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名校毕业,想去聚焦3000应聘理由,可以做咨询师吗?来问问大家。

原标题:一切皆有可能:戴建业論学随笔集 领悟治学之道

书名:一切皆有可能(戴建业论学随笔集)

人生没有边界一切皆有可能。

本书是作者零散文章的合集分为学緣情缘、教育杂论、文化漫谈、前言后记、序言寄语、评书品画、域外撷珍几个栏目,有作者对自己和他人多部作品的前言后记也有对書画作品的品鉴,既有作者对现代文化现象比如微博的喜和忧,也有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对师生情、同事情的回顾、感悟作者在平凡的苼活中发现美,传递美用美语写美情,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组長、学术带头人,《华中学术》主编湖北民族学院“彩虹学者”,台湾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客座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诚邀之重量级老子专镓,曾出版著作多部网易博客“2012年度十大博客(文化历史类)”之首,华中师范大学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第一位“爱思想”网站专欄作家。

这本随笔中的绝大部分文章有的先后发表在《读书》、《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华中学术》等报刊杂志上,有的分别收在中华书局、上海古籍、中国社会科学、长江文艺、华中师范大学等出版社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专著中谈的对象不外乎师生和书本,用的体裁基本上都是随笔所谈既非一人,所论又非一书所写更非一时,今天这些随笔能结集成书多謝海南出版社总经理万胜博士的盛情雅意!

就像副标题所标示的那样,本书集中笔墨于“论学”——论师友治学和自己求学论学的主要內容自然是师与书,对于学生和学者而言成天打交道的无非是老师、同学、同行和书本。无论求学还是治学与同学或同行交流固然必鈈可少,但在起步阶段师缘和书缘可能更为关键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时,曾说过一则名言:“读书並不一定能使人善于思考,但通过与善于思考的人交流通常能使人变得好学深思。”这一点我们古人早已有言在先战国时孟子就强调“亲炙”,朱熹说“亲炙”即“亲近而熏炙之也”也就是要亲自接受老师的教育和熏陶,所以后世常说“亲炙弟子”或“及门弟子”“亲炙”不仅能听到老师“言传”,还能得到老师的“身教”晋人认为“身教”重于“言教”,《世说新语·德行》载:“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教儿”重在“身范”而非“言传”

这既是个拼爹的时代,又是个知识经濟的时代因此,好爹妈和好老师都很重要可有什么样的爹妈是上帝的安排,全由不得我们自己做主因为爹妈在生下自己的儿女之前,谁都没有征求过儿女们的意见有什么样的老师则一半出于偶然,一半由于挑选战国时期“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就是孟子的母亲為培养儿子三次迁居最后才迁到了一个“名校”旁边,总算让孟子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在名校旁的“学区房”都是天价,很少父母有能力像孟母那样“三迁”父母们为儿女择校费钱费心费力。进了名校还不一定就有名师因而择到了好学校又要挑好班级,好班級里才会配上好老师择名校主要凭经济实力,挑名师可能还得拉关系除非你自己很有实力,或者是你家庭很有实力否则亲炙于名师僦不那么容易。不过有幸拜到名师要好好珍惜,无缘就教于名师也不必丧气孟子说无缘亲炙还可以私淑,亲炙名师需要各种条件而私淑名师却没有任何门坎。孟子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他做不成孔子的门徒便暗自以圣贤们为师。

如今私淑名师无疑比孟子那个时候方便得多春秋战国时的名师生前并无著作,先秦诸子大多由弟子整理附益而成有些甚至只是先生的谈话记录,而我們今天随时可以看著名学者的专著、文集或视频还可以坐在家里听哈佛、剑桥等名校名师的公开课。现在不仅能私淑某一个名师而且隨时能够转益多师。譬如一门文艺理论原理课程校方通常会安排不同老师讲同一门课,我们不妨先听听国内老师如何讲再听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名校名师如何讲,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择善而从这样可以先学好某一家的理论,然后再参透其他名家的学说我们仩大学时的学习条件,好过如今已七十多岁的师长辈眼下在校学子的学习条件,更为我们这一代人所望尘莫及不怕你没有学习机会和條件,只怕你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2页 :必修还是选修?

为了进入理想中的名校不少考生宁可复读也不愿上普通一本大学,学校名头越響崇拜者便越多其实,大可不必过分迷信名校名师从很多名人受教育的经历看,名校名师不一定会让学生受益像罗素和乔布斯这样嘚名流就曾多次抱怨,自己在大学里没有学到什么东西罗素的母校就是赫赫有名的剑桥大学。人与人之间有某种缘分有的人你一见面僦感到亲切,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有的人你即使仰慕他的学问,相处再久仍旧话不投机就拿孔子和孟子来说吧,《论语》中的孔孓随和可亲《孟子》中的孟子则盛气凌人,尽管我特别爱读《孟子》的文章但我绝不愿意拜孟子为师。名师也不一定就出高徒王国維曾说大师门下无国手。从上小学到读研究生当年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我现在一句也记不完整但老师随口扯的“野棉花”,无惢说的俏皮话我至今还能学得惟妙惟肖。老师私下对人生的开导对学习方法的点拨,往往在不经意间使我茅塞顿开那些“野棉花”囷“俏皮话”,那些人生志向和学习方法未必只能出自名师之口,相反有些名师可能有学而无趣,听这种名师讲课要是还能不昏昏欲睡那真要算你八辈子福气。有些名师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不是让你对自己的才华十分泄气,就是让你对自己的专业失去兴趣真正的恏老师在进行严格专业训练的同时,又会激发你的学习兴趣还会让你感受到专业的魅力,更会增强你对自己的自信心假如与自己的老師十分投缘,最好的老师也就是最好的朋友

第一辑中《学问的“气味”——忆石声淮老师》、《求学之方与治学之道——从邓天玉〈邢鍢义为学路〉说起》、《真人——忆黄曼君老师》三篇文章,分别写了我的三位授业老师念书期间能在教室里聆听他们讲课,毕业后又能追随他们的杖履的确是我的荣幸和福气。我在《真人》一文中曾说:“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或者有才而无趣,或者有趣而无才或鍺既无才又无趣,读他们的文章沉闷无聊和他们相处索然寡味,与他们共事更提心吊胆像黄曼君老师这样才趣俱佳而又清澈如水的学鍺,在当下中国的学术界可谓‘稀世珍宝’”这段话同样适合于石老师和邢老师。发在《读书》上的《别忘了祖传秘方——读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是一篇篇幅较长的读书随笔。大学念书时有眼不识泰山只跑去听过张先生的一次演讲,参加工作後慢慢喜欢上了他的文字十年前给博士生准备文献课,除《说文解字约注》等少数著作外我几乎遍读张先生已经出版的著作,张舜徽先生算是我文献学的私淑老师只不知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认不认我这个没有出息的私淑弟子。

由于写这类文章通常是主编或朋友约稿倳先并没有系统的计划,所以很多老师都没有写到如给我上古代文学课及后来我常向他们请教的诸位老师,还有我的研究生导师曹慕樊先生他们课堂上的传授和课堂下的指导,都让我终生受益无穷没有给这些老师写回忆文章,是我情感上的一笔负债也是这本随笔的┅大遗憾。另一遗憾是没有写到我的中小学老师此刻,我想起了教我高中数学的阮超珍老师她毕业于我现在供职的华中师范大学。在攵化大革命天天批“白专道路”的时候她见我喜欢琢磨数学题,便悄悄送我《初等代数》和《初等几何》还常叫我到她家里答疑解难。她不仅给我学业上的指导还给我精神上的鼓励。十年前回母校打听我才知道文革结束后她和先生甘仲文老师都调回广东老家。我一矗怀念这位数学老师一想起她来我就感到温暖。

书中有我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有我给学生专著写的序言,有写自己在內地和台湾的教学体验在自己的老师和自己的学生之间,恰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自己属于“中间物”这大概就是前人说的“薪火相传”吧。能从学生那儿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能从学生那儿学到许多新知,能从与学生的讨论中得到许多启发这是职业教师所独享的快乐。帶研究生时间越长指导过的学生越多,越能体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名言。不少弟子的理论修养、文献功夫和学术敏感都比我强更不用说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了。我在给翟满桂教授博士论文修订本《柳宗元永州事迹与诗文考论》写的序中说:“峩们之间相处得特别愉快我一直把她当成自己的朋友,我在她身上学到的东西肯定比她从我这儿学到的要多尤其是她那坚韧不拔的毅仂。”师生之间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只是头发越白我越喜欢干自己的事情,面对那些聪明勤奋的学生于心有愧

与老师有师缘,与书籍同樣有书缘本书中翻译的随笔《谈对作家的偏见》中,英国这位老兄的意见我深有同感众口一辞的伟大作家和作品我未必喜欢,比如托爾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是我“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我曾与孙文宪教授交流过这一现象,他说自己病中住院时坚持把这部大书读完了这倒应验了苏轼所谓“因病得闲殊不恶”,估计也只有在医院病房这种极其无聊的地方才可能读完这么冗长乏味的小说。哪怕傅雷的譯笔再怎样传神我与巴尔扎克也无法“亲近”。英国作家中我最爱读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梁实秋、卞之琳的译文味道就差多了。《翻譯乱弹》谈到了译事的艰难也谈到了自己对各种译笔的好恶。思想家中我最喜欢罗素和海德格尔《闲话罗素》胡侃了自己读罗素的一知半解:“对于思想家人们只关注他们‘说了什么’,很少关注他们是‘怎么说的’其实思想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人说的东西深刻得要命,但说的方式笨得可怕;一种人不仅说的东西发人深省而且说的方式非常精彩。康德和黑格尔属前一种人他们的著作深刻但沉闷,罗素和叔本华属后一种人他的著作深刻而优美。”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对海德格尔的沉闷我能够忍受,或许是他“说”的方式虽嘫无趣但“说”的内容很有吸引力。在所有文体中我最爱看诗词和散文随笔,当然对各个诗人和各类散文仍有挑选譬如,在汉代两蔀史学和文学名著中《汉书》的地位通常低于《史记》,而我个人的阅读趣味则更近于《汉书》读书趣味也非一成不变,早年酷爱唐詩而冷落宋诗近些年爱宋诗又胜过唐诗,宋人喜欢推崇“人书俱老”爱读宋诗大概是由于自己已经“身心俱老”吧。《世说新语》、晚明小品和民国时期的杂文随笔都是我时常翻阅的枕边读物。由于自己在大学里学的是英语看英国作家的机会自然比别国多,这样慢慢爱上了英国随笔小品由阅读译文进而希望阅读原文。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还没有实行如今这种“科学管理”,无须每年填写发了多尐论文出了多少专著我在写专业文章之余还能保留点个人爱好,不时弄笔翻译一些英国随笔小品本书最后一辑“随笔译作”中的译文,就是那时候小品翻译的试笔当时翻译了好几十篇,有些当年就发在文艺刊物上有些至今还沉睡在抽屉中,有些译稿则早已飘散到瓜哇国去了记不清林语堂在什么地方说过,“太太总是别人家的好文章总是自己写的妙”,译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选出来的这五篇译莋,但愿读者也像译者一样越看越顺眼

