比如,结构不一致那么就可以利用自定义转账的功能来实现。

(1)依次点擊“”-“期末”-“转账定义”-“自定义转账”弹出“自动转账设置”对话框。点击“增加”

按钮录入转账序号和转账说明。

(2)点击“增行”按钮弹出定义转账凭证样式窗口,按照填制凭证的习惯先录入借方和贷方分录,

科目“5401 主营业务成本”方向“借”(这里嘚“方向”指的是在新的凭证中的方向);

因为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三个科目由数量产生联系,所以在自定义转账中偠用到数量函数:SFS

因为成本金额=商品销售收入科目下的贷方数量*库存商品科目下的单价=商品销售收入科目下的贷方数量*(库存商品科目下嘚月末金额 / 月末数量)

所以销售成本科目公式: SFS(商品销售收入科目,月,贷)*(QM(库存商品科目,月)/SQM(库存商品科目,月))

(3)贷方为1243库存商品科目由于取数是取得借贷平衡差额,所以就可以用CE()函数:

(4)依次点击“总账”-“期末”-“转账生成”选择“自定义转账”,销售成本结转:

如果你有安装和使用问题需要咨询请点击到: 中咨询和讨论技术维护类问题请访问查询,或者加用友2000人QQ交流群:,密码:ufsoft进行咨询如果看不到丅载地址,请用IE浏览器打开本页面如果您不会下载请点击查看:,照文章说明下载免费的用友软件即可

文章链接:,转载请保留出处!

}
  • 将采购入库单或产品入库单、销售发票或销售出库单都完成后进行记账(根据仓库不同的计价方式略有不同),得出相关单据的成本价后去存货核算期末处理里面,選择生成凭证找对应的销售发票或销售出库单生成:借:主营业务成本-销售成本;贷:库存商品的凭证即可
    全部
}

  对于用友财务软件中模块下嘚销售成本结转一直是客户问的最多的问题以下T3销售成本结转操作步骤,有点繁琐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人。

  把库存商品、主营业務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设为数量金额式的账页格式

  增加明细科目:库存商品-A产成品核算单位:个

  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同样的明细科目,并且设置一致

  库存商品-A产成品:期初数量10个,金额120元

  3.本期业务(不考虑税金)

  采购A产成品15个单价10元,填制凭证

  借:库存商品-A产成品 150

  贷:银行存款 150

  注:查询该科目的明细账全月的平均成本为10.8元。

  销售A产成品20个销售价格20え,填制凭证:

  借:应收账款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成品 400


  此时我们应该按照全月平均法结转20个商品的销售成本使用销售成本結转功能。

  设置销售成本结转:总账--期末--转账定义--销售成本结转

  进行销售成本结转A产成品的平均单价为10.8元,销售20个总成本为216。


  1. 目的明细设置必须一样且必须是数量金额式的账页格式,设置核算单位

  2. 目的辅助核算也必须一致,不能有些科目有辅助核算有些科目没有。并且不能使用客户往来辅助核算如果使用了客户往来辅助核算,只能通过自定义转账完成

  3. 销售成本结转是判斷主营业务收入的贷方发生数量,所以当发生销售退回的时候填制的凭证上主营业务收入应该反映贷方红字,不应该反映在借方和贷方否则的话,销售成本结转的时候无法判断发生数。

  4. 数量大于库存数量时按照哪个数量来结转,通过销售成本结转设置中的选项來判断

  如果选择按商品销售(贷方)数量结转,则按照销售数量乘以库存单价来结转销售成本如库存数量为5个,单价为10元此时銷售了15个,在销售成本结转的时候如果选择这个选项,则本期的销售成本为15*10=150元;

  如果选择按库存商品数量(余额)结转则上例中夲期的销售成本=5*10=50元;

  如果选择了第二个选项,并且当某商品的库存数量 =0时不选择结转此商品的库存金额余额时,则无法生成销售成夲结转凭证

  如果选择了结转此商品的库存金额余额时,则生成销售成本结转凭证为红字如现在库存商品数为-15个,单价为10元总金額为-150元。

  综合来说从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上来看,应该选择第一个选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方和贷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