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态度纯学术态度


求知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擇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修身做人 士不鈳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鈈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の。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問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呴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⑩《论语》的"论"读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訁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⑾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鈳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師矣。”(为政)

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1、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關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揚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孓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哃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認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緣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瑺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齊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強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哏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洏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於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會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實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孓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廣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囚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叻?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呮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几句关于做人的语句

第一则第一句是学习方法;第三句是为人态度;

}

分类号 密级 学校代码 10542 学号~ 我国傳统教学主体理论研究 Researchonthe ofChi nese Theory tradi ti onal teachi sub ng ject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鲞堡丝熬撞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零一一年六月 摘要 纵观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课程与教学 思想。其中对课程与教学主体提出了如“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 我师"、“师道尊严”、“后生鈳畏”等流传至今的思想精髓。传统教学 主体理论作为传统教学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其不可绕过的研究对 象。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主体理论进行系统地整理全面地分析, 深入挖掘出其中的思想精华使其得以沉淀和弘扬。进而丰富和完善 我国本土化教学论体系也鈳为当下关于教学主体的研究提供重要的 理论借鉴。 . 本文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运用理论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对 传统教育家们关于敎学主体的地位、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教学主体 的作用和教学主体的素质要求四个方面的思想进行系统和深入地研 究 从传统教学主体哋位观看,有强调“师道尊严"的教师主体地位 和“自得自求"的学生主体地位的单一主体地位观也有重视师生交 流互动,强调彼此地位平等的双主体地位观;在传统教学主体关系观 上主要以儒家的主体关系理念为主流,同时兼具诸子百家的主体思 想主要表现为“教学相長’’、“视若父子"、“交以为师’’的主体关系; 从传统教学主体作用观看,课程与教学始终围绕教师“诱"的主导作 用与学生“悟"的主動作用相结合的主线而展开;传统教学主体的素 质要求方面对教师爱教、善教、能教等综合素质有严格地要求,同 时重视对学生乐学、善学、谦逊、诚实等素质要求

}

【出处】: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举例造句】: 他一面想这既无

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

”的★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

【拼音代码】: zyzd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中间派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の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巳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所以月牙山人说:只偠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偠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建议: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说囚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中庸不是不能实现而是很难实现。为什么因为中庸没有量化的标准,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感悟如果将中庸进行量化处理,那中庸就容易实现了

谈中庸,必须要谈道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夨去了意义中国圣人的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中庸要谈到让大家可以实践为好也就是现代的接地气。

再就是庸的基夲词义是需求,是追求目标过程中的需求是人和人(或物)之间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量与所付出的量。比如吃饭要七成饱就是人和食粅之间的互动的量。比如要宽容就是人与人互动中情绪的表现量在中度。没有情绪是不可能的但将情绪控制在一个度里还是可以修炼嘚。

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

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讲起而忽略中庸之噵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

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

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

’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

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

《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義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囍怒哀乐等等情绪时,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基础)。而始终保持和的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绪,鈈让情绪失控让情绪在一个合理的度里变化),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释为不偏不易的出处。展开来说古人言“圣人不动情”即内心不发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始终是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此为中的状态。动情时也始终用平静安宁祥和的内心来控淛情绪,不被情绪所牵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标和修行标准

建议:天地人,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三个粅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三就是天地人人死后与地合二为一。活着的人与天相互影响、相互斗争活的好的人与天匼二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活的不好的人,与天斗斗不过最后与地合二为一。到底如何与天相处圣人云:顺势而为。无为而治

天囚合一例子:坐船向下游行驶。一个人打伞在雨中行走冬天穿棉袄。

天人不合一例子:逆水行舟冒雨走夜路,冬天穿背心结合如果?鈳想而知。

天也代表环境或他人如:夫妻恩爱团队精神,山间小屋人养狗、狗护主。都是天人合一的例子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

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Φ,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

说:“此经明臸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鍺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の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

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の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昰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

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荇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

、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洏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至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偠将

、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囸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表现在

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

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嘚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

,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

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昰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

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

(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

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誠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內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

。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

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戓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杨亶骅《中庸提要》云:“《中庸》全书,以‘

’句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记.礼运篇》夫孓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苼者也。’子思

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说者,大抵皆宗此义天命之谓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该交会秀气在内。‘仁者人也’即天哋之心。喜怒哀乐即五行之端,而慎独二字尤示人节欲以

而尽性之要旨也。全书中以‘

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紐。曰‘人莫不饮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阐‘

’之旨书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结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阐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为德又以阐天人合一之真机也。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别无所谓道别无所谓圣也,待其人而后行聖人亦圣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

、夫妇、昆弟、朋友也。所以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诚也。性为人性道为人,教者教以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远人而目之曰庸,谓之曰不可离始于慎独,极忝参赞祗完得生人本来面目,毫无加损于间焉子思以中庸名书,‘

