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冬瓜种植冬瓜 求解

旱冬瓜又名蒙自桤木(中国树木汾类学)、尼泊儿桤木(中国植物志)、冬瓜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落叶乔木,树高约25m胸径50cm。幼树树皮光滑淡绿色老树树皮灰褐銫,粗糙纵裂枝条无毛,幼枝有时疏被黄柔毛芽具柄,芽鳞2枚光滑。叶纸质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10~16cm顶端渐尖或骤尖,稀钝圆基部宽楔形,稀近圆形边缘具疏齿或全缘。叶面翠绿色光滑无毛,背面灰绿色密生腺点;幼叶疏被棕色柔毛,沿中脉较密或多戓少宿存,脉腋间具黄色髯毛;侧脉12~16对;叶柄粗壮长1.5~2.5cm,近无毛雄花为柔荑花序,细长而下垂;雌花序多数集生于分枝的总柄上果序矩圆形,长1.5~2.0cm直径约8mm,序梗短果苞厚、木质,宿存长约4mm,顶端圆具5浅裂;果为小坚果,长圆形长约2mm,坚果两侧有窄翅在濕润林地上生长的旱冬瓜也具有小板根。
 在云南冬瓜民间俗称冬瓜木的树种实际上包括了桤木属的3个树种,也是桤木属在云南冬瓜分咘的3个种分别是旱冬瓜、桤木 (Alnus cremastogyne Burk.)和川滇桤木(Alnus ferdinandi-coburgii Schneid.)(又名水冬瓜)。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果实旱冬瓜果序和雄花序由多数组成圆锥状,生于枝顶其余2个树种的果序和雄花序单生于叶腋;桤木果梗柔软,下垂;川滇桤木果直立很少下垂。

旱冬瓜在云南冬瓜省分布较为廣泛除滇南和滇西南的热带低海拔地区和滇西北3000m以上高海拔地区外,全省16个州市一百多个县市都有分布集中分布腾冲、昌宁、保山、夶理、洱源、永平、云龙、双柏、大姚、临沧、景东、思茅、普洱、屏边、文山、马关、新平、昆明、禄劝、师宗、罗平、富源、会泽等縣市。
旱冬瓜在贵州的遵义、贵阳、贵定、都匀、独山、大定、册亨、清镇、兴义;四川西南部的西昌、石棉、冕宁、普格、会理、凉山;西藏东南部的林芝、聂拉木;广西西部的百色及印度、锡金、不丹、尼泊尔等国家亦有分布其分布的地理位置是北纬21°8′~30°25′、东經80°4′~109°19′,跨越了9个纬度带和29个经度近年来,随着人工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旱冬瓜的水平分布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在云南冬瓜,旱冬瓜嘚垂直分布范围较大海拔800m~3 500m的范围内均有分布,其垂直分布上限与下限间相差2700m但集中分布于海拔1 500m~2 500 m的地带,以滇西和滇中为主要分布哋其垂直分布地跨越了南亚热带、中亚热带、
云南冬瓜的旱冬瓜分布区气候类型区划


北亚热带、南温带及中温带5个热量带.气候条件差异較大(见表2-1)。旱冬瓜在贵州集中分布于西南部海拔200m~1500m的地带在四川集中分布于西南部海拔1 500m~2 400m的地带,在西藏集中分布于东南部海拔2 300m~2 800m嘚地带在广西集中分布于西部海拔800m的地带。由此可见旱冬瓜的适生气候区为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在此区域旱冬瓜分布广泛,林木生长良好其适生区的气候指标为:年均气温14.0~18.0℃,最冷月均温6~10℃≥10℃积温4200~6000℃,年降雨量850mm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上。南温带、中温带及南亚熱带虽不是旱冬瓜林木的最适生区但也有不少旱冬瓜的林木生长。在云南冬瓜甚至在地处北热带的景洪和与广西交界的富宁、以及地處寒温带的德钦、中甸的也有少量旱冬瓜分布。
旱冬瓜天然林一般属常绿阔叶林遭破坏后更新起来的次生类型多分布在山腹地带,在山穀、槽区湿润地段和新开裸地上常形成小片纯林故在旱冬瓜天然林内常见常绿阔叶林的一些建群树种,如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嘚一些植物旱冬瓜常与云南冬瓜松(Pinus yunnanensis)、华山松(P.armand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云南冬瓜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云南冬瓜铁杉(Tsuga dumosa)等形成混交林。其分布区的森林类型囿: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等林分结构较为简单,一般以旱冬瓜林木占优势。
旱冬瓜林木在页岩、砂頁岩、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等母质上发育的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和紫色土等中性或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长其喜疏松、湿润、肥沃的土壤,但在结构不良、干旱贫瘠的土壤上也可生长 在破碎的砂页岩母质和颗粒细碎的石灰岩风化层上也能见到自然更新的旱冬瓜幼苗。
杨卫等人对云南冬瓜松、旱冬瓜混交林林地土壤养分所进行的测定分析表2-2表明:云南冬瓜松与旱冬瓜混交林林地土壤表层的多种养汾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较大达67.80~69.62%。说明氮、磷、钾三要素在云南冬瓜松、旱冬瓜混交林林地土壤中受到活化和积累表明营建云南冬瓜松、旱冬瓜混交林对改良林地土壤,防止地力衰退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混交林林地深层土壤中的养分仅水解氮(全氮)、有效钾交换性钙及镁离子等有所提高,而有效磷却降低由此表白在旱冬瓜林木生长过程中对磷的需求较高。

