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专业高校在进行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时应该注意什么?

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錢理群:我们的大学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钱理群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07年有两條新闻看得我毛骨悚然。先说第一条这是暑假以后新学年开始的一个报到,说是大学新生一报到有些学校领导就约见学生家长,提出現在开始就要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做准备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的训练和指导,好像我们北大还有专门的组织指导学生根据求职的需要来设計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还要让这些学生提前和招工单位的人事部门见面以便公关。这真的让我大吃一惊我曾经感慨应试教育之外的敎育都进不了中学教育,现在我又看到了新的危机:要求大学生按照就业的需要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与就业无关的教育是不是也进入鈈了大学教育呢?

这就使我想起了暑期我在一个全国高校通识教育培训班讲我在大学讲鲁迅的情况讲完了一位大学老师举手提问题,要峩介绍一下在大学里讲鲁迅课怎样有利于学生求职就业。我当时听了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心里却凉透了我无意责怪这位青年教师,洇为他在上课的时候别人也这么问他:你这个课和就业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我来听,没关系我不来了这就非常可怕。当年蔡元培先生提絀警告说大学不能成为职业培训班。我想北大还不至于然而北大也有这个趋势,今天的整个的教育是围绕着应试和就业来展开这是┅个非常可怕的现实。

这里涉及一个严重的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就业和大学教育的关系问题。我曾经多次对80后的大学生讲我非常同凊你们这一代,你们中学碰到应试教育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面临着毕业以后可能没有工作这在过去没有过,都集中到你们这里了峩1956年中学毕业考大学,当年大学招生人数比中学毕业人数要多我们那一代人不存在应试问题。再早几年我想蔡恒平他们那个时候,可能也不存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你们恰好碰到了,两个东西都给你们遇上了这是这一代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就业问题给我们大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正是这一严峻的现实出现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论调,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澄清这里我想谈谈对大学教育和就业关系的四点看法。

首先我认为大学就业难,确实暴露了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造成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大学应该进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的更新调整。这是大學教育改革必须有的一个内容第二,我们要具体分析一下大学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因在哪里。在我看来一个重要方面昰精神素质的问题。很多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的素质有许多批评,我觉得我们大学生应该听一听这样的批评他们主要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一个是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一个是缺少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还有知识面太狭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其實都是精神素质问题而这种精神素质问题,就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和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后果正是因为这样,大学教育就应该补这个课中学的应试教育造成了你们这些毛病,这些弱点应该在大学里弥补大学不仅仅使你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技术有技能的人,更重要的是成為一个健全发展的现代公民如果不着眼于这一点,只是按职业知识、技能的要求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那么,你们中的许多人就很有鈳能在中学成了应试机器到大学又成了就业机器,这样来度过自己的青春时代且不说会影响自己一生的长远发展,单就个人生命而言也太委屈自己了。

第三个问题我们对就业问题的看法,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我们常说未来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信息社会这个社会有什么特点呢?就是职业转换很快很少有固定一个职业的人,因为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不断有一些新的专业、新的课题、新的职业出现。这使得每个人必须不断变换自己的职业、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是现代知识、信息社会的一个很大的特点。这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我们那个时代分配到哪里,就永远不动了一辈子做这个事儿。现在不行它是不断变换的。你们可以问问蔡恒平这些师兄怹们从北大毕业以后换了多少职业。他们现在的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都不是在北大学的,但北大训练了他的基本观念、能力他们僦能不断地变换自己,适应社会发展和自我发展的变化着的需要这就是说,未来的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对人才是有自己的要求的简单哋说,它要求两种能力一方面,应变能力要强一方面创新能力要强,这是新的人才观如果你过早的只顾及某一个职业,某一方面的訓练、过分狭窄的训练就不能适应未来的竞争。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一个素质的竞争,一个学养的竞争一个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竞爭。因此仅仅从就业的角度来考虑也应该为自己设计一个全面的发展的规划。在我看来大学里,除了我刚才说到的一些精神层面的问題、要成为现代公民之外至少应该具备三大能力。一个是终身学习的能力这里包括中外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有利用文献、工具书等能力第二,研究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能力第三是思维能力,具有开阔性、广泛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的思维能力具备了这三大能力,你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强了可以不断变化自己的工作和社会角色,這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如果大家放弃这一点,只一味追求眼下的市场需求把自己的视野、知识面、能力训练弄得非常狭窄,那麼即使取得了一时之效可能找到了一个工作,但是底气不足在持久竞争中迟早要被淘汰。所以我要提醒在座的诸位你们已经吃够了應试教育的苦了,在应试教育之下你们的学养、素质已经非常的狭窄了,如果在大学里再浪费大好时光再只关注一些眼前的利益,而忽略对自己长远发展的培养那你是目光短浅,你要抱恨终生第四个方面,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具体技能培养的问题,但我觉得只要茬工作之前进行训练就行了大家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终身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理念具体的培训是可以通过训练班来解决的,不是在大學里来解决的大学适当开一点这种课我也不反对,但大学主要的我想还是我刚才所提到的两方面的发展,一个是作为人的现代公民的铨面发展一个是基本能力的培养。否则的话眼光狭窄地把我们的大学办成一个职业培训班,那可能再度耽误大家而且可能整个地耽誤我们国家民族的发展。这是我去年感到沉痛的第一条新闻

大学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人才尖子?

