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齐卫东书籍推荐

基本信息书名: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計齐卫东,高等学校教材原价:18,00元作者:杨裕国主编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SBN:1字数:页码:版次:1装帧:平装开本:商品重量:編辑推荐内容提要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压铸技术,围绕着提高压铸件质量和延长压铸模寿命这一主题,重点介绍压铸模的设计方法,全书共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压铸原理及其理论基础、压铸合金、压铸件设计、压铸工艺、压铸新工艺、压铸机、压铸模设计概述、压铸模结构设计、压鑄模的技术要求、压铸模的失效形式和提高压铸模寿命的措施、压铸模结构图例每章末附有思考题。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模具专业、铸慥专业、塑性成形工艺与设备专业和金属热加工专业本科、专科教材,也可作为模具高级技术人才的培训教材,还可供从事压铸模设计和制造嘚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前言章概述节金属压铸原理与压铸过程第二节压铸法的特点第三节压铸工艺的应用范围第四节典型的压铸填充理论思考题第二章压铸合金节国产常用压铸合金的特点和用途第二节压铸铝合金第三节特殊性能的压铸铝合金思考题第三章压铸件设计节压铸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加工余量第二节压铸件基本结构单元的设计第三节压铸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思考题第四章压铸工艺节压力第二节速度第三节温度第四节时间第五节压室充满度第六节压铸用涂料第七节压铸件的整修和处理思考题第五章压铸新工艺简介节真空压铸第二節充氧压铸第三节精速密压铸第四节半固态压铸思考题第六章压铸机节压铸机的分类、代号和参数第二节压铸机的基本机构第三节压铸自動化和压铸机参数第四节压铸机的选用和有关计算第五节压铸机图的有效压力特性思考题第七章压铸模设计概述节压铸模设计方法第二节鋶体动力学理论的应用第三节压铸模图的需要压力第四节压铸模的结构组成第五节分型面设计思考题第八章压铸模结构设计节浇注系统设計第二节溢流与排气系统的设计第三节成型零件设计第四节压铸模结构零件的设计第五节抽芯机构设计第六节加热与冷却系统设计思考题苐九章压铸模的技术要求节压铸模零件的公差与配合第二节压铸模零件的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第三节压铸模技术条件第四节压铸模常和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要求思考题第十章压铸模的失效形式和提高压铸模寿命的措施节压铸模的失效形式第二节提高压铸模寿命的措施思考題第十一章压铸模结构图例节各种类型的压铸模结构第二节结构图例思考题附录参考文献作者介绍序言,;

}

本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压铸技术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全书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压铸合金及压铸件设计、压铸工艺、压铸机、压铸模的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成形零件设计、侧向抽芯机构设计、推出机构设计和压铸模总体设计等。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保作为高职高专及本科院校模具、材料成形与控制等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1.2 金属充填铸型的形态

1.2.1 金属充填理論

1.2.2 理想充填形态在三级压射中的获得

1.2.3 金属液在型腔中的几种充填形态

1.3 压铸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1.3.1 压铸的特点

1.3.2 压铸的应用范围

1.4 压铸技术的发展

第2章 压铸合金及压铸件设计

2.1.2 压铸铝合金

2.1.3 压铸镁合金

2.1.4 压铸铜合金

2.2.1 压铸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加工余量

2.2.2 铸件基本结構单元设计

2.2.3 压铸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

3.1.2 比压及其选择

3.2.2 内浇口速度

3.2.3 内浇口速度与压射速度和压力的关系

3.3.1 合金浇注温度

3.3.2 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

3.4.1 充填时间和增压建压时间

3.4.2 持压时间和留模时间

3.7 压铸合金的熔炼与压铸件的后处理

3.7.1 压铸合金的熔炼

3.7.2 铸件的清理

3.7.3 压铸件的浸渗、整形和修补

3.7.4 铸件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3.7.5 铸件的缺陷分析

3.8.2 加氧压铸和定向抽气加氧压铸

3.8.3 精速密压铸

3.8.4 半固态压铸

3.8.6 铁合金壓铸

第4章 压铸模与压铸机

4.1 压铸模的基本结构

4.2 压铸模的设计依据与步骤

4.3.1 压铸机的分类和特点

4.3.2 压铸机的基本机构

4.3.3 压铸机的型号及主要参数

4.3.4 铸机的选用

第5章 压铸模分型面设计

第6章 压铸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

第7章 压铸模成形零件设计

第8章 压铸模侧向抽芯機构设计

第9章 压铸模推出机构设计

第10章 压铸模总体设计

}

本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压铸技术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全书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压铸合金及压铸件设计、压铸工艺、压铸机、压铸模的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成形零件设计、侧向抽芯机构设计、推出机构设计和压铸模总体设计等。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保作为高职高专及本科院校模具、材料成形与控制等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1.2 金属充填铸型的形态

1.2.1 金属充填理論

1.2.2 理想充填形态在三级压射中的获得

1.2.3 金属液在型腔中的几种充填形态

1.3 压铸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1.3.1 压铸的特点

1.3.2 压铸的应用范围

1.4 压铸技术的发展

第2章 压铸合金及压铸件设计

2.1.2 压铸铝合金

2.1.3 压铸镁合金

2.1.4 压铸铜合金

2.2.1 压铸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加工余量

2.2.2 铸件基本结構单元设计

2.2.3 压铸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

3.1.2 比压及其选择

3.2.2 内浇口速度

3.2.3 内浇口速度与压射速度和压力的关系

3.3.1 合金浇注温度

3.3.2 模具温度和模具热平衡

3.4.1 充填时间和增压建压时间

3.4.2 持压时间和留模时间

3.7 压铸合金的熔炼与压铸件的后处理

3.7.1 压铸合金的熔炼

3.7.2 铸件的清理

3.7.3 压铸件的浸渗、整形和修补

3.7.4 铸件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3.7.5 铸件的缺陷分析

3.8.2 加氧压铸和定向抽气加氧压铸

3.8.3 精速密压铸

3.8.4 半固态压铸

3.8.6 铁合金壓铸

第4章 压铸模与压铸机

4.1 压铸模的基本结构

4.2 压铸模的设计依据与步骤

4.3.1 压铸机的分类和特点

4.3.2 压铸机的基本机构

4.3.3 压铸机的型号及主要参数

4.3.4 铸机的选用

第5章 压铸模分型面设计

第6章 压铸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

第7章 压铸模成形零件设计

第8章 压铸模侧向抽芯機构设计

第9章 压铸模推出机构设计

第10章 压铸模总体设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齐卫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