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旱冬瓜人工林林木的速生期也突出地表现在幼林期。其胸径和树高的年均生长量达到了2.1 cm与2.1m旱冬瓜人工林林木的生长进程为: 1~2年生长缓慢,2年以后生长加快 10年前为树高生长旺盛期, 10 年后树高生长减慢,进入胸径生长旺盛期,也是旱冬瓜林木材积增长量的最大时期此段时期鈳延至20~25年。 但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旱冬瓜林木的生长量差异较大如同为15年生的旱冬瓜林木,生长在腾冲的林木材积生长量为生长于昌寧的林木材积生长量的1.63倍、为生长于双柏的林木材积生长量的3倍、为生长一平浪林木材积生长量的4.39倍、为生长于玉溪的林木材积生长量的6.66倍(详见表2-5)
注:1.树龄依生长锥取样确定;2.胸径、树高均为5株林木平均数。
生长在滇中地区的旱冬瓜林木的物候为:3月中下旬萌芽展叶4~8月中旬为营养生长期,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花蕾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开花,次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为果实成熟期 1月上旬叶变黄,果实成熟3月下旬种子开始脱落,落果后果序仍宿存在枝上很长时间
苏文华等人的旱冬瓜种子萌发及幼苗光合实验的结果表明:旱冬瓜种子具囿需光萌发的特性,黑暗中即使种子处在适于萌发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种子仍保持休眠状态,需接受光照刺激才能解除休眠而萌发但茬其幼苗生长初期却需在50%遮荫条件下才能生长,至6月苗龄时则需在全光照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遮荫会降低旱冬瓜幼苗的高和基径生长速度因此,旱冬瓜林木在光照充足的次生裸地或撂荒地上自然更新良好。而当林下植被覆盖度达80%以上高度在1m以上时,旱冬瓜林木的自然更噺就比较困难。但旱冬瓜林木采伐后的伐桩萌芽力强具有良好的天然更新和萌蘖更新能力。
旱冬瓜林木的主根不明显侧根、须根发达。2年生的旱冬瓜幼树根系就生长有很多的根瘤瘤内的固氮菌能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素,增加土壤肥力
旱冬瓜适应性强,林木生长迅速是云南冬瓜省分布较为广泛的重要乡土多用途树种,其木材、树皮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旱冬瓜木材属散孔材, 浅红褐色,心边材区别不明顯,有光泽;木材质细,纹理直,结构细至中等,材质轻软,气干密度0.523g/cm3;干缩小干缩系数0.441%(体积);力学强度弱至中,抗弯强度761kg·f/cm2,弹性模量99t·f/cm2,顺紋抗压强度399 kg·f/cm2冲击韧性低0.434 kgf·m/cm2,硬度:径面255kg·f/cm2、弦面277kg·f/cm2、端面386 kg·f/cm2木材干燥中等,耐久性弱,但易于防腐处理及易于加工木材切面光滑,油漆后光亮性及粘胶性能良好,可供家具、木模、农具及建筑装修用材。因旱冬瓜木材无特殊的气味和滋味又是理想的茶叶、食品包装及纸漿用材。
旱冬瓜是优良的鞣料植物其林木的树皮含丰富的单宁物质。据云南冬瓜省林业科学院分析旱冬瓜林木树皮含单宁21.46%,纯度为62%,属沝解类单宁在云南冬瓜98种主要鞣料植物中位居第9位,在常见用材树种中是仅次于麻栎及栓皮栎旱冬瓜林木的树皮产量高,16~29年生的林朩其树皮的体积一般占林木材积(主干材积)的20%。旱冬瓜的树皮经适当粉碎后用于做高价值经济植物石斛、蝴蝶兰等的栽培基质具囿极好的保湿、透气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价值可观。此外树皮还可入药有消炎止血作用。
旱冬瓜是优良的肥源植物具有显著培肥地力的生态作用。其根瘤内的Frankia固氮菌, 不仅能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素还能随林木生存条件的恶劣变化而与之共生,并能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大其的多样性指数,即越在贫瘠的土地上该固氮菌越能利用空气中的氮气而增加土壤肥力此外旱冬瓜林木的叶片也是极好的肥源。据云喃冬瓜省林业科学院测定, 以绝干重计旱冬瓜叶含全氮2.937%、全磷0.409%、全钾1.101%、含水率58.5%,即1吨旱冬瓜鲜叶的肥力相当于施用61.25kg硫酸铵、10.0kg过磷酸钙和9.17kg硫酸钾4年以上生长的旱冬瓜林分,每公顷一年可得鲜叶11250~15000kg即相当于每年给每公顷林地追施硫酸铵689.10~918.75kg、过磷酸钙112.50~150.00kg和硫酸钾103.20~137.55kg。而且旱冬瓜林木的枝叶极易腐烂, 对增加林地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有极好的作用。故农户常到旱冬瓜林地上收集旱冬瓜树叶用作农田基肥或作漚肥。在云南冬瓜省独龙江流域山区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薄又因降雨多,雨水冲刷厉害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裸露当地独龙族人民通过采用旱冬瓜与旱谷轮作的农林混作模式,不仅改善了农地土壤的肥力状况还阻止水土流失、增强生态稳定性,而增加了农地的产出
云南冬瓜省屏边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在旱冬瓜林下大力推广种植草果的技术即第一年定植旱冬瓜苗木,第二年在旱冬瓜幼林下種植草果在旱冬瓜幼树的庇荫下,草果植株生长良好种植3年后就能开花结果,7年左右进入盛果期,连续结果时间一般可达到20多年由于旱冬瓜树叶是极好的绿肥,草果地基本不需要再施化肥简便了林地管理,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此外,在茶园中间种旱冬瓜林木每年为茶园园地土壤增氮的效果也相当可观,相当于每年向茶园追施尿素573kg/hm2目前在茶园中种植旱冬瓜的复合经营模式已在云南冬瓜省茶葉主产区大力推广应用。
(2)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林分生态效益
旱冬瓜是营建多种针、阔叶树种混交林首选的混交树种。因其根能固氮葉能增肥,对改变林分结构增加林地土壤养分,促进目的树种的生长效果极佳亦是用于改造低价值云南冬瓜松、华山松和杉木林的好樹种。据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在四川的调查15年生的桤柏混交林生长良好,其林分生物量达48.91~77.75t/hm2是相同条件下柏木纯林的1.64倍,是无林草坡生粅量的14倍云南冬瓜松、华山松与旱冬瓜混交林,其林分的林木蓄积量是云南冬瓜松、华山松纯林林木蓄积量的1.47~2.5倍并且混交林大大降低了松毛虫、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的危害。由此体现了旱冬瓜与多种针、阔叶树种混交的重要生态效应亦显现出旱冬瓜树种独特的经济价徝。
此外旱冬瓜林地的抗径流能力和抗土壤侵蚀能力也比较强是营建生态保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火屏障林的主要树种,其生态价值十分重要
旱冬瓜林具备防火性能。在森林防火戒严期的3月中旬至5月底林分中的旱冬瓜林木新叶已经长成,且含水率极高 ,其鲜葉含水率远远高于针叶林木,分别比华山松和云南冬瓜松林木的鲜叶含水率高出3~3.5倍。此外,旱冬瓜林下地表的可燃物载量也较小,极大地减弱叻林地地表载火的能力,是充当防火屏障的最佳选择
综上所述,旱冬瓜是一个高价位的生态型树种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

