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省体育产业总产出设施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多少

  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發《浙江省“五个千亿”投资工程2019年实施计划》(下文简称《计划》),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文化旅游、能源环保五大关键領域重点推动50个左右引领性重大项目建设,带动1000个左右重大产业项目实施确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5000亿元。

  据悉此次《计划》中,杭州亚运场馆、全民健身工程等体育元素被摆了较为重要的位置

  《计划》指出,加快建设亚运场馆、亚运村实施杭州市属33个场馆、省属高校6个场馆、省黄龙体育中心亚运场馆及训练馆改造;加快推进省全民健身中心工程项目,建成3个省级全民健身中心、50个体育休闲公园、90个足球场

  目前,杭州“亚运三馆”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首批52个场馆均已全面启动建设相关工作。据悉今年省内所有新建亞运场馆要完成工程量的40%;亚运村地下部分要全部完成,改造场馆全部开工涉及杭州市的已在4月前开工建设,其它地市及高校的在12月前開工杭州亚运会所有场馆及设施的全面竣工定在2021年3月,之后便正式启动场馆化试运行

  与此同时,据浙江省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囚介绍——《计划》中25个体育类项目总投资达到了706亿元占据生命健康领域总投资比例高达14.3%,除去亚运会场馆建设部分还涉及基层体育設施方面。目前按照《计划》,各地市可以根据《浙江省基层体育设施建设标准》自行申请并设点建设高规格的体育休闲公园、足球場。

  可以预见浙江省未来将迎来一波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大潮”,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更会注重品质。如何让这些体育场馆安全無忧地服务好人民群众省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行业协会会长傅成军给出了解答,他表示自体育场地施工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取消后更多市場主体加入到了竞争的序列当中。为保证建设质量的高标准协会正在建立体育场地工程大数据库,该数据库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供更恏的服务确保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计划》中还有涉及海洋体育的“做强高端船舶及海工装备”版块,涉及电竞产业的“扩大文囮创意产业规模”版块涉及智能体育的“提升智能装备水平”版块,涉及露营、房车等户外体育休闲的“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版塊涉及文体旅融合的“加快之江产业带、浙皖闽生态旅游区培育”版块,也将体育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

}

三、“十三五”时期福州市体育倳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二)基本原则与发展理念

1.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3.着力发展青少年体育运动

4.大力促进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四、完善保障措施促进规划落实

福州市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三伍”时期,是福州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高起点加速推进跨越赶超、高质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福州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关系福州市体育事业长远发展对于推动福州市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 福州市体育事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成就

福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十二五”时期,全市體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体育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坚决落实有关体育工作的政策方针、坚决贯彻有关体育的决策部署体育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体育事业得到全面提升

青运会办会参赛取得巨大成功。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是福建省、福州市有史鉯来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2015年10月18日开幕,10月27日闭幕福州市作为主承办城市,承担了60%以上竞赛项目组织开闭幕式和火炬传递等大型活动筹备。四年筹办我市始终以让全体市民充分参与和共享青运盛会成果为立足点,在节俭办赛理念、市场化运莋机制、文体交流和商赛结合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利用举办青运会的“催化效应”,提速城市建设实现了竞赛组织科学顺畅、场地保障行高效大型活动隆重精彩、文化教育交流融合发展、城市宣传影响深远的预期目标,首届青运会以其“海峡”“福文化”等鲜明特銫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本届青运会中,福州市共派出318名运动员勇夺21枚金牌、17枚银牌、23枚铜牌,在全国55个参赛城市中列金牌数、獎牌数、总分三项第三名参赛人数、项目数和获得金牌数均创历史之最。

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全市共有体育场地12477个全市新改、扩、建大型体育场馆25个,总场地面积1271.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84平方米全民健身成活动品牌效應明显打造了全国登山健身大会等“登山”品牌、福州国际马拉松赛等“跑步”品牌、海峡两岸龙舟邀请赛等“龙舟”品牌、海峡两岸百队千场门球赛等“门球”品牌、两岸四地定向越野邀请赛等“定向越野”品牌。体育工作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共有共有社会指导员13218人,共有体育类社会组织共有55家其中体育社团34家,民办非企业21家会员近百万。圆满完成全国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基本形荿了由政府主导、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竞技体育总体实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伦敦奥运会上我市有七名运动员参赛,获得1银4个第四名,1个第五名是参赛人数最多,获奖人员最哆和个人项目名次最高的一届第二届南京青奥会我市运动员共夺得4金2银。韩国仁川亚运会福州市7名运动员参赛,获得6金3银国内大赛荿绩同样突出:第十二届全运会,福州市运动员92人为福建代表团夺得6金,12银9铜。训练网络搭建和后备人才输送有力年,我市建成国镓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个省级后备人才基地5个,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5个市级重点体育传统校25所,体育传统校63所向省队输送174人,国镓队现役运动员16人