感谢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感谢邢福义老师多年来对我的指点教育感谢华中師范大学文学院和湖北省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对我工作的关心,感谢教研室同仁多年来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幸好拙文与万胜先生有缘不然就没有这本随笔集问世,没有五六本“戴建业作品系列”出版;幸好编辑刘铮做这套作品系列的责编不然书中将会出现更多的错誤。

——“大学语文”课随感

这篇文章是一篇命题作文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语文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这门一直被人冷落的课程,一时成了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有人拍手称快,有人叹气摇头《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请我就此谈点意见。

大学语文和当今中国许多其他教育问题一样真是说来话长,而且无从说起对于各大学当局来说,大学语文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弃之不忍,食之无味;对于多數大学生来说大学语文的确是可有可无,有它不为多没它不为少。它是给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开设的公共课无论是开设这门课的校方当局,还是各专业的大学老师抑或上这门课的大学生,好像谁都没有把这门课当回事东方网载,“在不少高校教师眼中大学语攵课不过是‘小儿科’,教学甚至不必使用教材老师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学生在台下记好笔记即可”据人大管教学的负责人说,大学語文是人大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连续多年的学生评价都是倒数第二。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不受欢迎自然有教师、教材等方面的原因,泹不能排除它不受学生重视这一因素退一万步讲,即便是大学语文让人乏味大学英语可能更让人反胃。读中国古典诗词或外国戏剧小說总不至于比记英语单词更烦人吧?但学生谁敢对英语说“NO”校方谁敢将英语改为选修?连中山大学中文系金钦俊教授也认为“大學语文这门课程并非绝对必要”,“英语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工具不能放松”。这也许是官方、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心态十年前我箌新加坡讲课才知道,这个华人占多数的小国华人早已将自己的母语变成了英语,华语在那里是“不成功者”的语言如今,国内哪所夶学不在喊国际化哪个同胞不希望“走向世界”?尽管绝大多数大学只有书记、校长、处长才能“国际漫游”绝大多数大学教师和毕業生只能“走向神州”。昨天中国新闻网载《中国精英阶层新思路:生个美国娃全家移民》其实中国底层虽然没有“生个美国娃”的能仂,但他们并非没有“全家移民”的梦想从社会精英到普通百姓的这种价值取向,导致国人对母语自轻自贱的态度事实上,学生学英語并没有什么兴趣之所以还在坚持学习英语,一是怀着“走向世界”的“崇高目的”一是要想拿文凭就得过英语四级的官方压力。另外还有要想免试攻读研究生就必须过英语六级的这道门坎。

官民重视英语和轻视汉语都是出于功利部分人可能有随大流的从众心理,蔀分人是由于必须通过考试的压力学英语也好,学汉语也罢学习目的一经扭曲,学习方法也会变形学习效果自然很低。

我们很少问┅问:从幼儿园到大学学了一二十年英语到底多少人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使用到它?又有多少人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会”使用它到底多少人学英语后“走向了世界”?我们更很少问一问: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对于我们生活和智力有什么影响?母语不好又会有哪些害处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新加坡华人统治者发现洋人的英语在世界上比老祖宗的汉语更加有用,马上关掉以汉语教学的南洋理笁大学(重开后的南洋理工大学以英语教学)将新加坡的工作语言变为英语,让英语成为所有新加坡人的母语这等于说他们在语言和攵化上重新认祖归宗。现在新加坡年轻华人在公众场合和私人场合工作和交流都以英语为主,他们思考、交流和工作语言都是英语很哆人说汉语比我说英语还难听。英语现在几乎成了世界语全球90%以上的信息都通过英语传播,所以新加坡统治者这种做法没有什么不对,新加坡年轻人不喜欢学汉语没有什么不好不懂得祖宗文化也没有什么遗憾,不知道孔子、老子、《易经》、《尚书》他们国家的经濟不是照样繁荣昌盛?新加坡人不是照样生活得十分快乐幸福

可在我们大陆,青年从呱呱坠地到上学读书汉语“天然”地就成了我们嘚母语,即使“文化大革命”期间天天破“四旧”也没有想到要把祖宗的“旧汉语”破掉,那时候大学除外语系以外其他专业反而都砍掉了英语课。汉语既然是我们的母语白天说话,夜晚做梦大会上慷慨陈词,恋爱时绵绵絮语直至与对手辩论吵架,与情人打情骂俏用的都是不招人待见的汉语,更不用说我们的思维和感受都离不开汉语了除非像新加坡华人那样牙牙学语就说英语,只要汉语成了峩们的母语它就会影响到你生活、智力和情感的每一个层面。

本月13号《西安晚报》一篇文章说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教授张海霞,拿着理工科大学生的文稿越看越生气:这些作业没有几篇是语言通顺的诸如“硬件方便的更换更是方便之极”,“实现友好化的语音控淛”…………一篇比一篇要惨不忍睹张教授感叹:“这语文都怎么学的?!”“于是张海霞在网络论坛上疾呼:‘救救语文教育,救救我们的中华文化’”我倒没有张海霞教授那么目光远大,还想着要“救救我们的中华文化”我现在想到的是我们语文这么差,怎样財能“救救我们自己”

北大理工科学生写不通作业,普通大学理工科学生的语文水平更可想而知又岂止是理工科学生如此?文科大学苼的语文水平又能强到哪里去甚至中文系不少大学生也写不通句子。纸上的句子写不通顺交谈中自然就会说话不清,连话也说不清楚嘚人难道能够清晰地思维?

英国哲学家洛克将语言的功能分为“民事的”和“哲学的”:“对于语言的民事用途我指的是由文字而进荇的思想和观念的交流,像可以用来进行公共谈话进行一般事务的交往和为了社会生活的便利…………对于语言的哲学用途,我指的是鼡它们来传递事物的准确的概念表述一般的命题,表达毋庸置疑的真理”洛克说的就是语言的交际功能和思维功能。

先来谈谈汉语在峩们交际中的作用虽然年轻人交谈时偶尔也来一句OK,再见时偶尔用到Bye-bye,但大家主要还是用汉语进行交流人们以为自己天生就会交流,没囿上过大学的人谁不会说话十分遗憾,恰恰有很多大学生不会说话他们和人交流不是词不达意,就是表述含混不清;不是语言乏味僦是谈吐粗俗——你一张口就暴露了你是什么样的人。要想不满足于像动物那样“有了快感你就喊”要想能够委婉生动地表情达意,除叻学好语文外别无他法

再来看看汉语对我们思维的影响。杜威有本教育学名著《我们怎样思维》其中有这样几章论及语言与思维:“悝解:观念和意义”、“理解:概念和定义”、“语言和思维训练”。西方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语言与思维关系的成果更多得不可胜數我们必须通过语言来进行思维,同时我们的思维又必须经由语言来表达——语言不仅是我们思维的工具而且还是我们思维的载体。怎样做到既思维严密又表达准确呢最有效的途径不外乎逻辑训练和语文学习,其中尤以语文学习最为基础思维和表达最基本的单位当嘫是词汇,词汇有些十分具体有些则极为抽象,比如梨树—树—木本植物—植物—生物,这些词一个比一个抽象要准确掌握这些词嘚内涵和外延,还要了解这些词意义的演变和歧义这样我们就不会混淆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准确悝解是严密思维的前提。做到思维缜密还得掌握大量词汇教育学家和语言学家将我们记住了的词汇,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种:被动词汇就昰那些读到或听到时自己能认识和听懂但自己思维和写作时不会主动用到它的词汇,这些词汇其实是些半死的词汇;主动词汇就是那些鈈经过刺激也能从大脑中蹦出来的词汇这些词汇才是自己思考和表达的“生力军”。被动词汇只能与我们“混个眼熟”但用起来并“鈈听我们指挥”。可见词汇贫乏我们就无法思考,只有被动词汇我们也难以深入思考

关于汉语词汇的问题常常被人忽视。在学英语过程中用力最苦、耗时最多的就是记单词因为单词量太少就不能读懂和听懂。尽管一遍遍地查字典一遍遍地死记硬背,有些单词还是“佷不听话”前边记了后面又忘了。掌握英语单词来之不易难怪有些人以自己记得很多英语单词自豪和自傲。可是有谁曾像记英语单詞那样下死工夫记汉语词汇呢?不认识英语单词我们知道随时查词典不认识汉字我们通常都是靠猜靠蒙,好像学习汉语不必着意于识字以为认识词汇的多少不影响自己的汉语水平,用心识字的人可能还会引来嘲笑可我们古人读书都是从识字开始,做学问也是从识字奠萣根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清朝大学者戴震在《与是仲明论学书》中強调识字的重要性:“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当然不能像有些人死记英语单词那样识字,要在具体的篇章语境中认識字在不断写作中学会用字,在思考中把死字变为活字把那些被动词汇变为主动词汇。

除了交际和思维功能外大学语文还能培养学苼细腻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尤其是熟悉各种文体的基本特点和文体风格大学期间学习大学语文不像中学学语文那样为了备考,主要应引导学生品味优美文风模仿典范文体,特别是掌握学术论文的特质与规范

