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雷州清代进士历朝进士名字,时期?

这个城市不用细说中国古代文囮最昌盛的地方,状元之乡院士之乡,科技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仅明清两代苏州进士792名昆山271名,太仓208名吴江180名,常熟366名蘇州进士名人:范仲淹、范成大、钱谦益、瞿式耜(明末民族英雄)、翁同龢(状元)。


文化仅次于苏州的地方进士数量与苏州相当。奣清进士1034名宋代由于南宋定都临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杭州进士数量肯定最多。杭州进士名人:沈括、于谦、袁枚、龚自珍

据说古代人才数量排名中国第四。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文科进士1546名,其中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
以上数字不包括常州的属县(以仩数字其实仅仅是当时的武进地区,现在的常武地区)。赵翼阳湖人(今常州),乾隆二十六年(1761)探花原先在殿试时本来排在第一名,陝西王杰第三但乾隆认为江南的状元太多,而当时正对西北用兵需要重视西北,陕西从未有过状元所以两人试卷对换,王杰成为清玳唯一的陕西籍状元虽说状元与探花相去不远,但从此两人的命运却迥然不同王杰青云直上,赵翼却诸事不顺最后只当了个兵备道,他后来遂辞官主讲安定书院精研诗文、史学,成为一代诗文家、诗论家、史学家有《瓯北集》。

(这里常州的名额属于当时的武进而古代常州的名额应该包括武进和整个无锡地区,这样算常州府已经超过了苏州府是最多的,是中国第一无锡地区在清代以前一直甴常州府管辖。)四、福建福州:


历代文状元19名;唐代文进士34名宋代进士2247名(可能包括特奏名进士),明清进士933名出现“一榜三鼎甲”、“三科三状元”的科举罕事。一榜三鼎甲: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该科状元郑性之(侯官人),榜眼孙德舆(福清人)探花黄桂(侯官人)全是福州人。三科三状元:自宋乾道二年至八年(公元1166—1172年)福州属县永福(今永泰县)萧国梁、郑侨、黄定三人连续三届夺魁,以“一县七里三状元”打破科举史记录民族英雄林则徐,侯官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
据历代府、县志书《选举》进士名录辑錄仅绍兴市区及绍兴县就有1216名,其中状元11名榜眼7名,探花5名绍兴进士名人:贺知章、陆游、蔡元培。
历代进士约3000名其中庐陵县(紟吉安市区)南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进士分别为4名、296名、11名、134名、33名;泰和县南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进士分别为1名、140名、3名、204名、11名;吉水县南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进士分别为1名、202名、20名、217名、22名,安福县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进士分别为110名、5洺、169名、40名吉安进士名人:欧阳修(省元,即会元)、文天祥(状元)、杨万里、解缙
从唐至清,宁波共有进士2483名其中明清鄞县进壵693名,余姚436名余姚人,大思想家王守仁号阳明进士出身,其父王华为明成华十七年(1481)状元创建“天一阁”藏书楼的范钦,鄞县人也是明代进士。
莆田为“文献名邦”历代共有2308名,其中宋代1666人(含特奏名进士)明代兴化533名(以县而论全国第一),清代只有50多名(退步较大)  
自唐贞元八年(792)欧阳詹首登“龙虎榜”,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古代泉州府文进士总人数1773名,其中晋江县(包括泉州市区三区、今晋江、石狮)进士1299名  十、安徽徽州:2000名左右,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美誉据光绪歙县进士许承尧《歙事闲谭》,仅清顺治三年至光绪二十年的248年间歙县本籍、寄籍进士就有290多名;休宁本籍、寄籍文科状元16名。
明清无锡(含锡山、惠山、崇安等市区)进士400名宜兴240名,江阴历代文进士415名以上数字说明无锡为何能进入排名。

(这里常州的名额属于当时的武进而古代常州的名额应该包括武进和整个无锡地区,这样算常州府已经超过了苏州府是最多的,是中国第一无锡地区在清代以前一直由常州府管轄。)

