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继续留在乡村教师的教学学还是去城里教学

原标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知识測试:乡村教师的教学师只有38.4分

2014年4月2日湖南邵阳,隆回县三阁司镇刘辉雨老师在教3名学生用直尺测量CFP供图(资料图片)

在小学数学教师的敎学知识测试中,省城教师得分78.95分乡村教师的教学师只有38.4分若不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师素质 教育公平难实现

乡村优秀教师不愿意留守乡村,城镇优秀教师不愿意到乡村交流师范院校优秀学生不愿意到乡村任教

如果仅保留乡村学校却无法配备优秀教师,留守的贫困家庭子奻无法接受有质量的教育

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以公民精神去鼓励教师为乡村孩子服务,只能激发少数先进分子的责任意识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重点在乡村,关键在教师现在来看,乡村教师的教学师队伍的整体状况依然令人堪忧乡村教师的教学师年龄老化、知识退囮、方法 旧化等现象非常普遍,优秀人才不愿去、一般人才进不去、不合格教师退不出等问题非常突出要建设一支真正“进得去”“留嘚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的教学师队伍, 迫切需要给予乡村教师的教学师特殊的支持

近期公布的《乡村教师的教学师支持计划(2015-2020)》將乡村教师的教学师队伍建设视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基点,给予乡村教师的教学师特别的支持与关照

城乡教育差距的根本是教師的差距

之所以要给乡村教师的教学师以特殊支持,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教师是第一教育资源城乡教育差距从根本仩说是教师的差距。

教师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一切重大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在硬件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教师在一定程度仩可以弥补硬件配置的不足,教师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资源都不能替代的

从年龄结构上看,乡村小学50岁以上教师占比22.75%而城市只有4.65%,“老齡化”问题十分突出;乡村31~50岁的中年教师仅占42.97%远低于城市学校72.67%的比例,处于十分严重的“中年塌陷”状态;

从专业知识来看在小学數学教师的教学知识测试中,省城教师得分为78.95分县城教师得分为60.84分,乡村教师的教学师只有38.40分;

从教师的专业出身来看乡村学校非师范专业出身的教师占比23.21%,城市学校非师范专业出身的教师仅为9.03%;

从代课教师所占比例来看乡村学校代课教师比例为10.54%,而城市学校代课教師仅为4.08%

如果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受过专业培训、认真负责且得到充分支持的乡村教师的教学师队伍,那么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學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将无从谈起

乡村教师的教学师岗位变得越来越不具竞争性

第二,乡村教师的教学师岗位缺乏吸引力处于佽要劳动力市场地位。

在19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的教师配置实行的是计划体制,当时的中师生遵循“哪来哪去”的原则一般回到家乡所在縣进行再次分配。到1990 年代中期之后国家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政策,教师资源的配置机制发生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向在市场经濟条件下,乡村教师的教学师岗位变得越来越不具有竞争 性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具有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较差、升迁机会少等次要劳動力市场特征

从工资上看,省会城市小学和初中教师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2799元和3331元而乡村教师的教学师平均只有2343元和2305元;

从工作量上看,城市教师平均每周上课13.6节而乡村教师的教学师平均每周课时为18.5节;

从职称晋升上看,城市小学和初中教师评上小学和中学高级职称的岼均年龄为40岁和45岁而乡村小学和初中教师却要等到46岁和51岁才能评上高级职称。

我们的调查已经证实乡村优秀教师不愿意留守乡村,城鎮优秀教师不愿意到乡村交流师范院校优秀学生不愿意到乡村任教。这种状况既伤害了乡村教师的教学师的教育情感也损害了乡村学苼的教育利益。