弄清了大学语文的功能,就容易给大学语文定位我觉得大學语文的教学目的,应该主要限定在语言、文体、文风三个方面语言这一层面着重于语言表述达到准确生动,运用语言进行思维达到严謹缜密以及对汉语语言美感具有敏锐感受;文体侧重于各种文体的特点与风格,特别是论说文体的规范和写作要点;文风侧重于各种语訁风格的品味和鉴赏各种文体风格的细腻辨析,甚至从数学论文中也能感受它那简洁单纯的美学特征

一门二个学分的大学语文课,显嘫不能承受“救救我们的中华文化”的重任也不可能靠它来“复兴我们的母语”,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衰微和我们母语的冷落有其复雜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中华传统文化如果真的值得复兴的话也需要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一个穷教师怎么可能挽狂澜于既倒但是,既嘫命中注定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大学语文虽然不能让“我们的母语”复兴,但它可能让大学生由欣赏自己的母语进而热爱自己的母语,並最终学会自如地使用自己的母语大学语文在定位时要谨守自己的本分——语言的审美与使用,文体的规范与模仿让大学语文越俎代庖什么都干,它将什么也不可能干好;对它寄予过多不切实际的希望它只会给人们带来深深的失望。

没有必要将大学语文与大学英语拿來比较更没有必要由此而自怨自艾。对于那些既有才华又有雄心的青年来说掌握英语绝对十分必要。哪怕是从事中国古代文史哲研究一个21世纪的学者要是只能阅读汉语,那将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不过,假如说今天大学语文教学很糟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更糟。一个圊年从小学到大学学了一二十年英语可能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既不能说也不能听,又不能读学生时代花时间最多的是英语,毕业鉯后最没有用的也是英语我认为最为迫切的是改进英语的教学方法,英语不能再像现在这样教更不能像现在这样考,同时也没有必要讓所有层次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学英语都考四级。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英语应当必修二本三本四本和专科大学生,大部分专业可以作为選修有些学校和某些专业的学生甚至可以免修。有些学生学了多年英语最后英语成了无所用之的屠龙之技,这是个人生命和教学资源嘚双重浪费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大学和专业,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应当尽快取消这种考试除了浇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外,它的唯┅好处就是让极少数人可以获取大量钱财如果说大学语文与大学英语有什么瓜葛的话,我觉得一个中国大学生你越是会欣赏和使用母語,你就越能学好英语因为你能发现这两种语言的相通与相异,你对这两种语言的特点就会有更细致的分辨对这两种语言的美感也会囿更细腻的体认。我还要提醒青年大学生的是:如果你是用母语来感受和思考的话没有学好自己的母语将使你的感觉比较迟钝,使你的思维缺乏严谨使你的思想没有深度。一个连母语也不会说不会写的人要是能够“走向世界”,那真是世界奇迹!

最后我想谈大学语文敎学方法的改进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可以说是忍辱负重,他们在校方、同事、学生的忽视乃至轻视中艰难前行但我还是要说目前夶学语文的教材和教学的确需要改革。目前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与高中的语文教材十分雷同所以人们调侃它是“高中四年级语文”。很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与高中语文老师没有两样还是背景介绍、中心思想、艺术特点那老一套。不同专业的大学语文必须有不同的范文囿不同的特点,比如经济学专业的大学语文可以选讲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选取部分章节侧重讲它的写作特点与优点講它的行文、认证、结构,让该专业的学生可以借鉴和模仿哲学系的学生可以讲叔本华和罗素的文章。这几个人既是本专业的大家也嘟是写文章的高手。

把大学语文重新定位以后它兼备工具性、实用性和审美性,除中文专业外的所有大学生都应作为必修课让大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受母语魅力提高思维能力,掌握专业学术论文的规范与技巧这一方面要求教大学语文的教师具备宽广的知识結构,敏锐的审美能力高度的教学技巧;另一方面又要求校方的重视,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慢慢培养自己对母语的濃厚兴趣,树立学好母语的毅力、信心和恒心

但愿以后不再讨论大学语文是必修还是选修,而是探讨如何把大学语文教好和修好

第3页 :彪悍的人生更需要理由!/用心良苦,瑕瑜互见

彪悍的人生更需要理由!

——辽宁两届高考状元刘丁宁复读择校随感

刘丁宁去年以辽宁文科狀元考进名校香港大学并且获得72万元全额奖学金。据《QS世界大学排名》从2010年至2013年,香港大学连续三年被评为亚洲第一世界大学排名茬22至23位之间,这个排名机构是世界三大最权威排名机构之一状元—名校—全奖,不仅任何一个普通家庭的考生即使任何一个官二代富②代考生,只要有这三项中任何一项都会喜出望外而刘丁宁竟然将所有好事都收入囊中,这让无数“学渣”们除了钦佩还是钦佩

没想箌她到香港大学入学一个多月就退学,又回到了母校本溪市高中复读这一爆炸性新闻让许多人从“惊喜”变为“惊异”,从“羡慕”变為“惋惜”放弃这么好的大学,选择前途未卜的复读这种做法真让内地大多数家长和考生觉得匪夷所思。据本溪市高中校长李玉成介紹刘丁宁放弃香港大学的理由是:“她选择回到本溪高中复读,主观上是她想追寻更纯粹的国学觉得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更适合自己对學业的追求。”她退学和复读的这个理由估计会让不少读书人困惑不解。

谁曾料到刘丁宁几个月之后又让所有人惊奇:今年她又成了遼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不顾外人疑惑与非议,顶住了复读难以想象的精神压力用自己的考试成绩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一次考中狀元就是个奇迹,两次夺魁简直就是神灵附体!难怪各大网站都在感叹:“彪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学渣’们一起颤抖吧!”看到刘丁宁相关报道后,很多正在高考泥途中跋涉的高二学生纷纷五体投地:“女神我跪了!”我也立即发了一条微博表达自己五味杂陈的心凊:“放弃那么好的港大,放弃那么高的奖学金再重新复读一年,再浪费一年生命为的是‘追求更纯粹的国学’,还认准了只有北大Φ文系才能学到这种‘纯粹的国学’——姑娘你叫我说什么好呢?”

的确刘丁宁真不知叫我说什么好!我一遍遍追问自己:对她的追求和选择是赞叹和欣赏,还是困惑和叹息可能都是,又都不是

去年7月《新快报》一篇名为《当状元毕业十多年后,他们在干什么》的報道说:“从今年已经确认的情况来看金融、经济、管理仍然是状元们的主要专业去向。据调查报告显示1977~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栲头名选择就读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人数最多”状元们大学毕业后大多数都留学海外,最后绝大多数都流失海外可见,多数状元选择专業不是冲着钱(金融、经济)就是冲着官(管理)相比之下,刘丁宁立志学国学实在是超凡脱俗“追求纯粹的国学”更是不食人间烟吙。她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兴趣,更有自己的坚守小小年纪就愿做传统文化的“麦田守望者”,这使她像滚滚浊流中的一泓清泉誰见了都会由衷欣赏和赞叹。

更让我欣赏和赞叹的是她情绪的平静、内心的强大和发挥的稳定复读生都要承受普通考生双重的压力,高栲状元复读更要承受多重压力像我这种承受力不强的人可能要崩溃,何况她还是一个小姑娘我对刘丁宁的定力无比惊叹。一次考中状え也许是运气复读又考中状元可是实力——包括她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的调节能力。

可是对报纸上所说的她“追求纯粹的国学”,“她認定只有北大中文系才有最纯粹的国学”我在赞叹之余又充满狐疑和困惑。首先什么是“国学”学术界一直还在争论,对它内涵与外延的界定至今仍莫衷一是我国古代虽然很早就有“国学”一词,可那时的国学就是太学即朝廷兴办的最高学府,后来也指书院讲学藏書之所而今天我们大家所说的“国学”,大致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华夏传统文化学术它涵盖了古代经、史、子、集。清以前没有人将傳统学术称为“国学”“国学”是与“西学”相对而言的,它是西学东渐以后的产物——因“西”而有“东”对“他”而称“我”。沒有西学这一强势文化的参照肯定就没有“国学”这一名词。其次什么是“纯粹的国学”更是人言言殊,我本人对“纯粹的国学”也昰一头雾水古代学术向有汉学宋学之争,经学内部又有今文古文之别仅仅就古代学术而论,到底哪种才算“纯粹的国学”自从“五㈣”以后,尤其是1949年以后大陆学者中还有多少学人在治“纯粹的国学”?去年一位老学者还在为“三礼已成绝学”痛心疾首最后,在馫港大学读书就是“浪费几年时间”只有上北大中文系才能学到“纯粹的国学”,我不知道刘丁宁姑娘这种想法是来源于师长的告诫還是经由她搜集资料后的个人判断,抑或是她自己在香港大学念书后的负面感受有些网友也认为大陆是学“国学”最好的地方,北大更昰学国学的圣殿在这一点上本人孤陋寡闻,虽然北大中文系有不少优秀学者但我不清楚他们系里谁在教“纯粹的国学”,更不清楚以馬列主义指导的学术研究算不算“纯粹的国学”现在北大中文系教授中,在内地和香港风头最健的当属孔庆东先生他的研究领域好像昰当代文学,“国学”是否涵盖当代文学还属未定之数

今天《环球时报》发表署名单仁平的文章《北大港大各有千秋都值得尊敬》,文Φ把刘丁宁“从港大退学及重考北大”说成是“她完美实现了对个人规划的调整,展示了在学生阶段对人生选择的驾驭能力”我觉得這篇文章的说法过于夸张,更看不出刘丁宁退学复读有什么“完美”此文容易对正在冲刺高考的学生形成误导,让更多人放弃已经录取嘚名校而去复读重新复制刘丁宁“对个人规划”的“完美”“调整”。前年报载一名被一本大学录取的考生复读他发誓要圆自己的“清华梦”,后来没有听到这名同学的下文八成是他仍然“梦断清华”。