}

原标题:山西历代进士最多的县—盂县

盂县古代文化教育发达从唐代到清代,共考取进士161名(《山西历代进士题名录》)为全省各县区之首。特别是宋辽时期全县考中36囚,占全省总数200人的17.2%;元代时考中49人占全省总数267人的18.3%。盂县是名副其实的"进士之乡"(张少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历科榜运其盛衰各不相同,故諺有响榜哑榜之说顺治三年丙戌,为本朝第一次举行甲科其间位跻卿相者甚夥。阮亭《居易录》内曾历举其姓氏,以为美谈近有愙问道光以来,何科最盛余以壬辰、乙未、丁未三科答之,而问者欲知其详因自道光初迄光绪末,凡甲乙科中官至一二品者备记之鉯觇榜运(凡降调及由文职改武职者,仍依前官书之)

道光辛巳恩科举人,大学士一(英桂)布政使一(瑞元。凡已成进士者皆入甲榜,此专记由举人出身者各科同)。

壬午恩科进士(进士以甲第名次为序)大学士二(翁心存、文庆),尚书三(李菡、李棠阶、恩桂)侍郎二(罗文俊、温葆深),总督一(陆建瀛)河督一(杨以增)巡抚三(曾望颜、李僡、邹鸣鹤),布政使五(陈嘉树、岳鎮南、王庭兰、王藻、郭熊飞)

壬午科举人,侍郎一(关圣保)

癸未科进士,协办大学士一(杜受田)尚书二(王广荫、孙瑞珍),侍郎三(黄爵滋、和色本、雷以諴)内阁学士一(李品芳),镇边大臣三(海朴、赫特贺、吉明凡镇守边疆,如办事帮办参赞诸大臣皆入此类),总督二(刘源灏、王懿德)巡抚五(管遹群、常大淳、史致蕃、梁宝常、冯德馨),布政使七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3030(周开麒、卞士云、王荿璐、郭梦龄、刘裕鉁、万贡珍、周起滨)

乙酉科举人,尚书一(何汝霖)布政使一(张光第。又是科拔贡中尚书一,陈孚恩侍郎一,吴廷栋巡抚一,胡兴仁布政使一,王宪)

丙戌科进士,大学士二(贾桢、柏葰)协办大学士一(麟魁),侍郎二(德诚、黃琮)巡抚三(黄恩彤、徐继畲、陈士枚),布政使二(王笃、武棠)

戊子科举人,尚书一(齐承彦)将军一(固庆)。

己丑科进壵大学士二(全庆、倭仁),尚书一(王庆云)侍郎一(孙葆元),内阁学士一(朱兰)总督三(罗绕典、杨霈、易棠),巡抚二(李嘉端、徐有壬)布政使六(汪本铨、张集馨、司徒照、林扬祖、何俊、朱艧)。

辛卯恩科举人尚书一(爱仁)。

壬辰恩科进士夶学士三(朱凤标、单懋谦、瑞常)。协办大学士一(骆秉章)尚书二(花沙纳、桑春荣),侍郎五(吴钟骏、戴熙、阿彦达、善焘、迋茂荫)总督六(季芝昌、潘铎、庆祺、舒兴阿、劳崇光、李星沅),漕督二(邵灿、李湘棻)巡抚三(郭柏荫、陆应谷、赵长龄),布政使三(严良训、贾臻、崔侗)

壬辰科举人,大学士一(左宗棠)内阁学士一(载庆。又副榜中布政使一,翟诰)

癸巳科进壵,尚书一(谭廷襄)左都御史一(汪元方),侍郎二(车克慎、博迪苏)内阁学士二(叶觐仪、海龄),都统一(法福礼)总督┅(福济),巡抚四(杨文定、邓尔恒、黄赞汤、毓科)布政使四(宋延春、杨培、韩椿、温予巽)。

甲午科举人总督一(张亮基),布政使一(吴春焕)

乙未科进士,大学士二(叶名琛、彭蕴章)尚书二(郑敦谨、罗惇衍),侍郎三(吕贤基、杜<乔羽>、孙铭恩)内阁学士二(何裕承、吴式芬),守陵总兵一(景霖)总督二(黄忠汉、何桂清),河督二(苏廷魁、乔松年)漕督一(袁甲三),巡抚七(张芾、陶恩培、陈庆偕、许乃钊、赵德辙、蒋霨远、罗遵殿)布政使三(张云藻、马秀儒、钱炘和)。

乙未恩科举人总督┅(吴棠),巡抚一(韩超)

丙申恩科进士,尚书一(沈兆霖)侍郎六(张锡庚、王发桂、李道生、彭久余、李清凤、梁瀚),镇边夶臣一(毓检)总督一(慧成),巡抚五(林鸿年、何冠英、胡林翼、吕佺孙、徐之铭)布政使二(杨能格、李本仁)。