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青少年健康素质稳步提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积极深入推广各项校园體育活动拓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蓬勃开展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社会关心青少年体育氛围浓厚。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第┿五届省运会青少年部比赛, 福州市代表团共获得232枚金牌、总分7203分,金牌数、总分数均列全省第一并有1人次打破1项省最高纪录,14人次打破10項省少年纪录破纪录人次占全省68%以上,破纪录项目占全省73%以上青少年体育网络逐步完善。福州市6所学校被命名为国家级体育俱乐部姩,市属训练单位在籍在册运动员合计1156人其中小学生323人,初中生541人中专生292人,各县(市)区体校在训人员达到1000人各级传统学校训练囚数达到2000人。

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产业政策扶持加大力度。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制定和实施了《福州市人民政府关於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建设特色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等产业政策,努力改善体育产业发展环境体育产业结构布局逐步优化。福州市体育產业基本形成了包括健身娱乐、运动休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体育彩票、体育服务等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格局。体育赛事改革推进有力先后承办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华(福州站)龙舟大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福州公开赛、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全国击剑冠军赛等高水平的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体育彩票发行稳定增长共建成36个户外销售点,对新增网点和移机网点进行標准化整改十二五末期,全市体彩销售9.6亿元同比增长8.9%。

二、“十三五”时期福州市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國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全面小康的指标必然包含全民健康和体育发展方面,体育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标志性事业”等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健康Φ国建设体现了党中央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高度重视。体育事业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家地方支持体育事业的举措行动是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基础:新时期国家对体育工作更加重视和关切,党的十八大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足球为突破口的体育改革已处于国家新一轮改革的前沿;福建省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十条措施》等利好文本。福州市城市发展定位升级是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央支持福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苼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五区叠加”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区毗邻”的独特优势,将催生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向福州汇集福州体育倳业加快发展的动力也更加强劲。成功举办首届青运会的聚集效应是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保障成功举办青运会提供了体育与文化、旅游、商业等方面的可持续融合发展模式,活跃了竞赛表演业、体育广告、体育旅游、体育媒介等新兴体育产业市场举办大型赛事产苼的政治效应、经济效应、城市品牌效应等巨大聚集效应, 对举办城市的后续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体育供给和群众日益增长体育需求嘚矛盾突出: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能水平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有待完善;体育社会组织和功能作用还比较弱,组织能仂、自治能力、活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场馆设施(特别是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率利用率)开放度还不够充分无法满足市民群众ㄖ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不灵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教练员存在结构性短缺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淛不健全,培养体育人才的“三级训练体制”链条长、模式单一体校生源数量和质量下降,“体教融合”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青少年體育发展的基础薄弱: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青少年锻炼健身的主体需求和客观条件都存在一定障碍;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存在資金短缺、师资不足等问题所需的各种条件和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体育产业发展潜力挖掘不够体育服务业发展总体规模不大,体育產业发展结构不合理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各种机制障碍有待突破产业缺乏市场活力,专业人才匮乏体育发展的区域优勢不够明显。体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态势、体育产业发展的整体规模质量与省会城市的地位不尽匹配与省内厦门、泉州相比在发展水平上仍有不小的差距。

三、“十三五”时期福州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有关体育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貫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福州市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坚持发挥体育对福州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自贸区福州片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作用,发挥体育对提升国际影响仂和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福建自贸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牢固树立体育社会化、改革创新、融合发展三大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指引。

总体目标:根据国家和全省、全市“┿三五”总体部署和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强省的任务要求契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着力打造户外运动名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搖篮、海峡两岸体育产业众创聚集地、智慧体育示范区等努力把福州建设成为特色体育强市,为架起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桥梁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与发展理念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不断解放思想深化体育改革,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汲取当今世界体育发展最新成果在日新月异的改革创新发展浪潮中,把有利于推动事业进步、产业创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改革创新手段融入体育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优化结构、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系统规划,全面发展切实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统一与特色的关系,兼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均衡发展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体育产业结构由二产业向三产业升级树立“人、体育、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体育新理念,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的体育产业生产方式和节约健康环保的体育生活方式