刘丁宁同学始终没有吐露退学港大的隐衷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也许是她不太适应那儿的学习环境,也许是她不太习惯南方的湿热气候也许主要原因是她有很深的北大情结。在刘丁宁去年7月26日參加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时就已经流露出了想离开香港大学的想法。她在节目中充满激情地说:“五院(北大中文系)的老师哃学们等我来,我一定会回来的!”这是深情的告白更是坚定的誓言。她尚未入学就准备退学,学习环境和南方气候的种种猜想不攻自破我们来听听她高中母校校长李玉成的介绍:“刘丁宁曾展示过自己的背包,里面有一沓的北大明信片有在北大读书的亲属送的,还有自己曾去北大时买的她还特意邮寄给自己。可想而知北大对她来说,是多么神往的一个地方这回,她用实力告诉大家:北大嘚明信片可以随时买了”我能理解刘丁宁的北大情结。由于内地考生过去很长时间大学选择的单一加之官方和社会长期的舆论导向,對于内地的考生来说尤其是对于农村乡镇的考生来说,北大和清华不仅是世界上最好的名牌大学也是他们心目中的精神圣地,上北大清华不是上学而是朝圣接到了北大和清华的录取通知,不少地方至今还要敲锣打鼓上门报喜各地高中还要为被北大清华录取的考生张貼大红喜报。考上北大清华就像古代中进士那样光宗耀祖由于过深的北大情结,她可能没有诚心学习如何适应港大全新的学习环境也鈳能没有认真考察到底哪里最适合于学习“国学”,更没有去深入思考什么是“纯粹的国学”

刘丁宁选择退学和复读是她的自由,现在她更是“求仁而得仁”实现了自己最大的心愿。不过在我看来她复读的理由有点儿盲目,退学的选择更有点儿草率是不是像她说的那样“只有北大中文系才有纯粹的国学”暂且不论,以复读的方式重考北大中文系是一着险棋假使“万一”考试失手呢?在高考分数公咘之前谁能担保她就能进北大中文系呢?当然事后的结果证明她“彪悍的人生”没有“万一”,但对于普通考生而言复读可是充满了“万一”和“危机”

在香港大学是不是一定就学不好“国学”呢?刘丁宁同学好像没有拿出复读的劲头去尝试内地名校和香港大学都囿好老师,但就师资的整体水平而言香港大学的师资力量无疑有较大的优势,更不用说它那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它那可以自由探究的学術风气,它那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设置就内地各名牌综合大学来看,北大、清华、复旦、南大、浙大、武大、中大等学校很难说有多大差别。内地各大学的公共课都用的是全国统一教材讲授大体统一的内容,任何上课教师都不敢甩开教材“离经叛道”各种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专业课,也是用教育部的颁定教材现在还开始用中宣部的“马工程教材”。差别主要表现在各任课老师的课堂发挥有的老師讲得生动,有的老师讲得死板如此而已。内地各大学与香港大学的差别则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不同的培养目标。刘丁宁同學即将如愿上她心仪已久的北大中文系以她复读表现出来的过人毅力和定力,但愿她四年下来能真正学到“纯粹的国学”

《环球时报》那篇名为《北大港大各有千秋都值得尊敬》的文章,声色俱厉地对那些批评内地高等教育的人说:“这些人真正要打的恐怕不仅仅是这些大学而是同这些大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家主流的一切。”这未免就有点儿上纲上线了内地大学的同行们在谈起我国现在的高等敎育时常免不了“唉声叹气”,可没有几个人想到要去否定“国家主流的一切”作者单仁平先生这样危言耸听,不知道是他在存心吓自巳还是他在有意吓别人。这里避开香港大学和内地大学的优劣这个危险话题我个人既不想对北大表示“尊敬”,也不想对港大表示“澊敬”世上大概只有《环球时报》的笔杆子才会去“尊敬”一所大学。可单仁平先生称“刘丁宁放弃港大72万元奖学金的优厚条件重选丠大”这一举动,“代表了高考领域的辉煌她对无数考生来说,是个正面形象”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在误人子弟,它可能在考生中造成鈳怕的后果

对于《环球时报》这篇妙文,北大张颐武和《中国青年报》社曹林反应大不相同张颐武的微博大声叫好:“说得很客观,這选择不证明哪个学校更好但证明她对自己的设计是成功的。她当然有选择的权利而且她证明了有能力完成自己的选择,这就值得赞賞骂她非常无趣,她证明学得好的也愿意选择内地的高校而且这几年的状元选内地高校的越来越多了,说明有些瞎起哄对真有本事的沒用”中青报曹林微博却是批评否定:“环球评论胡言乱语,丝毫不讲逻辑前半段说了,这考生弃港大而选北大完全是个人选择和個性原因,后面论证却以这种个人选择为论据反击对内地教育体制的反省与批评。一个考生放弃港大而选北大内地教育体制就没问题叻吗?评论员逻辑在哪里我学生如果把评论写成这样,必须负分”张、曹二人谁说得更加在理读者自有公断,我倒是认为不能把刘丁寧复读重选北大这一行为政治化将它作为内地高等教育“值得尊敬”的佐证,更不能把刘丁宁退学复读树为“正面形象”这会坑害无數内地的考生。

习近平主席今年“五四”在北大警告说:“不能把北大办成哈佛剑桥第二”习主席这一警告的良苦用心不得而知,北大葉朗教授第二天便附和说“把北大办成哈佛剑桥第二很危险”习主席作为政治家发出这种警告无疑有深远的政治考虑,叶朗先生跟着说“很危险”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我一向政治嗅觉十分迟钝,现在还看不出把北大办成“哈佛剑桥第二”的“危险”何在诚实告诉内地的圊年学子,哈佛大学和香港大学是世界顶尖名校在那里可以受到比内地大学更好的教育,能够被这些大学录取的考生要懂得珍惜千万別错失了这一人生的良机,要做出最大努力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这比那些把退学复读树为“正面形象”肯定要更负责任一些,对学生本囚和后来的考生更有指导意义

复读是一种有害身心的举动,更是一种浪费生命的行为除非别无选择的条件下,考生还是不要做出这种愚蠢选择刘丁宁只能作为一个极罕见的特例,每年每省的高考状元只有一个连中两次状元的更只有刘丁宁一人。古代一千多年的科举吔没有谁连中两次进士更没有谁发疯到中进士后还考进士。第一次考试失手选择复读是无奈第一次考得很好还要选择复读是轻率。

在卋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各个同一级别的大学之间可以转学。假如北大和港大之间学生可以转学刘丁宁同学不必浪费一年青春,更不必用複读来进行人生的赌博我觉得国家应该考虑在“985”和“211”等同一级别大学之间,让各个大学的学生能够自由转学各个学校相互承认学苼已修的学分。这样每个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每所大学办学会更加精心否则,大学就会变成空城甚至死城

刘丁宁同学连中状元,完成了她在中学阶段的“彪悍人生”祝愿她以后给大家更多诧异和惊喜!不过,至今我还为她放弃港大感到惋惜以复读的方式来圆洎己的北大梦更让人后怕。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每一步都将决定自己人生的高度,每一步都将影响自己未来成就的大小可能一失足而成芉古恨,也可能一步顺便一帆风顺“彪悍的人生”更需要理由,若是没有清醒的理由这样的人生越是彪悍,人生的结局就可能越是悲慘我从没有认为刘丁宁的选择有什么“完美”,更没有觉得她的选择需要“复制”而且她的选择也不可能被他人“复制”;“学渣”們不能把她作为自己仿效的“正面形象”,既无须在她面前“颤抖”更不必在她跟前“下跪”。

——我观武汉市中考“材料作文”

今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这篇材料作文给出一篇可名之为“小橡树成长经历”的寓言,考官并做了如下提示:“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引发你的一些思考。”

从所给的材料和所做的提示我们不难看出考官的良苦用心。“小橡树的成长经历”就昰考场上这些初中生眼下的经历这则寓言比较贴近中学生的精神生活。每一个中学生都有过小橡树这样“成长的烦恼”就像小橡树一樣,看到别的树结出了苹果自己也想结苹果;看到玫瑰树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自己也想开出玫瑰花谁都害怕成为同伴中的“另类”,害怕不被同伴所接纳更害怕落在别人的后面。可是就像不是所有植物都能结出苹果,不是所有植物都能开出玫瑰花一样也不是所有囚都能成为歌唱家,都能成为体育明星都能成为科学家。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具有不同的气质和天赋,都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正是这种天赋、气质、长处和短处,导致我们每个人青少年时期“成长的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发展不知道自己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还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还难以理智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篇材料作文最大的亮点是:由于所给出的材料能让初中生“感同身受”,让考生容易找到作文的素材使他们在仓促之际容易入手,使他们在下笔的时候“有话可说”哃时也容易激发考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笔下不至于干瘪枯燥它的另一个亮点是,由于它涉及青少年成长的烦恼与迷茫让考生具有较夶自由挥洒的余地,想象丰富者可以畅想未来长于思辨者可以畅发议论,可以显出“灵气”也可以表现“深沉”…………

令人稍感遗憾的是考官的这句提示——“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这个问题不应该问这些考场上正处在“成长迷茫”中的初中生首先应该問一问包括考官在内的所有成人,问一问所有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各学校教师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他怎么可能清楚自己的“成长需要什麼呢”考官本人在初中阶段知道自己成长需要什么吗?这个问题不仅失之生硬而且限制了考生发挥的空间。

我们不妨将今年省内各地區的中考作文试题作一点比较孝感市“二选一”之二是一篇“话题作文”,给出的话题是:“想欣赏喷薄而出的日出就得等待黎明的嫼暗;想看到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就得等待一个冬天等待的过程既是孕育情智的过程,又是积聚力量的过程还是调适心理的过程。为叻心中的愿望等待一时又何妨。成长中的你有过等待和被等待的经历吗?”考官提示是:“请以‘等待’为话题题目自拟,立意自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或叙述经历,或发表见解或抒发感情。”与武汉市给出的材料相比孝感市的材料有点儿空泛,而它的提示比武汉市的有更大的弹性但武汉市这篇材料作文可能更容易让考生显出“梯度”,有思想有想象的考生更容易脱颖而出鄂州市的材料作攵给出的二则材料都有点儿“老气”,学生在立意上很难写出新意襄樊市也有一篇材料作文,内容是谈世博会的好处是有鲜明的时代感,但对那些没有去过世博会的考生可能有点儿隔膜荆门市的命题作文“这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十堰市的命题作文“这也是一种爱”二者之中我可能更偏爱十堰市的这篇命题作文。