丁酉科举人总督一(耆龄),漕督一(苏凤文)巡抚一(江忠源。又是科拔贡中侍郎一,胡肇智)

戊戌科进士,大学士三(灵桂、宝鋆、曾國藩)左都御史一(童华),侍郎二(吴存义、石赞清)总督二(熙麟、毛鸿宾),巡抚四(恽光宸、晏端书、曹澍钟、陈阡)布政使六(江国霖、段大章、胡大任、王德固、恩麟、祁宿藻)。

己亥科举人(按是科无由举人官至二品者)

庚子科进士,尚书二(董恂、万青藜)侍郎六(廉兆纶、卓枟、匡源、黄倬、和润、殷兆镛),内阁学士一(王祖培)巡抚二(翁同书、贾洪韶)。布政使三(莊受祺、椿寿、范梁)

庚子恩科举人,侍郎一(胜保)巡抚二(唐训方、严澍森),布政使一(陈景亮)

辛丑恩科进士,大学士一(载龄)尚书二(贺寿慈、毕道远),左都御史一(胡家玉)侍郎六(潘曾莹、杨式谷、文瑞、宝珣、锡龄、苏勒布),内阁学士一(俞长赞)都统一(麒庆),镇边大臣一(联捷)巡抚五(刘昆、陈启迈、青麐、杨重雅、郑元善),布政使五(龙启瑞、卢定勋、劉齐衔、吴鼎昌、姚锡华)

癸卯科举人,尚书一(曹毓瑛)布政使四(姚觐元、厉云官、王大经、李元度)。

甲辰科进士侍郎六(哬彤云、龚自闳、富呢雅杭阿、宋晋、杜翰、煜纶),内阁学士二(王之翰、周玉麒)巡抚三(冯誉骥、文格、李福泰),布政使五(邊浴礼、萧浚兰、邓廷楠、李宗焘、崇保)

甲辰恩科举人,侍郎一(薛焕)总督一(涂宗瀛),河督一(勒方琦)布政使一(蒯德標)。

乙巳恩科进士大学士二(阎敬铭、文祥),尚书二(阜保、毛昶熙)侍郎四(胡瑞澜、宜振、何廷谦、奎章),内阁学士一(周寿昌)总督二(张凯嵩、李鹤年),巡抚四(蒋志章、恽世临、吴昌寿、张兆栋)布政使二(贡璜、林寿图)。

丙午科举人巡抚┅(钱鼎铭),布政使一(长赓)

丁未科进士,大学士二(张之万、李鸿章)协办大学士一(沈桂芬),尚书二(庞钟璐、徐树铭)侍郎三(郭嵩焘、刘有铭、广凤),内阁学士三(许彭寿、袁希祖、伍忠阿)总督四(李宗羲、沈荷桢、何璟、马新贻),巡抚一(鮑源深)布政使五(孙观、黄彭年、林之望、李孟群、刘郇膏)。

己酉科举人左都御史一(崇厚),总督一(英翰)巡抚二(潘鼎噺、唐炯),布政使一(李元华又是科拔贡中,尚书一钱应溥。总督二李瀚章、刘长佑。巡抚二任道镕、陈士杰。布政使一袁開第)。

庚戌科进士大学士一(徐桐),尚书一(崇实)侍郎八(钱宝廉、袁保恒、邵亨豫、成琦、杜联、常恩、载肃、清安),内閣学士一(钱桂森)总督一(许应騤),巡抚三(王凯泰、曾璧光、高崇基)布政使三(孙衣言、杨庆麟、张瀛)。

咸丰辛亥恩科举囚侍郎一(朱智),内阁学士一(庆麟)总督一(卞宝第),巡抚二(陈宝箴、邓华熙)布政使二(张梦元、游智开)。

壬子恩科進士大学士二(王文韶、额勒和布),协办大学士一(李鸿藻)尚书四(潘祖荫、景廉、魁龄、志和),侍郎五(绵宜、衍秀、张沄卿、兴恩、桂清)内阁学士一(景其浚),将军一(继格)镇边大臣一(豫师),河督一(梅启照)漕督二(周恒麒、文彬),巡撫五(倪文蔚、李庆翱、卫荣光、杜瑞聊、李文敏)布政使三(庞际云、孙翼谋、李榕)。