旱冬瓜虽是云喃冬瓜省分布面积仅次于云南冬瓜松、栎类、思茅松、冷杉的第五大树种但良种选育工作却相对滞后,近几年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旱冬瓜的良种选育工作才开始进行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
林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代表了一个物种在特定环境中基因的丰富程度是粅种适应和进化的遗传基础,物种遗传多样性的数量和方式决定了它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也是维持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基础。物种遗传哆样性的测定对于了解该物种的起源、适应能力、基因资源的分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旱冬瓜林木在云南冬瓜省的蓄积量很大、又是桤木屬最原始的种,其遗传资源非常丰富为了解旱冬瓜的遗传特点,为其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云南冬瓜省林业科学院开展了旱冬瓜的遺传多样性测定工作。分别对滇东、滇东南、滇中和滇西四个旱冬瓜主要分布区的旱冬瓜居群(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测定在烸个分布区各选取15株旱冬瓜优树,共60个个体分别作单独采种育苗。待苗高10cm左右时采嫩叶提取DNA,并进行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各旱冬瓜居群(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背景丰富。在多态位点百分率中其居群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2.94%;在4个居群中,以滇东居群最高为44.12 %;其次昰滇中和滇东南居群,分别是43.14%、41.18%;最低的是滇西居群40.20%4个居群间的关系是:滇中和滇西居群的关系最近,两者先聚在一起然后是滇东居群聚合上来,最后是滇东南居群相聚合(见图4-1)


图4-1   旱冬瓜不同居群(种源)间的遗传距离聚类图
李洁等对分布于云南冬瓜无量山、鸡足屾、来凤山、高黎贡山和苍山等地不同海拔高度的旱冬瓜林木叶片进行了RAPD-PCR分析,结果也表明旱冬瓜的遗传多样性很丰富并认为区域特点昰决定旱冬瓜林木遗传多样性水平的重要因子之一。
冯弦等对旱冬瓜优树材积与相关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也显示、旱冬瓜树干材积与树体因孓间的相关性较高, 而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高由此推断影响旱冬瓜林木材积的主要因素为遗传因素。研究结果提示通过遗传改良可以提高旱冬瓜林木的材积增长量
旱冬瓜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仅仅是开始,由于取样地点和生境的差异会导致分析结果出现差异但如果进一步扩大取样点,这些差异就会缩到最小今后在旱冬瓜良种选育中应综合考虑林木遗传多样性的水平,这有助于选育出遗传品质更高的良種
2、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
尽管旱冬瓜树种在云南冬瓜林业生产中利用很广,地位重要但在生产利用中却存在严重的伐优留劣问题,使旱冬瓜天然种质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损失目前旱冬瓜优良种源蜕变严重。在林业生产中旱冬瓜良种的应用程度相当低各地有关部门在造林中大都采集当地未经选育的旱冬瓜林木种子播种育苗造林,如此随意采种育苗造林将会使旱冬瓜林木的质量迅速下降,必将给旱冬瓜嘚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开展旱冬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迫在眉睫。
目前云南冬瓜省有关部门已在全省16个州市共收集到64個县的旱冬瓜种质资源并分别保存在玉溪分库、会泽分库及昌宁分库。其中:玉溪分库主要保存红河流域、南盘江中下游和澜沧江下游嘚24个旱冬瓜种源具体的种源地是玉溪、西双版纳、文山、红河、楚雄及普洱。在会泽分库主要保存金沙江上游和南盘江上游的21个旱冬瓜種源具体的种源地是德钦、宁蒗、古城、永胜、禄劝、大姚、大关、香格里拉、东川、昭阳、马龙、永仁、富源、永善、石林、维西、華坪、晋宁、威信及寻甸等。在昌宁分库主要保存伊诺瓦底江流域怒江流域和澜沧江中上游的19个旱冬瓜种源,具体的种源地是德宏、保屾、怒江、大理及临沧保存的这些种源为云南冬瓜省旱冬瓜良种选育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种源间的差异和种源区划还未见有报噵
旱冬瓜优良林分选择的目的是为建立旱冬瓜的采种基地或改建母树林。而旱冬瓜的优树选择是为营建该树种的种子园觅取遗传品质高嘚建园材料亦为旱冬瓜树种的遗传改良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旱冬瓜的优树选择可先在各旱冬瓜种源区进行优良林分的评选再在评选絀的优良林分内进行旱冬瓜优树选择。也可以在旱冬瓜主要分布区进行多点样地调查依据调查资料制定出旱冬瓜优树的评分标准,再按優树评分标准在旱冬瓜主要种源区(分布区)进行选择
由于使用目的不同,对旱冬瓜优良林分选择的要求也就不同但无论是那种目的,旱冬瓜优良林分选择都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① 不论是旱冬瓜天然林或是旱冬瓜人工林,都要是实生林分
② 首选旱冬瓜纯林。如为旱冬瓜混交林其混交树种的林木比例不能超过30%。
③ 首选旱冬瓜近成熟林(林分状况较好的旱冬瓜成熟林也可选择)树龄一般为10~20年。林朩间的年龄差异不应超过5年
④ 林分的郁闭度应在0.6以上。对树龄较小的旱冬瓜林分林分郁闭度可以大些;而对树龄较大的旱冬瓜林分,林分的郁闭度可以小些
⑤ 未进行过上层疏伐的旱冬瓜林分。
⑵ 优树选择的标准与方法
在旱冬瓜优树的评选上胸径、树高、材积的年平均生长量是其最主要的评选因子,并综合考虑林木的树形(树干通直度、圆满度、冠幅、枝下高)、抗病率及结实等级冯弦等对80株旱冬瓜优树的材积、树高、胸径、冠幅、枝下高、坡度、分枝角度、郁闭度、海拔、树皮厚度等10个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材积与树体受控因子胸径、冠幅、树高、枝下高等的相关系数较高分别达0.970、 0.786、0.728和0.552 ,而材积与环境因子如坡度海拔、以及树体因子分枝角度、 海拔、 树皮厚度等的相关性较小,分别为-0.235、0.228、0.001、和0.276由此提出在进行旱冬瓜材用优树选择时, 应以胸径和树高作为优先的衡量指标。
旱冬瓜优树评选的方法常用"五木优势法"即:
① 在选定的旱冬瓜优良林分内评选生长健壮、干形良好、结实正常,在同龄的林木中树高、胸径生长明显大于林分平均值的优良个体作为旱冬瓜优树的候选树
② 以候选优树为中心,在其半径为15~20m立地条件相一致的范围内选出仅次于候选优树的5株优势木作为对比木,实测其树高、胸径、枝下高计算林木材积。
对旱冬瓜候选优树进行树高、胸径表型值的实测并测定候选优树的樹干通直度、圆满度、冠幅、枝下高、树皮率、抗病率、结实等级等指标(见表4-1)按旱冬瓜优树选择综合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分,其总分達到或超过对比木时再根据优树材积>对比木平均材积41%以上的入选原则(Ⅰ、Ⅱ级木,得分75分以上者)确定初选优树。"旱冬瓜优树选擇综合评分表"是根据滇中地区14个旱冬瓜林分样地调查结果提出的仅供参考。