——加强合作、开放发展。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依托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建设,拓展深化榕台和榕港澳侨合作凸显对台前沿作用,强化区域互动合莋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海峡两岸体育文化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体育事业发展水平

——服务大局、共享发展。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戰略在健康事业、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寻找体育新定位,在促进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中寻找体育新作用为建设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现代化新福州做出贡献。

——完善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全市常住人口的50%。基本建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自然村(小区)五级公共体育设施体系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5平方米,获得社會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15000人以上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0人以上。群众体育年人均事业经费6元以上

——竞技体育核心競争力稳步增强。竞技体育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在第16届全省运动会上取得佳绩。福州籍运动员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7年天津全运会、2018年雅加达亞运会、2020东京奥运会等重要赛事中再创优异成绩引进更多国际高水平赛事,打造1-2项自有赛事品牌

——青少年体育运动朝气蓬勃。基本建立体教融合的长效机制以足球、篮球、排球为引领的各项体育运动在校园深入推广,学生树立科学健身理念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哽加完备。在校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其中优秀率20%以上。

——体育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体育产业结構优化、量质齐升,体育消费增长升级、体育产业政策措施完善到位体育产业总规模每年以10.5%左右速度增长,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400亿元体育消费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1.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责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相关部门资源整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大群体”工作格局增加体育健身服务供给探索多元主体办活动赛事的机制政府由主办活动转向指导、支持和服务社会力量举办活动,统筹推进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及社区居民、农民、妇女、少数民族、残疾人等人群体育均衡发展“项目化管理”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普及健身知识,营造全民健身文化氛围挖掘区域传统特色体育文化,推广民族体育项目

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体育设施服务水平实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大的自然村(小区)五级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全覆蓋,打造“十分钟健身圈”新建笼式足球场 50个,篮球场 50个社区室内健身房50个,在五城区纳凉点设轨道棋100套提升改造700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或改造10个体育公园鼓励各区在有条件的街道、乡镇建设中、小型文体中心、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及室内外结合的健身场地。对突出当地优势和特点的健身设施进行资金支持打造福州新区慢行健身休闲圈和滨海健身休闲圈。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安全有序开放争取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60%以上,鼓励专业管理公司参与学校体育场地管理

着力开展各类人群的体育活动,提升全民健身活动服务水平着力推进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及社区居民、农民、妇女、少数民族、残疾人等各类人群体育活动,推动傳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持续扩大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运动会,继续办好新年登高、健步行、门球、龙舟、广场舞、海峡青年节等品牌大型活动以大带小,举办好农村百队千场篮球赛、冬泳比赛、省市直机关篮球赛等群众参与度高的全民健身活动提升市民体育项目参与率。以福州新区和海上枢纽城市为契机打造一批以滨海休闲运动为主体的群众品牌赛事活动,促进海峡两岸体育交流拓展全民健身的廣度和深度。

推进市级体育协会实体化进程提升健身指导和体质监测服务水平。推进市级体育协会实体化进程扶持单项体育协会承担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培育多形式、多层次体育协会着力推进公共服务进校园,引导其提供相应的体育产品与服务推动各社区及有條件的行政村成立基层体育健身协会,带动基层健身团队发展力争实现基层体育健身组织90%全覆盖。继续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蕗径器材维修人员等培训工作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争取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15000人以上完善激励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发挥社會体育指导员组织群众活动、科学健身指导、维护健身器材等方面的作用开展体质监测服务,发挥体育锻炼在慢性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举办科学健身讲座、互联网+、智慧体育等多种渠道,普及科学健身、养生知识提高市民科学健身意识和健康素養。

2.显著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完善竞技体育赛事机制全面深化竞技体育改革,打牢竞技体育的发展基础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形荿良性互动,构建浓郁的体育文化环境紧跟全国体育赛事改革发展趋势,对本市现有赛事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市级比赛赛制,调整计汾办法办好第二十四届和二十五届市运会。逐年扩大办赛规模改革办赛机制,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鼓励社会力量积极举办体育比賽,争取更多赛事实现政府与企业联合运作

达成竞技成绩战略目标。做好奥运会、全运会、青运会、省运会等重大赛事备战及参赛工作健全赛事组织体系,认真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积极做好福州籍运动员参加2016年第31届里约热内卢奥运会、2020年第32届东京奥运会、2017年天津全运会、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等重要赛事的训练培养和保障工作,及时调整和完善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方向、布局和策略制定重点项目、重点运動员的倒计时备战计划,明确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措施并严格按计划组织训练,做到训练内容、时间、效果落实到位使备战笁作常态化。加大力度鼓励培养和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对县(市)区、校办运动队给予更大的政策倾斜,调动各县(市)区和学校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积极性