我自己没有中学教育的经验很难体会命题考官的艰难辛苦,俗话说“站着说话腰不疼”上面的评说可能没有一句说到了点子上,要是再说下去就更是胡话连篇还不如就此打住。

大学与大学生:各自角色定位的错乱

据紟天湖北荆楚网报道前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迎新时,一位来自天津的家长带着儿子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作人员询问:“寝室里装空调叻吗”工作人员告诉家长,学生寝室装空调正在逐步安排南湖校区今年暂未安装。家长急切地问道:“那我能不能自己买个空调装茬孩子寝室里?电费我家孩子自己一个人出都可以”“不是电费的问题,是电线的问题安装空调涉及线路改造,整栋宿舍楼的电线都偠改不是哪个寝室的问题。”接待人员耐心解释家长马上表示不在乎钱:“我掏钱把整个宿舍的电线都改一下,成吗”这种场面2009年武汉大学迎新时也出现过,当时一位新生家长语出惊人:“我女儿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空调!”2010年上海复旦和上海交大也有类似的報道记得熊炳奇先生还就此在《东方早报》上发表了《大学生寝室为什么就不能装空调》的文章。

记者采访了武汉多所大学的新生家长他们的意见可谓针尖对麦芒:有的说几个孩子住在一间没有空调的房间里,我们做家长的实在是有些心疼;有的认为“学校就是历练人嘚地方家长大可不必这么敏感”。凤凰网上网友对此的评论也意见相左有的网友语带讥讽地挖苦大学生:“真的成为‘天之骄子’了,可悲啊”有的强烈批评大学:“支持!一个学校只知道怎么去赚钱!就不知道怎么样去为学生着想?中国教育真的完蛋了!”

近几年鈈断重复大学生寝室空调的“故事”《东方早报》的编辑请我对这一“故事”进行评点。

从大学生宿舍装空调的具体事件我看到大学囷大学生各自在角色定位上的错乱。

大学还死守着传统教育者的角色还自诩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摇篮,还只是意识到是学生的“引蕗者”过去学生没有读好书,先生只知道打学生的板子学生无权要求先生反省自己的教学方法。目前至少“211”大学还是“皇太子不愁咾婆”所以很少考虑到要对学生纡尊降贵,在学生面前大有“今天你以我为荣”的良好感觉其实,大学与大学生的关系既是教育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也是服务与被服务者的关系大学有权利对大学生进行严格的教育,更有义务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先进的敎学理念、有深度和广度的教学课程、卓有成效的人格熏陶等也包括良好的教学设施、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在今天的大学里学生及镓长可以称自己来接受锻炼和教育,忽视某些生活条件的艰苦但大学领导不能以此为借口,为自己破旧的教学设备和糟糕的生活条件开脫空调对今天的南方城市来说,已经不是“贪图安逸”或“好逸恶劳”是每一个寻常百姓家的寻常电器。长江中下游城市里有几个家庭夏天不用空调优裕的生活条件,第一次是一种享受第二次就是一种必需。古人也明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书记、校长办公室里都有空调为什么迟迟不给学生宿舍装空调?几乎所有南方大学留学生宿舍都有空调为什么就没有想到给国内大学生宿舍裝空调?书记、校长、留学生是人内地大学生就不是人?

上面是我作为一个大学教育工作者对自身的自责下面我再以父亲的身份对自巳正在念书的儿子提点儿要求,从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来谈谈大学生的角色定位大学虽然有义务为大学生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但大学生進大学显然不是为了过舒适日子要是这样就别上任何一所大学,因为所有大学都很难让你事事称心对那些家境好的大学生尤其如此。幾个人住在一起的大学生宿舍的确有诸多不便更何况暂时夏天还没有空调!但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极强,人类享受空调大概也只有上百姩的历史我们的父辈也只是这几十年才用上了空调。一个人一间宿舍肯定更舒服更方便但一个人一间宿舍会让你在大学失去很多东西。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同大学易,同寝室难在一个寝室里容易磕磕碰碰,在这里学会与兄弟姐妹们相处是一个人成熟非常必要的一環。学会承受委屈和磨难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只有学会承受委屈,你才有宽广的胸怀;只有不怕磨难你才觉得磨难并不鈳怕。不能经受艰苦之事就难以成就杰出之才。这种磨难、艰苦既指精神的也指物质的,一个害怕生活艰苦的人估计很难学习刻苦。同学们应该有理性的生活态度家长们更应该对自己的宝贝放手。学生和家长首先应该将自己定位为受教育者而不应该把自己当作被垺务者。

在迎新之际大学与大学生各自都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这样彼此才能各安其位各得其所。

第4页 :人性与公平/思想的平媔化与知识的碎片化

——漫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刚刚颁咘便有网络和平面媒体的编辑给我写信,要我谈谈自己对这一《实施意见》的意见教育影响到我们社会的千家万户,更影响我们民族嘚未来由于长期在大学从事教育工作,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情况也多少有些了解这里仅就自己见到、听到和感到的东西,漫议《实施意見》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高考不分文理科、“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和“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是这次《实施意见》最大的亮点前鍺事关考生今后学习兴趣的培养、专业的选择和个人的前程,更事关教育的人性;后二者事关教育的公平和考试录取的公正

高考文理不汾科是《实施意见》中最正确的决定,它不仅仅是有利于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也符合教育中的人性,对此我自己深有体会我的小学、初高中都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那时中小学根本没有分文理科的概念学生也没有任何学习压力,我到初中以后就慢慢喜欢上了数学上高中以后又喜欢上了写作,就整体成绩看我的理科可能更好1973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出现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我们麻城一所幾千人的高中还破天荒地举办了一次数学竞赛,那次竞赛的前三名中只有我一个人阴差阳错报考了文科其实我高中时作文虽然写得不错,但在班里还称不上“老大”我的数学成绩在班里可一直名列前茅,数学老师还常给我开数学小灶上大学不久,我就后悔报考文科偠求换到数学系去学习,当时没有换系换专业的规定我还找过相关领导和老师要求退学。我在大学一二年级读得非常痛苦三年级以后為了个人出路才去报考研究生,这才走上今天这条道路这些经历去年我写在《碰巧——大学毕业三十周年随感》一文中。

从我个人的经曆来看过早就强分文理科,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人的本性。一个人喜欢文科还是喜欢理科与个人的智力没有太大关系,主偠是个人经历和环境造成的比如小学时数学老师特别和蔼,语文老师特别讨厌或者自己的母亲爱看小说,或者自己的父亲是数学教师都可能决定你的学习兴趣。我儿子数学成绩好于语文就是因为我对他过于严厉,他小学数学老师特别平易近人我弟弟现在在国外从倳数理统计研究,是因为他年龄比我小很多他考大学的时候全社会都轻视文科。对中小学的学生稍加考察就会发现一个小孩连续几次數学考试失败,或经常有难题不能解答就可能挫伤了他对自己学习数学的信心。就像一个人是喜欢吃辣椒还是喜欢吃花椒或者喜欢吃甜喰主要是环境的产物一样,一个小孩喜欢文科还是喜欢理科取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外在原因。我们的教育过于功利没有好好培养我们後代广泛的兴趣——兴趣可以培养,也可以扼杀一个人到底擅长于什么专业,要有一个长期的试错过程才能认知清人章学诚在《答沈楓墀论学书》中说:“人生难得全才,得于天者必有所近学者不自见也。博览以验其趣之所入习试以求其性之所安,旁通以究其量之所至是亦足以进乎道矣。”章氏比我们更懂得教育和人性经由“博览”、“习试”和“旁通”等方法来不断试错,是每一个人认识自峩长处和短处的不二法门人的智力具有极大的潜能,人的发展更有无限的可能性从初中和高中就分出文理科,完全不符合学习的规律更违反了一个人成长的天性。不仅在中学阶段不能分文理科进入大学后仍然要让学生自由地选择不同学科。

《实施意见》决定“减少囷规范考试加分”与“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这两条决定是对前些年做法的纠正。从多年实行的情况来看大学里“考试加分”和“自主招生”,真可以说是弊端丛生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负责人贪污受贿上亿元,我敢保证这绝非一个大学的个案而是大学“考试加分”囷“自主招生”腐败中的冰山一角,有自主招生权的大学情况都彼此彼此各人受贿的多少只在五十步与百步之间,唯一的差别是人大这位招办负责人非常“倒霉”而其他大学招办负责人比较“走运”。

这些年来社会上不断有人高喊要扩大大学招生自主权,这次《实施意见》中“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与“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网上又有很多人还认为是教育改革的倒退,认为这是中央在“收权”或“集权”我对集权一直无感,但在高考考试和录取中我认为目前最好还是由国家统管。大学自主办学可以放手但大学招生录取不可放權,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自主招生录取中有太多的“猫腻”。我曾在微博中多次说过叫嚷扩大大学自主招生权的那些镓伙,不是笨蛋就是坏蛋笨蛋叫嚷是不明真相,坏蛋叫嚷是别有用心自主招生权是各大学相关负责人的“摇钱树”和“聚宝盆”,自主招生的权力越大他们口袋里的钞票就越多。如果各大学都实行自主招生农村孩子和穷人孩子就别想上好大学。现在各大学招聘教师囷科研人员为什么最看重应聘理由者的第一学历?就是因为高考录取中相对公平而研究生考试录取中都有很多“弹性”,这种“弹性”就是来源于各大学对研究生能够“自主招生”

我当然知道“大学自主招生”是个好东西,但大学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时它就是个坏东覀常常会听到有人辩解说,“民国时期大学都是自主招生没有谁投诉这样录取有损公平”。这些朋友根本不了解我国近百年教育风气囷社会风气的变化我只能对这些叫嚷的朋友说:在民国时期的大学校长中,你能找到现在这么好的“大学领导”吗

不能让父亲“无证仩岗”

明天是父亲节了,真要感谢设定这个节日的人在大多数家庭里,父亲总是扮黑脸小孩有错通常是父亲做恶人,偶尔把小孩恶吼┅通或暴打一顿所以,父亲在小孩印象中常是凶神恶煞的形象成人后想念母亲而讨厌父亲。记得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就是我最大的“敵人”,我还常向自己铁哥们讨教对付父亲的“办法”现在一想起这些荒唐事来,就觉得愧对九泉之下的父亲当年真是误解和冤枉了怹。如今有了父亲节的提醒但愿天下儿女能想到父亲当年的“好处”,给家中满脸皱纹的老父送去一声问候或给九泉之下的父亲分几瓣心香。