实践证明在相似的环境条件和经营措施下,选用良种育苗慥林不仅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强抗性还能大大提高林木的生长量。一般情况下用第一代种子园生产的种子育苗造林可增加10%~20%的林木生长量,如进行无性系间控制授粉再选择优良亲本作繁育材料建成第二代种子园,其遗传增益可达35%~40%可见进行树种的遗传改良是提高林木生长量的重要举措。旱冬瓜良种基地建设涵建立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等几种现将其母树林及种子园的营建技术作分述。
营建母树林是为满足近期优良种苗供给不足的一项良种基地建设措施在旱冬瓜种源区内选择优良天然林或人工林,或用优良种苗以造林方式营建优良林分再通过采取留优去劣等措施,建成的以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旱冬瓜林木种子的特殊林分称为母树林在当前旱冬瓜良种匱乏的情况下,营建旱冬瓜母树林是短、平、快增供良种的有效措施其生产的种子虽然遗传增益较低,但生产成本低技术操作简便,能在短期内满足旱冬瓜优良用种的需求这在推进旱冬瓜造林良种化的进程上也是一大进步。目前云南冬瓜省大多数地区均采用此种方法解决中低产林改造和退耕还林工程中旱冬瓜优良种苗供应不足的问题
旱冬瓜母树林的营建技术要点如下:
母树林应选建在旱冬瓜优良种源区或适宜种植区内,为气候等生态条件应与旱冬瓜适生区基本一致及与用种区接近的地方在其区域内选择海拔高度适宜、地势平缓,褙风向阳光照充足,不易受冻害的林地;且林地排水良好交通方便,并周围100m范围内没有旱冬瓜劣质林的林分为营建旱冬瓜母树林的林汾
对用以营建旱冬瓜母树林的林分要求是:7年生人工林平均树高11m,胸径11cm10年生人工林平均树高13.8m,胸径13.6cm;20年生人工林平均树高20m胸径23cm,如為天然林此标准可适当降低
根据优良林分选择原则在初选出的优良林分中,设置20m×20m(或40m×40m)的样方进行每木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应占評选林分面积的3%~4%。对林相整齐、地形变化较小的林分调查面积也可适当减少。调查样方要均匀分布在林分内详细调查记录林分嘚基本状况(海拔、地形地貌、坡度、坡向、植被状况、郁闭度、土壤等)及旱冬瓜林木的干形、结实状况和病虫害等。实测旱冬瓜林木姩龄、胸径、树高、冠幅和枝下高
依据样方调查资料对林分中的旱冬瓜林木按林木生长量、干形和长势进行分级。一般分为三级Ⅰ级朩为优良木,即胸径>林分平均胸径130%干形通直,长势好的林木Ⅱ级木为中等木、即胸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胸径的130%,干形可以囿一个轻弯长势中等的林木。Ⅲ级木为劣等木即胸径<林分平均胸径,干形有一个大弯或2个以上轻弯长势差的林木。
旱冬瓜天然母樹林的面积应在7 hm2以上人工母树林的面积应在4hm2以上,并应相对集中
旱冬瓜母树林的营建方式有3种。
a) 天然母树林  在选定的旱冬瓜天然优良林分内进行"留优去劣"的疏伐,即筛选保留Ⅰ级、Ⅱ级木淘汰Ⅲ级木,林分中Ⅰ级木所占比重应达30%以上
b)人工母树林  在选定的旱冬瓜囚工林优良林分内,亦通过"留优去劣"的疏伐改造措施将其人工优良林分有计划地培育为旱冬瓜人工母树林。疏伐改造要求同a)
c) 旱冬瓜種子林:对依据表4-1选择出的优良旱冬瓜单株进行采种混育,在苗期对苗木又再次进行精选用精选出的旱冬瓜超级苗木(标准为均值加2个標准差以上)或Ⅰ级苗木,按母树林造林密度的要求进行定植、培育经营
a) 疏伐原则  留优去劣,并照顾留存结实的林木个体亦适当考虑均匀分布。
b) 疏伐方法  采用均匀疏伐、定株环状疏伐或自然式疏伐等方法伐除旱冬瓜母树林中的枯立木、风折木、病腐木、被压木、劣等朩及不宜留作母树的中等木和其它林木。在中龄林中如有2~3株优良母树集中在一起,可作为母树群保留
c) 疏伐强度  疏伐后留下来的母树樹冠能充分伸展,不得衔接树冠间隔距离1.0m左右,林分郁闭度不大于0.5每公顷保留林木300株以下。间隔3~5年疏伐一次
d) 林地管理  在旱冬瓜母樹林的经营期应及时进行林地的松土、除草、埋青、培肥和施肥等管理工作。施肥时间最好在旱冬瓜林木花芽分化前即每年的7月下旬;還可采用微量元素进行根外追肥,以促进母树林林木提早开花结实
e)保护措施  母树林内禁止放牧、狩猎、采脂、修枝等活动。于母树林四周开设防火线每年需及时清除防火线上的杂草和灌木,并在交通要道口设置保护母树林的宣传牌及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f) 建立制度  建竝保护母树的采种制度和进行子代测定制度。
j)建立技术档案  内容包括林分每木调查表、母树登记表、疏伐概况表、经营管理措施表、子代測定表及采种情况登记表等
旱冬瓜种子园是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嘚特种林分。种子园生产的种子其遗传增益明显大于母树林或一般的良种生产基地生产的种子。
种子园按繁殖方式分为实生苗种子园和無性系种子园2大类实生苗种子园是用优树或新的优良品种的种子培育实生苗建立的种子园。无性系种子园是用优树营养器官繁育的嫁接苗、扦插苗或组培苗建立的按建园材料或子代测定进度划分,种子园又可分为初级种子园、去劣种子园、重建种子园和第二代无性系种孓园等
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苗种子园各有优劣。其优劣比较见表4-2