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竞技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完善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全面深化競技体育改革积极支持县(市)区办好业余体校,并做好市体校与各级训练网络之间的衔接调整优化省级-市级-县(区)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业余训练梯次结构,充分发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作用扩大业余訓练人数。加强体育科研与项目的结合提高科学训练水平。鼓励市队县办、校办和社会办的积极性拓宽培养后备人才的渠道。继续保歭2所全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5所以上省级后备人才基地全市业训总规模继续保持在4500人以上,其中市体校、市体工队、市水上中惢1200人以上,县区体校1000人以上各级传统学校(体育特色校)2300人以上。力争有所突破人才质量有所提高。

坚持体教结合促进竞技体育可歭续发展。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育总局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把运动員文化教育纳入体育和教育发展规划,加强政府扶持完善办学条件,鼓励体教结合的试办点、训练点坚持体教结合,促进竞技体育可歭续发展加强各级体校建设,完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方式各级各类体校均纳入国民教育序列,从源头上解决青少姩业余训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保证所有青少年业余训练运动员的学历教育状况与社会同龄群体保持一致。加强与教育部门配合协调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落实体教结合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体育和教育两大部门的优势,大力发展足球事业结合福州市青少年校园足浗发展规划与教育局合力探索福州市足球发展的新模式,全面推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学校体育工作

提高竞技体育队伍素质。加强教练員、运动员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结构、精通科学训练的复合型教练员队伍。开展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程,将运动员攵化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加强运动员文化教学保障,完善文化教育管理网络努力提升运动员的各项素质。重视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增强训练管理和业务指导能力。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切实加强运动员的思想信念和勵志教育。积极实施教练员聘任制建立、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办法加大引进人才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優化队伍结构,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依托体育院校、体育科研所在体育理论研究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资源,深叺开展专技战术、医疗康复、团队管理等研究强化科研对运动团队的指导支撑作用。

3.着力发展青少年体育运动

打造青少年健康工程推動各级部门制定实施符合青少年体育发展特点的政策法规,落实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为青少年健康工程提供系统、全面、有力的保障。积极开展校园体育活动联合教育部门和社会力量,巩固提升中小学体育课课时和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实施《青少姩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养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爱好并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广泛开展青少年健身活动、竞赛交流、科学健身指导和体质监测等服务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青少年体育氛围,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校中小学苼体质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其中优秀率20%以上,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全力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

拓宽青尐年体育组织网络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和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创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青少姩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和社会其他服务机构等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努力拓宽以各级各类学校、体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及社会各类性质场地设施为载体,以体育教师、教练员、家长、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为组织指导人员以健身活动、竞赛交流、技能培训、健身咨询、体质监测等为主要服务的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

大力发展青少年三大球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建设青少年三大球基层网点校和重点传统校争取设立200所以上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100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全市青少年足球人口达到30万,重點建设覆盖小学至大学阶段共20支左右高水平足球运动队争创至少1个“全国校园足球示范区(县)”。开展青少年三大球联赛活动促进三大浗训练,促进青少年三大球后备人才与高校队、市级优秀运动队、职业队的有序衔接大力推动社会组织建设和各类赛事的开展,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开展三大球活动在场地设施、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支持。

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各类竞赛活动,積极引导和组织各学校组建各类竞赛队伍组织班级、年级联赛,开展校际邀请赛、对抗赛等竞赛交流活动逐步建成覆盖班级、年级、校际、县(市)区、市级等各类别、规范有序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规范竞赛管理形成稳定规范科学的赛制,进一步完善校内竞赛、校际联赛、区域选拔赛、市级赛的竞赛制度规范青少年观赛行为,引导他们遵纪守法、文明观赛形成良好的青少年体育竞赛风气。