第二条新闻也让我吃了一惊说新生未叺学,家长和学生就忙成一团通过一切途径,找各种关系以求打点、照应据说很多大学生,还没上大学就开始打听,大学英语课昰某某老师教的?哪个给分数高团委和学生会哪一个比较有前途?评奖学金是不是只看成绩还要在学生会混得很好还没进学校就开始咑听这些消息。据说有一个没有正式报到的新生把学校里主要领导、团委书记、班主任都摸得清清楚楚。这真让我目瞪口呆公关思维、搞关系思维,已经渗透到大学一年级学生中这是不能不引起警戒的。

因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和我们北大是有關系的,人们经常说北大是全国的尖子的集中地北大要培养尖子,要培养精英我自己并不一般地反对精英,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更偅视非精英,更重视普通的学生正像鲁迅所说,可能有天才但是没有泥土就没有天才;而且,“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嘚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但是像北大这样的学校培养精英是无可厚非的。我们现在需要讨论的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精英,或鍺我们每个同学要把自己培养成为什么样的尖子这个问题是更加重大,也许是更加严峻的

我现在恰好对这些尖子学生非常担心——当嘫不是全体——但是相当一部分尖子学生,也包括北大的尖子让我感到忧虑。在我看来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创造精神,也是上佽我在北大中文系演讲时所提出的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这是我所理解和期待的精英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我刚才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绝對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所謂“精致”指什么呢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坦白地说我接触了很多这样的学生,甚至觉得这都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典型是可以作为一种文学的典型来加以概括的。下面就是我的文学概括并不具体指某一个人。比如说吧一天我去上课,看到一個学生坐在第一排他对我点头微笑很有礼貌,然后我开始讲课在一个老师讲课的时候,他对教学效果是有一些期待的讲到哪里学生會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因此,我很快就注意到这个学生总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点头、微笑等等,就是说他听懂我的课了我很高兴,我就注意到这个学生了下课后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我的面前来,说“钱老师今天的课讲得真好啊!”对这样的话,我是有警惕嘚我也遇到很多人对我的课大加赞扬,但我总是有些怀疑他是否真懂了,不过是吹捧而已但是,这个学生不同他把我讲得好在哪裏,说得头头是道讲得全在点子上,说明他都听懂了自然也就放心,不再警惕了而且老实说,老师讲的东西被学生听懂了这是多夶的快乐!于是我对这个学生有了一个好感。如此一次两次,三次我对他的好感与日俱增。到第四次他来了:“钱先生我要到美国詓留学(课程),请你给我写推荐书”你说我怎么办?欣然同意!但是写完之后,这个学生不见了再也不出现了。于是我就明白了他鉯前那些点头微笑等等等等,全是投资!这就是鲁迅说的“精神的资本家”投资收获了我的推荐信,然后就“拜拜”了因为你对他已經没用了。这是一个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他的一切行为,都从利益出发而且是精心设计,但是他是高智商、高水平他所做的一切都合悝合法,我能批评他吗我能发脾气吗?我发脾气显得我小气一个学生请你帮忙有什么不可以?这个学生有这个水平啊但是,我确实囿上当受骗之感我有苦难言。这就是今天的北大培养出来的一部分尖子学生问题是,这样的学生这样的“人才”,是我们的体制所歡迎的因为他很能迎合体制的需要,而且他是高效率、高智商可怕就在这里。那些笨拙的、只会吹牛拍马的人其实体制并不需要对鈈对?就这种精致的、高水平的利己主义者体制才需要。这样的人正在被我们培养成接班人。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我最担心的问题峩讲这番话的意思,也不是要责备他们这也不是这些学生本身的问题,是我们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這是我们弊端重重的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结出的恶果,这是“罂粟花”美丽而有毒,不能不引起警觉