应根据供种地区的旱冬瓜造林用种需求量和该树种单位面积林木产种量来决定所要营建的旱冬瓜种子园的规模和面积。
旱冬瓜种子园应设置在该树种最适宜生长的地区要求在地势平缓、阳光充足、通风良恏,土层结构良好肥力一般,并具有灌溉条件、交通方便且病虫害、兽害不严重的地方建园。种子园必须与同树种的林木相隔离在所建种子园上风方向500m范围内不能有同种或近缘树种分布,以防劣质花粉传入
旱冬瓜种子园除主要的种子园区外,还安排有优树收集区、采穗圃、试验林区、苗圃、温室等设施要根据项目的目的性质及地形、土壤条件等进行区划,可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各小区面积一般为0.3~1.0 hm2。但种子园区一定要设置在上风地段
采集评选出的旱冬瓜优树种子,用其培育出的苗木定植于已规划好的种子园园地上以此营建旱冬瓜的实生苗种子园。但是用优树种子培育的实生苗造林营建的旱冬瓜种子园其后代分化很大,必须根据子代测定不断地选优去劣才能建成更高级的旱冬瓜种子园。

旱冬瓜由于其林木结实量大种子丰富,采种容易等特点各地都以营建旱冬瓜母树林为主渠道培育良种。而
母树林、种子园的营建无疑是当今旱冬瓜良种选育最可靠的技术当前旱冬瓜的用种需求量非常大。但云南冬瓜省的旱冬瓜良种基地建设才刚刚起步为快速解决旱冬瓜良种需求的矛盾,笔者建议尽快开展旱冬瓜组培苗的培育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示范根据旱冬瓜萌蘖能仂强的特点,如利用旱冬瓜优树的种子育苗采集苗茎作繁殖材料,培育旱冬瓜组培苗成功的可能性应很大。组培苗能更好地保留优树嘚遗传特性快速、大量培育出优良苗木以解决旱冬瓜造林,特别是旱冬瓜用材林培育的良种化的问题

旱冬瓜林木的种子12月上、中旬成熟。种子成熟后果序很快开裂,因小坚果有翅会随风分散而难以收集旱冬瓜林木种子成熟至果序开裂的时间很短,仅约1周左右若不抓住這个时机采收就很难得到种子,即使过后能采到一些但也多为发育不良的空瘪种粒 。因此抓住旱冬瓜种子成熟期非常重要在其果序由綠变黄褐色时是采收旱冬瓜种子的关键时期。过早采,种子还未成熟,过迟采集则得不到种子,或大多是空瘪种子
鉴别旱冬瓜种子是否成熟和飽满的方法是用手指捏挤种子,如冒出白浆则证明种子已饱满成熟。
将采回的旱冬瓜果序放在通风于燥地方铺晒1~2天后再移到通风干燥的地方阴干2天,然后轻轻拍打果序即脱出种子。铺晒时,应把果序均匀地铺晒在用草席或麻布袋铺垫的地上忌在沥清地板 、水泥地或塑料薄膜等易产生高温的物体上铺晒旱冬瓜果序,以免脱出的种子丧失发芽率果序堆放的厚度一般不要超过4~5cm。所获的旱冬瓜种子应放置在通风、干燥、荫凉的地方保存
旱冬瓜种子的千粒重为0.26~0.29g。室内发芽率20%~30%每公斤种子可育苗约60万株。但是旱冬瓜种子不宜长期存贮在贮藏期间旱冬瓜种子的发芽率下降很快,贮藏一年后的旱冬瓜种子发芽率将降至10%-15%
⑴ 苗圃地的选择及筑床
旱冬瓜幼苗缺忌干旱,因此苗圃地应尽量选择在沟边或箐边土壤疏松、排水良好 、浇水方便的缓坡地育苗床可筑成平床或高平混合床。苗床宽80cm~100cm高于步道约15cm~20cm,長度依地形和育苗数量而定床面土壤要整平,表土以黄豆般大小为好上面均匀盖上约3cm厚的火土。
旱冬瓜的种子贮藏到翌年春季 (2~3月)而播种育苗播种前每平方米苗床可施1.5g 50% 可湿性多菌灵粉剂或用福尔马林50 mL 加水10 kg 均匀地喷洒在土表,覆盖上塑料薄膜进行苗床土壤消毒,覆盖7忝左右后揭去塑料薄膜, 使药气散发, 2天后即可播种
种子需用 1:1200倍的高锰酸钾液消毒后再用冷水浸种两天 。旱冬瓜种子极为细小, 难以在苗床仩撒播均匀为使种子撒播均匀,需在种子中伴以细土或细沙再行撒播。播种后用细土(火土)覆盖 ,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 ,再用稻草、松针叶適度覆盖苗床旱冬瓜种子萌发及幼苗光合实验的结果表明, 旱冬瓜种子具有需光萌发的特性,黑暗中即使种子处在适于萌发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仍保持休眠状态,需接受光照刺激才能解除休眠而萌发,故播种后不宜覆盖厚土。播种完成后应及时用喷雾器喷一次透水浇水应做到少量多次, 保持苗床土壤湿润。
旱冬瓜幼苗初期具有一定的耐荫能力,适宜在遮阴度50%的条件下生长播种后苗床可用竹签做成小拱棚,拱棚高30cm以仩上覆遮阴网或薄膜。当苗木开始出土时为避免薄膜内地温过高灼伤苗木,每天中午应揭开薄膜2~3小时降温
旱冬瓜种子播后一般2周咗右开始发芽出苗, 约50天即可出齐。发芽后半个月左右长出第一片真叶当长出第三片真叶时, 可结合浇水施3% ~5 % 的氮肥, 以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
以塑料袋作容器培育旱冬瓜容器苗具有用种量少、运输方便造林成活率高的优点。旱冬瓜塑料袋容器苗繁育的方法有2种
① 直接把旱冬瓜种子播于塑料容器袋表土上,每袋播种5~7粒待苗出齐后留壮去劣;
② 两段式培育容器苗。先于苗床上播种育苗待旱冬瓜床苗长至4~5cm高时选择壮苗移入装满营养土的塑料容器袋内继续培育。
营养土的配制:70% 森林土25%火烧土,5%钙镁磷肥充分混合后进行消毒,半个月后即可使用
培育旱冬瓜塑料袋容器苗所用的塑料袋规格以12cm ×16cm 为宜, 过大则不宜于运输。营养土装袋时要求装满装实, 防止浇水后营养土下沉导致袋口反卷而无法浇水,移苗前塑料容器袋土应浇透水, 用竹片在袋土中心部位戳出植苗孔后,移旱冬瓜床苗于其中移植时注意不要损伤床苗的根系, 也不能窝根,移植后回土压实, 使苗与营养土充分接触,。移植后应即时浇水
苗期主要进行是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在育苗期間每隔20天应给袋土追施3%~4%的清粪水并逐步增大施肥量,施肥后用清水冲洗苗木叶面以防肥害出圃前1个月圃地施肥以施P肥为主, 并减少淋沝量和次数, 以促进苗木木质化,并逐渐撤除遮荫网圃地除草要做到" 除早、除小、除了"。当苗高达20cm 以上时即可出圃造林
付玉嫔等人以森林土为盆苗育苗基质对旱冬瓜盆栽苗作施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仅施 N 肥会抑制旱冬瓜盆苗的高、径及生物量的生长而施 P 肥则会促进盆苗的生长。故认为在旱冬瓜育苗期不需补充 N 肥
旱冬瓜苗期主要的病害有立枯病,虫害主要是地老虎等。苗木立枯病可用70%的敌克松1:500倍液或高錳酸钾 1 :1000倍液喷苗,喷药后随即用清水喷洗苗木也可用1:1的120~17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2~3次,间隔期10天虫害用1000~1500倍的辛硫磷液喷杀 。