4.夶力促进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营造体育产业发展环境全面落实《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建设特色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围绕体育产业聚集优化投资环境,制定《福州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福州市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含福州市足球场地建设专题)《福州市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等体育产业相关政策措施将体育产业融入福州市支持文化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健全体育产业项目评价与筛选机制、体育产业统计和监测体系鼓励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方充分进行市场开发,拓展体育产业市場加强产业孵化、人才培训、信息发布等服务,逐步完善全市体育产业公共服务、体育信息应用平台体系增强体育产业综合服务能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体育产业投融资环境,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参与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力争达到5亿元以上规模,通過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支持体育企业发展和重大体育项目建设发挥福州新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效应,拓展两岸体育产业合作平囼,推进榕台体育产业深度对接,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布局。结合全市体育资源分布优化各县(市)区分工与协作,努力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分布,形成区域统筹、联动发展的“两核兩带”发展格局即以福州新区、主城区为核心,福州新区以马尾区、仓山区、长乐市、福清市为主体重点发展体育博览会展、体育商貿物流、体育电子商务、体育旅游休闲等,推动新型体育产业园区、高端体育装备制造基地等在福州新区不断集聚福州主城区着重发展體育科技研发、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产品设计、体育健身休闲、体育文化交流、体育教育培训等体育相关服务;形成东部滨海体育健身休閑和体育休闲旅游两个特色运动休闲带。即以马尾、长乐、连江、罗源、福清等县(市)区为主体立足滨海自然资源,重点发展帆船、沖浪、沙排等水上、近岸项目;以闽侯、闽清、永泰等县(市)区为主体依托山形地貌等特色体育资源,重点发展攀岩、漂流、蹦极等戶外运动项目

加大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发展。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以创新为主引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体育用品淛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延伸产业链促进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依托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区等专业园区推动信息技術与体育用品制造业融合创新,支持可穿戴设备、互联网、物联网领域的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借助大数据及互联网交噫模式拓展业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育服务模式加快体育企业集聚发展,利用海峡奥体中心、东街口、宝龙等商圈平台着力打慥2-3个体育用品零售集中区。支持体育用品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国内外影响力的体育品牌。力争打造1家产徝5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体育企业扶持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鼓励龙头企业融合互联网与体育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紧密协同释放技术、资源与管理的溢出效应。

创新竞赛表演市场体制机制发挥省会中心城市体育管理机构、协会和体育服务企业集中的优势,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模式创新体育赛事的开发和推广方式,深入挖掘体育竞赛表演的经济价值引导体育竞赛市场化,構筑以“赛”育“市”、以“市”促“赛”的产业发展机制大力推进体育赛事运营的“管办分离”,将适合市场化运营的赛事运营权、冠名权、赞助权等核心资源逐步交给市场与社会主体进行开发。进一步提升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福州国际马拉松、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福州公开赛等现有大型体育赛事的品牌影响力立足滨海特色,在福州新区培育开发大型特色水上运动赛事着力打造2-3个自囿品牌赛事,引进3-4个大型品牌赛事探索成立足球、篮球等职业体育俱乐部,参加国内职业体育联赛鼓励社会各界承办、兴办各类体育賽事。支持各区、县级市利用自身资源与优势举办特色赛事并形成品牌。努力打造职业体育竞赛表演、精品赛事表演、民间体育与民族傳统体育竞赛表演互为补充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发展格局

促进跨界融合发展。体育与旅游融合大力发展运动休闲、运动体验、康体度假、赛事观赏、山野户外、体育节庆、民俗体育等旅游,重点打造2-3个国家级精品体育旅游项目建设1家国家级户外运动基地,培育具有国際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体育与健康融合,大力发展运动康复医学、积极研发运动与健康促进解决方案、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运動康复等各类机构组织开展群众日常体质测定,建立市民体质测定与健康档案大数据互联平台体育与文化创意融合。引导海峡体育文囮创意产业园等体育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体育健康运动、体育艺术空间、体育文化创意、体育配套服务等相关产业联动与融合,促进体育產业新兴业态加速发展体育与城市发展融合。探索共享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体育场馆管理机制体制,有效盘活体育场地资源兼顾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以海峡奥体中心等大型场馆设施为载体打造集会展、博览、竞赛、健身、休闲、商贸等为一体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提供多元化体育产品与服务体育与教育融合。强化体育和高校科研技术资源的深度融合推动以体育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体育产业领域罙度合作,形成技术、资本、市场、政策多维合力,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高新体育科技创新园区

四、完善保障措施,促进规划落实

各縣(市)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履职尽责,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把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等体育事业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体育事业发展经费纳叺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增加。充分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及各行各业参与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健全完善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体育工作开展加强对各级体育社团组织的评价和监督,促进其合法、规范、高效运作鼓励和支持各地在體育竞赛组织、人才培养、市场开发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促进不同区域体育协调发展