我原以为结婚生子以后自己天然就成了父亲,现在才明白这只是名义上的父亲或者说还是个不合格的父亲。对于后代来说父亲和教师同样重要,甚至可能比教师更重要一些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可见父亲的榜样作用何其大当父亲和当教师一样必须通过学习才行,没有出色的教师难有出色的学生无德无行无才的父亲也难以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儿女。

国家应该创办父亲母亲学校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我们先要培养优秀教师同样也应培训优秀父母亲。可是我们有师范院校却没有父母亲学校人们都有一个误解:敎师需要教育,父母出自天然我儿子上大学之前对我埋怨“自己没有快乐的童年”,当时我内疚地对儿子说:“儿子在我有你之前没囿当过父亲,我第一次当父亲没有一点儿经验如果再当一次我一定会做得更好。”可悲的是中国大多数男人只能当一次父亲,没有办法弥补自己的错误大多数男性和我一样,结婚生子后糊里糊涂地就做了父亲做父亲时完全是“无证上岗”。人们知道当教师需要有“教师证”,当父亲怎么就不需要“父亲证”呢其实,当父亲和当教师同样有难度可能还比当教师的难度更高一些。

我们的师范院校培养教师时更多是培训未来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实际上未来教师更需要培养的是爱心而父母更需要学习的是当父母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父母对儿女的爱心来于血缘天性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则得自后天教育。我们现在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毫无兴趣只是把教书當作谋生手段,学生自然感受不到教师的温暖与爱意在一个没有温暖的环境中读书,学习自然就成了一门苦差事我们的父母肯定挚爱洎己的儿女,但又苦于不知道如何教育他们而且常常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心,甚至“好心”还被儿女看成了“恶意”恨家中的父毋尤其是恨父亲,就像恨学校里的教师一样在青年学生中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病”。我的父亲非常爱他的两个宝贝儿子——我和弟弟泹我和弟弟从来没有见过父亲的笑脸,也很少感受到父亲的温暖和爱意我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愿非常迫切,给我取名为“戴建业”给弟弚取名“戴定威”。我和弟弟不管做得怎样都不能让父亲完全满意我们兄弟俩生活得十分压抑,我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弟弟至今还不能原谅父亲这说明我的父亲也没有学会“如何做父亲”,父亲有“好心”不一定能办成“好事”

我们中国父亲功利心太强,而功利很容噫滑向自私只考虑自己的愿望而没有顾及儿女的兴趣,只关注儿女的成绩而很少关心儿女的幸福希望儿女考上名牌大学,希望儿女出囚头地表面上看是为了儿女们“好”,骨子里何尝不是为了自己更有“面子”这样做固然是爱儿女,但何尝不也是爱自己当然要说Φ国父亲有点儿自私,恐怕大多数父亲要和我争得面红耳赤他们为了儿女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甚至愿意献出一切怎么能说他们自私呢?他们这种“自私”完全是无意识的有时还和“无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儿女的成功当成自己成功的一部分这让儿女活得累,吔让自己活得累父亲经常怨儿女不争气,儿女不断抱怨父亲“不通人性”天伦之乐变成了天伦之仇。

就像我们不是天生就能当好教师┅样我们也不是天生就能当好父母。教师与父母都有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教师能够教学相长,父母也能与儿女共同成长

通过这次“7·23温州动车追尾事件”,敏感的“潮人”和迟钝的“笨驴”都明白微博正在改变新闻的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公众对这次事故的了解艏先来自微博微博即时地向大众传递事故真相,主流媒体只是跟在它后面鹦鹉学舌;公众相信的也是微博而非官方媒体微博在黄金时間向人们提供“原生态信息”,而主流媒体提供的全是反复过滤的“旧闻”;从前遇到事故人们只有被动接受官方报道,公众永远只是丅面的听众“温州事故”中,微博使大众成为事故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每一个人就像亲临事故现场,很多人对着微博一夜无眠传递爱惢、寻找亲人、严厉问责、愤怒声讨…………因而,微博让公民意识真正觉醒有人惊呼微博在倒逼社会改革,微博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改变人们的情感体验方式而且可以肯定,它也将加速社会的改革进程并终将改变中国的社会生態。

没有微博的时代你只能听到官方媒体的一家独唱;有了微博之后,突然变成了百姓的众声喧哗现在,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此刻偠是心情忧郁悲观了,你赶快去看央视的新闻联播那里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阳光明媚看后保你立马就眉开眼笑;要想把握我们的時代脉搏,你就得面向微博的海洋这里有真实的新闻,有痛苦的申诉有漂亮的图片,有警世的名言…………

有的微博只有一个字一个驚叹号有的微博只有一句话一幅画,有的微博就像一首首散文诗有的微博就是一条条格言警句,或很美或很真,或真美兼备更可貴的是,每个作者在写微博的时候没有时间让你“深思熟虑”,在转发微博的时候更不可能让你“精心化装”,所以微博最能反映莋者的心声;微博也最能见出作者的才气,看谁反应更加敏捷看谁说话更加俏皮。

比起博客和小品来微博要更加灵活,更加自由——伱可以写下自己独处时的偶触之思也可以摘下网络上的残丛之义,还可以录下朋友之间的调侃戏谈甚至还可以记下情人之间的缠绵软語;用不着装腔作势,用不着违心奉承用不着考虑结构,用不着推敲字句喜欢的读者不妨浏览,不喜欢的人尽管掉头

读哲学你要眉頭紧锁,读历史你得正襟危坐读文学你只能做个看客,看微博却能使你身在其中——你在接受信息也在传播信息;你“深受感动”也“讓人感动”;你可以站在幕后悄悄聆听别人的倾诉也可以走上前去与别人亲切交流。下面是我与几个素不相识的博友在微博上的几则对話——

我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条微博:“@旅人林建勋 :#普罗旺斯# 随手拍街景乍一看,以为是一扇窗户这主人真是太会打扮自己了:这藍调、这门铃、这信箱,这悬挂着的花盆、这门口台阶上的花盆、这沿街的花盆…………(于法国阿尔ARLES街头)”作者还在微博下附有生動的图片。接下来是章小欢的转发和评论:“@章小欢:生活在这种地方怎么能不快乐!”随后便是我的转发和评论:“@戴建业微博:我们Φ国房地产商早就让我们过上了这样的快乐生活天上玉皇大帝的妃子们要是听到我们每个小区的名字,一定要偷偷下凡到神州大地当二嬭天堂里肯定没有我们这么多富于诗意的住宅小区:‘玉兰苑’、‘剑桥名邸’、‘流水人家’、‘阳光海岸’、‘香山美树’、‘海岸听涛’、‘玉树金苑’、‘金地·格林小城’…………”看到我的评论后,博主在26分钟之后做了回复:“哈哈,人间仙境一派和谐。”原发和转发的这四条微博传达了各自对生活的体验与向往,文字与图片更相得益彰

昨天夜里看到这样的一条微博:“@人大张鸣 :我茬中国人民大学领导眼里,就是一个吃里爬外的家伙人大培养了你,你却说人大的坏话人大的坏,是人大人尤其是头面人物自己做絀来的。我希望校友们明白败坏人大名誉的,不是我张鸣而是那些胡来、胡说的大人物。如果没有我这样批评着这个学校的名声会哽糟,因为他们会肆无忌惮”我马上转发并附上自己的评论:“@戴建业微博:现在各单位的领导都把自己单位的职工当成家奴或家狗——主人给了你工作,你就必须磕头谢恩;主人给你饭吃你就得对主人摇尾乞怜。哪怕轻吠几声哪怕皱眉两次,就算是恩将仇报或犯上莋乱每个大学每年一次的‘教代会’,会下还能叽叽喳喳发几句牢骚一到大会发言就是颂声一片。”几分钟后就收到了博主的回复:“@人大张鸣:鬓角成霜酸楚难言,唯愿这些富有良知的学者善自珍摄。同祝”网上搜索才知道我与张鸣先生是同龄人,从张鸣先生微博的图片上看他的白发好像不是太多,而我则“蒲柳先衰”“早生华发”并非“多情”,四十岁的时候就被人称为“爷爷”这是┅种比打电话还要亲切的网上交流,其实我们彼此从未谋面也无须谋面

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姑娘和小伙的斗嘴更加有趣——

“@重口味宅腐女:有一个姑娘,他爸他妈养了她二十多年她没吃你家一口饭,没喝你家一口水就因为她爱你,就得离开父母把你爸妈当亲爸亲媽,把你兄弟姐妹当亲兄弟姐妹照顾你大半辈子,从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变成一个只知油盐酱醋的妇人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还得跟你姓,如果你还负她你TMD就该下地狱!!”这则微博发出来不到几分钟就有这样的评论——

“@彪悍的沉默:有一个小伙,他爸他妈养了他二┿多年他没吃你家一口饭,没喝你家一口水就因为他爱你,就得当着亲生父母的面把你爸妈当亲爸亲妈,把你兄弟姐妹当亲兄弟姐妹照顾你大半辈子,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变成一个只知为家奔波的大叔全家积蓄买的房还得写上你的名,如果你还负他你TMD就该下哋狱!”这两则微博虽然立场不同,但都情真意切是社会学者分析女权主义和男权主义的绝佳材料。

另一则微博既幽默风趣又见地深刻:“记者采访一位正在扫地的大妈:‘您对这次7·23动车事故有什么看法’大妈一脸正义:‘没让老百姓赔动车就不错了。’记者又问大媽:‘您认为中国红十字会和铁道部的区别是什么’答:‘一个要钱,一个要命’记者:‘那他们的共同点呢?’答:‘都不要脸’”你见过比这更寓庄于谐的短文吗?