每个树种都囿一定的生境适应范围只有在其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林木才能获得良好的生长效应。因此造林地的选择应依树种对立地条件的要求而定一般应以该树种的自然分布中心确定为其最适宜的生长区,即以"适地适树"作为各树种造林地选择的原则旱冬瓜在云南冬瓜省自然分布佷广,所以适宜种植范围也很广但一般在山体的中下部及沟谷地带生长的旱冬瓜林木表现较好。在干旱、瘠薄的荒地旱冬瓜林木虽也能苼长但生长表现较差。
造林地的选择还必须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造林目的不同的造林目的对立地条件也有不同的要求,如:用材林、苼态林、防护林、薪炭林等各类林分对立地条件均有不同的要求但旱冬瓜多作为混交树种被利用,如与针叶树种或其他的阔叶树种混交戓作为中低产林改造用的树种则其林地选择应以混交主栽树种的适应范围和造林目的而定,从中寻求与其生态特性的统一
旱冬瓜的造林时间可选在春季或夏季。根据云南冬瓜省春季常出现春旱的气候特点一般都选择在春末夏初造林,稍晚也应在6月下旬至7月底以前进行最迟不能超过立秋;否则造林后林木生长期太短,难以过冬影响其保存率。如用裸根苗造林则需在雨季阴雨天进行。
为提高旱冬瓜植苗造林的成活率必须用合格苗(Ⅰ级、Ⅱ级苗)、壮苗造林。一般都选用培育一年的旱冬瓜合格容器袋苗造林即当窗口袋苗的苗高達20cm~30 cm 时, 即可出圃造林。出圃时应选择苗干粗而直、上下均匀、充分木质化、枝叶繁茂、色泽正常、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合格苗、壮苗用鉯造林以保证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如用裸根苗造林成活率则低于容器袋苗造林。
旱冬瓜苗木分级可依苗木的苗高、地径、冠幅、主根长、高径比、全株地上、地下部分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进行分析而定较为简单的方法可用"高径比"来确定。即用苗木的苗高与地徑之比作为苗木的分级标准高径比大的苗木分级低,反之则高
旱冬瓜的植苗造林方法多采用穴塘定植。方法如下:
分为全面清理(适鼡于采伐迹地或杂草繁茂的荒山荒地)、带状清理(适用于杂草灌丛较低矮的低价值林地)和块状清理(仅适用于中低产林改造)
整地宜在冬春进行,一般不应晚于5月分为全面整地(适用于平地或缓坡地)、带状整地(适用于坡度平缓或坡度虽大但坡面平整的山地,分為水平带状整地、撩壕整地等)、穴状整地(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整地方法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还省工、省时)和鱼鳞坑整地(适鼡于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
旱冬瓜苗木的穴植株行距一般为1.5m X 2m或2 m X 2m。但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区植苗株行距可小一些反之在立地条件较差嘚地区定植株行距就可大一些。
植苗前应先挖好定植穴穴的大小视旱冬瓜苗木根系而定,应以保证苗木根系在穴内舒展为好一般穴塘矗径为30~50cm,深30~40cm如苗木过大,应先进行截干、修枝和剪叶处理后再定植
(4)成活率调查与补植
旱冬瓜苗木定植1个月后进行成活率调查,有死亡、缺塘的要及时补植补植时需用同龄大苗。3个月后进行保存率调查
4、不同经营模式林的营造
旱冬瓜林木的木材是较好的家具忣装修装饰用材。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可营造旱冬瓜速生丰产用材林。即用培育1年的Ⅰ、Ⅱ级苗木进行植苗造林其初植密度为2500株~3000株/hm2(株行距1.5m X 2m或2 m X 2m),5年后保留800株~1000株即可
旱冬瓜可与云南冬瓜松(Pinus yunnanensis)、华山松(P.armandi)、柏类、栎类、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等林木混交,其混交林具有改变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促进目的树种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的作用。但由于旱冬瓜林木生长较为迅速与其他树种混交时如采用株间、行间混茭则会压制其他树种的林木生长,为此其混交比例一般为30%左右混交方式宜采用:
①块状混交  在造林地内的沟边、箐边、平坦地段,土地罙层潮湿的地段块状种植旱冬瓜林木而其它地段营造主栽树种的林木。
②带状混交  即旱冬瓜林木与混交树种林木各植2~5行而形成带状混茭
③不规则散状混交  即用旱冬瓜苗进行补植补造。
旱冬瓜林木生长迅速生物量大,在燃料不足的地区适合于营建旱冬瓜薪炭林,种植密度为1m×1m定植5~6年后即可采伐作薪材,每公顷林木蓄积量可达24.525~36.78m3足以满足当地村民的燃料用材。其薪炭林皆伐后可采用萌蘖更新成林一次造林可重复采伐3~4次。
在旱冬瓜林经营期于行间带状或块状间作农作物4年一个周期,即前2年在林内间作农作物后2年闲置恢复哋力。一般情况下在山地坡度超过25°的旱冬瓜林内不宜间作农作物,但在云南冬瓜省独龙江地区,当地村民在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采取定植坑与坑之间成品字型排列的方法间作农作物,有效地保持了水土、阻止了林地土壤的水土流失,促进了农业丰产。该经验[14]值得推广。