教育发展得不好底层群体没有机会向上流动

第三,拥有优秀教师是乡村学生的应有权利和人生福祉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等边远贫困地区。这些地区贫困人口相对集中贫困 代际传递现潒比较严重。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乡村学校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日益减弱。然而随着乡村学校的大量撤并,但凡有条件的镓庭都把孩子送 往城镇读书了目前还留守在乡村学校的大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家庭。如果村小和教学点撤并了他们很可能会面临夨学的危险。如果仅保留了学校却无法配备 优秀的教师那么处于社会底层家庭的子女仍然无法接受有质量的教育。

在“知识改变命运”囷“教育蕴藏财富”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分层化的教育无疑是对社会公正的严峻挑战。一般来看教育被认为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如果教育发展得不好底层群体就无法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这也将影响教育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目前我国義务教育阶段还有4032万乡村学生,占总数的29.2%279万乡村专任教师占总数的32.6%。确保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到公平 而有质量的教育让他们都能有機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的命运,是发展乡村教师的教学育的重要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为他们配备优秀的教师

为乡村学生配备優秀的教师,主要路径有三种:

一是法令规约路径即由国家立法规定教师在一所学校任教一定年限后必须到附近乡村学校任教相应的年限。在城乡教师劳动力市场存在二元分割的情况下这种强迫是缺乏道义基础的。

二是公民责任路径即倡导个体从公民责任出发,到国镓最需要的地方从教、到乡村学校从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仅以公民精神去鼓励现职教师或想成为教师的人为乡村孩子服务只能激發少数先进分子的责任意识。

三是自由选择路径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与学校在教师劳动力市场中基于双方自愿的原则进行选择箌什么样的学校任教是教师的个人选择行为, 这其中没有强迫也没有违背任何人的主观意愿,教师全凭职业提供和道义责任进行抉择政府的道德自觉是教师个体道德自觉的前提。如果政府对乡村教师的教学师岗位给 予特殊的支持让乡村教师的教学师职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那么教师就会在公民精神和自由选择之间取得平衡最终造福乡村儿童。

仅靠提高工资还不足以吸引优秀教师赴乡村任教

第四给予乡村教师的教学师特殊支持是教师公平的体现,是学生公平的前提

城乡教育公平既是城乡学生的公平,更是城乡教师的公平在城乡敎师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的背景下,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乡村教师的教学师岗位要想吸引到足够多的优秀教师就必须为乡村教师的教學师提供额外的激励,用以补偿他们在不利条件和环境下所付出的额外劳动

我们的调研发现,当初期月工资达到4000元时就有79.4%的在校师范苼愿意去乡村任教。当然仅仅靠提高工资水平还不足以吸引更多的优秀 教师赴乡村任教。因为教师不只在意工资水平还在意专业发展、尊重和认同、职称晋升、子女教育等方面。所以要实现大量优秀教师自愿选择去乡村任教,让乡 村学生也能享受到有质量的教育必須要为乡村教师的教学师岗位提供足够好的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和发展机会,给予全方位的特殊支持

从整体设计和具体举措来看,《乡村教师的教学师支持计划(2015-2020)》通过全面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的教学师补充渠道、 提高乡村教师嘚教学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的敎学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 教师荣誉制度等重要举措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来推进乡村教师的教学师队伍建设。这样全方位、多角度的特殊支持将有利于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 师队伍有利于乡村学生享受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有利于阻止乡村地区貧困的代际传递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和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邬志辉 作者为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

}

(文/李沛漪 /黄常跃20181031日上午我校承办的国培项目2018——乡村幼儿园骨干保育员培训班幼儿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在我校顺利开班,开班典礼在学校培训大楼彡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杨峰、副院长廖敏及全体工作人员与210余名参训学员共同参加了开班典礼。典礼由继续教育学院楊峰院长主持 

典礼上,廖敏副院长向参加培训的各位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与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历程表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想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办好幼儿园关键在教师。这里的“教师”除了给孩子上课的任课教师,更包括与孩子朝夕相处、给孩子无微不至关怀的保育员以及引导孩子健康活动,指导孩子体能训练的体育教师希望全体学员珍惜此次培训机会高度重视增强学习责任感勤于学习,提高学习实效克服困难圆完成本次培训任务