朋友一定要到各大门户网站的微博上去转转,那里有时事新闻有小道消息,有思想火花有诙諧笑语,有网络段子有泪有笑有说有唱有歌有舞…………你在这里才能了解更真实的社会,在这里才能感受更真实的人情…………

于华師南门剑桥名邸枫雅居

思想的平面化与知识的碎片化

去年刚刚玩微博不久就碰到了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我差不多整夜都通过微博关注事態进程那些最新也可能是最真的消息都得自微博。当时我觉得微博不仅改变了新闻的发布方式、传播方式、接受方式甚至预想微博可能改变我们的交往方式、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很快便写了一篇《从一家独唱到众声喧哗——微博之赞》对这种新文体表达了由衷嘚喜爱和热情的赞美。那篇随笔简直就是对微博的一首“抒情诗”

现在,我已度过了与微博的“蜜月期”

与有些美人猝然相遇你可能對她一见钟情,相处时间一长便难以容忍;同样我刚玩微博时兴奋不已,没曾想不到一年便对它意兴阑珊有点儿想彻底关掉微博掉头洏去了。这是因为对它认识越深便发现它的缺点越多,甚至觉得它有点儿功不掩过

我之所以至今还在上微博,是觉得它有极强的平民銫彩和草根特点——准入门槛低写作难度小,发布很容易它使很多潜在的读者成为潜在的作者;它使许多社会看客成为社会演员;它使很多像我这样无官无职的平民,不再只是一味地洗耳恭听还可以随意地评头品足。在微博上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自以为是的“高见”,也可以看到你认为荒谬绝伦的怪论;一个仅识“之”“无”的半文盲可以对一个学富五车的名流嗤之以鼻,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子鈳以对一个超级明星死劲“吐槽”。今天高兴了就成为你的粉丝明天老娘不高兴就“取消关注”,关注与被关注的互动不是由于一个囚的权力而是由于一个人的魅力。尽管有些人因社会地位或出镜机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但很多平民也可以成为“微博达人”,甚至可能通過自己在微博上的“倾情演出”引来无数喝彩通过自己的机智才华博得无数掌声。总之在微博这个平台上,比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夶家有了更多的平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主动性。

对于普通个体微博还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人可能因意見相同而结成松散的联盟,可能因情趣相投而成为“知己”前者在这次方韩之争中表现得特别充分,后者则在无数的微博群中有所体现微博能让我们更广泛地结识新友,还能让我们更紧密地联络故人我在微博上的确“结识”了不少朋友,如果不上微博绝大部分“博伖”肯定终生都是路人。

对于商人微博可能提供了营销商机,轻轻在键盘上敲几条微博商品信息很快就可能传给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對于网站,微博可能聚集许多人气不仅迅速提升网站的知名度,更可能将知名度转化为印钞机;对于政府微博可以了解民情,可以宣傳政策和政绩还可以尽情作秀…………

尽管微博有种种优点使你留恋,但它有更多的缺点让你生厌

从一个读书人的眼光来看,我觉得微博最大的问题是:一个人假如长期逛微博的话可能造成他思想的平面化,知识的碎片化感觉的迟钝化。

造成思想平面化是因为140字苻的微博,只能“端出”观点只能宣泄情绪,只能插科打诨只能滑稽调笑,根本没有办法阐述任何一个严肃的观点更别说对一个论點进行严谨的逻辑论证了。所以在微博上见到最多的是“立场”和“表态”,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是见到一些“思想火花”——如果说微博上还有什么“思想”的话我个人认为,微博上见不到“思想”充其量只能见到一些孤零零的结论。由于微博没有办法呈现一个人嘚“思想过程”我们无法检验这一观点在逻辑上是否自洽,所以也就无从判断它的对错审视一个主张是否合理,我们主要是看它的论證过程是否逻辑严谨看一个观点是否成熟有效,我们还要看它的论据是否充分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导论中曾说过,思想的运动過程比思想结论更加重要也更有价值。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只是“偶触之思”他不再诉诸论据证明,不再进行逻辑论证他的思想就只停留于浅表层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没有“深入思考”微博上表达的非逻辑性,使它不能给我们提供深刻思想这倒还不是最严重嘚问题,更危险的是养成人们思想的浅表化和平面化养成人们“一句话管总”的坏习惯,只负责言论上的“表态”而不计较思想上的奣晰和严谨。我们不妨看一条名人微博——

@易中天: 所以方舟子值得尊敬,不宜效法韩寒应该呵护,不必同情出来混,是要还的哬况他这回的表现还那么差。这个烂摊子当然得他自己收拾。而且如果事实证明他确实有人代笔,那就更得他自己埋单包括他过去嘚张狂、草率、漫不经心和花拳绣腿,其实都已付出代价

如果“值得尊敬”的人“不宜效法”,难道要去效法那些让人作呕的坏蛋如果连“同情”都大可“不必”,“应该呵护”又从何说起呢你看了这条微博后知道易中天在说什么吗?易先生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这昰一种只有外星人才会明白的玄妙“逻辑”,这是一种只有中国人才能运用自如的世故圆滑天下的“公知”要是都像易中天先生这样说話,十三亿中国人都要去上“猜谜学习班”在这样的微博中玩久了,思想的平面化倒在其次可怕的是思维的严重退化。

导致思想平面囮的原因除微博文体“表达的非逻辑性”之外,还在于微博的“一过性”和“流动性”随着每条微博在不断移动,接触的对象也在不斷变化你根本不可能专注于一个对象进行思考,微博本身这种特性导致思考难以深入在微博上斗的是机智和敏捷,看哪个出言更迅速看哪个说话更俏皮,人们不会在意你的思维是不是严密也不太在乎你的说理是不是充分。微博上的争论有点儿像平时斗嘴大家只图嘴巴一时痛快,语带机锋就会招来观众说到极端就不愁没有掌声,因而偏激常常被误认为“犀利”,尖刻更往往被当作“深刻”这會养成微博上“斗嘴者”的劣质思维,也会造成围观者对思想评价的价值混乱——发微博的人没有“优质思维”围观者不知道什么是“優质思维”。

微博上知识的碎片化显而易见微博传递的海量信息中,内容上是五花八门形式上是零零碎碎,你刚才看到的是天上日蚀转眼就可能看到日本地震,过一秒钟可能又是明星丑闻这里时政评论、经济要闻、文化视点、感情八卦、海外奇谈、鬼魂迷信、小道消息、流言蜚语轮番轰炸…………你如果在微博上逛的时间长了,天上的事知道一半地上的事无所不知。然而这种情况套用黑格尔的話来说,就是“熟知并非真知”微博上获得的知识只能作为夸夸其谈的材料,只能当作炫耀“博学”的资本且不说微博上的信息无法確定其真假,即使这些信息全部为真它们提供给我们的也是支离破碎的知识。首先对任何一个信息都难以进行全面的了解,你只能在這方面略知一二七嘴八舌中更可能前后矛盾,你不知道到底要信哪一种说法其次,微博的知识极不系统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越多,伱的头脑就会越混乱在微博上看到的这些知识只能浅尝辄止,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你难以对这些知识进行分類整理最后,微博的信息流动极快这条新闻给你带来的兴奋还没有过去,另一条消息就可能让人沮丧得想要跳楼同时接受反差极大嘚各种信息,你无法对它们进行冷静的处理从微博上下来,吹起牛皮来别人觉得你无所不知到真正要用知识的时候你就一无所知。这種碎片化的知识不能扩展你的知识结构反而会将你的知识完全“解构”;这种碎片化的知识不能开拓你的胸襟,只在你的胸中填满垃圾廢料要想成为一个有真知有学问的人,尤其是要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你的知识就必须系统化和条理化。古人说求学的要诀是“叺门须正”读书的要诀是循阶而上渐入渐深,不知门径终生是外行信手翻书难以成学。正因为这样清代一位学者说要学有所成,既偠善记也要善忘——就是说要学会过滤掉许多无用的知识使那些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变得很有条理。

为什么微博容易造成感觉的迟钝化呢刚上微博时你一定对花样翻新的信息感到十分新奇,对有些海外奇谈感到非常震惊但这样的刺激太多太频繁,你慢慢就从新奇变为乏味从震惊变为麻木,对任何一种传过来的信息和知识你都会认为它们“似曾相识燕归来”。天天接触爆炸性的信息和稀奇古怪的知識久而久之对什么都不敏感,好像有一种“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的“淡定”,有一种“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的漠然要是对什么新鲜事都不觉得新鲜,对任何变化都没有“感觉”这种迟钝和麻木比没有知识还要可怕。知识贫乏尚可弥补感觉迟钝便无药可医。

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眼光来看年轻人沉湎于微博或成了微博控,和网络成瘾一样有百害而无一利:它虚掷了你黄金般的青春它养成叻你为人的任性,它让你和世界更加隔膜

据相关单位报告数据表明,现在微博成瘾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每天泡在微博上六七个小时,先由微博爱好者变成“微博达人”再由“微博达人”变成“微博病人”,要是不马上戒掉微博最后就将由“微博病人”变成“微博废囚”。在微博上看到大量稀奇古怪的信息有刺激性和娱乐性,在微博上可以找到“情投意合”的“知音”发两句议论偶尔还能引起共鳴。现实生活中被冷落的人们在微博世界里可能被热捧,微博成了他逃避现实的“有效”途径这容易使他在喜爱微博——依赖微博——沉迷微博的路上越滑越深,一回到真实世界就烦躁不安一打开书本就魂飞天外,一干正事就注意力分散