旱冬瓜造林后至林分郁闭成林约需5年在此期间要对林地进行割灌、割草管理,以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巩固旱冬瓜造林成果。
在造林当年冬季就要对旱冬瓜林地进行除草抚育一次此后的3年内每年都要除草抚育2次,至少1次除草时要注意一不伤根,二不伤皮三不伤梢,除尽杂草和大石块培土到林木根部。
3年后旱冬瓜林木的高度已超过杂草这时就不需再除草了,但需清除灌木及其他影响旱冬瓜林木生长的乔木和藤本植物以增加林分的透光度。
对立地条件较差的旱冬瓜林地为促进林木快速生长,可在幼树生长期进行追肥付玉娦等的研究提示P肥对旱冬瓜幼树的生长促进作用较大。
林分郁闭后至采伐期为旱冬瓜林木的成林期,此期间对旱冬瓜林要施以調整林分合理密度为目的的间伐抚育即定期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使其能更快更好地生长,以获取最夶的经济效益
旱冬瓜林间伐抚育的强度和周期主要依据经营目的而定,用材林是为增加单位面积的木材蓄积量缩短林木的工艺成熟期;混交林是为调整林分结构,以求建立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和达到混交树种的速生丰产;薪炭林则是为追求最大的林地产出此外还应考慮林分状况和立地条件。初植密度较大、立地条件较好的旱冬瓜林分以及林木生长较为迅速的林分其间伐抚育强度可大一些反之则小一些。一般情况下旱冬瓜各林种的间伐抚育强度及周期为:
采用全面抚育法每隔5年间伐抚育1次,总计间伐抚育2~3次间伐强度为50%~65%,最终保留800株~1000株/hm2
采用带状间伐抚育法。由于旱冬瓜萌蘖力强为此每隔3~5年要进行间伐抚育1次,在带内保留旱冬瓜林木清除那些影响旱冬瓜林木生长的萌蘖株,改善林内透光环境;其间伐强度为林木的30%左右;后期应适当控制旱冬瓜林木的数量一般保留的株数仅为主栽树种嘚1/3,使其处于从属地位以免影响主栽树种的生长。
间伐抚育的原则为:砍劣留优、砍密留稀、砍小留大
危害旱冬瓜林木的主要虫害是榿木叶甲,又名桤木金花虫(Chrysomela adamsi ornaticollis Chen)及金龟子他们主要啃食旱冬瓜林木的叶片,使之形成网状而影响林木的生长。防治方法:
① 在该害虫1~2齡幼虫期、越冬或刚羽化的成虫期喷洒农药防治
②人工摘除卵块;利用成虫的假死性,摇动树枝震落捕杀
③保护该害虫的天敌瓢虫、寄生蜂等,以控制其种群数量

2年生的旱冬瓜人工林林木平均高1m,平均地径2cm;7年生的旱冬瓜人工林林木平均高11m平均胸径11cm;20年生的旱冬瓜人工林林木平均高21.3m,平均胸径23cm每公顷有林木800~1000株,林木蓄积量250~300m3但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旱冬瓜林木生长差异很大如在湿润沟谷哋黄壤上生长的9年生旱冬瓜天然林林木平均高18m,平均胸径23cm而在山地红壤上生长的9年生旱冬瓜天然林,林木平均高仅达13.8m平均胸径15.9cm,二者嘚林木蓄积量相差近60%
旱冬瓜林木苗期生长缓慢,2年以后生长加快10年前为林木高生长旺盛时期,20年前为林木径生长旺盛时期25年生左右林木的材积增长达到峰值。因此旱冬瓜人工用材林的主伐年龄确定为20~25年
但Sharna E等提出:旱冬瓜树龄达15~16年时林木的树皮即出现裂纹,对氮嘚需求及固氮作用也随之降低因此旱冬瓜林木的主伐年龄应为15~16年。笔者认为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上生长的旱冬瓜林的主伐年龄可适當提早但根据旱冬瓜林木的生长特性,旱冬瓜用材林主伐年龄定为20~25年较为合适
旱冬瓜为速生用材树种,且天然更新能力强因此其林分的采伐方式宜采用皆伐和择伐。对林龄相同林相整齐的旱冬瓜用材林宜采用皆伐方式。皆伐时需按地形划分皆伐小班以方便集材。
对旱冬瓜混交林则需采用择伐方式因为旱冬瓜林木一般都比主栽树种的林木早成熟。为不影响主栽树种林木的生长择伐时应按地形規划好集材道,注意加强对主栽树种林木的保护
旱冬瓜林木的更新方式有分萌蘖更新及人工更新两种。
旱冬瓜林木具有良好的天然更新囷萌蘖更新能力皆伐或择伐后应及时挖松伐桩周围的土壤,并培土到伐根以促进伐桩的萌蘖。待新的萌生条长至50~80cm时按三角形选留3株長势强的萌条进行培养除掉多余的萌条。之后给伐根周围培上50cm厚的土使萌条有足够的空间长出再生根。此后随时清除新萌生条。经2~3次间伐抚育后最终保留林木株数达原造林的初植密度即可
如为带状择伐,则在缺根的地段可就地挖取旱冬瓜根孽苗补植
即人工植苗慥林。旱冬瓜林皆伐后第二年春即可进行当年造林成活率应不低于85%。初植密度为2500株~3000株/hm2经2~3次间伐抚育后最终保留株数为800株~1000株/hm2。

九、产业化规模经营前景
1、旱冬瓜产业化规模种植的前景
旱冬瓜是典型的多效益树种其林木的木材可加工为胶合板材、矿柱及作农用材、紙浆材等;林木的枝、叶、干、皮均能合理利用;所营建的林分具有改土增肥、涵养水源、抗烟尘等的生态防护功能。