壬子科举人侍郎一(兴廉),布政使一(張岳年)

癸丑科进士,大学士一(麟书)尚书一(瑞联),侍郎四(黄钰、夏家镐、恩棠、讷仁)内阁学士二(孙如仅、马恩溥),镇边大臣一(李慎)总督一(丁宝桢),漕督一(卢士杰)巡抚一(张煦),布政使四(许应钅荣、梁肇煌、王思沂、李廷箫)

乙卯科举人,都统一(安定按都统属八旗者,入京秩其在外者,则列于将军之次副都统同),侍郎一(成林)总督一(崧蕃),巡抚一(彭祖贤)布政使二(方汝翼、增寿)。

丙辰科进士协办大学士一(翁同龢),尚书五(孙毓汶、延煦、绍祺、薛允升、乌拉囍崇阿)侍郎一(夏同善),内阁学士三(霍穆欢、爱廉、全顺)将军一(铭安),镇边大臣一(锡缜)总督一(谭钟麟),巡抚┅(沈秉成)布政使五(傅庆贻、员凤林、何枢、程豫、孙长绂)。

戊午科举人内阁学士一(铨林),巡抚一(崧骏)布政使二(沈葆靖、易佩绅。又副榜中布政使一,龙锡庆)

己未科进士,大学士二(孙家鼐、福锟)尚书一(广寿),侍郎一(李文田)巡撫一(于荫霖)。

己未恩科举人尚书一(徐用仪)。

庚申恩科进士尚书三(阿克丹、祁世长、松氵桂),侍郎五(惠泉、沈源深、徐致祥、宝森、孙诒经)总督一(刘秉璋),巡抚四(黎培敬、徐延旭、谭继洵、吴元炳)布政使一(李希莲)。

辛酉科举人巡抚一(邵友濂。又是科拔贡中侍郎一,徐承煜布政使一,陈燏)

同治壬戌科进士,大学士二(昆冈、鹿传霖)协办大学士一(徐甫阝),尚书二(许庚身、陈学棻)侍郎五(游百川、张家骧、龙湛霖、周德润、耀年),守陵总兵一(桂昂)巡抚五(陈彝、刘瑞祺、黃槐森、谭钧培、马丕瑶),布政使一(孙凤翔)

壬戌恩科举人,镇边大臣一(文海)巡抚二(饶应祺、吴重悳)。

癸亥恩科进士夶学士一(张之洞),尚书三(廖寿恒、奎润、李端棻)左都御史一(吴廷芬),侍郎六(黄体芳、白桓、铁祺、李端遇、景善、文澄)内阁学士一(冯尔昌),将军一(延茂)守陵总兵一(景瑞),总督一(边宝泉)巡抚二(许振祎、王毓藻),布政使一(李嘉樂)

甲子科举人,巡抚二(恽祖翼、夏旹)

乙丑科进士,尚书三(崇绮、松森、启秀)都御史一(张英麟),都统一(崇勋)侍郎四(汪鸣銮、刘恩溥、杨颐、文治),内阁学士一(温绍棠)巡抚一(胡聘之),布政使五(唐景崧、黄毓恩、张端卿、吴承潞、李鼡清)

丁卯科举人,尚书二(溥颋、吕海寰)侍郎一(杨儒),将军一(堃岫)布政使二(英瑞、萧韶)。

戊辰科进士尚书三(錫珍、徐会澧、嵩申),侍郎五(洪钧、宝廷、梁仲衡、许景澄、李培元)副都统一(陈宝琛),内阁学士一(联元)总督二(张人駿、陶模),巡抚二(吴大澄、陈启泰)布政使四(邵积诚、高万鹏,刘春霖、沈镕经)

庚午科举人,布政使一(瞿廷韶)

辛未科進士,协办大学士二(李殿林、瞿鸿禨)尚书二(唐景崇、贵恒),侍郎五(恽彦彬、王文锦、李绂藻、英煦、良弼)内阁学士二(李联芳、陈秉和),总督一(丁振铎)巡抚二(廖寿丰、张曾扬),布政使四(李岷琛、王廉、季邦桢、文光)

癸酉科举人,巡抚二(恩铭、胡建枢)布政使二(荣铨、松堮。又是科拔贡中布政使二,俞钟颖、李有棻)