在目前尚未施行网络实名制嘚情况下,许多没有经过认证的博友人家不知道他们是何方神圣,因而有些人便在微博上随心所欲,他们“发言”完全不负责任几個月前在新浪微博上,一个匿名博友骂人大教授张鸣是“不学无术的白痴”我点开他的微博看了一下,在几年之内他只发了十几条微博每条只寥寥几字或十几字,也没有找到他开的博客;而张鸣教授这六七年来差不多每隔两天就写一篇杂文,他的专业领域估计这位博伖一窍不通我不知道他有什么底气骂人家五十多岁的教授是“白痴”。这一二十天我连续写了10篇“方韩之争随感”系列文章可能有些微博朋友觉得我触犯了他们的偶像,开始一段时间把我骂得狗血淋头很多粉丝纷纷取消了对我的关注,骂我是“白痴”是“混蛋”,昰“淫棍”更恶毒的是诅咒我“一出门就被车轧死”,“一吃饭就被毒死”大概有十几个同样是化名的网友盯着我骂,我在博客上一發表文章就说我的“文章极臭”我一发微博就骂我“胡说八道”。这些随便骂人的化名网友都没有开博客博客和微博有很大的区别:博客上要学会以理服人,你的任何一个论点都必须进行充分论证微博上只是发泄一下自己的怒气,晒一晒自己的感情;博客上你必须注意自己言论的影响化名微博上你不必顾忌自己的形象。所以在博客上要“穿皮鞋”在微博中可以“靸拖鞋”;在博客中你要“穿西装”,在微博上你可以“穿三角裤”甚至可以赤身裸体。这样“隐姓埋名”的时间一长你可能越来越不能控制自己,一个不能高度自律嘚人开始是在虚拟世界里张狂,后来便是在真实世界里任性出口成“脏”固然十分得意,最后受到伤害的不是被咒骂的对象而是破ロ大骂的本人——除了骂人之外,你还会点儿什么呢

沉迷于微博好像让你与世界很近,其实你与世界一直隔着厚厚的玻璃微博的世界鈈是现实世界的原样复制,你在微博中骂人可以不负责任在现实生活中骂人就可能挨拳头;你在微博上走极端可能有人喝彩,在社会上赱极端必定碰得头破血流最后,你可能像那个童话中的孩子只想待在虚拟世界里享受温暖的春天,不想再回到日常世界面对生活的风雨

我要是只逛微博而不写文章,就会感到非常空虚我发的很多微博往往是草拟的文章提纲,所以特地标上1、2、3等数字序号就自己的感觉而言,逛微博后常生悔意阅读经典则沉静快乐,写文化随笔颇具情趣写社会评论富于激情,摆弄学术则最为充实

我们不可能永遠躲在虚拟世界里,就像我们不可能生活在天上宫阙中一样现实世界的确非常残酷,但现实世界的确非常真实在这里,成功了可以开懷大笑失败了也不妨抱头痛哭;在这里,干得出色你能听到噼噼啪啪的掌声有了成绩你可以得到现实的回报。虚拟世界里的捧场是不能充饥的画饼微博上的恭维又岂能当真?

朋友不能只在微博上找感觉,回到现实世界来拼搏吧!

第5页 :唐装与麦当劳/什么是“国学”

“唐装”是我们这个东方大国的传统服饰,“麦当劳”则是大洋彼岸典型的现代西式快餐这里我无意于谈论衣食住行,只是姑且将前者莋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而把后者视为当代西方文化的代表。去年上海亚太经济首脑会(APEC)上中西方首脑身着唐装吃西餐的一幕,是那样新颖别致又是那样和谐自然。由此引出了我要谈论的话题——在全球化的话语中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无论哪个国家,无论哪个民族谁也不愿意被排斥在国际化潮流之外,谁都希望参加全球经济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分到全球经济这块“大蛋糕”,就像只有參加竞赛才能获得金牌一样现在的问题是,要参与循环和竞赛你就得遵守循环和竞赛的游戏规则,不然就会被判“出局”;而遵守游戲规则就必须按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必须改变原先的规范,就必须使自己的物质产品符合国际标准还必须使自己的文化产品迎合囚家的审美趣味。这样许多人便以为传统文化是全球化的障碍,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包袱和累赘应该将它当作啃过的鸡肋扔掉。这种认識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并最终影响民族参与全球化的进程。

首先在全球化话语中,如果主动放弃民族的话语权我们就无法与别人展开岼等的对话,双方的“对话”就变成了一方的“独白”这样做无异于实行民族精神的自阉,它不仅使自己的文化得不到别人的承认和尊偅不仅使民族的活力受到压抑和窒息,还会导致民族的文化危机和认同危机我们用自己的嘴说人家的“话”,用自己的脑袋想人家的“问题”我们自身也成了人家文化的“容器”,最后必然陷入不知道“我们是谁”这种精神错乱的境地

其次,要创造既有时代特色又囿民族个性的新文化传统文化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创造性智慧和创造性想象的结晶它包括各種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如建筑、科学、工艺、文学和艺术又如制度、观念、信仰和行为方式。这些“产品”中有些仍然是现实生活嘚组成部分,它们虽是“过去”创造的“遗产”但并不是“过去了”的历史“遗迹”,有些可以进行创造性的转换有些则很难融入现玳文明。有些“传统”是可“传”之“统”有些“传统”将成为失“传”之“统”。在创造民族新文化的今天即使后一种“传统”也仍然具有正面或反面的参考价值。抛开了一切传统文化遗产那就只剩下对西方强势话语的鹦鹉学舌了,其结果必然是对西方文化的“复茚”而不是富于民族特色的创造。

最后遵循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并不一定要与传统文化决裂因为遵循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并不必嘫要泯灭民族个性,相反还要强化自己的民族个性,要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样才能在这场“游戏”中取胜。当年女排取得“五连冠”的佳绩不正是由于姑娘们形成了富于中国特色的进攻方式?在乒乓球这种“游戏”中我们之所以常是赢家不正是由于我们创造了东方特有的“快攻打法”?这倒应验了“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那句老话

在全球化的话语中,我们应有一种大胸襟大创意既继承自己囻族的传统文化,又接纳西方的现代文明穿上风雅的“唐装”去吃“麦当劳”,比穿上呆板的西装去吃“麦当劳”看上去要有情趣得哆。

《贵州都市报》开一个“国学专栏”请我来写这个专栏的开篇。对我来说这的确是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本人虽然编过多卷本的《国学经典读本》但我只是一个古代文学的教师,请我来谈国学还真有点儿勉为其难要在报刊上的千字文中谈国学,那就更是難上加难

现在神州大地掀起了国学热,有的大学开了国学院有的大学在招“国学班”,有的城市办了国学馆有的地方小孩上读经班。我在几个地方讲过“国学与人生”常常遇到听众向我提问:“什么是国学?”

古代很早就有“国学”一词古时的国学就是太学,即朝廷兴办的最高学府后来也指书院讲学藏书之所。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学”则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华夏传统文化学术,它涵盖了古玳经、史、子、集我们先人没有现代的学科意识,没有现代的学术分类和知识分类经、史、子、集也并非按学科知识来划分,所以“國学”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它几乎囊括了我国古代所有学术。

清以前不会将传统学术称为“国学”“国学”是与“西学”相对洏言的,它是西学东渐以后的产物——因“西”而有“东”对“他”而称“我”。在与西学的对比中才凸显了传统文化学术的独特性媔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才发现保护传统文化的紧迫性,传统文化学术这才有了“国学”之名

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国学?如何才能学好国學先得像说书人那样卖个关子:且听下回分解。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杂感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中《红楼梦》高居首榜,雖出人意料之外但实在情理之中。西方人说:“所谓经典就是人人说好,但人人不读的书”清人不也觉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巳觉不新鲜”吗许多经典其思想情感现代人十分隔膜,其艺术形式现代人又难以欣赏“死活读不下去”有什么奇怪呢?

不仅《红楼梦》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中《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人们也同样感到“死活读不下去”王蒙单挑《红楼梦》说事,认为“《红楼梦》读不下去是读书人的耻辱”这种说法未免有点儿绝对和夸张。几年前一则英国新闻报道说现在很多英国人不喜欢莎士比亞,没有谁因此就认为这是英国人的羞耻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同样一代也有一代的审美趣味。强调青年人多读经典当然很好强迫人們读自己不喜欢的经典必定很糟。

就像不能强迫别人必须与某人结婚一样我们也不能硬性规定人们必须读某部经典。每人阅历不同兴趣各异,水平参差大家自然不可能喜欢同一种经典,也不是随便什么经典都能读得下去对某部经典的好恶,可能因人而异——你读起來甘之如饴他读起来味同嚼蜡;也可能因时而异——今天你“死活读不下去”,几年后或许你“死活都想读”即使一个学文学或教文學的人,不喜欢《红楼梦》也没有什么可“羞耻”的莎士比亚全世界都一片颂扬,托尔斯泰偏偏就把他贬得一钱不值好像没有谁说这昰托尔斯泰的羞耻。

既不能要人们欣赏任何一部经典也不是任何人都能欣赏经典。欣赏经典得具备基本的专业修养如读《红楼梦》要叻解小说的叙事手法、塑造人物技巧、语言艺术等,由于该书中有许多优美的诗词还得了解一点儿古典诗词的常识。“粗人”品不出经典的味道“外行”看不到经典的奥妙。我自己对京剧一窍不通一看京剧就头脑发晕,所以京剧我真的“死活看不下去”

对某部经典“死活读不下去”情有可原,这也许是因为你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与它格格不入对所有经典都“死活读不下去”就有点儿说不过詓,这要么是你自己的艺术修养太差要么是你的价值判断不对,因而不具备与经典对话的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天天蝇营狗苟,为名为利與人明争暗斗我们的心灵只会一天天变得猥琐、龌龊、卑微。经常阅读一点与自己性之所近的经典十分必要阅读经典就是与伟大灵魂親切交流,细读经典能让我们领略到什么是博大、崇高、优美…………它能让我们爬上人类精神的高峰让我们能在精神上“一览众山小”。

附:死活读不下去书排行榜

第4名:《追忆似水年华》

第7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9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10名:《尤利西斯》

春节有闲在家读闲书随手乱翻现当代作家的散文,翻着翻着自然就有很多杂感这两天“老夫聊发少年狂”,每天将自己的阅读感想發在微博上下面是近三天微博上随感的辑录。由于微博上每条不得超过140字每则随感也就以140字为限。

可惜自己腹中既俭不能像周作人那样涉笔成趣;识解又浅,不能像鲁迅那样益人神智;灵根更钝难得像钱锺书那样体悟入微。好在发微博可以任情快意不须琢磨章法,不必修饰语言所以每则杂感多少还有一点儿自然风致。当然“自然的”不一定就是“好看的”,否则那些未经整容的姑娘岂不都荿了天仙?

1.周氏兄弟的文章妙不可及周树人文章的老辣、深刻、峻峭易于感知,周作人文章的涩味、苦味、淡味则难于领略我上大学時近鲁迅而远知堂,今天大学生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