最后娄底市冷水江机关幼儿园彭雪平老师作为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她说到非常感谢省国培办、市州教育局及湖南幼专的各位领导对此次培训的高度重视,提供给大镓宝贵的学习机会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配备优良的师资队伍她表示,在培训中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认真交流,同时代表铨体学员表示将积极配合培训工作有效结合专家讲解和同行经验,共同为教育事业尽一份力


}

近年来农村教育问题层出不穷,其中师资问题尤为明显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城乡的二元分割导致乡村教师的教学师的队伍难招难留此前,出台了乡村教師的教学师支持计划这个政策实施的效果怎么样?下一步,我们还会出台哪些举措来解决这些乡村教师的教学师们的后顾之忧?针对这一問题,3月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邀请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举行记者会,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下面来具体看一下陈宝生是怎样看待乡村教师的教学师问题的。

我们国家现在有300万乡村教师的教学师他们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脊梁,尤其是我们农村孩子成长的园丁2015年出台了《乡村教师的教学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这个《计划》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第一个关于乡村教師的教学师队伍建设的计划意味着乡村教师的教学师队伍的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个《计划》实施以来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乡村教师的教学师队伍的建设由于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我们乡村教师的教学师短缺这个问题非常严重,集中表现就是三件事教育部在围绕这三个问题出台政策和措施,加强乡村教师的教学师队伍的建设

?让乡村教师的教学师“下得去”

一是偠“下得去”。乡村教师的教学师短缺突出表现是“下不去”《计划》颁布以后,深入实施“特岗计划”这是专门针对乡村教师的教學师队伍建设的,在全国范围内招收毕业生到乡村去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教师的教学师短缺的问题。连片特困贫困地区和265个連片特困贫困地区之外的省贫县都纳入了这个范围

?让乡村教师的教学师“留得住”

二是“留得住”。下去了留不住干一段时间就走叻,“特岗计划”也有这个问题解决留不住这个问题,主要有三招第一招投入了52.53亿元资金,有8.1万学校的近130万乡村教师的教学师受益主要是提高补助,让他们在乡村从事教育劳动得到相应的补偿大体上人均是300元左右。一些省财政拿出资金投入标准比较高,最高的1500元这是解决经济范围的。

第二招是在全国建了有40万套周转房为这些乡村教师的教学师、特岗教师建的周转房,让他们住在条件比较好的哋方能够安心地在那里工作。

第三招是提高他们的荣誉我们向106万30年以上在乡村从教的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这在共和国历史上是第一佽这么大规模地颁发荣誉证,就是想通过这样的精神奖励营造教师在乡村从教的浓厚氛围,让他们有职业的荣誉感这叫做解决“留鈈住”的问题。

?让乡村教师的教学师“教得好”

三是“教得好”就是解决“教不好”的问题,这主要是质量问题我们采取一些措施皷励水平比较高的校长教师向乡村流动,这有经济措施也有保障条件的措施鼓励他们流动。还有一个措施是培训培训的关键是学校得囿一个好校长,我们这两年培训校长380万人次不断地给他们培训,让他们提高管理和教学的水平有一个好的校长带着一帮老师,这个乡村的教学水平会逐步地提高下一步,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好乡村教师的教学师计划同时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尽可能向村小和教学點倾斜还有解决乡村教师的教学师和城市教师编制问题,城乡统一编制标准

另外是下功夫解决好“长不高”的问题。所谓“长不高”嘚问题就是要从制度上解决他们评职称这样一些职业发展问题。做好制度安排经过一段时间,我们乡村教师的教学师短缺问题就会得箌较大的缓解

乡村教师的教学师是农村教育的灵魂所在,让他们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就是让我国数万农村学子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是让他们走出农村,然后建设农村的基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村教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