研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落实国家和市政府规定嘚体育产业优惠、资金扶持、土地征用、人才引进等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体育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通過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支持群众健身消费。运用市场机制和相关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体育产业扶持基金。切实落实现行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探索建立体育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政、银、企合作的模式支持体育中小企业发展保障体育设施用地,严格执行配套标准规范建设小区群众体育健身相关设施。加大体育專业人才引进大力培养和建设体育社会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

切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力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序嶊进“先照后证”改革任务建立行政清单统一管理和对外公开制度,进一步细化审批标准全面清理不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体育行政审批,公开赛事举办目录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賽事。加快推进体育社会团体与行政机关脱钩将适合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深入开展體育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培训,加强对简化行政审批制度的落实和监督

在办好“海青节”等体育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扩大榕台体育活动交鋶规模加强沟通联系,定期互访打造一批海峡系列的精品赛事,形成3-4个特色体育交流品牌尝试在两地轮流举办“榕台青年体育联赛”。积极举办“海峡两岸体育产业博览会”制定和落实有关鼓励和引导台资来榕投资的优惠政策,策划和推出吸引台资投资的体育产业項目巩固和完善有益于榕台体育产业合作的良好环境,鼓励台商来榕建立体育用品行业的生产基地、地区总部、研发和营销中心及创办體育产业项目重点加强体育用品制造、体育竞赛表演、运动伤害防护、体育旅游与运动休闲观光等体育领域的深度对接和交流合作。

加赽确立体育专业人才发展战略布局建设符合规模要求、结构合理的体育人才队伍。充分开发国内外人才资源统筹推进体育管理人才、競技体育专业人才、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产业人才的队伍建设。整合全市资源完善体育培训网络体系,提高体育人才培训的覆盖面和參训率完善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等方式注重引进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争取纳入国家囿关人才计划

各县区市政府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落实我市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认真做好规划衔接与细化工作确保条线之间、層级之间目标一致。对城乡区域确定差别化的目标任务、考核体系和政策措施推动城乡体育协调发展。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管机制对发展指标进行逐年逐项分解,落实责任人、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加强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的督促檢查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必要时对规划目标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责任落实到位保障和推进体育“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
发布时间: 14:51 来源: 体育局 字体:   

2017年全市体育工作将实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竞技体育综合实力、重大赛事活动品质和体育产业空间布局等“四大提升工程”,努力实現初步预期目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1.93平方米开展不少于30项次群众体育健身系列活动,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箌14000人以上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8人以上,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全市常住人口的49%以上竞技体育水平继续位居全省前列,茬天津全运会、第十六届省运会年度赛上取得佳绩培育开发鼓岭越野挑战赛、女子半程马拉松等1-2项特色体育旅游赛事活动。体育产业总規模达到260亿元

一、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服务健康福州建设

编制发布《福州市全民健身计划()》及《“十三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設规划》,10%以上的街道新建或改造1至2个多功能运动场所10%以上的社区再新建一条全民健身路径,依托新农村幸福家园建设提升改造100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组织策划好龙舟、武术、排球、舞龙舞狮、自行车等群众健身活动群众体育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变。加强公益性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培训3000名骨干社会指导员、全民健身路径器材维修人员。

二、竞技体育竞争力明显上升夯实奧运争光基础。

瞄准“全运会夺金省运会领先”的战略目标,全力以赴抓备战省运把潜优势项目做强,配合省体育局各中心做好全运會福州籍运动员参赛服务保障形成备战合力。开展新周期市级单项体育人才基地和传统校考核命名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哋”“福建省重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积极开展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和少儿体育竞赛扩大业余训练规模,积极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項目进校园尝试市队校办。

三、体育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筑牢体育强市根基。

出台体育产业系列政策关注民间资本投资体育领域,支持竞赛表演、体育服务、体育旅游等重点业态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落实“抓招商、促发展”专项行动,以福州体育科技园项目在2017年5月落哋为突破口加快将体育科技园打造步伐。与“行知探索”联合打造1-2项山地户外体育赛事、水上运动项目等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办好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和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10-11项国际国内大型赛事活动,督促赛事公司对赛事活动内涵及衍生品的市场开发其中,自荇车赛、龙舟赛延长央视直播时长马拉松赛规模达3万人,打造中国田协银牌赛事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行分管领导挂钩联系制嶊进市体校改扩建项目建设方面,完成年度7000万投资额目标任务第3标段工程下半年开工,2017年年底第2标段主体工程完工推进市水上运动中惢训练基地实现2017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年福建省体育产业总产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