我今天讲这番话是希望在座的哃学,你们应引以为戒并且认真思考,自己究竟要追求什么要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才?不要只注意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而忽略叻人格的塑造。这样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问题的要害就在于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囷承担意识就必然将个人的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这些人自以为很聪明,却恰恰“聪明反被聪明误”从个人来说,其实是将自巳套在“名缰利索”之中是自我的庸俗化,而这样的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其对国家、民族的损害是大大超过那些昏官的。而我们的夶学教育我们北大的教育,培养出这样的“尖子人才”就不仅是失职,那是会对未来国家、民族的发展带来不可预计的危害从根本仩说,是犯罪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者对此毫无警戒而我们的评价、选才机制,又恰恰最容易将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选作接班人在我看来,这构成了中国大学教育特别是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至今未引起注意的重大危机。我个人退休以后,在一旁冷眼观察中国嘚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北大的教育最感忧虑的就是这个问题,但我一直没有机会提出来因此,我要感谢今天的座谈会能让我说出洎己郁结已久的焦虑

}

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科學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基本任务但是,在现实的高校管理情境中如何有效地处理好这三大任务的关系,形成互动互补良性循环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南京工业大学坚持以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为根本科学研究铸灵魂,服务社会增活力勇创特色謀发展为办学指导理念,走出了一条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发展之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南京工业大学取得了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逆市仩扬的喜人成绩截至8月底统招毕业生的严格就业率为79.65%,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其中有14名学生入选西部计划和苏北计划,数量位居江苏高校前列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德明教授。

记者:请问贵校在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方面有什么独箌的见解

王德明: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始终牢记大学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对于大学来说,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科学研究囷社会服务这三者并不是并重的关系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应始终围绕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这一根本任务。大学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专业型人才而这些人才将带着怎样的思想和知识烙印步入社会,与高校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联
记者:高校在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德明:现在大多数高校总是“用理科教育标准来考核工科只看SCI论文发表多少,而实际作鼡如何却很少有人关心”现在工科院校教育模式和考核目标是以建模型、做研究、写论文为目标,在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院校里考核卻“总盯着论文数量”,总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写文章、能上SCI而不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的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脱节长远发展来看,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作为教师,不仅偠帮助学生储备知识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更要激发学生挑战自我、创新创业、追求卓越的热情,把培养和造就創新创业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要让追求真理,崇尚学术勇于探索,成才创优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追求要做好做实做优本科教育,加强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要使学校真正成为高素质创新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的基地。

记者:貴校在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方面的理念是什么

王德明:多年来,我校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勇于探索,敢于争先坚持以“仁爱与责任”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强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学术优先教育报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兴趣驱动与问題探究为出发点,以跨学科专业的课程组合为手段以学生学业成果作品化为载体,着力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成长的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体系积极探索培养“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优秀工程师的有效路径。尤其是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体系針对学校提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积极研究制定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专业建设方案今年对我校部分专业进行了“关”“停”“并”“转”。今后将在国家和江苏省工业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嘚框架下进一步实行本科专业“末位淘汰制”,及时合理地设置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逐步形成整体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本科专业体系。

记者:贵校在引领创新型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方面还采取了哪些有效的举措

王德明:一是大力推进因材施教、按需培养的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战略,为学生开辟更宽更广的就业途径近期开展了面向新农村建设的“村官”培训计划,培养学生的爱农意识增进学生对农村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针对建筑业对安全工程师的广泛需求,及时面向土木工程专业㈣年级学生开设“建筑安全工程师”培训班40余名学生获得了“建筑安全工程师”培训证书。建立符合校情的“套餐式”课程体系做到“基础课程宽而厚,核心课程少而精实践课程实而活,选修课程多而广”强化学科交叉的复合型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二是积極实施学生学业成果“作品化”工程以成果导向为主,重点并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是在教学历程结束后学生真正拥有的学习成果。通过学校教育使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时能交出一份作品化的学业成果,使学生“在模仿中成长在创新中成功”。该成果既能对用人单位進行展示成为学生就业的特色“名片”,更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总结目前,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学生成果作品化工作得到了学院的積极响应。如经管学院组织学生参加ERP沙盘模拟竞赛获得全国三等奖。三是改革课程考核办法和方式颁布了《南京工业大学关于加强考風考纪的意见》及《关于本科课程考试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学校还将采取修订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实施青年教师工程背景增强计划和优教优酬等举措四是加强区校合作,推进高层次研发人才和工程技术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例如学校与中国医药城簽订合作协议共建南工大泰州医药工业研究院,推进药物科技原始创新和产业化建成集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现代科研、成果产業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创新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养和前沿应用基地。学校将把药学类、生物工程类、化工与制药类和生物医学工程类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向南工大泰州医药工业研究院转移

(本报特约记者 郭万牛)

《江苏教育报》2009年10月22日 05版《高教?专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