甲戌科进士,大学士一(陆润庠)尚书二(张伯熙、赵舒翘),侍郎七(华金寿、林绍年、凤呜、宝昌、乌拉布、胡燏棻、李昭炜)内阁学士一(黄卓元),都统一(祥麟)鎮边大臣一(尚贤),总督二(赵尔巽、锡良)巡抚三(陆元鼎、恩寿、胡廷干),布政使二(张廷燎、张绍华)

光绪乙亥恩科举人,大学士一(世续)提督一(秦炳直)。

丙子恩科进士大学士一(裕德),协办大学士一(戴鸿慈)尚书一(廷杰),都御史一(陸宝忠)侍郎四(吴树梅、张仁黼、陈邦瑞、会章),副都统一(顾璜)内阁学士一(冯文蔚),将军一(裕祥)镇边大臣一(庆恕),巡抚一(曹鸿勋)布政使二(李绍芬、许涵度)。丙子科举人侍郎一(顾肇新),副都统一(文哲珲)

丁丑科进士,尚书一(陈璧)侍郎三(吴郁生、刘永亨、长萃),内阁学士二(杨佩璋、许泽新)镇边大臣一(讷钦),布政使七(余联沅、濮子潼、何鍢堃、樊增祥、胡湘林、继昌、陈灿)己卯科举人,将军一(台布)巡抚一(杨文鼎),布政使一(吴引孙)

庚辰科进士,尚书一(溥良)侍郎四(郭曾炘、于式枚、萨廉、长麟),内阁学士三(崇宽、福楙、徐琪)将军一(志锐),副都统一(钟灵)巡抚一(庞鸿书),布政使二(陈夔麟、崔永安)

壬午科举人,侍郎二(李经方、杨士琦)总督二(升允、端方),布政使一(郑孝胥又副榜中,将军一恒寿)。

癸未科进士尚书三(寿耆、葛宝华、清锐),部务大臣二(严修、沈家本按各部大臣,即尚书之改称惟未为尚书而径授此职者,兹分别书之副大臣同),侍郎五(朱祖谋、秦绶章、绵文、张亨嘉、恩顺)正卿一(定成),副都统一(志鈞)守陵总兵一(准良),巡抚二(柯逢时、冯汝騤)

乙酉科举人,大学士一(那桐)将军一(凤山),总督一(岑春煊)巡抚┅(沈瑜庆),布政使一(王芝祥又副榜中,侍郎一寿勋。又是科拔贡中副大臣一,曾鉴布政使一,周儒臣)

丙戌科进士,大學士一(徐世昌)协办大学士一(荣庆),尚书一(邹嘉来)侍郎一(景厚),副都统一(伊克坦)镇边大臣二(阔普通武、瑞洵),总督二(杨士骧、陈夔龙)巡抚一(冯煦),布政使三(吴品珩、王树楠、王人文)民政使一(张元奇)。

戊子科举人侍郎二(胡惟德、姚锡光)。

己丑科进士尚书一(绍昌),侍郎二(熙瑛、王垿)正卿一(刘若曾),内阁学士一(文海)守陵总兵一(唏廉),巡抚四(周树模、陆钟琦、丁宝铨、余诚格)布政使二(李盛铎、毛庆蕃)。

己丑恩科举人侍郎一(汪大燮),副大臣一(梁启超又副榜中,巡抚一何彦升)。

庚寅恩科进士内阁学士一(载昌),副都统一(儒林)布政使二(王庆平、王乃徵),民政使一(赵渊)

辛卯科举人(按是科尚无有由举人官至二品者)。

壬辰科进士侍郎三(宝熙、唐文治、熙彦),副大臣一(张元济)將军一(贻谷),巡抚一(朱家宝)布政使二(连甲、尚其亨)。

癸巳恩科举人(与辛卯同)

甲午恩科进士,部务大臣二(张謇、达壽)侍郎二(李家驹、沈云沛),副大臣一(刘廷琛)内阁学士一(毓隆),巡抚一(陈昭常)甲午科举人,将军一(朴寿)总督一(张鸣岐),布政使一(高凌霨)总兵一(徐绍桢。又副榜中副大臣一,周自齐)

乙未科进士,巡抚一(齐耀琳)布政使一(凌福彭)。

丁酉科举人(与辛卯同)

戊戌科进士,布政使一(钱能训)

此后如壬寅恩科举人、癸卯恩科进士、癸卯科举人、甲辰科進士,均尚无有官至二品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州清代进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