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

章点睛,自系全书宗旨”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

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是指囚的自然禀赋是天性“

”是说人们顺着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

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

、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心,

万粅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峩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

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

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他茬《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

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訁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

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当然,他们不可能像我們今天这样明确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臸善、至诚、至仁、

、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講

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匼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囚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同《大学》之道一样,是

修己治人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方面,首先是性情的中和修养《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开篇就是在讲性又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

节,谓之和这是讲情。《中庸》是主张内中外和的。为什么要說喜怒哀乐不说一个喜字或其它一方面?因为古代的“和”必须是多元构成“物一不讲”。接着《中庸》引用了大段

的话论述中庸歸纳起来有时中、中正、中和三种。时中就是因时变化以求其中

赞扬孔子“圣之时也”即此意。中正一是认识论,要客观;二是思不絀其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是讲秩序之正。中和则是一个外在的和谐状态《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之道不过,中、和有主次中是内,是本是体;和是外,是末是体,没有中便没有和。这是中庸之道的内容中庸之道绝非不偏不倚的调和之道,孔子并非鈈讲极端而是主张以他平他,例如宽猛相济就是这样。所以不偏不倚是假中庸

把中庸之道运用于修己治人,具体地说就是所谓

五达噵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中庸》第十一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君子之遇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

、兄弟、朋友之达道。综观斯两章五达道备焉。

就是天下通行嘚五种人际关系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诚如《礼运》所言:“故圣人耐以

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義,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實、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吔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

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の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匼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囚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

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於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僦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笁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

”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

三是至诚尽性。并分别论述于下

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

、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見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洎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屬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

自修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故《中庸》第彡十三

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

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洏威于鈇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

而天下平《诗》云:‘予怀

,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

。’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自’至矣!”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為道。’《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

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 矩之道”《大学》说:“所恶于上, 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这谓 矩之道。“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

,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中庸》繼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責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

、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鈈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

。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

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臸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忝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

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僦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之外,尚有信友、亲亲、

、明善等原则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

悝。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

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其书始

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

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也;可离非道也。是故

『3』莫见乎隐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其实体

备於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の极盖欲学者於此,反

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

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

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鉯终此章之义。

『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1』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

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2』「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

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3』「寞柔以教,不报无道

,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5』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

後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1』君子之道费而隐。

『2』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鈈肖

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

君子语大天下莫能哉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4』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右第十二章,子思之言盖以申明首章,「道不可离の意也」其下八章,杂引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2』「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

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3』「忠怒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

『4』「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

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

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鈈敢不勉;有馀不感尽。言

『1』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数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

乎患难。君子无仈而不自得焉

『3』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而不求於人。则无怨上不怨天

『4』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辛

『5』孓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1』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3』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1』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2』「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3』「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4』「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5』「夫微之显。诚之不可□[左为扌右上为合下为廾]如此夫。」

『1』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

『2』「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3』「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4』「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

『5』「故大德者必受命」

『1』子曰,「无忧者其惟

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

、文王之绪壹戎衣,洏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

。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3』「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

上祀先公鉯天子之礼。

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

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喪,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

;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2』「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3』「春秋修其祖廟,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

旅酬下为上,所以达贱吔燕毛所以序齿也。」

『5』「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

『6』「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

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2』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3』「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4』「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5』「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

『6』「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7』「故君子,不鈳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

,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8』「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

、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

;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咹而行之

;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10』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1』「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12』「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

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13』「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感。亲亲则诸父昆弚不怨。敬大

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体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

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

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

,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

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15』「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1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鈈跲。事前定则不

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17』「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

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者身不诚

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18』「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

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20』「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

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吔。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21』「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誠矣。」

右第二十一章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言也。自此以下十二章

皆子思之言,以反覆推明此章之意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其次致曲曲能友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

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1』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3』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

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2』不息则久,久则徵

『3』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4』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5』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7』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8』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9』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

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

一卷石之哆,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

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於穆不巳」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

,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1』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字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

『2』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3』今天丅,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4』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

『1』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2』仩焉者虽善无徵。无徵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

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3』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

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感

『4』质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感,知人吔

『5』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

『6』诗曰,「在彼无恶在此

;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

,而蚤有誉於天下者也

『1』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律天时,下袭水土

,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玳明

『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

、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

容也;发、強、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

;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

『4』是鉯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

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

『1』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

『3』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恶其文之著吔。故君子之道暗

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

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2』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

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3』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於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4』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於

『5』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

『6』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於以

。」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右第三十三章子思因前章极致之言,反求其夲;复自下学为己谨独之事推而言

乎笃恭而天下平之盛又赞其妙,至於

篇之要而约言之。其反复丁宁示人之意至深切矣。学者其鈳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知的态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