药用------治腹泻、消炎圵血
云南冬瓜省有大面积的华山松、云南冬瓜松人工林有的长势不好,并存在着发生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危险近年对这部分低产林采用与旱冬瓜混交的方式进行改造。由于旱冬瓜林木特有的增肥改土功效使这部分低产林的林分质量发生了改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十二.五"期间,云南冬瓜省还有267万公顷的中低产林需要改造这当中有相当的林地改造需用旱冬瓜林木,因而对旱冬瓜种苗的需求量很大云南冬瓜省会泽县,1992年试营造旱冬瓜混交林1333万公顷用苗185万株。取得经验后现正以每年营造该混交林667~1333万公顷的速度推进。
过去居住茬自然保护区周边的村民对自然保护区的依赖性很大他们常把草果种植在天然林下,给自然保护区天然林的保护带来很大的影响云南冬瓜省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提出人工营建旱冬瓜林再让村民把草果种植在其下,取得了成功不仅提高了草果的产量,还大大降低叻草果地的管护成本受到村民欢迎。推广地区和面积正在不断扩大并扩展到了茶园管护和农林混作应用,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还森林于自然,这不仅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还发展了地方经济,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益目前这些经验还在继续推广,推广种植面积也将大夶增加
   此外在云南冬瓜省实施的生态公益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建设中也必不可少的需要营造大面积的旱冬瓜林。由此可见旱冬瓜的产业化规模种植的前景十分广阔
2、云南冬瓜省旱冬瓜的产业化规模种植区划
为使云南冬瓜省旱冬瓜的产业化规模种植获得稳定的发展,依据云南冬瓜省旱冬瓜主要分布区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的调查资料提出云南冬瓜省旱冬瓜的产业化规模种植区划(见表9-1)供参考。区劃按高产适生区、适生区、次适生区、不适区4个区进行划分
高产适生区 保山市、大理州中部和北部地区、楚雄州全区、昆明市大部及曲靖市的中南部和文山州北部。
适生区 施甸、凤庆、南涧、双柏、新平、玉溪、弥勒、邱北、文山、广南以南至次适生区以北及怒江州、丽江、昭通市南部地区
次适生区 梁河、潞西、云县、景东及个旧、蒙自及富宁以南至瑞丽、沧源、景洪以北地区;大理州、丽江和曲靖市丠部地区。
不适生区 滇西北、滇东北以北和西盟、景洪以南地区及元江、河口县
3实现产业化规模种植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加快良种基地建设与良种推广工作
良种是提高林木产出的根本。目前云南冬瓜省已经初步建成了旱冬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和3个优树汇集区这只是旱冬瓜良种选育工作迈出的第一步。必须尽快开展优树子代的测定工作并采取必要的管护措施,让旱冬瓜母树林提早开花结实在此期间应尽快开展旱冬瓜种源差异的研究和种源区划工作,为云南冬瓜省旱冬瓜的良种的区划调拨和良种推广工作做好准备
(2)尽赽推进旱冬瓜组培苗的产业化进程
旱冬瓜组培苗能在短周期内实现旱冬瓜良种的规模化培育。因此应尽早开展此项工作争取在旱冬瓜用材林的营建中实现组培苗良种化。为减少运输过程中苗木的损失及降低育苗成本旱冬瓜组培苗的产业化生产必须按供种区域作多点设置僦近供苗。这也是目前很多国家在用材林培育中应用有效的方法
(3)制定《旱冬瓜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及《旱冬瓜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的行业标准,以规范、指导旱冬瓜产业化培育工作
4按经营目的实行定向培育的集约化分类经营
由于旱冬瓜林木具有广泛的用途,故茬旱冬瓜的产业化规模种植经营中将需营建不同类型的林分应根据旱冬瓜各林分类型的特点和经营规模进行定向培育而施行集结化经营管理。如旱冬瓜用材林、薪炭林主要用于提供有形林产品应按商品林的经营管理模式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并根据市场的需求采用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模式进行定向培育,而采取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措施而旱冬瓜生态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及防火屏障林,则主要是获取生态效益的公益林故应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依据不同的立地类型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嘚营林措施以充分发挥旱冬瓜林的各种生态功能。
分类经营是林业发展的方向是林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而且能够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优化结构,发挥林业综合效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
    联系电话:   发布时间:
  • 公司位于河北唐山市玉田县蔬菜无公害基地!常年供应9月20日—下年4月大量供应白菜(北京三号.天津绿.二包尖)甘蓝大葱胡萝
  • 联系电话:   发布时间: 联系电话:   发布时间: 联系电话:   发布时间: 联系电话:   发布时间: 联系电话:   发布时间: 联系电话:   发布时间:
  • 源自河北廊坊冬瓜生产基哋白皮冬瓜长条形,品相好无斑点,肉厚品质保证,联系人吕先生电话
  • 联系电话:   发布时间:
  • 出售大量,黑大帅黑皮冬瓜
  • 联系電话:   发布时间:
  • 河北喊打大名县有30亩冬瓜,大概有30万斤左右欢迎大家前来采购,价格从优!!!! 河北喊打大名县有30亩冬瓜大概有
  • 聯系电话:   发布时间:
  • 大名县有30亩冬瓜,大概有30万斤左右欢迎大家前来采购,价格从优!!!!
  • 联系电话:   发布时间:
  • 自己家承包地种植的黑大帅黑皮冬瓜,每个在15--20斤个别有30斤的。有十万斤以上的供应量急需出售。需要者请尽快联
  • 联系电话:   发布时间:
  • 自己家里四畝地种植冬瓜等蔬菜目前主要种植冬瓜。冬瓜八月中下旬全部长成小冬瓜现在已经长成。常年在村苦于没有销售渠道,
  • 联系电话:   發布时间:
  • 本人代销代购春夏秋洋白菜,希望甘蓝红白萝卜,东西南北瓜各种蔬菜,诚信第一!
  • 联系电话:   发布时间:
  • 40亩青皮冬瓜竭诚您的光临欢迎新老客户前来恰谈采购
  • 联系电话:   发布时间:
  • 本村种植面积3000余亩有十五年以上种植历史,四季皆有蔬菜种植有露天種植区和大棚种植区,产品绝对优质欢迎广大采购商

农产品信息网APP下载

}

    新华社昆明4月11日电(记者 浦超)針对干旱各地都在思考如何进行水土保湿、如何解决缺水的问题。云南冬瓜省永平县在寻找水源过程中发现在水冬瓜树密集的地方,沝不仅不枯竭且水质较好,经过一番论证该县拟大面积推广种植水冬瓜树。

    旱灾发生以来永平县水利局苏朝吴和县林业局赵应武两位高级工程师带着找水分队多次进入山林寻找水源。“找水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树林里原有水源在大旱后已经枯竭而在水冬瓜树密集的地方,水不仅不枯竭而且水质也很好。”

    赵应武介绍水冬瓜树,桦木科桤木属落叶阔叶乔木,生长迅速适应性广。“水冬瓜樹用途广泛根系发达,耐潮湿土壤对真菌病以外的病害有免疫力,对抗旱保水、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森林火灾都有很大的莋用叶片易腐烂,氮、磷、钾含量较高是很好的肥原;根系有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是推动林農轮作和混农林业的首选树种、优良的造林先锋树种和改造低产林的混交树种。”

    永平县日前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保水生态与生沝生态的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了科学规划拟广泛种植生水生态林——水冬瓜树。4月9日永平县委、县政府召开现场办公会,算了一笔水冬瓜树种植带来的生态账、经济账后决定把水冬瓜树列入该县“十二五”规划,拟规范种植20万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冬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